2020初一上学期历史重点知识点精编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第1课: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其生活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

第2课:1、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位于长江流域,体现的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住干栏式房子,挖水井,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制造陶器。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六千年,位于黄河流域,体现的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白菜、芥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住半地穴式房子;制彩陶;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渔。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

第3课1.相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

2.炎帝、黄帝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后来的主体。

因此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原始社会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

4. 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被称为。

第5课1.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在他死后,则由他的儿子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代替了。

2.商部落的首领,领兵打败了,建立了商朝,建都。

后来,商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史称。

3.周部落首领率兵在牧野打败了,建立。

4.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攻破镐京,杀死。

前770年,迁都洛邑,史称。

第6课1、西周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

2、问答:a.分封的诸侯对周王有什么义务? b.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3、西周的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贵族(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4、统治手段:用军队、刑法和礼仪教化双重手段统治人民。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东西方的造人传说西方: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东方:女娲(wa)抟(tuan)土造人。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3、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4、远古人类表格: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火的作用: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火照明、防寒。

思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从外貌、使用工具、生活方式分析)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华夏之祖1、涿鹿之战:据今四五千年,黄帝联合炎帝战败善于使用铜作武器的蚩尤。

2、汉族的由来:炎帝、黄帝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

3、人文初祖——黄帝(轩辕)时期的发明:黄帝——建造宫室、制衣裳、挖井、分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4、禅让制: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夏(1)定都阳城(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3)公元前16 00年在桀统治时灭亡 (4) 夏朝建立的意义: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

(5) 世袭制的意义:“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商(1)定都殷(2)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功臣伊尹盘庚迁殷(3)公元前1046年在纣统治时灭亡牧野之战西周(1)定都镐京(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建立(3)公元前771年在幽统治时灭亡(3)西周的分封制①原因:a/为了巩固统治。

②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b/西周的等级制①原因:随分封制的产生而产生。

②内容:书P24“金字塔结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4)国家灭亡的感想:暴政可以亡国,统治者应以人民为重,实行仁政,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阶段,全书涵盖了先秦时期到南北朝的历史内容。

下面将针对本册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的时代之一,涉及了许多历史领域,下面是本册中的重点知识点:1. 周朝的衰亡:周朝是一段持续了七百多年的时期,其衰亡主要是由于内外因素的综合导致。

2.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有着非常广泛的学术影响。

3. 春秋时期的变革:春秋时期虽然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但却带来了无数变革,如齐桓公的改革、吕望的军事改革等。

二、秦朝秦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其统一中国、对统治实行中央集权等做法,给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是本册中的重点知识点:1. 建立秦朝:秦统一六国后,设置郡县、推崇法家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秦朝能够立足于政治舞台。

2. 秦的经济政策:秦朝在经济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如实行货币制度、设置邮驿等。

3. 秦的文化政策:秦朝也对文化方面做了许多措施,如废文、兵书等。

三、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朝代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下面是本册中的重点知识点:1. 汉武帝的开创性政策:汉武帝在政治、军事、文化方面都有着非常开创性的举措,如实行皇帝专制制度、设立都尉等。

2. 汉朝的经济发展:汉朝在经济方面也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如设立市场、铁冶炼等。

3. 后汉时期的政治动乱:后汉时期有着非常混乱的政治现象,如宦官专权、各种割据等。

四、南北朝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下面是本册中的重点知识点:1. 南北分裂:南北朝期间,中国分裂成为两个政治势力,南北朝经过了多次战争,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政治、文化等特点。

2. 文化发展: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发展,如佛教、诗歌等。

3. 民族问题:南北朝时期,北方人不断向南方迁移,导致南方出现了许多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错现象。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1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北京人往往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7、山顶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和别的原始人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8、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1、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

12、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2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初一上册历史基础知识点笔记(精选)

初一上册历史基础知识点笔记(精选)

初一上册历史基础知识点笔记(精选)一、人类文明的起源人类文明的起源始于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熟练使用石器。

旧石器时代后,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青铜器和铁器,这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农耕文明阶段。

在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别是两大古文明的发祥地,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前,两条大河流域的人类开始相互交流和交往。

二、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发展,涵盖了殷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许多时期。

其中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最早的封建社会,明清两代则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末代。

三、中华文明的特点中华文明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古老的文字、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重视家庭观念。

在古代,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也体现在儒家的“仁爱”观念、道家的“自然”观念、佛教的“涅槃”观念等方面。

四、古代的战争在古代,由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利益争斗,经常爆发战争。

通过持续的战争,许多王朝得以建立,但也广泛地导致了人民的疾苦。

在古代,战争的形式主要包括正面战争、防守战争、郊野游击,而且战争中使用的武器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发展。

五、现代化的中国1950年代初,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之后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国力迅速增强,经济水平提高,科技实力不断加强。

如今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拥有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高的生态价值观。

六、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在古代,中国的茶、瓷器、火药等物品和思想文化就已经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现代的中国则通过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影响着世界。

同时,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也逐渐增加,成为领袖之一。

七、历史的启示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旺繁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发展,并且必须谨记历史教训,珍视并传承好文化遗产,才能将国家的发展推向更高更远的层次。

八、结语初一历史知识点的学习对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升历史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七年级上厉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厉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厉史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历史主要学习了中国古代文明史、世界古代文明史和我国古代历史的一些基本概念、事件和人物。

下面将会简要总结这些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文明史1. 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其中仰韶文化发展于约六千年前,是指当时的中原地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导,而龙山文化则发展于约四千年前,是指当时的夏、商、周时期,主要是靠手工业为主导。

2. 夏、商、周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大王朝,夏朝是我国夏族群体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商朝和周朝在夏朝基础上逐渐形成。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周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

3. 周朝的封建制度周朝的封建制度包括天子、诸侯、士、农、工商五个阶层。

天子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诸侯是按照国家的封建等级制度划分的诸侯王,士是文化和教育精英,农是生产者,工商则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二、世界古代文明史1. 古埃及古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古埃及的艺术品很多,包括金字塔、石像、壁画等,古埃及的几个重要神庙是海内外游客爱好者必去之地。

2. 古希腊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开端,素有“西方文化的摇篮”的称号。

古希腊的艺术表现形式比较多样,有雕塑、陶瓷、绘画等,希腊文化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3. 古罗马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中心。

在古罗马时期,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其影响扩展到了欧洲等地区。

古罗马的经济体系包括农业、手工业、贸易、工业等,其文化涵盖了建筑、绘画、音乐等领域。

三、我国古代历史1. 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指中国古代神话文化中的人物,是夏、商、周各王朝的历史起点。

根据传说,三皇五帝的治理,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

2.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是中央集权制下的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王朝。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开展的一系列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等。

3. 汉朝汉朝是中央集权制下的一个极为强大的王朝,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华版)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4.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约七千年;2.生活地区:长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2.生活地区:黄河流域大汶口原始居民3.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2.地区:黄河流域三、华夏之祖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原因:四发明)尧舜禹的“禅让”夏朝建立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七年级上必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上必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上必背历史知识点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 元谋人。

-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 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 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 北京人。

-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 距今时间:约70 - 20万年。

- 外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

- 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3. 山顶洞人。

-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 距今时间:约3万年。

- 外貌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 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二、原始农耕生活。

1. 河姆渡居民。

- 生活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 距今时间:约7000年。

- 房屋类型: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通风防潮,适合南方潮湿的气候。

- 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骨耜最为典型;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饲养家畜,如猪、狗和水牛等;会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还会运用雕刻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

2. 半坡居民。

- 生活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 距今时间:约6000年。

- 房屋类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适合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

- 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如石斧、石锄等;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饲养猪、狗等家畜;会制造彩陶,陶器上有许多刻画符号,可能是早期文字的雏形;会纺织、制衣。

三、远古的传说。

1. 炎黄联盟。

- 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部落走向联合。

-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初一历史上册全套知识点归纳

初一历史上册全套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初一历史上册部分重点知识点的归纳: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位于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

使用打制石器,标志着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开端。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地区,距今约70-20万年,会使用火,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过着群体生活。

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遗址群的一部分,距今约3万多年,具有磨制和钻孔技术,出现原始审美观念。

2. 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如耒耜,居住在干栏式建筑中,开始种植水稻,家畜饲养和纺织、陶器制作等手工业发达。

半坡居民:位于黄河中游地区,距今约六千年左右,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同样拥有磨制石器和陶器,还会捕鱼、狩猎。

第二单元:从早期国家的产生到秦朝统一1. 夏商西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大禹传位启,开创了“家天下”的局面。

商朝以甲骨文为重要标志,发展青铜文化,盘庚迁殷是其重要事件之一。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公制定礼乐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时代更迭,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

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提出各自的治国理念。

3.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秦始皇嬴政通过一系列兼并战争,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秦朝,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朝部分1. 秦灭六国与统一全国秦始皇嬴政通过连年征战,先后灭掉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统一的原因包括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增强、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等。

2. 秦朝的统治措施政治: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实行户籍制度,加强人口控制。

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有利于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修筑驰道和长城,促进交通和防御体系的建设。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 元谋人- 元谋人可牛了,他们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

想象一下,170万年前的元谋人,那时候他们就开始在中华大地上活动啦,可能还穿着树叶裙,拿着简陋的石头工具到处找吃的呢。

2. 北京人- 北京人住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的山洞里,距今约70 - 20万年。

这些北京人啊,他们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了。

火对于他们来说就像现在我们的手机一样重要。

有了火,他们可以取暖、烧烤食物,晚上还能吓跑野兽。

而且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是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像我们现在这样两条腿走路了。

他们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这种石器制作很简单,就是把石头敲敲打打弄成能用的样子,这就是旧石器时代。

3.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可进步多啦,他们距今约3万年,也住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还会用骨针缝制衣服,这就相当于那时候的时尚达人啊。

他们还懂得爱美,有了装饰品,像项链之类的,生活过得还挺精致呢。

二、原始农耕生活1. 河姆渡人- 河姆渡人住在长江流域,大概距今7000年左右。

他们住着干栏式建筑,这种房子就像现在的吊脚楼一样,下面架空,上面住人。

为什么要这样建呢?因为长江流域潮湿啊,这样可以防潮防虫。

河姆渡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我们现在吃的香喷喷的米饭,那源头可就在河姆渡呢。

他们还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

2. 半坡人- 半坡人在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

他们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就像在地上挖个坑,上面盖个顶。

黄河流域比较冷嘛,这种房子保暖性好。

半坡人主要种植粟,就是小米哦。

他们的陶器可有名了,最具特色的是彩陶,上面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像鱼纹、鹿纹啥的,这可都是艺术的萌芽啊。

半坡人还会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三、远古的传说1. 炎黄联盟- 传说中,黄帝和炎帝那可是部落的大英雄。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祝同学们期末考出好成绩!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2.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七年级上册全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全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全册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对于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启蒙青少年对历史的学习,是培养其正确价值观和认知世界的必修课。

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历史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的重点知识点。

一、黄河与长江流域文明黄河和长江作为中国两大流域,其对于中国文明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包括养殖、农业和工业产业先后进入,并且人类社会在这里的演化经历了不同层级进化的阶段。

长江流域则以其自然资源和优秀的地理条件异于黄河流域,这使得它对于古代中国的和现代中国的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初唐社会初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繁荣,开放和富饶的时期,在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和进展。

唐朝的社会形态,则是以牢固的中央集权为基础,实现了政治中央化,发达了商业,乐府诗歌、绘画、雕塑都有难以跨越的艺术成就,被后世的历史学家誉为"盛唐"。

此外,初唐时期的文化也发生了重大的乡土主义变革,进入了一个"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时期,对于中国后来的社会历史极为有益。

三、唐朝与宋朝国家政治体制的比较唐朝和宋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两个大朝代,而它们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

唐朝自始至终都是以封建制度为主宰,实行君主专制,在文化、经济和艺术等领域内都有着很高的成就。

而宋代则将中央集权模式完备地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世界著名的大运河,奠定了中国商业的基础,并推动了地方中产阶级的发展。

此外,宋朝还在科技、工业、商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就。

四、元代的河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其历史上,河南可谓是一方的中心之地。

元朝时期的河南,由于其文化、军事和经济方面的特殊优势,一直被元朝所倚重。

同时,河南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也为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条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 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 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历史是一门宏大的科学,它承载了人类的智慧和记忆。

作为一名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对于拓宽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文素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有些知识点是格外重要的,下面就让我们梳理一下这些知识点,并且深入探讨一下。

一、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1.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政治以王权至上为特点,实行分封制,文化以甲骨文为代表,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

2. 商朝:商朝以青铜器制作技术、祭祀制度和货币制度等为特点,经济以青铜器制造和农业生产为主,文化上创造了甲骨文。

3. 周朝:周朝政治上实行封建制度,文化上以《周礼》为代表,经济上以农业生产和铁器制造为主。

二、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1.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政治上以封建政治和诸侯争霸为主要特点,文化上儒家思想逐渐壮大,经济上以冶铁为主,出现了铁器和铜钱等货币。

2.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以列国割据和秦国崛起为主要特点,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文化上各家学派各展所长,经济上经历了铁器制造和货币流通的发展。

三、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1. 政治: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封建制度和郡县制,实行法家思想,建立了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

2. 经济:秦朝经济上以农业生产为主,并建立了律令法规来统一赋税和度量衡。

3. 文化:秦朝文化上始终贯穿着法家思想,汉字简化和书写标准化等都有所改革。

四、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1. 政治:汉朝实行中央集权制,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创造了科举制度和九品官人制度。

2. 经济:汉朝经济上实行农业税赋,工商业发展较为活跃。

3. 文化:汉朝文化上以儒学为主,中国的文化体系形成,历史文献大量产生。

五、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有许多个,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罗马等。

这些文明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交流和交融,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

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

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

下面是店铺收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1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三、山顶洞人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原因:四发明)二、尧舜禹的“禅让”三、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2020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2020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2020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历史是我们进入初中新增的科目之一,怎样学好历史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人文初祖”)部落结盟,为汉族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 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

6.“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禹传子,家天下。

(第一个世袭的国王是启)7.西周时期,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而形成的制度:分封制。

8.目前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商朝的司母戊鼎。

9.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久的水利工程: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10.战国时期改革最成功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我国由奴隶向封建制的转变是通过变法来完成的)11.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12.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建立郡县。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这是因为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1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晚期的孔子,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15.最早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

16.建立和谐社会与儒家的仁政有关。

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是庄子。

17.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由兵家鼻祖孙武所著。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由秦始皇(赢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皇帝制度的创立者)20.汉武帝时,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初一必背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一必背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一必背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初一必背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P2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P4—5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P7—8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P7—P8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P12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P152、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P21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4、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5、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P246、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7、“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8、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P27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10、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11、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P3112、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P321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P3314、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