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好书--《柳林风声》说课材料
《柳林风声》交流课教学活动设计
![《柳林风声》交流课教学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3b87f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5.png)
《柳林风声》交流课教学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环境、细节、情节等分析人物形象;2. 通过故事人物学习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二、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之前的阅读了解了《柳林风声》的故事,梳理了情节,对于这本书的内容也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了这里有鼹鼠、河鼠、獾、蟾蜍等动物。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这本书,更深入地了解它们。
根据同学们课前对四个主要角色最喜爱程度的投票,前三位——獾、河鼠、鼹鼠获得“金柳林奖”,第四名蟾蜍获得“金扫帚奖”。
活动一、金柳林奖(一)獾——环境观角色1. 请选獾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投票给他呢?2. 通过视频小百科来了解獾。
3. 通过獾的环境描写了解獾。
獾举着蜡烛,踢里趿拉走在前面,他俩紧随在后,互相会心地触触胳臂肘,表示有好事将临,走进了一条长长的幽暗的破败不堪的过道,来到一间中央大厅模样的房间。
从这里,可以看到另一些隧道,呈树枝状分岔出去,显得幽深神秘,望不到尽头。
不过大厅里也有许多门——厚重的橡木门,看起来很安逸。
獾推开了其中的一扇门,霎时间,他们发现自己来到了一间炉火通红暖意融融的大厨房。
地板是红砖铺的,已经踩得很旧,宽大的壁炉里,燃着木柴,两副很可爱的炉角,深深固定在墙里,冷风绝不会倒刮进来。
壁炉两边,面对面摆着一对高背长凳,是专为喜好围炉长谈的客人准备的。
厨房正中,立着一张架在支架上不曾上漆的木板长桌,两边摆着长凳。
——节选自《獾先生》交流:獾为什么会建造这样的家呢?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獾?小结:从环境中看出这是一个稳重、智慧的獾。
(二)河鼠——细节察角色1. 还有一些同学支持河鼠,请同学们说说你的理由。
2. 通过细节了解河鼠。
“你上哪儿去,鼠儿?”泪流满面的鼹鼠抬头望着他,惊叫道。
“老伙计,咱们去找你的那个家呀,”河鼠高兴地说,“你最好也一起来,找起来或许要费点劲,需要借助你的鼻子呀。
”“噢,回来,鼠儿,回来!”己鼠站起来追赶河鼠,“我跟你说,这没有用!太晚了,也太黑了,那地方太远,而且马上又要下雪!再说——我并不是有意让你知道我对它的那份感情——这纯粹是偶然的,是个错误!还是想想河岸,想想你的晚饭吧!“什么河岸,什么晚饭,见鬼去吧!”河鼠诚心诚意地说,“我跟你说,我非去找你的家不可,哪怕在外面待一整夜也在所不惜。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https://img.taocdn.com/s3/m/c5be1e3f03d8ce2f00662371.png)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柳林风声》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柳林风声》是“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段学生阅读推荐书目之一,是一本趣味性很浓的儿童故事书。
故事主要描写了一只癞蛤蟆靠祖传家产过活,挥霍浪费,追求新鲜事物,结果上当受骗,锒铛入狱,家业被坏人抢走了。
但在鼹鼠、河鼠和獾的帮助下,智斗黄鼠狼,把家业夺了回来。
从此,蛤蟆在朋友们的感动下,改掉了胡乱挥霍的坏毛病,成为了一只好蛤蟆。
教学目标⑴简介作者及来历,故事主要人物和概况。
⑵通过“猜”“赏”“悟”等方法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感知故事主要人物形象,欣赏柳林四季优美风光,体验阅读的乐趣。
⑶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走近书中营造的温情世界,感悟浓浓的朋友之谊。
教学重点:通过“猜”“赏”“悟”等方法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感知故事主要人物形象,欣赏柳林四季优美风光,体验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走近书中营造的温情世界,感悟浓浓的朋友之谊。
教学准备:PPT、贴图、学生阅读卡教学过程:一、引用名人,激趣导入同学们,1908年,美国《纽约时报书评》曾对一本书作出预言:该书注定为那种令人莞尔一笑,爱不释手,一读再读以致书角卷皱的书。
这本书不仅深受广大孩子们的喜欢,就连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到这本书,一口气就连读了三遍,是什么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呢?现在,这本书来到了我们身边,它就是英国儿童文学作家格雷厄姆写的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柳林风声》。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柳树间,去听风和树的细雨。
课件出示:《柳林风声》书图二、简介作者,浏览目录师:同学们,当我们拿到一本课外书在手时,首先除了想看书的题目和内容外,还应该关注书本的哪些信息呢?(作者、目录、前言等相关内容)1、简介作者课件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丧母,随后丧父,几兄弟都由亲戚收养。
中学毕业后,他没有钱继续读大学,20岁进英格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
柳林风声讲课稿
![柳林风声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500230beff9aef8941e0641.png)
法国作家凡尔纳的 《八十天环游地球》
鼹鼠
河鼠
老獾
癞蛤蟆
蟾蜍形象分析
“活着要为别人着想!”这是蟾蜍人பைடு நூலகம்的座右铭 。
父亲眼中的蟾蜍:“他还算是个好孩子,就是太轻 狂,不稳重,管不住他自己嘴。”
“有——一条——地下——通道,”獾一字一顿意味深长地说,“从离 我们这里不远的河边,一直通到蟾宫的中心。” “谁说的,獾,没有的事!”蟾蜍颇为得意地说。“你是听信了酒店 里那些人胡编乱诌的话。蟾宫的里里外外,每一寸地方,我都了如指掌。 我敢向你保证,根本没有什么地下通道。” “我的年轻朋友,”獾非常严肃认真地说,“你的父亲,他是一位德 高望重的动物——比我所认识的其他动物都要高尚。他和我是至交,曾经 把他不愿让你知道的许多事告诉过我。他发现了那条通道——当然,不是 他挖的;那是早在他来这里几百年以前就存在的——他把它修整了,清扫 了。因为他想,也许有朝一日,遇到危难时,能派上用场。他领我去看过。 他对我说:“别让我儿子知道,他倒是个好孩子,只是太轻浮,不稳重, 嘴巴把不住关。要是日后他真的遇到麻烦,而用得上通道时,再告诉他, 但事先不要告诉他。” 河鼠和鼹鼠盯着蟾蜍瞧,看他如何反应。蟾蜍起初有点恼意,可是很 快就面露喜色。他就是这么一只脾气随和的动物。 “是啊,是啊,”他说。“也许我是有点多嘴多舌。我交游这么广, 朋友们老是围着我转.一块儿开玩笑,说俏皮话,讲幽默故事,我就免不 了有时多说两句。谁叫我天生有口才呢。人家说,我应该主持一个沙龙。 先不说那个。讲下去,獾。你的这条通道,对我们有什么用?”
父亲出差在外,每晚睡前给孩子通过电话讲童话 ------- 《电话里的童话》 带着邻居的女儿爱丽丝等三个孩子在泰晤士河划船时,给她 们讲的一个故事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案
![《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6e882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c.png)
《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案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学教学习馆,在这个充满书卷香气的环境中,一起开启今天的阅读之旅。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都爱读书吗?(爱,非常好,相信大家都是喜欢阅读的孩子,阅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
谁能和老师分享一下你喜欢的书籍?平时阅读习惯是怎样的?爸爸妈妈支不支持?)(不爱。
我相信会有一些小朋友,一看到书就心烦,一看书就想睡觉。
其实,你并不是不爱读书,只是不知道阅读的方法。
这节课上,老师希望你能认真思考、大胆猜想、积极回答问题。
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的)好的,我们言归正传,正式开启今天的阅读之旅,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故事呢?——《柳林风声》。
一、观察封面先观察一下这本书的封面,看一看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封面上有书名)(有四个动物,这四个动物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所以这是一部童话故事,刚才有同学说到喜欢读童话故事,那么这节课的内容一定会让你无比兴奋的)(书的作者,作者是肯尼斯.格雷厄姆)二、介绍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是一位童话作家,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的时候丧母,随后,父亲也去世了,几个兄弟由亲戚收养。
而作者是由他的外公外婆抚养长大,他小的时候流连在美丽的田野风光中,后来就以自己生活的地方为原型撰写了《柳林风声》,故事中的鼹鼠、河鼠、獾和癞蛤蟆先生就像他的伙伴们一样。
你想看看他们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吗?我们一起走进书籍,探索神秘的故事。
三、介绍目录想快速了解故事的内容,我们可以怎样做?对,看书的目录。
这本书一共有八个章节。
四、介绍主人公刚才在观察封面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本书一共有四个主人公,他们分别是:蟾蜍(又叫癞蛤蟆)、河鼠、獾、鼹鼠。
(这些名字有点难认,谁来给大家再读一读?)他们是森林中的好朋友,也是邻居。
那下面这四个地方都是谁的家呢?大家可以猜猜看。
(河岸边的洞穴是河鼠的家;野林里的地下洞穴是獾先生的家;豪华的蟾宫是蛤蟆的家;温馨的地下小屋是鼹鼠的家。
《柳林风声》导读课与交流课
![《柳林风声》导读课与交流课](https://img.taocdn.com/s3/m/1feebe6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9.png)
《柳林风声》导读课与交流课
《柳林风声》是一部诗歌集,由中国著名的宋代女诗人苏东坡创作。
这部作品充满了感性的诗韵,反映了宋代世俗社会的变化,也展示了
同时代中苏东坡个人所见所思的经历。
《柳林风声》可以说是苏东坡
写作生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也被誉为“宋代名篇”。
《柳林风声》的导读课将从三个方面带领读者走进这部诗歌的世界。
首先,我们介绍苏东坡的生平,说明他的诗作背景。
然后介绍《柳林
风声》的主题与创作年代。
最后,集中讨论该诗集中的部分典型诗篇,从诗歌结构、情节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观察苏东坡的创作理念和风格。
交流课中,学生将被邀请参与形成自己的观点。
以苏东坡克服了宋初
诗歌创作束缚为切入点,讨论苏东坡诗歌所传达出来的思想观点。
同时,通过对比宋代社会与今日社会的演变,探讨一些古今相似之处,
凸显诗歌世界中传承向前的力量。
此外,还可就苏东坡写作风格与今
日诗歌创作的不同之处进行讨论,以便廓清宋代诗歌的独特性,同时
突出诗歌的魅力所在。
总之,本次《柳林风声》的导读课和交流课的
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苏东坡的创作风格及其作品,让读者发掘在
宋代社会的文化生活上的隐秘世界,以及在古今相似的“柳林风声”中
的思想的永恒性。
《柳林风声》教学设计
![《柳林风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065d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e.png)
《柳林风声》教学设计一、引入有一本书,叫做《柳林风声》,它以优美的语言、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本书的其中一个章节“鼹鼠的新家”。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2、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友谊,培养良好的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角色介绍(1)鼹鼠:一个勤劳、善良的小动物,喜欢挖掘洞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河鼠:一个聪明、热情的小动物,喜欢在水上划船,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
(3)蟾蜍:一个自恋、虚荣的小动物,喜欢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4)獾:一个沉稳、严肃的小动物,担任着领导者的角色,对其他三个小动物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2、故事情节介绍故事讲述了鼹鼠、河鼠、蟾蜍和獾四个小动物在柳林中的冒险经历。
鼹鼠因为好奇而挖掘了一个新的洞穴,但却被其他三个小动物认为不合适。
在河鼠的帮助下,鼹鼠重新找到了一个新的洞穴,并和其他小动物一起享受着柳林中的美好生活。
但是,蟾蜍因为虚荣而闯下大祸,被关进了监狱。
在獾的帮助下,鼹鼠和河鼠成功地营救了蟾蜍,最终四个小动物又重新聚在了一起。
3、重点解析(1)鼹鼠的洞穴:故事中鼹鼠挖掘的新洞穴被其他三个小动物认为不合适,这反映了生活中有时候我们的选择可能不被他人理解或接受。
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还是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2)河鼠的帮助:故事中河鼠帮助鼹鼠找到了一个新的洞穴,这反映了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支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成长。
(3)蟾蜍的虚荣:故事中蟾蜍因为虚荣而闯下大祸,这反映了虚荣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保持谦虚、低调,不要过分追求表面的荣誉和地位。
(4)獾的领导力:故事中獾担任着领导者的角色,这反映了领导者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沉稳、严肃的性格,能够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5《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学
![5《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8c244dc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5.png)
5《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学《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学教案南京营汝阳县三屯镇中心小学陈晓亚故事简介:《柳林风声》是一个由柳林河流以及稳重老练的獾、聪明细心的河鼠、机智勇敢的鼹鼠和自高自大的癞蛤蟆构成的神奇世界。
本书讲述了柳树林中动物们的故事。
书中讲述了四个要好的动物朋友——鼹鼠、河鼠、獾和蛤蟆在风光旖旎的河畔所经历的曲折刺激的冒险故事。
傲慢的蛤蟆靠着富裕的祖传家产,挥霍浪费连自己的家都没有了。
最后在他的三个好朋友帮助下他把家产夺了回来,从此癞蛤蟆再也不挥霍浪费且骄傲自大了。
这是一部充满田园牧歌风情的经典童话,作品中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细腻入微的描写成功塑造了活灵活现的动物形象,那忠厚善良的鼹鼠、聪明热情的河鼠、老成稳重的獾、冒失疯狂的蛤蟆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他们在河畔柳林间结下的真挚友情也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
教学目标:1、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聊书”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学会与同伴进行交流,乐于分享。
2、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3、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感受故事中浓浓的友情,培养互相帮助、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精彩回放。
俗话说;“开卷有益”,意思是只要读书就会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我们一起阅读了《柳林风声》一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吧!二、走进书中角色,感受读书快乐片段一:和善的獾把他俩推到一张高背长凳上坐下,给他们拿来睡衣和拖鞋,还亲自用温水给鼹鼠洗小腿,用胶布贴住伤口,直到小腿变得完好如初。
片段二:哎呀,水好冷呀,浑身都湿透啦!他往下沉……沉……水在耳朵里轰轰直响。
这时,一只强有力的爪子抓住了他的后脖颈儿,是河鼠。
河鼠在后面推着那个可怜巴巴的动物,游到岸边,拽出水来,安顿在岸上。
片段三:力大无穷的獾,胡须根根倒竖,手中的大棒在空中虎虎生风;脸色阴沉的鼹鼠抡着木棒,高呼战斗;河鼠腰间鼓鼓囊囊塞满了各式武器,坚决果敢,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
《柳林风声》阅读教学设计
![《柳林风声》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f84f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8.png)
《柳林风声》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柳林风声》这个文本,理解其中讲述的故事情节,把握主题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人感悟与主题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1.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柳林风声》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所包含的哲理。
三、教学过程:引入:用引人入胜的方式介绍小说《柳林风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小说封面或播放小说的相关视频片段等方式引入。
阅读:1. 学生在课前阅读《柳林风声》的同时,教师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介绍,使学生对故事有初步了解。
2. 将小说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后设置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增强阅读的主动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悟。
4.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学生提示,并指导学生掌握核心内容及情节发展。
理解与探究:1.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并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讨论。
2. 分析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
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创作与表达:1. 鼓励学生以《柳林风声》为主题,进行写作创作。
可以是续写、改编、角色设定、情感表达等形式。
2. 引导学生表达个人对主题的理解,并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展示独特观点和创造力。
3. 学生可以通过演讲、朗读、绘画、写作等方式呈现自己对《柳林风声》的感悟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书面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柳林风声》的理解情况。
2. 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的创新性、表达的准确性和语言的流畅性等方面。
五、拓展延伸: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类似主题的作品,扩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活动或艺术展览,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柳林风声整本阅读教案
![柳林风声整本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bfb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b.png)
柳林风声整本阅读教案教案标题:柳林风声整本阅读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柳林风声》的主题和情节。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氛围,介绍《柳林风声》这本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于“柳林风声”这个标题的联想和猜测。
阅读活动(30分钟):1. 分发小说《柳林风声》的文本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在给定的时间内阅读。
2. 学生可以使用标记笔、批注或摘录重要细节、情节和对话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小说内容。
3.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解释和指导,以确保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讨论与分析(20分钟):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包括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关键场景、角色发展和冲突,以及它们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说中可能存在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扩展活动(15分钟):1. 提供一些与小说主题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如相关诗歌、文章或其他小说片段。
2.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了解作者的背景、文学风格和其他作品。
3. 学生可以选择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短报告或展示。
总结与评估(10分钟):1. 回顾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他们对这个故事的新的理解和观点。
3. 给予学生一份简单的评估任务,如写一篇关于他们对《柳林风声》的观点和感受的短文。
教案评估:1. 学生对小说《柳林风声》的理解程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对小说主题和情节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在扩展活动中的主动学习和研究能力。
4. 学生在评估任务中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案备注: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2. 教师应提前阅读小说《柳林风声》,并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
柳林,你好!——《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最终稿)
![柳林,你好!——《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最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553a76112cc58bd63086bd2d.png)
你好,柳林——《柳林风声》导读课教学设计教材解读:《柳林风声》是一部妙趣横生、温馨有爱的动物童话。
讲述的是在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位要好的朋友——憨厚的鼹鼠、机灵的河鼠、狂妄自大的蟾蜍、老成持重的獾。
他们竟日游山逛水,尽享大自然的慷慨恩赐。
财大气粗而不知天高地厚的蟾蜍,迷上了开汽车,车祸不断,受到朋友的责难和管束。
一次,他偷了一辆汽车,被捕入狱,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化装成洗衣妇逃出监狱,历经险情和磨难,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夺回了被野林动物侵占的庄园,并从此改邪归正。
书中的主人公,四个拟人化的动物,其拟人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一些动物童话。
他们虽然多少具有各自的动物特征,但更多的是具有人的性格。
他们其实是世纪之交的英国乡绅阶层人物,从较贫寒的鼹鼠到富甲一方的蟾蜍,他们代表各自的阶层,又具有各自性格上的特点,甚至还在作者的笔下,存在性格上的矛盾冲突。
蟾蜍热衷于冒险,却被三个朋友拉回循规蹈矩的乡绅生活,河鼠被海鼠的故事激起狂热的航海梦,但最终海鼠在鼹鼠的规劝下厮守着他熟悉的河;鼹鼠在广阔的天地里备尝自由遨游的甜头,但依旧深深眷恋自己那封闭安适的地下小屋。
人物性格的矛盾冲突,或许正是作者内心矛盾冲突的反应。
《柳林风声》虽属童话类别,但被公认为艺术造诣很高的散文精品。
作者对文字十分讲究。
它的文体,比一般儿童文学“密度”大,变化多。
有快速的戏剧性叙事,有徐缓的诗意抒情写景,有机制俏皮的对话,有讽刺幽默,有鲜明的性格刻画。
既有文人腔的高雅,又有民间口语的俚语和儿童语言的稚气,是一部值得推崇的经典文学作品。
除此之外,作者的另一特点是观察力强,对时间和空间有高度的敏感和细腻的感受。
作者不仅写景细腻,对室内环境也观察入微,津津乐道。
四只动物的家屋,依资财的高下而异:蟾宫气派豪华,獾的地下居室古朴坚实,河鼠的岸边洞穴小巧舒适,鼹鼠居简单实用。
屋内陈设,一应用品,无不细细道来,历历在目,十足一幅英国乡绅丰足恬静生活的风俗画,耐人咀嚼。
《柳林风声》阅读指导课
![《柳林风声》阅读指导课](https://img.taocdn.com/s3/m/6de03dd1910ef12d2af9e797.png)
《柳林风声》阅读指导课教案三年(1)班游忆君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故事情节,感悟动物之间的友谊温情。
2.学会从故事的描写中找出人物的特点,初步感受优美的散文体语言特点。
3.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指导重点: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指导难点:走进人物的内心,从书中找到自己。
教学过程:一、创设有效情境,畅谈阅读方法1.创设情境,探讨读整本书的方法。
2.生各抒己见,师小结。
二、走入故事情境,分享故事情节。
1.我说你猜:根据描述猜猜是什么动物。
(和蔼可亲的老獾,机智勇敢的鼹鼠,聪明细心的河鼠,敢于冒险的蟾蜍。
)2.请小组交流分享,并挑自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形式可以说、演、画。
3.出示文本精彩语段,感受故事情节。
河鼠转身进了房间,找了一根皮带系在腰上,往皮带上插上了把手枪,又从大厅的一角抄起一根粗木棒,跟着鼹鼠的足迹跑去。
天色己经完全暗下来,但他仍是毫不犹豫地钻进野树林。
它焦急地东瞅瞅西看看,留意有无朋友留下的蛛丝马迹。
到处都有带着敌意的小脸,从洞口探头头探脑向外张望。
可一看到这个威风凛凛的家伙身上带着的武器,就立刻消失了。
刚进林子时,他听听见的哨声和脚步声也都消失了,一切又变得安静。
河鼠自信地寻找,嘴里不住地大声呼叫:“鼹鼠,你在在哪里?”三、轻触人物形象,领悟人物品质1.书中主要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学生开怀畅谈,教师相机引导。
四、提炼人文主旨,感受友情温暖。
1.这些小动物都是现实世界中孩子的缩影,在这四个小动物中,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你从它们身上学到了什么?2.小结:大家都自读其乐,读有所得,从一个个小故事感受到友情温暖。
这个故事里还藏着许多我们们还没有读懂的秘密,它需要你们静下心来,细细读,慢慢品,才能知道。
五、谈谈整体认识,学学习推而荐之。
1、如果需要向你的朋友推荐这本书,你准备怎么推荐?2、教师小结:《柳林风声》确实是一部好书:它不仅是一篇童话,更是一本富有诗意的散文小说,读起来让人舒畅、自然、温馨我们喜欢它,喜欢它的一种纯粹的友情,喜欢它那种诗意,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一种浓浓的诗情和诗趣。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教学内容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171185b5901020206409c2e.png)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雷敏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述:在美丽的英国乡村,鲜花初绽,绿叶吐芽,河水哗哗,百鸟齐鸣。
有一条蜿蜒的河流穿过茂密的柳林,这里住着一大群动物,有和蔼可亲的老獾,机智勇敢的鼹鼠,聪明细心的水鼠,敢于冒险的蛤蟆,还有很多很多其它的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读书交流课——《柳林风声》。
2、齐读课题。
3、这本书大家应该都读完了吧!现在老师想要考考大家,看看谁读书读得最认真。
第一关:我读我猜4、出示问题。
(课件)5、小结:看来大家读书读得很认真,这本书有两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纯洁的朋友情谊”(板书)接下来,今天我们就一起乘着书的翅膀,来获取自己读书的收获。
二、精彩回放1、在这本书中,你认为哪个片段描写得最精彩,请你快速浏览文章,用波浪线标示出来,并写一写简短的批注。
2、指名说。
把你划的读给我们听,读出你的感受来。
3、师:××同学除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一条碧波盈盈的河流就在眼前之外,还让我们学到了几种修辞手法。
4、指名说。
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齐读。
5、还有谁愿意分享他的精彩片段?6、这是水鼠的出场,是对它的(齐答外貌描写)。
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外貌描写必不可少。
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新朋友,他定睛看时,7、还有谁愿意说说你的?为什么你喜欢这一段?在写作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笔下人物心理动态的把握,只有描绘出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我们才能像小说的作者一样塑造出生动、鲜活的人物。
8、还有吗?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也对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应该是我们要掌握的写作技巧。
9、课文中好像还有几首小诗吧?谁找到了?对这首诗,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三、真情告白在这本书中,哪个人物你最喜欢?说出其中的一个,并阐明理由。
(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四、展示平台1、过渡:有人说,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
书读完了,我们有哪些收获呢?我们一起来通过如下的方式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
柳林风声教案
![柳林风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3dce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6.png)
柳林风声教案教案标题:柳林风声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文本《柳林风声》,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和文学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柳林风声》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2. 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1. 《柳林风声》的文本材料。
2. 学生阅读笔记和思考问题的记录。
3. 教师准备的课堂活动和讨论题。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柳林风声》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分享对于标题的理解和猜测。
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柳林风声》的文本材料。
2. 学生记录阅读笔记,包括关键情节、人物形象和自己的思考问题。
讨论和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他们的阅读笔记和思考问题。
2. 教师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3. 学生互相讨论和辩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阅读技巧训练(15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推测、推理等。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运用这些阅读技巧,解答相关问题。
3. 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解释。
扩展思考(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
2. 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3. 学生展示他们对于《柳林风声》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
2. 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作业(5分钟):1. 学生完成与《柳林风声》相关的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
2. 学生准备下节课的讨论或展示材料。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2. 学生可以进行创作性写作,如写一篇类似风格或主题的短篇小说。
《柳林风声》教学设计
![《柳林风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4d21f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e.png)
《柳林风声》教学设计XXX课外阅读指导课——《柳林风声》教学设计XXX设计理念根据《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阅读要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做到“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因此,我把此要求作为基本方针,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走进书中去想象美丽的画面,欣赏优美动人的语言,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材内容《柳林风声》是“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段学生阅读推荐书目之一,是一本趣味性很浓的儿童故事书。
故事主要描写了一只癞蛤蟆靠祖传家产过活,挥霍浪费,追求新鲜事物,结果上当受骗,锒铛入狱,家业被坏人抢走了。
但在鼹鼠、河鼠和獾的帮助下,智斗黄鼠狼,把家业夺了回来。
从此,蛤蟆在朋友们的感动下,改掉了胡乱挥霍的坏毛病,成为了一只好蛤蟆。
教学目标⑴简介作者及来历,故事主要人物和概况。
⑵通过“猜”“赏”“悟”等方法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感知故事主要人物形象,欣赏柳林四季优美风光,体验阅读的乐趣。
⑶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走近书中营造的温情世界,感悟浓浓的朋友之谊。
教学重点:经由过程“猜”“赏”“悟”等方法指点,激发学生浏览兴趣,感知故事主要人物形象,欣赏柳林四季精美风光,体验浏览的乐趣。
教学难点: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走近书中营造的温情世界,感悟浓浓的朋友之谊。
教学准备:PPT、贴图、学生浏览卡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用名人,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有这样一本书,不但深受广大孩子们的喜欢,就连美国总统XXX看到这本书,一口气就连读了三遍,是什么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本书的魅力吧。
出示《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https://img.taocdn.com/s3/m/2877041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c.png)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雷敏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述:在美丽的英国乡村,鲜花初绽,绿叶吐芽,河水哗哗,百鸟齐鸣。
有一条蜿蜒的河流穿过茂密的柳林,这里住着一大群动物,有和蔼可亲的老獾,机智勇敢的鼹鼠,聪明细心的水鼠,敢于冒险的蛤蟆,还有很多很多其它的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读书交流课——《柳林风声》。
2、齐读课题。
3、这本书大家应该都读完了吧!现在老师想要考考大家,看看谁读书读得最认真。
第一关:我读我猜4、出示问题。
(课件)5、小结:看来大家读书读得很认真,这本书有两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纯洁的朋友情谊”(板书)接下来,今天我们就一起乘着书的翅膀,来获取自己读书的收获。
二、精彩回放1、在这本书中,你认为哪个片段描写得最精彩,请你快速浏览文章,用波浪线标示出来,并写一写简短的批注。
2、指名说。
把你划的读给我们听,读出你的感受来。
3、师:××同学除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一条碧波盈盈的河流就在眼前之外,还让我们学到了几种修辞手法。
4、指名说。
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齐读。
5、还有谁愿意分享他的精彩片段?6、这是水鼠的出场,是对它的(齐答外貌描写)。
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外貌描写必不可少。
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新朋友,他定睛看时,7、还有谁愿意说说你的?为什么你喜欢这一段?在写作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笔下人物心理动态的把握,只有描绘出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我们才能像小说的作者一样塑造出生动、鲜活的人物。
8、还有吗?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也对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应该是我们要掌握的写作技巧。
9、课文中好像还有几首小诗吧?谁找到了?对这首诗,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三、真情告白在这本书中,哪个人物你最喜欢?说出其中的一个,并阐明理由。
柳林风声讲课稿
![柳林风声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9eb790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1.png)
柳林风声讲课稿第一篇:柳林风声讲课稿《柳林风声》导读案有一个叫格雷厄姆的人很会讲故事。
他的儿子绰号叫“小老鼠”。
在“小老鼠”六岁的时候,格雷厄姆为他编了一个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一天天地讲给他听。
“小老鼠”听得入了迷,连到外地过暑假都不肯去。
没办法,这个爸爸只好答应把每天要讲的故事写成信,陆陆续续地寄给他看。
后来,这厚厚的一扎信就变成了一本叫做《柳林风声》的书。
这本书自1908年问世起,就成为英国儿童们的心爱读物,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
后来,英国作家米尔恩———也就是小熊温尼〃菩的“爸爸”———把这个童话改成了剧本,在每年的圣诞节上演,而那一天也就让孩子们又多了一个特别的期待。
这本书还被介绍到了其他许多国家。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很喜欢这本书,曾经看过三遍,而且每次都是一口气看完的,因为太精彩了,舍不得看了一半就放下。
美国动画大师沃尔特〃迪斯尼还把这部童话改编拍成了动画片,让世界上不识字的孩子们也欣赏到了这个极为有趣的故事。
经过时间和读者的验证,这部童话成为了真正名副其实的儿童文学经典名著。
一、整体把握。
《柳林风声》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来看最后一幅插图,树林中的四个小主人公最终快乐地在一起生活。
那么这四个人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人物形象讨论)二、分享时刻:交流你印象深刻的人物。
(一)交流汇报河鼠的形象(一个人代表一个侧重点。
)(预设)生:我觉得河鼠很体贴朋友。
交流自己的批注。
生:我觉得河鼠是一个很仗义的朋友。
师:同学们的每一处标注都及时记录着自己心得、感悟等,见解独到又各具风采。
希望大家把这种读书习惯坚持下去,相信你的阅读更具价值。
(二)交流汇报鼹鼠的形象1、师:除了河鼠,你还对哪个人物印象深刻?2、(预设)生:我喜欢鼹鼠。
我觉得鼹鼠是个可爱的小动物!“他的心情完全、、、、”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说到鼹鼠,老师这里有一小段无声电影,请大家猜猜是哪个情节。
师:学得真像啊!看来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主人公,能让自己更深刻地了解人物特点和心情,真正的走进书中,和书中的人物同欢喜,同悲伤!(三)师:你还想说说哪个人物?生:我敬佩老成稳重的老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一本好书--《柳林风声》
从小,我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在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引导下,阅读了许多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
从我的第一本书《幼儿启蒙读物》、到后来的《十万个为什么》、《经典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再到现在的四大名著等等古今中外的书籍我读了不少,让我得到了很多的乐趣,同时增长了许多知识。
今天我来给各位同学们推荐一本健康向上的读物《柳林风声》。
它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格雷厄姆。
他根据给儿子讲述鼹鼠的故事,整理出版了名著《柳林风声》。
这本书一共分为十二章节,故事主要讲述了柳林里的小动物在一年四季中的各种生活状态,小说通过水鼠和鼹鼠的观察,展现了英国乡村田园诗般的生活场景和人情风貌;通过蛤蟆落难、出逃的故事,表现了世人眼中的英雄人物有怎样可笑又可爱的弱点;通过三个朋友义且蛤蟆夺回家园的故
事和蛤蟆终于成长了的完满结局,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依恋,以及对淳朴友谊的赞美。
作者对单纯友谊的期望,在四个小动物的互助故事里呈现得生动优美。
每天在读一个章节时,都是很舒服的阅读体验。
故事的节奏不紧不慢,动物主角们随着季节起伏而生活,生动再现了萦绕在柳林中的友谊和温情,在自然界中,我们如何生活、生存,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启迪。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带给我很多的启发和积极向上的信念,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话,请你赶紧去书店购买,一睹为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