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机制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

总结词
该高职院校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创办了混合所 有制二级学院,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详细描述
该高职院校与当地一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创办了一 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 长负责制,企业方和校方共同参与管理。学院在人才 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与合作企业深 度融合,充分利用双方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 业竞争力。同时,学院还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 通过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培 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优势
具有办学主体多元化、管理体制灵活、经 费投入多元化、办学模式市场化等特点。
挑战
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公办高职院校和企业 或社会团体的资源优势,提高办学质量和 效益。
在实践中,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教育 与产业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过度市场化 和过度依赖政府的问题。
合作办学机构
定义
合作办学机构是指由国内外高职院校、企业或社会团体等 多方合作建立的办学机构。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资源整合
通过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企业、行业、 政府等多方资源,形成资源优势和规模效应。
提高资源效益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教育质量 和办学效益,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09
目 录
•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概述 •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现形式 •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优势与挑战 •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践案例分析 •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对策建议 • 总结与展望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探索与实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走向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成为一种趋势。

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是指国有教育主体和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办学,共同管理、共同运营的一种办学模式。

在这种办学模式下,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目标。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将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背景与意义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出现和发展,源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而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国有高职院校在社会办学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也不足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国有高职院校需要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办学,来提升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的能力,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等一大批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办学,推动高职教育实现了新的突破。

这些高校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不仅解决了高职院校的一些发展压力,还提高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与武汉市光谷科技园合作办学,共同打造了光谷专业学院。

该学院引入了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设了一批符合国内外需求的实训基地,并将部分教师派驻至企业和科研机构,实现了学校、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深度融合。

通过该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并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

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办学,共同打造了云南第一护理学院。

该学院引入了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以在医院进行实际操作,拥有了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研究与探索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研究与探索

课题研究KETI YANJIU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成为学术界和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职业教育不仅是一种跨界的教育,更是需要合作的教育。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合作,也是一种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合作,这种合作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教学范畴。

因此,明确解决“产教融合”问题是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探索实践的新机遇中央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主要是为公办职业院校增添“企业元素”,深度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实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企业这个办学主体的参与,因此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能够建立起“产”与“教”之间的纽带,真正实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无缝对接”。

作为国家顶层制度设计的内容之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从制度层面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性。

“加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为了推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研究与探索实践的内涵建设。

加强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建设,可以优化地方教育资源的配置,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对接,加快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的发展。

借鉴国外经验,深入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大批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向高度依赖技术技能积累和人才驱动的生产方式转型的途径。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探索实践的利弊分析1.企业的利益从何而来?利益相关者是形塑技能形成制度的主体,在技能形成制度建构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力量的均衡有利于塑造协调的技能形成制度,否则可能导致技能形成制度的偏离。

我国技能形成制度的利益相关者比较单一,主要是政府及职业学校在积极行动,而行业、工会组织尚未起到相应的支撑作用。

对职业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认识与思考

对职业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认识与思考

对职业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认识与思考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关注。

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院校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如何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成为职业院校的主要问题之一。

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作为目前国内职业院校改革的一种重要尝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职业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认识与思考进行分析。

一、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定义与特点混合所有制办学,即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引进外部投资,与国有企业合作组建公司,完成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一种办学模式。

相比于传统的公办和民办办学模式,混合所有制办学有以下特点:1、注重市场需求。

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更好地把握就业市场的需求,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

2、注重实践应用。

混合所有制办学注重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注重市场化运作。

混合所有制办学具有更高的市场化程度,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学校更注重效益和经济效益。

1、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需要注重产学研结合,以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为目标。

混合所有制办学可以通过与社会资本和企业合作,引入先进的管理思路和先进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产学研结合,升级校企合作模式,推动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发展。

2、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具有更高的市场化程度,可以带来更多更好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更好地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推广和普及优良的教育经验。

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助力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品牌。

3、促进行业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可以促进把产业与教育有机结合,创新职业教育的发展。

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改变教育之间相对独立的传统模式。

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协同发展,共同探索可持续、协调的产业发展之路。

1、政策的支持和保障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传统理念主要来源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的国有经济体制存在根本差异。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下办学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下办学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下办学模式探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而在高职院校内部,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模式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办学形式,这种办学模式使得高职院校更加多元化、灵活化,同时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定义是指政府与社会力量合资开办的高等职业院校。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制度,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财务自负,独立经营。

而社会力量则可以通过出资或提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参与高职院校的运营管理,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

一、独立性与灵活性强。

混合所有制的高职院校与传统的国有高职院校相比,拥有更独立的管理体系和自主权。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更加灵活地运作及改革,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资金来源多元化。

混合所有制的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不仅限于政府经费,还可通过社会资本的参与,实现不同层面的融资需求。

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政府投入的压力,而且增加了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资源。

三、市场化程度高。

混合所有制的高职院校在运营和管理上更加市场化,更容易寻找绩效和效益的平衡。

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可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制定学科专业和招生标准,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的适应性。

四、教学管理更加民主化。

混合所有制的高职院校中,不仅政府代表可以参与管理,社会各界甚至广大师生都可以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决策、管理及稳定之中,从而保障了高职院校的公正公平性。

在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模式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一、社会资本的利益与高职教育的质量发展矛盾。

社会资本的参与往往是出于利益的考虑,而高职教育的质量目标、办学理念等则是基于人才培养和社会责任的考虑。

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对高职院校的目标实现产生影响。

二、混合所有制的高职院校班子层级可能受到影响。

因为在混合所有制的高职院校中,管理人员可能来自不同的背景和层级,其权力结构和分配也相应地受到影响,可能会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因素。

对职业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认识与思考

对职业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认识与思考

对职业院校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认识与思考【摘要】混合所有制办学是指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或其他机构与职业院校共同合作办学的一种模式。

这种办学模式在当前职业教育领域逐渐兴起。

本文从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优势、挑战、必要性、模式探索和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

也存在着面临企业利益和教育质量平衡、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挑战。

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前景。

建议加强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研究,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

混合所有制办学是未来职业院校发展的趋势,值得重视和探索。

【关键词】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发展背景,概念,优势,挑战,必要性,模式探索,实践案例,前景,建议,总结。

1. 引言1.1 职业院校发展背景职业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院校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过去,职业院校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来维持办学,但是由于财政压力以及经费不足的情况,使得学校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职业院校急需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混合所有制办学概念混合所有制办学是指在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引入不同所有制形式的资本、管理和运营方式,实现公办、民办、企业等不同主体参与办学的一种模式。

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特点是各种所有制主体按照一定比例出资,共同管理、共同运营,共同分享办学成果,实现院校办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

在混合所有制办学中,公办主体可以提供稳定的政策支持和师资资源,民办及企业主体可以注入灵活的经营理念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共同促进院校的发展和提升办学质量。

混合所有制办学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可以提高院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增强院校的活力和竞争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和院校转型发展。

混合所有制办学旨在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定势,促进职业院校与社会、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办学目标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研究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研究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研究摘要: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通过校企联动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本文以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完善二级学院内部治理、建设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师资队伍互融机制、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联动育人长效机制。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模式一、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情况混合所有制办学通常有二类:1.社会力量与公办学校联合办学模式;2.校企联办校内二级学院模式。

在实施过程中,校企联办模式是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主导,这种模式下学校主体性质、管理体制不变,但实现了教育改革,增强了办学活力。

本文以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尤其是校企联办产生的产权结构和运行机制的问题,为职业院校能够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联动育人长效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校企联办,产学研一体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近5年来,通过校企联动课程与检核体系开发,产学研一体项目落地等方法,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与运营管理中不断探索与实践,深度推进“校企融合”,与一流企业合作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努力实现联动育人。

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学校的计算机信息系与大唐邦彦(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度融合,建立了大唐信息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内部设置企业实践基地,与沈机(上海)智能系统研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等协同育人;上海艾达珠宝有限责任公司在我校珠宝系教学楼内设置展示厅、卖场等;现代服务学院是联合彼途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办学。

目前学校已与上海水晶石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上海申勤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200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每个院系都有相应的企业可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实施“校企合作、共同举办、委托管理”的办学模式。

将产业先进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创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综合实践课程与项目实践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与实践——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与实践——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与实践①———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霍艳杰(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摘要]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办学是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探索的一种新兴办学模式。

这种办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强,可以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等优势。

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混合所有乘务学院实践探索为例,总结分析其资本构成多元化、管理模式现代化、文化融合一体化、培养模式“三全化”及社会服务品牌化等“五化”特点,为高职院校建设混合所有制办学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证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52-0152-02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提出了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我国高职院校也从不同主体、不同层面上对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是高职院校主动契合和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1]。

本文将结合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优势及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探索实践经验,对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高职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产生的背景混合所有制原本指的是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混合,将其引入职业教育领域形成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即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两种及以上的资本参与职业院校的办学,办学的主体不是单一的资本形式,而是多元资本参与办学。

目前学术界将混合所有制院校分为校级层面的资本混合及二级院系或者具体项目层面的资本混合。

我国职业院校办学形式和产权构成十分复杂,各地区之间、公民办职业院校之间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的策略和方法方面欠缺理论与实践基础[2]。

因法律制度层面的缺失、公办院校及企业方的各自顾虑等原因,高职院校从整个学校层面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实施难度相对较大,部分高职院校率先尝试,从二级学院层面与其他资本混合,联合企业共同办学,探索实践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

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实践

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实践

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实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普及,高职教育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而公办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制度及经费等限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管理滞后等,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此,近年来,公办高职院校开始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旨在优化办学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概述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是指由多个主体共同经营、管理和分享经济效益的办学模式。

其中,公办高职院校与民办教育机构、企业等单位合作,共同经营高职教育事业。

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依法合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各方资源和优势,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多元化、专业化、实用性更强的办学服务。

(一)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公办高职院校在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过程中,可以与优秀的民办高职院校、企业等资源共享,共同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

特别是在教师和专业课程方面,可以借助混合所有制的平台开展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各方的师资力量,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混合所有制办学可以带来更加灵活的管理机制,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在人事、财务等方面,也可以与民办教育机构合作,互相借鉴、学习,从而实现共同进步、提升办学水平。

同时,混合所有制办学能够与企业合作,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

(三)拓宽教育渠道混合所有制办学能够为公办高职院校拓宽社会化招生渠道,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学生来校就读。

在人才培养方面,混合所有制办学还能够与企业业务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具实践性、适用性强的教育教学服务,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已经开始探索实践。

例如,成都市高新区职业技术学院与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办学,重庆市北碚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百年人寿集团合作办学等等。

这些办学模式的实践,不断推动着高职教育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借鉴。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研究综述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研究综述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研究综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我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推进职业院校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建设已成为一种热门模式,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本文就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的背景与意义1. 职业院校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传统的职业院校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技能人才需求,必须推动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混合所有制的理念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是指以学校为主导,引导企业参与,利用市场机制,依托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产教融合的新兴职业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3. 意义和作用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作用。

一方面,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模式,可以为学校引入更多的实践教学资源和项目实训基地,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和科研资源,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1. 主体合作模式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建设模式主要体现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上。

在这一模式下,学校作为主体,引导和吸引企业参与,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和企业的技术优势,共同推进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学校与企业还可以通过股权合作、项目合作、人才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2. 教学改革路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建设不仅要求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深度合作,还必须在教学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实践

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实践

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实践公办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办高职院校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尤其是在开展办学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制约和局限性,例如拨款有限,人才引进困难等等,这就需要公办高职院校探索新的办学方式。

混合所有制办学则成为了一种尝试。

混合所有制办学是指由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同受益的办学模式,即将公办高职院校与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形成股份制、合资及联营企业,进行投资、运营、管理和收益分配。

比如北京市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这所高职院校就采取了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模式,其控股方为北京石化集团。

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破解经费困境。

今天的公办高职院校在经费上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资金短缺、师资力量贫乏、校园环境不佳等问题仍然比较普遍。

此时采取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方式,引进优秀资本、专业管理队伍和优秀师资,可有效解决经费困境。

第二、优化教学质量。

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企业机制性质使得学校的管理和运营逐步走向市场化,而市场上的竞争机制将使得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育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提高学生就业率。

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机制可以使学校更加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企业合作,提供优质实习和就业岗位,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助力学生顺利就业。

第四、提升学校品牌。

混合所有制办学可使学校与社会力量更加互动,与企业亦步亦趋,学校品牌逐步提高。

当然,混合所有制办学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由于不同控股方间的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和工作文化不同,可能会出现管理层面上的分歧;此外,如果不同控股方的共识难以达成,也有可能引发校方与企业方之间的冲突。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学校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沟通和协调能力,形成更为稳定的股东关系。

综上所述,混合所有制办学是我国公办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上的一次重大尝试。

它吸引了社会资本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校品牌,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典型案例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典型案例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典型案例分析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是指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

混合所有制办学是指引入社会资本,形成校企合作、政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办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提升教学质量、拓宽教学资源,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

背景介绍对于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总结典型案例,提出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典型案例,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帮助相关高职院校更好地了解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优势与劣势,为其在教育教学、管理运作等方面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比较不同案例的实践经验,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健康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1.3 研究意义混合所有制办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对于拓展高职教育的发展渠道,促进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为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提升,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双高建设背景下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与试点

双高建设背景下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与试点

双高建设背景下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与试点作者:王莹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25期“十二五”时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工业强国梦的必由之路。

而拥有“双高”人才(即:高级专业技术+高级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和根本保障。

中等职业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如何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深入开展“双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科学构建“双高”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众多职业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社会使命。

一、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概念内涵与特征1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产权结构呈现多元化。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性质的资本联合、融合或参股而形成的经济成分,一般采取股份制的资本组织方式。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是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投入所举办的职业院校。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产权主体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包括国有产权、集体产权、私有产权、外资产权等其中的两个以上。

从目前国内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的实践看,大体有三种类型:“原发型混合”、“后发型混合”、“二级部门初步混合”。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可以分为“大混合”和“小混合”两个层次:“大混合”足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有资本、外资这四种资本中,国有资本与其它他三种资本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共同出资举办职业院校,在院校法人层面实现混合;“小混合”则是指学校内部二级办学机构层面或具体项目层面的混合。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特征主要如下:学校由不同所有制的主体共同投资举办,其中“两个以上的办学主体”和“至少一个公有(国有)制资本的主体”是构成其混合所有制办学主体的必要条件,必须有国有资本参与,是国有资本与其他资本的混合。

与单纯的公办或民办职业院校不同,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办学主体是多元的。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投资主体利益的多元,客观要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强调多元而非单一主体管理,注重民主式、参与式、互动式管理,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三者权力制衡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使得各方面权利得到有效制衡。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研究综述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研究综述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文旨在对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进行研究综述,以期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作为职业院校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其建设与发展不仅关乎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也紧扣着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

国家提出了加快产教融合、促进高等教育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政策导向,推动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建设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通过系统总结相关文献和案例,深入探讨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字数:200】1.2 研究目的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的研究综述,深入探讨其定义、特点、建设模式和路径、成功案例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而为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定义和特点,明确其在教育培训和产业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2. 探讨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的模式和路径,总结成功案例经验,分析其建设过程和机制,为其他院校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和借鉴。

3. 剖析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深入挖掘其发展瓶颈和困境,提出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促进其健康发展和持续壮大。

4. 展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行业变革和趋势,预测发展方向和机遇,为政策制定和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探索与反思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探索与反思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探索与反思【摘要】现如今,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备受关注。

本文在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从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特点、优势、面临的挑战、改革措施以及经验与启示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深入探讨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优势与挑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总结出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前景和未来方向。

在结尾部分,对混合所有制办学进行总结反思,指出应该坚持创新办学理念,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加强与社会的深度融合。

可以预见,混合所有制办学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反思,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特点,优势,挑战,改革措施,经验,启示,发展前景,发展方向,总结,未来,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作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兴办学模式,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背景介绍着重介绍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兴起和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出现,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其起源于国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实现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

在当今社会,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为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和合作、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有助于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部分是整篇文章的起始点,将为读者铺开对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探索与反思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探析①

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探析①

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探析①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新型组织形式,正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产教融合机制作为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与产业界深度合作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深入探讨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旨在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对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的探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一种新模式,其产教融合机制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的实施策略,有助于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深入探讨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的优势和挑战,有助于揭示该机制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价值和必要性,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研究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的探析,对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定义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是指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兴办的高等职业院校。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学校的建设和运营费用,共同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管理政策。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通常由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合作设立,旨在为社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与传统的政府主导的高职院校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市场敏感性。

由于企业参与学校更容易捕捉到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实践与研究

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实践与研究

作者简介:徐生明(1968—),男,重庆云阳人,就职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车辆工程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科研与校企合作。

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实践与研究徐生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1130)[摘要]就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校企共建“中恒天汽车制造学院”,突破体制机制壁垒,将专业办到企业厂区,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推进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探索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模式下如何实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融教育教学、生产实践、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和社会服务于一体。

对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投入比例、利益分配、管理方式、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校企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34-0250-02为推进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校企双方友好协商,学院与中恒天汽车集团(雅安)汽车有限公司共建“中恒天汽车制造学院”,突破体制机制壁垒,将专业办到企业厂区。

本文就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投入比例、利益分配、管理方式、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作为职业教育领域体制机制变革的突破口,目前无论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研究和探索这些问题,并从合作内容、办学定位、管理方式、机制建设、发展路径及治理结构等角度进行实践与分析,有利于确保今后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质量和效率。

混合所有制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与实践——以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例

混合所有制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与实践——以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例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办学;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基金项目]2019 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多元共建 产教相融’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研究与
实践”(2019109) [作者简介]邹广安(1969—),男,山东烟台人,硕士,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车辆运用工程系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44-0066-02 [收稿日期]2020-04-23
2020 年 10 月 第 44 期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Oct. 2020 No.44
业实践纳入高职院校的学分体系和期末评价中,以此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范畴。另一方面,企业要转变心 态,由原来的公益性提供实践岗位的观念向发展性吸 纳社会人才的转变,直接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将学 生打造成符合企业发展所需,满足企业发展所求的人 才队伍,并直接转化成为企业内部人才。在共建生产 性实训基地中,传统观念上学校重视实训效果,而企 业重视生产效能,进入新时期,学校和企业需要进行 观念上的创新,共同承担实训的任务和利益,分享生 产的效果。例如组织高职院校学生与企业员工进行 混合实训培养,共同提升发展,对基地的产出按比例 进行共享,能够有效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性,有 助于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开展实践工作,提高 生产效益。同时,生产利益共享可以缓解学校的教学 资源压力,深化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在产教 融合过程中,既有教育的公益性行为,也有经济发展 的社会性工作,因此政府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需要加强 协调引导工作,例如为帮助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对 接,对试行产教融合发展的企业提供借贷担保服务, 以此提高企业对产教融合的信心和依赖程度。共建 生产性实训基地,需要庞大的土地和器材成本支出, 这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方可保障生产性实 训基地由计划快速落地实施。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
市场竞争力提升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提高学 校的市场竞争力。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优劣分析
利益协调难度大
01
由于涉及多方利益,利益协调难度较大。
管理难度增加
02
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难度相应增加。
政策法规限制
03
目前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对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规范性有一
定影响。
03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 践与案例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
汇报人: 2024-01-10
目录
•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概述 •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模
式与机制 •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
践与案例 •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未
来发展 • 结论
01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是指由政府 、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出资, 形成多元化的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未 来发展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办学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将逐渐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等多 方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模式,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高职院校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 新等活动,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混合所有制办学,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对接 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发展历程
1 2 3
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尝试与企 业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
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 政策支持,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逐渐成为一 种趋势。

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探析①

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探析①

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机制探析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力资源的不断增加,高等职业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机制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产教融合机制进行探析。

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是具有市场化运作特征的高等职业院校,其办学模式与传统高校有所不同。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一方面依附于优质的本科高校,受到其产学研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以企业为主要股东,受到企业的市场需求引领。

这种多元化的所有制形式使得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产教融合是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进行创新的核心。

传统意义上,高职院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产教融合机制中,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实习、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工作,并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

这种实践和创新的机会,将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操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对于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来说,产教融合机制不仅对学生有利,对学校和企业也有很大的好处。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能够吸引高素质的教师和企业专家加入,并形成一支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接受更专业、更实用的教育,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能够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还能有助于推进科研项目的开展,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在产教融合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具有相对的短期性,双方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对于实现产教融合的目标构成一定的制约。

由于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办学特点,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

学校面临着如何平衡企业利益和学校利益的问题,而企业也需要考虑如何与其他企业竞争,对学校投入的资源和成果进行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机制研究与实践
作者:严剑冰
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年第10期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机制是值得探索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有关政策,大力支持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

2008年7月29日,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

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

目前,虽然不少职业院校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进行了探索,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局限。

因此,深入研究混合所有制办学对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问题切入:基于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抽样分析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共有1388所职业院校,其中约80%是国家创办的,20%为社会力量办学。

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的学校不到30个,占比约为2.3%。

由此可见,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高职院校数量较少且存在一定难度。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引企入校”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

我国现有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第一种是公办转民办模式。

该类学校成立之初为公立院校,通过改制、兼并等形式形成股份制学校,如苏州工业园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改制,形成了股份制办学模式。

第二种是委托管理模式。

公办院校或民办院校相互委托进行管理,如厦门理工学院(公办)入驻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民办),并获得该校控股权。

第三种是引入社会资本合办二级学院模式。

公办职业学院为其自身发展开展校企合作,引入包括国有企业资本、民营资本等多种形式,开办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如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引进河南龙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龙翔电气学院,形成了“共同管理、师资互补、专业共建、产学研共同创新、资源共享、文化交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二、理论阐释: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的机理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一般是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等不同所有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共同出资创办的职业院校。

混合所有制院校一般具有两个要素,一是国有资本、非公资本相融合;二是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主体为独立法人。

当前,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非公资本,无论是各级组织还是个人,都对新一轮改革,尤其是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充满期待,各种观点的交锋也已成常态。

第一种观点是“改革基本完成论”,认为本区域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已完成,不需要再改了,或存在“为改而
改”“为混而混”“为合而合”等情况。

第二种观点是“深化改革困难论”,认为好改的都改了,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分歧区和“雷区”,对下一步改革存有畏难情绪,怕得罪既得利益阶层,又担心有政治风险。

第三种观点是“观望等待论”,不积极履行职责,不对所属高职院校进行调查研究,不出台适宜的改革方案或细则,坐等上级“顶层设计”或政策方案细则,在新一轮改革与发展中无所作为。

就目前来看,国有资本和非公资本中对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还存有不同程度的担忧。

一方面,国有资本担心“混合”之后会失去“超国民待遇”,更担心改革过程出现问题,背上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另一方面,非公资本对改革充满期待,想参与进来又怕自身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尤其是面对行政主管部门,非公资本即使进入,由于股权小,也很难获得应有的话语权和控制权。

三、原因分析: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的现实困境
(一)实践层面:权、责、利复杂的困局
单一制的职业院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比较困难,特别是公办职业院校,政府希望通过引进其他资本,增加办学活力,减少财政支出,但又担心失去控制力,办学失去公益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对于公办职业院校来说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财政拨款,保证了办学的需要,公办职业院校生均1.2万元的财政拨款,保证了正常的办学,如果进行混合制改革,在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正常的办学经费;二是作为公办院校,各种专项经费的申请和划拨,更具有优势;三是教职员工的事业单位身份有较好的福利待遇,没有后顾之忧;四是学校领导干部具有行政级别,如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部分领导干部将不具有行政级别。

(二)理论层面:产权结构“混合”尚未厘清
产权结构多元化是混合所有制的本质特征之一,要实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就必须对产权进行合理评估,由于职业院校产权涉及多种形式,复杂而不易评估,加上我国把公办职业院校作为公益事业管理,从不计算投入产出问题,这种模式积累了许多产权不明晰的问题,所以对职业院校产权评估极为困难,此外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也是一大问题。

发展混合所有制除了资产外,还有知识技术等要素也可以参与投资办学,进一步增加了产权评估难度。

(三)制度层面:法律体系仍需完善
对于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虽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作为基础,但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改革力度不足。

特别是在现行法律体系中,相关规定与指导意见不相符,造成执行上存在混乱。

如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法人地位不明确,是事业单位法人,还是企
业法人,都无法准确界定。

诚然,混合所有制法人地位是一种新型的所有制类别,它既包括国有成分,也包括非公有成分,判定它是事业单位法人,还是民办非企业法人,或是企业法人,都存在分歧,现行法律没有相关规定。

四、改革探索: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的实现路径
(一)改变办学理念,优化顶层设计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怎么改革,要遵循哪些程序和制度,都需要国家给出一个明确的指引方向,否则职业院校就会不知所措,还是像以前一样“摸着石头过河”。

顶层设计不出来,期望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出成果,是不现实的。

首先,要明确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概念、内涵、性质等特征。

鉴于混合所有制模式的优点,政府可以对职业院校进行重新分类,将混合所有制院校列为除公办民办之外的第三種办学类别。

其次,政府要合理确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范围。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是我国基本教育的实现方式之一,公有制成分应该是混合所有制的主体。

再次,政府要明确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基本原则,确保产权调整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明确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与单一制职业院校的区别。

(二)修订相关法律,完善制度保障
只有完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和执行,才能让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果经得起时代考验,才能让国有资本和非公资本在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中实现双赢。

修改相关法律是为发展混合所有制院校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尚没有混合所有制的相关规定,一些法律条文与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要求相违背,使得改革缺乏法律保障。

因此,笔者建议我国应尽快在法律层面上对《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条文进行修订,对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基本内容,如法律地位、治理结构、产权归属、产权主体等内容进行规定。

(三)明确资本产权结构,保障主体利益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具有产权多元化的特点。

要发展好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一是要明晰产权。

产权不明晰,将使得混合所有制改革失去长远发展的资产基础。

对于产权明晰,需要做到四个方面:①在财产权利的划分上要“归属清晰”;②在财产权利运用过程中要“权责明确”;③在产权关系上要“保护严格”;④在财产权利的配置上要“流转畅通”。

二是建立教育产权交易市场。

对于非公有资本而言,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却不给非公资本控制权,非公资本不感兴趣;给予非公资本控制权,面对庞大的国有资产体量,非公资本可能难以很好地经营管理。

对于引入国有资本而言,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安全的,不担心国有资产流失,但引入民營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革则存在国有资本流失的风险。

如何避免这一问题,应当建立完善教育产权交易市场,完善市场定价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制度执行
国家不能因为所有制的不同而对混合所有制进行区别对待,所以必须要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以推动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除了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教育产权交易市场,还要建立相关完善的配套措施,如混合所有制的申请审批程序、管理模式、产权阶段、资产评估、人事管理等制度,切实推动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职业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职业院校产权制度改革”、2018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JC18008)
(责编; 李亚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