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及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资料题集及答案汇编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资料题集及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d3749727f01dc281e43af021.png)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并驱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2、科学家工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经历的四个阶段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
▲3、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就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
科学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4、爱德华·琴纳是一位英国乡村医生,他是一位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
5、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是就牛痘。
▲6、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做了一个“动起来小人”的有趣的活动,并对这一活动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后来这一解释被人们接受,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7、我知道的科学家有: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爱迪生:发明电灯,被称为“发明大王”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8、我知道的科学研究有:农业研究、医学研究、航天探索。
▲9、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左右平衡。
10、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11、如果一个物体(C)就不容易倒。
A上重下轻 B放在矮处 C下轻下重 D上下一样重12、小丑为什么能在细线上表演杂技?这是()A 、解决问题 B、作出猜测 C、提出问题13、走刚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B)A挡风B保持平衡14、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15、科学只是科学家有关。
(×)16、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17、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
(√)18、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19、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们都称他们为科学家。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及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及期末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b4bf9cc8d376eeaeaa31e7.png)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及期末测试附答案第一单元认识空气单元知识点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简里会看得更清楚。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5.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6.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7.1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打足气,使瓶中尽可能多装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
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
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8.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 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9.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10.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11.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2.生活中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都可以制造风。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单元知识点1.可以到田野、花圃或池塘边等不同的地方挖一些土壤来研究。
在挖土的时候必须有大人陪同才能去水边。
2.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3.挖来的土壤里有蚂蚁、小石子、枯树叶、沙子等。
4.把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搅拌静止后发现沉淀物分层,上层的物质是黏土,下层的物质是沙粒。
苏教版小学 科学 三年级上下册重点复习题
![苏教版小学 科学 三年级上下册重点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16c45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5.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下册重点复习题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下册重点复习题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下册重点复习题1、当听见“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起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积极探索)……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3、(琴纳)辨认出了(直奔种牛痘防治天花)的办法.4、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5、纸鹦鹉东站出来的秘密就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6、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1、校园里(小花)、(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等都就是存有生命的。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等。
3、植物的共同特征就是(靠阳光单一制生活,边线通常不移动)。
4、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5、金鱼的身体分成(头)、(躯干)和(尾)三部分6、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等。
7、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存有:(1)萝卜无法运动,兔子可以运动(2)萝卜靠阳光单一制生活,兔子所须要营养由外部供给。
1、(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人体(65%)就是水,一个鸡蛋中所含(76%)的水,一条鱼(85%)就是水,蔬菜中(90%)就是水。
3、神奇的水:会“爬”的水、会“团结”的水、会“喷射”的水、会“托举”的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水。
4、通常情况下,如果已连续(5天)不洗澡,人的生命就可以受威胁。
5、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每课归类,包括实验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每课归类,包括实验题)](https://img.taocdn.com/s3/m/5fe0939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9.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空气占据空间吗?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将纸巾揉成团放到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槽中,纸巾(没有)被浸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接触不到纸巾。
将气球放在塑料瓶中,并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这也是因为瓶子中的(空气占据空间)。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3.空气和水都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物质,它们有着一些相似之处,空气和水一样,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同的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很难被(压缩)。
4.实验名称:“水会漏下去吗”实验步骤: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
实验现象:水(不会)漏下去实验结论:因为空气可以占据(空间)5.实验名称:“挤压注射器”实验步骤:将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并将针筒口顶住橡皮,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后再松手,为了看得更清楚,可以在针筒里放一小块(泡沫)实验现象:活塞会(弹回去)实验结论:因为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有质量吗?1.通过探究我们知道空气有质量,实验可以用(电子天平)帮助我们测量。
2.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3.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4.17世纪,(伽利略)做实验验证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后来,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39fc403968011ca300917e.png)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3.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4.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5.将卡纸剪成的纸蛇悬挂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可以观察到(纸蛇旋转 )。
6.(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7.将大塑料袋撑开后罩在点燃的蜡烛上,过一会儿松手,可以看到( 塑料袋上升 )。
8.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 上方 );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 下方 )。
9.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0.生活中制造风的方法有:(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等都可以。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常见的三类土壤是(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3.挖来的土壤里有(蚂蚁)、(小石子)、(枯树叶)、(沙子)等。
4.把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搅拌静止后发现沉淀物分层,上层的物质是(黏土),下层的物质是(沙粒)。
5.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6.(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芝麻、花生等。
(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荷花、芦苇等。
(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蚕豆、苹果树等。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e91a2cc77da26925c5b0c4.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部分1、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什么?答:农业研究、医学研究、航天探索、珠峰测量2、袁隆平是一位农业专家,他进行的是(农业水稻)研究。
3、(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4、18世纪初,科学家(爱德华.琴纳)发现给人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5、科学家李时珍编著了医学百科全书(《本草纲目》),居里夫人发现了( 镭 )。
6、科学家工作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做出猜测 )、(寻找证据 )、( 得出结论 )。
7、科学家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万有引力的发现者是(牛顿)。
8、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人眼有暂时记忆的能力,人们后来根据这一原理制作成了电影。
9、小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10、我知道的科学家有(袁隆平)、(牛顿)、(爱德华·琴纳)、(居里夫人)。
11、我见过的有生命的物体有(杨树)、(玉米)、(马)、(虫子)。
12、我们知道的有生命的物体大致可以分为(动物)(植物)(人)。
13、植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4、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会死亡)(需要营养)(能长大)(会繁殖后代)。
第二单元校园里的植物有(杨树)(柏树)(小草)(玉米)。
1.叶子在茎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三种(对生)(互生)(轮生)。
2.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如鱼生活在(水里)蚂蚁生活在(陆地)老虎生活在(森林)里。
3.蜗牛是用(足)爬行的,它喜欢吃(白菜)。
4.昆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蚂蚁有(三)对足,(一)对触角。
5.给下列动物分类:家鸽斑马乌龟娃娃鱼蜻蜓青蛙大象螳螂蝴蝶答:分类标准:按生活环境分(1)天上飞的:家鸽、蝴蝶、蜻蜓(2)地上走的:斑马、大象、螳螂(3)、水里游的:乌龟、青蛙、娃娃鱼6.你观察到的小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会长大、会死亡、会吃东西、会繁殖后代、会呼吸、会运动7.兔子和萝卜也有相同之处,如(会死亡、需要营养)。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知识点及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知识点及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4cc8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1.png)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知识点及单元测试含答案地球是一个以水资源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行星。
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本文将介绍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并附带一套单元测试题目及答案。
知识点一:水的形态及其变化水存在于地球上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水可以相互转化。
当温度低于0°C时,水会冻结成为固态,即冰。
当温度在0°C至100°C之间时,水处于液态。
当温度超过100°C时,水开始转化为气态,即水蒸气。
这种水从地球表面或者陆地蒸发出来后,会升到大气层中,形成云雾等。
知识点二:水的循环过程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发生沉降、蒸发、降水等过程的循环。
首先,太阳的热能使得地球上的水蒸发成为水蒸气。
随后,这些水蒸气升到大气层形成云雾,并通过云雾中的水滴聚集起来。
最终,云雾中的水滴逐渐增大并沉降下来,形成降水,如雨水、雪等。
这些降水进一步湿润和滋养着地球上的土地、湖泊、河流等。
知识点三:水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在人类生活中有许多用途,包括饮用、洗涤、农业灌溉等。
然而,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
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并采取措施保护水环境,以确保地球上的水资源不被过度消耗和污染。
下面是本单元的一套单元测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上的水可以存在的形态有哪些?a) 固态、液态、气态b) 固态、液态、等态c) 液态、气态、等态答案:a) 固态、液态、气态2. 下面关于水循环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一直在向外太空传播b) 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沉降、蒸发、降水循环的过程c) 水的循环是指水永远不会消失或增加答案:b) 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沉降、蒸发、降水循环的过程二、填空题1. 当温度超过100°C时,水开始转化为________。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及期末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及期末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6eb6c4a7302768e9939e7.png)
)。
2. 纸蛇转动的实验告诉我们热空气会(
)。
3.土壤的类型分成( )、( )、( )。
4.腐殖质越( ),土壤肥力越( )。
5.消化道是用( )的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6.静止的水面一般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 )。
7.我们吸入的气体是( ),呼出的气体是(
)。
8.小学生的肺活量应不低于(
)。
9.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 )。
铁来分离木屑中的铁屑;用水溶解或加热来分离红糖和沙子。 14、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搅拌 也能加快盐在水中的溶解。 15、在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时,为保证实验的公平,要用 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 16、100 毫升水中能溶解 36 克盐,能溶解 204 克白糖。100 毫升水中 能溶解白糖比盐多。 17、物质能溶于水的量在一定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 18、沉在杯底无法溶解的盐或糖加水或者加热可以让它继续溶解。 19、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 20、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
A. 沙质土
B.粘质土
C.壤土
3. 保护土壤的方法有( )。
A. 砍伐树木
B.修筑梯田
C.种树种草
4.下列物品是固体的有( )个。
①桌子 ②面粉 ③牙膏 ④水
A. 1 个
B.2 个
C.3 个
5.以下不是淡水资源的是( )。
A.湖泊
B.井水
C.海水
6.自然界中海水和淡水哪个的比例高(
)。
A. 海水
B.淡水
通气量比女生多。 10、成年人一分钟的呼吸次数比儿童少,因为成年人肺活量通常比较 大,每呼吸一次能够吸入更多的氧气,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11、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肺活量大的人 ,身体供 氧能力更强。 12、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 1000 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 2500 —4000 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 6000 毫升以上。 13、跑步、游泳、跳绳、骑自行车等体育运动都可以增加我们的肺活 量。 14、空气不良,出门戴口罩;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经常开窗通气;经 常用淡盐水漱口;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都可以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15、吸烟对身体健康有害,例如吸烟会损害我们的呼吸系统,还会导致 各种各样的疾病。同时二手烟还可以引起家人,甚至周围人的身体健 康的损害。在家里一定要少吸烟,避免吸烟,到公共场合尽量不吸烟。 为了我们和他人的身体健康,最好尽早戒烟。 16、人体的消化器官由口腔、咽部、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和 肝脏组成。 17、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1)口腔: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 (2)咽部:吞咽食物; (3)食道:传送食物至胃; (4)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复习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复习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a12c4a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6d.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复习点汇总第一单元一、空气占据空间。
1、将纸巾揉成团放到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槽中,纸巾没有被浸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接触不到纸巾。
2、将气球放在塑料瓶中,并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这是因为瓶子中的空气占据空间。
3、空气容易被压缩和扩张,压缩空气有弹性。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1)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
将针筒口顶住橡皮。
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后,活塞会回弹,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
(2)充气床垫、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拱门等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空气有质量。
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重之前显示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用电子天平称皮球充气前后的质量,充气的皮球示数比瘪的皮球质量大,说明空气有质量。
三、空气的流动。
1、孔明灯、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2、将冷集气瓶放在有烟的热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热集气瓶里的烟随着热空气上升到冷集气瓶中,冷集气瓶中的冷空气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烟便充满两个瓶子;将有烟的热集气瓶放在冷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由于热空气不能向下流动,冷空气不能向上流动,烟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入下方的冷集气瓶。
3、制冷空调要安放在房间墙壁的上部,因为制冷时,空调的冷空气比环境中的热空气重,冷空气会从上往下流动起来,房间内会很容易凉起来;房间里的取暖器一般安放在窗户下方,下面的空气被加热后会上升,上面的冷空气下降填补空间,继续被取暖器加热,这样空气循环流动,屋子里就变暖了。
4、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2、土壤中有沙子、泥土、黏土、石块、枯树枝、小虫等丰富的生物及生物遗体,还有水分、空气、腐殖质等物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最全复习资料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最全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ed428f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e.png)
苏教版⼩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最全复习资料苏教版⼩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最全复习资料第⼀单元⼀、填空题: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实验分析)、(医学研究)、(农业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中国第⼀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3、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观察蚂蚁)、(拆玩具)、(看⼩鸡出壳)、(看⾃⼰的影⼦)、(看电视机⾥有什么)等。
4、(好奇⼼)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5、18世纪初的(爱德华·琴纳)是⼀位英国乡村医⽣,他是第⼀位发现(接种⽜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
6、(爱迪⽣)是(美国)的伟⼤发明家,他发明的(电灯)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
7、科学家⼯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8、1824年英国医⽣(罗杰特)做了⼀个(“动起来⼩⼈”)的实验,发现了⼈眼具有(视觉暂留)。
(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9、我们发现,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平衡)。
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时,1、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箭专家。
(√)2、科学探究是⼀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3、⽣活中处处有科学。
(√)4、⼀个⼩的疑问只要细⼼观察、思考都有可能引出科学发现。
(√)5、科学家做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怀疑。
(×)6、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7、科学是很神秘的,离我们很遥远。
(×)8、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根本没办法做。
(×)9、科学只和科学家有关系。
(×)10、▲袁隆平是“杂交⽔稻之⽗”。
(√)11、⼩孩种⽜痘可以预防天花。
(√)12、▲电影是根据⼈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的。
(√)13、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14、“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撑点的下⾯。
(√)15、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16、科学只是与科学家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并驱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2、科学家工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经历的四个阶段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
▲3、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就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
科学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4、爱德华·琴纳是一位英国乡村医生,他是一位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
5、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是就牛痘。
▲6、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做了一个“动起来小人”的有趣的活动,并对这一活动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后来这一解释被人们接受,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7、我知道的科学家有: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爱迪生:发明电灯,被称为“发明大王”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8、我知道的科学研究有:农业研究、医学研究、航天探索。
▲9、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左右平衡。
10、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11、如果一个物体(C)就不容易倒。
A 上重下轻B 放在矮处C 下轻下重D 上下一样重12、小丑为什么能在细线上表演杂技?这是()A解决问题B作出猜测C提出问题13、走刚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B)A挡风B 保持平衡14、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15、科学只是科学家有关。
(×)16、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17、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
(√)18、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19、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们都称他们为科学家。
(×)20、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21、下面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是(B)A.同学们一起研究课本中出现的一个问题B.小明把电视机砸烂了C.技术员在观察实验田中的玉米生长情况D.小军在自己制作飞机模型22、你认为做一名科学家,下列行为中(D)是不对的。
A.细心观察B.善于思考C.具有好奇心D.不要怀疑大人的话23、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寻找证据D.得出结论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生物共同的特征有:能长大、会死亡、需要营养、能繁殖后代、要呼吸、对刺激有反应。
因此我可以判断:机器人是无生命的,因为它不吃东西。
2、水滴、机器人、电脑、云、瀑布都不属于生物。
3、有生命的物体都必须是能活动的。
(×)如:树木不活动4、在观察活动中,(C)是不正确的。
A.注意安全B.不惊吓小动物C.可直接触摸、抓举动物。
D.保持安静▲5、植物就是依靠阳光进行独立活动,位置一般不移动,它不需要寻找食物。
6、通过观察比较,我认为植物的共同特征有:都要阳光和空气,都有根吸收水分和养料,都能开花结果,都能繁殖后代。
▲9、蜗牛的形状:蜗牛有一个螺旋形的硬壳、身体柔软、头部有触角;当蜗牛受到惊吓或被触到会蜷缩到壳里,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蜗牛喜欢在夜间活动。
在蜗牛的面前放上酒、醋等刺激物时,它会收缩触角。
蜗牛由头、胸、腹、壳四部分组成。
蜗牛遇到危险和刺激会加速逃跑(×)10、蜗牛是怎样爬行的?蜗牛的肚子下的扁平的足实际上是一条条横纹,这些横纹像水波一样向后波动,蜗牛靠着横纹的波动,一伸一缩地向前推进。
也就是蜗牛靠腹足爬行。
蜗牛的黏液对它的爬行部分起保护作用。
蜗牛靠齿舌吃食物。
要让蜗牛跑得快可以用苹果引诱11、蚂蚁是群居动物,喜欢和同伴生活在一起,蚂蚁喜欢吃甜食和饼干。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蚂蚁是动物中的大力士。
它通过触角和分泌物的气体传递信息。
▲12、把不是“一家”的蚂蚁放在一起,尤其是数目不等时,它们会立刻咬起来,同窝的蚂蚁不但不咬,还会互相喂食。
13、小动物有共同的特征:长大、死亡、呼吸、吃东西、运动、能繁殖、小动物不同的特征:生活环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不同14、给植物分类:仙人掌、水葫芦、水草、望天树、椰子树、玉米、水花生、浮萍陆生植物有:仙人掌、望天树、椰子树、玉米水生植物有:水葫芦、水草、水花生、浮萍15、有些小动物不需要呼吸空气就能生存(×)16、有些动物不需要水,例如蚂蚁从来不到河边喝水。
(×)17、观察是学习科学的有效的手段,那么观察是有目的地看并做好记录。
▲18、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人们把它们统称为生物。
19、观察大树树皮的时候,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观察树皮的结果记录下来。
▲20、在下面圆圈里的恰当位置填写:人、动物、植物、有生命的物体。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1、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水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泄都离不开水。
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也多亏了水。
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2、水在动植物体内的比重很大,人体65%是水,蔬菜90%是水。
▲3、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4、我们在研究小草每天“喝水”时,在试管上滴几滴油的目的是防止水份蒸发。
5、水是生命的摇篮,水还是大自然的“空调器”(√)▲6、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7、液体: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像具有水这样特点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液体。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1、物品都是用材料做成的,材料按其来源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石料。
人造材料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
如纸、铁、玻璃和塑料都是人造材料。
5种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木材、石料、棉花、蚕丝、麻、陶土。
5种生活中常见的人造材料:塑料、尼龙、合金、油漆、玻璃。
尽可能写出纸的用途:包装、印刷、装饰、书写、擦拭、盛装。
2、一种物品的不同部位往往由多种不同特性的材料构成。
(√)3、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4、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
为了保护木材资料,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节约用纸就是在保护木材资源。
第五单元提出问题1、爱提问是人类好奇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我们要不断地从爱提问发展为会提问。
2、课文要求我们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是因为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3、科学问题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它们是:(1)在仔细观察的活动中;(2)对一些流行说法提出怀疑;(3)在进行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
4、法布尔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法布尔用毕生精力观察昆虫,著成了《昆虫记》这部不朽的著作。
5、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作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量决定下落速度”的观点。
6、金鱼最常见的死因是贪得无厌,并不是它不知饥饱。
金鱼不会捕食,所以它不会放过每一粒投向它的食物。
6、“冬虫夏草”又叫“黄金草”它兼有虫和草的处形,但非虫非草,属于菌藻类生物。
它不会冬天变成虫,夏天变成草。
7、在科学探究中,寻到问题答案的方法有:(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获得间接知识;(2)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获得直接知识。
8、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记忆,我们可以制作信息卡。
9、我们选择研究问题时,应该多提什么样的问题?(1)多提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2)多提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3)多提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
10、当遇到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时,我们要想办法把它转化成可以研究的问题。
11、我想要一双即能透气又柔软舒适的鞋子,你觉得应选择什么的材料?为什么?答:胶底,因为牢固,柔软。
布做鞋帮,因为透气,棉布吸汗。
12、科学家作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怀疑。
(√)13、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根本没法做。
(×)14、为了自己的研究需要,我可以看见什么喜欢的就采集回家研究。
(×)15、只要我们合理利用水资源,就不会面临水危机。
(√)16、很远的东西,用肉眼难看清楚,可以借助下列哪种工具()A.放大镜B.望远镜C.显微镜17、当我们观察蚂蚁时,相要看得更清楚,可以借助下列哪种工具()A.放大镜B.望远镜C.显微镜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都是小科学家1、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什么?答:2、袁隆平是一位农业专家,他进行的是()研究。
3、()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4、18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给人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5、科学家李时珍编著了医学百科全书(),居里夫人发现了( )。
6、科学家工作的过程是( )、( )、( )、( )。
7、科学家瓦特改良了(),万有引力的发现者是()。
8、1824年,英国人()发现人眼有暂时记忆的能力,人们后来根据这一原理制作成了电影。
第一单元第二课做一名小科学家1.小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
2.我知道的科学家有()、()、()、()。
第二单元第一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我见过的有生命的物体有()、()、()、()。
2.我们知道的有生命的物体大致可以分为()()()。
3.植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4.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
第二单元第二课校园里的植物1.校园里的植物有()()()()。
2.叶子在茎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二单元第三课校园里的小动物1.不同的生物生活在()的环境里,如:鱼生活在(),蚂蚁生活在(),老虎生活在()里。
2.蜗牛是用()爬行的,它喜欢吃()。
3.昆虫分为()()()三部分。
蚂蚁有()对足,()对触角。
4.给下列动物分类:家鸽斑马乌龟娃娃鱼蜻蜓青蛙大象螳螂蝴蝶答:分类标准:按生活环境分(1)天上飞的:(2)地上走的:(3)、水里游的:5.你观察到的小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第二单元第四课动物。
植物。
人1.兔子和萝卜也有相同之处,如()。
2.黑猩猩共有()根手指,有()只耳朵。
3、把“动物、有生命的物体、人、4、比较人、黑猩猩的相同之处和不同植物”填到下面图中正确的位置。
第三单元第一课生命离不开水1.水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以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