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56学时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b65bcd2e53a580216fcfec9.png)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适合本科机械类)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关于从矿石到机器金属工艺全过程的学问,是研究金属材料的冶炼、性能、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等问题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概括机械制造过程的整个面貌,揭示机械制造过程中各种工艺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使学生初步具有选材料、选方法和选结构的能力。
学生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金属材料、毛坯、零件及装配成机械产品的工艺全过程。
2、了解常用工程材料常识,并能根据金属力学性能指标初步选择金属材料。
3、了解铸件、锻件、焊接结构等毛坯的成型原理和工艺过程,初步具有选择毛坯的能力。
4、了解切削加工成型原理,初步具有选择切削加工方法和编制切削加工工艺过程的能力。
5、了解零件结构的各种工艺性知识,初步具有确定工艺性比较合理的结构的能力。
二、教学时间分配表(一)理论教学(二)实践教学大型作业1周三、课程内容课题一绪论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2、课程主线和教学主导思想。
3、课程特点和教学方法。
4、金属工艺学发展史简介。
课题二钢铁生产简介1、炼铁炼铁的实质,炼铁的基本过程,高炉产品2、炼钢炼钢的实质,炼钢的基本过程,炼钢的方法,钢的浇注,静钢和沸腾钢。
3、钢材生产板材和型材的轧制,管材的生产,线材的拉拔。
课题三金属的力学性能1、塑性与强度拉伸曲线,塑性的主要判据,强度的主要判据。
2、硬度布氏硬度试验,洛氏硬度试验,硬度判据的实用性。
3、冲击韧性金属夏比冲击试验,韧脆转变温度。
4、疲劳疲劳现象,疲劳极限。
课题四金属的晶体结构与铁碳合金1、金属的晶体结构纯金属的晶体结构,纯金属的结晶,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合金的晶体结构,合金的基本组织。
2、铁碳合金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Fe~Fe3C状态图。
课题五钢的热处理简介1、钢的组织转变钢的加热与保温,钢的冷却2、钢的退火与正火退火,正火3、钢的淬火与回火淬火,回火4、表面热处理与化学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提纲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88595a826fff705cd170a25.png)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内容绪论金属工艺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机器制造过程。
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热加工(一)金屑材料的基本知识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的概念。
力学性能主要指标(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的符号、单位、物理意义与试验方法。
2.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纯金属的晶体结构,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冷却曲线和过冷度。
晶粒、晶界、晶格、晶胞、晶面的概念。
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3.合金的相结构与相图合金的相结构。
二元合金相图的概念。
4.铁碳合金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相、特性点和特性线。
典型铁碳合金的组织转变。
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5.钢的热处理热处理的基本概念。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目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钢的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6.常用钢材含碳量和常存元素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钢的分类、牌号和用途。
(二)铸造1.铸造的实质、特点及应用范围。
铸造方法分类。
2.合金铸造性能充型能力和流动性的概念。
充型能力和流动性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影响充型能力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提高充型能力和流动性的主要措施。
收缩的概念。
铸造应力、收缩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缩孔、缩松、变形、裂纹等铸造缺陷的形成机理和防止措施。
3.常用合金铸件及其生产灰铸铁件:灰铸铁的分类、牌号、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应用。
铸铁的石墨化。
孕育处理。
灰铸铁件的生产特点。
球墨铸铁件:球墨铸铁的分类、牌号、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应用。
球墨铸铁件的生产工艺和铸造工艺特点。
可锻铸铁件:可锻铸铁的分类、牌号、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应用。
可锻铸铁件的制造过程和铸造工艺特点。
蠕墨铸铁件和合金铸铁件。
铸铁的熔炼:冲天炉的工作原理。
铁水温度和化学成分的控制。
铸钢件、铜合金铸件和铝合金铸件生产。
4.砂型铸造及铸造工艺规程设计铸造工艺规程设计的意义、内容及步骤。
常见手工造型方法的选择。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ce38364dd88d0d233d46afc.png)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时:45学分:3一、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热加工工艺基础,包括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常用工程材料的选择,铸、锻、焊及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与工艺特点,毛坯的选择与结构工艺性分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简介等。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在金工实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材料成形的基础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1)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和性能,具有选用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2)掌握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3)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学过下列课程:(1)大学化学概论;(2)大学物理;(3)机械制图;并必须先完成金工实习。
本课程学习结束后,才能进入下列课程的学习阶段;(1)机械工程材料:(2)机械设计;(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着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应对本课程予以足够的重视。
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属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应用金属工艺学基本知识的能力,初步具备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意识。
五、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理论教学内容绪论(2学时)第一篇金属材料基本知识(10学时)熟悉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了解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结晶;熟悉铁碳合金相图;熟悉钢的热处理工艺;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应用。
第二篇铸造(8学时)熟悉合金的铸造性能及对铸件质量影响;了解常用铸造合金的熔炼及铸造特点;掌握砂型铸造和常用特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具有铸件结构设计的初步能力,了解铸造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9d41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5.png)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加工加工工艺的学科,通过对金属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金属材料的特性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开展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基础。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金属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和机械加工加工原理;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3.引导学生了解金属工业生产及相关材料加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立体、创新思维;4.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的工作做好准备。
三、课程内容1.金属工艺学导论1.1 金属工艺学的定义和发展概况1.2 金属工艺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3 金属材料加工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4 金属工艺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2.金属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2.1 金属材料的常见物理性质2.2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相变规律 2.3 金属材料的常见化学性质2.4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3.金属材料的机械加工工艺3.1 金属材料的加工硬化机制3.2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和损伤3.3 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原理3.4 金属材料的压力加工原理4.常见金属加工工艺技术4.1 金属材料的铸造工艺4.2 金属材料的焊接工艺4.3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4.4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五、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介绍金属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
2.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金属工艺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促进思想交流与碰撞,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d28db9b02d276a200292e30.png)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课程的培养目标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机电专业的学生能熟悉现代工业生产中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钢的热处理、各种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应用,以及金属的冷加工与热加工工艺,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工业生产技术、管理及有关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学习的要求如下:1.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和应用。
2.掌握毛坯制造和零件加工的主要方法、工艺特点及应用。
3.熟悉金属切削加工的工艺系统(机床、刀具、夹具、工件)及加工工艺规程。
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本课程与有关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在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后开设,它的后续课程是模具的专业课,它是介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
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绪论介绍本课程性质、任务、要求及学习方法。
◆金属材料基本知识【教学目的】本章学习应使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金属与合金的结构与结晶;铁碳合金相图。
【教学内容】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铁碳合金的结晶与合金相图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结晶以及铁碳合金相图。
◆钢的热处理【教学目的】本章教学应使学生掌握钢的热处理基本原理;钢的普通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方法,并了解其他热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钢的表面热处理及化学热处理。
【教学重点】各种热处理方法及钢在各种热处理下的性能。
◆金属材料[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碳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粉末冶金等各种材料的成分、性能及应用。
[教学内容]碳钢、合金钢及铸铁的分类、牌号、性能及主要用途;主要有色金属的种类及其性能;粉末冶金的特点及应用。
金属工艺学 教学大纲
![金属工艺学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39a4a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d.png)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一、引言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的学科,它涉及到金属的各种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设备使用。
本文将从金属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发展历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金属工艺学的基本概念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包括金属的塑性变形、热处理、焊接、切削等方面。
金属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广泛,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密切相关。
三、金属工艺学的学科发展历程金属工艺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从最早的手工铸造到现代的数控加工,金属工艺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技术革新和理论突破。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金属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四、金属工艺学的教学目标金属工艺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具备金属制品设计、加工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金属工艺学的理论和实践,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完成金属制品的加工和生产任务。
五、金属工艺学的教学内容金属工艺学的教学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加工特点、金属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金属焊接和切削等方面。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金属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六、金属工艺学的教学方法金属工艺学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的讲解、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同时,学生还应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七、金属工艺学的教学评价金属工艺学的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考试、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价,以确保学生对金属工艺学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八、金属工艺学的应用前景金属工艺学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涉及到许多行业和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金属工艺学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b873e0769dc5022abea0031.png)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52学时3学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金属工艺学是培养机电类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必需的一门以工艺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综合性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2.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冷、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和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基本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应用范围和一般选用原则。
2.了解各种主要加工方法的实质、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3.了解各种主要加工方法所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4.了解毛坯和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5.了解常用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正确选取常用金属材料的能力。
2.具有选择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加工设备的能力。
3.具有初步运用常用热处理方法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一)教学内容绪论1、金属工艺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2、金属工艺在机械制造工业中的地位以及重要性。
3、金属工艺学的发展概况,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4、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二)金属材料的性能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1)强度和塑性:强度和塑性的概念、指标及其意义。
(2)硬度:硬度的概念、布氏、洛氏硬度的实验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3)冲击韧性的概念、试验方法及意义。
(4)疲劳强度、断裂韧性概念、指标及意义。
(三)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1、物理性能:金属的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磁性的概念、指标及意义。
2、化学性能:金属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概念及意义实验一硬度试验,冲击试验。
(四)金属材料的结构和组织1、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金属晶体结构的概念:晶体与非晶体,金属晶体的特征,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
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多晶体,金属晶体中的缺陷,晶体缺陷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结晶的概念,纯金属结晶的基本过程,结晶过程对晶粒大小的影响,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的影响,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f18b6530b1c59eef8c7b463.png)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金属工艺学是一门有关机械零件制造方法及其用材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使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获得常用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加工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金属加工的操作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和应用;了解毛坯制造和零件加工的主要方法、工艺特点和应用;熟悉制造毛坯、加工零件所用的主要设备和主要附件的种类、型号、规格、特性;了解常用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艺和应用。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见下页表)
五、教学建议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除课堂教学外,现场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无金工实习条件的情况更为必要。
通过生产现场参观,使学生对材料的生产和机械制造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参观某一典型产品的典型零件的生产过程,进一步了解该产品的毛坯生产方法;通过某一典型产品的典型零件进一步了解该零件使用了哪些切削加工方法,使其达到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了解改变材料性能的方法及其应用等。
主要见习内容应包括:铸造、锻压、焊接、钢的热处理工艺、切削加工等。
《金属工艺学》大纲
![《金属工艺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95dcfb1f705cc17552709df.png)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金属工艺学是一门传授铸造、锻压,焊接和切削加工等常用机械零件制造方法与过程的综合性课程,它是电大理工科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金属工艺学主要研究: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各种主要加工方法及其实质、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常用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毛坯和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及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常用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和将来从事机械设计与加工制造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工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工艺性能与应用范围。
2、掌握各种主要加工方法及其实质、工艺特点与应用范围,熟悉各种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具有选择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初步能力。
3、了解车、铣、刨、磨、拉削、钻、扩、铰等主要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和工具的基本原理、大致结构与应用范围。
4、掌握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要求,具有进行毛坯和零件结构设计与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5、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绪论(2学时)1、金属工艺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2、机器的生产过程概念。
3、机器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4、学习金属工艺学的要求和方法。
5、重点阐述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及金属工艺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一章金属材料导论(16学时)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掌握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强度、硬度、弹性、塑性、冲击韧性等)和工艺性能的概念。
理解金属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2、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结晶过程掌握金属晶格的基本类型、金属的结晶过程和同素异构转变、冷却曲线、过冷度。
3、钢的热处理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热处理方法的实质极其应用。
重点阐明金属及合金的各种机械性能的物理意义。
讲清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为后续热处理、相变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铁碳合金相图,并能用简单的铁碳状态图讲清楚各相区的组织,A1、A3、A CM等各线的物理概念。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673085aaf1ffc4ffe47ac79.png)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课程编号:05192201*学时:64(54 +10)学分:4所属模块:普通加工工艺设计模块适用专业:机械工艺技术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本课程是研究机器零件常用材料和加工方法(热加工部分)的综合性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材料热加工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金属材料铸造、塑性成型、焊接与切割的基本方法,非金属材料的成形方法与工艺性能,获得常用工程材料热加工方面的初步应用能力,为后续的其他专业课学习及以从事机械加工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与CAD》、《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后续课程:《某产品普通加工工艺设计实践》二级项目二、课程教学要求(一)知识要求掌握金属液态成型特点及合金的铸造性能,并依据铸件质量的影响因素,合理选择典型铸件的铸造方法;分析锻造技术工艺性,绘制简单锻件图,确定典型锻件锻造方法及工艺过程;了解板料冲压的特点、工艺过程及应用;非金属材料的成形方法与应用;清楚焊件结构及焊接冶金过程,分析焊接热过程对焊接接头组织、性能、应力、变形的影响,了解焊接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二)能力要求1.能对简单机械零件毛坯件砂型铸造结构及工艺方案进行设计;2. 熟悉常用焊接方法,能完成焊接工艺设计及焊后质量分析;3. 依据金属塑性成型原理,对金属板料冲压工序、冲压工艺设计;4. 熟悉非金属材料的成型特点,掌握塑料、橡胶成型方法及工艺设计;5. 了解先进的材料成形技术及应用。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序号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学时学时分配讲授实验上机1 绪论金属的晶体结构与力学性能复习常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塑性、硬度等的定义及应用;熟悉低碳钢的拉伸曲线。
2 22 铁碳合金及钢的热处理依据铁碳合金相图,总结钢的性能与组织关系有关知识,以及碳钢的分类及应用;钢经热处理后的性能变化规律。
7.《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标准汇总
![7.《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标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84a9c0458fb770bf78a5521.png)
《金工艺学》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课程代码:0212G343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总学时数:56学时先修课程: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基础后续课程: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加工工艺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支撑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使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获得常用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加工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金属加工的操作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教学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及任务为载体的原则,设计课程内容。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了解金属材料特性,各种加工方法及毛培成形工艺过程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合理选择零件材料及毛坯加工成形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特征,加大学生工程体验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四、课程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1)、能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的材料。
(2)、能根据零件的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选择钢材热处理工艺方法。
(3)、能根据零件的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选择零件毛坯的成形工艺方法。
2、知识目标:(1).以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温度-性能为主线,了解四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材料的能力。
(2).了解钢材在实际加热和冷却时内部组织的变化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了解各种热处理方法的目的、工艺和应用,初步具有选择钢材热处理方法的能力。
(3).了解毛坯的成形方法和基本工艺过程,初步具有选择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能力。
3、职业素质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精神。
4、职业技能证书要求:通过金属工艺学的学习与技能训练为在校期间考取中级车工或装配钳工职业技能证书打下操作理论基础。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56学时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56学时](https://img.taocdn.com/s3/m/4a4c6e137fd5360cbb1adb55.png)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学时《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80501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 Technology of Metals学时/学分:56/4 (实验6学时)先修课程:工程材料、材料力学、工程制图、化学、物理、公差与配合、金工实习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机电学院金工学部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机械零件毛坯的制造方法及毛坯设计时的结构工艺性问题,同时还研究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各种加工方法对机械零件的工艺性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各毛坯制造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并且对各种表面加工的方法选择和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有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选择毛坯、制造毛坯及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绪论金属工艺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机器生产过程概念;机器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学习金属工艺学的方法与要求,掌握合理选择材料、正确设计采用热处理方案的基本知识,从而为专业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2■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能3■金属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基本知识;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晶体缺陷;纯金属的结晶;结晶的现象与规律;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
4■金属的结晶与相图合金在固体下的相结构及性能;二元合金相图与结晶过程分析;铁碳合金相图;铁碳合金的生产及分类。
5■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金属的热塑性变形。
6■钢的热处理钢在加热时的转变;钢在冷却时的转变;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钢的表面热处理工艺;钢的其他热处理简介;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热处理。
7■常用的金属材料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工程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9.铸造工艺基础砂型铸造基本工艺;铸造工艺方案的制定;铸造工艺图的绘制及工艺分析举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80501
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 Technology of Metals
学时/学分:56/4(实验6学时)
先修课程:工程材料、材料力学、工程制图、化学、物理、公差与配合、金工实习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机电学院金工学部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机械零件毛坯的制造方法及毛坯设计时的结构工艺性问题,同时还研究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各种加工方法对机械零件的工艺性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各毛坯制造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并且对各种表面加工的方法选择和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有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选择毛坯、制造毛坯及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绪论
金属工艺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机器生产过程概念;机器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学习金属工艺学的方法与要求,掌握合理选择材料、正确设计采用热处理方案的基本知识,从而为专业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2.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能
3.金属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基本知识;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晶体缺陷;纯金属的结晶;结晶的现象与规律;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
4.金属的结晶与相图
合金在固体下的相结构及性能;二元合金相图与结晶过程分析;铁碳合金相图;铁碳合金的生产及分类。
5.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金属的热塑性变形。
6.钢的热处理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钢在冷却时的转变;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钢的表面热处理工艺;钢的其他热处理简介;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热处理。
7.常用的金属材料
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8.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工程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9.铸造工艺基础
砂型铸造基本工艺;铸造工艺方案的制定;铸造工艺图的绘制及工艺分析举例。
10.合金的铸造性能
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铸造合金的凝固与收缩;铸件中常见的缺陷及防止。
11.铸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
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铸造合金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12.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铸铁件的生产;铸钢件的生产;铝、铜合金铸件的生产。
13.特种铸造
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其他特种铸造方法;各种铸造方法的比较。
14.金属的塑性变形
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组织和性能;金属的可锻性。
15.金属的加热和锻件冷却
金属的锻前加热;锻造温度X围及加热规X;锻件的冷却方法;加热设备简介。
16.自由锻
自由锻的基本工序;自由锻工艺规程的编制;高合金钢锻造特点;自由锻造设备。
17.模锻
锤上模锻;胎模锻造;其他设备上的锻造。
18.板料冲压
冲压设备简介;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冲模的分类和构造;板料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19.其他压力加工工艺简介
零件的挤压;精密模锻;粉末热锻;零件的轧制;旋压;摆动碾压;高能成形;超塑性成形。
20.电弧焊
焊接电弧;弧焊机;手工电弧焊的过程、特点及应用;电弧焊的冶金过程特点;电焊条。
21.焊接质量分析
焊接接头的金属组织与性能;焊接应力与变形;焊接缺陷及成品检验。
22.其他焊接方法综述
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电弧焊;电渣焊;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压力焊;钎焊;先进焊接方法简介。
23.常用金属的焊接
金属的可焊性;碳钢的焊接;合金结构钢的焊接;铸铁的补焊;有色金属的焊接。
24.焊接结构设计
焊接结构材料的选择;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接接头工艺设计;焊接结构工艺设计。
25.毛坯材料的选择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毛坯材料的选择原则;毛坯选材的经济分析。
26.毛坯生产方法的选择
零件毛坯的类型及制造方法的比较;选择毛坯类型和加工方法的原则和依据;毛坯制造工艺方案的经济评价;常用机械零件毛坯的分类及其制造方法。
27.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
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刀具材料及构造;金属切削过程;产品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的概念;提高切削加工技术经济效益的途径。
28.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编号;机床的基本传动方式;机床的变速机构;普通机床的传动系统分析;牛头刨床的传动系统简介;磨床的液压系统简介;高效机床及自动线简介。
29.各种加工方法综述
车削加工;钻镗加工;刨削、插削和拉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
30.齿轮齿形的加工
渐开线齿轮;成形法加工圆柱齿轮齿形;展成法加工圆柱齿轮齿形;齿轮齿形的精加工。
3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主要表面加工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典型零件工艺过程分析。
32.数控机床和特种加工
数控机床简介;特种加工。
(二)基本要求
1.基本技能方面
通过金工实习应达到:熟悉金属的主要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及工具,并具有初步的操作技能。
2.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各种毛坯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的初步能力,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各种主要切削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及应用,同时重点掌握各种加工方法对零件的要求,还应有选择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
了解各种切削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工具的工作原理,了解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对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制定从毛坯制造到切削加工的全部工艺规程。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56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
(四)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1.本课程的重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削加工等加工方法的原理、工艺特点及其对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2.本课程的难点
本课程的难点是: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削加工等加工方法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三、课程改革与特色
从04年开始本课程已实现全体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考试采用题库组题,评分标准化,已开设2个综合性实验。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1、《金属工艺学》(上、下册),主编:邓文英,:机械工业,出版时间:1996
2、《热加工工艺基础》主编:王志海:XX工业大学,出版时间:2001
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主编:华垂统王志海:XX工业大学,出版时间:2001
4、《工程材料》主编:陈曦:XX辞书
参考书:
1.《制造工程与技术(热加工)》(英文版),主编:S.卡尔帕基安(Serope,Kalpakjian),:机械工业出版,出版时间:2004. 3.
2.[英]F. Brian Pickering . Constitution and Properties of Steel. New York:VCH,1992
执笔:X崧日期:2007年3月
审阅:王玉伏王志海X林海但永红日期:2007年3月
审定:罗继相日期: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