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分析[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摘要大学生信仰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宗教信仰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本文从宗教信仰问题的成因入手,综合考虑和分析其主要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宗教信仰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以期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思想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宗教是人类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也是当今世界大多数人的精神信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发展很快,大学生中也出现了宗教信徒,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是时代的寒暑表,“宗教升温”自然在他们中间得到了反映,并冲击着他们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社会因素

1.1.1 政治环境的宽松使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政治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家政策日益开放开明,我国社会的包容性大大增强。政治环境的宽松致使外来文化在我国的传播途径增加,市场上宗教书刊越来越多,反映宗教内容的文化作品不断增加,新闻媒介中宗教方面的信息量逐渐增大,旅游文化中的宗教成份日趋浓重。诸多情况

显示,在日益开放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宗教正通过越来越多样化的途径对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产生着影响,必然使他们在信仰选择上呈现多元化。宗教信仰作为重要的社会意识,开始侵入高校大学生之中,在大学校园有扩展的趋势。由于青年大学生还处于心理发育的未成熟期,一方面,他们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新鲜事物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也更为迅速。另一方面,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面对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他们的思想会出现短暂的迷失,大学生必然会在信仰方面出现问题甚至出现信仰危机。

1.1.2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对他们的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前在高校中,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对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实行包分配政策,这使青年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受到多种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思想活跃的高校青年大学生也时常深感迷惘,无奈之下,他们甚至“祈求万能的神拯救世界,保佑自己”,部分青年大学生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甚至对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也产生了困惑。因此,高校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各种信仰困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

1.1.3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宗教热”的形成起了

推波助澜的作用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经达到了高度发达的水平,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增加了宗教文化的传播途径,加快了宗教文化的传播速度,扩大了宗教文化的传播范围,大大增强了大学生接触宗教的机会。如书籍、网络论坛、电视等等各种关于宗教内容的新鲜信息的讲解和宣传,都在充斥着青年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青年大学生又是一个相对容易去接受新鲜事物、兼容多元文化的群体,所以民族宗教文化中的很多内容都切实迎合了青年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的追求。虽然说这些宗教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青年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这也必然会使青年大学生政治观念变得模糊,引起大学生信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最终导致他们在信仰方面出现危机。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宗教热”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学生必然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1.2 高校教育因素

1.2.1 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学方法的不利

一方面,在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传授的更多的是“正面”的抽象的理论,摆的都是大道理,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过于单一,内容枯燥、乏味。而社会现实同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所叙述出的理想目标有很大的反差,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经常使青年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多是“假、大、空”,从而使他们更加脱离社会实际,加上受到周边不

良的社会环境影响,渐渐地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信仰宗教的念头。

1.2.2 宗教学的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相对薄弱

目前,除了一些设有宗教研究专业的院校外,我国高等教育还没有普及对学生宗教观的教育,宗教学的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相对薄弱。这就必然导致大学生对有关宗教信仰方面的认知缺乏必要的正确的认识,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存在片面性。由于对宗教知识的匾乏,致使他们只被宗教的表面现象所吸引,甚至相信所谓至善至美的宗教道德和信仰。认为这些诫律对抑制罪恶势力的发展、净化社会环境空气、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还有一部分青年大学生认为,这些宗教道德同社会主义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宗教道德的约束力量甚至大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产生的作用,这也是导致高校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的因素之一。

1.3 家庭因素

1.3.1 家长对宗教信仰缺乏正确认识成为大学生信仰宗教的诱

家庭成员的宗教信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信仰观,使部分大学生成为潜在信仰宗教的人群。其一,有些青年大学生的家长长年参加多种市场经济活动,由于我国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更多的参与者对市场行情的多变性,市场竞争的风险性估计不足,为此常常使他们祈求神灵来庇护并且赐予好运和财运。青年大学生长期受到家长此类言行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就接受了宗教信仰的熏染。而有些家长企图在宗教上寻求精神寄托,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

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偏向在宗教信仰中寻求精神寄托。其二,还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有其长期信仰的宗教,该民族学生信教的比例也自然就高,民族和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极难改变。

1.3.2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导致大学生压力过大

目前,许多在校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经常给子女施加过大的压力,造成许多大学生存在心理压抑,无从发泄,从而选择宗教作为心理的依托。青年大学生祈求通过宗教给予自身一定的人生寄托和心理安慰。当其父母给予他们的学习压力过大时,大学生往往会选择一种或者几种途径去发泄和释放压力。没有经过系统的、正确的、坚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青年大学生往往就会选择宗教这个方式去发泄和释放压力了。

1.3.3 家庭经济情况的差异对大学生宗教信仰产生不同影响

家庭经济情况的好坏对大学生是否信仰宗教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有资料显示,家庭收入过低或者过高家庭的青年大学生宗教信仰者比例在家庭收入各段中占的比例是最高的。这一现象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一原理的。其一,家庭收入过低,则无法满足家庭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物质需要,这就会促使大学生产生迫切的要求改变生活境况的愿望,当愿望不能实现时,一部分大学生就会选择信仰宗教,寄托自己的精神和心灵,通过信教祈求改变当前的生活状况,消除现实中存在的困难给自身造成的痛苦。其二,家庭收入过高,家庭成员的物质需要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