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几何体正方体画法步骤图

合集下载

结构素描——正方体的画法通用课件

结构素描——正方体的画法通用课件
结构素描——正方 体的画法通用课件
目录
• 正方体的基本概念 • 正方体的素描技巧 • 正方体的画法步骤 • 实例展示与点评 • 练习与巩固
01
正方体的基本概念
正方体的定义
总结词
正方体是由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面 组成的几何体。
详细描述
正方体是一种三维图形,由六个完全 相同的正方形面组成,每个面都是一 个正方形,所有的面都与相邻的面相 接触,形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
正方体的性质
总结词
正方体的所有面都是正方形,所有棱的长度相等。
详细描述
正方体的所有面都是正方形,这意味着每个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而且每个角 都是直角。此外,正方体的所有棱的长度也相等,这意味着连接正方体相邻面 的边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的应用
总结词
正方体在几何学、建筑学、工程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详细描述
正方体是几何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图形,它在许多数学定理和证明中都有应 用。此外,在建筑学和工程学中,正方体也经常被用作设计和构造的基础,因为 它的结构稳定且易于计算。
02
正方体的素描技巧
构图技巧
01
02
03
确定位置
首先确定正方体的位置, 通常选择画面中心或黄金 分割点,以保持整体平衡 。
比例关系

作品二
结构分明,线条有力,透视自然, 细节刻画生动,整体效果和谐。
作品三
细节刻画细腻,线条流畅且有力, 透视角度准确,整体效果突出。
改进建议与方向
学生A
在细节处理上需加强练习,提高对物体结构的理 解能力。
学生B
在透视角度的掌握上需加强练习,提高对空间感 的认知。
学生C
需注意线条的整洁度,加强整体效果的把握能力 。

圆柱体、球体、正方体与圆锥体的结构素描_素描初步:几何体基础教程_[共7页]

圆柱体、球体、正方体与圆锥体的结构素描_素描初步:几何体基础教程_[共7页]
41
难易指数: 训练指数: 临摹时间: 60 分钟
训练目的:
在刻画时要注意每个物体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刻画灰面 的过渡变化时要自然。深入了解各个物体的结构形体的 绘制,把握整体的轮廓线与结构线。
4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绘画步骤
步骤一 安排好画面的整体构图,以较长的直线概括地画出各个物体的轮廓线。进一步完善圆 柱体与球体的形体绘制。刻画球体的轮廓时,要深入了解球体的透视与结构。整体外 轮廓的线条较圆润、平滑。
3.2 圆柱体、球体、正方体与圆锥体的结构素描
圆柱体,是长方形水平旋转的形态,其顶面和底面的圆平面的圆心连线是圆柱体的中轴 位置,形成了其宽度为圆面直径的圆柱形态,外观轮廓为方形。球体,是一个连续曲面的几何体, 由球面围成。正方体,是各个面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圆锥体,类似平面中的扇形,是由扇 形和底部的圆形组成的几何形体。

几何体素描课件1 1

几何体素描课件1 1

如何处理光影与立体感?
总结词
理解光源方向,运用阴影和渐变
详细描述
正确判断光源方向,分析几何体 的阴影和渐变,运用阴影和渐变 来表现几何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
如何表现几何体的质感?
总结词
注重细节刻画和纹理表现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和刻画几何体的细节和纹理 ,如边缘、表面质地等,来表现几何 体的质感,使素描作品更加逼真。
几何体素描课件1
目录
• 几何体素描的基本概念 • 几何体素描的技巧与步骤 • 几何体素描的实践与应用 • 几何体素描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几何体素描的优秀作品欣赏
01 几何体素描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几何体素描是一种使用单一颜色描绘几何形状的素描艺术形式。它通过线条的 粗细、长短、曲直、虚实等变化,表现出几何体的形态、结构、光影等特征。
圆柱体的素描方法
先画出圆柱体的顶面和底面,然后 连接这两个面,注意圆柱体的弧度, 最后加上明暗关系,突出立体感。
圆锥体的素描方法
先画出圆锥体的底面,然后根据透 视关系画出圆锥体的侧面,注意圆 锥体的弧度,最后加上明暗关系, 突出立体感。
几何体素描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
几何体素描可以用于建筑设计中的构图和空间设计,帮助建筑师 更好地理解和表现建筑的空间和形态。
术的典范。
达芬奇的《几何体》
02
达芬奇的《几何体》以其精准的线条和细腻的明暗处理展现了
经典的几何美学,是素描艺术的巅峰之作。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
03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以简洁的线条和准确的解剖学描绘,
展现了人体的几何结构,是雕塑与素描完美结合的杰作。
当代几何体素描作品赏析

正方体的12种画法

正方体的12种画法

正方体的12种画法正方体是几何中最为常见的图形,它包含6个面,每一个面都相等。

画正方体有许多种方法,本文将探讨其中的十二种画法。

首先,我们以基本的正方形开始,这是基本的正方体的最基本的画法。

它只需要用户绘制四个平行的边和四个相交的角。

它看起来很简单,但千万不要低估它的实用性。

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正方体仍旧是完整的,而且画出来非常精确。

其次,有折线图法。

这种方法画出来的正方体更容易看清楚,即使是最复杂的正方体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表达出来。

折线图法使用折线来表示正方体的面,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各个面的构造,而用线条和数学计算也可以确定出正方体的体积。

第三,有正多边形图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正多边形来表示正方体,比如正六边形、正十边形等等。

用正多边形表达出正方体可以更清楚地展示出正方体的六个面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且正多边形也可以有效地表达出正方体的体积。

第四,有立方体图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立方体的形状来画出正方体,根据立方体的三维面和每一个面的距离可以准确地表示出正方体的形状。

而且,立方体图法也可以准确地表达出正方体的面积和体积。

第五,有格子画法。

这种方法使用多个小格子来表示正方体,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多不同的地方被应用,比如以视频游戏中经典的方块游戏来模拟正方体,或者以带有像素的3D图像来表示正方体等等。

第六,有立方图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立方图来表示正方体,立方图由六个面和八个顶点组成,无论是在空间还是在二维平面上,立方图都可以用来表示正方体的形状。

第七,有多边形画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多边形来表示正方体,大部分的情况下,多边形是正六边形或者正十二边形,这样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正方体的六个面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对于多边形画法,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多边形的形状和大小来表示出正方体,这样可以表示出正方体的体积。

第八,有连接图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连线或者箭头来表示正方体,关键在于如何把正方体的六个面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示出来。

圆柱体、圆锥体、球体、正方体画法步骤

圆柱体、圆锥体、球体、正方体画法步骤

学习素描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石膏几何体概括了自然界各种不同的形体。

从研究石膏几何体和静物着手,是素描入门的开始。

研究几何体,便于理解物体的形体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便于理解物体的明暗调子和立体感。

素描这些最基本的规律,也贯串在其它一切复杂的形体中间,几乎包含了素描造型的各种关系。

通过对几何形体的理解和描绘,可以培养表现各种复杂形体的概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素描打下基础。

我们今天先画一下石膏几何体的结构素描!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几何体吧!这些几何体你都叫得出名字不?没关系我们要画得好就行了!当然我们先从最简单容易的开始吧!球体的描绘圆球体与立方体相比较两者有着强烈的反差,圆球体的结构特征与立方体刚直的形态对立。

完全是由弧形构成的,给人以柔美、圆润、含蓄而灵动的感觉。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象均可以概括成立方体和圆球体这两种基本形态,也可以说立方体和圆球体是自然界中两种最基本的形态,两者的对立关系也完全符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矛盾着的统一体之中”的这一基本规律。

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让,方中寓圆,圆中有方,这两种视觉形象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符号化的客观依据。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圆球体的形体结构。

如图1是概括了的圆的形体结构。

图1圆球体圆球体的结构关系,要比方体复杂得多了,为了便于了解我们还是要对圆球体的结构关系加以概括,便于理解其形态构造。

如图2所示,是圆球体基本构造。

图2 圆球体的形体结构圆球体的绘画步骤① 首先画一个正方形,画出对角线,找出一个交点为圆球体的圆心点,通过此圆心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找出圆球体外轮廓线与正方形相切的四个切点,(图3)。

图3-1 圆球体的绘画步骤一② 然后用“切”的方法渐次地把这个方形由方的形态变为圆的形态。

如图3-2所示,先用短直线逐渐的画出圆形的大体轮廓,再调整成圆形。

图3-2 圆球体的绘画步骤二③ 调整线条,用圆滑曲线将圆修整一下。

用橡皮反复调整,直到感觉圆形画圆了为止,(图3-3)。

素描几何体透视课件

素描几何体透视课件
了画面上存在左右两个消失点外,上或下还产生一个消失点,因此作 出的立方体为三点透视。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品欣赏
结构素描几何体中的透视现象
透视定义: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为 “透而视之”。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 (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 生的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 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使三维景 物的立体空间形状落实在二维平面上。
石膏几何形体
立方体 圆柱体
圆球体 圆锥体
成角透视
消失点
视平线
消失点
成角透视
为什么在 画结构素 描圆柱体 时上中下 三个结构 圆的弧度 要一个比 一个大?
为什么 画圆时 前面的 弧度要 比后面 的更实 一些。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虚 实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透视基本规律:
• 近大远小
• 近实远虚
3 三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都倾斜于画面(即人眼在俯视或仰视立体时)除
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近高远低 近大远小
近大远小




透视
• 1、平行透视 • 2、成角透视 • 3、三点透视 • 4、散点透视等。
平行透视: 一个立方体 只要有一个 面与画面平 行,透视线 消失于心点 的作图方法, 也称为一点 透视。




消失点
视平线
这个正方体是什么透视?
成角透视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 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 它的透视变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 透视,也称两点透视.

素描基础,正方体的绘画技巧

素描基础,正方体的绘画技巧

素描基础,正方体的绘画技巧
展开全文
素描——白黑之间的经典
水彩——追求绚烂的梦幻
涂鸦——永恒的自我个性
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侧面和底面均为正方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叫正方体,即棱长都相等的六面体,又称“立方体”“正六面体”。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正方体的动态定义:由一个正方形向垂直于正方形所在面的方向平移该正方形的边长而得到的立体图形。

由于是有线段构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素描中通常适合新手练习。

这期分享正方体绘画技巧。

【完成作品】
绘画步骤:
1、给我们需要画的物体打框架,可以不用一次性完成,如果没有把握就多画几条辅助线,一定要根据之前分析的透视图来进行。

2、画出初步的阴影面,特别是暗面要先开始打底,阴影颜色的深浅也是要根据物体的阴暗面有所不同。

3、擦掉多余的辅助线,稍微细致的画出大致的阴影,背景也别忘了,铺上一层浅浅的调子,投影也是。

4、进一步拉开关系,加深正方体的底部,才能拉开暗面和投影的
虚实关系,画出正方体的灰面,在背景排一些线。

5、现在我们要刻画正方体的细节,注意观察,这个正方体并不是完整的,它的棱角有一些小磕碰的地方,这时候就是考察我们的观察力与变现力的时候了。

6、现在基本上都是完成的,可是现在的色调有点奇怪的,所以我们接下来就是调整色调,再此基础上处理一些遗漏的细节。

这期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喜欢。

素描正方体

素描正方体

6、
21
7、
22
8、
23
作业
• 通过画正方体的步骤,画出一幅具有明暗 关系的正方体。
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
• 以线为主,准确的 表现出物体的内部 结构和透视变化
对形体的明暗感觉和 形体体积的认识统一起 来塑造和表现形体的素 描方法。
透视原理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 2.视 点: 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3.消失点:
就是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上的点, 又叫灭点
透视原理
透视的分类
一点透视(又称 平行透视)
两点透视(又称 成角透视) 三点透视(又称 倾斜透视)
6
7
8
透视原理
比较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不同
10
正方体
17
分明暗关系
其中亮调子属于亮面;中间调子属于 灰面;明暗交界线、投影、反光属于暗面
19
上调子步骤
• • • • • 1、从暗面、明暗交界线、投影开始画 2、逐渐向灰面推移 3、然后向亮面推移 4、整体深入、渐进刻画 5、协调整体、局部调整
素描基础训练
正方体
石膏几何体写生的目的及意义
•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里物体的外部形态 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几种最 为基本的几何形态,几何立方体、圆柱体、 圆锥体、球体等,就是千变万化物象的形 态概括,比如:人的体态是千差万别的, 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几何形来概括,这样 看来复杂的物象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和观点 进行提炼,所以学习石膏几何形体写生能 帮助我们尽快地掌握写实绘画的规律,从 而使我们自由地去表现我们想要表现的一 切。

素描基础入门几何体教程大全 ppt课件

素描基础入门几何体教程大全  ppt课件

34
球体练习
ppt课件
35
ppt课件
36
ppt课件
37
ppt课件
38
ppt课件
39
ppt课件
40
ppt课件
41
12面体练习
ppt课件
42
ppt课件
43
ppt课件
44
ppt课件
45
ppt课件
46
ppt课件
47
四棱pt课件
49
ppt课件
50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圆柱体练习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6
ppt课件
27
六棱柱练习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ppt课件
31
ppt课件
32
ppt课件
33
ppt课件
66
ppt课件
67
多个几何形体 组合练习
ppt课件
68
ppt课件
69
ppt课件
70
ppt课件
71
ppt课件
72
ppt课件
73
ppt课件
74
ppt课件
75
ppt课件
76
ppt课件
77
ppt课件
78
ppt课件
79
ppt课件
80
ppt课件

立体几何及静物的素描画法

立体几何及静物的素描画法

立体几何及静物的素描画法立体几何篇立体几何是素描学习者接触素描学习的第一步,也是美术专业基础入门的第一步,想要画出优秀的作品必须要掌握扎实的石膏几何基本功。

练习石膏几何可以从线条,结构,明暗,透视等方面充分了解物体的结构、光影关系和绘画表现,为后期的美术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石膏立体几何分类正方体、长方体、三角体、圆锥、棱锥、棱柱、多面体、不规则多面体、组合几何体、球体等。

二、素描五要素受光、背光、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高光)绘画任何立体几何都应包含上述五要素,缺一不可。

1、受光:物体的受光面2、背光:物体的背光面3、明暗交界线:(以正方体为例,正方体的明暗交界线为受光面与背光面的交界处,高光为受光正对的外棱。

球体可清楚的看见一条颜色较重的受背光面分隔线。

)4、投影:光线投射物体,在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阴影。

5、反光:素描的反光是暗部的一部分,一般明度不超过亮部。

6、(高光):指画面调子最亮的一个点,表现的是物体直接反射光源的部分。

三、构图三角构图——三角形构图由三个视觉中心组成构图,比较稳定。

s型构图——S型构图是指物体以S的形状排列,这样画面比较生动。

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指画面中的主体形成一个圆形,圆形构图能集中视觉中心。

梯形构图——梯形构图即画面形成一个梯形,是比较稳定的构图形式。

四、起形物体起形要在确定好构图的前提下,从主体物开始确定位置,把握形态,为防止造型不准,注意宁方勿圆原则。

透视:一、透视的类型透视有三种: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一点消失.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二点消失.3、散点透视:散点透视也叫多点透视,即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消失点,这种透视法在中国画中比较常见.二、透视在绘画中应注意的一些特性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於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来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2、近实远虚:由於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实远虚更加以强调.(另外应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绘画过程中都遵守"近实远虚"这一规则,在一幅作品中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要,主体物的实和次体物的虚是更好的视觉导向,这也是艺术优於现实的取舍和区别.)五、排线排线又称之为上调(diao)子排线的方向,通常由右上方向左下方往返进行排列。

美术教案素描石膏正方体的教学过程

美术教案素描石膏正方体的教学过程

图解6:空间与透视
甲立方体呈平行透视,有一组线消失到心点,其它两组线呈平行状态。甲立方体的透视深度是经过A点与距点连线求得。乙立方体是为了与甲立方体对比说明而附加的。它只有一组线互相平行,其它两组线分别交于心点两侧的视平线上。它的透视深度分别由B、C两点与两测点连线而求得。
图解7:光影与明暗
立方体本身就是一个基本形体,因此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是,我们仍然可对它进行基本形概括。这里选择了方形概括,甲乙两图都是根据立方体的外轮廓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点,用辅助线画出基本形,然后,甲图切去两角,乙图切去四角。
图解4:轮廓与转折画准立方体,要处理好三组线的关系,即相互间的远近、轻重关系。每一组线中的三根线从前向后或者从上向下均要画出虚实轻重的变化,为了检验轮廓的准确性,可将相对的两个面对角线的交点连接起来。
③ 这个角度中的立方体,只有一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面看上去均不是正方形,但是综合起来看,这个立方体的每个面给我们的感觉都应该是正方形。
图解2:比例与分割
先确定AB,再根据AB确定A,B,,然后由AB分割C点, 由A,B,分割C,点。</FONT></P>
图解3:特征与基本形
这是一个置于桌面且受左上角来光照射的立方体。立方体的三个可见面甲、乙、丙分别呈黑、白、灰的变化,丙面自上而下, 自右而左呈由浅至深的变化。乙面自前而后, 自左而右呈现由浅至深的变化。甲面自右至左,自下至上由浅至深的变化。背景的色调与立方体的色调,正好呈对比变化。亮面背景因对比呈暗色调,暗面背景因对比呈亮色调。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靠近形体边缘的调子密集,画时应仔细观察。

图解5:结构与构成
立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可是在左图中,两种角度的立方体,只有一个面为正方形。这是视觉的局限性和透视现象所致。因此,绘画中,要掌握对象结构关系与画面形象诸因素的构成关系。正确画出立方体的结构关系,一要通过找中心点连线分析;二要对立方体所见面综合感觉,看看是否符合立方体的结构要求。

素描几何体步骤画法

素描几何体步骤画法

素描几何体步骤画法
素描几何体步骤画法
正方体是最基本的几何体,也是初学素描时的写生对象。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素描几何体步骤画法,希望大家喜欢。

1、起稿:用硬炭笔或小B数的铅笔。

先用直线轻轻标出上、下、左、右大概位置,拉出长直线连结起来,确定出正方体基本的形状。

2、添加暗面、投影:用6B铅笔或软炭笔快速画上正方体的暗面、投影。

3、进一步拉开关系:加深正方体的底部,才能拉开暗面和投影的虚实关系。

画出正方体的灰面。

在背景排一些线。

4、调整画面:调整整个画面,拉开黑白灰,加深背景。

用小B数的`铅笔或硬炭表现亮面
5、刻画细节:
把正方体上面一些破损的地方刻画一下。

这个时候要削尖笔头,选用小B数的铅笔或炭笔。

可以加深正方体与底部之间的线,加强正方体的实体感。

【素描几何体步骤画法】。

简单的正方体上色简笔画图片教程步骤

简单的正方体上色简笔画图片教程步骤

简单的正方体上色简笔画图片教程步骤正六面体是一种侧面和底面均为正方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即棱长都相等的六面体。

那么简单的正方体的简笔画要怎么画呢?小编今天教大家画简单的正方体,步骤很简单,一起来学习吧!简单的正方体的简笔画成品图:简单的正方体的简笔画步骤如下:关于正方体的作文:关于正方体的作文一有一天,我和弟弟一起玩拼地垫的游戏,正方形的地垫铺在地上可以拼出好多图形呢。

突然弟弟想要搭成小房子可以躲在里面。

你们猜我是怎样搭的?当时我想了想,学着爸爸以前搭过的样子,让弟弟站在一块地垫上,然后把四块地垫竖起来围住了他,再用一块地垫盖在上面当屋顶,搭成了一个方块形的房子(如图一)。

弟弟藏在里面玩捉迷藏的游戏,特别开心。

爸爸让我仔细观察一下它,看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

我数了一数,它有6个正方形的面,有12条一样长的棱,我知道这就叫“正方体”(如图二a)。

爸爸让我想想“长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不是都是长方形。

家里有不少长方体的东西,比如鞋盒、微波炉、衣柜、牛奶盒,我观察它们,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样也是有6个面,但是它的面不一定都是长方形。

如图二b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而如图二c长方体,有一组对面对的2个面是正方形、其他4个面都是长方形。

爸爸告诉我,正方体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当长方体的6个面都变成正方形时就变成正方体啦。

哦,原来是这样。

我觉得正方体很奇妙,我会继续发现它们更多的秘密。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我们一起寻找并观察它们吧!关于正方体的作文二上个星期五,我们的素描老师交给我们一样作业,画正方体,要画出阴影效果。

开始画了,我把一张白色的纸夹在我的画板上,我手握着笔,看着电脑上怎么画。

先构图,构图有几个方法:①上紧下松。

②不大不小。

③左右均衡。

我按照这些方法,把正方形的位置定好,然后,我照着电脑上的画法画了起来,先定最高点,再定最低点……我把这些点连了起来。

素描基础教程课件5.3石膏几何体实例

素描基础教程课件5.3石膏几何体实例
5.3.5 圆锥与棱体及棱锥的组合写生步骤
4.2.1 观全貌,定起笔
图5-28 确认投影和结构造型
5.3 石膏几何体实例
5.3.5 圆锥与棱体及棱锥的组合写生步骤
4.2.1 观全貌,定起笔
图5-29 铺明暗关系
5.3 石膏几何体实例
5.3.5 圆锥与棱体及棱锥的组合写生步骤
4.2.1 观全貌,定起笔
5.3 石膏几何体实例
5.3.1 两个几何体组合作画步骤
4.2.1 观全貌,定起笔
图5-6 连贯体与正方体石膏实物组
5.3 石膏几何体实例
5.3.1 两个几何体组合作画步骤
4.2.1 观全貌,定起笔
图5-7 确定构图方式、快速直线起形
5.3 石膏几何体实例
5.3.1 两个几何体组合作画步骤
4.2.1 观全貌,定起笔
图5-25 添加背景与细节,完成
5.3 石膏几何体实例
5.3.5 圆锥与棱体及棱锥的组合写生步骤
4.2.1 观全貌,定起笔
图5-26 四棱锥、圆锥、六棱柱组合写生
5.3 石膏几何体实例
5.3.5 圆锥与棱体及棱锥的组合写生步骤
4.2.1 观全貌,定起笔
图5-27 构图与起形
5.3 石膏几何体实例
4.2.1 观全貌,定起笔
图5-20 构图与起形
5.3 石膏几何体实例
5.3.4 四棱锥与立方体及多面体组合写生
4.2.1 观全貌,定起笔
图5-21 确认投影和结构造型
5.3 石膏几何体实例
5.3.4 四棱锥与立方体及多面体组合写生
4.2.1 观全貌,定起笔
图5-22 铺明暗大关系
5.3 石膏几何体实例
5.3.2 球体与六棱柱及四棱锥的组合写生

正方体少儿素描美术PPT课件

正方体少儿素描美术PPT课件
素描几何石膏 正方体
素描基础知识
石膏单体 —正方体
课程介绍
绘画步骤
优秀课例赏析
评画总结
正方体绘画步骤详解
步骤一:观 察。静物台 上的石膏几 何体是正方 体,光源从 左上方来, 其次用手指 取景框设定 最佳构图。
正方体绘画步骤详解
步骤二:构图。遵 循构图原则,用长 直线定出正方体的 最高点和最低点, 并确定其长和宽。
不同光源下的亮、灰、暗面
赏:顶光正方体
赏析:逆光正方体
赏析:左侧光正方体
评画总结
1、起形阶段要明确亮面和暗面的大小比例。 2、上调子过程中不能出现很死的线条,排调子时 用手腕,线条要紧密。 3、暗部的棱边不要画的太死。 4、投影与明暗交界线要有虚实关系,调子的过渡 要自然、柔和。
• 课后作业:临摹教材正方体一张 • 强调安全问题,安全协议 • 强调上课时间、迟到、补课
同学们下课啦!
正方体绘画步骤详解
步骤三:铺大色 调。将整个背光 面统一起来上调 子。
正方体绘画步骤详解
步骤四:深入刻 画。明暗交界线 是两条棱边组成 的,这样的线形 分界线在绘画中 是比较好找到的。
正方体绘画步骤详解
步骤五:塑造。 加强受背光交 界线所在棱边 的调子。
正方体绘画步骤详解
步骤六: 调整。对比 着正方体的实物照片, 可以看见亮部颜色很淡, 所以用HB铅笔画亮灰 面与亮面。

入门零基础素描教程,立方体超详细讲解

入门零基础素描教程,立方体超详细讲解

准备一个立方体的石膏,灰色衬布,打光的时候注意角度和位置,尽量黑白灰关系分清楚。

【准备的工具】:各种型号的铅笔:2h、hb、2b、3b、4b、5b、6b纸擦笔或纸巾软、硬橡皮【构图的原则】:上紧下松(天薄地厚),左右均衡。

用4B 铅笔的侧锋在八开素描纸上大致确定所画立方体的高度和宽度,注意构图“上紧下松,左右均衡”的原则,线条要画得虚一些、粗一些。

确定基本型。

用感性的、整体的观察方法观察立方体的基本形,并用虚线快速表现出对它的直观印象,要画准立方体的整体形状和三个面的大小关系。

竖线是最容易画准的线条,所以最好先画竖线,注意上下的透视,近大远小。

画出立方体另外一组空间感最强的线条,空间纵深感越大,倾斜角度越明显。

可以把画板放平,用铅笔延长立方体的线条,作为画准倾斜角度的参照。

确保画在画面上的线条能与所观察到的实际物体的线条连成一条直线或者平行。

为了确保所画的立方体造型的严谨,可以把三条看不到的线条轻轻地画出来,看看三组线条的位置和倾斜角度是否准确。

在立方体结构准确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加重线条的轻重变化来区别线条之间的前后关系。

用画结构素描的方式画好立方体的外形和结构线。

线条尽量画得轻一些,看不到的线条可以不画。

确定背景和台面交界线的位置,画出投影的形状。

手持4B 铅笔的末端排线,从立方体的暗面开始铺大色调,一定要注意投影的调子比暗面的调子深一个色阶。

观察暗面调子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深浅变化,投影从前到后、从近到远的深浅变化,线条要尽量排得密一些。

用4B 铅笔的侧锋铺出背景,背景的调子比暗面和投影的调子都要浅一个色阶,不要为了衬托立方体的亮面和灰面而把左边的背景加深。

铺完背景的调子后接着铺台面的调子。

由于光线从上面照下来,所以台面的调子比背景的调子浅一些,受光源距离的影响,台面调子从右到左越来越浅。

用2B 铅笔铺出灰面的调子。

受台面反光的影响,灰面调子从上至下逐渐由深变浅。

用擦笔对暗面、投影的调子进行虚化,因为暗面与投影都是模糊的,用擦笔揉擦后能增加暗面与投影的空间感。

数学立方体画法

数学立方体画法

数学立方体画法
画数学立方体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步骤:
1.构图。

首先确定立方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然后根据长宽比例确定最左点和最右点。

确保构图上紧下松,大小适宜,满足立方体一比一的长宽比例关系。

2.定位角点。

确定立方体中间的角点位置及田字中间的横竖十字交叉点位置。

这些点应位于田字外框的中间,竖向位置在田字高度的约四分之一处,横向位置在田字宽度的约五分之二处。

3.画棱边。

从十字交叉点出发,画出立方体的左右两条棱边,注意这两条棱边与画面水平线形成的倾斜角度关系。

接着顺势画出立方体的下沿和上沿两条棱边,形成一个完整的立方体形象。

4.细画外轮廓线。

调整外轮廓线,使离我们近的棱边画得实一些,重一些,离我们远的或看不见的棱边画得虚一些,轻一些,以呈现立方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5.调整完成。

运用近视远虚的绘画原理,调整画面,使立方体呈现一定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你画出一个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立方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