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儿科课件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2)

合集下载

《儿科用药指南》课件

《儿科用药指南》课件
政策与法规
了解相关政策与法规,确保经 济性分析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儿科用药的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评估
全面评估药物治疗的总成本,包括药品成本 、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
成本-效果比值
计算成本与效果的相对价值,为决策提供依 据。
效果评估
明确治疗效果的指标和评价方法,如治愈率 、缓解率、生存率等。
敏感性分析
分析不同假设和参数变化对成本-效果比值 的影响,提高分析的可靠性。
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减少 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定期评估与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儿科用药的经济性分析
药物成本
比较不同药物和治疗方案的性 价比,选择成本效益较高的方
案。
医疗资源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降低治疗 成本。
长期效益
考虑药物的长期效益,如预防 疾病复发或改善生活质量。
评估药物中各成分是否适 合儿童使用,有无潜在的 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剂量安全性
确保药物剂量在安全范围 内,避免因剂量过大或过 小而引发不良反应或治疗 效果不佳。
用药途径安全性
评估不同给药途径(如口 服、注射等)在儿童中的 安全性和适用性。
儿科用药的有效性评价
治疗效果
生长发育影响
评估药物是否能够有效治疗儿童疾病 ,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神经系统疾病
抗癫痫药物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控 制病情。
下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与支气管扩张剂联合使用,控制感 染并改善通气。
皮肤疾病
外用药物与口服药物联合使用,加速康复 。
消化道疾病
止泻药与助消化药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 果。
03
儿科用药的剂量与疗程

中西医儿科课件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2)

中西医儿科课件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2)

常用溶液成分
溶 血 液 浆 每100ml含 Na∶Cl (142:103)3 :2 0.9g 5或10g 5g 1.4g 10g 3.5张 等张 8.9张 1∶1 电解质渗透压 300mmol/L 等张
①0.9%氯化钠 ②5%或10%葡萄糖 ③5%碳酸氢钠 ④1.4%碳酸氢钠 ⑤10%氯化钾
续 溶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2)
儿科 廖若莎
目的要求:
1.熟悉小儿液体疗法。 2.掌握儿科几种常见病的液体 疗法特点。
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几种儿科常见病的液 体疗法; 2.难点:儿科几种常见病液体 疗法的临床运用。
十、小儿液体疗法 (一)小儿正常体液平衡
1.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2.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3.水代谢的特点 4.生理需要量 5.酸碱平衡
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NS)和复
方氯化钠溶液(Ringer溶液),均为等渗 液。
3%氯化钠:用于纠正低钠血症。 碱性溶液(碳酸氢钠液、乳酸钠):
用于纠正碱丢失性酸中毒
氯化钾:用于补充钾,严格掌握稀
释浓度,不可静脉直接推注,以免发生 心肌抑制而死亡。

混合溶液 :把各种等张溶液按不同比例配制而成, 溶液中电解质所具有的渗透压作为溶液的张力。

程度
脱水的临床分度
失水占体重 口干
较明显 较明显 明显 明显
低或休克
脱水的性质
等渗性脱水
水和电解质(主要是Na+)成比例地损失。 血清Na+ 浓度为130~150mmol/L。 细胞内液的容量和电解质浓度变化不明显,主要是 损失血浆区和间质区的液体。
低渗性脱水 电解质损失量相对地比水份多 血清钠浓度 < 130mmol/L 营养不良小儿伴有较长时间的腹泻; 腹泻时口服大量清水或静脉注射大量非电 解质溶液;

中西药联合使用简介及儿科常见病的中西药合用常识 ppt课件

中西药联合使用简介及儿科常见病的中西药合用常识  ppt课件

(四)含大量鞣质的中药及中成药(地榆、五倍子、 大黄、石榴皮、槐角丸)等

1.与含金属离子(硫酸锌、碳酸亚铁、葡萄糖酸钙)等合用。在消化 道内容易形成难以吸收的沉淀,影响药物吸收; 2.与酶类制剂同服,改变其性质和作用; 3. 与维生素B1永久结合,使其从体内排出,降低药物功效; 4.与蛋白质类药物合用生成鞣酸蛋白,影响疗效



3.2 影响药物药代动力学过程而引起毒副反应 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增加,使耳毒作用增加;
硼砂及其制剂能使氨

中药药酒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同服,会使这些西药代谢加速,药效 降低;

含鞣质类中药与四环素、利福平、磺胺类西药联用,可影响西药代谢 速度,损害肝脏,发生中毒性肝病;
黄芩苷与抗生素阿莫西林合用,减少了黄芩苷的吸收,降低了其药理 作用
(三)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及中成药(代赭石、石膏、 花蕊石、磁石、牛黄解毒片、脑立清)

1.与四环素类、左旋多巴类、红霉素、利福平、强的松、异烟肼、氯 丙嗪等药同用,所含的金属离子会与西药形成络合物,不易被肠道吸 收,降低疗效;

2.含钾的中药(金钱草、牛膝、泽泻、萹蓄)等不宜与安体舒通、氯 化钾同服,如果同服会出现药源性血钾过高症。

二、中西药联合使用优势

1. 协同增效


阿奇霉素+双黄连注射液;
香连丸+四环素,痢特灵,氟哌酸等联用治 使疗效成倍提高; 疗痢疾、细菌性腹泻

青霉素+金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甘草+氢化可的松 抗炎、抗变态方面有协同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 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 达美康+黄芪、知母、玄参、葛根等,增强降糖效果,防止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
• 尽量口服;静脉补钾注意浓度为0.1-0.3%, 要慢滴,禁止静注。补钾前6小时内有排尿, 补钾一般持续4~6日,严重缺钾者应适当延 长。
PPT文档演模板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
高钾血症 (血清钾>3.5mmol/L)
• 原因:短时间内补钾过多↑(输液、库血) 排出↓(肾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K + →细胞外(溶血、休克、缺氧、酸中毒)
PPT文档演模板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
• 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常用5%G.S和10%G.S。
•电解质溶液: 补充液体容量,纠正体

液渗透压和酸碱失衡。
• 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NS)和复
• 方氯化钠溶液(Ringer溶液),均为等渗
• 液。
PPT文档演模板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
• 3%氯化钠:用于纠正低钠血症。
PPT文档演模板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
• 定输液种类:输液的种类取决于脱水性质。
• 低渗性脱水:2/3张含钠液 • 等渗性脱水:1/2张含钠液 • 高渗性脱水:1/3~l/5张含钠液 • 若临床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先按等渗脱 •水补充。
PPT文档演模板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
• 定输液速度:补液速度取决于脱水程度,
PPT文档演模板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
代谢性酸中毒
• 根据血[HCO3-],酸中毒分轻度(18~
13mmol/L);中度(13~9mmol/L );重度 (<9mmol/L)。 •原因:碱性物质丢失 • 饥饿 脂肪分解↑ 酮体生成↑ • 组织缺O2缺血 乳酸↑ • 肾功能↓代谢产物蓄积 •症状:恶心 呕吐 烦躁 嗜睡 呼吸稍快 深长,
• 口唇苍白、樱红 昏迷

小儿药物治疗原则儿科医学精品PPT教学课件

小儿药物治疗原则儿科医学精品PPT教学课件
般都偏小,故不常用
பைடு நூலகம்
2020/12/8
22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2020/12/8
4
掌握小儿用药的特点 熟悉药物的选择 掌握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方法 了解给药方法
2020/12/8
5
药物选择
抗生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退热药
镇静止痉药
镇咳平喘药
泻药与止泻药
乳母用药
新生儿、早产儿用药
2020/12/8
6
抗生素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衡,继 发真菌感染
2020/12/8
13
乳母用药
因部分药物可经母乳作用于于婴儿,如 阿托品、吗啡、水杨酸盐、苯巴比妥等
2020/12/8
14
掌握小儿用药的特点 熟悉药物的选择 了解给药方法 掌握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方法
2020/12/8
15
给药方法
口服法:首选方法 注射法:肌注、静推、静注 外用药:注意小儿抓摸药物,以免误入眼、
4)应用解热药应以水杨酸类为首选,也 可应用乙酞苯胺类、芳基烷酸类,疗程 不超过一周,高热不退时也 可考虑使用安乃近,但必须慎重。
2020/12/8
10
镇静止痉药
冬眠2号 各0.5-1毫克/公斤 静注 鲁米那 镇静 5-8毫克/公斤
止惊10毫克/公斤 静注 安定 0.25-0.5毫克/公斤,静注或灌肠 水合氯醛 0.5毫升/公斤 口服或灌肠
儿童药物治疗原则
2020/12/8

儿科治法概要ppt课件

儿科治法概要ppt课件

4.凉血止血法
用于血证。如:犀角地黄汤;小蓟饮子;槐花散; 玉女煎。
5.安蛔驱虫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肠道虫证。如:乌梅丸,下虫丸 等。
6.消食导滞法
用于食滞证。如:消乳丸、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山楂-肉、麦芽-乳、六曲-谷、莱菔子-面、 鸡内金-各种食积
二、外治法 1.熏洗法 用药液及蒸气熏洗体表或局部的方法。
(四)拔罐疗法
促进气血流畅,营卫运行,有祛风、散寒、止 痛等作用,用于小儿肺炎、腹痛、哮喘、遗尿等。
(五)割治疗法
本法有调和气血,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常用 以治疗疳证和哮喘等病证。割治部位常取两手掌大 鱼际处。
多用于痹证。儿科过去也用于麻疹,目的是透 疹。 2.涂敷法 将药物直接涂敷体表局部的方法。
腮腺炎用金黄膏腮部涂敷。 3.罨包法 是将药物置于皮肤局部,并加以包扎的
一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治法。 4.热熨法:将药物炒热后以熨肌表的方法。
食盐炒热布包熨腹部,治疗腹痛。丁香、肉桂 撒于伤湿止痛膏上贴脐部,治疗寒湿腹痛腹泻。
(2)药物用量折算 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
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 2/3或接近成人用量。但是,临床上根据个体差 异、病情轻重、医生经验等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
(二)给药方法 1.口服给药法 2.鼻饲给药法 3.蒸气及气雾吸入法 4.吹鼻法 5.直肠给药法 6.注射给药法
一、内治法
(一)用药原则
1. 治疗要及时、正确、审慎 2. 处方轻巧灵活 3. 注意顾护脾胃 4. 重视先证而治 5. 不可乱投补益 6. 掌握用药剂量
(1)掌握小儿中药的煎煮方法 煎出的药量视年龄大小而定,一般婴儿60~

儿科合理用药PPT课件

儿科合理用药PPT课件


– 刺激性药物可在饭后15~30 min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

有些处方药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需监测血药浓度


11

二、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注意事项
5.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 红霉素与维生素C: 红霉素与酸性食物及药 物同服,可降低红霉素的效价。
• 鞣酸蛋白酵母散(度来林)不能与碱性药
芬,A组链球菌感染的危险有所增加。

• 服药注意事项:剂量、间隔、服药时间、剂型

• 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延缓吸收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及简化版 中国循证儿23科杂志2008.11.6(3):449-457;2009.4(3):310

三、儿童常用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二、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注意事项
1.注意不同名称相同药物,避免重复给药:
药物名称不同,化学成分相同,易发生重复给药,引起药物过量。
• 力百汀、强力阿莫仙、安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瑞芝清、普菲特、锐丽等——尼美舒利
• 奇宏、瑞奇林、舒美特、希舒美——阿齐霉素。

有些复方制剂名称不同,但成分相同
• 含有防腐剂的药物:泰诺林滴剂、泰诺混悬剂、美林混悬剂、
泰诺感冒溶液、沐舒坦;
• 根据保存条件,及放置季节、冷藏与否,保存时间会先对延长儿
,但开瓶六个月后不建议使用。




20

二、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注意事项
11.正确分析药物的毒副作用 • 是药三分毒,不要过量服用。
✓ 阿托品:严禁过量,一次一滴,每天两次,每次用药间隔10小时以上 ,且不可多点,小儿散瞳使用3天。

儿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2讲课文档

儿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2讲课文档
现在十页,总共二十四页。
现在十一页,总共二十四页。
外治方法
※捏脊疗法 方法:对督脉及膀胱经进行拿捏。 作用:调整阴阳,疏理经络,行气活血,
恢复脏腑功能以防疾病。 常用于治疗营养不良、遗尿、腹泻及消
化不良、厌食、免疫力 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
作用:疏通经络,温中散寒,畅通气机, 镇痛消肿,调整脏腑阴阳。治疗小儿 胃痛、腹痛、腹泻、关节炎、水肿等。
现在二十四页,总共二十四页。
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 枕部为止。
现在十三页,总共二十四页。
外治方法
针灸疗法:常用于遗尿、哮喘、腹泻、小儿麻痹 症、脑炎后遗症等。
取穴与成人相同,但小儿不合作,宜浅刺、速刺。艾 灸一般用间接重灸穴位。如针刺人中、合谷、涌泉、 用于抽搐。灸百会用于昏厥、肢冷等。
现在十四页,总共二十四页。
现在三页,总共二十四页。
现在四页,总共二十四页。
免煎颗粒:传统中药饮片作为原料, 经现代制药技术提取、浓缩、分离、 干燥、制粒、包装精制而成的纯中药 产品系列 。
现在五页,总共二十四页。
口服中成药:
现在六页,总共二十四页。
2.给药途径:
1)直肠滴注:适于口服困难及呕吐严重的患儿。 2)肌肉注射:中药针剂(炎琥宁,喜炎平等) 3)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喜炎平,炎琥宁等) 4)鼻饲法
外治方法
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 脏腑调和的作用,从而达到法邪治疗的目的。
常用于治疗腹泻、惊厥、腹痛、脑瘫,厌食、斜颈、 营养不良、风湿性关节炎、哮喘等。等证。小儿推拿 手法应以轻快柔和为原则。一般取穴方法及时间是:
补脾土10 分钟、揉中脘7 分钟,揉按足三里、推六 腑、逆运八卦。推三关各2 分钟,揉脐各5 分钟,

儿童药物治疗的知识与技巧课件

儿童药物治疗的知识与技巧课件
儿童药物治疗的知识与技 巧课件
儿童药物治疗是一门关键的学科,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儿童用药的基本知 识、常见药物和应用技巧。
儿童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1 儿童是特殊群体
儿童的生理和代谢过程与 成人不同,需要特殊的药 物治疗方案。
2 传统药物经验不适用
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需要根据年龄、体重和身 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 治疗。
儿科团队的合作
儿童临床试验需要包括儿科 医生、药剂师和护理人员在 内的专业团队合作。
儿童用药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和医疗进步,儿童用药领域仍在不断发展。致力于研究和改进儿童 用药,将为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带来更多福音。
儿童用药应储存在儿童无法 触及的地方,过期或剩余的 药物应当妥善处理。
3 与儿科医生沟通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儿童用药的疑问或担忧,应及时与儿科医生沟通。
儿童临床试验与药物研发
伦理审查
儿童临床试验需要经过严格 的伦理审查来保护儿童的权 益。
关注安全性
儿童临床试验的目的是评估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在确 保儿童安全的前提下推进药 物研发。
4 家庭和社区的合作
家长和医生的密切合作对于儿童药物治疗的 成功至关重要。
常见儿童药物
退烧药
孩子生病发烧时,退烧药是必不可少的药物能够显著缓解 症状。
维生素
维生素补充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抗过敏药
对于有过敏史的儿童,抗过敏药能够有效缓解过敏 症状。
儿童药物的副作用与安全性
3 关注儿童安全和效果
正确的药物治疗可以减轻 儿童的痛苦,提高治疗效 果,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
1 个体化剂量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等因素确 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讲稿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讲稿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讲稿一、治疗原则①治疗要及时、准确和慎重:中毒痢,小儿肠炎。

小儿脏腑柔嫩,形气未充,体属稚阴稚阳,发病时变化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病情变化快,变症多见,如:肺炎喘嗽,泻泄,水肿,哮喘,必须争取时刻,做到治疗快,用药准,剂量适宜,否则延误病情,致轻变重,重病转危,甚则死亡。

另外,小儿五脏六腑稚嫩,用药不慎,极易损害脏腑功能,也促使病情剧变。

正如吴鞠通《解儿难》所说:“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捉风捕影,转就转剧,转去转远。

”②治疗要中病即止,合理调护:顾护中阳、二重感染。

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对药物反应敏锐,而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和有毒、攻伐之品,常能削伐生发之气,或耗伤真阴,或亏损元气,故应慎用,并依照个体特点与疾病轻重区别对待,即个体化用药。

例如长期使用苦寒药治疗热性病,可能有损脾阳,而致脾胃虚寒;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素可能导致二重感染(霉菌感染和耐药性细菌感染)。

③身心兼顾,综合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目前生活水平提高,躯体疾病发病减少,但精神、心理疾病备受重视。

④合理进行中西医结合:“肾综”例,探讨是否应该结合,如何合理结合。

二、小儿药物治疗特点受体液pH值、细胞膜的通透性、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程度、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等因素的阻碍1.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因年龄而异:苯巴比妥、四环素、吗啡2.小儿对药物的反应因年龄而异:吗啡、麻黄碱。

3肝脏的解毒功能不足4.肾脏的排泄功能不足5.先天遗传因素:庆大霉素、氯霉素。

三、小儿治疗药物的选择①慎重选择药物抗感染药物、冷静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他(如新生儿用维生素K3、新霉素、磺胺类可致高胆红素血症;利尿药与电解质;通过母乳作用于小儿的药等)②注意给药途径:口服法、注射法、灌肠法及其他、母乳汁。

《保婴撮药》“乳下婴儿有病,必调其母,母病子病,母安子安,儿难服药,当令其母服之,药从乳传,奇效便利。

儿童用药-PPT课件概要

儿童用药-PPT课件概要

胃内吸收↑ 如内酰胺类,地高 辛等。
易溢乳或呕吐,口服用药失败 影响药物化学稳定性和非离子态 转运 药物吸收不规则,难以预测 影响药物在肠内的转化与吸收, 个体差异大
8
药物吸收
(一 )
药动学特点
途径 im
吸收特点
肌肉少、循环差
对药物的影响
药物多滞留于局部组织,吸收不规则
iv. 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药物吸收稳定,是最常使用的给药方 适用于急症新生儿。 式 gtt
还原型谷胱甘肽
G-6-PD
当G-6-PD缺乏
辅酶Ⅱ NADPH
氧化性药物
GSH
GSSH
溶血 《儿童用药分析》 15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SHANDONG DRUG AND FOOD VOCATIONAL COLLEGE
药物排泄
新生儿肾清除率低下
(一 )
药动学特点
经肾排泄的原型药物 清除减慢 → t1/2 ↑ 青霉素G、氨基糖苷类、 磺胺类、地高辛等
影响因素
1 体液与细胞外液容量: 体液量大(80%),细胞外液 占40%; 脂肪含量低; 2 血浆蛋白结合率: 蛋白合成少、亲和力低;胆 红素竞争结合;
3 血脑屏障: 功能不完善,通透性高
药物分布特点
水溶性药物Vd ↑:Cmax↓、t1/2↑、细 胞内药物浓度高(内/外<成人) 脂溶性药物:游离↑,脑部↑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 分泌率仅为成人1/8-1/5
肾有效血流量 仅为成人20%-40%
《儿童用药分析》 16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SHANDONG DRUG AND FOOD VOCATIONAL COLLEGE
(二)各系统药物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 麻醉药:乙醚、三氯甲烷、氟烷和氧化亚氮 成瘾性镇痛药:吗啡及其人工合成代用品哌替啶等 窒息、戒断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水
程度
轻、中、重度 ;等渗、低渗、高渗
眼眶
凹陷
脱水的临床分度
失水占体重 口干 前囟
凹陷
眼泪
尿量
皮肤
弹性
周围
循环

中 重
5%
5~10% >10%
稍干
稍凹
稍凹
明显 明显

少 无

少 无

较差 极差
正常
肢冷 血压
较明显 较明显 明显 明显
低或休克
脱水的性质
等渗性脱水
水和电解质(主要是Na+)成比例地损失。 血清Na+ 浓度为130~150mmol/L。 细胞内液的容量和电解质浓度变化不明显,主要是 损失血浆区和间质区的液体。
液体疗法
目的:纠正体液的水、电解质和酸碱
紊乱,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 见尿补钾 见抽补钙
液体疗法
预防脱水 口服米汤加盐溶液,张力1/3张。
无呕吐或轻度脱水者 口服补液。 轻、中度脱水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口服补液盐(ORS) ORS溶液50~80ml/kg ORS溶液80~100ml/kg
小儿药物治疗概要(2)
儿科 廖若莎
目的要求:
1.熟悉小儿液体疗法。
2.掌握儿科几种常见病的液体
疗法特点。
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几种儿科常见病的液 体疗法; 2.难点:儿科几种常见病液体 疗法的临床运用。
十、小儿液体疗法 (一)小儿正常体液平衡
1.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2.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3.水的需要量和交换 4.生理需要量 5.酸碱平衡
低钠血症
• 公式:(130-N)×0.6×体重=所需钠的毫摩 尔数 • 若将血钠提高1mmol/L,需氯化钠0.6mmol,相 当于3%氯化钠溶液1.2ml。 • (130-N)×1.2×体重=所需3%氯化钠溶液毫 升(ml)数
高钠血症
(N-150)×0.4×体重=需水毫升(ml)数
钙和镁的补充
低渗性脱水 电解质损失量相对地比水份多
血清钠浓度 < 130mmol/L
营养不良小儿伴有较长时间的腹泻; 腹泻时口服大量清水或静脉注射大量非电 解质溶液;
高渗性脱水 电解质损失量相对地比水份少
血清钠浓度 > 150mmol/L以上。
病程较短的呕吐、腹泻伴高热者;
病毒性肠炎时,大便中钠含量较低,若患
纠正酸中毒
轻、中度酸中毒无需另行纠正。
重症酸中毒应另用碱性液体纠正。
5% 碳酸氢钠 5 ml/kg 可提高二氧化碳 结合力5mmol/L(10vol%)。 (40-CO2CPvol%)×0.5×kg
BE×0.3×kg
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常用5%G.S和10%G.S。
电解质溶液: 补充液体容量,纠正体
继续补钾,供给热量。
营养不良伴腹泻脱水补液时应注意:
补液量比一般少1/3,用2/3张液,速度稍
慢。重症需扩容时,按实际体重20ml/kg补 给。
及早补钾、钙、镁
注意热量和蛋白质补充
5.几种儿科常见病的液体疗法
(1)婴幼儿腹泻 (2)急性感染 (3)小儿肺炎 (4)营养不良 (5)新生儿
• 用量:10%kcl 1.5~2ml/kg/d,1/2量静脉慢滴 (6~8h ), 1/2量口服。 • 尽量口服;静脉补钾注意浓度为0.1-0.3%,要慢 滴,禁止静注。补钾前6小时内有排尿,补钾一 般持续4~6日,严重缺钾者应适当延长。 高钾血症 (血清钾>3.5mmol/L)
• 原因:短时间内补钾过多↑(输液、库血) 排出↓(肾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K + →细胞外(溶血、休克、缺氧、酸中毒)
口服补液盐 各种电解质浓度为:
Na+ 90mmol/L,K+20mmol/L,
Cl-80mmol/L,HCO3- 30mmol/L。
NaCl3.5g,NaHCO3 2.5g,枸橼酸钾1.5g ,葡 萄糖 20g ,加水1000ml配成。
ORS液的渗透压为220mmol/L(2/3张)。适用 于纠正累积损失量和粪便中的电解质丢失量。用 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时需稀释。
定输液种类:输液的种类取决于脱水性质。
低渗性脱水:2/3张含钠液
等渗性脱水:1/2张含钠液
高渗性脱水:1/3~l/5张含钠液
若临床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先按等渗脱
水补充。
定输液速度:补液速度取决于脱水程度,
原则上先快后慢。 重度脱水(扩容阶段):快速输人等渗含钠 液(生理盐水或 2:1液),按20ml/kg(总 量不超过 300 ml)于30分钟至1小时内静脉 输入,以迅速改善循环血量和肾功能。 补充累积损失阶段:其余量(扣除扩容液量) 于8~12小时内完成,约8 ~ 10ml/kg/h.
3∶2
2/3张
常用混合液的简易配臵方法
• 2:3:1液 10%GS100 ml+10%NaCL 3 ml+5% NaHCO3 5ml • 2:6:1液 10%GS500 ml+10%NaCL 10 ml+5% NaHCO3 17ml • 1:4液 10%GS100 ml+10%NaCL 2ml
加10%KCL15ml/L称生理维持液。
• 症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和对心脏的影响。 精神萎靡,全身无力,肌张力↓、膝反射↓。 心音↓,心律紊乱,心脏骤停。心电图见高尖T 波。
• • • • •
血清钾>6.5mmol/L需紧急处理:
使用钙拮抗剂:10%葡萄糖酸钙0.5-1ml/kg 碱化细胞外液:5%碳酸氢钠2-3ml/kg 胰岛素:与葡萄糖合用使钾进入细胞内。 排钾利尿剂:速尿1-2mg/kg 透析疗法。
急性感染的液体疗法
• 发热、出汗、呼吸快、食欲降低。 • 按生理需要补充,用1:4液。如合并 脱水、酸中毒、休克则另行处理。
小儿肺炎的液体疗法
体液紊乱特点: • 因呼吸快,不显性失水增多 • 重症肺炎时,因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引起 呼吸性酸中毒伴代酸。 • 合并心衰时,往往伴有水钠滞留。
细胞外液
年 龄 总 量 血浆 间质液
细胞内液
足月新生儿
1岁
78
70
6
5
37
25
35
40
2~14岁
成人
65
55~60
5
5
20
10~15
40
40~45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细胞内液:K+、Mg++ 、HPO42-、乳酸细胞外液:Na+、Cl-、CO-3 水代谢特点 需水量相对较大
30~40ml/kg/日。 50~150ml/kg/日;成人
维持补液阶段(补充继续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一般30ml/kg/日
生理需要量:液量 60~80ml/kg/日 余量于12~16小时内口服或者均匀滴入, 约5ml/kg/h。
第二天以后补液
补充生理需要量按每日60-80ml/kg, 用1/5张; 继续损失量约每日30 ml/kg,用1/2~ 1/3张含钠液; 12~24小时内均匀静滴或口服补液。
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 年龄越小,体液相对越多。80%-70%-65%- 60%。 • 脂肪不含水份,相同情况下,肥胖儿脱水较重。 • 体液分布为三区:血浆区、间质区(细胞外 液)、细胞区(细胞内液)(血浆及细胞内液 相对恒定,间质液具有较大的伸缩能力,作用 如一水库。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婴幼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 急性腹泻多为等渗性脱水
• 中度或以上的脱水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 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
• 口服补液:适用于腹泻病时脱水的预防以及轻度 和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呕吐者。
• 用量:轻度50-80ml/kg.d;中度80- 100ml/kg.d, 8~12小时内补完。
婴幼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常用溶液成分




每100ml含 Na∶Cl
(142:103)3 :2
电解质渗透压
300mmol/L
①0.9%氯化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②5%或10%葡萄糖
0.9g
5或10g
1∶1
等张
③5%碳酸氢钠
④1.4%碳酸氢钠
5g
1.4g
3.5张
等张
⑤10%氯化钾
10g
8.9张
续 表 溶 液
1∶1含钠液
每100ml含 ①50ml,②50ml
代谢性酸中毒
根据血[HCO3-],酸中毒分轻度(18~ 13mmol/L);中度(13~9mmol/L );重度(< 9mmol/L)。 原因:碱性物质丢失 饥饿 脂肪分解↑ 酮体生成↑ 组织缺O2缺血 乳酸↑ 肾功能↓代谢产物蓄积 症状:恶心 呕吐 烦躁 嗜睡 呼吸稍快 深长, 口唇苍白、樱红 昏迷
:把各种等张溶液按不同比例配制而成, 溶液中电解质所具有的渗透压作为溶液的张力。
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s ,ORS)
理论基础: Na+-葡萄糖偶联转运吸收机制
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膜上存在着 Na+-葡萄糖共 同载体,载体上有 Na+ 和葡萄糖两个结合位点,当 Na+和葡萄糖同时与结合位点相结合时即能运转,并 显著增加钠和水的吸收。
低钙血症(总钙<1.8mm0l/L,游离钙 <0.9mmol/L) 低镁血症(血镁<0.65mmol/L)
佝偻病儿在输液同时即给口服钙剂。
若出现手足搐搦症或惊厥,即给予10% 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