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第一章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 专题八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
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复习《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复习《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https://img.taocdn.com/s3/m/ff091e425901020206409c2f.png)
(6)聊.乘化以归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滕王阁序》 (7)识盈虚之有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气凌.彭泽之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时运不.齐.,命途多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 (1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 (14)行年四岁,舅夺.母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逍遥游》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2)腹犹果.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虫子。 《陈情表》 (4)九岁不.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表示否定。 (5)至.于.①成.立.② 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教材文言文复习——《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高考语文教材文言文复习——《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https://img.taocdn.com/s3/m/530dd5f9e87101f69f319542.png)
(2)策
振长策而御宇内_名__词__,__马__鞭__子___ 策扶老以流憩_动__词__,__拄__着_____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_名__词__,__计__策__、__策__略___
(3)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_全__,__都__ 潦水尽而寒潭清_没__,__干__了__ 则智者尽其谋_全__部__用__出___
18.解释下列加颜色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_虽__然__这__样__。__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2)腹犹果然 古义:很__饱__的__样__子__。__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_古__代__泛__称__动__物__。__ 今义:虫子。
7.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投笔:指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作“投笔从戎”, 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8.朝菌不知晦朔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9.不过数仞而下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
(20)则刘病日笃: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一__天__天__。_ (21)凡在故老:_形__容__词__作__名__词__,__年__老__而__有__功__德__的__旧__臣__。_ (22)臣具以表闻:_动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听__到__。_
(9)仰观宇宙之大:_结__构__助__词__,__定__语__后__置__的__标__志___ (10)向之所欣:_结__构__助__词__,__不__译__ (1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_人__称__代__词__,__活__用__为__“__我__”__ (12)填然鼓之:_音__节__助__词__ (13)句读之不知:_结__构__助__词__,__宾__语__前__置__的__标__志__ (1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_音__节__助__词__
归去来兮辞和滕王阁序文言知识与练习
![归去来兮辞和滕王阁序文言知识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168925669eae009581bec70.png)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基本常识1、题解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辞。
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
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赋重铺陈2、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
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家境贫寒。
29岁起为江州祭酒,不久自解职归。
以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任彭泽令,仅80余天即辞归田园。
晋安帝义熙末,50多岁时,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
晚年穷到“窥灶不见烟”(《泳贫士》)的程度。
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卒年62岁。
陶渊明的诗留存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有20余首是写田园生活和景色的田园诗。
这些诗冲破当时“玄言诗”的风气,为五言诗开辟了新境界。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
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
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咏怀诗,如《泳荆轲》、《读山海精.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3、写作背景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二、字词语言1、古今异义词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指农事今:泛指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觉今是而昨非是古:正确今:判断词非古:过错、错误今:不恨晨光之熹微恨古:埋怨、遗憾今:仇恨、怨恨2、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2)形容词作名词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3)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4)使动眄庭柯以怡颜怡:使。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 必修5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 必修5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https://img.taocdn.com/s3/m/9c1de623eefdc8d376ee324b.pn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有蹉跎,有坎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逍遥游》 (1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旋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野马也,尘埃也:游动的雾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拼命追求的样子 (13)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逍遥游》 (1)虽然,犹有未树也 ·· 虽然这样。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腹犹果然 ·· 古义:很饱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出高分
必修5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归去来兮辞并序》 (1)乃瞻衡宇 · (2)曷不委心任去留 · 《滕王阁序》 (3)所赖君子见机 ·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积累【超详细!】★★★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积累【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f7053bb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d.png)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积累【超详细!】★★★第一篇:《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积累【超详细!】《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
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
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
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一般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
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横着)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古今异义:(1)于时**未静 **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706d3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d.png)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 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 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 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 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 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 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 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 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 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 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 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 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 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 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必修5《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情境默写(含答案).doc
![必修5《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情境默写(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bbcd06edd88d0d232d46a57.png)
必修5《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情境默写《归去来兮辞》(并序)默写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有对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对当初自己为了谋生而出仕的懊悔。
2.“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o挽回过去,不太可能;着眼将来,未来可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们读到《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时,眼前彷佛见到“无官一身轻”的陶渊明划着小船归家时任意飘荡、快意人生的样子。
4.《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陶渊明问道于行人,遗憾晨光微弱,不见照见前路,可见其归心似箭。
5.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自言:辞官归家后,心情激荡,见着院里“_____ , ______ ”早知松菊才是自己本性,后悔当初因做官荒废了小院。
6.刘禹锡在《陋室铭》里说:“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异曲同工,简陋的庭院也不能阻扌当隐士享受精神的乐趣。
7.《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 , ___________ ”两句,陶渊明以云鸟自喻,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8.《陋室铭》中刘禹锡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归去来兮辞》里的陶渊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两位隐士都以“琴书”为友,前者来往的都是贤人雅士,后者故友都是乡村故人,大雅,大俗,殊途同归。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梳理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390dc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2.png)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梳理《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二、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或棹孤舟(划)策扶老以流憩(拄着)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有时)3.动词作名词审容膝之易安(空膝的小屋)4.形容词作名词携幼入室(幼儿,儿童)倚南窗以寄傲(傲世的情怀)5.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以……为愉快)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6.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使……愉快)7.形容词作动词审容膝之易安(安居)三、古今异义词1.悦亲戚之情话古: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2.悦亲戚之情话古:知心话今: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将有事于西畴古:农事今:指有事情4.既窈窕以寻壑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于时风波未静古: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6.景翳翳以将入古:日光今:景色,光景7.或命巾车古:有时今:或者,或许8.何不委心任去留古:指生死今:离开留下9.或植杖而耕耔古:立今:种植10.问征夫以前路古:行人四、一词多义1.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行人)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2.归田园将芜胡不归?(动词,归隐)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到死)五、虚词积累1.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修饰,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18个“以”字之中,除去“既自以心为形役”(“以”是介词,“让”的意思)、“问征夫以前路”(“以”是介词,“用”的意思)和“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是介词,“把”的意思)之外,剩下的,全部是连词,相当于“而”。
2.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析)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3.之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感吾生之行休(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往)六、疑问词这篇文章中出现的疑问词有“胡”(“胡不归”,相当于“为什么”)、“奚”(“奚惆怅而独悲”,相当于“为什么”)、“焉”(“复驾言兮焉求”,相当于“什么”)和“曷”(“曷不委心任去留”,相当于“为什么”)。
《归去来兮辞》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归去来兮辞》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93c9551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d.png)
《归去来兮辞(并序)》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常识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文化知识:(1)吏:指县丞、县尉,是县吏中职位较高的官吏。
②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中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以“三径”代指隐士住处。
③家叔:对人谦称自己的叔叔为家叔,指陶夔,当时任太常卿。
对别人谦称自己家里年纪大的人,如家严、家父、家慈、家母、家兄、家姊等。
④仲秋: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春夏秋冬,四时成岁,每季都有孟、仲、季三个月,“孟”是第一,“仲”是第二。
古时称仲秋,民间称为中秋。
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
中秋这个节气一般与秋分相距最近,偶然也有碰上中秋的。
⑤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二、重要词语释义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小孩)盈室,瓶无储粟,生(维持)生(动作名,生活)所资(凭借),未见其术。
亲故(故交)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无,没有)途。
会(适逢)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战乱)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距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道理)?质性自然,非矫厉(造作勉强)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身心都感到痛苦)。
尝从人事(做官),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感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成熟),当敛裳宵逝(离去)。
寻(不久)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离开)职。
仲秋(农历八月)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心意),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为什么)不归?既自以心(内心)为形役,奚(为什么)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知来者之可追(补救)。
文言文复习 必修5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文言文复习 必修5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https://img.taocdn.com/s3/m/f8c17bab960590c69fc37606.pn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20)则刘病日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听到。 (22)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物,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逃。 (11)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动词的使动用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逍遥游》 形容词作动词,振奋。 (12)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动词,向下。 (13)不过数仞而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绝云气:形容词作动词,穿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伶仃” 孤独的样子 通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https://img.taocdn.com/s3/m/28fca5c726fff705cc170af1.png)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一. 教学目标:《归去来兮辞(并序)》1. 掌握本课的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 朗读并背诵全文,体会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3. 诵读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体会感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境界。
《滕王阁序》1. 了解作者及“序”的有关知识。
2. 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3. 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归去来兮辞(并序)》1. 重点,文言实词的归纳。
2. 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滕王阁序》1. 理解用典的作用。
2. 感知骈体文的文体特点。
三. 知识分析:《归去来兮辞(并序)》(一)认识作者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出身于没落官僚地主家庭,《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
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
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者。
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而辞赋以《归去来兮辞》为最有名。
有《陶渊明集》。
(二)了解背景陶渊明从29岁起,因“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归去来兮辞》并序),曾几度出仕,最后一次是41岁(405年)时出任彭泽令,在官80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
在这十三年间,东晋内乱迭起,到处腥风血雨,官场腐败,人心险恶,世风伪诈,哀鸿遍野,他极其不满;然晋宋易代之际的时局,他仍是极其不满。
处在这样动乱、黑暗的时代,虽为东晋名臣陶侃的曾孙,但家道中衰的陶渊明,虽然有过“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宏图大志,结果也必然“有志不获聘”(《杂诗》之二)。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7254e7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4.png)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在我们上学期间,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篇1一、文学常识: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入刘宋后改名陶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浔阳柴桑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二、指出下列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三、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四、一词多义:心:1、因事顺心(心愿)2、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1、问征夫以前路(名词)2、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1、故便求之(所以)2、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2、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3、四方之事(助词“的”)奚:1、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2、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1、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2、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3、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4、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以: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往)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五、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古义:指战乱。
《归去来兮辞(并序)》-2023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
![《归去来兮辞(并序)》-2023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d30f8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b.png)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古义:_知__心__话__ ④情话 悦亲戚之情话
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古义:_幽__深__的__样__子__ ⑤窈窕 既窈窕以寻壑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
4.多义实词
词语
例句
①脱然有怀
②怀良辰以孤往
③感君区区怀(《孔雀东南飞》) (1)怀
④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 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 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
⑨策(拄着) ⑩扶老(拐杖) ⑪流憩( 无目的地漫步和随时 随地休息) ⑫矫(举) ⑬景(日光)
理解性默写 ①《归去来兮辞》中的“_倚__南__窗__以__寄__傲__, _审__容__膝__之__易__安__”两句, 表达了 作者的傲然自得之情和甘于淡泊之志。 ②《归去来兮辞》中, 作者用自然界中的白云和飞鸟来比喻自己回到田园 后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句子是“__云__无__心__以__出__岫_, _鸟__倦__飞__而__知__还__”。 ③《归去来兮辞》中“__景__翳_翳__以__将__入__, __抚__孤__松__而__盘__桓_”两句写天色已晚, 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
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问代词)、之(动词)
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 奚(疑问代词)、疑(动词)
⑤乐夫天命复奚疑
7.文化常识 (1)“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 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 称_骚__体__。汉代以后,人们常把“辞”和“赋”统称为_____辞_。赋 (2)家叔以余贫苦 家叔: 对人称自己的叔父。 “家”字一般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人。如称父亲为 “__家__父_”“____家__君__(_家__尊__、__家__严”,) 称母亲为“_____”“家__母___”,称家兄慈长为“家 兄”,称姐姐为“家姐”。 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人一般用“舍”字。如称弟弟为“舍 弟”,称妹妹为“舍妹”。
语文高考复习板块2 文言文阅读 学案26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
![语文高考复习板块2 文言文阅读 学案26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https://img.taocdn.com/s3/m/98a85ab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7.png)
学案26《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活动一基础知识梳理1.通假字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乃瞻衡.宇②景.翳翳以将入③俨.骖于上路④云销.雨霁答案①通“横”,横木②通“影”,日光③同“严”,整齐的样子④通“消”,消失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幼稚幼稚..盈室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②慷慨于是怅然慷慨..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惜③情话悦亲戚之情话..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④窈窕既窈窕..以寻壑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⑤逢迎千里逢迎..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⑥上路俨骖于上路..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走上路程,动身⑦学士孟学士..之词宗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学位名⑧猖狂阮籍猖狂..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狂妄而放肆⑨见机所赖君子见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看机会,看形势答案①小孩②感叹③知心话④深远曲折的样子⑤迎接⑥高高的道路⑦掌管文学撰述的官⑧狂放,不拘礼法⑨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1)质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②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④其俗以男女质.钱(《柳子厚墓志铭》)抵押,典当(2)非①觉今是而昨非.②富贵非.吾愿③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3)就①三径就.荒,松菊犹存②金就.砺则利(《劝学》)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④轲自知事不就.(《荆轲刺秦王》)(4)复①复.驾言兮焉求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③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④有复.于王者曰(《齐桓晋文之事》)禀报⑤昭王南征而不复.(《左传》)回来(5)病①饥冻虽切,违己交病.②则刘病.日笃(《陈情表》)③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原毁》)毛病,缺点④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担忧,忧虑(6)间①目吴会于云间.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④谗人间.之(《屈原列传》)离间答案(1)①本质②砧板③品质(2)①不对的,错误的②用在否定判断句中,不是③责难,非难(3)①接近②靠近③赴任④完成,成功(4)①再,又②恢复③夹层的,双层的(5)①感到痛苦②疾病,病情(6)①中间,当中。
《归去来兮、滕王阁、逍遥游》文学常识
![《归去来兮、滕王阁、逍遥游》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7cccc5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4.png)
《归去来兮、滕王阁、逍遥游》文学常识《归去来兮辞》1、辞:①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
②即赋,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
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
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
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
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一般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
③楚辞。
④古体诗的一种。
如:木兰辞。
2、古今亲属称谓⑴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
①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
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②舍: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但不说舍儿、舍女。
③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妣、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④亡: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的称呼,如亡妹、亡儿。
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⑤犬:旧时谦称自己年幼涉及不深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⑥小:对人常用来称己一方的谦词,如自称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等。
家父(家严、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北、舍妹:称自己的弟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豚子、犬儿、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⑦古代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孟)、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父之兄称“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