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知识点
心脏注水知识点总结
心脏注水知识点总结一、心脏注水的适应症1. 心力衰竭:心脏注水可以用于治疗心力衰竭,通过增加心脏的负荷来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排血能力,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2. 心肌梗死:心脏注水也可以用于治疗心肌梗死,通过向梗死部位注入适当的液体来保护心肌,并促进心肌修复和再生。
3. 心律失常:心脏注水可以用于治疗某些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心房颤动等,通过调节心脏的兴奋性和传导性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4. 心肌病变:心脏注水也可以用于治疗一些心肌病变,通过向受损的心肌注入适当的液体来保护心肌,并促进心肌修复和再生。
二、心脏注水的操作方法1. 心脏注水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心脏注水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病史的了解、体格检查、相关检查和诊断、术前准备等。
2. 心脏注水的器材准备:进行心脏注水需要一系列的器材,包括心脏造影设备、导管、介入器械、注射器、引流管等。
3. 心脏注水的操作步骤:进行心脏注水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首先是局部麻醉和皮肤消毒,然后是穿刺导管,并向心脏注入适当的液体。
4. 心脏注水的术后处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的监测,以及相关的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三、心脏注水的注意事项1. 术前评估:在进行心脏注水之前,需要进行患者的全面评估,包括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2. 导管选择:在进行心脏注水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导管,包括导管的长度、直径、软硬度等方面的选择,以确保导管能够准确地进入心脏腔。
3. 注水液体选择:在进行心脏注水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注水液体,包括理想的粘度、渗透压、温度等方面的选择,以确保注水液体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心脏。
4. 术后观察:在进行心脏注水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心脏功能等方面的观察,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心脏注水的并发症与处理1. 心脏穿孔:心脏注水可能会导致心脏穿孔,如果发生心脏穿孔,需要立即停止注水,并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心包填塞的处理、外科手术修补等。
煤层注水知识点(煤层注水很重要)
短孔注水(分段注水)知识点1、煤层注水力学特性(1)水力学特性分析对煤层的注水效应主要取决于煤体对水的渗透特性,煤体对水所遵循的渗透系数规律为:K=a exp(-bΘ+cp)式中:K——渗透系数,m/d;Θ——体积应力,Θ=σx+σy+σz,Mpa;P——孔隙压,Mpa;a、b、c——拟合常数。
由上式可以看出,煤体的渗透系数受孔隙压与体积应力影响十分显著,说明煤层注水对煤体的渗透性影响及改性主要取决于注水压力与煤的实际赋存深度。
(2)水对煤层力学特性的影响煤样在饱和含水以后,其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下降幅度基本符合以下关系式:σc=a-bW c E=a/W c-b E=a-bp式中:σc——单轴抗压强度,Mpa;W c——煤体饱和含水率,%;E——弹性模量,Mpa;P——孔隙水压,Mpa;a、b——拟合常数。
由上式可以看出,煤层注水可以软化煤体、增加煤体塑性,有效降低由于应变能突然释放导致的各类煤矿事故。
2、煤层注水防治煤尘煤是孔隙裂隙双重介质,当水通过裂隙进入孔隙并吸附在孔隙表面时,表现为三方面的降尘作用:(1)湿润了煤体内的原生煤尘。
煤体内各类裂隙中都存在着原生煤尘,随煤体的破碎而飞扬于矿井空气中。
水进入裂隙后,可使其中的原生煤尘在煤体破碎前预先湿润,使其失去飞扬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消除了这一尘源。
(2)有效地包裹了煤体的每一个部分。
水进入煤体各类裂隙、孔隙之中,不仅在较大的构造裂隙、层理、节理中有水存在,而且在极细微的孔隙中都有水注入,甚至在1μm以下的微孔隙中充满了毛细水,使整个煤体有效地被水所包裹起来。
当煤体在开采中受到破碎时,因为水的存在消除了细粒煤尘的飞扬,即使煤体破碎得极细,渗入细微孔隙的水也能使之都预先湿润,达到预防浮游煤尘产生的目的。
(3)改变了煤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水进入煤体后,湿润的煤炭塑性增强,脆性减弱。
当煤炭受外力作用时,许多脆性破碎变为塑性形变,因而大量减少了煤炭破碎为尘粒的可能性,降低了煤尘的产生量。
油田注水技术总结范文
油田注水技术总结范文
油田开采过程中,为了维持储层压力,提高采收率,需要采用油田注水技术。
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对公司油田的注水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总结,主要体会如下:
一、注水方式的选择
根据油田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边沿水注方式。
这种方式是在油藏边缘注入水驱,使底水顺势向油藏中央移动,起到补充形成维持层间压力差的作用。
这种注水方式对我们油田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技术简单易行。
二、注水参数的确定
我们根据油田实测压力数据、钻井资料和物性参数测试结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最佳的注水压力、注水量等参数。
模拟结果表明,当前最优注水压力为,日注水量为立方米。
参数确定科学合理,为注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注水效果评价
通过对产出液体的监测,我们评价了注水的效果。
监测结果显示,在注水后的两个月内,日产液量提高了%,水油比降低了个百分点。
说明注水达到了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整体技术情况良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注水作业,各项技术指标和效果均符合预期要求,达到
了设计标准,为油田的高效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优化注水系统,提高注水技术的经济效益和应用效果。
六年级知识点注水问题
六年级知识点注水问题注水问题在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比例关系和实际问题的应用。
本文将从注水问题的定义、解题方法和实例等方面进行论述。
注水问题是指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信息和条件,计算出所需的物质的含量或浓度。
在注水问题中,一般会给出已知的初始浓度、初始含量、加入或蒸发的量等信息,然后求解出最终的浓度或含量。
注水问题的解题方法主要包括比例关系和代数运算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起原物质与水或其他液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初始物质与水的比例。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的最终结果,我们再次建立起最终物质与水的比例。
通过比较两个比例关系,我们可以得出物质的最终含量或浓度。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注水问题的解题方法。
【例一】某种果汁的初始浓度为20%,现有80升果汁,问应如何加水,才能使果汁的浓度达到10%?解析:首先,我们可以建立起初始果汁与水的比例关系,即20%:80%。
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最终浓度10%来建立最终果汁与水的比例关系,即10%:90%。
由于果汁的总量为80升,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比例关系:20%:80% = 10%:90%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比例关系的等比例性质,得到以下等式:20% × 80升 = 10% × x升解方程得到x=160。
因此,我们需要加入160升的水,才能使果汁的浓度达到10%。
【例二】一桶水中含有30升水,现要加入一些盐水使得水的含盐量为25%。
已知加入盐水的体积与盐水的浓度成反比,求需要加入多少升的盐水?解析:首先,我们可以建立起水与盐水的比例关系,即100%:0%。
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最终含盐量25%来建立最终水与盐水的比例关系,即25%:75%。
由于水的总量为30升,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比例关系:100%:0% = 25%:75%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比例关系的等比例性质,得到以下等式:100% × 30升 = 25% × x升解方程得到x=120。
油水井的化学改造—调剖
任务一:调剖
知识点 03
冻
胶
型
调
剖
剂
知识点3:冻胶型调剖剂
定义 :两种工作液相遇
后产生冻胶封堵高渗层
特点
:整体成冻,封堵物质量
大
知识点3:冻胶型调剖剂
调剖原理
冻胶在地层多孔介质中产生物理堵
塞作用、吸附作用、残余阻力或改
变水油流度比。
知识点3:冻胶型调剖剂
①第一反应液:HPAM,CMC、CMHEC或XC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起泡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氮气
气体
二氧化碳
任务一:调剖
知识点 05
絮 凝 体 型 调 剖 剂
知识点5:絮凝体型调剖剂
定义:将粘土悬浮体与
HPAM交替注入地层,产
生絮凝体封堵高渗层
特点
:有效封堵高渗透层
知识点5:絮凝体型调剖剂
调剖原理
粘土悬浮体表面带的阳离子可以吸附到
知识点 02
无机酸类调剖剂
知识点2:无机酸类调剖剂——硫酸
硫酸——利用地层中的钙、镁来产生调剖物质。
1
2
3
硫酸与近井地带
碳酸盐反应,增
加注水井的吸水
能力;
产生的硫酸钙、
硫酸镁随酸液进
入地层,饱和后
析出,形成堵塞;
由于高渗透层进
入硫酸多,主要
堵塞发生在高渗
透层。
知识点2:无机酸类调剖剂——硫酸
+ → ↓ + ↑ +
+ ( ) → ( ) +
第一反应液:硅酸钠;
第二反应液:CaCl2、MgCl2·6H2O。
渗流力学知识点总结
渗流力学知识点总结一、渗流基本理论1.渗流的基本概念渗流是指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现象。
多孔介质是由孔隙和固体颗粒组成的介质,流体可以通过孔隙和固体颗粒之间的空隙进行流动。
渗流现象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地下水的运移、石油的开采、地下储层的注水等。
2.渗透性与渗透率渗透性是指单位压力下单位面积介质对流体的渗透能力,通常用渗透率来描述。
渗透率是介质内渗流速度与流体粘滞力之比。
一般来说,渗透性越大,渗透率越高,介质对流体的渗透能力越强。
3.渗透压力与渗透率渗透压力是指多孔介质内部由于孔隙中流体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压力。
渗透压力的大小与介质的孔隙结构、流体的性质、地下水位等因素有关,它是影响渗流速度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4.达西定律达西定律是描述渗透性与渗流速度之间关系的定律,它指出在流体粘滞力不考虑的条件下,渗透速度与渗透压力成正比,与渗透率成反比。
达西定律为渗流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多孔介质渗流规律1.多孔介质的渗流特性多孔介质是由孔隙和固体颗粒组成的介质,它具有复杂的微观结构和介质性质。
渗流在多孔介质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介质的孔隙度、渗透率、渗透性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渗流规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渗流方程渗流方程是描述多孔介质中流体运移规律的方程,它通常由渗流方程和质量守恒方程两部分组成。
渗流方程描述了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它是渗流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多孔介质的稳定性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现象可能受到介质本身的稳定性限制。
孔隙结构、流体的性质以及渗透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介质的稳定性,这对渗流速度和方向产生重要影响。
4.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现象通常较为复杂,其渗透率、孔隙度、渗透性等参数都可能在空间上呈现非均匀性。
对非均质多孔介质中渗流规律的研究对于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非线性渗流1.非线性渗流模型非线性渗流模型是描述介质非线性渗流现象的数学模型。
化工厂循环水知识点
化工厂循环水知识点化工厂循环水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过处理后再次使用的水。
循环水的使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减少化工废水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化工厂循环水的相关知识点。
一、循环水的重要性化工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将废水排放到外部环境中,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循环水的使用可以将废水再次利用,减少废水的排放,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循环水的处理工艺化工厂循环水的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环节。
1. 预处理:预处理是循环水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等杂质。
预处理的方法有沉淀、过滤、气浮等。
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生物处理可以通过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进行。
3.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对生物处理后的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
常见的深度处理方法有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
三、循环水的回收利用经过处理的循环水可以回收利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
循环水的回收利用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1. 冷却循环:循环水可以用于化工设备的冷却,通过吸热后的循环水再次循环使用,达到节能的效果。
2. 注水循环:循环水可以用于化工设备的注水,替代新鲜水的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3. 洗涤循环:循环水可以用于化工设备的洗涤,通过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洗涤用水的消耗。
四、循环水的管理和维护化工厂循环水的管理和维护对于保证循环水质量的稳定和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1. 定期监测:化工厂应定期对循环水进行监测,包括水质指标、微生物指标等,以及对循环水系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水质调整:根据循环水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整方法,保持循环水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3. 设备维护:定期对循环水处理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专题24浮力轻杆加水放水题型(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解析版)
专题24 浮力轻杆加水放水题型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 总计 题数5101025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不吸水的长方体A 固定在体积不计的轻杆下端,位于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容器高度足够),杆上端固定不动。
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底面积为80cm 2,若ρA =0.5g/cm 3,现缓慢向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与注水体积V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容器底面积为100cm 2B .物体恰好浸没时下底面所受到的压强为1400PaC .物体恰好浸没时杆对物体的力为5.2ND .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000Pa 时,加水体积为850cm 3【答案】A【解析】解:AB 、由图可知,当注水体积为V 1=600cm 3时,水开始接触物体A ,水的压强是p 1=600Pa ;V 2=900cm 3时,A 完全浸没,水的压强是p 2=2100Pa , 由p =ρgh 可得,水开始接触物体A 时水的深度;h 1=p 1ρ水g=600Pa1×103kg/m 3×10N/kg =0.06m =6cm ; A 完全浸没时水的深度:h 2=p 2ρ水g=2100Pa1×103kg/m 3×10N/kg=0.21m =21cm ;A 的高:h A =h 2﹣h 1=21cm ﹣6cm =15cm ; A 的体积:V A =S A h A =80cm 2×15cm =1200cm 3,水从刚接触物体A 的下底面到刚好浸没水中,注入水的体积:V 水=900cm 3﹣600cm 3=300cm 3, 而V 水=(S 容﹣S A )h A ,即300cm 3=(S 容﹣80cm 2)×15cm , 解得:S 容=100cm 2,故A 正确、B 错误; C 、物体恰好浸没时,物体A 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V 排g =ρ水V A g =1×103kg/m 3×1200×10﹣6m 3×10N/kg =12N , A 的重力:G A =m A g =ρA V A g =0.5×103kg/m 3×1200×10﹣6m 3×10N/kg =6N ,因为A 受到的重力、浮力、杆的压力而静止,所以A 受到的重力加上杆对物体A 的压力等于浮力, 杆对物体的压力:F 压=F 浮﹣G A =12N ﹣6N =6N ,故C 错误;D 、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3=2000Pa 时,水深:h 3=p 3ρ水g=2000Pa1×103kg/m 3×10N/kg=0.2m =20cm ,物体A 浸入深度:h 浸=h 3﹣h 1=20cm ﹣6cm =14cm ,水从刚接触物体A 的下底面到物体A 浸入深度为14cm ,注入水的体积: V 水′=(S 容﹣S A )h 浸=(100cm 2﹣80cm 2)×14cm =280cm 3,总共加水的体积:V 水总=V 1+V 水′=600cm 3+280cm 3=880cm 3,故D 错误。
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一、液体压强(一)液体压强的产生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液体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变化,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准备一个透明的塑料容器,在容器的侧壁不同深度处扎几个小孔,然后向容器中注水。
可以看到,水从较深位置的小孔喷射得更远,这就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三)液体压强的大小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ρgh其中,p 表示液体压强,单位是帕斯卡(Pa);ρ 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g 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98N/kg 或10N/kg;h 表示液体的深度,是指从液面到所求压强位置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m)。
例如,求水深为 5 米处的压强,假设水的密度为 1000kg/m³,g 取10N/kg,则压强 p = 1000×10×5 = 50000Pa 。
(四)液体压强的应用1、连通器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里装的是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常见的连通器有茶壶、船闸等。
以船闸为例,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船只从上游驶向下游时,先关闭下游闸门,打开上游闸门,使上游和闸室形成一个连通器,上游的水流入闸室,闸室水面与上游相平。
然后关闭上游闸门,打开下游闸门,使闸室和下游形成一个连通器,闸室的水流入下游,船只就可以驶向下游。
2、液压机液压机是根据帕斯卡原理工作的。
小活塞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传递到大活塞上。
大活塞受到的压力等于小活塞受到的压力乘以大活塞面积与小活塞面积的比值。
液压机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维修、建筑施工等。
石油注水井知识点总结
石油注水井知识点总结一、石油注水井的原理和作用1.1 石油注水井的基本原理石油注水井是通过向油田中注入水来提高地层压力,进而推进石油流向井口,从而提高采收率的产油方式。
石油注水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层水平向引压原油流动,通过增加地层压力使原油向井口运移并提高采收率。
1.2 石油注水井的作用①增加地层压力,推进石油流向井口,从而提高采收率。
②改善油层物理性质,提高原油粘度,减小地层渗透率,减缓水驱油,防止原油水平运移,控制毛细作用等。
③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减小油田地质压力,延缓地层动摩擦力作用,减小地质压力梯度,减少地质压力对油井产能的影响。
二、石油注水井的构造2.1 石油注水井的类型按照注水井的注水方式和工作特点可以分为常规注水井、有压注水井、水驱气驱注水井、压裂注水井、辅助注水井等。
2.2 石油注水井的构造组成石油注水井主要由井口设备、注水管线、注水泵、注水井水处理设备等组成。
井口设备包括防喷器、油管、波纹管、注水管道等。
注水管线是指连接水源和注水井的管道系统,包括水源沟、生产水处理装置和输水管道等。
注水泵是注水井的核心设备,一般包括离心泵、螺杆泵等。
注水井的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除杂设备、水质调节设备、水泵系统等。
2.3 石油注水井的井筒结构石油注水井的井筒结构一般由水平井段和垂直井段组成。
水平井段是指位于井下水平方向上的井段,垂直井段是指井眼位置从地表到油层上部的井段。
水平井段是石油注水井的重点区域,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注水井的有效注水产能。
三、石油注水井的工程设计3.1 井网布点设计石油注水井的井网布点设计是决定其注水效果和注水产能的关键因素。
井网布点设计要充分考虑油层地质特征、含水层分布、渗透率分布、水源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注水井布点,避免重复开发和盲目开发,提高石油注水井的开发效率。
3.2 注水井的选址和设计注水井选址和设计是注水井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石油注水井的建设成本和注水效果。
注水排水知识点归纳总结
注水排水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注水排水的基本概念1. 注水排水的定义注水排水是指利用钻孔技术,通过往地下注入水泥浆或其他材料,形成“水泥墙”来防止地基液体渗透或者把地基液体挤压出来的工程技术。
2. 注水排水的目的(1) 降低地下水位,稳定地基;(2) 防止地基液体渗透或者涌出,影响建筑物的安全;(3) 保障建筑物施工和使用的安全;3. 注水排水的原理通过注入水泥浆等材料,形成水泥墙,阻隔地下水的渗透和涌出,从而实现降低地下水位和稳定地基的目的。
二、注水排水的工程要点1. 地质勘探在进行注水排水工程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下水位、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等信息,为制定注水排水方案提供依据。
2. 孔径选择根据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注水排水孔的直径、深度和布孔方式。
3. 注水排水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的注水排水材料,如水泥浆、高分子材料等。
4. 施工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注水排水施工方法,如压注法、空压钻孔法、地下注浆法等。
5. 施工技术掌握注水排水施工技术,确保注水排水孔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6. 监测与管理对注水排水工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障注水排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三、注水排水的应用领域1. 基础工程在地铁、桥梁、隧道等基础工程中,注水排水可以通过降低地下水位,稳定地基,保障工程的安全。
2. 矿山工程在煤矿、金属矿山等工程中,注水排水可以防止地下水涌入到矿井,保障矿工和矿山设施的安全。
3. 地下工程在地下仓库、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工程中,注水排水可以防止地下水涌入,保障地下工程的安全。
4. 地下管道在地下排水管道、通讯管道等工程中,注水排水可以防止地下水涌入,保障地下管道的正常使用。
四、注水排水的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注水排水技术将会不断提升,出现更多高效、节能、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2. 安全管理随着建筑工程复杂性的增加,注水排水工程的安全管理将会更加重视,出现更加严格的管理标准和监测技术。
六年级注水出水应用题
六年级注水出水应用题注水和出水是物理中常见的实践应用之一,其原理依靠液体的特性,通过管道或容器来实现。
在六年级的学习中,注水出水问题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下面就注水和出水的应用题进行一些解答,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 小明家的花园里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长为2米,宽为1.5米,深度为0.5米。
小明请来了一辆带有水泵的水车,每分钟可以注入水20升。
请问,要注满这个喷水池需要多长时间?解答:首先计算喷水池的容积。
喷水池的容积 = 长 ×宽 ×深度 = 2 × 1.5 × 0.5 = 1.5立方米。
根据题目中提到的水车的注水速度,每分钟注入20升,可以转化为1分钟注入0.02立方米(1升=0.001立方米)。
因此,注满喷水池所需要的时间 = 喷水池的容积/每分钟注入的水量 = 1.5立方米/0.02立方米/分钟= 75分钟。
所以,要注满这个喷水池需要75分钟。
2. 一根直径为10厘米的水管中的水流速为每秒钟400毫升。
如果打开水龙头让水流过这根水管,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将1升的水完全放进水箱中?解答:首先计算水管的截面积。
水管的截面面积= π × 半径² = 3.14 × (10/2)² = 78.5平方厘米。
根据题目中提到的水流速度,每秒钟流出400毫升,可以转化为0.4立方厘米(1毫升=0.001立方厘米)。
因此,注满1升的水所需要的时间 = 水箱容量/水流速度 = 1000立方厘米/0.4立方厘米/秒 = 2500秒。
所以,打开水龙头让水流过这根水管,需要2500秒,即41.67分钟,可以将1升的水完全放进水箱中。
3. 一桶装满瓶装水的空桶质量为5千克,装满水之后为55千克。
一桶装满沙子的空桶质量为15千克,装满沙子之后为35千克。
如果一瓶瓶装水的质量为1千克,一瓶瓶装沙子的质量为2千克,那么装满水的桶中有多少瓶装水?装满沙子的桶中有多少瓶装沙子?解答:先计算空桶的质量。
供水水文地质知识点总结
1.自然界(地球)水的分布?自然界的水,以气态、液态、固态形式,分布于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中。
2. 地下水的补给源?大气降水。
冰雪融水。
地表水。
沉积物夹带水。
深部来源水。
含水层之间补给。
人工补给【回灌】。
3.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以泉的形式排泄。
向地表水的排泄。
以蒸发的方式排泄。
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排泄。
人工排泄【抽取地下水】以火山热液、喷气的形式排泄。
通过植物体液循环排泄。
4.地下水的径流过程、径流成因、径流影响因素?大气降水、地表水等,通过包气带下渗,补给含水层而成为地下水;地下水,又在自重力作用下由高水位处向低水位处渗流【潜水】、或在自承压力作用下由高水压处向低水压处渗流【承压水】,并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或直接补给地表水;如此反复循环。
这就是地下水径流的根本原因。
含水层的空隙性。
影响因素: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如潜水、承压水。
气候条件。
地下水的补给量。
地形的坡度与高度、含水层的产状,直接影响潜水的径流。
地下水的承压大小,直接影响承压水的径流。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与含悬浮物,影响地下水的重度和粘滞性,从而影响地下水的径流。
人为因素,多种工程活动,如修建水库、农填灌溉、矿坑排水、深井注水、抽取地下水等,影响地下水的径流。
5.地下水补给、排泄、径流之间转化关系?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之间密切联系、相互转化,形成地下水循环的完整过程。
当自然条件发生改变时,地下水的径流方向与流量、补给区与排泄区、补给量与排泄量等,可以发生转化,甚至补给区变成排泄区、排泄区变成补给区。
自然条件改变,如河流改道与河床抬升、海进与海退、湖泊与沼泽蜕化、地壳升降与分水岭改变等,可以引起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之间转化。
人类工程活动,如修建水库、开挖渠道、引水灌溉、矿区排水、人工开采、深井注水、抽取地下水等,可以引起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之间转化。
6.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基本概念?含水层: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地下水的地层。
构成含水层的条件,一是地层中含有空隙且充满足够数量的地下水,二地下水能够在地层空隙中运移。
高中化学基础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基础实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化学实验仪器1.容器与反应器2.计量仪器3.其他常用化学仪器知识点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玻璃仪器的洗涤⑴ 一般步骤:特殊试剂洗涤→自来水洗涤→蒸馏水洗涤(若附着物易于清除,第一步可省略)。
⑵ 操作:例如洗涤试管,注入半试管水(如果试管内还有废液,应先倒净废液再洗涤,不要未倒废液就注水),振荡后把水倒掉,这样连洗几次。
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
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3)洗净标准:玻璃内壁附.........,.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着的水呈均匀的水膜特殊污迹的洗涤举例:(1)内有油脂的试管 NaOH溶液或洗衣粉或汽油(2)附有银镜的试管 HNO3溶液(3)还原CuO后的试管硝酸(4)粘有硫磺、白磷、碘的试管 CS2(5)久置KMnO4溶液的试剂瓶浓盐酸(6)熔化硫的试管 NaOH溶液或CS2(7)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盐酸(8)熔化苯酚的试管酒精或NaOH溶液(9)盛放乙酸乙酯的试管 NaOH溶液酒精(10)做过Cl—,Br—检验的试管氨水2.连接仪器装置成套装置的组装:把单个的仪器连接为成套的装置,一般要按照自下而上,由左向右的顺序进行。
把成套的装置拆分为单个仪器时,顺序与上相反.连接成的成套装置,要固定牢固....,重心稳定.....3.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的气密性的检查,应用的是气体体积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A B CD对上图A所示的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末端....(必要时可双.....插入水中,用手紧握手同时用)容器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冷却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对上图B所示的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要先向左边试管里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右端导管末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容器的上外壁。
消防给水管道最全知识点
消防给水管道最全知识点1.管材和阀门1)埋地管道。
当系统工作压力不大于1.20MPa时,宜采用球墨铸铁管或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给水管道;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20MPa小于1.60MPa时,宜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加厚钢管和无缝钢管;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60MPa时,宜采用无缝钢管。
2)架空管道。
当系统工作压力小于等于 1.20MPa时,可采用热浸锌镀锌钢管;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20MPa时,应采用热浸镀锌加厚钢管或热浸镀锌无缝钢管;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60MPa时,应采用热浸镀锌无缝钢管。
3)阀门。
①埋地管道的阀门宜采用带启闭刻度的暗杆闸阀,当设置在阀门井内时可采用耐腐蚀的明杆闸阀。
②室内架空管道的阀门宜采用蝶阀、明杆闸阀或带启闭刻度的暗杆闸阀等。
③室外架空管道宜采用带启闭刻度的暗杆闸阀或耐腐蚀的明杆闸阀。
④埋地管道的阀门应采用球墨铸铁阀门,室内架空管道的阀门应采用球墨铸铁或不锈钢阀门,室外架空管道的阀门应采用球墨铸铁阀门或不锈钢阀门。
⑤消防给水系统管道的最高点处宜设置自动排气阀。
⑥消防水泵出水管上的止回阀宜采用水锤消除止回阀,当消防水泵供水高度超过24m时,应采用水锤消除器。
当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有囊式气压水罐时,可不设水锤消除设施。
2.室外消防给水管网设置要求1)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两路消防供水时应采用环状管网,但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时可采用枝状管网。
2)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应能满足消防用水总量的供给要求。
3)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流量、流速和压力要求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DN100。
4)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
3.室内消防给水管网设置要求1)室内消火栓系统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大于20L/s,且室内消火栓不超过10个时,除特殊要求外,可布置成枝状。
2)当由室外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系统直接供水时,合用系统除应满足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以及生产和生活最大小时设计流量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流量和压力要求。
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
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知识是静态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没有智慧,充其量不过是一本记载着知识的书。
中国茶道与茶艺知识点
中国茶道与茶艺知识点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茶艺则是茶道的实践与艺术表现。
茶道源远流长,凝聚着中国人对于生活品味、礼仪规范的独特理解。
本文将介绍中国茶道与茶艺的基本知识点,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
一、茶的起源与发展茶叶作为中国的国饮,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相传,茶的发现与使用始于中国西南地区。
茶叶在唐朝时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此后通过宋、明、清等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中国茶叶的饮用与制作技艺。
二、茶道的概念与内涵1. 茶道的定义和特点茶道,是指以茶为媒介,通过泡茶、沏茶的仪式和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主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茶道倡导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平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
2. 茶道的核心价值观茶道强调谦和、自然、敬重、静心的核心价值观。
茶道主张以茶养心,以茶养性,通过品茶的过程,达到身心放松、修身养性的目的。
三、茶艺与茶具1. 茶具的分类与作用茶具是茶艺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用途与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茶壶、茶杯、茶盘等。
茶具选用材料讲究纯净、质地均匀,制作精细,以保证茶叶在沏泡过程中的品质。
2. 茶具的保养与使用方法茶具的保养对于茶艺表演的成功至关重要。
茶具应避免与异味接触,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并晾干,定期使用细软的布进行擦拭和保养。
四、泡茶的技艺与要点1. 选茶的原则泡茶时选择不同品种的茶叶需根据其特性和个人偏好进行搭配,通常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
2. 水的选用与温度控制泡茶所用的水质对于茶叶的口感影响很大,应使用纯净的泉水或矿泉水。
而不同茶叶的浸泡温度也有明确的要求,如绿茶常用80°C左右的温水,乌龙茶则要求水温在90°C以上。
3. 泡茶的步骤与技巧泡茶的步骤包括洗茶、注水、闻香、品茗等。
在具体操作中,需注意控制放入茶叶的量、注水的速度以及泡茶时间的掌握。
五、茶道与礼仪1. 制定茶道仪式的原则茶道仪式是茶道实践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场合和目的,茶道仪式的形式与流程也有所不同。
”倒一杯水”有哪些不同的表达方式?
”倒一杯水”有哪些不同的表达方式?
一、注水
注水是指将水倒入杯子中的过程。
无论是平时喝水、冲泡茶叶还是冲泡咖啡,都需要进行注水。
在注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倒水的速度和角度,以避免溅出或者漏出。
此外,注水时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器具,如玻璃杯、瓷杯等,以满足个人的口感偏好。
二、倒水
倒水是将已经注入杯中的水从容器中倾倒出来的过程。
在倒水时,可以通过倾斜杯子来控制水流的速度和方向。
有时倒水还可以用来进行表演,例如借助特殊器具或技巧,将水倒入杯子时形成美丽的水柱,这种方式常见于饮食文化中的茶艺表演和调酒表演。
三、斟水
斟水是指将水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通常用于调制饮品或进行特定的礼仪活动。
斟水时,需要注意倒水的平稳度和节奏感,以确保饮品的味道和口感达到最佳状态。
在一些重要场合,如传统中式婚礼,斟水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传递祝福和祝福新人的吉祥。
四、倒杯水
倒杯水是指将水倒入杯子中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倒杯水往往是为了满足口渴或其他需要,是人们的基本饮水方式之一。
同时,倒杯水也常见于招待客人的礼仪中,表示热情和好客。
倒杯水时,杯子的选
择、装水的方式和水的品质等都会影响到饮水的体验。
总结:
无论是注水、倒水、斟水还是倒杯水,这些表达方式都是为了满足人们饮水的需求或参与特定的活动。
在进行这些动作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技巧来实现更好的效果,从而提升饮水的品质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含水和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综合含水达到 75%~90%为高含水开发阶段,含水大于 90%为特高含水开发阶段,这个阶段大多数油井进
入高含水采油,大部分油层水淹,剩余油分布零散,地下油水关系复杂,各种措施难以维持稳产,产量讯速递减, 含水上升率减缓,到进入特高含水期,产量降至最低水平,但下降缓慢。 地层压力
注入水中所含的某些微生物除了自身堵塞以外其代谢产物也会造成堵塞。 组成油层的粘土矿物遇水后发生膨胀。 注水井区域油藏压力上升。 改善吸水能力的措施 及时取水样化验分析,发现水质不合格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保证不把合格的水注入油层。 按规定冲洗地面管线、储水设备和洗井,保证地面管线、储水设备和井内清洁。 保证平稳注水,减少波动,以免破坏油层结构和防止管壁上附属物污染水质和堵塞油层 为了改善油层的吸水能力,改善吸水能力差的油层的吸水量,通常采用酸化、压裂增注及水力震荡及水力射流 等井底处理措施。 改注水井油套压变化分析 井口油压:井口油压是指注水井井口的油管压力。井口油压 =泵压-地面管损 套管压力:是注水井油、套环形空间的井口压力,简称套压。 套管压力 =井口油压-井下管损。 引起油压变化的原油: 1)地面因素
当油田水混入少量石油时,往往具有石油或煤油味;含硫化氢时,常有一股刺鼻的臭鸡蛋味;溶有岩盐的油田 水为咸味;溶有泻利盐的油田水为苦味。油田水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5)油田水的离子元素:
油田水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所含的离子元素种类也很多,其中最常见的离子为: 阳离子:Na+、K+、Ca2+、Mg2+; 阴离子:Cl-、SO42-、HCO2-、CO32-。 油田水中除上述离子外,还含有一些特有的微量元素,其中有碘、溴、硼、锶、钡等。它们与油、气没有直接 关系,但它们若含量甚高,则表明是油、气保存的有利地质环境,所以作为找油、气的间接标志。 油田开发阶段 指整个油田开发过程按产量,含水、开发特点等变化情况划分的不同开发时期,按产量变化可分为产量上升阶 段(开发准备到全面投产阶段)、高产稳产阶段、产量递减阶段、低产收尾阶段。按开发方法可分为一次采油(利 用天然能量弹性开采)、二次采油(人工注水注气)、三次采油(注入化学药剂提高驱油效率及热力采油等)。按含 水变化可分为无水开发阶段,低含水开发阶段,中含水开发阶段,高含水开发阶段和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无水开发阶段
在水源确定的基础上,一般要进行水质处理。现场上常用的水质处理措施有以下几种 1、沉淀。 来自于地面水源的水,总有一定数量的机械杂质,因此首先是沉淀除去机械杂质
3
常用的助凝剂: 硫酸铝、硫酸铁、三氯化铁、偏铝酸钠等。 2、过滤。来自沉淀池的水往往含有少量很细的悬浮物和细菌,为了除去这类物质必须进行过滤处理。 过滤的作用: 除掉水中悬浮的细小固体颗粒杂质和少量细菌 常用的设备:过滤器或过滤池
与注水井井下作业及注水井管理操作等有关。主要包括进行作业时,因用泥浆压井使泥浆侵入注水层造成堵塞; 由于酸化等措施不当或注水操作不平稳而破坏地层岩石结构,造成沙堵,未按规定洗井,井筒不清洁,井内的污物 随注入水备管线的腐蚀产物(氢氧化铁、硫化亚铁造成堵塞,以及水在管线内产生垢造 成堵塞。
油田水的相对密度一般大于 1,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其粘度比水大,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油田水因含 有各种离子,能导电,所含离子越多,电阻率越低,导电性越强。 水的总矿化度: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一般用每升毫克数来表示; 苏联学者苏林按水中几种主 要离子的当量比例为指标划分水型,即以 Na+/Cl-、(Na+-CL-)/SO42-、 (CL- -Na+)/Mg2+成因 系数,把天然水划分 出四个基本类型: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属于大陆环境中的主要水 型,氯化镁型存在和形成于海洋环境,氯化钙型是地壳内部深成环境中的主要类型。 油田水的性质 1)密度
反九点法面积注水
井网为正方形,每口注水井给周围 8 口生产井注水,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 3:
1 面积注水适用的条件: 1、含油面积小,油层分布复杂、延展性差 2、油层渗透性差,流动系数低。 3、油田面积大而构造不完整,断层分布复杂 4、适用于强化开采 5、含油面积大物性好的油田亦可用面积注水
不规则的点状注水: 当含油面积小,如小型断块油田,油层的分布又不规则,难于布置规则的面积注水井网时, 可采用不规则的点状注水方式。根据油层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井作为注水井,使周围的数口井受到注水效果。 井网密度:当油田确定了注水方式以后,进一步解决井网密度。所谓井网密度,是指油田单位面积上的井数。在制 定开发方案时,井网密度一般按采油速度、采油强度、采油时率井网密度的顺序来确定。 速敏—是指流体与地层无任何物理和化学作用的条件下,当流体在油气层中流动时,引起油气层中微粒运移并堵塞 喉道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 水敏—油气层中的粘土矿物在原始油藏条件下处于一定的矿化度环境中,当淡水进入储层时,某些粘土矿物就会发 生膨胀、分散、运移从而减少或堵塞地层孔隙喉道,造成地层的渗透率下降,油气层的这种遇淡水渗透率降低的现 象称为水敏。 盐敏—当高于地层矿化度的工作液进入油气层后,可能引起粘土的膨胀和分散。这些都将导致油气层孔隙空间和喉 道的缩小及堵塞,引起渗透率下降从而损害油气层。 碱敏—地层水 pH 值一般呈中性或,而大多数钻井液和泥浆的 pH 值在 8~12 之间。当高 pH 值流体进入油气层后, 促使粘土水化、膨胀、运移或生成沉淀物造成地层损害称为碱敏。 酸敏—油气层的酸敏性是指油气层与酸作用后引起渗透率降低的现象。酸化是油气田广泛采用的解堵和增产措施。 酸液进入油气层后,一方面改善油气层的渗透率;另一方面又与油气层中矿物及地层流体反应产生沉淀并堵塞油气 层的孔喉。 注入水处理的要点
从底含水开发阶段结束至综合含水 75%叫中含水开发阶段。这个阶段,注水全面见效。主力油层充分发挥作 用,地层压力较高,工艺措施效果明显,这一阶段是油田开发的主要阶段,产量达到最高水平,大部分可采储量在 这一阶段采出。在这一阶段中大多数油井多层见水,主力油层进入高含水开采,经过各种增产及调整措施,中底渗 透层充分发挥作用,含水上升率加快,阶段后期使产量逐步进入递减阶段。
油田水由于溶解盐类比较多,所以矿化度也较高,密度变化较大,一般均大于 1。如四川油田三叠系石灰岩气 藏水密度为 1.001~1.010, 2)粘度
油田水因含有盐分,粘度比纯水高,一般都大于 1mPa·s。 3)颜色和透明度
油田水一般不透明,而呈混浊状,并常带有颜色。含氯化氢时呈淡青绿色;含铁质时呈淡红色、褐色或淡黄色。 4)嗅味和味道
更小的单元一口注水井控制其中之一并同时影响几口油井而每一口油井同时在几个方向上受注水井影响 油田注水方式(边外注水和边内注水) (一)边外注水
概念:指注水井按一定方式分布在外油水边界处,向边水中注水开发。 (二)边内注水
概念:指在油田含油范围内,按一定的方式在内含油边界以内布置注水井进行注水开发。 切割注水
注水的目的:油田投入开发以后,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就要不断地消耗油层本身的能量,油层压力就会不断下降, 使地下原油不断地脱气,粘度增加油井产量大大减少,甚至会停喷停产,造成地下残留大量的死油采不出来。为了 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提高油层的压力,实现油井稳产高产,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必须对油田注水 注水方式:所谓注水方式就是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排列关系。目前国内外的注水方式 主要有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和点状注水,我们采油厂目前的注水方式以面积注水为主。 油田水:是一种深埋地下的地下水,常与油、气在一起,或者离油气较近,同存于封闭环境中。油田水按含水层和 含油层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油层水和外来水两类,油层水分为边水、底水、层间水,外来水分为上部外来水、下部 外来水、构造水和人工引入水。
概念: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为较小单元,每块面积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分区进行开发和调整。 切割注水的特点:
可根据油田地质特征选择最佳切割方向和切割距; 便于调整注水方式,有利于地面生产工艺简化及管理方便; 可优先开采高产地带; 不能很好的适应油层的非均质性,井间干扰大等; 只适用于大面积、储量丰富、油层物性好、分布相对稳定的油田。 根据油井和注水井相互位置及构成的井网形状不同,面积注水可分为四点法面积注水、五点法面积注水、正七点 法面积注水、九点法面积注水、反七点法、反九点法等。正几点法和反几点法的区别在于,正几点法以油井为中心, 反几点法以注水井为中心。 1)四点法面积注水
井网为等边三角形,注水井布置在三角形顶点每口生产井受三口注水井影响,每口注水井
给周围六口生产井注水,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 2:1
2
2)五点法面积注水
井网为正方形,每口生产井受 4 口注水井影响,每口注水井给周围 4 口生产井
注水,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 1:1 3)
九点法面积注水
井网为正方形,每口生产井受 8 口注水井影响,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 1:3
3、杀菌。地面水中多数含有藻类、粪类、铁菌,在注水中必须将这些物质除掉,以防止堵塞油层和腐蚀管柱。因 此要进行杀菌。
常用的杀菌剂 氯及其化合物 如次氯酸、次氯酸盐等; 甲醛 既有杀菌又有防腐作用。 4、脱氧 。氧是造成注水系统腐蚀的最主要最直接的也是其它水质指标能否达标的关键原。
脱氧的方法: 化学脱氧法; 真空脱氧法。 5、含油污水的处理。(沉降、撇油、絮凝、浮选杀菌等) 各种添加药剂的作用 混凝的过程--是指在水处理过程中,向水中投加药剂,进行了水与药剂的混合,从而使水中的胶体颗粒产生凝聚和 絮凝,这一过程称为混凝过程程。 杀菌剂—它的杀菌作用通过它的强烈氧化作用,破坏原生质结构或氧化细胞结构中的活性基团而产生的。 缓蚀剂—是一些用于腐蚀环境中抑制金属腐蚀的添加剂,又称腐蚀抑制剂,或阻蚀剂。 阻垢剂—是一类化学药品的总成,通过它的加入可以防止和阻止水垢生成。 污水回注的优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回注的优点 (1)污水中含有表面活性物质,能提高洗油能力 (2)高矿化度的污水回注后,不会使粘土颗粒膨胀而降低渗透率。 (3)污水回注保护了环境,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解决的问题 (1)处理后的污水应达到注水水质标准 (2)水在设备和管线中既不产生堵塞性结垢,又不产生严重腐蚀。 (3)和地层水不起化学反应生成沉淀,以免堵塞油层。 注水井的投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