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古建筑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都是老问题了,其他几位回答的也很好,我本以为不该再有疑问,不过也还值得再说一次车轱辘话。

问题的本质,当在于:古建筑(及其研究)有何价值?

1 首先,建筑学不是一个纯技术行业,是人文和科技的交叉学科,一如手机和互联网。

其实,所有和人有关,为人服务的行业,都是这样的。因为人有理性,也有情感。理性的部分,科技可以解决。情感的部分,人文方能解决。概莫能外。

实际上,人类总是以理性为手段,以情感为目的。人生追求的意义或者幸福,都是情感。

2 古建筑的价值,首先当然在人文。但并不只是局限于外观、造型和风格。实际上,建筑最大的特质,还是材料和空间。虽然近现代以来,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成为主流,但对于常见建筑物的空间,其实并未超过古代很多,不过三四米层高,六七米跨度而已。而古代也同样有十几米几十米的跨度和高度。因而在日常建筑中,技术的改变并没有显著的改变日常建筑的空间和材料,也没有改变人们的感受和情感需求,于是我们还是喜欢石材,木头,砖,陶瓷,并以此标榜高档。至于钢铁和铜器之类的,古代其实也大量使用金属。唯有玻璃一项,确实古人所不曾有的大事,也是现代建筑最大的特质,暂存不论。

既然从古到今,日常建筑的人文方面并没有太大改变,也就是说人们的审美、空间感受、材质、细节、以及景观园林的偏好并没有大的改变,那么,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在日常建筑空间里,也并没有巨大的鸿沟。

我们研究古建筑,其实是研究优秀的古建筑,而不是一味为古而古。实际上能留存下来的古建筑,大多是都是在绝对意义上的精美、高妙、价值绝伦的古建筑。差一点的早就拆光了。

在人文、艺术、审美方面,古人不但不差,而且更比现代人强。例如唐诗,书法,古典音乐,所有这些人文类的东西,并不会一定随时代而提高。

其根本在于,人自古而今,肉体和感官并没有什么变化,在人文方面,人的一生所能达到的高度,也非常有限。这种前提下,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有很多方面古人更强,研究更强的,当然大有意义,因为可以学到更好的嘛。对于材料的搭配,细节的修饰,尺度的宜人,空间的趣味,现代建筑师需要大量的从古建筑里去学习。

3 人文之外,还有空间功能布局。这不能归于人文,但也不是纯技术,实际上是社会学里人的行为模式。同样,几千年来人的行为模式其实也没有太大改变,我们今天读史记汉书三国志,依然能心意相通,政治学的人更能从二十四史里学得权谋之道,在现代社会大行其道。

建筑设计的功能布局,很大程度上依然是这些人类行为模式的体现,古建筑里,同样有大量精彩的案例,中国的宫殿和村镇群落所代表的社会

关系,西方中世纪城镇和教堂所代表的社会结构,其中的妙处今天拿来用在商业街区、度假村乃至新城镇化建设,不但不落后,甚至还有失落的先进性复兴呢。

4 说到底,我的观点是,古代和现代的建筑学,基于人性和社会关系,这种基础并没有变化。而现代技术给建筑这门古老学科带来的改变并没有特别大。因此古代和现代,从来都不能截然分开。

研究建筑学,就要古今一体,统一研究和学习。实际上大量优秀的现代建筑,里面充满了古典名作的智慧经验,甚至近乎抄袭。而大量优秀的古建筑,实际上满满的现代性,一点不过时。(除了空调电灯自来水需要加一下)

我们不是为了研究古建筑而也研究古建筑,我们只是研究人类一切优秀的建筑案例,只不过有很多是古代人做的,而且现在依然优秀。

当然,单纯从历史信息角度去研究建筑史,也有历史学的价值,暂不论。以下一片旧文供参考。

何为创新?为何创新?何为传统?为何传统?- 关于《古都五书》(2012-11-25 20:47:41)

研究建筑历史和传统民居有十来年了,整天想着建筑创新也有十来年了,今天收到王南博士发来的链接,是他们

《古都五书》读书会的内容,古都五书 - 搜狐读书真的说得很好,让我又想起多年以来一直想说但总还觉得欲言又止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和创新。

当今中国对创新的追捧堪称史上罕有,而传统所面临的危机也前所未有的巨大。

那么,到底什么是传统?我们为何要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又如何保护和继承?

我想这三个问题和另外三个问题是完全一样,互为硬币两面的,那就是:到底什么是创新?我们为何要创新?又如何创新?

我不能严密的回答这些问题,但想简单的说明我的观点:

不必因为它是传统而另眼看待,也不必因为它是创新而刻意追捧。评判任何事物都应该有公平统一的标准,而这一标准其实就是两千年来人类社会形成的共同价值观。

1 我所知道的越是靠谱的专业人员,越珍视传统,也越重视创新,罕有偏废。因为大家共同的理念是,从历史传统到未来创新,都是一条连贯的历史长河,虽然经过种种断裂和变异,但大体并未改变。保护传统者,发现两千年的传统里充满了创新的基因。追求创新者,发现传统总是创新最有力的支撑。

2 纯粹的新,也就是不曾出现过的东西,并无意义。正如音符排列组合可以得世上一切乐曲,像素组合可以得到世上一切摄影作品,文字组合可以得到任何文章,然而并无价值可言。通常所说的创新其实包含了"具有真实价值"这一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创造出比现有事物成本更低效能更高,特别是能解决新问题达到新目的的东西,才可以认为是创新。原本这只是一个常识。然而例如大剧院 cctv 这样新则新矣然却品质恶劣成本高昂却被一些人当作创新,让我感到果然普及常识还真是任重道远。

虽然适我无非新,然而太阳底下无新事,特别是建筑以及其他人文社科研究的,真正的创新者总是慎言创新,一般只是微创新,或者说文章本天成,我们只是偶得罢了。但凡自吹创新的,我总是深深的抱着警惕,实际情况是,骗子居多。

3 对于传统文化,我也不认为能够与现在以及未来隔开。即使考虑到两千年来中国文化核心价值存在逐步演进,然而其内在的理性与人性的欲望与现代社会并无本质区别。随着历史环境条件的逐步变化,人们的物质和知识技术财富逐步积累,中国文化包括建筑一直相应的再演变,始终在寻求既有条件下的最优解决方案。回顾诸子百家的那些思考,其中的理性逻辑和价值取向与今天并无差别,还是这么一批人,还是这么一些思想,只是当时的历史阶段积累不足罢了。甚至有相当多的方面和年代,古人比今人在绝对品质上做得更好,现代社会在某些方面硬实力上衰落了,比如诗歌和书法,比如园林和一些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