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认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资本主义的“专属”价值
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资本主义的“专属”价值
,
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资本主义最可贵的价值,它们构成了现代社
会正确的价值观。
民主是指以公民自由选举、投票、表达、集会讨论等方式表决政府权力结构,
以政府代表公民做出决定,以及政府有责任向公民交待理由。
民主是解决社会冲突持久而艰苦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最鲜明的标志。
自由是人类行为的本质,它展现了生命的全部活力和本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权利,被认为是人民可以自由行動和发展其能力的,和随意表达思想意志的权利。
平等是指具有同样权利和利益的平等关系,尊重个人的意志并维护平等的权利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或缺的。
资本主义社会重视个人能力,重视个人素质,以至于在劳动、经商、研究等方面的充分发挥,使每个人都能受到最大的尊重。
公正是社会关系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为公正的社会秩序建立有效的框架,促进
公平、公正和理想的法治社会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追求之一。
法治是一种具有刚性法律基础的社会秩序,每个公民都要遵守定义的法律规范,法律规范定义了社会行为行为的规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从s具体到抽象,从基本行为到社会行为均有操守,以提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基石,是资本主义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的写照。
尊重这些价值,资本主义社会将一路前行,不断发展完善,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
进一步解放政治思想——浅议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
进一步解放政治思想——浅议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中国当代史上有着三次思想大解放,第一次是以实践标准大讨论为标志,结果是冲破了“两个凡是”,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第二次是小平的南方谈话,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无谓之争,结果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高潮;第三次以党的十五大报告为标志,结果是冲破了姓“公”姓“私”之争,开辟了探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思路。
正是这三次思想解放,才成就了中国今天的新面貌。
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三次思想解放的范围和力度大多局限于经济思想,而作为社会发展一体三位的另“两位”,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辅助力量——文化、政治思想,尤其是后者,却未能随着经济思想的解放而真正解放,最起码,没有解放到位,这正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改革难以再有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
为了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政治文明建设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政治制度”[1](p474)等方面,政治思想首当其冲。
笔者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政治文明建设角度来看,进一步解放政治思想都是当务之急。
而政治思想的解放,集中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尤其是资本主义的认识上。
(江泽民提出四个如何认识进一步解放的先导。
)一、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解放进程政治思想的解放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
(一)从辩证否定到辩证肯定:政治思想解放史上的大跨越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态度是辩证的否定。
在《共产党宣言》里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精辟的剖析,他们首先是客观地指出了资产阶级曾经的革命性和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那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他们把资产阶级对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称为资产阶级“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这无疑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激发社会生产潜力的一种肯定;马、恩更无情地鞭挞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随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和《反杜林论》等一系列伟大著作的问世,资本主义无可辩驳的历史归宿被清晰的揭示出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客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得出科学结论。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章标题: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较与反思导言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两种主要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
本文将深入探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反思。
一、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1.个人自由:资本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利,主张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成功的自由。
2.市场竞争:资本主义鼓励市场竞争,认为自由竞争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创新。
3.私有产权:资本主义强调私有产权,认为私有制可以鼓励个人投资和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1.公有制:社会主义主张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追求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2.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公平和公正,主张消除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
3.公共福利:社会主义重视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提倡国家对公民的关爱和保障。
比较与反思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可以发现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资本主义注重个人自由和市场竞争,可以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动力,推动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然而,这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的加剧和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相比之下,社会主义强调公有制和社会公平,提倡公共福利和照顾弱势裙体,可以缓解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然而,社会主义模式也存在着效率低下和产权不清晰的问题,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各有其优点和局限。
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可以激发经济的活力和创新力,但也容易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环境的恶化。
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公共福利体系可以解决一部分社会问题,但也存在着集权化和高福利成本的弊端。
我认为两种制度都值得借鉴和学习,可以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发展出更适合当代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总结与回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它们分别代表了自由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不同方向。
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和反思,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两种制度的优劣,并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思考和影响。
进一步解放政治思想――浅议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
进一步解放政治思想――浅议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这一议题。
首先介绍了资本主义的定义和特点,然后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其好处和弊端。
接着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强调了客观、全面地了解资本主义的重要性。
最后讨论了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主张深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寻求改良资本主义的途径,以及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讨论,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资本主义,认识到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和引导资本主义发展。
【关键词】资本主义、政治思想、认识、发展、优缺点、态度、改良、未来发展、思考、探讨、经济体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资本主义的兴起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它通过私人拥有和经营生产资料的方式,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繁荣。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贫富差距的加大、环境破坏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理解其发展历程、特点及好处和弊端,对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下的挑战和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着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这一主题,深入探讨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期能够加深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找到改良资本主义的途径,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1.2 研究意义研究资本主义的意义在于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这一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把握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
资本主义作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形态,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并不等同于对其盲目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从中找到最合适的发展道路。
研究资本主义的意义还在于指导我们正确应对资本主义体制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推动社会的改革和进步,实现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任何社会的价值体系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只有从价值理念层面对其进行哲学考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价值观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完善、更具理论逻辑魅力。
“三个倡导”的“24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党中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吸纳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融汇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理论智慧,从追求目标层面、社会制度层面和个人行为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的开放性表述,坚持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实践标准,凝练更加简明、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我国理论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报告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明确提出,标示着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是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价值,坚持在践行中认同并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层面,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弄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自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前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既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其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又反映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等领域属性和功能的高度概括,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田心铭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十二个字: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哪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全部价值观念中的核心观念,其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之中;而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以理论形态存在于党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中,又以实践形态存在于党和人民奋斗的长期历史和当代现实之中,因而也广泛、深入地存在于亿万中国人民的头脑中。
理论工作者的任务,是认识或发现业已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简明的形式把它概括、表述出来。
这样的工作,是实践和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再认识”。
它作为一种能动的反映,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更加完善的理论形态和更加简洁、明确的表达形式,但决不是另行“发明”观念或编排语词。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实际出发去“发现”它,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中经受了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深入人心,为人民群众耳熟能详、衷心赞同的观念中把它们提炼出来,而不是从理论家们的头脑中去“发明”某种观念。
中国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基本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按照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原则,追根溯源,我们应该联系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从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中,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中去追寻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建立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源头,应该从马克思主义中去寻找。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既符合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又代表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理论。
第一,它是工人阶级的而不是任何其他阶级的世界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关系的辨析
形而上学的错误认识。具体而言 , 社会 主义核心价
值 观与 资本 主 义核 心 价值 观 之 间 既存 在 重 大 区别 也存 在 紧密联 系 。
。
价值观虽然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几乎同时问世, 但 是其 甫一 诞生 剑指 其天 敌 , 就是 为 了批 判并 超 越 资本主义社会。最终慢慢形成了以“ 富强、 民主 、 文 明、 和谐 、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态、 价值理 想 、 价值信 念 、 价值 信 仰 、 价 值 指 向价 值范 畴 的具 体
内涵 和践行 现 状等方 面更 是似 同而 异 。 1 . 产 生背 景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于西欧封建社会 , 资 产 阶级思想 家 以 自由对抗 神权 和 王权 束 缚 , 以 民 主 对抗王权专 制 , 以平等对抗 封建等级尊卑 特权等 等, 最终解构 了封建社会 的价值秩序 , 摧毁 了腐朽 的社会 制度 。相 对于 封建社 会 来 说 , 它 理 所 当然 是 种进 步 ; 相对 于人 类社会 来 说 , 在思 想 观 念 、 价 值 意识 上更 是 一 次 意义 深 远 的超 越 。社 会 主义 核 心
友善” 等核 心价值 。
2 . 社会 制度
一
、
二者 区别
社会 主义 核 心 价 值 观 与 资 本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二 者 区别 主要 表 现在 产 生 背 景 、 社会制度、 社 会 形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0 1 一 o 7
唯物史 观认 为经 济基础 决 定政 治 上层 建 筑 , 政 治 上层 建筑 决 定 观 念 上 层 建 筑 。这 一 原 理 表 明 两
一
值哲学看来 , 任何时代 、 民族、 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之
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
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7日 07 版)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说主流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崇拜自由市场经济;第二,倡导平等或者程序正义;第三,崇尚个体本位和自我价值。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消费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主导和普通民众崇尚的价值观。
一是社会控制是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主义的实质;二是价值理性的失落是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主义盛行的重要原因;三是人的奴役与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主义盛行的后果。
对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性质及其在经济自由遮蔽下的强制性。
第二,资本主义政治的民主性质及其在政治民主遮蔽下的专制性。
第三,科学技术的价值中立性质及其在价值中立遮蔽下的意识形态性。
第四,普世伦理、普世价值遮蔽下的极端霸权性。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6期袁银传)
1。
马克思主义下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下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逐渐占据中国的主体地位,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碰到的最直接、并共存于现时代的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
如何正确对待和批判借鉴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般的说,每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形态相对应,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五种从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的社会价值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直接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
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直接碰到的、需要直接面对的现实课题。
如同资本主义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进步性一样,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具有进步性,而且首先是因为具有进步性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
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同时,也正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专制社会、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大胆地采用了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法国革命家罗伯斯庇尔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作为核心价值观。
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英国的《人民宪章》,较为完整地表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核心价值观:人生来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政治上提出“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口号。
这种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思想新价值观,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思想潮流和价值追求,并且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登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舞台,发挥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进步性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虚伪性则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另一面。
认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国家整合多元价值、维护政治统治、规范民众行为的重要工具。
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为口号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思想成果;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的工具呈现出抽象人性论、价值绝对化和阶级欺骗性的特性,体现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唯心性与虚伪性。
追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把握其内容实质,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划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始于两次思想运动。
中世纪的欧洲,是神权和王权共同主宰的政教合一的封建社会,人身依附、教会宰制、等级世袭、禁欲主义等压抑着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活力。
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发育、成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以及封建宗教神学愈来愈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和障碍。
为了发展商品经济、争取政治地位和保护私有财产,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主义进行了两次思想斗争。
一是始于14世纪以人文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类理性、个性解放,反对宗教神性、禁欲束缚、等级桎梏。
二是17、18世纪以自然法学说与社会契约论为思想基础的启蒙运动,从霍布斯的自然权利论、斯宾诺莎的理性自由观、洛克的民主平等思想,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关于天赋人权、自然平等、生而自由、社会契约、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成为资产阶级向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神学禁锢宣战的理论武器,并逐渐发展成为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运动的价值诉求,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和重要推动力。
如何理解核心价值观
如何理解核心价值观于建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
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有力的精神支撑。
一、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有力地统一了全党思想、凝聚了社会共识。
近年来,各方面普遍反映,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作进一步提炼、概括,鲜明提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些地方和行业为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精神、行业精神,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伴随形势的不断变化、实践的不断深入、理论的不断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日益突出,其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日益凸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
它既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也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既需要为人们描绘未来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目标,也需要为人们指出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归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社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为制度设计、决策部署、法律制定提供最终价值依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苦曲折的探索,也不断深化着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认识。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求是刊文阐述“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2015年04月15日来源:求是作者:袁银传原标题:认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国家整合多元价值、维护政治统治、规范民众行为的重要工具。
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为口号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思想成果;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的工具呈现出抽象人性论、价值绝对化和阶级欺骗性的特性,体现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唯心性与虚伪性。
追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把握其内容实质,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划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始于两次思想运动。
中世纪的欧洲,是神权和王权共同主宰的政教合一的封建社会,人身依附、教会宰制、等级世袭、禁欲主义等压抑着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活力。
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发育、成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以及封建宗教神学愈来愈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和障碍。
为了发展商品经济、争取政治地位和保护私有财产,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主义进行了两次思想斗争。
一是始于14世纪以人文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类理性、个性解放,反对宗教神性、禁欲束缚、等级桎梏。
二是17、18世纪以自然法学说与社会契约论为思想基础的启蒙运动,从霍布斯的自然权利论、斯宾诺莎的理性自由观、洛克的民主平等思想,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关于天赋人权、自然平等、生而自由、社会契约、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成为资产阶级向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神学禁锢宣战的理论武器,并逐渐发展成为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运动的价值诉求,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和重要推动力。
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组织形式,以私有制、市场竞争和盈利为基础。
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生产资料以私人或集体的形式拥有,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资源的配置。
资本主义制度强调个人自由、竞争和利润追求,并且倡导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有效性。
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是私有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或组织拥有生产资料,例如土地、建筑、机器和设备等。
这些私人所有权的存在鼓励人们积极投资、追求利润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社会带来经济增长和繁荣。
资本主义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市场经济。
市场是买卖商品和服务的场所,通过供求关系中的价格形成来实现资源的配置。
市场基于供需关系自发运作,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恢复和自我发展的特点。
市场经济能够激励人们追求利润,进而推动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满足消费需求。
资本主义制度的第三个重要特征是利润追求。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和企业通过生产和交换商品和服务来追求利润。
利润追求的动力激励了创新、投资和竞争,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然而,利润追求也可能导致资源不平等分配和市场失灵,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确保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强调个人自由和竞争。
个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权自由选择职业、经商、投资等经济活动,并享有私人财产的自由。
竞争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驱动力,通过竞争,优秀的企业可以生存下去并获得利润,而不良的企业则可能被市场淘汰。
竞争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价格、刺激创新,并且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选择。
然而,资本主义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贫富差距的扩大。
自由市场的运作可能导致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加剧社会不平等。
其次是市场失灵的风险。
市场并非完美,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品等问题,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需要政府干预来修正市场。
此外,资本主义社会也面临环境和社会公正等方面的挑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虽然资本主义制度不是没有缺点,但它仍然是目前全球主流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较一、核心概念释义(一)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曾有界定:“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的关系”,而价值即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在此种概念下,价值观即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根本原则和看法。
例如可以外化为,每一个组织、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个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其中又可以分为核心价值观和一般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即人们的价值观体系中,起着支配和主导作用的部分,对组织、群体、个人的行为起着精神依托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我国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这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该是什么呢,我国又该奉行怎样的价值和行为准则呢?面对这一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立足于社会传统,结合现实,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吸收凝练的同时,注意当下国情、世界发展状况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这一基础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又详加阐述了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容、目的、方法、规划等。
(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资本主义发展至今,从未明确提出其有关“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管中窥豹,笔者从无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典侧面阐述和描述著述中,法国革命家罗伯斯庇尔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作为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论断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价值观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伪性、唯心性和欺骗性。
” 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英国的《人民宪章》,较为完整地表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核心价值观:人生来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政治上提出“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口号。
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虽然有其腐朽的一面,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发展至今,其推动历史进步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中仍有进步性的一面。
认清资本主义本质,树立社会主义自信
认清资本主义本质,树立社会主义自信——读列宁《帝国主义论》有感水有源,树有根。
不揭示资本主义的新本质、不认清革命对象,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就不知道为何要革命,为何要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正确认清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及其本质和客观规律性,是指导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理论根据。
列宁在1915年上半年所写成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其他相关著作,作为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标志着“帝国主义论”的形成。
如果说凝结了马克思数十年心血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是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揭示出剩余价值规律,用以解开了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以及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存在阶级斗争的“经济之谜”,从而使人们认识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即发展的一般规律,那么,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则进而使人们认识到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衰落的特殊本质即特殊规律。
此前,尽管马克思根据私有资本运行的内在逻辑,已经论及“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时,表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的经济前提,但马克思还没有把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势必走向垄断的趋势,看作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征兆。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利用侨居西欧的便利条件,认真考察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诸如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在进人20世纪前后的经济资料,从而掌握了研究和阐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走向资本垄断的大量客观依据和典型例证。
据此,列宁从“生产集中和垄断”“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资本输出”“资本家同盟瓜分世界”“大国瓜分世界”“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等方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加以系统考察和深人分析,以铁的事实总结和阐明了资本主义发达各国已经形成为数不多的私有垄断资本组织(如“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大银行及其“金融寡头”等)的新状况,以及它们垄断本国和国际经济的运行过程与发展走势,并在批判性继承和发展前人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论证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和“最高阶段”。
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认识
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认识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系,其中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主义为基本经济因素,以自由竞争为基本规则,以利润最大化为最高目标的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根植于资本家的获利和投资,它强调的是生产物质资料,提升生产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同时也强调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加强技术进步,提高商品服务水平。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利润最大化为核心准则,可以看作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全球化体系。
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政治特色
宗教信仰自由:宪法禁止政府设定某种宗教为 国教,宪法赋予公民拥有绝对的信仰自由。
免受贫困的自由,认为保证公民的财产与幸 福,以及保护个人免受经济损失和不测之灾,是 社会和政府的目标。 免受恐惧的自由,认为人民的人身,住宅, 文件和财产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
政治特色
正义原则:
第一:每个人都应享有与人人享有的 一种类似的自由权相一致的最广泛的、全面 的、平等的基本自由权的平等权利。 第二、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 使它们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符 合正义的储蓄原则,以及在公平的机会均等 的条件下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官职和:社会体制分配基本权利与义务和确定 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的分配方式 ,即有多大的能力就应 该获得多大的利益,而不是国家提高税收再把利益分给穷 人,做到公平。 直觉主义的正义观 :直觉主义不包括其他的衡量方法, 人们依靠直觉,依靠那种在人们看来最接近正确的东西来 衡量。 罗尔斯的正义观:正义即公平 ,提出自由权优先,考虑 最少受惠者的利益,平等自由 ,每个人都应有平等的权利 去享有与人人享有的类似的自由权体系相一致的最广泛 的、平等的基本自由权总体系 。
经济特色
资本主义再生产 :
拥护者和批评者们都同意资本主义拥有以下的特色: 私营部分、私人所有权、自由企业、利润、财富的不平等 分配、竞争、自我组织、市场(包括劳工市场)的存在、 以及追求私人利益。 对生产工具的私人所有权: 资本主义的必要特征是以法规制度来确立和保护私人 的财产,尤其是对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 与社会主义相较,资本主义坚持私人财产的个人所有 权,特别是生产工具的私人所有权。资本主义的支持者经 常强调,在生产工具不受政府控制的情况下,将能最大化 经济的生产力。
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 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 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 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 的评价标准。
细述资本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别
细述资本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别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酝酿、分析、综合后,我们凝练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方针,从此,它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力量,指引着全国人民奔向幸福的明天。
但不少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十分模糊,甚至不能在本质上区别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此,从理论上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关系,实为一项重要课题,无疑将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认识,进而推进其现实践履。
一、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质性所谓核心价值观,乃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
从一般与个别或共相与殊相的关系看,核心价值观属于一般、共相,而不同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属于个别、殊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属于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范畴,因而从一般性上讲,它们在性质、特征以及其所要发挥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同质性。
(一)同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均对国家建设事业发挥引领作用历史上的社会形态各异,但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却始终肩负着一项共同的职能,指引着一个社会向前发展。
当前世界上占主流的两种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为共同的要求: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及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各项生产性经营活动的开展,都要遵循该国核心价值观,无论何种形态的社会,其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总的命令是必备的。
在这种核心价值观要求之下,国家建设性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逍求相应的价值。
这样,社会核心价值观便决定着一国的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因而承担着重大的职能。
浅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51122
浅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国际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两股势力之间也相互较量,自从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来,世界上这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息过,只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表现为不同的斗争形势。
如何认识这两种社会制度的关系问题也是现阶段很多理论家的研究重点。
一、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从事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析与研究,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科学分析无疑是正确的。
早期资本主义完全如马克思所形容的,是赤裸裸的剥削与压榨,从他们来到人间每个毛孔都在滴着肮脏的血液。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智的开启,罪恶的过去不等于没有光明的未来,在马克思社会主义诞生的强烈冲击下,西方社会也经历了金融风暴,经济危机等一系列的波折,在寻求道路的时候也融入了大量社会主义元素,如注重社会保障与福利,用高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等。
这些变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对立和矛盾,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如果说过去早期的资本主义是用比较拙劣粗暴野蛮的手段来获得最大的利润,那么现在用的手段很隐蔽。
从表面上看比较文明,如金融衍生品,这种令广大群众感到莫测高深的东西就是高科技的产物,实际上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不过是一种手段的翻新。
奥巴马用两个词来形容华尔街“傲慢”和“贪婪”唯利是图贪得无厌这永远是资本家的优秀品质。
资本主义国家中很多宪法或者论述中,都较为完整地表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核心价值观:人生来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政治上提出“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口号。
这种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思想新价值观,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思想潮流和价值追求。
如同资本主义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进步性一样,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具有进步性。
“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口号的提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民自我意识的觉醒,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碰到的最直接、并共存于现时代的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实:认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国家整合多元价值、维护政治统治、规范民众行为的重要工具。
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为口号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思想成果;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的工具呈现出抽象人性论、价值绝对化和阶级欺骗性的特性,体现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唯心性与虚伪性。
追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把握其内容实质,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划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始于两次思想运动。
中世纪的欧洲,是神权和王权共同主宰的政教合一的封建社会,人身依附、教会宰制、等级世袭、禁欲主义等压抑着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活力。
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发育、成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以及封建宗教神学愈来愈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和障碍。
为了发展商品经济、争取政治地位和保护私有财产,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主义进行了两次思想斗争。
一是始于14世纪以人文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类理性、个性解放,反对宗教神性、禁欲束缚、等级桎梏。
二是17、18世纪以自然法学说与社会契约论为思想基础的启蒙运动,从霍布斯的自然权利论、斯宾诺莎的理性自由观、洛克的民主平等思想,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关于天赋人权、自然平等、生而自由、社会契约、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成为资产阶级向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神学禁锢宣战的理论武器,并逐渐发展成为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运动的价值诉求,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和重要推动力。
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776年美国发布的《独立宣言》以及随后的《联邦党人文集》,肯定了自由、民主、平等、追求个人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
1789年法国通过《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利器。
作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这三个法案将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原则,以维护资产阶级的核心利益。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内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除了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整合凝练,亦不乏资产阶级学者对其进行阐释宣扬。
从自由主义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到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弗里德曼,从政治学“三杰”的洛克、密尔、罗尔斯到卢梭、萨特、福山,无不在论证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作为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可能性、操作性以及作为人类价值的“普适性”。
500年来,虽然资本主义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资产阶级在不同历史阶段倡导和强调的价值观重点也有所不同,但其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本质,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阶级实质“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价值主张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摆脱宗教神权束缚与封建专制禁锢的斗争需要,却在遵循资本逻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增殖运动中走向自身的反面,日益暴露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特征。
拜金主义是资本的必然逻辑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归宿。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让位于金钱并成为谋利的幌子。
以美国总统竞选为例,曾两度辅佐威廉·麦金莱当选总统的竞选经理马克·汉纳就坦言:要赢得选举,需要两样东西,一是金钱,第二个我就不记得了。
而赢得选举的候选人,在就任总统后无不尽可能满足巨额捐助者的政策需求。
“民主选举”实际演变成了“有钱人的游戏”。
资本主义的政治腐化、经济欺诈、文化堕落、道德沦丧,都可以在拜金主义中找到思想根源。
享乐主义将物质享受与感官快乐视为人生目的价值追求。
资本主义在摆脱封建束缚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都要多的物质财富,为享乐主义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与平等交换原则、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目标,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声色口腹之欲,成为享乐主义的诱发因素。
此外,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自由意志与个性解放思想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反叛,启蒙思想家对个体权利与幸福追求的肯定,以及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推波助澜,使享乐主义现实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标签。
极端个人主义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互为因果,构成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崇尚个性自由与个体权利的思想,曾经客观地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然而,资本逻辑主导下的极端个人主义,在经济上主张“个人利益至上”,将个人特殊私利凌驾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之上;在政治上主张“个人意见第一”,将个人意见置于对国家、民族的共同责任之上;在生活上主张“个性张扬为先”,将个性张扬置于组织规范与社会秩序之上,由此可能堕入道德虚无主义。
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评价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同时又存在根本缺陷。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制度环境之间,在不同的阶级地位、历史使命、实践主体及其发展阶段之间,“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具有不同的价值内涵和适应性。
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局限性,批判地吸收其合理成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就历史演进而言,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源于西方古代文明,确立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自我异化于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统治之中。
资产阶级为冲破专制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禁锢而提出的一整套核心价值观,作为反封建斗争的口号和旗帜,最终以统治立法的方式得以确立,这是具有重要历史进步意义的。
同时,正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52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成为资产阶级以全社会代表的姿态在反封建斗争中赢得的、同无产阶级共有的胜利。
然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同上,第550页),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统治的确立使其“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同上,第553页),资产阶级开始褪去同无产阶级“共享”“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权宜伪装;另一方面,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社会经济中的自由流通遮蔽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下的“物的依赖”,等价交换掩盖着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民主选举成为财团上位谋求政策空间的幌子,个体人权不过是特殊利益突破集体底线的借口。
这既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阶级属性使然,亦是其囿于资本增殖漩涡从而走向自我异化的现实必然。
从逻辑维度审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建构与推行的过程中暴露出其理论基础与社会性质的根本局限。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抽象人性论和价值绝对化为基础的,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价值观。
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普遍的人性,它撇开了人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离开了社会发展而大讲人性、人道和人权,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观察历史的准绳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普遍人性”实际上是以资产者的现实要求为“模特儿”描绘出来的,只不过被粉饰为“一切人”共有的人性而已。
在资产阶级心目中,最符合人性的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所谓自由,就是商品交换和贸易的自由,也就是资产者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无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自由,以及无产者向资产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所谓平等,就是流通领域中商品的等价交换,也就是资产者购买无产者劳动力时的等价原则;所谓博爱,就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互爱和合作;所谓人权,本质上就是资产阶级的权利。
这种以普遍形式、普世价值表述出来的价值观,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
在理论阐释上,资产阶级思想家是立足于自然权利学说对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范畴进行论证的。
这种脱离社会历史条件以人的自然属性与自然权利解释人的社会生存的理论,是一种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
在制度性质上,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建立于私有制的基础之上,以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前提,演化为资产阶级利益不可侵犯。
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之下,自由是有产者对无产者进行剥削的自由,资产阶级才是民主的主体,平等仅限于资产阶级集团内部,人权则完全忽视集体人权而贴上个人主义的标签。
在理论推广上,资产阶级以抽象的人性论为依据,以绝对的普遍性为方法,对内超阶级地宣扬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以掩饰阶级矛盾;对外借助其话语霸权,把反映资产阶级整体利益和价值诉求的价值观说成是代表整个人类社会普遍利益的“普世价值”,向全世界兜售。
这种用“普遍”的形式掩盖其“特殊”的阶级诉求和阶级内容的方式,具有很强的虚伪性与欺骗性。
在制度实践上,西方国家竭力推行的自由市场、制度模式等,由于罔顾其存在的“土壤”——社会发展阶段、政治文化传统、社会文化基因等因素,往往造成水土不服,给许多国家带去混乱,甚至是灾难。
总之,对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该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既要承认它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批判地吸收其合理因素;又要认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和政治统治的阶级本质,划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限,尤其要警惕“普世价值”的思想陷阱。
时事碎语:这篇文章写的很好,文章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阶级实质及历史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析,细读品味对进一步认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和虚伪性,提高阶级觉悟和理论认识能力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