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妈妈的歌》教案

合集下载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2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2

《献给母亲的歌》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献给母亲的歌》,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献给母亲的歌》的背景及意义,掌握诗歌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重点:欣赏并演唱《献给母亲的歌》,感受母爱的伟大。

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深情。

三、教学难点:诗歌中富有感染力的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将感恩之情融入演唱中。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美。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从内心体会母爱的伟大。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准备:图片:母亲与孩子的合影。

音频:《献给母亲的歌》歌曲。

投影仪:用于展示诗歌文本和图片。

板书:用于记录关键词和重点句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母亲与孩子的合影,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引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诗歌欣赏:让学生朗读《献给母亲的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谈论在生活中如何回报母爱。

5. 演唱练习:教授《献给母亲的歌》的旋律,让学生分组演唱,体会歌曲的美。

七、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献给母亲的歌》的作者、创作背景等。

2.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3. 母爱主题讨论:探讨母爱的伟大,让学生认识到母亲的付出与奉献。

4. 演唱技巧指导:教授如何正确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5. 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制定回报母爱的计划,将感恩之情付诸行动。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献给母亲的歌》,了解并感悟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歌颂和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创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献给母亲的歌》的阅读与理解。

2. 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3. 学生创作献给母亲的歌或诗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课文《献给母亲的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学生通过创作表达对母亲的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献给母亲的歌》的主题和情感。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3. 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献给母亲的歌或诗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 阅读课文《献给母亲的歌》: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对母爱的歌颂和感激。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爱的伟大。

4.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讨论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谢。

5. 创作:引导学生创作献给母亲的歌或诗歌,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创作等活动。

2. 评估学生对课文《献给母亲的歌》的理解和感悟,以及他们对母爱的表达。

3.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对他们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课文《献给母亲的歌》的文本。

2. 关于母亲节的资料和视频。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教案设计适用于一节40分钟的课堂。

2. 课堂活动分配:导入(5分钟)、阅读课文(10分钟)、讲解课文(10分钟)、讨论(5分钟)、创作(10分钟)。

九、教学扩展1. 组织一次母亲节庆祝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制作礼物等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激和爱意。

2. 邀请学生的母亲参加课堂活动,增进学生与母亲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反应。

献给母亲的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师中心稿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珍惜母爱。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欣赏、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知识与技能:1. 学会演唱《献给母亲的歌》这首歌曲。

2. 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献给母亲的歌》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献给母亲的歌》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二、学唱歌曲(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2. 教师分析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三、小组讨论(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2. 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创作表演(10分钟)1.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歌声、舞蹈、朗诵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2.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作表演,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学唱歌曲、小组讨论、创作表演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提升。

六、教学活动:感恩演讲比赛活动目的:1. 提高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

2. 深化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培养感恩之心。

活动准备:1. 学生准备演讲稿,围绕母亲的爱和对自己的影响展开。

2. 教室布置,设置演讲台和观众席。

活动步骤:1. 学生按顺序上台演讲,分享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2. 教师和同学作为观众,给予演讲者反馈和鼓励。

3. 演讲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强调感恩的重要性。

《献给母亲的歌》的教案及反思

《献给母亲的歌》的教案及反思

《献给母亲的歌》的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献给母亲的歌》这首歌曲,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演唱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献给母亲的歌》的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2. 学习歌曲的旋律,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

3. 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献给母亲的歌》的歌词和旋律,理解歌曲的含义。

2.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

2. 采用示范法,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演唱技巧。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引出《献给母亲的歌》这首歌曲。

2. 新课导入:学习歌曲的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3. 教学示范: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演唱技巧。

4. 练习演唱:学生跟随老师练习演唱,纠正发音和唱腔。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献给母亲的歌》歌词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演唱技巧的掌握情况,包括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3. 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和感恩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献给母亲的歌》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 准备教学PPT,包括歌曲的图片、歌词和知识点。

八、教学时间:1. 授课时间:40分钟2. 练习时间:20分钟3. 讨论时间:10分钟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需练习演唱《献给母亲的歌》,加强记忆和熟练度。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学生演唱技巧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训练。

3.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十一、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母亲节相关的活动,如制作贺卡、写信给母亲等,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献给母亲的歌》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目的和方式。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诗歌创作的目的和方式。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献给母亲的歌》全诗,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标题。

步骤二:欣赏与鉴赏(15分钟)1.教师播放音频,学生闭目听歌。

2.学生自由表达对歌曲和诗歌的感受。

3.教师用PPT展示诗歌的内容,解释少儿诗歌作品的创作目的和方式。

4.教师指导学生分段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用词、文学修辞手法等。

步骤三:诗歌创作(20分钟)1.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写一首献给母亲的诗歌。

2.学生分组互相检查并修改自己的诗歌。

3.学生交流自己的诗歌,展示给全班同学。

步骤四:分享与讨论(1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全班同学用轻声鼓掌表示欣赏。

2.学生就自己的创作体会谈论“写诗和写散文有什么不同?”“写诗的难点是什么?”等问题。

步骤五:反思(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诗歌创作的特点和好处。

2.学生对自己的诗歌创作进行反思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并改进。

四、教学资源1.《献给母亲的歌》音频2.PPT3.学生课桌纸和笔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欣赏与鉴赏中培养了对诗歌的情感认同,了解了诗歌创作的方式和目的,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和分享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不过,本节课在导入和反思环节的设置上还可以有所改进。

导入环节可以加入一些与母亲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

反思环节可以增加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加深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另外,在诗歌创作环节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绘画、舞蹈、演讲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献给母亲的歌》语文公开课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语文公开课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理解母亲的辛勤付出,学会关爱母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关爱母亲,尊敬母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母亲的辛勤付出。

2.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母亲节的资料或视频。

4.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母亲节的意义,引出本课主题《献给母亲的歌》。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情感。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4.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抽取部分生字词进行讲解,举例说明用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感人情节,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6. 情感交流: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母亲的作文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并完成。

七、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方法等,以便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八、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注意语音语调、情感表达。

2. 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包括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的参与程度,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

《献给母亲的歌》优秀教案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优秀教案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歌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共鸣。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母亲的感受和经历。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反应。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分享。

第二章:母亲的歌2.1 教学目标:学习和理解母亲的歌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和欣赏母亲的歌的美丽和意义。

2.2 教学内容:介绍母亲的歌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母亲的歌的歌词和旋律。

2.3 教学方法:播放母亲的歌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母亲的歌的感受和理解。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分享。

第三章:赞美母亲的歌3.1 教学目标:学习和理解赞美母亲的歌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和欣赏赞美母亲的歌的美丽和意义。

3.2 教学内容:介绍赞美母亲的歌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赞美母亲的歌的歌词和旋律。

3.3 教学方法:播放赞美母亲的歌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赞美母亲的歌的感受和理解。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分享。

第四章:感恩母亲的歌4.1 教学目标:学习和理解感恩母亲的歌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和欣赏感恩母亲的歌的美丽和意义。

4.2 教学内容:介绍感恩母亲的歌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感恩母亲的歌的歌词和旋律。

4.3 教学方法:播放感恩母亲的歌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感恩母亲的歌的感受和理解。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分享。

第五章:创作自己的母亲之歌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引导学生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5.2 教学内容:介绍创作的步骤和技巧。

提供创作的素材和灵感。

《献给母亲的歌》语文公开课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语文公开课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献给母亲的歌》。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懂得感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美好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情感。

(2)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解释其含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课文表达了对母亲的哪些情感。

(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眼冥想,想象自己与母亲的美好时光,体会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师生共同感受母爱的伟大。

5. 表达情感(1)让学生以朗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创意。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2篇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2篇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2篇《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活动设想】这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关于母爱。

“母爱”是永恒不变的话题,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母亲不但生育了我们,更养育教育了我们,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根本无法领悟到母爱的伟大,认为妈妈为自己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事,或会为一点小事就认为妈妈不爱自己,甚至和妈妈发生冲突。

孩子根本没有从生活点滴看到妈妈对自己的爱。

我想通过开展这样一堂综合活动课,培养学生多方面认识母亲,理解并孝顺母亲,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目标】1、能力目标: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具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2、情感目标:多侧面认识母亲,培养热爱并孝敬母亲的感情。

3、知识目标: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实施过程】〖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

2、准备好与母亲有关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活动。

3、邀请部分家长参加活动。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以诗歌《游子吟》引入正题。

这首诗歌是歌颂谁的?(全体):母亲。

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这又是歌颂谁的呢?也是母亲。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最紧密的人。

当我们思念家乡时,当我们身处困境时,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

现在,让我们再次融入这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中,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二、多角度看母爱(过渡语)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同样,母爱的真挚是相同的,但母爱的表现形式又各不相同。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会,让我们多角度看母爱:1、举出几件倾注着母亲无尽关怀的生活小事,再说说你的感受。

2、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

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引导)思考:你认为理智的母爱应该是怎样的?三、谢母恩有这样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献给母亲的歌》教案1一、活动设计背景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献给母亲的歌。

“母亲”是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也是非常愿意做的话题。

我做这样一个活动,有两点考虑:一是我们学校正在进行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有一些学生只是流于浮浅,并没有触及到心灵深处;一是在写作这类__时,好多是泛泛而谈,无病呻吟,连自己也感动不了,当然也打动不了别人。

基于以上考虑,我安排了这次综合活动课。

二、活动设计思路我是从四个方面设计的:1。

“道不尽的母爱”,讲述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

2。

文学作品中的母爱,包括古诗词、名言、及现代诗歌和__。

3。

多角度看母爱。

母爱,是伟大的、忘我的,但有时是狭隘的,该如何理性的看待母爱。

4。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关于对母亲的报答。

三、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多侧面地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

3、培养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即写关于母亲和其他关于亲情的__。

四、活动准备1、教师要涉猎有关“母爱”的材料。

2、教师在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兴趣特长的基础上,把学生划分为四个学习小组,确定学习小组组长,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及每组的任务。

3、准备时间为两周。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课堂实录教师:同学们,一提起“母亲”,总能触到我们心灵最温柔的一角。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最紧密的人。

当我们思乡想家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

母亲的形象被无数人描绘过,母亲的品格被无数次赞美过,或用文字、或用音乐、或用画笔、或用镜头……那我们对自己的母亲又有怎样的体会和认识?怎样报答我们的母亲?对母亲又有怎样的祝福呢?今天我们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献给母亲的歌》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不同的方式,每个学生能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2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2

《献给母亲的歌》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能够理解并体会母亲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能够正确地演唱《献给母亲的歌》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献给母亲的歌》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母亲的爱。

2.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 采用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反复演唱,直至熟练。

4. 采用情感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母亲的爱。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献给母亲的歌》的乐谱。

2. 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3. 准备钢琴,以便于教师示范演唱。

4. 准备相关教学挂图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感人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歌曲《献给母亲的歌》的背景和创作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3. 歌曲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4. 练习与反馈(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演唱,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

5. 情感体验(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母亲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亲的重要性和伟大,鼓励学生回家后为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7. 课后作业(回家作业)学生回家后,为母亲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并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教师分享其他关于母爱的歌曲,如《妈妈的吻》、《母亲》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学习,准备在课后进行分享。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常常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容易忽略对母亲深厚的情感表达。

因此,设计一堂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母亲的爱,激发他们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关于母亲的文学、音乐、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写作、朗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抒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辛勤付出,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增进亲子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亲的爱,激发他们内心的感恩之情。

2、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将内心的情感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活动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温馨的关于母亲的视频,如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的陪伴,引入主题“献给母亲的歌”。

在视频播放结束后,让学生分享他们观看后的感受,从而引出对母亲的话题讨论。

2、知识讲解(1)介绍一些著名的描写母亲的文学作品,如冰心的《繁星·春水》中关于母亲的诗句,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母亲形象的伟大和温暖。

(2)播放几首歌颂母亲的歌曲,如《烛光里的妈妈》《听妈妈的话》等,分析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所传达的情感。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与母亲之间难忘的故事,以及母亲为自己做过的最感动的事情。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写一篇献给母亲的短文或诗歌,可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赞美、愧疚等情感。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5、朗诵展示邀请学生上台朗诵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在朗诵结束后给予掌声和评价。

通过朗诵,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对母亲的情感。

6、手工制作准备一些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学生制作一张感恩卡送给母亲。

在卡片上,学生可以写下对母亲的祝福和心里话。

课文《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3篇

课文《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3篇

课文《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爱母亲爱亲人的思想感情。

2、培养团体合作、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在与人交往中学会说话简洁。

2、在交际过程中注意说话的方式。

三、教学难点:1、学习综合归纳使用资料的方法。

2、在学习中学会互相合作。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母亲给予的,在母亲来临之际,让我们用不同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二)搜集关于母亲节的资料(分小组进行,每小组一个专题)1、关于母亲节。

母亲节是由一个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

贾维斯夫人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是当时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

在美国以解放黑奴为目的的南北战争结束后,她在学校里负责述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

贾维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的女人。

她讲述着战争中那一个个为正义捐躯的英雄的故事,望着台下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孩子们的脸,一个想法猛然涌上心头;为祖国贡献了这么多英勇战士,保证了战争胜利的,不就是那一个个含辛茹苦地抚育着子女的母亲们吗?她们的儿子血染疆场,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牺牲的,不也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吗?因此,她提出应该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

可惜的是,这个良好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贾维斯夫人便与世长辞了。

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目睹母亲抚养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劳,深感母亲的提议是适合天理人心的。

因此,她写出了几十封信,发给美国国会、地方州长和妇女组织等,提议领导创立母亲节。

在她的一再呼吁下,这一提议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呼应和支持。

1914处,美国总统威尔逊郑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贾维斯夫人的忌日,定为母亲节。

美国政府还规定,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以表示对母亲的尊敬。

由于贾维斯夫人生前喜爱康乃馨花,这种花也就成了母亲世的象征。

《献给母亲的歌》语文公开课教案例优秀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语文公开课教案例优秀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语文公开课教案例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学会通过歌词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3.培养学生的朗读、欣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学习通过歌词抒发情感。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母爱。

2.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献给母亲的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二、课文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分段朗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a.你觉得母亲在你心中的形象是什么?b.你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情的?c.你认为母爱对你的成长有哪些影响?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歌词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词创作,要求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2.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各组展示创作成果,全班投票选出最佳歌词。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对母爱的新认识。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献给母亲的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二、课文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分段朗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a.你觉得母亲在你心中的形象是什么?b.你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情的?c.你认为母爱对你的成长有哪些影响?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发言。

第二课时一、课堂回顾1.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上节课的学习心得。

二、歌词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词创作,要求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2.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各组展示创作成果,全班投票选出最佳歌词。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乔娜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乔娜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献给母亲的歌》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感受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二、教学重点:1. 歌曲《献给母亲的歌》的曲调和歌词。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调和情感演唱这首歌曲。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出歌曲中的感恩之情。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献给母亲的歌》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是用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的。

2. 教授歌曲:教师可以先教学生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可以从简单的部分开始,逐渐引导学生掌握整个歌曲。

3. 练习演唱: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也可以让学生单独演唱,以便纠正发音和音调上的错误。

4. 感恩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可以让学生在演唱前或演唱后表达自己的感受。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献给母亲的歌》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感受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二、教学重点:1. 歌曲《献给母亲的歌》的曲调和歌词。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调和情感演唱这首歌曲。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出歌曲中的感恩之情。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献给母亲的歌》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是用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的。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始终是那个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我设计了一堂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课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写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感受母亲的爱,并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内涵,并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挖掘内心深处的情感,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创设温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在母爱的氛围中。

2、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创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朗读感悟法:让学生朗读有关母爱的诗歌、散文,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首阎维文的《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那深情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一下子抓住了学生们的心。

歌曲结束后,我问道:“同学们,这首歌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想到了妈妈给自己做饭的情景,有的说想到了妈妈给自己辅导作业的画面……我顺势引出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唱响献给母亲的歌。

”(二)感受母爱1、阅读经典我给学生们分发了一些关于母爱的经典文章,如老舍的《我的母亲》、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等,让他们自主阅读,并在文中圈画出能体现母爱的语句。

阅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2、图片展示接着,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组母亲关爱孩子的图片,有母亲抱着生病的孩子去医院的,有母亲在寒风中等待孩子放学的,有母亲给孩子过生日的……每一张图片都充满了浓浓的母爱。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母亲是生命的源泉,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陪伴。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伟大,培养他们感恩、孝顺的品质,本课程以歌曲《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创作背景、分析歌词内涵,引导学生学会关爱母亲,珍惜母爱。

1.2 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献给母亲的歌》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2)学会歌曲演唱,感受歌曲的美感。

(3)分析歌曲歌词,体会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4)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提高孝顺父母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献给母亲的歌》简介《献给母亲的歌》是一首感恩歌曲,创作于20世纪末。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对母亲的无尽感激和敬爱之情。

歌曲旋律悠扬,富有感染力,易于传唱。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献给母亲的歌》,了解歌曲背景及作者,分析歌词内涵。

(2)教学难点:歌曲的旋律演唱,以及对歌词内涵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3.2 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及歌词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3 实践法引导学生学会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3.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母亲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学会关爱、孝顺母亲。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献给母亲的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4.2 讲解歌曲背景及作者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来历。

4.3 分析歌词内涵讲解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4.4 学唱歌曲教授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学会演唱。

4.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母爱的认识。

第五章:课后作业(1)学会歌曲《献给母亲的歌》,并能熟练演唱。

(3)回家后,为母亲做一件小事,如洗脚、做饭等,感受母爱的伟大。

第六章:课程活动设计6.1 活动一:歌曲欣赏让学生聆听《献给母亲的歌》,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对歌曲产生兴趣。

《献给母亲的歌》语文公开课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语文公开课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诗歌,培养朗读和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弘扬中华民族孝道文化。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三、教学难点:1. 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 学会欣赏诗歌,培养朗读和感悟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音频。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1.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母亲的印象。

1.3 教师总结,引出本课主题《献给母亲的歌》。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2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字词。

2.3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3. 合作探讨:3.1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3.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对母爱的理解。

3.3 教师总结,强调孝道文化的重要性。

4. 朗读展示:4.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4.2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技巧。

4.3 全班同学共同朗读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5.2 学生谈谈自己对母爱的认识,表示要孝顺父母。

5.3 布置课后作业:抄写课文,回家给父母读一读,体会亲情。

六、教学延伸:6.1 学生展示自己为母亲创作的诗歌或画作,分享对母亲的情感。

6.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6.3 学生回家后,给母亲写一封感谢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七、课堂互动:7.1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分享自己母亲的故事,互相启发感悟。

7.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在生活中的体现。

献给母亲的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课件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母亲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母亲的关注和感激之情。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释诗歌:教师解释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和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4. 分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5. 背诵诗歌:教师鼓励学生背诵诗歌,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回家后向母亲表达爱意。

这五个章节是“献给母亲的歌”教案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后续的十个章节可以根据这个模板进行编写,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可以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为母亲做过的事情,或者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2. 引导学生思考母亲为他们付出的一切,以及他们应该如何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用诗歌中的句子或者自己的话,写一段关于母亲的话。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八、家庭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母亲表达爱意,可以是一句问候,一个拥抱,或者一份小礼物。

2.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和背诵。

九、课程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朗读、表达、写作等方面。

2. 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的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给妈妈的歌》
乐曲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送给妈妈的歌》是由我国著名陶笛、葫芦丝演奏家、作曲家林烨老师创作的。

该曲创作于2008年,收录在林烨老师首张陶笛独奏专辑《送给妈妈的歌》中。

是现在国内流行最广的陶笛独奏曲之一。

该乐曲旋律优美、情深意长、活泼轻盈,把12孔AC和SC陶笛的音色发挥的淋漓尽致。

《送给妈妈的歌》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音乐特性,是典型的宫调曲目。

曲中巧妙的利用滑音、气震音、双吐、三吐等吹奏技巧,深刻刻画了:“思念母亲”、“回忆童年”、“深情呼唤”三种情景。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乐曲的学习,让学生喜爱聆听和演奏林烨老师的音乐作品;使他们在了解乐曲深层内涵的过程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教育孩子们体会母爱的伟大、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

二、知识与技能:为乐曲划分段落,指导学生准确规范的运用滑音、颤音、波音、倚音、单吐、双吐、三吐等吹奏技巧演奏乐曲;能根据乐曲意境恰到好处的控制速度及强弱力度变化。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乐曲意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作
曲者意图及具体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对陶笛乐曲的理解及鉴赏;让学生灵活运用滑音、指颤音、双吐、三吐等技巧处理作品。

教学重点:
为乐曲划分段落,指导学生准确规范的运用滑音、颤音、波音、倚音、单吐、双吐、三吐等吹奏技巧演奏乐曲,控制速度及强弱力度变化。

教学难点:
快板第三小段双吐、三吐演奏时的气指舌的完美配合,三吐节奏、重音准确,双吐部分每个音清晰饱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讲述关于母爱的故事,生思考和讨论。

我曾见过一场异常悲壮的死亡,正是那次死亡深深震撼了我,我从此发誓不再伤害哪怕再微小的性命……
二、乐曲演奏教学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里的各个场景(播放林烨老师原版演奏视频)
简介林烨老师:林烨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艺术培训部特聘陶笛授课教师,福建省陶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林先生致力于推广中国陶笛艺术,曾多次荣获全国葫芦丝、陶笛比赛金奖。

林烨出版的作品有:民族陶笛音乐作品专辑《送给妈妈的歌》(CD)、一路花香(CD),陶笛教学视频教程《吹好12孔陶笛》(4DVD)(来源于百度百科)
2、复听乐曲思考:
a、乐曲可以被划分为几个段落,为什么?
b、揣摩各个场景中的气息分配、技巧处理。

3、跟琴模唱旋律,视唱乐曲简谱,唱好乐曲附点节奏、倚音、波音和换气点位臵。

4、分段教学:
第一段:对母亲的思念
意境:亲爱的妈妈,您好吗?我非常想念您!今天我要把这首歌献给您……
演奏方法:通过陶笛的音符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主意连吐音变化、滑音、气震音的应用,切忌使用幅度过大或过密集的气震音,这样会使乐曲情感过于悲伤。

第二段:旧时的回忆
意境:童年的无忧无虑、少年的好奇无谓、青春的激情叛逆……在我们成长的每个时刻,妈妈给了我们多少关爱和包容。

此部分的演奏可分为四个小段:
A:第一小段:即快板的第1小节至第16小节,表现童
年的无忧无虑,应演奏的欢快、有动感,落指要干净、利落。

B:第二小段:即快板的第17小节至第32小节,此段的欢乐情绪要比上一段更强。

应演奏的干净、灵活,最主要的是这一段要一气呵成。

(即一口气吹完,应提前做好换气)
C、第三小段:即快板的第33小节至第48小节。

此段以双吐和三吐为主,演奏需要注意舌头与手指的完美配合,可由缓至快循序渐进地练习,反复时最后的高音1要演奏的非常轻盈。

D、第四小段,即快板的第50小节至第61小节。

此小段的难点也是双吐也三吐为主,需要注意的是54——57小节气息要由弱至强,然后转至双吐,这里情绪是越来越高涨的。

第三段:深情的呼唤
意境:妈妈,我在您快乐和幸福的要蓝里已经长大,可您却已满头白发!无论走到海角天涯,妈妈,您永远是我不变的牵挂,妈妈!妈妈!!……
演奏方法:通过强弱力度控制、气震音、滑音等技术的运用,用笛声深情的呼唤远方的妈妈,演奏时注意情感的流露、升华……。

三、拓展
聆听林烨老师的其他优秀作品:《报喜鸟》、《雨后的鼓浪屿》
四、课堂小结
要演奏好这首经典名曲,除了要有扎实的气、指、唇、舌功底以外,还得充分表达作者借音符表现出来的浓浓思念之情。

最后也希望今后能同学们能学习更多此般优秀的曲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