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八年级上教材知识
八年级上道法背诵知识点

八年级上道法背诵知识点《八年级上道法背诵知识点》第一章道的概念道,即宇宙本源、自然法则和人生伦理的总称。
是宇宙中的规则和规律,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第二章道德的基本特征1.客观性:道德存在于客观世界中,而不是人们主观的看法。
2.普遍性:道德适用于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
3.规范性: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
第三章道德判断1.好坏判断:道德行为应该以对人类有益为好,对人类不利为坏。
2.轻重判断:道德行为的轻重应该根据行为对人们造成的影响来评判。
3.人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道德行为应该平衡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
第四章道德规范1.自觉性:道德规范应该来自个人的内心,而非外部的压力。
2.自由性:道德规范不应该强制执行,而应该让人自由选择。
3.普遍性:道德规范适用于所有人。
第五章道德情感1.悔过之情:指后悔自己做错了事情的情感。
2.怜悯之情:指对他人痛苦的体验和同情。
3.敬畏之情:指对一些重大的道德准则、事物、人物等的虔敬和敬仰。
4.爱之情:全面而深厚的爱,是道德情感中最高尚的一种。
第六章道德实践1.遵守规范: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规范行为,道德实践的第一步就是要遵守这些规范。
2.自我要求:道德实践是建基于个人内心规范,自我要求可以保证在规范外的行为也不违背人类公正的原则。
3.积极参与:个人参与社会组织或者向他人提供帮助,可以大大促进人们的道德实践。
总结道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通过对道德的了解,可以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使我们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
【人教道法八年级上册全册】部编- 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二)在社会中成长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

遵守社会规则
1. 社会秩序的种类: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2. 社会规则的作用:明确社会秩序内容、保障社会秩序实现。
3.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规则划定自由边界,规则是自由的保障。
4. 如何遵守规则:他律和自律、敬畏规则、维护规则。
社会生活讲道德
1. 尊重他人的原因和做法。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
单元
课题
知识点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1. 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走进农村、工厂、商场、博物馆、观看升旗仪式等。
2. 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丰富社会感受、深刻社会认识、关心国家发展。
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5. 社会化的过程:从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需要父母抚育、同伴帮助、老师教诲等。
6.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网络生活新空间
1. 网络的积极影响: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2. 网络消极影响:虚假和不良信息、沉迷网络、隐私侵犯。
3.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信息节食、辨析网络信息、遵守道德法律。
2. 以礼待人的含义和做法。
3.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做守法的公民
1. 法不可违的原因和表现。
2. 如何预防犯罪。
3. 善用法律的方法和途径。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1. 角色与责任的关系: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2. 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对自己、他人、社会、国家负责。
3. 做负责人的要求:树立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
积极奉献社会
1. 关爱他人的含义和做法。
2. 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 维护秩序靠规则2. 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3.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4. 社会规则与个人利益的关系5.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6.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7. 自由的含义: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8.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9.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 法律保障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公民的隐私权等。
11.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这些权利的保障措施。
1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13. 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14. 公民有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自由,但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15.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公民应尽的政治义务之一。
16.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17. 国家利益至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8.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19. 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0. 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包括三方面内容:捍卫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至上、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第二单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 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
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
2.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和正义。
3. 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
八年级上册道法必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道法必背知识点归纳以下是八年级上册道法部分的一些必背知识点:1. 什么是家庭?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特点是家中有亲人,家里有亲情。
2. 家庭关系的确立分哪几种?家庭关系的确立包括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律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3. 家庭的结构有哪些?家庭的结构包括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和联合家庭。
核心家庭是指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是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单亲家庭是指由父(或母)一方与未婚子女一起生活;联合家庭是指父母与多对己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已婚同辈联合组成的家庭。
4. 家庭的功能主要有哪些?家庭的功能主要包括生育功能,教育功能,情感交流功能和赡养功能等。
5.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切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青少年亲社会的行为表现在多方面:遵守规则、爱护环境、团结同学、互相谦让、彼此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6.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7. 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是什么?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
血缘关系是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地缘关系是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业缘关系则是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业利共同性的社会关系。
8. 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我们会跟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同时,我们也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正是在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得以成长,走向成熟。
9. 如何正确认识父母收入低或父母有生理缺陷的情况?不管出生在什么家庭,我们与父母的血缘亲情关系是无法改变的。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考点知识点汇总归纳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考点知识点汇总归纳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与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4.网络对个人的积极影响?(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5.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6.网络的消极影响?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7.如何合理利用网络?①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
②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③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④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1.礼的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2.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意义)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4.为什么要讲诚信?(意义)①诚信是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5.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①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
②运用诚信智慧,做到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核心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核心知识点第一章物质财富
- 了解物质财富的概念
- 掌握物质财富的获取方式和分配原则
- 认识到物质财富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物质财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物质基础与社会发展
- 了解物质基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 了解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掌握物质基础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 引导学生树立创造财富的价值观,激发创新精神
第三章文化传承与创新
- 了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概念
- 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 掌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 引导学生珍惜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鼓励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
第四章法律与生活
- 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 引导学生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第五章研究方法与健康
- 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
- 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和生活惯
-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六章公平与公正
- 了解公平与公正的概念和内涵
- 掌握公平与公正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遵守公平与公正的原则,树立公正的行为准则
- 培养学生的正义意识和道德品质
以上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核心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物质财富、物质基础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法律与生活、学习方法与健康、公平与公正等方面的内容,并培养积极向上、独立思考、合作共赢的素质和能力。
道法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
![道法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196785f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8.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资料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会判断3、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4、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的成长与社会有什么关系?〔1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原因、意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了解、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改变有哪些?〔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完整word版)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 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5. 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6.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①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②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八上道法重要知识点(全册)

八上道法重要知识点(全册)人教版八年级上知识点集锦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2.置身社会之中,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
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注入新的经济活力,促进民主政治和文化传播、科技创新。
3.网络是双刃剑,我们需要警惕其中的陷阱,如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等。
二)合理利用网络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和辨析网络信息。
2.网络生活也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俗,热心帮助他人,关注社会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社会生活中,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
2、尊重他人的表现1)不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名誉等合法权益。
2)不歧视、不侮辱、不欺凌他人。
3)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
二)诚实守信1、诚实守信的含义1)诚实:言行一致,不说谎、不欺骗、不虚假宣传。
2)守信:信守承诺,不违背合法的约定和协议。
2、诚实守信的重要性1)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互信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2)诚实守信是企业和个人信誉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关爱他人1、关爱他人的含义1)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关心他人的生活和成长。
2)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给予他人帮助和支持。
2、关爱他人的表现1)关心家人、朋友、同事的生活和工作。
2)关注社会上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福利。
3)参加志愿服务和慈善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自我约束1、自我约束的含义1)自我约束是指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做违法、违纪、违背良心的事情。
2)自我约束是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方式,是人格修养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2、自我约束的重要性1)自我约束是社会规则得以实施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八年级(上)道法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总结如下:1.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 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法律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其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最后,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 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原因?因为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没有法律,我们的权利就得不到保障,权利受到侵害也找不到救济的方法。
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5.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①规定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制裁违法犯罪。
6. 学法、守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义?学法、守法有利于公民享有并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7. 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违法行为是指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8.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犯罪是一种触犯刑事法律规范的违法行为;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9. 刑罚的类别?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10.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自律,杜绝不良行为。
其次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1. 自觉维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自觉维护正义,首先要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其次要保持警惕,不侵害他人的利益;最后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5.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2)政治方面: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文化、科技方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①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②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个人层面谈意义)
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
(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种类:纪律、道德、法律
4.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秩序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确定了社会生活的条理和次序,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社会秩序的意义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道法八年级上册第全册知识点

目录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亲社会)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八年级(上)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P4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3.常见的社会关系有哪些?P5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 个人成长与社会有什么关系?(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p72.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p83.什么是亲社会行为?P8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的利(积极影响)?2.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P10-123.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P12-134.网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P125. 网络问政的作用?(网络怎样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p136.网络的弊端?(为什么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p15-167.网络谣言的危害?P148. 青少年怎样防范网络谣言?P149.如何应对网络诈骗?P1510.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P16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2.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P183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4.青少年如何正确(合理、健康)利用网络?5.建设安全、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净化网络),你有何建议?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框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分类?P232. 社会秩序的重要性?P233. 生活中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P254. 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5第二框遵守规则1. 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P27-282. 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293.怎样维护规则?P304.劝导的技巧?P305.为什么要改进规则?P316.怎样改进规则?P317.怎样正确对待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框尊重他人1. 尊重的含义?P322.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2-333. 怎样尊重他人?P35-36第二框以礼待人1.什么是礼?礼体现在哪些方面?P372. 文明有礼有什么意义?P37-393.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P39-404.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几点?P40第三框诚实守信1.诚信的意义有哪些?P41-432. 如何践行诚信?P43-453. 如何构建诚信社会?(请你就如何构建诚信社会提几条建议)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1. 法律的规范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P462.什么是违法行为?P483.违法行为的类别(性质)?P484. 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p495. 常见(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p516.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517.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区别?第二框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P522.犯罪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P533.什么是刑罚?刑罚的类别?P54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预防)犯罪?P55-565.青少年违法犯罪过程(犯罪三部曲)说明了什么?P556.青少年违法犯罪过程(犯罪三部曲)给我们什么启示(警示)?P55第三框善用法律1.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57-592. 什么是诉讼?诉讼的地位?P593.诉讼的类型?P604. 青少年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必要性)?P605.青少年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P616.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P617.青少年怎样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权案例给我们的启示)p62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 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P652. 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P663. 我们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都扮演着哪些角色,承担怎样的责任?P664.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P675.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P676.我们为什么应该增强责任感,对他人和社会负责?P68-69第二框做负责任的人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P712怎样认识“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P713. 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如何对待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P724.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有什么重要意义?P735.怎样做一个负责人的人?P72-736.《感动中国》《中国好人》等获奖人物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一框关爱他人1.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关爱他人的意义)p75-772. 怎样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有哪些要求?关爱他人要注意什么?)p78-793.关爱他人,需要从生活小事做起,请你举几例。
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归纳

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归纳如下:
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 常见的几种重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
3. 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助于我们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5. 社会生活的意义: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6. 网络生活的积极影响: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7.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请注意,以上知识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建议查阅《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教材或教辅资料。
八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一)法律介绍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是按照社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部分伦理规范,使各种权利和义务行使和执行的抽象规范,是广义上的社会共识;2. 法律的来源:来源于习惯法、经验法、书面法和历史法;3. 法律的基本属性:法律具有强制性、统一性、正确性和常态性;4. 法律的实施:由司法机关实施法律,法律才能真正起作用。
(二)宪法1. 什么是宪法:宪法是一国最高法律,即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国的政治秩序基础;2. 宪法的来源:宪法的制定可以从人民大会制定、立法机构确认、他国法典中获得;3. 作用:作为一国国家政治秩序和国家法律的骨干,宪法的作用在于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4. 更新:宪法不能无限期有效,当宪法与时代发展不相符时,需要修订宪法,以便应对各种复杂变化。
(三)刑法1. 定义:刑法是国家制定的,依照法律规定的对不当行为进行惩罚或赔偿的规则;2. 功能:刑法有助于消除社会反托拉斯性,保障公民权利,建立社会稳定、令法阳和的社会秩序,以及强化约束,保护社会利益;3. 元素:犯罪行为的形式、构成、分类、事实及精神构成等均可作为犯罪的元素;4. 惩罚:对于犯罪嫌疑人,刑法要求依据犯罪行为形成有效的惩罚措施进行治理。
(四)民法1. 什么是民法:民法是一种以社会关系中发生的主观权利和客观义务的规范;2. 目的:民法的确立,是为了规范和保护公民、法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维护双方的利益;3. 内容:民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的成年及未成年、家庭、合同,物权、所有权、财产权利、婚姻、劳动关系、交通和侵权等;4. 修订:随着经济发展、文化变迁等,民法也应做出相应的修订。
道法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道法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学科。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归纳:
1. 主题一:我们国家的生活骄子
知识点1: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知识点2:要尊重劳动
知识点3:要服务社会
2. 主题二:我们向往公平
知识点1: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知识点2:维护公平的方法
知识点3:公平正义的实现
3. 主题三:我们追求公正
知识点1:公正的含义与价值
知识点2:公正的重要性
知识点3:维护公正的方法
4. 主题四:遵守规则
知识点1:规则与秩序的关系
知识点2: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知识点3:如何遵守规则
5. 主题五:关爱他人
知识点1:关爱他人的意义
知识点2:关爱他人的方法
知识点3:关爱他人的注意事项
6. 主题六:我们都是班级的一员
知识点1:班级的重要性
知识点2:如何融入班级
知识点3: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参与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归纳,这些知识点仅供参考,具体教材内容可能有所差异。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最新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最新版)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1)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2)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3)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4)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5)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2.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1)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的完整答案应该和P7“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这个问题合并。
由于这样笔记会比较乱,我还是按照框题分开来。
4.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1)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2)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3)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亲社会行为有哪些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5.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
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财产权、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基本义务包括尊重宪法和法律、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等。
2. 罪与罚
了解常见的刑罚种类、刑法的适用原则和流程,以及少年犯罪的特殊处理。
3. 人格与自我保护
学习如何维护个人尊严和人格权利,并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和策略,以避免遭受侵害。
4. 安全与危险
了解安全常识和安全意识,学习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危险情况,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5. 网络与信息安全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防范网络诈骗和隐私泄露,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6. 民主与法治
了解民主的含义和实现方式,认识宪法和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
真学习,积极运用到生活中,成为有道德、有法律意识的合格公民。
八年级上道法知识点背诵版

八年级上道法知识点背诵版第一单元道家思想与道德1. 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道家道德的核心是什么?3.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4. 道家思想如何指导个人的生活?5. 道家思想如何指导社会的发展?6. 道家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有何启示?第二单元儒家思想与道德1.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仁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3. 五常的含义是什么?4. 儒家思想如何指导个人的生活?5. 儒家思想如何指导社会的发展?6. 儒家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有何启示?第三单元佛家思想与伦理1. 佛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六度的含义是什么?3. 十善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 佛家思想如何指导个人的生活?5. 佛家思想如何指导社会的发展?6. 佛家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有何启示?第四单元伦理基本概念1. 伦理的基本概念是什么?2. 伦理话语的特点是什么?3. 伦理价值的种类有哪些?4. 伦理问题与实践的关系是什么?5. 伦理问题的讨论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第五单元道德决策1. 道德决策的意义是什么?2. 道德决策的步骤与方法有哪些?3. 道德决策的原则是什么?4. 道德决策的贯彻需要考虑哪些因素?5. 如何处理道德决策中的矛盾与冲突?第六单元科学伦理1. 科学伦理的含义是什么?2. 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有哪些?3. 科学实验中的伦理问题有哪些?4. 学术道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5. 如何加强科学伦理的监督与管理?以上为八年级上道法知识点背诵版,每个单元的问题都是必须牢记和理解的。
背诵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道德。
其中许多概念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处理伦理问题和道德决策,更好地塑造我们的人格,提高我们的道德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 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5. 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6.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①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②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①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②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③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7. 为什么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①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②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8.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9. 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1. 什么是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2. 什么是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社会规则确定了社会生活的条理和次序,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3. 如何对待社会规则?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而需要人们自觉遵守。
(1)如果社会成员能了解规则、遵守规则,以遵守规则为荣,规则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2)如果人们不遵守规则,不以违反规则为耻,规则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
(3)如果我们违反规则,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4. 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5. 如何自觉遵守、维护和改进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2)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6.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7. 怎样尊重他人?(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8. 文明有礼有什么意义?(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
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9.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10. 诚信的意义有哪些?(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
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3)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
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11. 如何践行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2)运用诚信智慧。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12. 什么是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13. 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有的人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的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2)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3)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4. 什么是刑法、犯罪和刑罚?(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3)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15. 如何预防犯罪?(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6. 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4)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17. 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