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 飞天(一) ▏人美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课堂纪律。
课前导入
1、视频观赏,说说从视频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组织分享各自搜集的有关敦煌的信息,对视频知识进行补充。
1 、学生根据老师提问进行回答:(1)敦煌莫高窟是我国重要的石窟。(2)它坐落在甘肃境内……
2、学生通过课前资料搜集,自主补充莫高窟其他相关知识。
激发情绪,唤起学生进一步了解敦煌艺术的渴望,引入本课。
3、听,做好学习的准备。
北魏飞天:
造型:头后有圆光,脸形椭圆,上身裸露,腿部修长。
色彩:白、褐,浅蓝……
线条:粗犷。
动势:大开口“U”字形。
隋唐飞天:
造型:双手合十,手持莲花或乐器……
色彩:黑、蓝、绿等丰富的色彩。
线条:流畅有力。
动势:L、V等形,姿态轻盈多样。
宋元飞天:
造型:造型单一,面容清秀,身下有彩云。
看,听。
明白本节课学习内容。
追根溯源,探寻飞天
1、追根溯源
这节课,我们就准备去认识飞天,在即将开始的学习之旅中,你们最想了解有关飞天哪些方面的知识?
(1)探寻飞天起源。
(2)了解古印度飞天形象特征。
(3)初步分析西域飞天特征。
2、引导学生认识早期的飞天。
(1)从色彩、线条、动势、颜色上来分析。
(2)示范填写考察报告。
教学重点
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形式飞天的艺术特点,学生能用语言和文字描述飞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飞天造型、色彩、线条、动势等方面的艺术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
课件 不同时期飞天艺术特点分析表 飞天图片资料
教师共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纪律
检查工具,整顿课堂纪律,组织上课。
课前准备,以饱满的精神迎接上课。
3、发展演变:
前言:早期古印度的飞天就这样追寻丝绸之路,飞呀飞,一路东进,在敦煌这个地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这千余年历史长河中,飞天的形象、姿态和风格在不断变化,专家把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板书:兴起创新(北魏)
盛世气象
(盛唐)
走向衰落
(宋元)
全班同学通过学习单从各个时期飞天的造型、色彩、线条、动势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单,并把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听,接受任务。
增强民族自豪感。
组织下课
整顿纪律,组织学生下课。
收拾工具,准备下课。
规范课堂纪律。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4、小结:通过共同考察和探究,我们了解到:同古印度的飞天相比,中国早期的飞天体态粗犷简单,到了隋唐时期,飞天艺术随着石窟的兴建进入了鼎盛阶段,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
1、学生提出对飞天艺术想要了解的知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古印度飞天的形象特征,并对比分析西域和古印度飞天的不同。
西域飞天体型呈V形,比较粗ຫໍສະໝຸດ Baidu,头上有圆光。
边看,边听,边发表自己的感受。
利用《飞天舞》进一步印证中国传统的飞天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是永恒的、唯美的。
拓展延伸
今天各位同学表现的非常优秀,通过深入探究,我们了解了飞天艺术的发展,也亲身感受了它的美。其实,不仅敦煌莫高窟有飞天,我们其他一些石窟也有飞天的形象,课后,请同学们根据今天课堂探究形式对其它石窟飞天形象做进一步研习。
色彩:褐、绿、土黄……
动势:有的呈反L形,飞动感不强。
按照飞天发展演变的顺序探究学习,使学生更为清晰地掌握飞天艺术的发展脉络。
视频欣赏,体验飞天
1、而我们的飞天形象并没有随着朝代的没落而消逝,它存在于新的艺术形式中,存在与新的的歌舞中……
2、播放《飞天舞》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飞天在人们心目中是永恒和唯美的。
课题
飞天(一)
总课时
1
分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石窟和飞天的知识,感受我国的飞天作品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体验、小组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对飞天造型、色彩、线条、动势等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对飞天的感受,初步感受飞天之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飞天造型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引入新课
1、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姿态优美的就是我们石窟壁画中的“飞天”。
板书课题《飞天》。
2、简介飞天的知识: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来说不是一位神。在古印度的神话中,他们是娱乐和歌舞神,他们一个能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也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后来他们合为一体,就成了现在我们口中的“飞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