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教程第三章课后答案(宋天佑编)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三章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三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366c7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73.png)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三章答案LT一、选择题1.对反应 2SO 2(g)+O 2(g)NO(g)2SO 3(g) 下列几种速率表达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dtdc dt c )O ()SO (d 22= B. tc t cd 2)SO (d d )SO (d 32=C. tc tc d )O (d d 2)SO (d 23= D. 32d (SO ) d (O )2d d c c tt=-解:选D 。
依据化学反应的瞬时速率的表达通式,对于一般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可写出通式如下:A B Y Z A B Y Z νννν---⋅⋅⋅=⋅⋅⋅++tv ct v c t v c t v c v d d d d d d d d Z Z Y Y B B A A ====2.由实验测定,反应 H 2(g)+Cl 2(g)===2HCl(g) 的速率方程为v =kc (H 2)c 1/2(Cl 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每一反应物浓度加倍,此时反应速率为( )。
A. 2vB. 4vC. 2.8vD. 2.5v解:选C 。
依据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υ=kc (H 2)c 1/2(Cl 2),H 2和Cl 2浓度增大都增大一倍时,速率应该增大22倍,即相当于2.8Υa 。
3.测得某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E a.正=70 kJ·mol -1,逆反应的活化能E a.逆=20 kJ·mol -1,此反应的反应热为( )A. 50 kJ·mol -1B. -50 kJ·mol -1C. 90 kJ·mol -1D. -45 kJ·mol -1 解:选A 。
依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热可以这样计算:Q = E a,正- E a,逆 。
4.在298K 时,反应 2H 2O 2===2H 2O+O 2,未加催化剂前活化能E a =71 kJ·mol -1,加入Fe 3+作催化剂后,活化能降到42 kJ·mol -1,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
宋天佑无机化学答案
![宋天佑无机化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7625fda58da0116c174985.png)
宋天佑无机化学答案意的是:1.为满足物理学背景的学生需要,将理论部分集中,故将配位化学一章提前讲授。
2.第五章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讲解与教材略有差别。
2013级教学进度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1 理想气体1.1.1理想气体的的状态方程1.1.2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课间ppt 48(指讲到本章ppt的第48页,下同)(共用时30分钟) 1.2 稀溶液的性质1.2.1溶液的浓度1.2.2饱和蒸气压1. 溶剂的饱和蒸气压2.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3. 拉乌尔定律1.2.3溶液沸点升高1. 饱和蒸气压图2. 沸点升高计算公式(第1次课)结束ppt 111(20130917)1.3 晶体结构基本概念1.3.1 对称性1. 旋转和对称轴2. 反映和对称面3. 反演和对称中心1.3.2晶体和点阵1.3.3晶系和点阵型式1. 7个晶系2. 14种空间点阵型式1.3.4 晶胞课间ppt 1861.4酸碱理论1.4.1 阿仑尼乌斯理论1.4.2 布朗斯特酸碱理论1.酸碱定义2.酸碱反应1.4.3 路易斯酸碱理论1.理论要点(第2次课)结束 ppt 251(20130924) 2.酸碱的软硬分类1.5化学反应速率1.5.1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1.5.2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1.5.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阿仑尼乌斯公式2.反应进程—势能图(第3次课)结束ppt 335(20130926)讲课时间 60 分钟。
第一章共用约5 学时。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初步2.1热力学基本概念2.1.1 体系和状态函数2.1.2 热力学第一定律2.1.3 体积功2.2 热化学2.2.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 恒容反应热课间ppt 652. 恒压反应热3. 反应进度与摩尔反应热(第4次课)结束ppt 106(20131008) 4. qp 和 qv 的关系2. 2. 2 盖斯定律2. 2. 3 生成热1. 生成热定义2. 标准生成热的应用2.3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间ppt 1612.3.1 过程进行的方式1. p-v 线与体积功2. 体积功的极限3. 可逆途径和自发过程2. 3. 2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 3. 3 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2. 3. 4 熵1. 状态函数熵(第5次课)结束ppt 213(20131010)2.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标准熵2. 3. 5 状态函数吉布斯自由能1. 自由能判据2.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3. 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课间ppt 266第二章共用约 5 学时。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b9f8a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b.png)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简介《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天佑主编的无机化学教材的第三版上册。
该教材是无机化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适用于大学本科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与学习。
目录1.第一章:化学量与计量2.第二章:化学反应及其速率3.第三章:化学平衡4.第四章:离子水解与溶液pH5.第五章:弱电解质及其溶液的pH计算6.第六章:共沉淀和氧化还原反应平衡与倾向性7.第七章:无机络合物化学基础8.第八章:无机均相催化剂9.第九章:金属元素的化学品种与应用10.第十章:固体的结构第一章:化学量与计量1.1 物质的质量与量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物质的质量和量的概念。
质量是一个物质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性质的量的度量,质量单位是克。
质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天平来测量。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用符号n表示,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它用来表示物质的量。
1.2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量关系的重要分支。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变化的。
化学计量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比关系的方法。
化学计量中主要涉及到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等概念。
原子量是一个元素中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是一个元素的相对质量。
分子量是一个分子中原子质量的总和,是一个分子的相对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物质的分子质量与碳-12的相对质量之比,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摩尔数量之比,是一个量的单位是克/摩尔。
1.3 配位化学基础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合成方法。
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或多个配体与一个或多个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
配位化学中涉及到配位数、配位物、配位键等概念。
配位数是指周围配位原子或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的配位键数。
配位物是由一个或多个配位体和一个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配位键是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二版习题选解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二版习题选解](https://img.taocdn.com/s3/m/67b8ec0dbb68a98271fefa49.png)
LOGO
3.当NO2冷却到室温时发生聚合反应:2NO2=N2O4。 高温下将15.2 g NO2 充入10.0 L容器中,然后冷
却到25℃,测得总压为0.500 atm. 计算NO2、 N2O4的摩尔分数和分压。
解:
Va
na Ca
0.06944 6
0.01157L
计算下列混合溶液的pH
LOGO
20 mL 0.1 mol/L NaOH与20 mL 0.2 mol/L NH4Cl溶液混合
NaOH+ NH4Cl=NH3·H2O +NaCl 得到40 mL 0.05 mol/L NH4Cl - 0.05 mol/L NH3·H2O 根据平衡: NH3·H2O=NH4+ +OH-
LOGO
解:溶液H3PO4=0.3*0.5=0.15mol,NaOH=0.075mol
混合后溶液为0.075molH3PO4 -0.075molNaH2PO4的混合 溶液,总体积0.55L,二者浓度均为0.1364mol/L.
H3PO4 = H2PO4 -+ H+
K稳
[Ag(NH3 )2 ] [Ag ][NH3 ]2
0.10 x x(0.3 2x)2
1.6107
0.10 x 0.302
1.6107
x 6.9108(mol dm 3 )
∴C(Ag+)=6.9×10-8(mol·dm-3) C(NH3)≈0.30(mol·dm-3) C[Ag(NH3)2+]≈0.10(mol·dm-3)
H3PO4+2NaOH=Na2HPO4+2H2O y 2y y
可推出:x=0.05mol,y=0.1mol 即混合后溶液组成为0.05molNaH2PO4-O.1molNaHPO4 总体积0.8L
《无机化学》第3版 宋天佑 第3章 反应速率
![《无机化学》第3版 宋天佑 第3章 反应速率](https://img.taocdn.com/s3/m/117ba4e152ea551811a68750.png)
故曲线过 C 点的切线的斜率是 tC
时刻的瞬时速率 。
这种思路可表示成极限形式
C
= lim [ c(OH―)]
t0
t
C
= lim [ c(OH―)]
t0
t
这种极限形式,在高等数学中可 用微分表示
C
=
―
d c( OH―) dt
对于反应 a A + b B —— g G + h H 某时刻的瞬时速率之间,仍有 如下的关系:
在 tA 到 tB 之间有某一时刻 tC 现拟求 tC 时刻反应的瞬时速率
当 A,B 两点沿曲线分别向 C 点靠
近,即时间间隔 t = tB- tA 越来越小
割线越来越接近过 C 点的切线。
而割线的斜率
-
c( OH―)AB tAB
越来越接近切线的斜率。
当 t 0 时,割线成为过 C 点的切线。 而割线的斜率成为过 C 点的切线的斜率。
6.00 10-3 6.00 10-3 6.00 10-3 1.00 10-3 2.00 10-3 3.00 10-3
1.00 10-3 2.00 10-3 3.00 10-3 6.00 10-3 6.00 10-3 6.00 10-3
生成 N2 的起始速率 υ∕mol·dm–3·s–1
3.19 10-3 6.36 10-3 9.56 10-3 0.48 10-3 1.92 10-3 4.30 10-3
3. 2. 1 速率方程
对于反应 a A + b B —— g G + h H
则有 = k [c(A)]m [c(B)]n
即反应速率方程。
= k [c(A)]m [c(B)]n
式中,k 称为速率常数, m,n 分别为反应物 A, B 的 浓度的幂指数。 k,m,n 均可由实验测得。
无机化学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8a8a2f02768e9951e738e6.png)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1、完成下列换算:(1)把下列H+浓度换算成PH:C(H+)/ mol .L-1: 5.6*10-5 4.3*10-12 8.7*10-8 1.8*10-4(2)把下列pH换算成H+浓度:0.25 1.38 7.80 12.502、试计算:(1)pH=1.00与pH=3.00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和c(H+);(2) pH=2.00的HCl溶液与pH=13.0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和c(H+)。
3、写出下列弱酸在水中的解离方程式与K aθ的表达式:(1) 亚硫酸(2)草酸(H2C2O4)(3)氢硫酸(4)氢氰酸(HCN)(5)亚硝酸(HNO2)4、已知25℃时,某一元弱酸0.100 mol .L-1溶液是pH为4.00,试求:(1)该酸是K aθ(2) 该浓度下酸的解离度α。
5、白醋是质量分数为5.0%的醋酸(CH3COOH)溶液,假定白醋的密度ρ为1.007g•ml-1,它的pH为多少?6、设0.10 mol .L-1氢氰酸(HCN)溶液的解离度为0.0079%,试求此时溶液的pH和HCN的标准解离常数K aθ。
7、已知质量分数为2.06%的氨水密度ρ为0.988 g•ml-1,试求:(1)该氨水的pH;(2)若将其稀释一倍,pH又为多少?8、(1)在1.00L 0.10 mol .L-1HAc溶液中通入0.10 mol HCl气体(且不考虑溶液体积改变),试求HAc的解离度,并与未通入HCl前做比较。
(2)在1.0L 0.10 mol .L-1NH3•H2O溶液中,加入0.20 mol NaOH (设加入后,溶液体积无变化),试求NH3•H2O的解离度,并与未加NaOH 前做比较。
9、描述下列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并解释之:(1)将NaNO2溶液加入到HNO2溶液中;(2)将NaNO3溶液加入到HNO3溶液中;(3)将NH4NO3溶液加到氨水中;10、计算下列缓冲溶液的pH(设加入固体后,下列溶液体积无变化):(1)在100ml 1.0 mol .L-1 HAc中加入2.8g KOH;(2)6.6g (NH4)2SO4溶于0.50L浓度为1.0 mol .L-1的氨水。
宋天佑无机化学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宋天佑无机化学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065f715bb68a98271fefabc.png)
5. 热: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度不同而引起的能量交换。 用“Q”表示 规定:系统吸热 Q>0, 系统放热 Q<0
热的形式:
(1)化学反应热:反应物与生成物温度相同时系统发生 化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 (2)潜热: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发生相变时吸收或放 出的热。如:蒸发热、升华热等。
(3)显热:伴随系统本身温度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
气体
7. 热力学能(内能)
热力学系统内各种形式的能量总和。
用“U”表示,单位J或kJ
“U”是状态函数,但无绝对值。理想气体的U 只与温度有关。状态发生变化时,△U仅取决 于始态和终态。 思考问题:功和热是不是状态函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容:能量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数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及转换定律。
状态Ⅰ,U1 系统对外作功 W
系统吸热 Q 状态Ⅱ,U2
数学表达式:U2 = U1+Q+W,△U=U2-U1=Q+W 即 △U=Q+W (注意Q、W符号的规定) 如果系统吸热,Q为正;系统体积膨胀,则W为负; 如果系统放热,Q为负;系统被压缩,则W为正。
状态函数变量的表示法与单位
当泛指一个过程时,其热力学函数的改变量可写成 如△U等形式,单位是J或kJ。
氧弹
Qv= △TCv
QV 的 测
定
2.等压反应热与焓
△U=QP+W QP=△U-W 其中W = -P(V2-V1) =(U2-U1)+ P(V2-V1) =(U2+PV2)-(U1+PV1) = H2-H1 (定义:U+PV=H 焓) QP =△H(焓变)[条件①等压过程②变化过程 中系统只作体积功,不做非体积功。]
3.过程与途径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三章思考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三章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f1e4dbb4daa58da1114ac3.png)
第三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思考题1.阐述下列化学名词、概念的含义。
解离常数,解离度,分步解离,水解常数,水解度,分步水解,水的离子积,缓冲溶液,溶度积,溶度积规则,分步沉淀,沉淀完全,沉淀转化。
2.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时,NH3·H2O的解离度和溶液的pH值将如何变化?(1) 加NH4C1;NH3·H2O的解离度下降,pH值↓(2) 加NaOH;NH3·H2O的解离度下降,pH值↑(3) 加HCl;NH3·H2O的解离度增大,pH值↓(4)加水稀释。
解离度α↑,溶液pH值的变化与加水的多少有关。
3.是非题:(1) 酸性水溶液中不含OH-,碱性水溶液中不含H+;×(2)1×10-5 mol·L-1的盐酸溶液冲稀1000倍,溶液的pH值等于8.0;×(3)使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的;×(4)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溶液的pH值,水的离子积不变;√(5)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随弱电解质浓度降低而增大;√(6)H2S溶液中c(H+)=2c(S2-)×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1) 将氨水和NaOH溶液的浓度各稀释为原来的1/2,则两种溶液中OH-浓度均减小为原来的1/2;×(2) 若HCI溶液的浓度为HOAc溶液的2倍,则HCl溶液中H+浓度也为HOAc溶液中H+浓度的2倍;×(3) 中和同浓度、等体积的一元酸所需的碱量基本上是相等的,所以同浓度的一元酸溶液中H+浓度基本上也是相等的;前半句√、后半句×(4) 氨水的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溶液中OH-浓度也必越大。
5.根据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确定下列各溶液在相同浓度下,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
③NaOAc ②NaCN ④Na3PO4 ⑧H3PO4⑦(NH4)2SO4⑥HCOONH4⑤NH4OAc ⑩H2SO4⑨HCl ①NaOH。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d54117168884868662d63e.png)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1. 不可能存在的是:(1)(2)(5)(6)(7)(8)1-2. C1-3. D1-4. D1-5. A1-6. B1-7. B1-8. A为Ca ,B为Mn ,C为Br ,D 为O1-9. A为Na ,B为Mg ,C为Al ,D 为Br ,E 为I ,F 为Cr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2-1. A2-2. C2-3. B2-4. B2-5. C2-6. AD2-7. BD2-8. D2-9. LiH属于s-s,HCl属于s-p,Cl2属于p-p2-10. 主要形成离子键的有:(1),(3),(8)主要形成极性共价键的有:(2),(5),(6),(7)主要形成非极性共价键的有:(4)第三章化学热力学基础3-1. C3-2. A3-3. D3-4.U3-6. (1)不对,可通过作功形式改变温度;(2)不对,热力学能的绝对值目前无法测得,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中有ΔU而不是U;(3)对,冰熔化成0℃水需要吸热。
3-7.3-8.133 kJ·mol-13-9.解:(1)向真空膨胀W1 =-(2)恒外压膨胀J(3)两步恒外压膨胀J由于W3>W2>W1,说明膨胀次数愈多,则体系与环境的压力差愈小,做的功愈大。
3-10.解:=0.01 m3=810.5 JU =H = 0 ,Q = W = 810.6 J第四章化学动力学基础4-1. D 4-2. D 4-3. C 4-4. D 4-5. A4-6. C 4-7. D 4-8. B第五章 化学平衡与平衡原理5-1. 增加总压平衡向左移动;注入惰性气体平衡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5-2. O H 2,+O H 3。
可以作为酸的有:-3HCO ;可以作为碱的有:33,,Ac NH HCO --。
5-3. 溶解度不变。
5-4. (1)AgCl 的溶解度会降低,但对溶度积没影响; (2)AgCl 的溶解度会增加,不影响溶度积; (3)AgCl 的溶解度会增加,不影响溶度积。
宋天佑无机化学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宋天佑无机化学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b0734926bec0975f465e248.png)
△fHθm(Br2,g)=30.907
3.4 标准摩尔燃烧焓△cHθm ,单位kJ· -1 mol
定义:在100kPa的压强下(即标准态),1mol物质 完全燃烧,生成相同温度下的指定产物时的热效应, 叫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热。
完全燃烧产物的规定: C→CO2(g);H→H2O(l); S→SO2(g);N→N2(g);Cl→HCl(aq)
3.过程与途径
过程:系统由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 途径:完成一个过程的具体步骤。 过程分类: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 循环过程等。 ※ 状态函数的特征 :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决定于过程的 始态和终态,与变化所经历的途径无关。
4.反应进度ξ(zeta) 设有反应: νAA + νBB →νGG +νHH t=0 t n0(A) n(A) n0(B) n(B) n0(G) n(G) n0(H) n(H)
气体
7. 热力学能(内能)
热力学系统内各种形式的能量总和。
用“U”表示,单位J或kJ
“U”是状态函数,但无绝对值。理想气体的U 只与温度有关。状态发生变化时,△U仅取决 于始态和终态。 思考问题:功和热是不是状态函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容:能量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数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及转换定律。
状态Ⅰ,U1 系统对外作功 W
C(金刚石)+O2(g)→CO2(g)△γHm= -395.4kJ· -1 mol
注意:对有不同晶态或形态的物质来说,规定只 有最稳定态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热才等于零。
△ fHθ m
△ fHθ m △ fHθ m
(石墨)= 0;
(金刚石)=1.897 kJ· -1 mol (Br2,l)=0; kJ· -1 mol
(完整word版)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7章.doc
![(完整word版)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7章.doc](https://img.taocdn.com/s3/m/561adb99ccbff121dc36837c.png)
word 专业整理第三章习题答案2概述弱场和强场方法的处理步骤并比较其结果。
弱场方法:一、电子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电子组态的原子或离子通过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之间,自旋角动量之间以及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偶合作用,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状态或谱项,利用微扰理论计算谱项分裂后的能量得到分裂的能级。
二、配体场作用:金属离子受到配体电场的影响,电子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自由金属离子的谱项2S+ 1也L相应地改变,主要表现为自由金属离子谱项分裂产生配离子谱项,即光谱项。
最后的光谱项通过群论得出。
其中配体场球对称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能量升高,配体场对称性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分裂。
强场方法:一、配体场作用:金属离子的 d 轨道在配体场的作用下产生分裂形成电子组态,并按能量高低进行排列。
二、电子相互作用在每一电子组态中,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谱项(即配体场状态),每一电子组态所产生的谱项可以通过群论的知识得到。
对比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A.得到谱项的种类和数目相同B.得到的谱项能量都是 B, C 和 Dq 的函数,决定了谱项能量标度上的相对位置C.两种方法的谱项能量有别,是方法上近似结果造成的3. Co(NH3) 3 和 Fe(H2O) 3离子是高自旋组态还是低自旋组态?利用表3-7 ,表 3-8 和表6 63-9 的数据加以验证。
Co(NH3) 63:= f 氨× g 钴=1.25×18.2=22.75 kK=22750 cm-1-1P= 23625 cm理论上分裂能小,所以分裂,高自旋(实验上应该是低自旋)。
又因为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15%到 30%,综合考虑后3 3Co(NH) 6是低自旋。
Fe(H2O) 36:=f水×g铁=1×14=14 kK=14000 cm-1-1P= 29875 cm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4. 在下列离子中哪些会发生结构的畸变?(ML6为O h, ML4为T d或D4h)Cr(H 2O) 36; 3d3,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23, 3d 1,八面体场,三重简并,畸变;Ti(H O) 6Fe(CN) 4 , 3d6,低自旋,无简并,不畸变;6CoCl 2 73杂化,高自旋,T对称性,四面体场,无简并,不word 专业整理Pt(CN) 2 dsp 2 ,5d 8,低自旋,四面体场,4h对称性,无简并,不 畸变 ;4DZnCl 2 : 3d 10, sp 3 杂化,无简并,不 畸变 ;4Cu(en) 2 对称性位阻,形成螯合物,有二重简并,但不畸变 ;3FeCl 4 , 3d 5 高自旋,配位轨道 sp 3 杂化, T d 对称性,无简并,不 畸变 ; Mn(H 2O) 62 : 3d 5,高自旋,无简并,不 畸变 。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3章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1ebbd0b6a76e58fafab003ee.png)
a A(aq)+ b B(aq) g G(aq)+ h H(aq)
平衡时
K ⊖=
[ c(c⊖G)]g [ c(c⊖H)]h
[
c(A) c⊖
]
a
[
c(B) c⊖
]
b
2020/8/10
对于只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a A(g)+ b B(g)
g G(g)+ h H(g)
平衡时
K
⊖
=
[ p(p⊖G)]g [ p(p⊖H)]h
有表可查
用下面公式可计算已知反应的
自由能改变量
r Gm⊖= i f Gm⊖(生)- i f Gm⊖(反)
于是可以利用求得的 rG m⊖判 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020/8/10
但各种反应物,生成物并非处于 标准态的情况,如下面的化学反应
aA+bB
gG+hH
怎样判断其自发进行的方向,还是一
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2020/8/10
aA + bB
gG + hH
[ c(G)] g [ c(H)] h K = [ c(A)] a [ c(B)] b
当 (g + h) =(a + b )时, K 的量纲为 1。
2020/8/10
对于仅有气体的反应 a A(g)+ b B(g) g G(g)+ h H(g)
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压不变, 有关系式
2 NO2
N2O4 (6)
2 NO + O2
N2O4 (7)
c(N2O4) K7 = [ c(NO)] 2 c(O2)
2020/8/10
2 NO + O2
无机化学宋天佑考研题库
![无机化学宋天佑考研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7506af9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e.png)
无机化学宋天佑考研题库无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无机物质的化学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
宋天佑教授的考研题库可能会包含以下几类题目:1. 基本概念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无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原子结构、化学键、周期表等。
2. 计算题:计算题通常涉及化学计量、摩尔质量、溶液浓度、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等。
3. 结构分析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分析分子或晶体的结构,可能包括晶格类型、分子几何、电子排布等。
4. 反应机理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反应步骤。
5. 实验题:实验题可能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或者解释实验现象。
6. 综合应用题:这类题目通常结合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题目示例:- 题目一:描述原子轨道的基本概念,并解释s、p、d、f轨道的区别。
- 题目二:计算1摩尔氢氧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如果溶液的密度为1.02g/mL。
- 题目三:分析NaCl晶体的结构,并说明其晶格类型。
- 题目四:描述酸碱中和反应的机理,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题目五: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某未知溶液的pH值,并解释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 题目六:解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数变化,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考研题库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无机化学的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准备考研,增强对无机化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后,建议学生在准备考研题库时,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因为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定期进行模拟测试,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宋天佑无机化学思考题
![宋天佑无机化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4bdea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4.png)
宋天佑无机化学思考题
(实用版)
目录
1.宋天佑与无机化学
2.无机化学思考题的意义
3.无机化学思考题的类型与解题方法
4.如何利用无机化学思考题提升学习效果
正文
宋天佑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对于化学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在无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思考题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无机化学思考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考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其次,通过解答思考题,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最后,思考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无机化学思考题的类型多样,包括概念题、原理题、计算题、实验题等。
解答这些思考题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概念题和原理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计算题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化学公式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实验题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如何利用无机化学思考题提升学习效果呢?首先,学生应该认真对待每一道思考题,切勿敷衍了事;其次,学生在解答思考题时,应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追求答案;最后,学生应善于总结,将解答思考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归纳整理,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