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docx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0f01aebcd126fff6050b09.png)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 综合说明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批复及调整情况 (1)1.2.1 项目批复 (1)1.2.2 项目调整情况 (1)1.3项目基本特征 (1)1.3.1 项目类型 (2)1.3.2 项目性质 (2)1.3.3 项目位置和围 (2)1.3.4 项目规模 (3)1.3.5 土地权属状况 (3)1.3.6 新增耕地情况 (3)1.3.7 建设工期 (3)2 项目概况 (4)2.1某县情况 (4)2.2整理区基本情况 (4)2.3自然条件 (4)2.3.1 气候 (4)2.3.2 水文地质与水资源 (5)2.3.3 地形地貌 (6)2.3.4 土壤 (6)2.3.5 矿产资源 (7)2.3.6 自然灾害 (7)2.4社会经济条件 (7)2.5农作物种植情况 (8)2.6整理区基础设施情况 (8)2.6.1 交通设施 (8)2.6.2 水利设施 (9)2.6.3 电力设施 (10)2.6.4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 (11)2.7土地利用现状 (11)3 项目设计提要 (13)3.1设计目的 (13)3.2设计原则 (13)3.3设计依据 (14)3.3.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14)3.3.2 法律、法规和土地整理相关政策 (15)3.3.3 相关规划、文件 (16)3.3.4 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 (16)3.3.5 相关基础资料 (16)3.4设计任务 (17)3.5技术路线 (17)4 工程布局 (18)4.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18)4.2基础分析 (18)4.2.1 水土资源分析 (18)4.2.2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20)4.2.3 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20)4.3工程布局 (21)4.3.1 土地利用布局 (21)4.3.2 田块布局 (21)4.3.3 道路布局 (21)4.3.4 农田水利工程布局 (21)5 工程设计 (23)5.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23)5.1.1 土地平整容 (23)5.1.2 土地平整方式的选择 (25)5.1.3 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26)5.2灌排工程 (28)5.2.2 灌水工程设计 (32)5.2.3 排水工程设计 (39)5.2.4 建筑物工程设计 (40)5.3道路工程 (43)5.3.1 设计标准 (43)5.3.2 道路工程结构设计 (44)5.3.3 道路工程纵、横断面设计 (44)5.4电力工程 (46)5.4.1 电源 (46)5.4.2 计算负荷 (46)5.4.3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47)5.5工程量汇总 (52)6 施工组织设计 (59)6.1施工条件 (59)6.2施工布置和方法 (59)6.2.1 施工布置原则 (59)6.2.2 施工方法和程序 (60)6.2.3 施工管理 (61)6.2.4 施工进度管理 (64)7 投资预算与效益分析 (66)7.1投资预算 (66)7.1.1 编制依据 (66)7.1.2 费用计算标准 (66)7.1.3 投资结构 (66)7.1.4 分年度投资 (66)7.2耕地质量评价 (67)7.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67)7.2.2 主要作物对土地质量的要求 (67)7.2.3 土地评价因子赋分 (68)7.3效益分析 (70)7.3.1 社会效益 (70)7.3.2 生态效益 (70)7.3.3 经济效益 (71)8 工程实施与后期管理建议 (73)8.1工程实施 (73)8.1.1 实施机构 (73)8.1.2 管理制度 (73)8.2后期管理建议 (75)8.2.1 土地权属调整 (75)8.2.2 制定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76)9 附件 (78)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某镇三块石村和康明村,地处某市西部平原沿河区,是重点产粮区。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报告与设计说明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报告与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d4b04f07c1cfad6195fa7af.png)
第一部分规划报告第一章前言 (1)1.1项目建设背景 (1)1.2规划编制过程 (1)1.3规划目的 (2)1.4规划任务 (2)1.5项目规划依据 (3)1.6项目规划建设期限 (4)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6)2.1自然条件 (6)2.2社会经济条件 (9)2.3土地利用现状 (10)2.4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 (12)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16)3.1指导思想 (16)3.2原则 (16)3.3规划目标 (16)第四章规划方案 (17)4.1规划标准 (17)4.2总体布局 (17)4.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8)第五章投资规模 (20)5.1投资概算过程 (20)5.2投资内容 (20)5.3投资结构 (21)5.4项目分年投资计划 (21)第六章规划方案评价 (22)6.1经济效益分析 (22)6.2社会效益 (27)6.3生态效益 (27)第七章项目实施措施 (29)7.1组织机构 (29)7.2项目管理制度 (29)7.3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31)第二部分设计说明第一章综合说明 (34)1.1绪言 (34)1.2水文 (34)1.3气象 (35)1.4土壤 (35)1.5工程任务和规模 (36)1.6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36)1.7施工 (36)1.8主要工程量 (37)1.9投资预算 (37)第二章设计基本资料 (38)2.1农业、气象 (38)2.2 水文 (39)2.3工程地质 (40)第三章工程任务及规模 (42)3.1工程任务 (42)3.2工程规模 (42)第四章水资源平衡分析 (43)4.1作物灌溉制度 (43)4.2需水量计算 (43)4.3可供水量计算 (44)4.4水资源平衡计算 (45)第五章工程设计 (46)5.1设计依据 (46)5.2工程总体布置 (46)5.3农田平整工程设计 (47)5.4农田水利设施工程设计 (48)5.5电力工程设计 (53)5.6道路工程设计 (53)5.7农田生态防护林工程设计 (54)第六章施工组织 (55)6.1施工管理机构的建立 (55)6.2施工计划 (55)6.2.1土地平整 (55)6.2.2农田水利设施工程 (55)6.2.3施工交通运输 (55)6.2.4施工总体布置 (55)6.2.5施工总进度 (56)附表57附图59图1 **市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61)图2 **市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图 (61)图3 **市土地整理项目典型田块规划设计平面布置图 (61)附件61附件1 土地整理项目区预算说明书 (61)附件2 土地整理项目区主要建筑物统计表 (61)附件3土地整理项目区设计图册(包括主要渠道和建筑物结构图纸设计要素表等) (61)第一部分规划报告第一章前言土地开发整理是提高土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f474d8ce2f0066f53322f3.png)
规划设计报告主管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参编人员:目录第一部分规划报告 (1)第一章前言 (1)1.1规划目的 (1)1.2规划任务 (1)1.3项目规划依据 (2)1.4项目期限 (2)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3)2.1项目区基本概况 (3)2.2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3)2.3社会经济条件 (4)2.4土地利用现状 (4)2.5土地利用潜力状况 (5)第三章规划目标与方针 (6)3.1规划目标 (6)3.2规划方针 (6)第四章规划方案 (7)4.1规划标准 (7)4.2总体布局及各项工程规划 (7)第五章投资预算 (9)第六章规划方案评价 (10)6.1社会效益评价 (10)6.2生态效益评价 (10)6.3经济效益评价 (11)第七章实施规划的措施 (12)7.1实行管理目标责任制 (12)7.2强化项目工程质量管理 (12)i7.3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12)7.4探索土地利用机制 (12)7.5利用农闲季节施工 (13)7.6加强土地权属管理 (13)第二部分规划说明 (16)第一章编制规划的简要过程 (16)1.1组织机构 (16)1.2技术路线 (16)1.3编制过程 (16)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 (18)2.1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18)2.2规划编制原则 (18)2.3规划任务 (18)第三章规划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 (19)3.1项目区的重新划定 (19)3.2项目区自然状况的说明 (19)3.3项目区土地经营状况的说明 (20)3.4项目区水资源状况说明 (21)3.5项目区土壤改良情况说明 (22)3.6规划标准的选定 (23)3.7规划方案的选择与比较说明 (23)3.8项目公众参与说明 (25)3.9权属调整说明 (26)3.10项目预算编制情况的说明 (26)3.11项目规划与相关部门规划的衔接情况说明 (26)第三部分设计报告 (27)第一章综合说明 (27)1.1 绪言 (27)1.2 地形地貌 (27)1.3 水文气象 (27)1.4 地质 (28)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8)1.6 施工 (28)第二章设计基本资料 (29)2.1概况 (29)2.2气象资料 (29)2.3水文资料 (29)2.4洪水 (30)2.5成果评价 (32)第三章工程地质 (33)3.1概述 (33)3.2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33)3.3水文地质条件 (33)3.4土壤 (33)3.5天然建筑材料 (34)第四章工程设计 (35)4.1 设计依据 (35)4.2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35)4.3排水系统设计 (36)4.4 机井设计 (39)4.5 喷灌设计 (41)4.6 电力工程设计 (45)4.7 道路设计 (45)4.8 林网设计 (45)第五章施工组织设计 (46)5.1施工条件 (46)5.2料场的选择与开采 (46)5.3主体工程施工 (46)5.4施工进度 (47)第一部分规划报告第一章前言土地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精品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1cff5c6b01f69e3142329416.png)
XX市XX区XX镇XX村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项目承担单位:XX市国土资源局XX区分局负责人:编制日期:二0一一年四月目录1综合说明 (1)1.1 项目建设背景 (2)1.2 项目建设目的 (3)1.3 规划任务 (4)1.4 项目规划依据 (4)1.4.1 国家法律法规 (4)1.4.2国土资源部和XX省国土资源厅行政规章及文件 (5)1.4.3有关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 (5)1.4.4 相关基础资料 (6)2项目区概况 (6)2.1 XX市XX区概况 (6)2.1.1地理位臵 (6)2.1.2地形地貌 (7)2.1.3 土壤 (7)2.1.4 气候 (7)2.1.5 河流、水系 (7)2.1.6 森林植被 (8)2.2 项目区概况 (8)2.2.1 位臵与范围 (8)2.2.2 地形地貌 (9)2.2.3 气候 (9)2.2.4水文地质 (9)2.2.5 土壤与植被 (10)2.2.6 自然灾害 (10)2.2.7社会经济条件 (11)2.3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11)2.4 土地利用现状 (12)2.4.1 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 (12)2.4.2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4)2.5 土地适宜性分析 (14)2.6 水资源平衡分析 (15)2.6.1项目区现有可利用灌溉水源 (15)2.6.2农作物灌溉制度及需水量 (15)2.6.3水量平衡计算 (19)2.7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9)3规划原则与目标 (21)3.1 原则 (21)3.2 指导思想 (21)3.3 目标 (22)4规划方案 (23)4.1 规划标准 (23)4.1.1 土地平整 (23)4.1.2 农田水利 (23)4.1.3 田间道路 (23)4.2 土地利用规划布局 (24)4.3 工程总体布局 (25)4.3.1 土地平整工程布局 (26)4.3.2 农田水利工程布局 (26)4.3.3 田间道路工程布局 (27)5工程设计 (27)5.1 设计任务和依据 (27)5.1.1 设计任务 (27)5.1.2 设计依据 (27)5.2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28)5.2.1格田整理、水田整理 (28)5.2.2旱地整理、坡改梯整理、荒草地整理 (29)5.3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31)5.3.1整治灌溉渠道设计 (31)5.3.2整治排水沟设计 (32)5.3.3蓄水池设计 (34)5.3.4山平塘设计 (35)5.3.5建(构)筑物设计 (35)5.4 田间道路工程设计 (35)5.5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36)5.6工程量汇总 (36)5.6.1土地平整工程量 (36)5.6.2农田水利工程量 (37)5.6.3田间道路工程量 (39)6施工组织设计 (40)6.1 施工条件分析 (40)6.1.1 自然条件 (40)6.1.2 社会经济条件 (40)6.2 施工布臵 (40)6.2.1 施工道路 (41)6.2.2 施工供电 (41)6.2.3 混凝土生产系统 (41)6.2.4 施工及生活用水 (41)6.2.5 钢筋加工、木材加工 (41)6.2.6 仓库和堆料场 (41)6.3 主要施工方法 (42)6.3.1 施工测量 (42)6.3.2 土石方工程施工 (43)6.4 施工计划 (44)7投资预算 (45)7.1 编制依据 (46)7.2 编制原则 (46)7.3 人工预算单价及主要材料预算单价计算依据 (46)7.3.1 人工预算单价 (46)7.3.2 主要材料预算单价 (47)7.3.3 定额、费用计算标准和依据 (47)7.3.4 工程施工费 (47)7.3.5 设备购臵费 (50)7.3.6其它费用 (50)7.3.7 不可预见费 (51)7.4 投资结构 (51)7.5 分年度投资 (53)8土地权属调整 (54)8.1 土地权属调整范围 (54)8.2 土地权属现状 (54)8.3 权属调整的原则 (54)8.4 权属调整的依据 (55)8.5 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 (55)9项目实施措施 (56)9.1 项目组织机构 (56)9.2 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 (57)9.3 加强土地权属管理 (58)9.4 探索整理后土地的运营机制 (58)10效益分析 (58)10.1 社会效益 (58)10.2 生态和环境效益 (60)10.3经济效益 (60)10.3.1新增耕地效益 (60)10.3.2原有耕地质量提高后的净效益 (63)10.3.3项目区总土地效益 (63)10.4 环境影响评价 (64)11项目建后运行管护方案 (65)11.1管护责任主体 (65)11.2 管护措施 (65)11.3 经费筹措 (65)1 综合说明土地开发整理是提高土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有效措施,也是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ab6a32763231126edb119a.png)
河南省遂平县阳丰-沈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项目承担单位: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日期: 2005年3月目录第一部分项目规划 (1)1.前言 (2)1.1项目建设背景 (2)1.2项目建设目的 (3)1.3项目规划任务 (4)1.4项目规划依据 (5)2.项目区概况 (9)2.1自然条件 (9)2.2社会经济条件 (13)2.3土地利用现状 (14)2.4土地权属状况 (15)2.5基础设施现状 (16)2.6土地适宜性分析 (17)2.7水资源平衡分析 (21)2.8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28)3.规划目标与原则 (28)3.1规划目标 (28)3.2规划原则 (29)4.规划方案 (31)4.1规划标准 (31)4.2土地利用布局 (33)4.3土地整理工程布局 (34)4.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 (37)4.5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37)4.6投资规模预算和资金筹集 (39)5.规划方案评价 (41)5.1社会效益评价 (41)5.2生态效益评价 (42)5.3经济效益评价 (43)6.规划实施措施 (45)6.1建立项目组织机构 (45)6.2项目实施管理 (46)6.3项目资金管理 (47)6.4公众参与制度 (48)6.4加强土地管理与合理利用 (48)第二部分项目规划说明 (50)1.项目规划过程 (51)2.项目调整情况 (53)3.资料来源和引用 (53)4.规划标准及有关技术问题 (54)5.与有关部门规划的协调处理 (56)6.规划方案的择优 (57)7.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60)第三部分项目工程设计说明 (63)1.项目工程简介 (64)1.1项目范围 (64)1.2项目建设规模 (64)1.3气候 (64)1.4水文地质 (65)1.5土壤 (65)1.6地形地貌 (66)1.7工程类型和数量 (66)2.工程设计 (68)2.1工程设计任务、依据 (68)2.2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69)2.3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74)2.4电力工程设计 (90)2.5道路工程设计 (92)2.6建筑物、构筑物工程设计 (94)2.7农田防护工程设计 (95)2.8典型田块设计 (95)3.施工组织 (96)3.1施工组织与管理 (96)3.2施工条件分析 (97)3.3施工计划与程序 (98)附表 (101)附件 (101)第一部分项目规划1.前言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我省各级国土管理部门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eb7d1031126edb6e1a1000.png)
XX市XX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单位:XXXX水利土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XX市概况 (1)1.2项目区概况 (1)1.2.1 工程位置与范围 (1)1.2.3 水文 (1)1.2.4 气象 (1)1.2.5 土壤、植被 (2)1.2.6 土地利用现状 (3)1.2.7 项目区内交通现状 (3)1.2.8 社会经济状况 (4)1.3项目经济评价 (4)1.4土地权属调整 (5)第二章项目规划设计目标 (5)2.1项目类型及承担单位 (5)2.1.1项目类型 (5)2.1.2项目承担单位 (5)2.1.3项目主管单位 (6)2.2项目规模 (6)2.4项目建设实施期限 (6)2.5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6)2.6规划设计任务 (7)第三章项目分析 (8)3.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8)3.1.3 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8)3.2项目可行性分析 (9)3.2.1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潜力分析 (9)3.2.3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9)3.2.2社会认识度 (13)3.3公众参与分析 (13)第四章项目规划设计 (14)4.1规划设计依据 (14)4.1.1法律法规、土地整理相关政策 (14)4.1.2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15)4.2项目区工程布局 (15)4.3.1土地利用布局 (15)4.3.2工程布局 (15)4.4工程规划 (16)4.4.1 土地平整 (16)4.4.2农田水利规划 (19)4.4.2 田间道路 (23)4.4.5其它工程 (23)4.5整治后土地利用结构 (23)4.6工程量汇总 (26)第五章投资预算 (28)5.1编制原则 (28)5.2投资预算依据 (28)5.3总投资及年度投资 (28)5.4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的说明 (28)5.4.1 工程施工费 (28)5.4.2 其它费用 (29)5.5XX市XX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估算表 (31)第六章效益分析 (42)6.1社会效益 (42)6.2生态效益 (42)6.3经济效益 (42)6.3.1效益计算 (43)7.3.2费用计算 (44)7.3.3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 (44)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 (44)7.1施工条件分析 (45)7.1.1自然条件 (45)7.1.2社会经济条件 (45)7.2施工计划与程序 (45)7.2.1 土地平整工程施工 (46)7.2.2 水利工程施工 (46)7.2.3 道路工程施工 (47)7.3质量管理 (47)7.4施工进度管理 (48)第八章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 (48)8.1组织管理 (48)8.2项目管理制度 (49)8.2.1 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49)8.2.2 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 (49)8.2.3合同管理制度实施 (49)8.2.4 资金管理 (49)8.2.5项目实施管理 (50)第一章项目概况1.1XX市概况1.2项目区概况1.2.1 工程位置与范围项目区位于XX市泉山办事处XX村南部,开发规模46.22公顷。
某土地整理项目设计报告
![某土地整理项目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930424336c1eb91b375d42.png)
某土地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目录1 综合说明 (6)1.1 前言 (6)1.2项目概况 (7)1.2.1县(市)简况 (7)1.2.2项目区基本情况 (8)1.3项目区规模内容与工期 (14)1.4 投资预算 (14)1.5效益评价 (14)1.5.1社会效益 (15)1.5.2生态效益 (16)1.5.3经济效益 (17)2 设计原则和依据 (18)2.1 规划原则 (18)2.2 规划设计依据 (19)2.2.1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19)2.2.2 有关行政规章 (19)2.2.3 行业技术标准 (20)2.2.4 相关规划资料 (20)2.3 规划设计任务和目的 (21)2.3.1规划设计目的 (21)2.3.2规划设计任务 (21)3 施工设计 (22)3.1 工程设计说明 (22)3.1.1 初步设计主要内容 (22)3.1.2 施工设计说明 (23)3.2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27)3.2.1 土地平整方案的选择 (27)3.2.2 土地平整布局 (28)3.2.3 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29)3.3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48)3.3.1 灌溉工程设计 (48)3.3.2 排水工程设计 (55)3.3.3 建筑物工程设计 (61)3.3.4 泵站设计 (66)3.3.5泵站附属建筑物设计 (69)3.3.6支沟渠清淤工程 (71)3.4 道路工程设计 (71)3.4.1 农田道路设计 (71)3.5 其他工程设计 (72)3.5.1农田防护林工程 (72)3.5.2 典型田块设计 (72)3.6 工程量汇总 (72)3.6.1土地平整工程 (72)3.6.2 农田水利工程 (72)3.6.3田间道路工程 (73)3.6.4其它工程 (74)4 投资预算 (74)4.1 编制依据 (74)4.2 费用计算标准 (75)4.2.1工程施工费 (75)4.2.2 设备费 (78)4.2.3 其他费用 (78)4.2.4 不可预见费 (80)4.3 投资结构 (81)4.4 分年度投资 (81)5 施工组织设计 (82)5.1 施工条件 (82)5.1.1 土壤 (82)5.1.2 气候条件 (82)5.1.3 地形地貌条件 (82)5.2 施工程序与管理 (83)5.2.1 施工导流 (83)5.2.2 建筑材料供应 (83)5.2.3 交通运输 (83)5.2.4 劳动力供应 (83)5.2.5 施工布置与方法 (84)5.3 进度管理 (91)5.4 质量管理 (92)1 综合说明1.1 前言土地整理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
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bd54fba45177232e60a22c.png)
内蒙古自治区XX旗XX和XX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申报单位:XX旗国土资源局编制单位:内蒙古XX国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目录1综合说明 (1)2 项目背景 (4)2.1XX旗简况 (4)2.2项目提出的缘由 (6)2.3编制依据 (7)3 项目区概况 (10)3.1自然条件 (10)3.2自然资源条件 (11)3.3社会经济状况 (12)3.4自然灾害 (15)3.5土地利用现状 (16)3.6基础设施条件 (17)4 项目分析 (19)4.1项目合法性分析 (19)4.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19)4.3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20)4.4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20)4.5土地适宜性评价 (24)4.6公众参与分析 (29)5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31)5.1规划原则 (31)5.3规划方案比选 (32)5.4总体布局 (34)5.5建设内容 (36)5.6项目工程量 (51)5.7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 (53)6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54)6.1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 (54)6.2土地权属调整原则 (54)6.3权属调整范围 (54)7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 (57)7.1实施措施 (57)7.2工程管理 (60)8 施工组织设计 (61)8.1施工条件 (61)8.2施工布置 (61)8.3主要工程施工 (62)8.4施工进度 (65)9 投资预算 (67)9.1编制说明 (67)9.2预算算费用构成 (67)9.3资金筹措 (73)10 效益分析 (75)10.1社会效益分析 (75)10.2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75)10.3经济效益分析 (76)11 后期管理建议 (78)附表:附表1:内蒙古自治区XX旗XX和XX镇土地整理项目板滩井片土方工程量计算表附表2:内蒙古自治区XX旗XX和XX镇土地整理项目南深井片土方工程量计算表1综合说明1.1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XX旗XX和XX镇土地整理项目。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文本(2).doc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文本(2).doc](https://img.taocdn.com/s3/m/ecd58a52eff9aef8951e0633.png)
目录1 综合说明 (1)1.1可研批复情况 (1)1.2综合说明 (2)1.2.1项目建设规模 (2)1.2.2项目类型 (2)1.2.3项目性质 (2)1.2.4项目建设地点 (2)1.2.5项目所在地区及项目区的地貌类型 (3)1.2.6土地权属情况(所有权、使用权) (3)1.2.7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比例 (3)1.2.8建设工期 (3)1.2.9投资预算 (3)1.2.10公众参与情况 (4)2 项目概况 (4)2.1***简况 (4)2.1.1地理位置 (4)2.1.2自然条件 (4)2.1.3社会经济情况 (5)2.1.4土地利用状况 (5)2.2项目区基本情况 (5)2.2.1自然条件 (6)2.2.2社会经济状况 (9)2.2.3土地利用现状 (10)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4)3.1基础设施条件 (14)3.1.1交通条件 (14)3.1.2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 (14)3.1.3田间灌排工程设施现状 (15)3.1.4电力设施 (15)3.1.5其他基础设施 (15)3.2居民点建设 (16)3.2.1居民点的地位和作用 (16)3.2.2居民点用地结构 (16)3.2.3居民点建筑情况 (16)3.3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17)3.4水土资源分析 (17)3.4.1供水量分析 (17)3.4.2灌溉设计标准 (19)3.4.3需水量预测 (19)3.4.4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1)3.4.5节水措施说明 (22)3.5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23)3.6公众参与 (26)3.6.1设计阶段公众参与情况 (26)3.6.2公众对项目的主要意见及处理情况 (27)3.6.3项目实施公众参与方案 (27)4 工程规划 (28)4.1工程规划目标 (28)4.2规划标准 (29)4.2.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标准 (29)4.2.2灌溉设计标准 (29)4.2.3排涝设计标准 (29)4.2.4道路工程设计标准 (29)4.2.5田间工程设计标准 (30)4.2.6防护林工程设计标准 (30)4.2.7水质标准 (30)4.3工程规划设计依据 (30)4.3.1有关法律法规 (30)4.3.2有关政策 (31)4.3.2相关规划 (31)4.3.4行业技术标准 (32)4.3.5相关基础资料 (33)4.4工程规划 (33)4.4.1土地利用布局 (33)4.4.2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 (33)4.4.3工程布局 (35)4.5规划方案比选说明 (37)4.5.1可研阶段方案的可行性 (37)4.5.2设计阶段方案的调整情况 (38)4.5.3方案比选 (38)5 工程设计 (40)5.1土地平整工程 (40)5.1.1田块布置 (40)5.1.2土地平整分区 (40)5.1.3土方计算 (41)5.2灌概排水工程 (50)5.2.1水源工程 (50)5.2.2灌溉渠道 (51)5.2.4排水工程 (63)5.2.5建筑物 (72)5.3电力工程 (84)5.4道路工程 (85)5.4.1原有道路利用 (85)5.4.2道路设计 (86)5.4.3工程量 (86)5.5农田防护林 (87)5.5.1农田防护林 (87)5.5.2水土保持工程 (88)5.6拆迁工程 (89)5.6.1范围 (89)5.6.2工程量 (90)5.7居民点整理工程 (90)5.8典型田块设计 (90)5.8.1典型田块型式 (90)5.8.2典型田块设计 (91)5.9工程量分类汇总 (91)5.9.1工程量计算说明 (91)5.9.2分类汇总表 (93)6 施工组织设计 (96)6.1施工条件 (96)6.1.1自然条件 (96)6.1.2工程条件 (97)6.1.3工程施工特点 (98)6.1.4社会条件 (98)6.1.5对工程建设期的有关要求 (98)6.2施工总布置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99)6.2.1施工总布置 (99)6.2.2主要工程施工 (99)6.3施工总进度 (104)7 土地权属调整 (105)7.1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 (105)7.1.1根据土地清查情况,复核项目建设范围内土地权属状况 (105)7.1.2根据土地清查情况,复核土地承包经营状况 (105)7.1.3项目区存在的土地权属争议问题 (105)7.2土地权属调整原则 (106)7.3权属调整程序 (106)7.3.1制定权属调整方案 (106)7.3.2签订土地权属调整协议 (107)7.3.3公告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108)7.3.4停止变更土地利用现状 (108)7.3.5办理土地变更登记 (109)7.3.6权属管理的保障措施 (109)8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 (110)8.1实施措施 (110)8.1.1 组织机构 (110)8.1.2 管理制度 (111)8.1.3 实施控制措施 (111)8.2工程管理 (112)8.2.1 管理机构 (112)8.2.2 管理措施 (112)8.2.3经费筹措 (113)9 投资预算 (114)9.1编制说明 (114)9.1.1编制原则 (114)9.1.2编制依据 (117)9.1.3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19)9.2费用构成 (119)9.2.1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119)9.2.2投资预算表 (124)9.3资金筹措 (127)9.4投资进度计划 (127)10 效益分析与耕地质量评价 (130)10.1社会效益分析 (130)10.1.1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期的社会影响 (130)10.1.2项目完成后在维持社会稳定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的作用 (130)10.1.3项目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131)10.1.4主要指标 (131)10.2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132)10.2.1项目的景观生态效果 (132)10.2.2项目水土保持效果 (132)10.2.3项目产生的生态影响、水环境的影响、土壤环境影响及防治对策措施 (132)10.3经济效益分析 (133)10.3.1费用计算 (133)10.3.2收益计算 (134)10.3.3单位功能投资分析 (135)10.3.4静态评价指标 (136)10.4耕地质量评价 (137)11 附表、附件 (137)1 综合说明1.1 可研批复情况2005年4月,******国土资源局向***国土资源厅申请实施“*********镇土地整理项目”,并提交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报批材料。
乡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报告
![乡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b91202fc4ffe473368abf5.png)
第一部分项目规划第一章前言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有关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②平整土地,改良土壤;③道路、沟渠、林网等综合建设;④归并农村居民点、村办与乡镇企业等;⑤恢复利用废弃土地;⑥划定地界,确定权属;⑦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土地资源集约与持续利用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是严格贯彻执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了增加该项目区的可实施性,更好地进行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与灌排改造工程,特依据当地实际条件,并在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第一节项目来源周家台村、留云阁村、及宋家台村隶属于湖北省##市##乡。
本次土地整理项目区域位于以上三村交界处,东起宋家台村,西至周家台村南到七支渠,北抵三支渠。
土地分别属于周家台村、留云阁村、宋家台村三村集体所有。
该项目区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且较低洼,属于平原湖区,项目区内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雨量充沛,所以水洼较多,一般深1.5米至4.0米。
本地区独特的地势使得一遇雨天即积涝成灾、农作物减产、农民收入减少。
更为严重的是本项目区没有完善的排涝设施,抗旱时期有水不能灌溉,渍涝时,积水难以排出。
同时项目区内交通不便利,只有若干乡间小道,主干道极少。
林网建设滞后,且项目区内没有电力设施,严重制约了本地区的开发利用。
就典型平原湖区特色的##乡而言,开展沟、渠、路、林及配套建筑物如桥、闸的建设和改造,进行土地平整,不仅能够增加耕地面积,还能够大大改善项目区耕作条件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乡土地资源整治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乡土地资源整治项目初步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738d0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1.png)
乡土地资源整治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一、项目背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农田面积减少、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局拟定了乡土地资源整治项目,并进行初步设计。
二、项目目标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在乡镇范围内对土地资源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土地整治,改善土地肥力状况,增加农田产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保护耕地面积:通过开展农地整治与保护工作,防止耕地流失,保护农田面积不减少。
3.提高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加强农田灌溉设施建设与维护,保证农田水资源有效利用。
4.促进农业现代化:通过整顿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三、项目内容和实施步骤(一)项目内容:1.整治耕地:对现有耕地进行整顿,引进科学耕作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
2.发展特色种植业:鼓励农民发展适应当地特色的农产品种植,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增设农田灌溉设施:完善农田灌溉设施,提高灌溉效率,减少用水量。
4.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技术储备。
5.建设农田排水设施:改善农田排水状况,减少农田水浸淹情况,提高农田产量和耕地质量。
6.改善农田基础设施:修建和改善农田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水井等。
(二)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内容、时间计划和投资预算。
2.调查研究: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包括土地质量、农田规模、现有设施等情况的调查。
3.制定整治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包括土地整治、发展特色种植业、改善农田灌溉设施等。
4.资金筹集: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制定资金筹集方案,包括政府财政资金、农民自筹资金等。
5.落实实施:按照项目实施计划,逐步推进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方案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08c08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c.png)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成为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土地整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和优化利用手段,对于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的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方案,有利于规范土地利用行为、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保障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土地整理工程的基本概况(一)项目名称:某市XX镇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方案(二)项目地点:某市XX镇(三)项目建设内容:本次土地整理工程主要包括城市用地整理、农村宅基地整理、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道路整治、水系清理等内容。
(四)项目建设范围:某市XX镇辖区范围内(五)项目建设目标:通过此次土地整理工程,加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目标(一)城市用地整理1. 健全城市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用地;2. 密集、单一、低效用地的整合,提高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率;3.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用地的经济效益。
(二)农村宅基地整理1. 宅基地整治,提升农村居住环境;2. 改善农村宅基地规划,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益;3. 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三)危旧房改造1. 对城市地区存在的危旧房进行改造和更新,提升城市居住环境;2. 健全城市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机制,增加土地利用效益;3. 加强对危旧房改造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改造质量。
(四)城中村改造1. 对城市中存在的混乱杂乱、无序建设的城中村进行整治和改造,提升城市环境品质;2. 合理规划城中村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 提升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五)道路整治1. 对城市道路进行整治,疏通交通道路,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2. 规范城市道路的规划布局,提高城市道路的利用效率;3. 加强对城市道路建设和管理的监督,确保城市道路的安全和畅通。
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模板
![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d45635b7fd5360cbb1adb0a.png)
土地规划机构资质:证书编号:××县××镇××村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申报单位:承担单位: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县××镇××村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员:编制日期:项目区交通位置图项目特性表目录1 综合说明 (1)1.1项目概述 (1)1.2项目设计目标、原则和依据 (2)1.3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5)2 项目概况 (7)2.1项目所在地概况 (7)2.2项目区概况 (8)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3)3.1基础设施条件 (13)3.2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 (15)3.3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16)3.4公众参与 (16)4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17)4.1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 (17)4.2新增耕地适宜性评价 (17)5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28)5.1水资源平衡分析 (28)5.2土资源平衡分析 (30)6 工程总体布置 (31)6.1总平面布置 (31)6.2土地利用布局 (31)6.3工程平面布置 (31)7 工程设计 (34)7.1工程建设标准 (34)7.2土地平整工程 (35)7.3灌溉与排水工程 (37)7.4田间道路工程 (37)7.5其他工程 (38)7.6工程量汇总 (38)8 土地权属调整 (39)8.1土地权属现状 (39)8.2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39)9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0)9.1施工条件 (40)9.2施工总布置 (40)9.3雨季施工保障措施 (40)9.4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40)9.5工程总进度计划 (47)10 实施管理与后期管护 (49)10.1实施管理机构 (49)10.2实施管理 (49)10.3后期管护 (50)10.4管护范围 (51)10.5管护经费来源和筹措 (51)11投资预算 (52)11.1预算编制依据 (52)11.2预算成果 (52)11.3资金筹措 (54)11.4投资进度计划 (54)12 效益分析 (56)12.1社会效益分析 (56)12.2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56)12.3经济效益分析 (57)12.4耕地质量分析 (59)附表 (60)1 综合说明1.1 项目概述1.1.1项目建设地点、范围××县××镇××村等三个村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地理坐标位置位于地块一:北纬39°34′42.65″~39°34′50.57″之间,东经118°27′15.04″~118°27′18.24″之间;地块二:北纬39°32′46.11″~39°32′48.97″之间,东经118°28′29.92″~118°28′33.54″之间。
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报告_工作报告.doc
![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报告_工作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8f9047824a7302768e9939f2.png)
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报告_工作报告关于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的报告尊敬的检查组领导:在全镇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部署和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的同时,我们非常高兴地欢迎领导来我镇视察,监督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进展。
该镇土地整理项目的建设现报告如下。
请批评和纠正任何错误。
一、城镇的基本情况该镇位于该县西北部,在东南部延伸,总面积238.3平方公里。
它有8个村委会和87个村民小组。
这里居住着8个民族,包括汉族、壮族、彝族、苗族和回族。
全镇共有8687户,41409人,其中少数民族22278人,占总人口的53.8%。
主要特点是:交通相对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该镇距县城58公里,323国道和高速公路横贯境内。
它是通往“两广”的咽喉要塞。
它位于温三角经济区的干线上,是该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土地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样。
它是北亚的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30摄氏度,无霜期超过300天,年平均降雨量850毫米,年日照时间2100小时。
境内地势平坦,多为平坝、低山丘陵,海拔1500-1600米。
土壤主要是红壤、黄红壤和紫色土。
它富含大米、玉米、胡椒、蔬菜、烤烟和其他作物。
它是该县主要的农业示范区之一。
市场经济发达,商品意识强。
该镇有八个市场,卖辣椒、大型牲畜、百货商店、化肥和其他种类的产品。
八家辣椒销售公司中有四家开展进出口业务。
辣椒的年平均贸易量超过3万吨,贸易总额超过3亿元。
辣椒产品出口12000吨,创汇1600万美元。
全年经营的商户超过500家,平均每年吸纳6000多名农村劳动力。
区域发展各不相同,乡镇之间的差距很大。
该镇在坝区有四个村委会,两个在半山区,两个在山区。
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很大。
山区村委会人均纯收入只有1800元,而坝区村委会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元。
在道路交通、文化教育、卫生保健和生活环境方面,坝区和山区之间也有很大的差距。
二.项目建设(一)项目基本情况。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模板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b92567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5.png)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模板1.引言1.1 概述概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是为了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经过科学规划设计,实施整治工程,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编写的一份综合性报告。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项目的背景和现状,提出整治方案,通过综合规划和设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概述,介绍本报告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土地整治项目背景、规划设计过程和项目实施方案三个部分。
在结论部分,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展望项目的成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整个报告结构清晰,内容全面,为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了详尽的信息和建议。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指导和参考,旨在明确项目的背景、规划设计的过程以及实施方案,为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本报告,可以全面了解土地整治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规划设计的流程,为项目的未来实施和管理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方案,最终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土地整治项目背景土地整治项目背景部分主要包括对该项目的相关背景信息进行介绍,包括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以及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方面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读者对土地整治项目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在描述项目背景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地理位置:介绍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的描述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也有助于为后续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2. 土地利用现状:对项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描述,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等情况。
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描述,可以展现项目所处的背景环境,为后续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依据和思路。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安置区部分)规划设计报告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安置区部分)规划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16ecf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7.png)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安置区部分)规划设计报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安置区部分)规划设计报告Word文档-可编辑编制单位:XX水土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八年一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安置区部分)规划设计报告规划设计单位:XX土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复核人:编制人:编制日期:二〇一八年一月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5)1.1项目建设背景 (5)1.2 项目建设目标 (6)1.3项目批复及调整情况 (7)1.4项目基本情况 (7)第二章项目概况 (12)2.1项目区自然状况 (12)2.2社会经济条件 (16)2.3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 (17)第三章设计原则、依据和任务 (20)3.1设计原则 (20)3.2设计依据 (20)3.3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的主要任务 (24)第四章项目分析 (25)4.1项目合法性分析 (25)4.2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 (27)4.3公众建议与分析 (27)第五章安置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29)第六章农村建设用地总体布局 (30)第七章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工程设计 (33)7.1村庄拆迁安置工程设计 (33)7.2挂钩周转指标实施时序、使用和分年度归还计划 (34)7.3社区(安置区)建设工程设计 (35)第八章施工组织设计 (37)8.1施工条件 (37)8.2施工布置和方法 (38)8.3施工管理 (40)8.4施工进度 (41)第九章投资预算 (43)第十章工程实施与后期管理建议 (49)10.1工程实施 (49)10.2后期管理建议 (52)第十一章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58)11.1本项目设计中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58)11.2文本数据问题 (58)附表 (58)附件1 工程量统计计算表 (58)附件2 项目规划设计图册 (58)附件3 项目预算书 (58)第一章综合说明1.1项目建设背景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镇统筹发展》(XX 省政发[2016]73号)的有关要求,围绕着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这一主题,整合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增减挂钩土地级差收益,发挥资金集约投入功效,围绕中心社区建设,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实现保护耕地、村庄改造与农村社区建设同步推进,形成节约集约用地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相互支持的格局,推动农民居住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6a6e384431b90d6c85c79f.png)
XX县XX乡、XX乡基本农田整理重大工程南海陈庄太平钱河岭集刘桥六个村项目片规划设计报告项目承担单位:XX县土地整理中心报告编制单位:xxxxxx报告编制日期:二○一○年十二月安徽省XX县XX乡、XX乡基本农田整理重大工程南海陈庄太平钱河岭集刘桥六个村项目片规划设计报告项目名称:安徽省XX县XX乡、XX乡基本农田整理重大工程南海陈庄太平钱河岭集刘桥六个村项目片项目申报单位:XX县人民政府项目承担单位:XX县土地整理中心项目负责人:规划设计编制单位:安徽省XXXX工程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编制负责人: xx联系方式:通讯地址:xxx邮政编码:230031联系电话:xxx二○一○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1)1.1项目背景 (1)1.2规划任务 (2)1.3规划设计综述 (3)第二章项目概况 (7)2.1XX县简况 (7)2.2项目区基本情况 (8)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8)3.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18)3.2基础设施条件 (19)3.3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21)3.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23)3.5水资源分析 (29)3.6环境影响分析 (35)3.7公众参与分析 (35)第四章项目规划 (37)4.1工程规划目标和规划原则 (37)4.2工程规划标准 (38)4.3规划设计依据 (40)4.4项目总体规划 (42)4.5主要工程布局 (43)4.6主要工程内容 (47)第五章工程设计 (52)5.1土地平整工程 (52)5.2灌溉排水工程 (55)5.3水工建筑物工程 (68)5.4道路工程 (70)5.5防护林工程 (77)5.6拆迁工程 (80)5.7工程量汇总 (80)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 (93)6.1施工条件 (93)6.2施工程序与管理 (93)6.3进度管理 (97)6.4质量管理 (98)第七章项目规划过程 (100)7.1成立领导小组与技术小组 (100)7.2资料收集与实地踏勘 (101)7.3规划设计阶段 (101)7.4检查校核阶段 (101)7.5成果提交 (101)7.6与有关部门规划的协调处理 (102)第八章投资预算 (103)8.1编制依据 (103)8.2费用计算标准 (103)8.3投资结构 (106)8.4分年度投资 (107)第九章效益分析与土地适宜性评价 (108)9.1社会效益分析 (108)9.2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109)9.3经济效益分析 (111)9.4土地适宜性评价 (115)第十章权属调整 (120)10.1土地权属的内容 (120)10.2权属调整的原则 (120)10.3权属调整的程序以及内容 (120)第十一章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 (123)11.1组织领导机构设置 (123)11.2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123)11.3工程实施管理措施 (125)11.4资金使用管理措施 (126)11.5档案管理措施 (126)11.6工程运行期维护管理 (126)附件 (129)1、XX县XX乡、XX乡基本农田整理重大工程南海陈庄太平钱河岭集刘桥六个村项目片土方平整工程计算表(附后) (129)2、XX县XX乡、XX乡基本农田整理重大工程南海陈庄太平钱河岭集刘桥六个村项目片预算书(另装成册) (129)3、XX县XX乡、XX乡基本农田整理重大工程南海陈庄太平钱河岭集刘桥六个村项目片规划设计图册(另装成册) (129)第一章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项目名称:XX县XX乡、XX乡基本农田整理重大工程南海陈庄太平钱河岭集刘桥六个村项目片项目性质:基本农田整理重大工程为加快推进XX县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深化农村改革、推动科学发展,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及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启动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及安徽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6月11日《关于修改完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方案的通知》精神,XX县国土资源局委托安徽XXXX 工程设计研究院于2010年10月编制完成了《XX县XX乡、XX乡基本农田整理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蚌埠市国土资源局于2010年10月10日组织农业、工程、水利等相关技术人员,对申请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的XX县XX乡、XX乡基本农田整理重大工程进行了现场踏勘,并组织有关专家对XX县XX乡、XX乡基本农田整理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初步评审,安徽省国土厅组织专家于2010年11月19日对项目进行了审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综合说明1.1项目批复及调整情况河南省临颍县王岗等(两)个镇土地整理项目,是国家投资重点项目。
临颍县国土资源局2005年11月征得临颍县县委、县政府的同意和支持后,于2006年3月向国土资源部提交《临颍县土地整理重点项目立项申请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土资源部审查、批准,项目类型为重点项目。
批复的整理项目建设规模为公顷1297.7公顷(19465.5亩),按每亩1000元标准,投资规模1946.55 万元。
1.2项目基本特性项目区属基本农田整理区,本项目类型为国家重点项目,项目性质为土地整理。
第二章项目概况2.1整理区所在县(市)简况本项目区位于河南省临颍县王岗镇和巨陵镇,地处淮河流域冲积平原中部,土地整理项目区内存在较多的废弃沟渠、打谷场、工矿用地和闲散地。
另一方面,项目区内土地局部地势低凹不平,影响耕作;项目区内道路分布极不规范;缺少应有的水利设施和生态防护措施,农业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加,人增地减的矛盾日益突出。
临颍是河南省农业大县,人口和土地逆向发展的形势比较严峻。
全县2004年耕地面积49800公顷,人口72万人,作为粮食主产区,人均耕地面积仅0.069公顷(1.035亩)。
迫于人口压力,群众滥垦土地,盲目开荒,破坏植被;而且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存在靠天吃饭的思想,广种薄收,造成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不合理利用土地现象普遍存在。
2.2整理区基本情况通过对项目区的打谷场、闲散地、沟渠、工矿用地等地类的有效整理,可新增相当数量的耕地;同时进行平整土地、改良土壤、规范交通、完善水利、改善生态环境等工程,有效改善项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必将发挥其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为服务“三农”、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因此,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该土地整理项目。
2.3自然条件2.3.1气象临颍县地处中原腹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春两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
年均降雨量658.5mm,年均蒸发量1772.8mm,年均日照时数2084.1小时,年均日照率47.1%,年平均气温14.5°C,无霜期219天,主导风向为北风,次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春冬季多偏北风,最大风速为14米/秒,多年平均风速为2.2米/秒。
总的特点是,光热资源充足,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要,降水时空分部不均,以干旱为主的灾害性天气经常出现,大气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2.3.2水文临颍县水资源比较丰富,境内为第四系冲洪积松散地层覆盖。
项目区属中等富水区,其水资源由地表水(大气降水),地下水(含水层)构成。
根据临颍县1971年至2000年的逐年降水量分析,项目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658.5mm,地下水较丰富,埋藏浅,易于开发和补给.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为主,是项目区的主要水源,其次为清漯河侧渗补给.地下含水层为沙土和亚沙土,粘土为隔水层,静水位埋深3-20米,水力坡降为0.34‰,流速缓慢,单井出水量40-60吨/小时,项目区水质较好,属偏碱性水,矿化度0.9g/L,适宜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地下水流向与地势的坡降基本吻合。
2.3.3地质项目区地处黄淮平原,地势较为平坦,项目区内有清漯河穿过地势较低,项目区内耕地因砖瓦窑取土而局部稍有起伏,地貌为河流冲积平原,类型单一,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施工便利。
2.3.4地形项目区所在地的微地形为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较为平坦,地面平均坡度为5‰。
Ⅰ片区相对高差1米左右,Ⅱ片区东部有一片荒草地,地势略高,相对高差3米左右。
2.3.5土壤项目区内土壤类型主要有潮土、砂姜土等。
土体深厚,土质较好,土壤PH值7.1--7.5,呈中性微碱性反应,利于多种农作物、林木和其它植物生长。
但土壤肥力偏低,普遍氮少磷缺,有机质不足。
2.3.6自然灾害项目区内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和内涝,其中以旱灾和内涝为重。
3.4社会经济条件2004年全县总人口71.977万,其中农业人口60.228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3.7%,城镇化水平很低。
2004年,全县国民经济总值11.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96元。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4.51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38.78%;第二产业产值3.88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33.36%;第三产业产值3.24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7.86%。
4.5农作物种植情况临颍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另有高梁、红薯、大豆、谷子、绿豆等;经济作物有瓜、芝麻、花生、烟叶、棉花、油菜仔等;果树有枣、杏、桃、梨、苹果、葡萄、石榴等;临颍县农作物品种齐全而生产能力较低,因此,临颍县生物不仅具有资源优势,而且还有较大潜力。
2.6整理区基础设施状况2.6.1交通设施项目区内交通较为便利。
Ⅰ片项目区内有临鄢公路贯穿,对外交通便利,项目区内仅有少数田间道路,路面高低不平,而且分布、规格极不规范,不利于项目区田间生产和运输。
Ⅱ片项目区,虽有几条田间道路,但路面坑洼不平,总体布局不合理,走向紊乱,需重新规划。
2.6.2水利设施两片项目区均位于清漯河南侧,Ⅰ片项目区内有纵贯项目区东西的排水沟一条,宽约二十米,片内机井12眼,但分布不均,且井深偏小,难以满足大田灌溉,只有4眼机井整理后可以利用。
Ⅱ片项目区内有纵贯项目区东西、南北的排水沟各一条,两沟相交,宽五十米左右。
清漯河平时水流量小,不能满足项目区引水灌溉需求,另外项目区的灌溉系统不完善,缺少系统的水利基础设施。
2.6.3电力设施项目区附近都有居民点,内部都有电力设施,Ⅰ片区高压线经过水牛宋村,Ⅱ片区高压线经过拐子李、马庙等村都可方便地接入项目区,基本能够满足项目区建设380V电力设施的需要。
基本能满足项目区建设的用电要求。
2.6.4其他项目区内尚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设施,除少量土地被当地群众开发种植树木或农作物外,其余大部分土地的生态植被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只有零星树木。
项目区内,被整治的低产田内无任何其他田间工程,耕地仅有土质田埂,且残缺破损,未经过人工加固。
项目区内田块大小不一,形状不规整,道路布局不合理,不宜机械耕作,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7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297.7公顷。
其中农用地1137.6公顷。
包括:水浇地819.09,占项目区总面积的63%;旱地315.85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4%;菜地3.17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24%;果园63.21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坑塘2.55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19%;农村道路8.75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67%;沟渠52.63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4.06%;打谷场25.89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99%。
建设用地4.62公顷。
包括:特殊用地1.78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14%;工矿用地2.84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22%。
该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为土地整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土地整理潜力较大。
第三章设计原则、依据和任务3.1设计原则为了保证规划设计目标的实现,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拟定规划设计原则如下:(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和布置各项工程,改善土地利用条件、提高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2)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各项工程的规模及其配置,提高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
(4)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调动广大力量充分论证设计方案,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
3.2设计依据3.2.1相关规划及设计①《临颍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②《临颍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③《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划》水利电力部(1984);④临颍县农业、林业、水利、环保、交通等部门专项规划;3.2.2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评估报告主要包括《二00五年国家投资临颍县王岗等(两)个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临颍县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电力等有关单位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报告。
3.2.3行业技术标准(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规程》(TD/T1013-2000);(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GB/T15744-1995);(6)《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7)《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8)《公路涵桥设计通用规范》(JT/J021-1989)。
3.2.4有关法律法规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7)《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8)《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1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国土财[2001]41号)。
3.3设计任务(1)分析项目区基本情况,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和水资源平衡分析等。
(2)制定土地整理的目标、任务和方针。
(3)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和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布局。
(4)确定灌排方式和主要工程的布局。
(5)通过技术和经济论证,确定设计方案。
(6)拟定规划设计方案实施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第四章工程布局4.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4.2基础分析4.2.1水土资源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依据。
项目区土壤为褐土,土体深厚,质地适中,水电资源丰富,是粮、棉、油、菜的适宜地。
项目实施后,经土壤改良,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
根据土地的空间特性、区位因素、土地适宜性、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农业现代化客观要求,土地整理还是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并根据生态环境的需要,可兼顾安排其他用地。
(1)水资源现状全县年降水量年际间变化较大,年最大降雨量为1238.5mm,年最少降雨量为291.1mm,降水多集中在6-9月份,根据多年的统计资料,6-9月的年平均降雨量为465.3mm,占全年(年平均)降雨量的70.7%,由于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季节变化大,降雨多集中在汛期,原有降雨量直接利用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