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表面展示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的结果与分析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酵母菌表面展示的蛋白质或肽段在酵母菌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
通过展示外源蛋白质或肽段,可以使其被酵母菌表面的分泌途径所识别并定向到细胞表面,从而实现对目标蛋白质的高效表达和功能研究。
在进行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时,首先需要将目标蛋白质或肽段与适当的表达载体进行克隆,然后转化到酵母菌细胞中。
转化后的酵母菌经过培养和筛选,选择出成功表达目标蛋白质或肽段的菌落。
一旦成功表达了目标蛋白质或肽段,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鉴定表达情况。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1. 免疫荧光染色法:利用特异性抗体标记目标蛋白质或肽段,然后观察染色结果。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在酵母菌细胞表面或整个细胞上观察到目标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和分布。
2. Western blotting:将目标蛋白质或肽段从酵母菌表面提取,然后通过电泳分离和转膜技术将其转移到膜上,最后使用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目标蛋白质或肽段的表达水平,并检测可能存在的剪切变异。
3.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仪):将酵母菌细胞悬浮液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观察目标蛋白质或肽段在细胞表面的分布和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可以高效地分析大量细胞,提供了快速和准确的表达分析结果。
除了对酵母菌表面展示的蛋白质或肽段进行鉴定,还可以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
1. 结构分析:通过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方法对目标蛋白质或肽段的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其三维结构和功能。
2. 亲和力测定:通过亲和层析、表面等静电效应等技术,研究目标蛋白质或肽段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比如配体结合亲和力的测定。
3. 酶活性分析:对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或肽段,可以通过相关的酶活性分析方法,研究其催化特性和底物特异性。
总结一下,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的结果与分析是对目标蛋白质或肽段在酵母菌表面表达情况的鉴定及其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Western blotting、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可以鉴定目标蛋白质或肽段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
酵母菌表面展示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酵母菌表面展示的应用领域及前景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们具有快速生长、易于培养和遗传操作等优势,因此成为广泛研究的模式生物。
酵母菌不仅在基础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是一种有效利用酵母菌作为靶细胞表面展示蛋白质和多肽的方法,为生物药物开发、酶工程以及疫苗研究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1.药物开发领域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为药物开发提供了一种高通量的筛选方法。
可以通过表面展示的蛋白质或多肽来筛选潜在的药物靶点,并通过高通量筛选方法进行快速鉴定和优化。
此外,酵母菌表面展示还可以用于抗体药物的开发和优化,通过选择性展示抗体的变量区域来提高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
2.酶工程领域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广泛应用于酶工程领域。
通过将目标酶的编码基因连接到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中,可以高效地筛选出具有更高活性、更好稳定性和更方便纯化的酶。
此外,酵母菌表面展示还可以用于寻找新的酶反应底物或催化剂。
3.疫苗研究领域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在疫苗研究领域也具有重要应用。
通过展示病原相关蛋白或肽段,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
此外,酵母菌表面展示可以提供一种便捷的方法来研究疫苗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加速疫苗研发过程。
4.生物能源领域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在生物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
通过展示相关的酶或催化剂在酵母菌表面,可以实现高效生产生物燃料,如乙醇和生物柴油。
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还可以加速生物质降解的过程,提高生物质转化为能源的效率。
5.环境修复领域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在环境修复中也具有潜在应用。
通过展示具有特定降解能力的酶或微生物在酵母菌表面,可以实现高效降解、分解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
这为环境污染的治理和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工具。
总之,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在药物开发、酶工程、疫苗研究、生物能源和环境修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细菌运载蛋白及在表面展示技术中的应用进展
c n t ci g a d s r e i g o r ti i r r s i s n o e eo me t h l el b o aa y t,a d w oe c l b o d o b n e o s u t n c e n n f p oe n l a e ,b o e s r d v lp n ,w oe c l i c tl ss n h l el ia s r e e r n b i a d b o e r d t n o n i n n a ol t n s n id g a ai f e v r me tl p l a t. o o u
邵 小虎 , 李林
华 中农 业 大 学 农 业 微 生 物 学 国家 重 点 实验 室 , 北 武 汉 4 0 7 湖 30 0
[ 要 ] 细 菌细 胞 表 面展 示技 术 是 一项 新 的 蛋 白质 应 用 技 术 , 体 系 由运 载 蛋 白、 蛋 白和 宿 主 菌 三 者 构 成 , 般 可 将 其 摘 其 靶 一
Te hn l g c oo y
S HA0 Xi o Hu I L n a - ,L i
S ae Ke a o aoy o r u t r l Mir b oo y tt y L b rt r f Ag i l a c o i lg ,Hu z o g A rc l r lUn v r i ,W u a 3 0 0 c u a h n g i u t a ie st u y h n 4 0 7 ,Chn ia
[ y w r s bce a cl sr c i l ;cre rt n asne rti Ke o d 】 at l e uf eds a a i po i;pse grpoe i r l a py rr e n
酵母菌表面展示的分析与结果解读
酵母菌表面展示的分析与结果解读酵母菌表面展示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应用,它利用酵母菌作为宿主来表达、展示目标蛋白。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开发新的药物和疫苗、以及产生高效的工业酶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酵母菌表面展示的分析方法以及结果的解读进行探讨。
首先,酵母菌表面展示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免疫荧光染色法,可以通过使用特异性抗体来检测目标蛋白的表达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快速筛选高表达的酵母菌克隆,并定量评估表达水平。
第二种是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标记目标蛋白特定抗体或荧光标记来分析细胞表面展示蛋白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分析细胞表面展示蛋白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水平。
第三种是酵母双杂交系统,通过检测靶蛋白与酵母细胞表面展示蛋白的相互作用来分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筛选潜在的结合伙伴或酵母菌表面展示蛋白的结构域。
在进行酵母菌表面展示的结果解读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表达水平,通过以上提到的分析方法可以评估酵母菌表面展示蛋白的表达水平。
较高的表达水平通常说明酵母菌对目标蛋白的表达能力良好,但也可能导致细胞质内聚积和毒性。
其次是目标蛋白的稳定性和正确折叠情况,这可以通过免疫印迹法或质谱法来分析。
如果目标蛋白在酵母菌表面展示时出现异常聚集或不稳定的情况,可能需要对表达系统进行优化或调整。
此外,还需要检测目标蛋白的活性,通过相关的酶活检测方法来评估目标蛋白在酵母菌表面展示后是否保持了其活性。
此外,在酵母菌表面展示的结果解读时,还需考虑实验设计、条件优化和对比分析等因素。
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降低结果的偏差并提高可重复性。
条件优化可以通过改变培养基组分、温度、pH值等条件来优化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以提高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
对比分析可以通过将不同变量进行比较,来分析不同因素对酵母菌表面展示的影响。
总结起来,酵母菌表面展示的分析与结果解读涉及到多种分析方法和因素的综合考虑。
细菌表面展示技术讲稿(详细版)
细菌表面展示(bacterial cell-surface display)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细菌细胞表面展示技术,严谨的科学定义是:指通过重组 DNA 技术,将外源功能蛋白表达并定位于特定细菌细胞的表面,以达到一定的研究与应用目的是一项新的蛋白质应用技术。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一般基因工程需要把蛋白提取出来,最好是菌体可以把蛋白分泌到菌体外,表面展示技术是把目的蛋白表达在细胞表面,外源蛋白的这种表面锚定有4个好处:1.可以使特定的反应在细胞表面直接发生而提高反应效率,2.能克服某些大分子底物不能穿越细胞膜而进入胞内,3客服某些反应产物在细胞内不能进行特定的构型折叠等弊端,4.使产物的提取纯化过程简化。
接下来,我组将从发展史,菌体构建,技术应用,未来展望4各方面为大家介绍。
1.发展史大多数生物技术都是经历了噬菌体——细菌——真核(酵母菌)的三个发展应用阶段,表面展示技术也不例外。
包括:1985年Smith等人创建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次年, Freudl 报道细菌表面展示技术,以及近年来兴起的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与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该展示系统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历经20多年发展,现在最常用的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主要有:丝状噬菌体、K噬菌体、T4噬菌体和T7噬菌体展示系统。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具有表面展示技术的基本优点,而且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但由于载体自身的限制,使得该展示系统存在着很大缺点。
比如,外源蛋白的插入可能影响噬菌体的装配,使其失去感染力;多肽或蛋白质与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表达时存在不可预测的偏差性等。
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酵母表面展示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真核蛋白表面展示系统。
酿酒酵母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是目前常见的酵母表面展示系统载体蛋白来源。
根据交配型的差异分为MATa和MATA两种单倍体,其细胞表面分别表达a或A凝集素,它们是酵母细胞壁上的两种甘露糖蛋白,可介导细胞间的性黏附使细胞融合。
实施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及相关分析
实施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及相关分析酵母菌表面展示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可用于功能蛋白的展示和筛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实施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的步骤,并对相关的分析方法进行讨论。
第一步,将目标基因克隆到适当的表面展示载体中。
常用的表面展示载体包括pYD1和pYD2等。
将目标基因与载体进行连接,通常使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连接的方法。
连接完成后,进行转化实验,将重组载体导入酵母菌细胞中。
第二步,进行阳性克隆的筛选。
将转化后的酵母菌落培养在选择性培养基上,例如含有对应抗生素的培养基。
筛选出阳性克隆后,进行进一步的培养扩增,并提取酵母菌表面展示的目标蛋白。
第三步,对酵母菌表面展示的目标蛋白进行分析。
首先,可以使用流式细胞术对酵母菌表面展示的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通过流式细胞仪,可以测定酵母菌表面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受体结合情况,评估展示效果。
第四步,进行蛋白互作筛选。
利用酵母双杂交等方法,筛选与目标蛋白相互作用的受体蛋白。
通过检测酵母菌细胞中各种相互作用的报告基因的表达,可以筛选出与目标蛋白有特定相互作用的蛋白。
第五步,进行胞外分泌蛋白展示和筛选。
将表面展示载体与胞外分泌标签基因结合,将其导入酵母菌细胞中,并进行培养。
通过分析培养上清中的目标蛋白含量,评估展示效果,并进行筛选。
第六步,进行结构和功能分析。
可以通过蛋白质定位等方法,确定酵母菌表面展示的蛋白在细胞表面的结合位置和数量。
同时,可以通过酵母菌表面展示的蛋白的酶活性等分析,评估其功能。
综上所述,实施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包括基因克隆、转化筛选、分析检测等多个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组合,可以实现对目标蛋白的高效展示和筛选,为研究蛋白功能和开发蛋白药物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的优化与分析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的优化与分析酵母菌表面展示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酶工程、疫苗研发以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优化和提高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的效率和稳定性,本文将探讨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的优化与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优化酵母菌的宿主,选择适合表面展示的酵母菌株。
常用的酵母菌株包括利用琥珀酸合成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巨大芽孢酵母菌(Pichia pastoris)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株系是优化展示效果的关键。
例如,Pichia pastoris能够实现高表达和分泌重组蛋白质,因此在表面展示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和产量。
其次,要进行表面展示的目标蛋白质的选择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目标蛋白时,应考虑其表达量、稳定性、溶解度以及表面展示效果等因素。
如果一个蛋白质在表达过程中极不稳定,将会对展示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优化表达载体、启动子和培养条件等因素,以提高目标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
此外,表面展示蛋白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也是优化酵母菌表面展示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定量方法包括ELISA、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用于确定目标蛋白在酵母菌表面的表达水平。
同时,还可以利用荧光探针或荧光抗体来标记表面展示蛋白,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对其进行定性观察和分析。
这些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评估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的效果,并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另外,为了优化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的效率,还需考虑到表面展示载体的选择和优化。
表面展示载体通常包括信号肽序列、表面展示蛋白和链接肽等组成。
信号肽序列用于导向目标蛋白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表面展示蛋白则用于在酵母菌表面特异地识别和固定目标分子,链接肽则用于将表面展示蛋白与目标蛋白连接起来。
根据不同的表达要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表面展示载体,并进行相应的序列优化,以提高展示效率和稳定性。
酵母菌表面展示结果分析及解读
酵母菌表面展示结果分析及解读酵母菌表面展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细胞工程和生物制药领域的技术,它利用酵母菌细胞表面的展示系统来展示各种外源蛋白或肽,在药物研发、疫苗制备和抗体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酵母菌表面展示的结果进行分析及解读,探讨其在研究和应用中的意义和潜力。
首先,我们需要对酵母菌表面展示的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主要有两种:细胞壁锚定和细胞膜锚定。
前者利用酵母菌细胞壁骨架蛋白或细胞外基质蛋白进行展示,后者则通过膜蛋白进行展示。
这两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展示系统。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或免疫印记等方法来观察和定量酵母菌表面展示的效果。
这些方法可以直观地展示出目标蛋白在酵母菌细胞表面的分布情况和表达水平。
通过分析展示效果,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 表面展示效率:即目标蛋白在酵母菌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展示效果来评估表面展示的效率。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优化表达条件,提高展示效率。
2. 表面展示稳定性:即目标蛋白在酵母菌表面的稳定性。
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和观察,我们可以评估目标蛋白在表面展示的过程中是否发生脱落或降解,从而判断展示的稳定性。
3. 表面展示结构:即目标蛋白在酵母菌表面的结构特征。
通过使用特定的抗体或标记物,我们可以了解到目标蛋白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状态。
这对于了解蛋白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对酵母菌表面展示结果进行分析外,我们还需要将这些结果进行解读。
这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研究:根据目标蛋白在酵母菌表面的展示情况,我们可以推断其功能和作用机制。
这对于研究新药靶点和蛋白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研发: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研发中的靶点筛选和抗体制备。
通过展示特定蛋白,我们可以评估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潜力和可行性。
3. 疫苗制备:通过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我们可以展示病毒表位或细菌抗原,从而制备疫苗。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名词解释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名词解释摘要:一、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简介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应用三、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优势四、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操作步骤五、我国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六、未来发展展望正文: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是一种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将外源性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大分子展示在噬菌体表面,实现对目标分子的筛选、检测和修饰等。
该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药物开发和诊断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简介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利用噬菌体作为载体,将外源性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大分子呈现在噬菌体表面。
这一过程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实现,将外源基因插入噬菌体的基因组中,使噬菌体在感染宿主细胞时,表达并展示目标分子。
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应用1.抗原表位筛选: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可用于筛选抗原表位,为疫苗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依据。
2.酶标仪检测:通过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可将酶标记在噬菌体表面,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酶标仪检测。
3.生物药物研发: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为生物药物的研发提供新靶点。
4.亲和层析: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可用于亲和层析,分离和纯化目标分子。
三、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优势1.高效表达:噬菌体在感染宿主细胞时,可实现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
2.易于筛选: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可通过菌落筛选、荧光检测等方法,快速筛选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目标分子。
3.操作简便:实验过程相对简单,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
四、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操作步骤1.构建表达载体:将外源基因插入噬菌体的基因组中,实现目标分子在噬菌体表面的展示。
2.感染宿主细胞:将构建好的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培养筛选出表达目标分子的细胞。
3.筛选和纯化:通过菌落筛选、荧光检测等方法,筛选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目标分子,并对其进行纯化。
4.应用:将筛选出的目标分子应用于抗原表位筛选、生物药物研发等领域。
五、我国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我国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还为药物开发、疫苗研究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精品】噬菌体论文
【关键字】精品《病毒学》论文题目: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学生姓名:刘小燕学号:033系(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班级:08生物技术(1)班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教授起止时间:2011 年3 月——2011 年 4 月(教务处制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刘小燕(英东生命科学学院08生物技术021)摘要: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是将各种多肽或蛋白质,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并展示在噬菌体表面,同时将其遗传密码包含于噬菌体内部,这使蛋白质的功能与其基因密码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的技术。
它是一种简便、有效、易于控制的用于肽库表达的操作系统,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展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概述了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等主要内容。
关键词:噬菌体遗传密码肽库应用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的总称,作为病毒的一种,噬菌体具有病毒特有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不具有完整结构;只含有单一核酸。
80年代中期,Georgep.s在前人对丝状噬菌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噬菌体展示技术。
目前,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很迅速,在开发新型疫苗、抗体工程、DNA 结合蛋白研究等生物技术研究的不同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1 噬菌体的表面展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技术是将外源蛋白或多肽的DNA序列拔出到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使外源基因随外壳蛋白的表达而表达,同时,外源蛋白随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到噬菌体表面的生物技术。
其中基本技术原理是:将多肽或蛋白质的编码基因或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入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在阅读框正确且不影响其他外壳蛋白正常功能的情况下,使外源多肽或蛋白与外壳蛋白融合表达,融合蛋白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
被展示的多肽或蛋白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以利于靶分子的识别和结合。
肽库与固相上的靶蛋白分子经过一定时间孵育后,洗去未结合的游离噬菌体,然后以竞争受体或酸洗脱下与靶分子结合吸附的噬菌体,洗脱的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经繁殖扩增,进行下一轮洗脱,经过3轮~5轮的“吸附-洗脱-扩增”后,与靶分子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得到高度富集。
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表面结构或膜蛋白来展示外源蛋白或多肽的方法。
这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最初,研究人员通过将目标蛋白或多肽的基因序列与微生物表面蛋白的基因序列融合,使其表达在微生物细胞表面。
这些展示的蛋白或多肽可以被外界识别和结合,从而实现了在微生物表面展示功能性分子的目的。
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物医药领域,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疫苗研究和开发。
通过将病原体表面抗原展示在微生物表面上,可以激发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力。
此外,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还可以被用于抗体库的构建和筛选,以寻找特定疾病的治疗药物。
在工业领域,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将产酶或产代谢产物的酶基因与微生物表面蛋白基因融合,可以使微生物表面展示功能性酶,从而实现对废水处理、生物转化和生物制造的应用。
此外,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还可以用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开发,提高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总结来说,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在微生物表面展示功能性蛋白或多肽,并在生物医药和工业领域中应用。
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疫
苗开发、抗体库筛选、工业酶的应用等。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在生物学和生物工程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展出了一种名为细胞表面展示体系的技术,可以将外源蛋白质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表达和展示出来,为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的建立主要通过改造大肠杆菌的外膜蛋白质,将目标蛋白质与其连接。
其中最常用的是利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的外膜蛋白OmpA,将目标蛋白质与OmpA的C端连接,使其能够在大肠杆菌表面稳定地展示。
利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可以实现多种目的。
首先,可以用于蛋白质功能研究。
通过将目标蛋白质展示在大肠杆菌表面,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其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探查其功能和结构。
其次,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可以用于制备蛋白质药物。
许多蛋白质药物需要以重组蛋白的形式进行生产,而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可以实现高效、经济的蛋白质表达和展示,因此成为了制备重组蛋白质药物的一种新方法。
此外,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还可以应用于疫苗开发。
许多疫苗需要依赖蛋白质的免疫原性来引发人体对抗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通过将病原体的重要抗原蛋白展示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可以有效地诱导人体对该蛋白质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总之,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的建立为蛋白质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这种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能够改善蛋白质研究的效率和深度,还可以在蛋白质药物生产和疫苗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索,以更好地发挥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的潜力。
细菌表面展示技术讲稿
细菌表面展示(bacterial cell-surface display)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细菌细胞表面展示技术,严谨的科学定义是:指通过重组 DNA 技术,将外源功能蛋白表达并定位于特定细菌细胞的表面,以达到一定的研究与应用目的是一项新的蛋白质应用技术。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一般基因工程需要把蛋白提取出来,最好是菌体可以把蛋白分泌到菌体外,表面展示技术是把目的蛋白表达在细胞表面,外源蛋白的这种表面锚定有4个好处:1.可以使特定的反应在细胞表面直接发生而提高反应效率,2.能克服某些大分子底物不能穿越细胞膜而进入胞内,3客服某些反应产物在细胞内不能进行特定的构型折叠等弊端,4.使产物的提取纯化过程简化。
接下来,我组将从发展史,菌体构建,技术应用,未来展望4各方面为大家介绍。
1.发展史大多数生物技术都是经历了噬菌体——细菌——真核(酵母菌)的三个发展应用阶段,表面展示技术也不例外。
包括:1985年Smith等人创建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次年, Freudl 报道细菌表面展示技术,以及近年来兴起的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与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该展示系统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历经20多年发展,现在最常用的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主要有:丝状噬菌体、K噬菌体、T4噬菌体和T7噬菌体展示系统。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具有表面展示技术的基本优点,而且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但由于载体自身的限制,使得该展示系统存在着很大缺点。
比如,外源蛋白的插入可能影响噬菌体的装配,使其失去感染力;多肽或蛋白质与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表达时存在不可预测的偏差性等。
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酵母表面展示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真核蛋白表面展示系统。
酿酒酵母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是目前常见的酵母表面展示系统载体蛋白来源。
根据交配型的差异分为MATa和MATA两种单倍体,其细胞表面分别表达a或A凝集素,它们是酵母细胞壁上的两种甘露糖蛋白,可介导细胞间的性黏附使细胞融合。
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的结果分析
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的结果分析引言: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和工业中。
酵母菌的表面展示实验是通过将外源蛋白质或多肽序列与酵母菌表面的载体蛋白结合,从而使目标蛋白质或多肽序列暴露在酵母菌表面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可以用于功能蛋白的鉴定、疫苗开发以及抗原表位筛选等领域。
本文将对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分析:1. 表面展示蛋白鉴定: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的首要目标是确定目标蛋白的表达情况。
在实验中,采用特定的载体蛋白将目标蛋白或多肽序列结合到酵母菌表面。
通过Western blot或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可以检测表面展示的蛋白是否成功表达。
同时,通过利用特异性抗体或荧光探针,可以直接观察到表面展示的蛋白。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表面展示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其相对表达水平。
2. 载体蛋白与目标蛋白/多肽序列的相互作用研究:在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中,载体蛋白和目标蛋白/多肽序列的相互作用是实验的关键。
通过在载体蛋白上构建不同的结构域或肽链,可以探究这种相互作用的特点。
例如,可以通过创建突变体载体蛋白来研究相应的目标蛋白/多肽序列是否与其结合。
通过比较不同突变体载体蛋白的结合能力,可以进一步了解这种相互作用的机制,这对于深入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3. 酵母菌表面展示在疫苗开发中的应用: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在疫苗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通过将病原体的抗原表位展示在酵母菌表面,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可以确定表面展示的抗原是否能够有效地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以及对不同类型的抗原或抗原表位的特异性。
4. 抗原表位筛选与生物活性分析: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还可用于抗原表位的筛选和生物活性分析。
在实验设计中,通过加载不同的抗原表位序列,在酵母菌表面展示,并通过检测不同抗体的结合能力或T细胞的反应性来确定抗原表位的免疫原性。
这种方法可用于筛选有效的抗原表位,并深入了解抗原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
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的结果分析与应用
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的结果分析与应用酵母菌表面展示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将外源基因( coding for a target protein)与酵母细胞表面展示蛋白的基因(coding for a surface-display protein)连接,使得外源基因的编码蛋白能够展示在酵母菌表面上。
这种表面展示技术为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重要工具,因为它可以将重要的目标蛋白表面展示而无需纯化、固定和完整DNA序列;同时,也为药物研发、抗体筛选、疫苗研制和生物传感器开发等领域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中,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一、结果分析1. 表面展示目标蛋白的鉴定通过免疫荧光标记、酶联免疫吸附等方法,对表面展示的目标蛋白进行鉴定。
可以使用特定抗体或抗原配体与表面展示蛋白相互作用,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或酶促反应检测展示蛋白的表达情况。
2. 表面展示蛋白的定量分析通过酶联免疫吸附等方法,对表面展示蛋白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根据标准曲线或内标法测定蛋白的数量。
同时,还可以使用流式细胞仪等技术,对表面展示细胞进行定量分析和排序。
3. 表面展示蛋白的稳定性和功能性评估对表面展示蛋白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可以使用酶联免疫吸附、Western blot等方法来检测其降解、变性或失活情况。
此外,通过结合相应的功能鉴定方法,如蛋白结合实验和酶活性测定等,还可以评估表面展示蛋白的功能性。
二、应用前景1. 药物研发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可以用于药物靶点的筛选和鉴定,加速药物研发过程。
利用酵母菌表面展示的目标蛋白,可以设计高通量的实验方法,从而快速筛选出与目标蛋白结合的化合物,并进一步研究其药效和毒性。
2. 抗体筛选通过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可以筛选出高亲和性和高选择性的抗体。
利用表面展示的抗原,可以高通量地筛选出与其结合能力更强的单克隆抗体,为新药研发和治疗提供有力的工具。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徐焰
【期刊名称】《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2(25)B11
【总页数】3页(P36-38)
【关键词】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徐焰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军队流行病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9.48;R374
【相关文献】
1.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J], 陆春;俞晓平;王红;黄光荣
2.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流感病毒H3N2抗原模拟表位 [J], 钟彦伟;徐东平;李晓东;戴久增;许彪;李乐
3.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及其在靶向载体构建中的应用 [J], 帅武平;高建青;陈海靓;梁文权
4.T4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 [J], 吴健敏;涂长春;任兆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生物细胞表面呈现技术研究进展
微生物细胞表面呈现技术研究进展
石晶;殷涌光;梁彦龙;徐力新;张桂林
【期刊名称】《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年(卷),期】2005(25)B04
【摘要】微生物细胞表面工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它利用细胞表面展示技术使外源蛋白固定化于细胞表面,从而生产微生物细胞表面蛋白。
微生物细胞表面工程可用于细胞催化剂、细胞吸附剂、活疫苗、生物传感器的开发等。
微生物细胞表面工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刚起步。
在介绍细胞表面工程的基础上,对微生物细胞表面工程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对该技术的发展。
【总页数】3页(P141-143)
【关键词】微生物细胞表面工程;细胞表面展示技术;外源蛋白
【作者】石晶;殷涌光;梁彦龙;徐力新;张桂林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78;TS261.4
【相关文献】
1.细菌表面呈现技术研究进展 [J], 高荣凯;张兆山
2.MATH法表征环境微生物细胞表面疏水性的研究进展 [J], 黄翔峰;方正;黄薇;彭开铭;陆丽君;刘佳
3.微生物细胞表面工程研究进展 [J], 石晶;殷涌光;张桂林;于建群
4.微生物细胞表面疏水性与粘附性的研究进展 [J], 侯幼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薛双;董加才;吴青;陈圆圆;杨霞;刘红英;陈陆;王川庆【期刊名称】《上海畜牧兽医通讯》【年(卷),期】2008(000)003【摘要】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实现外源肽段(或蛋白质结构域)以融合蛋白形式在微生物表面进行展示的新型基因工程技术,被展示的多肽或蛋白质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
其重要特征和优点是靶蛋白与其编码DNA处于同一个病毒或细胞中,可以通过序列测定确定DNA序列并进一步推导外源蛋白氨基酸组成,从而实现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统一。
【总页数】2页(P50-51)【作者】薛双;董加才;吴青;陈圆圆;杨霞;刘红英;陈陆;王川庆【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相关文献】1.微生物显微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J], 丁武2.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J], 袁改玲;郭媛华;张俊英;才学鹏3.饮用水源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J], 廖伟;杨蓉;徐建;闫政;金小伟4.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在重金属吸附中的研究进展 [J], 张阳;闵卓;江璐;刘庆5.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J], 王建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可筛选具有新的特异性或新的催化活性的酶突变 体。Y"Q 等将羧甲基纤维素酶 ( 52#=7:ZQ196Z8 M188</ 82&1 , 5%52&1) 的突变基因与 -HV 基因融合, 呈现于 大肠杆菌表面。从这个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了具有更
〔 *B 〕 高催化活性的 5%52&1 突变体 。这为工业酶的
合肽是很有吸引力的替代途径, 因为它们可能对重 金属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目前已知富含半 胱氨酸或组氨酸的肽对 !"# $ 和 %&# $ 有很高的亲和 力。 ’()*+&))+" 等利用呈现在大肠杆菌 ! 型菌毛亚 单位 ,-.% 上的随机九肽库筛选出新的 /0# $ 螯合肽 序列, 这些序列大多都是富含组氨酸的序列, 但又不 同于已知的任何序列, 为筛选新的金属结合序列提
〔 (〕 ( @?G%? ) 加上内部重复单位 。 @?G 单位以及 ? 端
的优点包括: 稳定的表达和外膜转运; 内部重复单位 长度可调整, 可借以调节外源蛋白和膜表面之间的 距离; 通过冰晶核形成活性试验可检测异源蛋白是 否表达在细胞表面; 表达 @?G 融合蛋白不影响膜的 结构和宿主细胞生长; @?G 可在多种革兰氏阴性菌 中表达, 并可呈现大分子蛋白。 自体转运蛋白包括多种与革兰氏阴性菌毒力有 关的蛋白, 其功能主要是粘附和水解蛋白质。其特 征是运输至细胞外膜和通过外膜分泌所需要的所有 信息都集中在蛋白本身, 不需要其它蛋白的参加, 就 能将外源蛋白转运通过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膜, 并 将其在细胞表面稳定展示。经典的自体转运蛋白运 ( HA5FAC-D1 ) %依 输机制是, 首先 ?%端信号肽藉助 HA5 赖途径运输蛋白通过细胞质膜到达周质腔, 接着 J% 端部分在外膜组装成 ! 折叠管, 外源蛋白通过由 ! 〔 "〕 折叠管形成的通道定位 。最早发现的自体转运 蛋白是奈瑟氏菌属的 @2= 蛋白酶, 目前已发现 $# 种 具有自体转运蛋白特征的蛋白, 应用较多的为大肠 杆 菌 =@>=%" ( =K0A3-1 K -1 K-MMB3A ,K0AF% A15A) , 此 外 还 有 大 肠 杆 菌 =2$’ , 志贺氏菌属的
〔 11 〕 供了新思路 。合成的植物螯合肽 ( 23045*4-6 7538
=>00*+->;;90 等 从 噬 菌 体 肽 库 中 筛 选 出 具 有 H&A 和 H&< 结 合 活 性 的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蛋 白 A ( 27A) —亲和体 ( AQQ-J9"3) , 以单体或二聚体的形式 展示在葡萄球菌表面, 重组蛋白分别具有 H&A 和 H&<
定向进化和高通量筛选提供了技术平台。 () >+ 作为全细胞吸附剂在环境方面的应用 由于生物吸附剂成本低、 易于大量制备、 功能众 多, 因而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特别适合于化学物质 的分离纯化及毒物污染水源的净化等环境方面的应 用。 () >) *+ 重金属吸附剂+ 自然界存在的金属结合肽, 如金属硫蛋白 ( %19288796"7;1"; ) 和植物螯合肽 ( V6Z/ 97M61829";) , 是细胞固定金属离子的主要金属聚集分 子, 它们具有选择性和高亲和力结合位点。吸附的 重金属离子主要包括 5<( [ , ?J( [ , \;( [ , H"( [ , 5O( [ , 57( [ 。除了自然界存在的肽, 从头设计合成金属结
。对于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的
保护免疫也是利用此策略, 在肉葡萄球菌表面呈现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 亚型的 $ 糖蛋白的肽段, 同时 和 534 的肽段共表达。经鼻免疫小鼠, 出现显著的
R#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M 年第 @@ 卷第 # 期E E G+9& -0 [-6+9J-9: H..>09:, [)3 #??M , \9:D @@ , B9D #
化表面展示系统。本文介绍目前应用较多的冰晶核 蛋白和自体转运蛋白。 @?G 是一种膜蛋白, 发现于欧氏杆菌、 假单胞杆 菌和黄单胞菌属。在过冷的水中, 它能使宿主细胞 形成冰晶核。@?G 由 ? 端结构域、 J 端结构域及中 央结构域组成。其中 ? 端结构域负责锚定于细胞 表面, 中央结构域是由 &%、 (9%、 $& 个残基周期性组 成的重复结构, 是冰晶核形成的模板。已经有几种 @?G 的呈现系统得到应用, 如 @?G 全长序列, 只包括 ?%和 J%末端的序列 @?G%?J , @?G%?J 加上内部重复
〔 X〕 成孕烯醇酮 。利用展示在细菌表面的酶突变体
。将耶尔森氏 菌 属 热 休 克 蛋 白 ?&@AB
的第 CD E FA 氨基酸 ( %?5/" 限制性表位) , 与 ,-/ .,/!和 534 融合, 呈现在沙门氏菌表面, 免疫小鼠 可诱导 出 3 细 胞 反 应, -GH/# 分 泌, 脾 3 细胞增 生
! ! 运用 >?= 重组技术在噬菌体、 细菌、 真菌、 病毒 等微生物表面呈现外源蛋白或多肽, 已在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疫苗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 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比较成熟, 已成功地用 于抗原表位筛选, 酶抑制剂和受体拮抗剂分离, 细胞 信号转导途径以及抗体工程研究等。但其本身存在 一些缺陷, 如多肽或蛋白质与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 表达时, 存在不可预测的偏性, 特别是对于某些真核 细胞蛋白的表达更是如此; 另外, 展示蛋白的大小也 受到限制, 蛋白过大会影响噬菌体的装配及感染能 力。细菌表面展示系统是继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之 后发展起来的, 其呈现载体多样, 可根据不同需要呈 现蛋白或多肽。近年来其应用已扩展到重组细菌疫 苗, 多肽库筛选, 全细胞吸附剂, 全细胞催化剂以及 作为诊断的细胞固相试剂等多个领域。 !" 细菌表面展示系统 目前有多种细菌表面展示系统可供利用, 除了 以往对细菌的外膜蛋白、 脂蛋白、 表面附属结构亚单 位如鞭毛、 菌毛等研究较多外, 近几年又开发出多种 新的表面展示系统。研究较多的有冰晶核蛋白 ( @5A 1B5.A,C-D1 EFDCA-1, @?G ) 、 自体转运蛋白 ( =BCDCF,13% EDFCAF) 、 H%层蛋白等。此外, 尚有研究利用枯草杆菌 的芽胞外膜, I%型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的细胞膜来 展示外源蛋白。每种展示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缺点, 例如展示蛋白大小的限制, 错误定位, 形成包涵体, 外膜不稳定等, 因此需要开发新的系统, 以进一步优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 年第 ’’ 卷第 " 期! ! GFD2 -1 N-5FD7-D. @++B1D., N,O "##) , PD.6 ’’ , ?D6 "
细菌表面展示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向昕, 展德文 综述;张兆山 ! 审校 (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北京! (###;(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BBK 年第 >> 卷第 ( 期+ + V#7J "; %"M#7="78 -QQ<;78, %2Z (BBK , !78) >> , H7) (
C*
!"#$, 沙门氏菌的 %"&’ 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自 体转运蛋白是展示外源蛋白的理想工具, 因为其呈 现系统不需要其他蛋白的参与, 且能转运较大分子 量的蛋白, 并保持它们的抗原性和生物学功能。 !" 细菌表面展示技术的应用 在开发出多种呈现系统的同时, 细菌表面展示 技术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 () *+ 在免疫学和疫苗学中的应用 () *) *+ 活菌疫苗载体 + 细菌表面呈现抗原在疫苗 设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细菌表面的多肽抗原 更易被免疫系统识别; 细菌的外膜蛋白, 脂多糖和分 泌的毒素具有强免疫原性, 可作为所呈现外源蛋白 的免疫佐剂。已利用两种类型的细菌研制开发活菌 苗—致病菌减毒株、 非致病共生菌或食品级细菌。 致病菌减毒株, 如沙门氏菌和分枝杆菌, 是非常 有吸引力的外源蛋白活载体, 能够引起抗病毒、 细菌 和寄生虫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利用 ,-.,/!, 将几 乎全长的幽门螺杆菌 ( !" #$%&’( ) 尿素酶 , ( 0#12&1 ,, 0#1,) 或 0#1, 的一个 3 细胞表位同霍乱毒素 4 亚单位 ( 56781#2 97:"; 4 &<=<;"9, 534 ) 融合展示在减 毒沙门氏菌表面, 攻毒后, 使免疫小鼠幽门螺杆菌水 平明显下降, 而在沙门氏菌细胞浆中表达 0#1, 则 没有效果
〔 D〕
。但将分枝杆菌和沙门氏菌作为活菌疫苗载
体, 需考虑到在婴儿和无免疫应答人群中应用的安 全性。 非致病性共生菌或食品级细菌, 包括某些链球 菌、 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它们使用安全, 但免疫原 性较弱。近年来研制开发的二代疫苗输送系统, 通 过共表达粘附因子辅助锚定粘膜上皮, 来提高抗体 反应。如利用链球菌的表面蛋白 %A , 在链球菌表面 共展示免疫调节因子肠毒素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4 亚单位 ( ?129/8"2=81 1;91#797:"; 4 &<=<;"9, ’34 ) 和 ?-! I * J@*(B 的 !> 区域, 免疫小鼠后产生的 !> 特 异性抗体 -J$ 比分别表达 ’34 和 !> 的两种菌的混 合物免疫后产生的 !> 特异性抗体 -J$ 高 D 倍。表 明只有在共表达于同一细菌表面时才能发挥 ’34 的粘膜佐剂作用
〔 C〕 敏感性超过了目前商用的诊断抗原 。在大肠杆
菌表面 利 用 ";9"Q"; 展 示 经 典 猪 热 病 毒 ( 582&&"M28 &R";1 S1N1# N"#<&, 5PG!) 包膜出#43; 展示酶作为全细胞催化剂 在酶的进化方法中, 将酶展示在活细胞表面具 有很大的优越性: 酶底物不需要通过膜屏障, 就可以 和酶相互作用; 可省去酶的准备和纯化步骤; 筛选到 的酶特异性突变体, 可以同时获得其相应的基因。 U7&1 等在大肠杆菌表面利用自体转运蛋白 ,-/ .,/! 展示牛肾上腺皮质铁氧还蛋白, 它在细菌表 面自动形成有活性的二聚体, 加入皮质铁氧还蛋白 还原酶和 VDKB 5WV**,* 后, 能有效的将胆固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