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表面展示技术讲稿(详细版)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课件
1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2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3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4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5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6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7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8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9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10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11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12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13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14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15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16Βιβλιοθήκη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17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18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19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20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的观察和评估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的观察和评估酵母菌表面展示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酵母菌的表面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展示和定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酵母菌表面展示的操作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步骤一:构建酵母表面展示载体首先,选择合适的酵母菌株作为工作菌株。
常用的酵母菌株包括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盐酸毛癣菌(Pichia pastoris)等。
其次,选择适当的表面展示载体。
常用的表面展示载体包括酵母菌PLD1基因和诱导剂酵母菌的pYES2载体等。
从酵母基因库中提取目标基因的DNA序列,并将其连接到表面展示载体上。
最后,通过酵母基因转化技术将表面展示载体转化到酵母菌中,形成表面展示的酵母菌株。
步骤二:诱导表面展示在培养基中加入适当的诱导剂,例如甘露醇或果糖,用以诱导目标基因的表达。
将转化后的酵母菌株在含有诱导剂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
步骤三:收获酵母菌细胞收获诱导后的酵母菌细胞,并用适当的缓冲液洗涤菌体。
为了确保酵母菌细胞处于最佳状态,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菌体形态,并进行密度调整。
步骤四:观察酵母菌表面展示使用适当的染色剂或荧光标记剂,对酵母菌细胞进行染色,以观察表面展示效果。
可以选择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等设备进行观察和检测。
步骤五:评估酵母菌表面展示评估酵母菌表面展示的效果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观察表面展示的酵母菌细胞形态和分布情况。
正常的表面展示细胞应该呈现均匀的分布和较大的细胞形态。
其次,可以通过染色或标记剂的强度来评估表面展示效果。
荧光强度越高,表示表面展示的目标基因越充分。
此外,还可以通过抗体识别和流式细胞仪等技术来评估表面展示效果。
通过与特定抗体的结合,可以确定目标基因是否成功展示在酵母菌的表面。
综上所述,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的观察和评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过程。
通过逐步执行实验步骤,我们能够观察到展示效果,评估展示效果的有效性以及基因的分布情况和形态。
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与新药筛选 将未知功能的目的基因产物或特定病理过程相关
能的基 因产物或病理过程相关产物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 有助于对未知基因功能的研究,并能发现一些药 物作用的新靶点,或筛选到治疗疾病的新药先导 化合物 。Visintin 等将酵母表面展示技术与酵母 双杂交技术相结合,将抗体的单链(scFv) 片断 连接到转录因子VP16 的激活结构域( AD) 上, 将抗原连接到酵母LexA的结合结构域( DB) 上, 以His3 和LacZ 为报告基因, 建立抗原抗体相互 作用的展示方法。当抗原- 抗体发生相互作用时, AD 和DB 的结合将启动报告基因的表达,可通 过营养缺陷培养基进行检测。这种方法从scFv 突 变体展示库中将有可能筛选到抗原特异的抗体, 为疫苗及抗体类药物的研制提供良好的平台。
原理
酵母是单细胞真核生物,根据交配型的 差异分为两种单倍体:MATα和MATa, 其细胞表面分别表达α-凝集素和a-凝 集素,它们可以介导细胞之间的交配融 合。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应用的是酿酒 酵母的a-凝集素,外源蛋白借助它在细 胞表面得到展示。a-凝集素由核心亚 单位(Aga1)和结合亚单位(Aga2)两部 分组成,Aga1共有725个氨基酸,它与 酵母细胞壁的β-葡聚糖共价连接。 Aga2共有69个氨基酸,它通过两个二 硫键与Aga1结合,表达于酵母细胞表 面。Aga2的N端部分参与二硫键的形 成,外源蛋白通过与Aga2的C端融合可 展示于酵母细胞表面。
絮凝素展示表达系统利用絮凝素基因与外源蛋白融合, 并将融合蛋白展露表达在细胞表面,此系统又包括两 个子系统: GPI锚定系统和絮凝结构域锚定系统。GPI 锚定系统是利用絮凝素Flo1p的C末端含有的GPI信号 锚定外源蛋白,此系统与凝集素展示相似; 絮凝结构域 锚定系统是利用Flo1p的中间絮凝功能结构域与外源 蛋白融合,通过絮凝功能结构域识别酵母细胞壁中的 甘露聚糖链并以非共价作用诱导细胞粘附、聚集成可 逆性絮状物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ppt课件
•
Schreuder等未来自瓜儿豆
胶的α-半乳糖苷酶的基因插入
到酿酒酵母转化酶分泌信号和
α-凝集素C端部分编码序列之间
。α-半乳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
-α-凝集素〔α-Gal-ACI〕交融蛋
与α-凝集素类似的衔接锚定在细胞壁上。与α-凝集
素不同,α-凝集素由两个亚单位的糖蛋白பைடு நூலகம்成。
•
酵母外表展现系统运用在酿酒酵母的α-凝集
素将外源蛋白质展现与细胞外表。α-凝集素由中心亚
单位(Agalp)和结合亚单位(Aga2p)两个亚单位组成,
Agalp
•
共725个氨基酸,合成后被分泌到细胞外,与酵母
谢谢欣赏
1.目的蛋白-α-凝集素外表展现系统
• 此系统将目的蛋白作为N端,与α-凝集素C端部分交融, 目的蛋白经α-凝集素展现酵母细胞外表。α-凝集素共价衔 接到细胞壁的葡聚糖上,其锚定部位由蛋白质C端320个氨 基酸组成,富含Ser/Thr残基。Ser/Thr富集区因广泛存在的 O-糖基化而拥有的一个杆状构象,可作为空间支持无发扬 作用。
• 酵母是个足够大的颗粒,可用流式细胞仪进展挑 选和分别,这就使得基于特异定量亲和力改动的 的突变体分别成为能够。由于酵母展现的蛋白质 是严密锚定在细胞壁上,可以耐受SDS等的抽取, 同时酵母有发酵特性且生长快,因此在工业上具 有很好的运用前景。
• 前景:
• 外表展现技术日新月异,酵母展现系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 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由于其是真核细胞展现系统, 对于哺乳动物蛋白质,尤其是人的蛋白质的展现具有独特的 优越性,置信随着此技术的不断完善,在蛋白质分子的研讨 方面发扬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的过程介绍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的过程介绍酵母菌表面展示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将目标蛋白质或多肽序列与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结合,实现对这些蛋白质或多肽的展示和筛选。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抗体筛选、酶工程、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等领域。
以下是酵母菌表面展示的操作步骤:1. 构建表面展示载体:选择合适的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并根据需要构建表达载体。
常见的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包括酵母菌表面展示库(例如大肠杆菌表面展示),酵母菌表面展示库(例如大肠杆菌表面展示),酵母菌表面展示库(例如大肠杆菌表面展示),酵母菌表面展示库(例如大肠杆菌表面展示),酵母菌表面展示库(例如大肠杆菌表面展示),酵母菌表面展示库(例如大肠杆菌表面展示),酵母菌表面展示库(例如大肠杆菌表面展示),酵母菌表面展示库(例如大肠杆菌表面展示),酵母菌表面展示库(例如大肠杆菌表面展示),大肠杆菌表面展示库(例如大肠杆菌表面展示),大肠杆菌表面展示库(例如大肠杆菌表面展示),大肠杆菌表面展示库(例如大肠杆菌表面展示),大肠杆菌表面展示库(例如大肠杆菌表面展示),酿造酵母鲜酪公田展示库(例如CCAGG)。
2. 克隆目标基因:将目标基因(需要展示和筛选的蛋白质或多肽)插入构建的表达载体中。
常用的克隆方法包括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连接酶联制和DNA连接等。
3. 转化酿酒酵母: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酿酒酵母中。
转化方法可以采用电穿孔、化学转化或冷冻复苏法等。
4. 培养酵母菌:将转化后的酵母菌接种到含有适当选择性培养基的培养基上,并在适合的温度下培养。
培养基中的选择性物质可以选择对含有目标蛋白质的菌落进行筛选。
5. 筛选目标蛋白质:根据需要对酵母菌进行筛选。
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抗体或配体结合、酶活性分析、细胞亲和力或细胞表型选择等。
6. 测试和验证:对筛选出的目标蛋白质进行测试和验证。
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Western blot、ELISA、流式细胞术、活细胞荧光显微镜等。
实施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及相关分析
实施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及相关分析酵母菌表面展示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可用于功能蛋白的展示和筛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实施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的步骤,并对相关的分析方法进行讨论。
第一步,将目标基因克隆到适当的表面展示载体中。
常用的表面展示载体包括pYD1和pYD2等。
将目标基因与载体进行连接,通常使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连接的方法。
连接完成后,进行转化实验,将重组载体导入酵母菌细胞中。
第二步,进行阳性克隆的筛选。
将转化后的酵母菌落培养在选择性培养基上,例如含有对应抗生素的培养基。
筛选出阳性克隆后,进行进一步的培养扩增,并提取酵母菌表面展示的目标蛋白。
第三步,对酵母菌表面展示的目标蛋白进行分析。
首先,可以使用流式细胞术对酵母菌表面展示的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通过流式细胞仪,可以测定酵母菌表面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受体结合情况,评估展示效果。
第四步,进行蛋白互作筛选。
利用酵母双杂交等方法,筛选与目标蛋白相互作用的受体蛋白。
通过检测酵母菌细胞中各种相互作用的报告基因的表达,可以筛选出与目标蛋白有特定相互作用的蛋白。
第五步,进行胞外分泌蛋白展示和筛选。
将表面展示载体与胞外分泌标签基因结合,将其导入酵母菌细胞中,并进行培养。
通过分析培养上清中的目标蛋白含量,评估展示效果,并进行筛选。
第六步,进行结构和功能分析。
可以通过蛋白质定位等方法,确定酵母菌表面展示的蛋白在细胞表面的结合位置和数量。
同时,可以通过酵母菌表面展示的蛋白的酶活性等分析,评估其功能。
综上所述,实施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包括基因克隆、转化筛选、分析检测等多个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组合,可以实现对目标蛋白的高效展示和筛选,为研究蛋白功能和开发蛋白药物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的优化与分析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的优化与分析酵母菌表面展示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酶工程、疫苗研发以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优化和提高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的效率和稳定性,本文将探讨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的优化与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优化酵母菌的宿主,选择适合表面展示的酵母菌株。
常用的酵母菌株包括利用琥珀酸合成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巨大芽孢酵母菌(Pichia pastoris)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株系是优化展示效果的关键。
例如,Pichia pastoris能够实现高表达和分泌重组蛋白质,因此在表面展示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和产量。
其次,要进行表面展示的目标蛋白质的选择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目标蛋白时,应考虑其表达量、稳定性、溶解度以及表面展示效果等因素。
如果一个蛋白质在表达过程中极不稳定,将会对展示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优化表达载体、启动子和培养条件等因素,以提高目标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
此外,表面展示蛋白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也是优化酵母菌表面展示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定量方法包括ELISA、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用于确定目标蛋白在酵母菌表面的表达水平。
同时,还可以利用荧光探针或荧光抗体来标记表面展示蛋白,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对其进行定性观察和分析。
这些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评估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的效果,并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另外,为了优化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的效率,还需考虑到表面展示载体的选择和优化。
表面展示载体通常包括信号肽序列、表面展示蛋白和链接肽等组成。
信号肽序列用于导向目标蛋白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表面展示蛋白则用于在酵母菌表面特异地识别和固定目标分子,链接肽则用于将表面展示蛋白与目标蛋白连接起来。
根据不同的表达要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表面展示载体,并进行相应的序列优化,以提高展示效率和稳定性。
细菌表面展示技术讲稿(详细版)
细菌表面展示(bacterial cell-surface display)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细菌细胞表面展示技术,严谨的科学定义是:指通过重组 DNA 技术,将外源功能蛋白表达并定位于特定细菌细胞的表面,以达到一定的研究与应用目的是一项新的蛋白质应用技术。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一般基因工程需要把蛋白提取出来,最好是菌体可以把蛋白分泌到菌体外,表面展示技术是把目的蛋白表达在细胞表面,外源蛋白的这种表面锚定有4个好处:1.可以使特定的反应在细胞表面直接发生而提高反应效率,2.能克服某些大分子底物不能穿越细胞膜而进入胞内,3客服某些反应产物在细胞内不能进行特定的构型折叠等弊端,4.使产物的提取纯化过程简化。
接下来,我组将从发展史,菌体构建,技术应用,未来展望4各方面为大家介绍。
1.发展史大多数生物技术都是经历了噬菌体——细菌——真核(酵母菌)的三个发展应用阶段,表面展示技术也不例外。
包括:1985年Smith等人创建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次年, Freudl 报道细菌表面展示技术,以及近年来兴起的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与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该展示系统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历经20多年发展,现在最常用的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主要有:丝状噬菌体、K噬菌体、T4噬菌体和T7噬菌体展示系统。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具有表面展示技术的基本优点,而且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但由于载体自身的限制,使得该展示系统存在着很大缺点。
比如,外源蛋白的插入可能影响噬菌体的装配,使其失去感染力;多肽或蛋白质与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表达时存在不可预测的偏差性等。
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酵母表面展示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真核蛋白表面展示系统。
酿酒酵母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是目前常见的酵母表面展示系统载体蛋白来源。
根据交配型的差异分为MATa和MATA两种单倍体,其细胞表面分别表达a或A凝集素,它们是酵母细胞壁上的两种甘露糖蛋白,可介导细胞间的性黏附使细胞融合。
细菌表面展示技术讲稿
细菌表面展示(bacterial cell-surface display)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细菌细胞表面展示技术,严谨的科学定义是:指通过重组 DNA 技术,将外源功能蛋白表达并定位于特定细菌细胞的表面,以达到一定的研究与应用目的是一项新的蛋白质应用技术。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一般基因工程需要把蛋白提取出来,最好是菌体可以把蛋白分泌到菌体外,表面展示技术是把目的蛋白表达在细胞表面,外源蛋白的这种表面锚定有4个好处:1.可以使特定的反应在细胞表面直接发生而提高反应效率,2.能克服某些大分子底物不能穿越细胞膜而进入胞内,3客服某些反应产物在细胞内不能进行特定的构型折叠等弊端,4.使产物的提取纯化过程简化。
接下来,我组将从发展史,菌体构建,技术应用,未来展望4各方面为大家介绍。
1.发展史大多数生物技术都是经历了噬菌体——细菌——真核(酵母菌)的三个发展应用阶段,表面展示技术也不例外。
包括:1985年Smith等人创建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次年, Freudl 报道细菌表面展示技术,以及近年来兴起的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与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该展示系统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历经20多年发展,现在最常用的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主要有:丝状噬菌体、K噬菌体、T4噬菌体和T7噬菌体展示系统。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具有表面展示技术的基本优点,而且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但由于载体自身的限制,使得该展示系统存在着很大缺点。
比如,外源蛋白的插入可能影响噬菌体的装配,使其失去感染力;多肽或蛋白质与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表达时存在不可预测的偏差性等。
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酵母表面展示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真核蛋白表面展示系统。
酿酒酵母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是目前常见的酵母表面展示系统载体蛋白来源。
根据交配型的差异分为MATa和MATA两种单倍体,其细胞表面分别表达a或A凝集素,它们是酵母细胞壁上的两种甘露糖蛋白,可介导细胞间的性黏附使细胞融合。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之酵母菌培养与表面展示条件优化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之酵母菌培养与表面展示条件优化酵母菌表面展示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工程技术,它可以将目标蛋白质或多肽显示在酵母菌细胞表面,从而实现对这些蛋白质的高效表达和方便的纯化。
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在药物筛选、酶工程和疫苗研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中的酵母菌培养与表面展示条件优化。
一、酵母菌培养条件优化酵母菌培养是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的关键步骤之一,适宜的培养条件可以提高酵母菌的生长和表面展示效率。
以下是酵母菌培养条件的优化要点:1. 培养基的优化:选择适合酵母菌生长和表面展示的培养基,一般包括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缓冲液等成分。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YPAD培养基、SD培养基等。
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提高酵母菌的纯度。
2. pH值的控制:酵母菌在pH值为5-6的环境中生长和表面展示效果较好,因此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培养基的pH值。
3. 温度的控制:一般情况下,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摄氏度。
在培养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表面展示效果。
二、酵母菌表面展示条件优化酵母菌表面展示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酵母菌表面展示条件的优化要点:1. 表面展示载体的选择:常用的表面展示载体包括AGαⅡ蛋白、tAgA蛋白等。
选择适合表面展示的载体可以提高表面展示效果。
2. 表面展示标签的选择:酵母菌表面展示通常需要添加表面展示标签,如FLAG标签、HA标签等。
不同的标签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标签。
3. 表面展示条件的调控:优化表面展示的条件可以提高目标蛋白质的表面展示效率。
例如,调整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增加表面展示载体的表达量等。
4. 表面展示效果的检测:使用特定的抗体、荧光染料或其他检测方法可以对目标蛋白质的表面展示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检测。
这有助于评估表面展示效果,并优化相应的条件。
三、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在优化酵母菌培养和表面展示条件的基础上,下面给出了常见的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1. 制备酵母菌表面展示载体:将目标蛋白质的编码序列插入到表面展示载体中,并通过酵母菌的转化方法将其导入酵母菌细胞。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之准备工作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之准备工作酵母菌表面展示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技术手段,用于展示目标蛋白在酵母菌表面的表达和显示。
本文将介绍酵母菌表面展示的准备工作步骤,包括实验室设施准备、菌株的选择和培养基的配制。
一、实验室设施准备在进行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前,需要确保实验室设施的准备和清洁。
首先,确认实验室的工作台面和器材已彻底清洁,并使用消毒液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另外,建议使用无菌技术操作台进行实验,以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同时,确保实验室内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适宜。
二、菌株的选择正确选择目标蛋白表达的酵母菌株对于表面展示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
常用的酵母菌株有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选择适合的酵母菌株时,需考虑到其耐受性、生长速率和表达效率等因素。
此外,需要检查菌株的纯度和保存状态,确保其适合于表面展示实验。
三、培养基的配制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所需的培养基主要包括基础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主要提供酵母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
常用的基础培养基有YPD培养基(酵母培养基)和BMGY/BMMY培养基(毕赤酵母培养基)。
而选择性培养基则用于筛选和维持目标蛋白表达酵母菌,其中常见的有SD培养基(含有选择性标记物)。
配制培养基时,需按照相应的配方和比例准确称取所需试剂,并确保试剂的质量优良。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基需要经过无菌处理,以杜绝细菌和真菌等外源性污染。
此外,为确保表面展示效果,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添加适宜的诱导剂或辅助物质。
四、菌种的预培养在进行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之前,需要对选定的菌株进行预培养。
预培养的目的是使菌株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并增加目标蛋白表达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从保存的酵母菌冻存管中取出适量的菌株,快速转移至无菌培养基中。
2. 在适当的温度和摇床速度下培养,直到菌体生长到对数期或稳定生长状态。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之菌株培养条件设定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之菌株培养条件设定酵母菌表面展示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技术手段,用于将外源蛋白在酵母菌表面进行展示。
为了确保表面展示效果的高效和稳定,必须设置适当的菌株培养条件。
本文将介绍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中的菌株培养条件设定。
1. 选择合适的酵母菌菌株:在进行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酵母菌菌株。
常用的酵母菌菌株有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Pichia pastoris等。
选择酵母菌菌株时要考虑其生长速度、分泌能力和表面展示效果等因素。
2. 菌株预处理:将所选的酵母菌菌株从冰冻保存状态中取出,接种到适当的培养基中。
培养基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酵母菌菌株和表面展示目的而定,一般应包含适宜的碳源、氮源和其他必要的营养物质。
3. 菌株预培养:为了确保菌株的健康和活力,需要进行菌株的预培养。
将接种培养基的酵母菌菌株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预培养,通常是在摇床上以适当的转速和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使菌株适应培养环境。
4. 菌株菌种扩大:预培养后的酵母菌菌株需要进行菌种扩大,以获得足够的菌量用于后续的表面展示实验。
通常将预培养菌种接种到适当体积的培养基中,继续在摇床上进行培养,直到菌株的菌量达到要求。
5. 菌株维持:在菌种扩大后,需要定期维护酵母菌菌株的健康状态,以保证菌株的活力和表面展示效果。
定期的菌株传代或重新冷冻保存是常见的维护方式。
6. 培养条件设定:酵母菌表面展示的培养条件需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进行设定。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因素和条件的考虑:- 温度:酵母菌的培养温度通常在25-30摄氏度之间,具体的温度要根据菌株和表面展示目的而定。
- pH值:不同的酵母菌菌株对pH值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在6.0-7.0之间。
可以通过添加缓冲溶液或者酸碱调节剂来调节培养基的pH值。
- 摇床转速:适当的摇床转速可以促进酵母菌菌株的生长和表面展示效果。
一般来说,摇床转速在150-200转/分钟之间。
细菌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PPT资料(正式版)
•
Schreuder等将来自瓜儿豆
胶的α-半乳糖苷酶的基因插入
到酿酒酵母转化酶分泌信号和 1 冰核蛋白N末端序列的PCR扩增
Aga2p通过两个二硫键与Agalp结合,外源蛋白通过与Aga2p的C端融合可展示在酵母细胞表面。
表面展示α技-术凝日新集月素异,C酵端母展部示分系统编在不码断序的完列善和之改间进,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冰。核蛋白。是丁α香-假半单乳胞菌糖的外苷膜酶蛋白和,可α加-半速纯乳水糖的冰苷晶形酶成,它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在细菌表面,利于大分子蛋白的表面呈现
综上所述,细菌表面展示系统灵活多 用前景。
酵母是个足够大的颗粒,可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筛选和分离,这就使得基于特异定量亲和力改变的的突变体分离成为可能。 目前,酵母表面展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分子的相互识别、定向进化以及新型疫苗的研制等发面。
样,操作简便,在多个领域显示出广 表面展示技术日新月异,酵母展示系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细菌表面展示技术,结合荧光激活细胞筛选 仪或流式细胞筛选仪,是非常有效的高通量 筛选方法。
优点:
1、 能够决定突变体库中每个克隆的功能特性。 2、目前唯一能够定量检验单细胞水平和大量突变体催化活 性的方法。
3、定量分析酶活性 4、同时检测多个参数并且对每个观察到的克隆进行记录。 与噬菌体相比:细菌表面展示技术在疫苗应用上具有独特优 势;进行更快速更高效筛选
• 此系统将目的蛋白作为N端,与α-凝集素C端部分融合, 目的蛋白经α-凝集素展示酵母细胞表面。α-凝集素共价连 接到细胞壁的葡聚糖上,其锚定部位由蛋白质C端320个氨 基酸组成,富含Ser/Thr残基。Ser/Thr富集区因广泛存在的 O-糖基化而拥有的一个杆状构象,可作为空间支持无发挥 作用。
表面展示技术..
枯草芽胞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是一种典型的好氧型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也是研究的最早且最深入的一种芽胞杆菌。
其中枯草芽胞杆菌168是最早发现的可作为转化的芽胞杆菌菌株,随后对其遗传转化和表达系统做了深入的研究。
1997年,日本和欧洲的几个实验室联合完成了枯草芽胞杆菌168 基因组的测序[1]。
枯草芽胞杆菌有两个生长时期: 孢子休眠期和生殖生长期。
在营养缺乏等胁迫的环境下,枯草芽胞杆菌进入休眠期形成具有抗逆作用的芽胞,在营养充足的环境下,芽胞又会进入生殖时期,即芽胞萌发重新生长成为枯草芽胞杆菌。
芽胞抗逆性非常强,在高温和酸碱等极端环境下亦能生存,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特性,使之成为新型的蛋白质或酶类药物表达载体而倍受关注。
由于枯草芽胞杆菌是一种非致病性的益生菌,因此其可以作为一种生物安全的展示外源蛋白的宿主。
目前利用该菌株已成功表达了破伤风毒素[2 ~4]、不耐热肠毒素[4]、乙醛酸脱氢芽孢杆菌属和梭菌属在受到外界应力时如营养缺乏情况下自身母细胞会形成一种休眠体即芽孢,它可以抵御外界环境因素的攻击。
年前发现炭疽芽孢杆菌的芽孢即使将其置于沸水中蒸煮一断时间后,它仍能存活下来,这一有趣的现象吸引了科学家们开始探究芽孢的耐热和抵御其他外界环境因素攻击的作用机制。
()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芽孢杆菌属()在饥饿或环境恶劣等逆环境下,为了抵御外界不良应力这时它的营养细胞会形成一种近椭圆形的休眠体结构即芽孢。
芽孢的结构由内到外依次是核心、皮层、芽孢衣壳和芽孢外壁。
芽孢的核心一般含有大量的染色体、酶和,但含水量却很低,主要是由于它内部的大部分水分子都被吡啶二羧酸复合体取代掉了。
芽孢的外壁由肽聚糖构成,与营养细胞的肽聚糖组分很类似,仅在于含量上有差别。
芽孢的衣壳由至少种以上的蛋白构成,这些蛋白也被称为芽孢衣壳蛋白,它们具有抗酶解和抗药物的功能,主要受一系列调控基因和结构基因控制。
芽孢的外壁从结构上又可细分为基底层、内层、外层和层四个部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表面展示技术讲稿(详细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细菌表面展示(bacterial cell-surface display)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细菌细胞表面展示技术,严谨的科学定义是:指通过重组 DNA 技术,将外源功能蛋白表达并定位于特定细菌细胞的表面,以达到一定的研究与应用目的是一项新的蛋白质应用技术。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一般基因工程需要把蛋白提取出来,最好是菌体可以把蛋白分泌到菌体外,表面展示技术是把目的蛋白表达在细胞表面,外源蛋白的这种表面锚定有4个好处:1.可以使特定的反应在细胞表面直接发生而提高反应效率,2.能克服某些大分子底物不能穿越细胞膜而进入胞内,3客服某些反应产物在细胞内不能进行特定的构型折叠等弊端,4.使产物的提取纯化过程简化。
接下来,我组将从发展史,菌体构建,技术应用,未来展望4各方面为大家介绍。
1.发展史大多数生物技术都是经历了噬菌体——细菌——真核(酵母菌)的三个发展应用阶段,表面展示技术也不例外。
包括:1985年Smith等人创建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次年, Freudl 报道细菌表面展示技术,以及近年来兴起的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与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该展示系统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历经20多年发展,现在最常用的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主要有:丝状噬菌体、K噬菌体、T4噬菌体和T7噬菌体展示系统。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具有表面展示技术的基本优点,而且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但由于载体自身的限制,使得该展示系统存在着很大缺点。
比如,外源蛋白的插入可能影响噬菌体的装配,使其失去感染力;多肽或蛋白质与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表达时存在不可预测的偏差性等。
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酵母表面展示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真核蛋白表面展示系统。
酿酒酵母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是目前常见的酵母表面展示系统载体蛋白来源。
根据交配型的差异分为MATa和MATA两种单倍体,其细胞表面分别表达a或A凝集素,它们是酵母细胞壁上的两种甘露糖蛋白,可介导细胞间的性黏附使细胞融合。
目的蛋白可分别与a或A凝集素融合,展示于酵母细胞表面。
与细菌相比,酿酒酵母在表面展示技术上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1)具有公认的安全性;(2)其蛋白质折叠和分泌方式与哺乳动物相似,展示哺乳类蛋白优于细菌系统;(3)具有众所周知的发酵特性;(4)展示的蛋白质可通过糖基磷脂酰基醇(GPI)锚定或二硫键绑定在细胞壁上。
因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是一种更为安全、高效的表面展示系统。
但该系统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酵母生长适温范围窄,主要的蛋白质后加工过程与哺乳动物细胞差异较大,重组酵母缺少选择标记等。
2006年有人报道酵母的质量控制系统并不能区分表达完整折叠的蛋白和折叠结构缺陷型蛋白〔4〕,这也进一步表明了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在蛋白表达上还不完善,筛选出来的蛋白应用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属于高等真核生物展示系统。
该展示系统以杆状病毒为载体,外源基因插入病毒的衣壳蛋白基因或囊膜蛋白基因后经过加工处理,与衣壳蛋白或囊膜蛋白进行融合表达并在病毒粒子或感染细胞表面进行展示。
作为一种真核生物展示系统,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允许大片段外源基因的插入,能有效地在病毒粒子表面展示外源蛋白,而且可以对外源蛋白进行糖基化加工和折叠等翻译后修饰,尤其适合需进行特异的翻译后加工才能有效折叠和具有生物活性的高等真核生物细胞表面蛋白和分泌蛋白的展示。
目前研究及应用最为广泛的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是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面展示系统〔5〕。
相对于前几种展示系统,该展示系统可能具有更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2.细菌表面展示体系的构成细胞表面展示体系通常由运载蛋白(carrier protein)、靶蛋白(又称乘客蛋白,passenger protein)和受体菌三者组成,其中运载蛋白与靶蛋白以融合蛋白的方式交联,根据运载蛋白与靶蛋白融合位置的不同,一般分为 N 端融合、C 端融合和三夹板式融合等 3 种交联方式。
运载蛋白运载蛋白的功能是将靶蛋白引导并锚定于细胞表面特定部位,因此一般应具有以下特性:①在结构上具有锚定单元,使靶蛋白能固定在细胞表面;②一般具有信号肽或转运信号,藉此引导表达的融合蛋白穿越细胞质膜;③与外源蛋白融合后其本身的锚定特性不发生改变;④展示的靶蛋白不易被胞内蛋白酶降解。
目前已证实多种具有上述特性的细菌细胞蛋白,按其结构部位与功能,可分为细胞膜孔道蛋白、冰晶核蛋白、细胞壁相关蛋白、S-层蛋白、细胞表面附属物蛋白和其他类型蛋白等。
接下来重点介绍两个应用最广的冰晶核蛋白和我们稍微熟悉的细胞表面附属物蛋白,两个运载蛋白。
冰晶核蛋白冰晶核蛋白(INP)是存在于丁香假单胞菌等细菌中的一种可诱发生物冰核形成的分泌蛋白,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运载蛋白已从丁香假单胞菌克隆到inaK、inaV 和 inaZ 等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其编码产物的大小为 1 200~1 500 个氨基酸。
在结构上,inaK 等基因均为单一开放阅读框,其编码蛋白由 3 个典型的结构域组成:①N 端结构域(约占序列的 15%),其中含有3~4 个与膜转移相关的结构单元,但是均未发现有分泌信号序列存在于这个区域中。
此结构域含有较为丰富的 Asp 和亲水性氨基酸 Ser 和 Thr。
Asp 残基可与细胞壁上的糖基磷脂酰肌醇通过N-聚糖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而 Ser 和 Thr 残基则可通过 O-聚糖连接方式与外膜多糖中的甘露糖相结合,从而将该蛋白锚定固着在外膜表面。
②C 端结构域(占 4%),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参与冰晶形成。
③中间的疏水结构域(占 81%),其序列中周期性地出现 8 个、16 个和 48 个氨基酸残基的重复序列,其功能主要是起“晶核”的作用而诱导冰晶的形成。
在 C 端结构域和中间疏水结构域也均未发现分泌信号序列。
INP 分子结构的这一特征为靶蛋白的转运提供了更多的可行选择。
已报道采用 INP 的 N端加上少数中间重复单元、或仅采用其前 175 个氨基酸残基的N 端,均能有效转运和展示外源蛋白。
细菌表面附属物细菌表面附属物,如鞭毛和菌毛(性毛)等也可以作为运载蛋白。
鞭毛主要由若干拷贝 FliC 蛋白与其他成分构成,其两端高度保守,而中间超变区则可以用外源蛋白代替用来构建表面展示体系,同时鞭毛保持原有的功能不变。
但是由于中间超变区的大小有限,插入的外源基因的大小有一定的限制。
菌毛是长细丝状的细菌附着物,由约 1 000 个主要的亚基菌毛蛋白和一些对附着和组装有重要作用的小蛋白组成,形成一个螺旋筒状结构。
每个细胞含有约 500 个拷贝,菌毛蛋白含有超变区可用于插入靶蛋白。
Ⅰ型菌毛含有甘露糖残基,介导结合到大肠杆菌上皮受体,由于其在细胞表面数量巨大,可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具有附着和易于纯化的特性,在疫苗开发和文库构建上具有优势靶蛋白靶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经跨膜转运和在细胞表面固定并展现功能的特定蛋白,其活性大小直接决定着展示系统性能的优劣。
并非所有内源或外源合成蛋白都适合于用作靶蛋白,一般要求靶蛋白分子内不能形成二硫键或者在发挥活性时需要进行特殊的折叠、靶蛋白一级结构中带电荷的氨基酸不能对融合蛋白在细胞表面的锚定产生干扰、靶蛋白功能活性区域(如酶的活性中心)的位置通常不能太靠近融合位点等。
2.3 宿主菌宿主菌的遗传背景也是影响展示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
宿主菌应对异源蛋白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较低的蛋白酶降解活性,同时应具有容易培养或某种有利于展示性能发挥的特性,如恶臭假单胞菌的强抗逆性能。
革兰阴性菌是研究较早和目前报道较多的宿主菌,近年也开发了多种革兰阳性菌表面展示系统。
3.技术应用:经历近30年的发展,细菌表面展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疫苗开发,蛋白质文库与肽文库的筛选,全细胞催化剂,全细胞吸附剂及降解剂,和其他应用等5个方面。
其中蛋白质文库与肽文库的筛选是:从庞大的随机文库中筛选出目标蛋白或肽片段,对于得到高活性的突变酶或提高抗原决定簇的免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将靶蛋白展示到细菌表面,不但可以利用荧光活性分选技术进行筛选,而且直接得到纯化的单克隆。
Daugherty 等通过在大肠杆菌表面展示 scFv 和进行点突变建立突变体库,再使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系统进行筛选,建立了一种高效筛选突变文库的方法Kim 等采用 DNA shuffling 技术对枯草芽孢杆菌 BSE616 的纤维素酶基因进行改造,建立了大于 1×106的文库,通过菌落形态进行筛选,得到的最优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比对照高 5 倍采用免疫学技术对大的文库进行筛选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灵敏性。
Bessette 等将 15 个氨基酸的肽插入大肠杆菌外膜蛋白 OmpA上,构建了含有 5×1010克隆的大文库,通过筛选得到7 个氨基酸的保守序列,对人血清白蛋白、抗 T7 抗原决定簇、人 C 反应蛋白、HIV-1 gp120 和碱性磷酸酶等都有很高的亲和性。
近年来,有关细菌表面展示技术新的应用途径仍然不断出现。
如表面展示技术和固定化技术相结合而开发的生物过滤器,不仅可以从混合的物质中分离出特异的蛋白和抗原决定簇,而且也可以用于生物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属,在水处理和环境监测上具有应用前景。
用表面展示 OPH 的大肠杆菌修饰的 pH 电极,开发了一种直接测量有机磷神经毒剂的电位式微生物生物传感器。
此外,对将新型纳米技术整合到细菌表面展示的技术也进行了研究,可望促进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
4未来展望:近 20 年来,细胞表面展示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大为拓展,但这一技术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如:①目前能够在细菌表面展示的均为一些分子相对较小的蛋白质,对于超过 500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展示效率很低,这往往是由于与运载蛋白组建的融合蛋白的跨膜分泌活性较低所致;②目前所展示的主要是一些水解酶类或在结构上无须进行折叠的简单蛋白质,对于在分子内部有二硫键结构或需要进行折叠的蛋白质往往不能实现功能性的展示;③目前所报道的细菌表面展示系统主要是利用大肠杆菌这样的模式系统所进行的工作,且大都是实验室的前期研究阶段的工作,普遍缺乏实用性;所构建的工程菌还往往携带抗生素抗性基因,因此还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环境应用等。
随着微生物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广泛开展,对细胞表面的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将会更为透彻,更多新的表面展示体系将会被开发,更多的环境生长优势菌群的遗传背景也将被深入研究,细胞表面展示技术与染色体整合技术和细胞固定化技术相结合,将会开发出能满足多种需要的细菌表面展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