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制:欲望的道德化

合集下载

节制是欲望的美德

节制是欲望的美德

节制是欲望的美德院系:医学部姓名:羊-- 学号…【摘要】欲望扎根于每个人的心里,欲望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没有节制的欲望是可怕的,节制是控制欲望的有效手段。

通过节制,欲望有了新的约束,节制成为欲望的美德。

【关键词】欲望节制美德人性欲望,发自人的内心的一种强烈渴求,那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力量。

它的存在能让你感觉到来自心灵深处的召唤。

它可以引领你走向成功,它也可以把你推向深渊。

它在人的一生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当然欲望本身不可以说有好与坏的分别。

区别只是在于拥有欲望的人是否能够合理对待自己的欲望。

在哲学家看来欲望不仅是普通人看来的强烈的向往的意思,它有着更加深沉的意蕴,因为欲望在人性中有着更加不一般的存在及影响。

人生就是欲望弗洛伊德曾经这样定义人生:人生的本质就是欲望①。

这样说并不无道理。

确实人生就是夹杂在各种欲望之中的。

刚出生时人就有了吃喝等欲望;在成年之后就有了情爱等欲望;在中年的时候又有了成功等欲望。

总之,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不得不说每时每刻都有欲望在驱动着我们的言行举止,甚至是我们的思维。

所以说,人生就是在欲望的控制下进行的。

但仅仅如此吗?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践行自己的欲望制定的命令吗?不是的。

我们在欲望驱动的同时,我们也在和欲望做着永无休止的斗争。

有时我们对欲望不满,我们不完全执行它的命令;有时我们对欲望感到不安,我们拒绝接受欲望的驱动。

就是在这样的对欲望的节制平衡下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多元人性。

因为每一个人对欲望的节制程度都是不同的,这也就成就了不同的人性。

欲望与人的复杂关系欲望随着人的降生而来,它源于我们自身。

在我看来,欲望是一种源于我们自身意志的力量,它超越了物质,它仅需一个载体,就可以任意的支配我们的一切。

它就像一条猛龙,驱动人们的身体达成来至心灵深处的要求。

这些要求来自人的本能,他们包罗万象,从最简单的吃的欲望,到可怕的统治世界的欲望都是人人有之的。

但人是欲望的载体吗?这个载体能够凌驾于欲望之上吗?答案是肯定的。

弟子规第四十讲心得体会

弟子规第四十讲心得体会

弟子规第四十讲心得体会在人生的道路上,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和成就,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而《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教材,通过对于品行修养和道德准则的讲述,教育着无数儿童走上正确的道路。

在第四十讲中,我们了解到了克制欲望、节制行为以及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许多深思。

首先,克制欲望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掌握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弟子规中,弟子们被要求要“不争、不吵、不骂、不黑”,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克制自己的贪欲和攀比心理,不为物质的欲望而扭曲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欲望是人类的原始动力之一,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都会困扰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因此,要能够控制和引导自己的欲望,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道路,这对于人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节制行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坚守的原则之一。

弟子规中强调了我们要“刻意节制”,这就意味着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冲动时,我们要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并以自律的态度去调节自己的行为。

无论是在饮食、学习还是人际关系中,节制行为都是我们所追求的。

只有当我们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遵守规则和秩序时,我们才能够在社会中更好地融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价值。

最后,珍惜时间是弟子规中所强调的一条重要准则。

时间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它不等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要懂得合理安排时间,不盲目浪费,珍惜每一个时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琐事而错失宝贵的时间,但如果能够明智地规划和利用时间,我们就能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就。

正如弟子规中所说:“昼夜必念念、莫使虚过日”,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时间的宝贵性,用心去经营自己的生活,不虚度光阴。

通过学习《弟子规》第四十讲,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品行修养和道德准则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克制欲望、节制行为和珍惜时间,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追求和修炼。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动习惯。

佛教的道德伦理解读五戒与十善的实践意义

佛教的道德伦理解读五戒与十善的实践意义

佛教的道德伦理解读五戒与十善的实践意义佛教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强调修行者应遵守一系列道德准则,旨在培养人们的善心和智慧。

其中,五戒与十善是佛教道德伦理中最核心的两个概念。

本文将对佛教中五戒与十善的实践意义进行解读,探讨其对于个体以及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五戒与十善的概念解析1. 五戒佛教的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

这五条戒律是在修行者的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不杀生是要求人们不伤害他生,包括动物;不偷盗则是要求人们不具有私欲和贪婪之心;不邪淫强调了节制欲望,维护人们的家庭幸福;不妄语指的是不说假话或引发误解的言辞;而不饮酒则是为了避免酒后容易迷失自我、失去理智。

2. 十善十善是佛教中更为详细和全面的道德规范,分为三业:身业、口业和意业。

具体来说,十善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舍财、不恶念、不瞋恚和不慳贪。

通过这十条准则,佛教倡导修行者从身体、语言和心灵上追求真善美,塑造一颗清净的心。

二、五戒与十善的实践意义1. 培养善心和悲悯心遵守五戒和十善的实践,可以培养人们的善心和悲悯心。

不杀生和不偷盗教导人们尊重生命和财产,培养出同情心;不邪淫和不妄语强调了真诚和责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饮酒则是为了保护身心健康,提高警觉性。

通过遵守这些道德准则,人们可以树立善意,并通过自身的行为体现出慈悲和爱心。

2. 增进个体的修行境界遵守五戒和十善不仅对外部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个体的修行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贯彻五戒和十善的实践,修行者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提升内心的境界。

通过不断修行,人们可以达到净化内心的目标,逐渐超越欲望的纷扰,培养出智慧、慈悲和力量,从而更好地追求内心的安宁和真正的幸福。

3. 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五戒和十善的实践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当每个人都能遵守这些道德准则的时候,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将得到提升,恶性行为和犯罪事件也会减少。

《行有所止 欲有所制》摘抄及感悟

《行有所止 欲有所制》摘抄及感悟

行有所止,欲有所制,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

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的经典言论之一。

行有所止,意味着人在行为举止上要有所限制,不可以无止境地追求欲望满足;欲有所制,则是指人在欲望上要有所克制,不可以任由欲望驱使,失去理智和节制。

这句话既是对个人修身养性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本要求。

在当代社会,这种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感悟一:修身养性有所行止1. 修身养性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行有所止是修身的前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到合乎规范和社会伦理。

在公共场合要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交礼仪、遵守法律法规等。

这样做不仅可以建立文明良好的社会风气,还可以使自己受到他人尊重。

2. 在工作中,也要有所行止,在工作时间内,要尊重工作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不要因为个人私欲或者情绪波动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只有做到有所行止,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职场人。

3. 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有所行止,不要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和情感,不要沉溺于酒色之中,不要贪图享乐和享受,要有自律自制的品质。

感悟二:欲望克制有所制约1. 欲望是人类内在的一种动力,但欲望过于强烈、无节制地追求,就会变成一种罪恶。

欲望要有所制约,理性和道德对欲望进行合理约束。

2. 经济欲望有所制约就是要提倡节俭,杜绝奢华和浪费,坚持适度消费,不追求铺张和攀比,不给自己带来过大的经济负担。

这样不仅可以保持财务平衡,还可以保持个人的精神富足和物质富足。

3. 情感欲望有所制约就是要忠诚守信,保持家庭关系的稳定和和睦。

不能因为一时的荷尔蒙冲动或者情感外遇而破坏自己的家庭、伤害自己的亲人。

情感的要求是要有所自律和抑制,理性和责任才是最重要的。

感悟三:行有所止欲有所制落实于社会建设1. 在社会建设中,行有所止和欲有所制是摒弃社会痼疾、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行政管理者应当有所行止,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滥用公权力压制普通人民、不得漠视民生苦难。

道德与欲望较量的心路历程_刘庆邦中篇小说_哑炮_解读

道德与欲望较量的心路历程_刘庆邦中篇小说_哑炮_解读

道德与欲望较量的心路历程———刘庆邦中篇小说《哑炮》解读3陈英群(新乡学院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刘庆邦的中篇小说《哑炮》将笔触探向人性的精神层面,揭示了男主人公江水君道德与欲望较量的心路历程。

江水君觊觎工友宋春来的漂亮妻子乔新枝,膨胀的欲望一步一步地冲击着道德的底线。

作品最终以悲剧的样式落下了江水君人生的帷幕,惨烈地宣告道德在与欲望的较量中艰难胜出。

这场触目惊心的悲剧足以引起每一个有良心、有道德的人深省。

关键词:哑炮;道德;欲望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93(2008)05-0098-03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欲望似乎总在经受着道德的考量。

刘庆邦的中篇小说《哑炮》将笔触探向人性的精神层面,无疑是一部致力于灵魂关怀的佳作。

男主人公江水君二十多年的矿工生涯,实际上就是一个道德与欲望进行较量的严峻人生。

江水君爱慕工友宋春来的漂亮妻子乔新枝,作为一个美好的心愿,即使从道德上讲,本也无可指责。

如果把人比作一种资源,那么女性在煤矿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实在是一种稀缺资源,美丽女人则更甚。

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下,女性的身体更容易被动地成为男性欲望的客体,血气方刚的年轻矿工把女性美作为受用的对象再自然不过。

危险的是,江水君迷恋乔新枝夜不能寐,期望能和乔新枝相好。

他寻找时机单独找到乔新枝,没想到满怀热忱的表白遭到拒绝。

乔新枝说:“那不行!一个人来到世上得凭良心,得自己管住自己。

你和宋春来成天价也是兄弟相称,说出这样的话,你怎么对得起宋春来!”[1]乔新枝的一番话既表明了自己对丈夫的忠贞不渝,还蕴涵着“朋友妻,不可欺”这一千年古训。

乔新枝的正色严词使得江水君羞愧难当,江水君想背着春来哥和嫂子好的愿望瞬间破灭,他的欲望也在这场与道德的较量中悄然宣告失败。

如果江水君真的就此偃旗息鼓,也就不会出现后面更为激烈的欲望与道德之战。

最初,江水君管住了自己,好长时间没到乔新枝家里去。

5 复习题答案

5 复习题答案

第五章行政责任一、名词解释1. 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有两层含义:第一,指行政人员在一定的岗位和职务上开展行政管理活动时所应承担的角色义务,即职责;第二,指由于行政人员在没有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而受到的追究,往往表现为受到否定性的批评、惩罚和制裁。

完整的行政责任是上述两个方面的统一或总和。

2. 行政责任意识行政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所应拥有的职业意识,行政伦理学要求通过增强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去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道德水平。

3.行政责任制度行政责任制度是依据道德理念和道德原则而做出的一种客观性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它既具有法律的形式性特征,也具有道德的实质性内涵。

4. 有限责任制有限责任制是指在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中,行政人员对其行为所得到的收益或可能遭受到的损失只负担部分责任的制度。

5. 无限责任制无限责任制是指在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中,行政人员对自己的行政行为所得到的收益或可能遭受到的损失承担全部责任的制度。

二、填空题1. 现代公共行政在直接表现上是以责任体系的形式出现的,行政体系的运行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同时也是(行政责任)体系产生的过程。

2. 在行政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行政责任)居于首要位置,行政权力只是承担(行政责任)的手段。

在直接的意义上,(承担行政责任)就是全部行政管理活动的目的。

3. 公共权力的行使首先是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目标的,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还是从属于(国家的政治统治)的目的的。

4. 对行政体系而言只有当它能够保障(社会)利益并能够真正履行自己的责任时,才是合乎理想的,才是道德的和合法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主政府必然是(责任)政府,民主政治必然是(责任)政治。

5.我国行政责任的引入使行政体系接受人民的监督更加充实,也使行政体系及其行政人员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时,有了最根本的约束原则——(人民的利益)。

6. 公共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建立在(行政责任)的基础上的,这是确保整个社会有效约束(公共权力)、确保社会进入良性运行状态的(可靠工具)。

解读柏拉图《理想国》

解读柏拉图《理想国》

一、伦理学1.道德方面:勇敢,智慧,节制,正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智慧:领导者和统治者所具有的知识,这种知识用来考虑整个国家大事。

P147勇敢:勇敢是一种保持。

勇敢的人无论处于苦恼还是快乐中,或处于欲望还是害怕中,都永远保持这种信念而不抛弃它。

P148这种关于可怕事物和不可怕事物的符合法律精神的正确信念的完全保持,就是我主张称之为勇敢P149节制: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P150(关系)存在方式不同:勇敢和智慧分别处于国家的不同部分中而使国家成为勇敢的和智慧的。

节制贯穿全体公民,把最强的,最弱的和中间的都结合起来P152作用不同: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一致赞成由它领导而不反叛,这样的人有节制。

P170正义: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P152做自己的事——从某种角度上理解也是正义P152作用:能够使节制,勇敢和智慧在这个城邦产生,并在他们产生之后一直保护着他们的这个品质P154每个人各起各的作用,不起别种人的作用,这种正确的分工是正义的影子。

P172——每个人灵魂中都具有和城邦里一样的那几种品质和习惯。

-158在国家里存在的东西在每一个个人的灵魂里也存在着,且数目相同。

P168(引出:学习即回忆)灵魂本来具有一切知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能促使灵魂回忆固有知识。

一切学习是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2.人的假设金银铜上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贵的,是统治者。

这辅助者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

虽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变化,不一而足。

要注意在后代心灵深处所混杂的究竟是哪一种金属。

如果他们的孩子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能稍存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农民工人之间;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

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什么是恶的根源?这是伦理学界的一个司芬克斯之谜。

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不道德现象产生的原因一、功利诱惑的存在及不正当追求——不道德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所谓不道德行为指的是对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损害和由此造成的对合乎道德的社会秩序的破坏。

在这里:利益是一个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能够发现历史唯物论,就是因为发现了人的行动动机背后的物质利益原因。

功利与利益是密不可分的,主要是指基于行为主体的物质生活需要,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中介,以社会实践为手段所实现的物质利益的总和,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功利的自然基础,即人的物质需要本身;二是功利存在的客观条件,即人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三是功利实现的客观手段——社会实践。

功利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形成了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追求功利本身就是一种善,道德上的善就是追求最大的功利,另一种观点认为,功利会导致道德败坏,一切罪恶源于对利的贪恋。

其实这两个观点都存在着片面的真理性。

如上所述,从终极意义上讲,恶的根源必须要从人的社会关系上找。

功利对道德的作用机制也要从功利的社会性找。

首先,从构成功利的“需要”来看,似乎只与人们的客观欲求有关,事实上,它也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的。

社会关系不同,需要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

饥饿是对食物表露出的一种需要,“但是用刀叉吃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饥饿。

”①其次,满足功利需要的目的,也与人的社会关系有关。

本来人的需要是一种心理活动,人们心理想什么是无所谓善恶的,但是人的社会性使得事情并不这样简单: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决定了人们不可能按需要获得物质之料,即不是人的心理想的都能实现。

这样就使得人的需要变得复杂,既有个人需要与国家(人民)需要之分;也有正当的与不正当的、合理的与不合理的需要之分。

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奋斗,就会产生高尚的行为;人的非份之想及其追求就会产生恶。

浅谈孔子之“欲”观

浅谈孔子之“欲”观

浅谈孔子之“欲”观浅谈孔子之“欲”观杨美宁摘要:对“欲”与“治欲”的探讨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对欲的看法从源头上奠定了整个儒家理念中承认欲的客观存在及其合理性,主张节制欲望的基础框架。

本文主要从孔子对欲望的认识与治欲理念两方面入手,浅析儒家治欲理念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治欲《说文·欠部》:“欲,贪欲也,从欠谷声。

”[1]段玉裁补充说明:“从谷者,取虛受之意。

”[2]即自身不足而向外索取。

从许慎的解释中可以看到,“欲”字在此时就已经附加上了负面的色彩,带有了“贪”的含义。

但在孔子的观念里,欲与贪却并非是划等号的关系。

在谈论到人之欲望的时候,孔子往往会直接将“欲”展开,如:“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等等。

这也体现了孔子并非高姿态地自上而下地审视人的欲望,而是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下平等地讨论欲望的客观存在。

从根源上讲,儒家学说并非是古希腊哲学式的追根溯源,也并非是释道式的精神信仰,其本质是人的学说,是服务于特定社会形态的应用型理论。

一、孔子眼中的“欲”首先,孔子是肯定部分欲望的合理性的。

《礼记·礼运》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3]儒家是认识到了这种与人的发展需要密切相关的欲望的客观存在的,并且坦然地承认了其合理性。

同时,孔子也鼓励在一定范围内的对欲望的追求。

《论语·述而》中“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即是允许个人在可实现的范围内去追求欲望。

但另一方面,孔子也提出,人的欲望应是有限度的,不能贪得无厌。

对欲望的追求一旦超过了界限,就会成为实现政治目标与理想人格的阻碍。

在“尧曰”篇第二章,子张问从政时,孔子的回答中即有“欲而不贪”一则。

“公冶长”篇中听到申枨被人称赞,孔子立即反驳道:“枨也欲,焉得刚?”这两处都体现了孔子对欲求过多,即“贪”的直接否定。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解读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解读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解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古人誉为“至圣经”。

其中的第三章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深刻探讨了道德修养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内涵。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圣人为政,虚心待人,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使人们内心柔和,骨骼坚实。

让人民不追求知识与欲望,让智者不敢行己之私。

如果为了无为而去做事,就没有一件事情不能得到解决。

【解读】这一章的核心思想是要让人们摆脱欲望,舍弃私欲,使心灵得以纯净、内敛,从而实现心无杂念。

在古代的社会中,贪欲、争斗、频繁盗窃等问题屡见不鲜,孙子故曰:“望人自重,身心克己”,即要让人们自觉克制自己的私欲,从而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平和。

不过分崇拜贤者。

在古代社会中,贤者一般指的是有才华、有地位、有权势、备受尊崇的人。

但是《道德经》告诉我们,过分追求贤者的赞誉和颂扬,容易让其他人产生嫉妒之心,导致争斗的产生。

要适度崇拜贤者,让人们相互平等相待,避免因为权力、地位的差异而引发社会矛盾。

不过度重视珍贵之物。

这里的珍贵之物可以指金银财宝,也可以指稀有物品。

如果一个社会过分追求财富物质,必然会造成人们的欲望无度,导致人心的贪婪和盗窃的行为。

要适度看重物质财富,珍惜已有的生活资源,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在的平静。

不让人看到引起欲望的事物。

人的欲望有时源自于外部物质的诱惑,如果容易被这些引起欲望的事物所触动,很容易让心神不宁,无法保持清静。

《道德经》告诉我们要克制自己,不被外部事物左右,培养内心的坚韧和自控能力。

圣人治理社会时要虚心待人,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使人们无知无欲。

使得智者不敢妄为,为无为而为,从而达到无不治的效果。

这种治国之道,强调不以政府的权威压迫人民,而是以自我节制、内心清静为基础,达到人民安宁和社会稳定的目的。

绝望的忧伤——虹影小说简评

绝望的忧伤——虹影小说简评

子之悲凉,鲍照、庾信 ( < 拟行路雌
哀江南>的凄怆 ,杜诗 )
的沉郁 ,陆游、辛弃疾对收复河山之悲怀 ,乃至黄遵宪之 台
湾行>之诗怨,莫不以 “ ) 悲情”二字投入人生和文学。
事实 上,从作品本身来说 , 关于性的谈论并非从一开始就
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分裂症——这是一切叛逆、 悲情的话
绝 望 的忧 伤
虹影 小说 简评
陆建华
( 苏 畜 牧 兽 医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江 苏 泰 州 25 0 ) 江 2 3 0

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全球化时代 ,虹影跨越文化和时空的隔膜 ,借唯美而忧伤的笔 ,为我们 塑造 了一系列背作品中,女性的欲望成为其悲情主人公赖以存在的生活主 色调。尽管阅读时会被她或抒情或 反讽或荒诞的叙述所迷惑,然而,浸 染其中的对 于生命本真的寻求是一如既往的,虽然从她令人眩 目的背景描述里让人产生后现 代的错觉,实际上超越 了时空樊篱的虹影却是彻头彻尾的追梦人~一对于本我价值的追求,古典,浪漫 ,感伤,悲情。从那些或
怀。
现实中控制住性”, “ 在语言的层面制服它 ,控制它的语言中
的流通 , 将它从所说 的话中清洗 出去 , 清除使它过分明显地现 出面 目的字词 。 l 州 实施 “ 的压抑的策略之一 , P 性” 是将 “ 性” 这种 自然的、 中性的欲望 ,在意义上进行 区分,或 日 “ 爱”, 或日 “ 色情”。 “ 爱”是一种被赞美的、受到鼓励 的感情 ,它 的特点是将性的欲望道德化,也就是把激情适当地加以节制, 不让它超越一 定的礼仪界限。用中国古人的话说,就是 “ ・ 发乎 情,止乎礼义” ( 毛诗序 )。另外一种话语以赤裸裸的直截了 当的感情诉求为特征 ,由于有 “ 放纵”之嫌 ,被认为带有色情 意味,表现在诗歌里就称为 “ 淫诗”。在小说则被称为淫秽小

灵与肉的矛盾:作品中的道德选择与欲望

灵与肉的矛盾:作品中的道德选择与欲望

灵与肉的矛盾:作品中的道德选择与欲望1. 引言1.1 概述本篇长文将探讨灵与肉的矛盾在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以及道德选择和欲望之间的关系。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通过角色的内心挣扎和行为来展现这一矛盾,并引出一系列道德困境和抉择。

本文将对灵与肉的矛盾进行定义和背景介绍,并分析相关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引言、灵与肉的矛盾、作品中的道德选择与欲望、实例分析与比较研究以及结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概述本文内容,并介绍文章结构。

接着,在第二部分,我们将明确灵与肉的矛盾概念,并解析相关背景知识。

第三节将进一步探讨在作品中道德选择是如何体现出来并如何受到欲望冲突的影响。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我们将通过实例分析与比较研究三个不同作品中灵与肉矛盾及道德选择对其影响的情况。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领域的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灵与肉的矛盾在作品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和普适性,并分析道德选择和欲望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实例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增进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同时,我们还将着重探讨道德选择如何影响一个角色或故事情节中欲望冲突的解决方式,以期在道德哲学和文学研究领域做出一定贡献。

2. 灵与肉的矛盾2.1 定义与背景灵与肉的矛盾是指人类内心中对道德和欲望之间的冲突。

灵指的是人类的心灵、道德和精神层面,代表了高尚的思想、自我控制和理性选择。

而肉则代表着人类的身体、感官和本能欲望,包括满足生理需求和追求物质享受等方面。

这种矛盾源于人类内在的冲突,一方面,我们渴望根据道德准则做出正确和良好的选择,追求正直、公平和善良。

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需求和动机,希望满足个体利益或获得更多的快乐。

2.2 基本概念解析在灵与肉的矛盾中,灵是指我们心智发展中培养起来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良知。

通过外界教育和内化学习,我们会形成对善恶行为、正确与错误选择等基本准则所做出评判或者反应。

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原文及鉴赏

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原文及鉴赏

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原文及鉴赏【导语】:[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道德经》个人阅读感悟优秀范文

《道德经》个人阅读感悟优秀范文

《道德经》个人阅读感悟优秀范文《道德经》个人阅读感悟优秀范文精选篇1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

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

固然只读了20多页,但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

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其次,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遍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

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认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盲目、自愿的学习。

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

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

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

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

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

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但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

荀子的欲望论总结

荀子的欲望论总结

荀子的欲望论总结引言荀子(公元前312年-公元前230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哲学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对于人性和人的欲望给予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欲望论。

本文将对荀子的欲望论进行总结。

1. 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们的欲望是从出生时就存在的,而且欲望是无止境的。

他认为人性中的恶是指人们天生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贪心,总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和享受,而不顾及他人的福祉。

2. 欲望造成社会不公荀子认为,人们的欲望使得社会出现了不公平现象。

因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地争取所需资源和地位,导致社会出现了阶层分化和不平等。

荀子认为,如果没有欲望的存在,社会将会是一个和谐、公平的社会。

3. 用道德来约束欲望荀子认为,人们的欲望可以通过道德来进行约束和调整。

他主张通过教化和教育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使人们能够约束自己的欲望,追求公益和大义,而不是只关注个人利益。

他认为,只有通过道德的引导和规范,人们的欲望才能得到调节,社会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4. 道德上的榜样作用荀子强调,作为领导者和教育者,应该成为道德榜样,以身作则。

他认为,只有身体力行地践行道德准则,才能影响他人,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引导他人追求道德价值,调整自己的欲望。

5. 应对欲望的方法荀子提出了一些应对欲望的方法。

首先,他强调要反思自己的欲望,减少对于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

其次,他主张通过适度的约束和节制来调整欲望,避免过度追求个人利益给他人带来伤害。

最后,他认为要培养内心的坚强意志,以抵制外界的诱惑,控制自己的欲望。

6. 教育的重要性荀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望。

他主张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养成约束自己欲望的习惯。

结论总体来说,荀子的欲望论强调了人性本恶和欲望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提出通过道德来约束欲望和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观念的方法。

《道德经》读后感15篇_2

《道德经》读后感15篇_2

《道德经》读后感15篇《道德经》读后感1道德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关于道德问题前人有很多思考,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道德问题的一点感悟。

道德与本性关于道德与本性,先秦时代就有三种不同的论断: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及告子的性不善不恶论。

探究这三种观点的不同主要是在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三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但也有可取之处。

我以为论本性无分善恶,同情、怜悯、嫉妒、残暴等等都包含于人性之中,只是有些本性更容易导向善的方面而有些却很难。

所以,道德的形成要有一个导向善的助力,这个助力就是教育。

道德与教育原始氏族社会是否存在着道德的意识?这个问题是复杂的,氏族社会的基础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而原始社会是以群居为生存形态。

氏族社会的首领是德律的一种权威,原始人无鉴别的能力,有一种群体从众的心理,这正是道德的一种强制性。

而这种强制性的接受会使人在道德权威的阴影下形成一种固守旧俗的状态。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程度越高对道德的重视程度越高,对道德的认识更清楚,向上的善念也会越多,从而产生与时俱进的新道德。

道德的内在精神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对于道德的界定也不同,所以把风俗、习惯或是外在因素作为判断道德的标准是不确切的。

虽然道德的外在充满不确定因素,但道德内在的原理与精神是确定的,即道德要适应时代环境,道德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

情绪是推动个人道德发展的动力。

孔子曾说过:“克己复礼”,克己实则是对自我情绪的一种节制,但这种节制并不等于完全的压抑与消灭情绪,而是要把坏情绪转化为好的情绪。

情绪也分为个人情绪与社会情绪,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情绪可能会受到社会情绪的影响,如果完全放弃个人情绪而遵从社会情绪,那么社会就不会发展。

正如杜威说的:“文明进化的历史是特立独行之英雄的历史。

”过度的私心和欲望是道德发展的阻力。

每个人都有私心和欲望,过度的自私和欲求会破坏道德的发展,但适当的私心与欲望是道德发展的动力。

比如你现在帮助一个人,表面上是出于你对她的同情,其实潜意识里你是有私心的,如果当自己陷入困境的时候,希望受自己帮助的人也会给予同样帮助,这是一种互助的私心。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15篇)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15篇)

《道德经》读后感《道德经》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1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道德经》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来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的最多的经典名著。

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我对道家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体会,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

如书中所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是说人们相互之间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间并无交集,只有附近的鸡犬之声能够听到。

老子希望国家按照小农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且不需要社会交际,以此来避免人本身的私欲以及一切能导致国家破裂的消极情绪。

如果我们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为而治貌似是不现实的。

但是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平凡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随着我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而少私寡欲生活过得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有一颗平静的心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人们所讨厌的地方但是更接近于道。

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争,处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们尊敬的。

我们生于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有时候可能需要保护自己而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

可是我想说,帮助他人保持谦卑的态度也未尝不可,也许你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是回报却是无穷的。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是说把自己当做天下,那么天下就可以寄予他了:把天下当做自己的生命来爱惜,那么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了。

我们中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复兴之路还有很长要走,而我们正处在国家的顶端,我们需要为国家的利益不懈奋斗,贡献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对待人的欲望历来存在两种极端性选择:禁欲和贪欲,唯有节制才能使欲望道德化。

节制就是对人的欲望加以自觉的理性控制,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

纵欲是对节制的一种反动,它使人丧失尊严,使人丧失远大理想目标,导致对他人满足欲望的伤害。

节制的完成从个体发生而言要经过原欲阶段、续发原欲阶段和后原欲阶段。

在当代中国享乐之风盛行之时,倡导节制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欲望节制社会规范原欲美德欲望是人生一种真实自然的存在。

每个人都充塞着各种欲望的骚动,然而,欲望的自然存在,并不意味着它至高无上,相反,每个人在它的面前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取舍,从而显示出人格的高下。

斯宾诺莎曾经断言,在人类的许多罪恶中,纵欲主义是一切恶的根源,因为一切其它的恶都可归结为人的贪婪:无节制的纵欲。

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致力于发展经济走致富之路的同时,贪图享乐之风蔓延起来。

因此,如何使国人的欲望合理化、道德化,就成了我们应思考的紧迫课题。

一“寡欲”与“贪欲”的变奏凡人,大都有各种不同的欲望。

但有人可欲之为善,有人可欲之为恶,究其原因是人们在取舍欲望时发生了差异。

对待欲望的两种极端性选择就是禁欲和贪欲。

人的欲望是善还是恶,如何使欲望真正体现人性的深刻内涵及其善价值,这是历史上思想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酿成“理欲之辨”。

孟子认为人的物欲与仁义道德是无法相容的,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寡欲”的命题,要人们克制那些违背等级规范的欲念。

老子和庄子同样主张“寡欲”。

《老子》一书称道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接近于宗教的禁欲主义。

书中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伤)”,口、耳、目的感官物欲都是坏的东西。

人不仅要学会清静无为而无欲,防止外物的诱惑,还要不学无知而无欲,废弃求知活动。

宋明理学则是极力鼓吹“革尽人欲,复尽天理”的禁欲主义,把人的肉体和欲望说成是罪恶的渊薮。

朱熹讲到“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王守仁也讲到“圣人述六经,只是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

在宋明理学家看来,人只有完全摆脱肉体欲望,才能成为“圣人”,即道德完人。

相反,一个人若受肉体欲望的支配,则会违背礼义纲常,无恶不作。

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把“欲”和“理”绝对对立起来是错误的,但针对当时封建等级制度走向衰败之际,针对封建统治者们荒淫无度的生活,把灭绝人的这种贪欲视为拯救社会的道德方舟,不失为明智之见。

当然,这种说教的黑暗性是掩盖不住的。

明末清初出现了一批反理学的斗士,其中以18世纪的戴震最为激进。

他抨击“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要旨,痛斥“后儒以理杀人”比“酷吏以法杀人”还要厉害。

他还认为“圣贤之道,无私而无欲;老在释氏,无欲而非无私”,①充分揭露了封建卫道士的伪善。

在寡俗、禁欲说教的背后,是无法克服的贪欲、纵欲。

但魏晋时期流传的《列子·杨朱篇》却一反儒家“寡欲”的常态,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反映门阀士族需要的纵欲享乐主义思想。

首先他们认为,人生是短暂的,一生中时光更为短暂,所以人应当及时行乐。

《列子·杨失篇》说:“百年,寿之大齐,得百年者千无一焉……则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

魏晋时代社会动乱,社会上充满猜忌、残杀,人们深感危机,“人居一世间,息若风吹尘”的人生哀叹是必然的。

其次,《列子·杨朱篇》认为,法律和道德不应成为纵欲享乐的障碍,甚至要排除对寿命长短的顾虑,活得越短,越要纵情享乐,“名誉先后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同时,人修身养性就是肆性纵欲,尽情享乐。

《列子·杨朱篇》指出:“丰屋、美服、原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于外?有此而外求者无厌之性。

无厌之性,阴阳之蠹也。

”这就是说肉体感官的享乐就是一切。

这种纵欲享乐主义,反映了魏晋门阀士族地主阶级腐朽的阶级本质,是他们的丑恶生活方式的一种理论表现。

西方也历来有类似的理欲之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情欲从来是下贱的恶劣的,而理智总是高尚的,理智应该制服欲望,就象奴隶主应该压迫奴隶一样。

按照他的灵魂轮回之说,人的灵魂要飞开,首先要却除欲求,被欲求玷污的每种苦乐感,“都是一个把灵魂钉住在身体上的钉子”。

人一旦摆脱了肉体欲望的束缚,灵魂就进入光明圣洁的理念世界。

柏拉图的这种神秘的学说,成为后来中世纪基督教的思想渊源之一。

在宗教僧侣看来,人的物质欲望是魔鬼的诱饵,心灵的镣铐。

近代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私有制所带来的罪恶时认为,贪欲是万恶之源。

因为贪欲是私有制的产物,又迎合了人性中的劣质。

然而,伊甸园里的禁果分外香甜诱人,靠虚幻的意识去压抑欲望并不能持久。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盛,宗教禁欲主义遭到了否定,人的欲望似乎从神秘的教诫中又重新以其正当性回到人自身。

理性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宣称:“幸福不是德性的报酬,而是德性自身;并不是因为我们克制情欲,我们才享有幸福,反之,乃是因为我们享有幸福,所以我们能够克服情欲。

”②近代大多数思想家都把唯物主义的感觉论作为反对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都是如此。

他们认为人的感觉满足和肉体享受与人的道德生活是一致的,蔑视欲望就是蔑视道德。

但历史的悲剧性在于,对欲望的禁锢的冲破,同时又促使了人欲横流,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贪欲、纵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的发迹史足以证明纵欲和贪欲于道德生活无益。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如果对财富的欲望没有厌足的限度,这就变得比极端的贫穷还难堪”,“对于一切沉溺于口腹之乐,并在吃、喝、情爱方面过度的人,快乐的时间是很短的,就只是当他们在吃着、喝着的时候是快乐的,而随之而来的坏处却很大。

对同一些东西的欲望继续不断地向他袭来……除了瞬息即逝的快乐之外,这一切之中丝毫没有什么好东西。

”③素称对现代文明有精深研究的弗罗姆也认为:“贪婪是一种高度的自我中心的情感。

不管它是为了饥饿或性欲,贪婪者总是急切地得到它,并且把自己变成达到此一目的的手段。

明显的,当某个人有了这一形式的饥渴或性欲时,另外一个人将被造成一个“物”。

④这样,贪欲、纵欲为人作恶提供了最大可能性。

”历史的回顾足以鉴今、喻今。

人的欲望本身无所谓善恶,给人带来罪恶的是变异的寡欲与贪欲、纵欲。

在寡欲与纵欲的比较中,纵欲更使人容易陷入罪恶深渊,唯有合理的节制才能使欲望道德化。

二纵欲:人性中非人性的追求欲望是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凡人都有欲望,无欲不构成人生,“他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谈话、辩论、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

”⑤作为生物体的人,诸种感官的生理过程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生命活动,使人的诸种欲望具自然性特征。

当人的感觉器官受到外物刺激时,使会产生一种感觉系统的适宜负荷度,使感觉器官系统得到一种舒适的快意的情状。

这种情状的反复过程中,便会产生各种感觉欲望。

但是,人是社会的人,其感觉欲望的生理过程乃是在社会关系中得到实现的,具有一定的社会特性。

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的性欲时认为,性原欲在人进入道德社会化后,已逐次将其原始冲动性收回并予以“潜抑”。

道德就是对活动主体的感官活动以共同实现方式出现的社会保证或社会控制机制,这就要求在丰富多彩的个人的原欲组合体中实行一定程度的强化。

它来自社会对原欲中部分欲望表达及满足的一种压制或否定力量。

特别是在性道德方面,性欲望的表达与满足却被社会规范在某个特定的外在对象上,异性间的个别性爱这样一种道德的规约就是对性原欲中合理部分的认可。

因此,人的特定的欲望都是生理本能和社会规约的统一。

没有生理基础的欲望是不可思议的,没有社会规约的欲望则是动物本能冲动,不能称之为人的欲望。

人的欲望与社会规约共存。

人的欲望是人的本质表现,但如果失去节制则会放纵自己,危及社会和他人,酿成罪恶。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人有两种享乐欲望是合理的,其一是需求的与实现才能的过程所带来的享乐,另一种是获得才能后,能施展其才能所带来的享乐。

与此相关的是,弗兰西斯·培根认为,人促进和完善其本质的欲望并且“把它扩展到他物之上的欲望,”是一种“积极的善”。

就是说,欲望的高尚化在于把人引向积极的创造。

诚然,人的欲望作为一种生命冲动,活跃在历史发展的合力之中,其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但是,人们对自己的欲望不可不加权衡和节制。

伊壁鸠鲁曾经谈到,欲望可以分为三类:“有些欲望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些是自然的而又不必的,又有些是既非自然而又非必要的”。

⑥他举例说,面包和水属于第一类;牛奶或奶酪属于第二类,人们偶尔享用这些东西,可能用面包代表;第三类是属于那些虚妄的权势欲、贪财欲等,理应舍弃。

只有自然而又必要的欲望,才是善的。

这里伊壁鸠鲁实际上看到了人的欲望的正当与失当的界限。

人性中的纵欲的存在当然也有其根据,因为不仅自我存在着欲望的骚动,而且外界的诱惑总是不断地诱使着自我去实现这个欲望。

于是,金钱、权势、名誉、地位、美女,都可能使自我陷入纵欲的追求之中。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曾经非常形象地说过人受诱惑于外的情形,10岁受诱惑于饼干,20岁受诱惑于情人,30岁受诱惑于野心,50岁受诱惑于贪婪。

然而,欲望的骚动和诱惑的存在,并不一定使人注定陷入纵欲的追求中,因为人性还有理性和节制。

就曾有纵欲者问苏格拉底:“难道你没有欲望吗?”“有”。

这位哲人肯定地回答,“可我是欲望的主宰,而你是欲望的奴隶。

”纵欲的追求恰恰是一种使人沦为欲望的奴隶的非人性追求。

这种非人性在如下几方面可以得到印证。

纵欲使人的尊严丧失纵欲是对自我欲望的一种自由放逐,这种放逐由于无视理性的规范和节制,总会沦为一种动物般的追逐,所以人的尊严在纵欲中迷失和沦丧了。

人是具有尊严感的动物,但人又经常陷入尊严与物欲的冲突中。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认为“人类是处于这样一种麻烦困惑的境地,他们是动物,同时又是自我意识的精神存在,就是说,人类因为在其本性中具有精神性的一面,所以他们知道自己被赋予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尊严性,并感觉到须维护它。

”⑦但人所具有的尊严,不是在纵欲中实现,而是在纵欲中丧失。

所谓人的尊严实际上是人的人格和心灵对物欲的战胜和控制,使人的动物本性降到最低限度,使人的心性纯正而不受物欲的污染。

“原我”一旦战胜了“自我”和“超我”,就会陷入纵欲之中,快乐原则就在人格形成中起主导作用,而维护人格尊严的道德原则被置之度外。

纵欲使人丧失远大理想目标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理想的生活。

人也许原来有远大的目标和抱负,并为此奋斗终身,为之孜孜以求。

可纵欲却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止步不前而把自我置于对欲望的无休止的追求之中。

当我们一旦幡然悔悟时我们却在纵欲中变得怠惰和心灰意懒了。

纵欲就是对肉体欲的迷恋和充分满足,但其后果从来就是对肉体的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