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技能理论课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手卫生
②安全Leabharlann Baidu射
③预期暴露的防护
④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3、口罩的使用
①医用外科口罩:在手术室工作、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进行有创操作时。
②医用防护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直径≤5μm 的感染因子)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疾病患
者(1m 以内近距离)
4、帽子的使用 适用:进入污染区前、进入洁净环境进行无菌操作前。
5、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适用:
①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诊疗或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
等的喷溅。
②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
6、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项: ①医用防护口罩:6h~8h/污染/潮湿,需要更换 ②离开隔离区: 眼镜消毒 ③防护服:多个同类患者 共用 1 件
面部密合性试验
疑似及不同病种患者,1 件/1 患者
④隔离区工作:体温:2 次/日,>37.5℃就诊
7、 黄色——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飞沫、蓝色——接触
第三章、换药与拆线 简答题:
一、切口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①切口血肿 ②脂肪液化 ③缝线反应 ④切口感染
1、脂肪液化:切口脂肪液化是由于脂肪组织无菌性坏死、液化并引流不畅所致,多见于肥 胖病人,在脂肪丰富的地方容易出现,表现为术后 4~7 天切口有水样物溢出,或水样物中 混有油珠。 处理方法:换药时须拆除数针缝线或隔针拆除脂肪液化区域的缝线,放置生理盐水纱条充分 引流,并适时换药。 2、缝线反应:缝线反应是组织对缝线的一种异物反应,主要表现为针眼周围及缝线下的皮 肤红肿,处理不善可发展为感染。 处理方法:换药时须在消毒切口后用 70%的酒精纱布覆盖一两层,再覆盖 6~8 层干纱布, 妥善包扎固定,如果接近拆线时间也可以间断拆线以减轻这种过度的炎性反应。 3、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细菌进入伤口内并定植、繁殖,对宿主造成反应,并引起切口延 迟愈合,主要表现为切口红肿、压痛,化脓时可扪及波动感,或见脓液自切口内流出、缝线 将皮肤切割,甚至切口裂开。 处理方法:及早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充分敞开感染区域伤口,清除异物、脓液和坏死组织, 选择恰当引流物确保引流通畅。 注:特异细菌包括厌氧菌和某些泛耐药的细菌如破伤风梭菌、梭状芽孢杆菌、厌氧葡萄球菌、 厌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可引起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特异性感染。 处理方法: 病人应严格隔离; 换药者应穿隔离衣、戴手套; 换药时不能留死腔,应充分敞开、清创伤口,用 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使其置于富氧 环境中; 换药用的器物要严格隔离灭菌,敷料必须焚烧。
8、甲状腺肿大的分度: 一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 二度,能看见肿大也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内。 三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 9、气管 移向患侧: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 移向健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气胸),纵隔肿瘤,单侧甲状腺肿大。 10、心尖搏动: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 0.5-1.0cm,波动范围直径 2.0-2.5cm。 11、心脏听诊顺序: 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12、 ①液波震颤:一手掌面贴于被检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冲击对侧腹壁。 阳性提示大量腹水 3000-4000ml ②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量在 1000ml 以上 ③若在空腹或餐后 6-8 小时以上仍有振水音,提示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13、脾脏肿大分度: 轻度肿大:<肋下 2cm 中度肿大: ﹥肋下 2cm,脐水平以上 巨脾:超过脐水平或前正中线 14、浅反射 ①角膜反射 ②腹壁反射(胸髓 7-8、9-10、11-12 节) ③提睾反射(腰髓 1-2 节) ④肛门反射(骶髓 4-5 节、肛尾神经) ⑤跖反射(骶髓 1-2 节) 15、深反射 ①肱二头肌反射(反射中枢颈髓 5-6 节段) ②肱三头肌反射(反射中枢颈髓 6-7 节段) ③桡骨骨膜反射(反射中枢颈髓 5-6 节段) ④膝反射 (反射中枢腰髓 2-4 节段) ⑤跟腱反射(反射中枢骶髓 1-2 节段) ⑥Huffmann’s 征(通常认为是病理反射,但也有认为是深反射亢进的表现)
8、生存链「一分为二」
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9、对于施救顺序,最新的指南重申应遵循 10 年版指南内容,即成人、儿童及婴儿(不包
括新生儿)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 代替 A-B-C。(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减少
首次按压的延时;30 次胸外按压后做 2 次人工呼吸)
成人、儿童双人施救按压通气比 30:2 儿童双人施救 15:2
(1)口对口人工呼吸。
(2)球囊通气(E-C 手法)。
5、电除颤。
任何时候,获取除颤仪后,立即检查心脏节律,如有适应症立即实施除颤。
电除颤后不要停下来检查心率和脉搏,应该继续实施 5 个循环的 CPR。 第五章 骨科基本技术 一、骨折手法复位。 骨折手法复位是利用力学的三点固定原则和杠杆的原理,整复骨折端。 二、持续皮肤牵引 小儿股骨骨折 年老体弱者的股骨骨折,在夹板固定的同时辅以患肢皮牵引 手术前的辅助治疗,如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如股骨颈骨折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注: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 5kg,使用胶布固定者 1-2h,待黏贴牢固后加重量牵引,维持 3-4w。 三、持续骨骼牵引 成人长骨不稳定性骨折(如斜形、螺旋形及粉碎型骨折) 肌强大或容易移位的骨折(如股骨、胫骨、骨盆、颈椎) 骨折部的皮肤损伤或部分软组织缺损时 开放性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 病人有严重复合损伤,需密切观察而肢体不宜作其它固定者 1、股骨髁上骨牵引 伤肢放在布朗牵引架上,自髌骨上缘,作一条与股骨垂直的横线(老年人骨质疏松,进钉位 置要距髌骨上缘略高一些)。再沿腓骨小头前缘及股骨内髁隆起最高点,各作一条与髌骨上 缘横线相交的垂直线,交点即为针进出点的标记。消毒、局麻后,将皮肤稍上提,由大腿内 侧标记点刺入斯氏针直至股骨。注意保护大收肌裂孔附近的股动、静脉及其分支和隐神经, 保持针水平位,与股骨垂直,使其由大腿外侧标记点穿出,并使两侧牵引针外露部分等长。 安装牵引弓后进行牵引(图 74-10),同时床脚抬高 20cm 左右,作对抗牵引。牵引的重量应根 据病人的体重及伤情决定,一般为体重的 1/7~1/10。 2、胫骨结节骨牵引 将伤肢放在布朗牵引架上,助手牵引踝部固定伤肢。以胫骨结节和腓骨小头连线的中点作为 外侧进针点,其内侧对应点作为出针点。此牵引方法及牵引重量与股骨髁上牵引相同。注意 进针应从外侧到内侧,防止损伤腓总神经。 3、跟骨骨牵引 踝关节保持于中立位,以内踝尖与足跟后下缘联线的中点,为进针点。消毒、局麻后,用斯 氏针,从内侧标记点刺入到跟骨,保持针的水平位与跟骨垂直,将针打入或钻入。使针穿过 对侧皮肤并使牵引针两端外露等长。一般成人的牵引重量为 4~6kg。
3 评估施救环境,启动 EMSS。
2、胸外心脏按压
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
深度:5-6cm
频率:100-120 次\min
强调尽量减少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时间。
3、开放气道
①最常用仰头抬颏法。
②疑似有颈椎损伤采用推举下颌法。
4、人工呼吸
进行 2 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续 1s 以上,潮气量 500-600,使胸廓抬举,
新生儿仍“A—B—C”
10、在心肺复苏中使用高级气道进行通气
医护人员可以每 6 秒进行 1 次人工呼吸(每分钟 10 次),同时进行持续胸部按压(即在
心肺复苏中使用高级气道)。
二、2015 版成人基本生命支持的流程。(大题)
1、评估。
1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
2 摆放标准体位(平卧位,置于硬板床上或地板上),检查呼吸脉搏,<10s。
中度昏迷对外界一般刺激无反应,强烈疼痛刺激可见防御反射活动,角膜反射减弱或消 失,呼吸节律紊乱,可见周期性呼吸或中枢神经性过度换气。
深昏迷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
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驰、去大脑强直等。
5、血压量测。 ①袖带的下缘距肘窝以上 2-3cm(至少 2.5cm),松紧适中 ②正常双侧上肢血压差别 5-10mmhg,正常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 20-40mmhg 6、周围血管征: ①枪击音 ②Duroziez 双重杂音 ③水冲脉 ④毛细血管搏动征 7、颈静脉:正常人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水平不超过锁骨上缘与下颌角连线的下 1/3。
二、换药的适应症。(大题)
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 天后第一次换药。 2、伤口有血液或液体流出,需要换药检视并止血。 3、伤口感染,分泌物较多,需要每天换药。 4、新鲜肉芽创面,隔 1-2 天换药。 5、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6、有烟卷、皮片、纱条等引流物的伤口,每日换药 1-2 次,以保持敷料干燥。 7、硅胶管引流伤口,隔 2-3 天换药一次,引流 3-7 天更换或拔出时给予换药。拔出引流管 后需要置入纱布条,避免引流口皮肤过早闭合,引流不畅,影响痊愈。随后伴随每日引流 物的减少,换药至伤口愈合。
4、意识障碍 (1) 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的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
唤醒,并能正确回答问题和做出各种反应。 (2) 意识模糊: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能保持简单的
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发生障碍。 (3) 昏睡:是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以唤醒。虽然在强烈
2、按压频率规定为 100~120 次/分。
3、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4、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5、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 AED 时,
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 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⑦踝阵挛 ⑧髌阵挛 16、椎体束病理检查 Babinski 征 Oppenheim’s 征 Chaddock 征 Gordon 征 17、脑膜刺激征 ①颈强直:去枕。屈颈有抵抗 ②Brudzinski 征:去枕,压胸抬枕部,两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 ③Kernig 征:髋、膝关节直角。将患者小腿抬高伸膝,正常人﹥135°
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有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 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临床上表现为
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躁动不安、语言糟乱。 (5)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性的中断或完全丧失。
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 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
第二章 隔离防护
1、隔离原则:四分开。
患者与健康人严格分开。
传染病患者与非传染病患者严格分开
确诊患者与疑似患者严格分开
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严格分开
2、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原则: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汗液除外)、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因子,
强调双向保护,即保护医务人员的同时,保护患者。
2017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技能学理论课考试重点 一、复习要点:
看书+PPT,简答题主要是操作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等。选择题 考的很乱,但大部分是历年题,每一道都要刷,不管有没有学。
二、主要内容摘要:
第一章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1、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 续时间。 2、主诉 3 要素 = 部位 + 症状 + 时间 3、各种病情病历书写中的时间要求。
6、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
7、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由多名
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
压、进行通气或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取回病设置好除颤器同时进行)。
三、拆线的时机
头面颈 4-5 日,下腹、会阴 6-7,胸、背、臀、上腹 7-9 日 四肢 10-12 日 近关节手术和减张缝线 14 日
第四章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
一、2015 心肺复苏更新要点。
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但应避免超过 6 厘
米。
婴儿 4 厘米,儿童 5 厘米。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 5~6 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