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中国的土地吗„„”
省略号在这儿 的作用是列举省略, 表明周恩来还有很 多疑问。
周恩来带着疑惑,背着大伯来到了外国
租借地。他看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租界——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百姓的生活——落后、 贫穷。
事件二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
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
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力。 【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惩处】处罚。
【抱负】远大的志向。
【胸怀】胸襟。文中指少年周恩来博大宽广的内心世界。 【踊跃】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妙语连珠,根据所学词语填空。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在我们的国土上为非作
歹、(耀武扬威)。每一个(胸怀)祖国,有理想、 有( 抱负)的中国人都义愤填膺,发出( 铿锵有力 )
不振”,这使他充满疑惑,想弄个明白。在外国租界
他又目睹中国人受洋人的欺负,中国巡警不为民申冤,
反而训斥那位妇女,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
周恩来深刻体会到中华的确不振。他便一直思考,并
明确读书的目的就是要振兴中华。
主旨归纳
本文主要写少年周恩来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 受到洋人的欺凌却无处说理,领悟到“中华不掁” 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 事情,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
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思考:中国巡警是怎样做的?围观的中国人 为什么都紧握拳头?
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
人,反而把受欺凌的妇女训斥了一
通。围观的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
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感到愤怒、 难过、痛恨,但他们备受外国人欺 凌,受巡警的压迫,敢怒而不敢言。
思考:联系上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指为中华民族的强大
兴盛,能像巨人一样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读书学习。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周恩来是一个胸怀大志,心系中华
振兴的人。
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 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少年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
难酬蹈海亦英雄。 投海殉国也是英雄。
课后作业
1.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
了解伟人。
2.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 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本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 获。
妇女——衣衫褴褛、哭诉
中国巡警——训斥妇女 围观的中国人——握紧拳头、 不敢怎么样
中华不振
思考:“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
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中华不振”是指中华民族贫穷落后,遭受帝国
主义列强的侵略;人民遭受欺凌,敢怒不敢言。从灯
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里大多数是外国人中,从妇
女的哭诉中,从洋人趾高气扬、得意扬扬中,从中国
巡警狗仗人势、耀武扬威中,从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
敢言中,可以体会到“中华不振”。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 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他在想 ,他在想 。
事件三
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
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
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 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读书目的。我们敬 爱的周恩来总理在跟大家一般大小时,也 提出了他的学习目的—— ?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R 四年级上册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 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 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 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参 加中国共产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直到逝世。
板书设计
“中华不振” 疑惑不解
租界 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深刻体会 查看 妇女含冤,无处申辩 中华不振 立下 同学读书:升官发财 宏志 恩来读书:振兴中华 读书目的
远 大 满足自己 抱 负
心系祖国
博 大 胸 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阅读链接 大江歌罢掉头东
气势豪迈的歌刚唱完,
周恩来 便东渡日本,为挽救国家 危亡而精心研读各种科学。 大江歌罢掉头东, 十年苦读是想为祖国和人 邃密群科济世穷。 民做一番大事业,即使目 面壁十年图破壁, 的达不到,理想无法实现,
对比
大个子洋人的
衣衫褴褛的妇 女的“哭诉”
“得意扬扬”
百度文库
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
国为非作歹的强盗行为。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 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 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 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
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的呐喊:要打倒帝国主义,实现中华( 崛起 )。
听范文,边听边思考:
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课文讲述了哪几件
事情?
第一件: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
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
第二件: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 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 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第三件: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 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文解读
事件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你觉得应该 用什么语气来读?
思考:从两个“为什么”中可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周恩来内心的不解和急于想知 道答案的心理,也可以看出少年时期的周恩 来爱问问题,好奇心强。
“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 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
1924年黄埔军 校的周恩来。
1954年日内瓦会 议上的周恩来。
字词积累
jué dì
fàn
xún
崛起
rǎnɡ
帝国主义
chénɡ
模范
kēnɡ qiānɡ
巡警 锵
叫嚷
惩处
铿
【崛起】兴起。 【诸生】文中是敬辞,总称教室里的所有学生。
【焦点】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点。
【疑惑不解】怀疑困惑,不明白。 【风和日丽】微风柔和,阳光明媚。形容天气晴好。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