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单元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第五单元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第五单元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第五单元1.认识化学元素的重要性,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分类方式;2.掌握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3.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规律;4.能够描述元素的性质及周期性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及分类;2.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3.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排列规律;4.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变化。

【教学难点】1.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2.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3.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请学生观察周围的物质,引导学生思考物质中都是由什么构成的,引出元素的概念。

二、讲解元素的概念及分类(15分钟)1.介绍元素的定义及特点;2.讲解元素的分类方式: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以及类金属元素。

三、讲解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15分钟)1.介绍元素符号的概念;2.讲解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使用元素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或前两个字母)作为符号。

四、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排列规律(20分钟)1.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历史;2.解释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周期数、族数、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等概念;3.讲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规律:周期和族的概念,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五、总结练习(10分钟)1.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进行知识点练习,检验学生对元素概念、周期表排列规律等的掌握情况。

【课堂作业】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一份元素周期表,并标注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位置。

【板书设计】1. 元素的概念及分类2. 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3.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排列规律【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元素的概念、符号、周期表等内容展开讲解,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讲解和练习,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的重要性和周期性变化规律。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案例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关注环境保护和人身健康。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2. 了解化学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化学在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如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

2. 化学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如食品添加剂、食品保存技术等。

3. 化学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如药物疗效、药物合成等。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展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化学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影响。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学习,培养其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单元内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学习:依次介绍化学在污染防治、食品安全和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实验:进行有关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化学知识的魅力。

4. 案例讨论: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影响,培养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内容,强化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 学生的学习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

2. 教学方法的反思:总结本节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单元课程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需求,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精选17篇)

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精选17篇)

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1: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教学目的:认知目的: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发生的现象情感目的: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理解观察与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内容:导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以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构造、用处与制法的根底自然学科。

它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故在学习时,因注意实验的操作及观察观察的内容:主要是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等;变化过程中的现象〔例如发光、发热,火焰的颜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变化后生成的气体的颜色、状态等;P.S.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雾:是液体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实验1:蜡烛燃烧的实验观察点燃前:红色固体,燃烧时:黄色火焰,放出热量,蜡烛熔化为液体,有局部蜡油凝固,有少量黑烟生成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白瓷板上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白烟”:能被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有水雾产生迅速参加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吹灭火焰后:产生白烟实验2: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火柴燃烧,橡皮塞蹦出实验解释:经酒精灯加热后温度升高,使火柴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内的`气体压强急速增大,将塞子弹出实验3:灼烧葡萄糖、砂糖、面粉实验实验现象:有特殊气味,葡萄糖、砂糖灼烧后变黄,变黑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的变化,如三态变化等;化学变化:通常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如蜡烛燃烧等;〔2〕化学变化的特征,或者说,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分就是有新物质产生举例:石墨在高温高压,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俗称钻石〕,该过程是化学变化石墨、金刚石经点燃,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化学反响的现象:一般会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特别注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分类方法,了解常见元素的化学符号及其原子序数。

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分类方法。

2. 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分类方法
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准备:
1. 教材:初中化学教材
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盐酸等
3. 备课资料:元素周期表、化学实验指导书等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引入化学元素的定义和概念,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学习和实验:通过授课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分类方法,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

3. 讨论和总结: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规律性,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4.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或实验报告等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馈:
1. 实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和辅导。

2.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加化学实验小组活动,培养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引导学生查阅化学相关书籍和资料,拓展化学知识。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初中化学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的基本概念,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性质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4.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 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和作用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4. 实验技能的培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和作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转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本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 讲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介绍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组成,讲解物质的分类方法。

3. 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和作用: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定义,介绍它们在物质中的作用。

4. 讲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讲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介绍物质的变化类型。

5. 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掌握化学式的表示方法,能够区分原子、分子、离子。

(3)了解物质的理化性质,掌握物质的密度、熔点、沸点等性质的相关概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分析能力。

(2)让学生学会合作,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探究科学、探索真理的兴趣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化学实验中的危险性和安全性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组成及性质:掌握化学式的表示方法,理解元素、化合物的区别。

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各种物质的密度、熔点、沸点等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引起学生对物质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质?”的问题。

2. 学习过程(1)物质的基本组成:引入元素、化合物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

通过举例让学生区分原子、分子、离子。

(2)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密度、熔点、沸点等性质。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规律。

3. 实践应用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自主操作,测试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4.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掌握的知识点,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相关知识。

四、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形式的评价,关注学生的表现、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1. 实验用品:测量工具、常见物质的试剂等。

2. 教学资料:实验指导书、教学课件等。

3. 学习辅助:多媒体设备、实验展示等。

六、教学反思教学结束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优缺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9篇)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9篇)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作者分享了9篇初中化学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中学化学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合课程和教材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目标要切实可行,可操作、可检测。

[教学重点]不仅要有知识内容的重点,还要有学生技能发展的重点。

[教学难点]要着重分析学生在知识构建和方法内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教学方法]不求统一的模式,不求统一的方法,但要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注重激励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

倡导教学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这部分是教案设计的重点,须写得具体。

完成时可从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或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过程来展开,也可综合这两条主线优化设计。

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把以问题作线索来组织教学作为过程设计的重要策略。

教学过程不仅要有知识的内容和呈现的程序,还要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

认真选择能够体现“减负”与增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方法。

要重视组织学生自主式、探究式、互动式的学习活动,以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评价。

活动的安排要明确。

教学过程中须要有练习的设计,并安排当堂训练,以便检测目标的达成度。

练习后要及时评价,反馈矫正。

练习的难度要有层次,对难度大的要给出标识。

要以“低起点、多反馈、段段清”的策略,加强基础训练。

课堂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加强个别辅导,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学过程后期师生共同进行小结与评价。

教学过程还可结合具体内容适时地组织学生反思和质疑,以进一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布置作业]应控制数量,控制难度;作业的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作业的题型要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能力,务必使重要的知识点、能力点得到充分地落实。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8篇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8篇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8篇一、课标要求1、学问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爱护的有关学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阅历,熟悉纯洁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展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试验讨论,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育合作和勤于思索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胜利的乐趣。

二、试验预备1、带双孔胶塞的集气瓶、导管、胶管、弹簧夹、烧杯、燃烧匙、酒精灯、火柴。

2、红磷三、课堂程序(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思索并答复⑴你能用一个简洁的试验或列举实例说明空气的确存在吗?⑵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2、试验探究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现象:文字表达式:学生阅读教材第22页-23页,沟通对空气组成及成分的了解。

争论(第23页及25页):识记:空气的成分(计算)(二)依据空气的组成特点谈谈你对纯洁物和混合物的熟悉。

你能够联系生活阅历举例说明吗?纯洁物:定义举例混合物:定义举例(三)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资源。

阅读教材第24页-26页,列表说明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用途(四)还记得化学学习的特点吗?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试一试: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

(五)爱护空气。

b阅读《资料》,了解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b、观看图2-8,小组争论:⑴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事?⑵大气污染造成哪些危害?⑶为了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四:做一做调查与讨论(第28页)初中化学备课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原于构造的表示方法;(3)了解原子构造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熟悉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间相互争论、沟通,增加学生归纳学问、猎取学问的力量;(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帮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加学习的效果。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第四单元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第四单元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第四单元1. 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并能够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过程2. 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并能够解释燃烧、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化学过程3. 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技巧【教学重点】1. 化学变化的本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3.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知识【教学难点】1. 能够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2. 能够准确解释热力学基本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3. 能够正确掌握化学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知识【教学准备】1. 化学实验仪器和试剂2. 教师备课课件和教学资料3. 学生化学实验用具和实验笔记本【教学过程】一、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 引入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发生了明显的改变2. 讨论化学反应的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1.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基本形式2. 演示如何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和平衡方程3. 操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4. 总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方法三、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 介绍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 解释燃烧、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机制3. 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本定律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1. 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如溶液的调配、气体的收集等2. 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3. 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五、实验讨论和总结1. 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2.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3.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平衡练习2. 回顾本节课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和能量变化,进行相关习题的练习3. 为下节课的化学实验做好准备,准备相关实验用具和实验原理的了解【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以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展开教学,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现象和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教案【3篇】初中化学教案篇一1、教材分析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内容分析: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试验、观看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忙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提醒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讨论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试验探究2、教学思路与设计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分没有思索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根本的熟悉。

因此本节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帮忙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局部,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试验。

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学科只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讨论、利用什么方法讨论物质并不清晰。

在毫无化学根底、从来没接触化学试验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演示试验、引导学生观看试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

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试验第一次亲切接触,怎么进展试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试验探究的学习。

3.教学目标分析学问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分,并能运用概念推断一些易辨别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学问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培育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育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4.教学重难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推断5.教学设计框架教学设计流程一、物质的变化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对最终原子弹的爆炸进展评述。

初中化学单元教学课教案

初中化学单元教学课教案

初中化学单元教学课教案
教学内容:酸、碱和盐
教学目标:
1.了解酸、碱和盐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酸碱中和的概念和原理;
3.能够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简单计算和方程式书写。

教学重点:
1.酸、碱和盐的定义和性质;
2.酸碱中和的概念和原理。

教学难点:
1.酸碱中和反应的方程式书写;
2.酸、碱和盐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酸、碱和盐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性质的兴趣。

二、理论讲解(15分钟)
1.介绍酸、碱和盐的定义和性质;
2.讲解酸碱中和的概念和原理;
3.举例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教师进行一个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加深对酸碱中和原理的理解。

四、小组合作练习(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练习,检验自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讲解归纳(1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归纳,强调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和方程式书写。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学习内容。

七、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激励学生继
续探索化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对酸、碱和盐的概念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酸碱中和
的原理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验操作和生活应用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参考(精选10篇)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参考(精选10篇)

初中化学备课教案参考(精选10篇)化学学科与社会生活的爱恨情仇,社会生活离不开化学。

现在是科技技术快速进展的时代,化学在其中也担当着一个重要角色。

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学校化学备课教案(精选10篇),欢迎查阅!学校化学备课教案篇11. 1.学问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讨论的对象,化学教案-绪言。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分;并能运用概念会推断一些易辨别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力量目标:培育同学观看、描述试验的力量,启发同学学习化学的爱好,激发同学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乐观性。

3.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行毁灭的,只能在肯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同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试验为载体,向同学展现化学试验中的仪器美,化学试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同学对化学科学的宠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分)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推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分。

解决方法:(1)通过观看演示试验,列表记录试验现象,由同学争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分。

(2)通过同学争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分。

三、试验及教具预备: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1. 学会概念辨别,留意概念间的区分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分;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查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看化学试验。

首先要观看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留意观看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学会观看试验,将有助于我们思索变化的缘由,推想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备课教案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备课教案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2. 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

3. 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2. 常见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
1. 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

2. 掌握不同物质的特性及其分类方式。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2. 教学素材:教材、实验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探讨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引发学生思考。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2. 讲解常见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特性。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进行有关物质分类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

四、讨论(10分钟)
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并互相交流思想。

五、练习(15分钟)
师生互动,进行小组练习,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或思考题,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 物质分类方法
- 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分类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2. 学生学习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3. 本节课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板书

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板书

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板书教案内容:一、第一章:物质与化学反应1.1 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分类,掌握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内容:介绍物质的分类,举例说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列出物质分类的定义和特点,用图示表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组成。

1.2 化学反应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

教学内容:介绍化学反应的定义,举例说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板书设计:列出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类型,用图示表示各种反应的特点。

二、第二章:原子与分子2.1 原子教学目标:了解原子的结构,掌握原子的组成和原子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介绍原子的结构,解释原子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

板书设计:列出原子的结构,用图示表示原子序数的意义。

2.2 分子教学目标:了解分子的概念,掌握分子的性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介绍分子的概念,解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性质。

板书设计:列出分子的概念和性质,用图示表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三、第三章:溶液与化学平衡3.1 溶液教学目标:了解溶液的定义,掌握溶液的性质和溶液的浓度。

教学内容:介绍溶液的定义,解释溶液的性质和溶液的浓度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列出溶液的定义和性质,用图示表示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

3.2 化学平衡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化学平衡的原理和化学平衡常数。

教学内容:介绍化学平衡的概念,解释化学平衡的原理和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板书设计:列出化学平衡的定义和原理,用图示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

四、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4.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教学内容: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和特点。

板书设计: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类型,用图示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4.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教学目标: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计算方法。

初中化学备课第四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备课第四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备课第四单元教案第四单元:化学反应的速率一、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2. 熟练运用速率表达式进行计算。

3. 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掌握速率表达式的运用。

3. 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

2. 实验器材:量筒、试管、天平等。

3. 实验原料:氢氧化钠溶液、氯化氢气体等。

4. 桌面化学实验模型。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动的化学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到反应速率快慢的差异,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3. 讲解速率表达式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速率表达式的运用。

4. 探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讲解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 练习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速率表达式的计算练习,并分组讨论探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6. 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馈:1. 每节课结束后,通过小测验或问答形式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测。

2. 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初中化学》教材。

2. 实验器材和原料。

3.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师资:1. 化学教师,熟悉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

2. 实验室技术员,负责实验器材的准备和实验操作。

以上为初中化学备课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案

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案

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使用;(3)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3.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3)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尝试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使用;(2)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种类;(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原理;(2)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表(1)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构成;(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周期性规律;(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丰富性。

2. 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分类;(2)化学反应的平衡与速率;(3)化学反应的实验设计和分析。

3. 化学实验(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2)化学实验的设计和进行;(3)化学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结合案例分析2. 实验操作结合实际问题解决3. 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和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化学反应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神奇和乐趣。

3. 深化:通过讨论和展示,加深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反应的理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4.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巩固和提升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展示和成果分享,让学生在展示中反思和提高。

六、教学评价1. 组织学生进行平时小组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2. 配合课后作业和考试,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

大单元备课初中化学教案

大单元备课初中化学教案

大单元备课初中化学教案学科:化学年级:初中课题: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备课人:XXX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概念。

学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理解。

2. 教学难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2.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或化学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并让学生思考化学是什么、它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应用领域等问题。

2. 知识讲解(20分钟)介绍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让学生理解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

3. 实验操作(3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在实验报告中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4. 练习与讨论(15分钟)设置一些化学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解决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提高(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并提出有待深入学习和提高的问题,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知识,拓展化学学科的应用领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但是还需要继续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和化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未来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案人教版
一、学科:化学
二、年级:初中
三、课题:元素周期表
四、教学目标:
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构成和排列规律;
2.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和特性;
3. 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五、教学重难点:
1.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排列规律;
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和特性。

六、教学准备:
1. 元素周期表及相关教材;
2. 实验器材及化学试剂;
3. 教学PPT或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构成和排列规律。

2.讲解:介绍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和特性,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等。

3.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元素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4.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展示:让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八、教学反馈:
1.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针对性的反馈。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疑惑。

九、课堂总结:
1.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提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十、作业布置:
1.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化学知识面。

十一、课后反思:
1.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亮点和不足之处。

2.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调整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单元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的学习是学生一生中化学学习的启蒙,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方法都起着先入为主的极其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以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做为线索,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
的视角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在治理环境,
开发能源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新课程的性质,并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
的经验出发,通过学生在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感悟化学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样学,让学生在主动、愉悦的心情中开始学习化学的历程,体现了新课
程的基本理念。

教科书在编写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使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
以及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就完全打破老教材的
体例格局,对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变化、物质性质三个知识点只保留了
一个。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到第二单元课题2中出现,物质性质在第二单
元课题1中出现。

这样编写好像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但站在学生的角度反
思一下,学生在学习第一课时时减少了学习上的压抑感,可以以轻松愉快
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教学
时将主要精力放在激发兴趣上,也可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想像美好的化
学世界,去憧憬未来的世界。

学情分析
1.化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生活中的事和物无一不可作为教
学的资源,教师要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从熟悉中发现陌生,从已知中了解
未知,不断激发兴趣,调动求知欲,并从中挖掘出化学的意义为学生掌握
化学变化做铺垫。

2.对一门学科的好奇心是化学启蒙教学有利的心理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两个探究实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将好奇心提
升为对化学学习的情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研,迁移到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从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及探究的思路与方法。

3.学生已有了
物理和生物学习的经验,如氧气可以帮助燃烧、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
和经验,指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分析、推理实验现象。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

2.知道化学科学以实验为基础。

3.了解实验室规则及常用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蜡烛燃烧现象的观察和人吸入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的探究实
验初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
器观察记录等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与化学有关的事例,使学生从化学对生命、生活、社会进步
的重要作用中萌发学习化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继而产生朦胧的
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学生进行化操作的训练。

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
面的熏陶和培养,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进行化学实验基本。

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对探究实验的设计
和理解。

教学思路
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化学的世界里,从而走近化学。

课题1是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主要目标的课题,
其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感悟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有用的知识.除了了物质变化、物质性质
等知识点,增加了关于化学与生活、科技及化学发展史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这一单元的处理,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主料”,以重要概念
和重要知识作为“辅料”。

应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
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作为教学重点,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确实是化学
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从而激起他们对化学世界的憧憬,产生浓厚的
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愉悦的体验过程,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教学策略
课题1学完课题1后可以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图书资料等途径进
一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的关系,了解在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中
哪些属于绿色化学,哪些不符合绿色化学,提出你的改进意见并与同学交流。

课题2课题2第一课时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家中先做蜡烛
燃烧的实验,并记录观察的现象,同时查阅、收集有关蜡烛性质、用途的
相关资料,并尽可能收集生活中各种不同类型的蜡烛,用于课堂交流;第二课时学习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在家中想办法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并交流各自的办法和体会。

这些活动既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课程资源,学生用于交流可以大大激发学习的兴趣,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化学学习的方法。

第二课时学习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在家中想办法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并交流各自的办法和体会。

课题3课题3的操作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和体验的机会,这个学习过程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因此不能用学生演示代替,更不能仅做教师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教师要演示试管的具体位置,否则实验耗时长且容易失误或造成试管炸裂。

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1一课时
课题2三课时:一课时用于探究蜡烛极其燃烧。

一课时用于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一课时复习。

课题3四课时:一课时用于了解实验室及其守则、认识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学习药品的取用。

一课时用于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

两课时复习回顾。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实施课程目标的重要起始阶段。

(2)本单元是继入门篇“走进化学世界”后具体地从化学这门自然
科学的角度系统学习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的开始;学习最基本的化
学概念的开始。

其三个课题的研究对象:空气、氧气、制取氧气包含了物
质的组成与分类、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物质的性质、反应、制取等知识。

由宏观用途到微观反应;由反应原理到实际操作,难度和要求逐渐提高和
具体化,为今后学习单质化合物知识打下基础,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化学
世界的三个台阶。

(3)本单元是学生第一学习的单质化合物知识,学生感性认识丰富、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其中贯穿了最粗线条的物质分类和物理化学变化的概
念及分类,能直接观察的实验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无界限,学生参
与的机会增多)可获取经验的途径多,不会形成太大的分化。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研究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的。

通过小学自然课、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下册第十章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探究活动:呼吸时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以及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
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学生对空气又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因
此可从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架构新的知识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