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电路分析》课程是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能够运用电路分析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2.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如等效变换、电路模型、电路定理等;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电子电路设计、电力系统的分析等;4.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定律的介绍和应用;2.电路的分析方法:包括等效变换、电路模型、电路定理等基本分析方法的应用;3.直流电路的分析:包括简单电路的分析、复杂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分析等;4.交流电路的分析:包括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等;5.电路的暂态分析:包括换路定律、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二阶电路的暂态分析等;6.实际工程问题应用: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2.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组织学生参加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4.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5.采用分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互动表现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电路基本概念、定律、分析方法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的课程标准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的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68学时。

2.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40学时。

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108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建议学时分配建议总计理论实训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认识实训室通过现场观察与讲解,了解电工实训室的电源配置,认识交、直流电源、基本电工仪器仪表及常用电工具;对本课程形成初步认识,培养学习兴趣41 安全用电了解电工实训室操作规程及安全电压的规定,树立安全用电与规范操作的职业意识;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掌握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了解触电的现场处理措施;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能正确选择处理方法1 电路的认识简单的实物电路,了解电路组成 1组成与电路模型的基本要素,理解电路模型,会识读简单电路图;识别常用电池的外形、特点,了解其实际应用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理解参考方向的含义和作用,会应用参考方向解决电路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类比,理解电动势、电位和电能的物理概念;理解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坼计算;直流电路电流、电压的测量实验: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工仪表,掌握测量电流、电压的基本方法;能测避小型用电设备的电流、电压1直流电路电阻了解电阻器及其参数,会计算导体电阻,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了解超导现象;能区别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了解其典型应用;识别常用、新型电阻器,了解常用电阻传感器的外形及其应用;电阻测量实验:根据被测电阻的数值和精度要求选择测量方法和手段,使用万18 2 2用表测量电阻;了解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及用电桥对电阻进行精密测量的方法欧姆定律了解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连接方式,会计算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2实训项目:常用电工材料与导线的连接了解常用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及其规格和用途;会使用合适的工具对导线进行剥线、连接以及绝缘恢复2 2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了解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的概念;通过实验,总结电路中节点电流及回路电压的规律,掌握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能应用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列出两个网孔的电路方程2 2实训项目:电阻性电路故障的检查通过学生讨论、师生互动,学习检查电路故障的方法,能用电流表、万用表、电压表(电位法)检查电路故障2 2电容电容通过参观电子市场或家电维修部,增加对常用电容器的感性认识,了解其种类、10 2和电感外形和参数,了解电容的概念,了解储能元件的概念;能根据要求,正确选择利用串联、并联方式获得合适的电容;电容器充、放电实验:可通过仪器仪表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规律,理解电容器充、放电电路的工作特点,会判断电容器的好坏电磁感应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会判断载流长直导体与螺线管导体周围磁场的方向,了解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了解磁通的物理概念,了解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了解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左手定则;掌握右手定则2电感了解电感的概念,了解影响电感器电感量的因素;了解电感器的外形、参数,会判断其好坏2实训项目:单相熟悉实训室工频电源的配置;了解信号发生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钳4正弦交流电路韵认识形电流表、万用表、单相调压器等仪器仪表;了解试电笔的构造,并会使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理解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应关系,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理解有效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频率、角频率和周期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相位、初相和相位差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242旋转矢量法理解正弦量的旋转矢量表示法,』,解正弦鲑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的相互转换2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掌握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理解有功功率的概念;掌握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理解感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容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实验:会使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和示波器,会用2 2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会测量正弦电压的频率和峰值,会观察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上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串联电路理解RL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理解RC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理解RLC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交流串联电路实验:会使用交流电压表、电流表,熟悉示波器的使用,会用示波器观察交流m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相位差2 2实训项目:常用电光源的认识与荧光灯的安装了解常用电光源、新型电光源及其构造和应用场合;荧光灯电路安装实训:能绘制荧光灯电路图,会按图纸要求安装荧光灯电路,能排除荧光灯电路简单故障4交流电路的功率理解电路中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物理概念,会计算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理解功率三角形和电路的功率因数,2了解功率因数的意义电能的测量与节能会使用单相感应式电能表,了解新型电能计量仪表;了解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及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实验:会使用仪表测量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了解感性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意义2实训项目:照明电路配电板的安装了解照明电路配电板的组成,了解电能表、开关、保护装置等器件的外部结构、性能和用途,会安装照明电路配电板4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源了解三相正弦对称电源的概念,理解相序的概念;了解电源星形联结的特点,能绘制其电压矢垃图;了解我国电力系统的供电制8 4 4安全用用电保护了解保护接地的原理;掌握保护接零的方法,了解其应用;了解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会保护人身4 2 2电与设备安全,防止发生事故;初步掌握触电现场的处理方法选学模块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建议学时分配建议总计理论实训直流电路(基本定理) 电源的模型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厂解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71戴维宁定理了解戴维宁定理及其在电气工程技术中进行外部端口等效与替换的方法,如对电子技术中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概念的解释2叠加定理了解叠加定理,了解在分析电路时复杂信号町由简单信号叠加的方法2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了解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及其应用2互感互感的概念理解互感的概念,了解互感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能解释影响互感的因素;理解同名端的概念,了解同名端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能解释影响同名端的因素32变压器了解变压器的电压比、电流比和阻抗变换1谐振串联电路的谐振了解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掌握谐振条件、谐振频率的计算,了解影响谐振曲线、通频带、品质因数的闪紊;了解串联谐振的利用与防护,了解谐振的典型工程应用和防护措施。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0212002)总学时数:340适用专业:应用电子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二)课程定位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是对电子产品工艺和生产人员、电子工程师、简单电子产品设计人员、自动控制设备检修员、急电设备维护人员等所从事的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检测电子产品参数、维修电路板及整机产品、开发简单电子产品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要求的元件测试、焊接、调试、检测、维修、设计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该课程分为两个子领域既模拟电子模块和数字电子模块,每一模块又分成若干个项目,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制作、调试、设计,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积极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使教学过程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三)课程思路设计此课程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电子、电工技术人员,让他们能够熟练测试与识别电子元件,能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原理,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与检测设备,会查阅元件资料,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方法,能根据不同电路设计电路测试方案,能排除简单电路故障,可设计简单电子产品,并具有较强的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常见仪表的使用方法。

(2)员器件的正确选择能力。

(3)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

附件2《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Circuit Analysis)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本科院校绿源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并具备进行电工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同时,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增强工程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将起重要有作用。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简单电路的不同特性,会用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并且知道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能选择元器件完成的电路安装;能对给定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及功率等参数的计算;会对常用单元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并能排除故障,调试并编制报告;能用仿真软件对功能电路进行仿真实验并编制报告;会使用常用电工仪表和电子测量仪器以及常用工具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培养规范生产、积极创新的意识和维护环境的意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电压、电流、电动势、电位等概念并知道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 并能够掌握欧姆定律的主要内容及使用方法、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解题、支路电流法、网孔分析法、节点电压法分析计算电路中物理量的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需的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互感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谐振电路等有关的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阅读电路图并能连接电路图,会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压、电流以及线性和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并能够会用不同的形式(解析法、相量法、波形图等)表示交流电。

3、素质目标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良好的分工、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具有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电路研究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电路研究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它是针对电子产品维修实验员、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设计测试助理工程师、电子生产工艺助理工程师<职业资格)所从事电子元器件的测试、电子线路板焊接、电子产品参数检测、电路板及整机产品维修、简单电子产品开发等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列举)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其所需的元件测试、焊接、调试、检测、维修、设计等<抽象层面的工作任务)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该课程分为三子领域<课程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的结果,每个学习领域又可以分为一定数量的子领域),分别是模拟电子领域、数字电子领域和高频电子领域.每一领域又分成若干个工程<无论是学习领域也好,还是子领域、工程等也好,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只不过处在不同的层级)。

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工程训练中。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工程的设计、制作、调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电子基本技能、电路分析能力、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课程教案总目标要求)。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能立足专业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常见仪表的使用方法。

(2>正确选择元器件的能力。

(3>具有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

能阅读英语技术资料。

(4>具有低频、数字、高频电子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电子、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路和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

2. 掌握电工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测量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电路设计和实验操作。

3.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和选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

4.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电路理论: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能够运用电路理论分析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

2. 电阻器与电容器:掌握电阻器和电容器的种类、性能和选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电阻器和电容器。

3. 电源与变压器:掌握电源的类型、性能和选用方法,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 半导体器件:掌握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的种类、性能和选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半导体器件。

5. 数字电路: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能够运用数字电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6. 实验与实践:完成电工电子实验和实践项目,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7. 综合应用: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电工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4. 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5. 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30%。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完成“电子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目标,通过课内与课外二条主线,精心开发基本技术技能、基本知识单元、基于工业应用的学习情境教学单元让学生稳步入门、进阶、应用,通过开展工学结合、创新竞赛、虚拟实训、技能证书四途径课外活动将学生引入更高层次发展,形成“一心二线三层四径”的课程特色。

《PCB板制作与调试》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以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用“真实产品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电路原理绘制、PCB板设计、制作和产品调试的技能。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和电子信息专业群的公共技术平台课,学生在修完《电气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后,通过单片机与嵌入式技术在项目工作过程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单片机控制设备和电子产品的设计、调试和维修能力。

进而为《自动调速系统》、《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和《EDA技术》等专业方向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课程整体预设能力目标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研讨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在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应用,从而确定《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课程所要培养的能力目标。

职业能力:(1)培养学生自动化及电子系统岗位所需要的单片机与嵌入式应用项目的初步设计能力;(2)培养学生对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设备安装、操作、调试和检修能力;(3)培养学生在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开发和创新能力。

职业素质:(1)培养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新技术信息掌握能力。

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1] 基于项目开发-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校编教材高教出版社预计2009[2]朱永金成友才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劳动社会保障部出版社2007参考书:[1]张道德单片机接口技术(C51版)[M] 中国水利出版社 2007[2]刘文涛单片机语言C51典型应用设计[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3]杨宗德编著嵌入式ARM系统原理与实例开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4]杨刚嵌入式基础实践教程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基本信息】: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国家资源库“四层五库”结构中5门专业核心课之一,它属于电子信息专业大类,专业类名称为电子信息类。

电子电路分析与检测课程标准

电子电路分析与检测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子电路分析与检测【适用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技能基础课程。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电子电路装配、焊接与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电子产品加工与管理能力,能胜任电子行业产品生产、开发等工作岗位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3.课程衔接本课程的前序课程为《实用电工技术》,后续课程为《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和《电子技术综合实训》。

二、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理解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能够根据实际要求完成项目电路的设计、制作、调试,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积极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使教学过程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安全文明的工作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创新精神。

具体应具备以下能力:1.能熟练使用常见仪器仪表。

2.能够正确测试、选择和使用电子元器件。

3.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

4.电子电路的识图与分析能力。

5.电路安装设计与焊接能力。

6.电路测试方案设计能力和测试数据分析能力。

7.电路故障排除能力。

8.具有电子识图与绘图能力。

9.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10.与人沟通和交流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三、课程设计本课程为职业技能课程,进行课程设计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在课程设计中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任务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一体的思路设计的。

通过实施10个学习情境,完全体现了电子电路分析与检测这门课程的教学特色,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58010614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B类课(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总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并掌握关于《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实例,启迪思维模式,联系实际应用,建立科学的、辨证的思维方法,掌握解决有关模拟电子技术方面问题的分析方法,给予学生有益的启发,拓展学生的眼界。

1、知识目标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电工电子线路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计算等认知活动,培养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一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教学要求1. 掌握电流电压正方向、参考方向及二者的关系,电位概念;电功率计算;2. 掌握电阻欧姆定律及各种特殊电阻工作特性,电桥电路平衡特征及条件;3. 掌握电压源、电流源伏安特性及等效变换;4.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支路电流法;5. 掌握叠加原理与戴维南定理;6. 掌握电容伏安关系及工作特性;7. 掌握万用表使用、元件焊接及直流电路组装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实验1 万用表组装课题1 电路的基础知识课题2 电路分析教学建议1.本项目内容较多,从中引出的有关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以及计算方法等不仅适用于直流电路,而且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

本章的内容十分重要,是整个课程的理论基础。

2.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的能力。

项目二正弦交流电路教学要求1. 掌握正弦交流电量的三要素及表示方法,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2. 掌握相量形式欧姆定律形式;复阻抗定义及合并方法;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公式及意义;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3. 掌握三相电源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三相负载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三相四线制中性线的作用4. 掌握单相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5. 掌握交流电表使用;交流电路操作知识。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课程标准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课程标准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
掌握。

2.培养学生具备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
1.电子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子元器件、数字电子技术等基本
知识的学习。

2.电子电器应用知识:包括电子电器的原理、性能参数、应用领域等
相关知识的学习。

3.电子电器维修技术:包括电子电器维修的基本流程、维修工具和设
备的使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修复等技术的学习。

4.电子电器安全知识:包括电子电器的安全性以及操作和维修时的安
全措施等方面的学习。

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示范等方式,进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理论
知识的传授。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仿真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电子电器应用
与维修实践技能的掌握。

3.项目实践: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评估方式: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

2.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考核。

3.项目评估:针对项目实践的成果和过程进行评估。

通过以上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课程过程中,全面了解和掌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代码:05001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学时:64学分:4制订人:审核:《电路分析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课程)综述(一)学习领域定位《电路分析基础》是面向应电类、通信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目的,以科学分析学院办学定位为前提,通过专业岗位群进行分析调查,形成的一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结合的学习领域课程。

该课程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是应用电子专业和通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因而是最重要也是最现行的职业基础课,是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的起点。

在教学中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练一体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应电、通信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电工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项目模块和课程内容。

按照认识课程、认识电路、变压器使用与维护、白炽灯、日光灯的安装与维修、认识动态电路、供电与用电等具体实践过程安排学习项目,使学生掌握电工技能的基本操作要领。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思想,将本课程项目模块下的教学活动又分解设计成若干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电工仪器仪表、电路设备为载体,按电工工艺要求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电工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高职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2)课程标准

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2)课程标准

《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2)课 程 标 准山东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2012年2月4日专业领域: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课程代码: 03011040课程名称: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所属系部: 电气工程系目录一、课程基本信息 (1)二、课程目标 (1)三、课程设计 (1)1. 教学设计 (1)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3. 课程考核 (1)4. 教学环境及设备 (1)5. 教师队伍 (1)6. 教材选用 (1)四、实施建议 (1)《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2)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立足于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技能培养,通过学习常用电子元器件、分析集成电路的典型应用、开展实做训练和电子产品制作,使学生系统了解电子产品生产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具备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选用能力,掌握常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如集成触发器、555定时器、集成计数器等的应用电路设计、焊接、调试、装配、检测以及故障排除等方面的技能。

熟悉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培养学生有关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生产的基本步骤和要求等方面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1. 教学设计按照项目导向教学理念,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采取小班教学、分组实施的教学组织模式。

以电子产品制作为主线,以电子元器件的选用、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实做训练、电子产品的制作等各项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的教学项目。

依托电子技术专项实训室,按照实际生产要求,将各项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方法融入实做训练的教学内容中。

根据电子产品制作要求,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工程素质以及岗位适应能力。

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此处填写课程名称***》课程标准1表1 《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233. 课程考核依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考核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监督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实行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案。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彭召翔作业)修订人:xxx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子技术与应用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类型:工学结合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总学时:16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既要有系统的电子电路理论,而且实践性较强、与专业岗位能力联系紧密的特点。

本课程任务是:培养较高的电子电路识图与分析及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故障分析、性能测试等能力。

要求熟知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指标,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与检测设备对其进行测试,掌握单功能电路的装接方法,能分析电子电路的原理,并对单元电路进行参数估算、技术指标测试,具有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

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能力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电子元器件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直流电源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单元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掌握电子电路组装、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4)了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工种的技术标准;(5)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器件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具有正确识别、检测电子元器件的技能;(2)具有正确操作使用电子仪器仪表测试电路的技能;(3)具有正确分析单元电路功能的技能;(4)具有正确识读电路信号流程、框图以及电路原理图的技能;(5)具有安全装调和检测简单电子产品的技能;(6)具有简单电路的初步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1)具备规范的操作习惯,能遵从操作工艺准则;(2)具备严谨、细心、全面、追求高效、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3)具备良好道德品质、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内容与要求见表1。

表1课程内容与要求四、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1)课程教学实施主要采用“项目(任务)驱动”结合理论讲授的形式,创设与(生产)技能抽查实际紧密对接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遵循“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参考)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参考)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参考)一、课程概述“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它是针对电子产品维修试验员、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设计测试助理工程师、电子生产工艺助理工程师(职业资格)所从事电子元器件的测试、电子线路板焊接、电子产品参数检测、电路板及整机产品维修、简单电子产品开发等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列举)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其所需的元件测试、焊接、调试、检测、维修、设计等(抽象层面的工作任务)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该课程分为三子领域(课程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的结果,每个学习领域又可以分为一定数量的子领域),分别是模拟电子领域、数字电子领域和高频电子领域.每一领域又分成若干个项目(无论是学习领域也好,还是子领域、项目等也好,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只不过处在不同的层级)。

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设计、制作、调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电子基本技能、电路分析能力、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课程教学总目标要求)。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能立足专业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常见仪表的使用方法。

(2)正确选择元器件的能力。

(3)具有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

能阅读英语技术资料。

(4)具有低频、数字、高频电子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

(5)利用各种工具进行电路安装与焊接的能力。

(6)具有电路测试方案设计能力和测试数据分析能力。

《电子线路》课程标准3

《电子线路》课程标准3

电子线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电气类和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之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技术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一般分析方法和基础技能,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程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

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课程培养目标,明显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删除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繁冗计算,以必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为主线组织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2、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种类与特性,会看懂一般电子电路图;3、能定性分析简单的电子技术控制(放大)图,具备应用电子技术于工业控制的初步能力;4、会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能对简单电子产品的工作状况及故障作出初步判断;5、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一)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 具备测试电了元器件、单元电路和整机性能指标的初步能力。

2. 能读懂典型电子电路图。

3. 能通过对故障现象和检测数据的分析判断故障部位。

4. 能说明产生故障现象的原因。

5. 对简单电子产品的工作状况及故障作出初步判断;。

(二) 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2. 具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 半导体及PN结主要知识点:半导体的基本特性、本征半导体的概念、杂质半导体、PN结单向导电性。

会分析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掌握杂质半导体的形成过程和特性;能理解PN结的形成过程、掌握PN结单向导电的机理;会判断PN结的正负极。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课程学分 修读学期 执笔人G0400034 理论课程+实验课程 5 学分+ 第 3 学期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课程 课程学时 80 学时(理论)+16 学时(实验) 适用专业 电类各专业 审核人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 课程定位 电路分析课程是电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因此需要特别 着重理论的学习以及具体的实验,达到教学与实验的互动,深刻理解电路基础理论、学 会电路分析计算方法及电工测量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为学习专业课程、树立理论联 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为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是 其后续课程。

1.2 课程开发思路 通过电路基础理论教学及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扩展知识面、加强 应用性及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打下牢固的实践基础。

本课程接合专业的特点,在理论 讲学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实验项目,完成所规定的理论以及实验学时。

通过理论与实验 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及设备的使用,对电路的基础理论 有进一步的加深和理解,巩固和拓展课堂上学过的理论知识。

学会常用的分析方法,能 独立操作完成电路基本参数的测定和数据处理等。

2.课程目标-1-2.1 专业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 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2.2 方法能力目标 (1)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定理的应用; (2)学会两类约束(KCL、KVL 和元件 VCR)和三大基本方法(叠加、分解及变换域分法); (3)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及设备的使用,并且能够完成简单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2.3 社会能力目标本课程培养学生: (1)团队协作、勤奋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风貌; (2)灵活运用已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0212002)总学时数:340适用专业:应用电子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二)课程定位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是对电子产品工艺和生产人员、电子工程师、简单电子产品设计人员、自动控制设备检修员、急电设备维护人员等所从事的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检测电子产品参数、维修电路板及整机产品、开发简单电子产品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要求的元件测试、焊接、调试、检测、维修、设计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该课程分为两个子领域既模拟电子模块和数字电子模块,每一模块又分成若干个项目,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制作、调试、设计,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积极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使教学过程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三)课程思路设计此课程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电子、电工技术人员,让他们能够熟练测试与识别电子元件,能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原理,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与检测设备,会查阅元件资料,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方法,能根据不同电路设计电路测试方案,能排除简单电路故障,可设计简单电子产品,并具有较强的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常见仪表的使用方法。

(2)员器件的正确选择能力。

(3)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

(4)低频、数字电子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

《电子电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精)

《电子电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精)

《电子电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Electronic Circuits and Applications)1.开课学院:电信学院2.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3.适用专业:科技英语4.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工业学校本科科技英语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应用。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采用英文教材英语讲授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子电路的基本应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知识,掌握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今后从事科技翻译等工作打下基础。

5.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采用英文教材,双语教学。

着重阐明电子电路的物理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典型应用。

课程包含十一章:Chapter One Prologue (绪论)Chapter Two Fundamental Concepts(基本概念)Chapter Three Linear Resistive Networks(线性电阻网络)Chapter Four Dependent Sources(受控源)Chapter Five Operational Amplifiers(运算放大器)Chapter Six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电容和电感)Chapter Seven Electrical Conduction Processes(导电过程)Chapter Eight Diode Circuits and Applications(二极管电路及其应用)Chapter Nine Physical Electronics of Transistors(物理电子基础)Chapter Ten Large-Signal Transistor Circuits(大信号晶体管电路)Chapter Eleven Small-Signal Models and Circuits(小信号模型和小信号电路)基本要求1.理解电路模型、理想元件、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0212002)
总学时数:340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定位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是对电子产品工艺和生产人员、电子工程师、简单电子产品设计人员、自动控制设备检修员、急电设备维护人员等所从事的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检测电子产品参数、维修电
焊接、
1、
(1)
(2)
(3)
2、
(1)
(2)
(3)
(4)
(5)
3、
(1)
(2)
(3)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

(4)低频、数字电子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

(5)电路安装设计与焊接能力。

(6)电路测试方案设计能力和测试数据分析能力。

(7)电路故障排除能力。

(8)简单电路设计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关系
“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基本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为后续“继电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工业信号检测与控制”、“工业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智能仪表与计算机测量”、“数控机床维修”等课程打下专业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根据电气自动化职业岗位对自动化电子产品设计、工艺、生产、维修方面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10个项目。

1、子领域划分及项目载体
子领域划分及项目载体见表1
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贯彻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与实际的结合、操作与管理的结合,选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建议用校本教材。

2.推荐教材
3.参考的教学资料
学习情境授课计划、引导文、参考资料、工艺文件、项目检查单、项目评价表、教学课件、练习题、企业生产视频。

4.学习网站
六、教师要求
1.具有系统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

2.具备电子产品的装配能力。

3.课内事件部分知道教师必须具备3年以上现场实际工作经历和电子高级工技能等级。

4.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5.具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学习场地、设施要求见表3。

表3 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续表
编制人:闫学敏明习凤李晓楠张玉雷编制单位:电气电子工程系
审核人:孙军辉李克培刘敏
教学团队负责人:闫学敏
系部主任:王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