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王国维境界说的美学特征
王国维境界说的美学特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境界说,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
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得境:得境是指人们在欣赏景致时,通过心灵的悟性融入到境界中,产生情感上的参与和投入,达到心境与景物的完美交融。
2.意境:意境是指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借助形象化的艺术语言
表现出来,使人产生共鸣和感受。
3.艺境:艺境是指在审美过程中,人们不仅关注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也关注艺术形式和技巧,包括色彩、构图、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4.神境:神境是指作品之中透出的人文意蕴或宗教信仰,是一种超越
感性体验的精神境界。
以上四个境界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理念,强调了艺术作品与审
美过程中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文情感和
宗教信仰的重视。
人间词话讲解
人间词话讲解《人间词话讲解篇一》嘿,今天咱们就来唠唠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这《人间词话》啊,就像是词学界的一本武林秘籍,里面藏着好多关于词的绝世武功呢。
咱先说说这“境界说”。
王国维老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这境界是个啥呢?我觉得啊,就好比是做菜的调料。
一首词要是有境界,那就像一道菜加对了调料,那味道,绝了。
比如说李煜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你就感觉一下子被他拉到了那个亡国之君的心境里,那悲戚的境界就像一层浓雾,笼罩着你。
这就像你走在一条雾蒙蒙的小路上,周围啥都看不清楚,只感觉到那种深深的惆怅。
但是呢,我有时候也有点小疑惑。
这境界到底咋评判呢?是作者写的时候就有这个境界,还是我们读者读出来的境界呢?就好比你看一幅画,画家可能就随手画了几笔山水,可你看着就觉得那山水背后有个神仙世界。
也许这就是《人间词话》的魅力所在吧,它让你去琢磨,去想。
我记得我第一次读《人间词话》的时候,那真叫一个头大。
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到处都是弯弯绕绕的。
里面提到的那些词人,什么温庭筠啊,柳永啊,他们的词风格各异。
温庭筠的词就像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面装满了各种细腻的情感,“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这描写女子的词句,就像一幅工笔画,把女子那种慵懒又有点哀怨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柳永呢,他的词就像街边的小酒馆,充满了烟火气。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那是多少离人心中的痛啊。
可是,你说这《人间词话》里推崇的境界是不是就一定是评判词好坏的唯一标准呢?我看也未必。
现在好多网络流行歌曲的歌词,虽然没有那种古典的境界,但是也能打动人心啊。
就像那句“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
”简单直白,却充满了力量。
这是不是也算是一种境界呢?也许王国维要是活在现在,也得重新思考一下他的境界说了吧。
不过不管咋样,《人间词话》就像一颗明珠,在词学的长河里闪闪发光,吸引着我们不断去探索词的奥秘。
《人间词话讲解篇二》《人间词话》,这可是个神奇的存在啊。
浅析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浅析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作者:郭瑞英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19期内容摘要:评价一篇文学作品,依据和标准有很多,但什么依据才是主要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给出了答案。
“词以境界为最上”,其它都在其次。
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都是由境界决定的。
境界的深浅又折射出作家人品的高低。
王国维这种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品的文艺评论方法,非常值得赞赏和研究!关键词:境界意境真情实感思想内涵人品《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著述中最为人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离西方理论的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
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
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佳作。
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以境界说为中心,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可以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
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本人尤其对《词话》中用“境界”说来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感兴趣。
作者在评价作品时,非常重视作品的思想内涵,而且还非常重视作品创作者的人品。
作者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品的文艺评论方法,非常值得赞赏和研究!一.“境界”就是渗透在作品中的真情实感王国维在《词话》中很准确地阐述了“境界”的基本涵义,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解读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解读
人生三种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历来有诸多解读。
而实际上,王国维提出的三境界是有对象的: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也就是说他是指学业,事业攀登路径上的三重境界,是成就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早就在事业、学问上已经超过一般人了。
所以起手第一境界便与众不同,句子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独上高楼,说明求学问者达到了一定的认识高度的状态,已经远远甩开了普罗大众。
望尽天涯路,因为视角高出常人,发现了知识如海,产生了远大的理想与个人能力之间的矛盾,因而产生人生的迷茫。
这种迷茫是认识到知识、学问、人生可以达到的高度,却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要如何从这种无力感中解脱的疑惑。
这种迷茫是基于对世界、对自己的冷静认识。
在这一境界中,学者对如天地苍
茫般的学问充满了无力感。
而那些到处宣扬自己的才华,自得于半桶水学问的人是感受不到这种知识的压迫感的。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核心观点
20世纪最伟大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人生的三种境界,古今凡成大事者,必经此三境。
这三种境界皆出自宋词之中,自经出现便成为有大志,大抱负者的人生指导思想。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它出自北宋大词人晏殊的《蝶恋花》,由词人被宋真宗赏识时所写。
这一句要告诉我们的是要想成功必须先立志,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有站的足够高你才能看清远方的路。
一个“独”字也写出了在立志变强的过程中必定是孤独的,这跟尼采的观点相同,只有孤独的人,才会有真正的时间去思考。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它出自北宋大词人柳永的《蝶恋花》。
这句看似在写至死不渝的爱情,但王国维要告诉我们的是坚持。
当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后,就要坚持走下去,为了理想,就算满身伤痕又如何。
自古成大事者,哪个不是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若无坚韧不拔之志怎会轻易成功。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句也是写爱情。
王国维称其是人生最终之境与于辛弃疾之意有些矛盾,但也恰到好处,成大事者,注重积累,积小步,而千里。
只要努力去做,达到一定程度,便会豁然开朗,成功便在眼前。
境界之说只可意会,玄之又玄。
要想达到这人生三境的确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与其一天碌碌无为,何不由此一试,感受王国维大师所说的境界之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
浅析王国维的境界说(安徽师大文院10级中文吕小飞100101084)摘要:中国的意境说发端于老子的“道”“气”“象”范畴,经过历代学者的继承发展形成了系统的意境理论,王国维在传统意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对传统意境理论的继承,更是对传统意境理论的发展,“境界说”是“意境论”的新的发展阶段,是西方哲学,美学观点与中国古典美学的交融。
关键词:王国维境界情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诗词分为两大境界:一是“有我之境”,一是“无我之境”。
这种区分,由于关系到诗词意境中的主客体内在联系的不同方式,创作过程的不同特征,不同的审美属性,以及艺术评价的高低等,颇受文艺界的重视。
关于“境界”,以及与之含义相当的“意境”,在王国维的著述中有两处较为明确的阐释。
一处是《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境界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另一处是《宋元戏曲考》中所说的:“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
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
元曲亦然。
”第一,“境界”或“意境”是情与景,意与象,隐与秀的交融和统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在王国维看来,历代优秀的作品之所以感人者,都在于作者善于生动传神地描写景物,细腻入微地传达感情。
情(意)与景(物)即是文学作品境界本体存在的基本构成因素,只有当作品表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融合,才有“境界”可言。
对情与景的处理有两种效果类型,即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的创造不是要消弥“我”(情、意)的存在,而只是要求这种存在表现得尽可能的隐晦和宛转。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人生的三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三个境界分别代表了对于学习、友谊和文学的理解和体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意味着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和学习。
王国维认为,只有不断积累和学习,才能让人的心灵得到滋养和成长。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保持一颗求知的心,持续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世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学习也是一种快乐和满足。
当我们在探索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时,会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和满足感。
学习不仅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享受。
在学而时习之的境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意味着友谊的宝贵和珍重。
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之一就是真挚的友谊。
王国维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他认为友谊是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之一。
无论是远方的朋友还是身边的伙伴,他们的存在给予了我们力量和鼓励。
在有朋自远方来的境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力量。
友谊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安慰和帮助,也能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了朋友的陪伴和支持,我们能够更加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真正的友谊是无私的,它让我们体验到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情感和纽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了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王国维认为,文学对于人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性,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才华。
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启迪和灵感的源泉。
当我们沉浸在文学的海洋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文字的美妙和情感的震撼。
读书不仅让我们丰富了内涵,也让我们拥有了表达自己的能力。
当我们下笔时,我们能够借助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让我们的作品与读者产生共鸣。
浅述王国维之“境界”说
角”之外,也要寻找到这种理想或者美。这是人开始面
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对某种自然或人生,暗含理想,深入探寻,但是因为不
在《人间词话》当中“有我境界”和“无我境界”两 知从何着手而带有些许惆怅的体现。这也正是“顿悟”
个类别是王国维对于诗词境界的分类。这种分类方式 的开端。
是诗词创作过程中特征不同的体现,也是审美活动中
一、“境界”学说中的四种对待关系 所谓“境界”,是诗人对生活、自然之美的一种独 具慧眼的发现与改造。王国维则将这种关系上升为四 组相互对待的美学范畴。主体与客体之间将会以一种 微妙的关系存在于境界的形成过程中。王国维则将这 种关系上升为四组(虚实、“出入”、顿渐和隐显)相互 对待的美学范畴。在他看来,这四种关系能不能进行 恰到好处的艺术处理对于诗境的圆满实现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一)虚实关系 虚实关系又可称为“自然”与“理想”关系。王国维 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 实二派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 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他的这一 观点,跟前人主张诗的赋比与兴相结合的观点一脉相 承,并且作了重大发展。赋偏于实事求是,比偏于因寄 所托,兴则作为灵魂弥漫于赋、比之中。正如王国维所 说 的 那 样 ,境 界的 基 本 营 构 方式 ,只 有“写 境 ”和“ 造 境”两种。写境重写实,合乎自然而偏于赋体,即实事 求是,但又必定有所虚构,则又邻于理想,于是赋与兴 相结合。“造境”重理想,偏于比体,即因寄所托,又“必 从自然之法则”,于是比中有赋,比与兴结合。 (二)出入关系 这种关系简言之就是境界的创造者如何能在自
(三)顿渐关系 所谓“渐”与“顿”,是指境界作为一个有“生命”的 运动体,从自然美、生活美到最终的艺术美是一个从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王国维在自己的“三境”说中讲了 境界构造中的“顿渐”问题。前两个境界写的就是“渐” 的艰辛过程,逐渐深入,这是量变。第三 个境界,写 “顿”,在山穷水尽、千呼万唤中,“那人”最终出现,即 质变。“渐”包括对理想的无比执着,以及异常艰辛的 生活实践与艺术实践。实现“顿”的飞跃,是量的积累 的必然结果,是通往由实践走向理想的正当历程。从 自然美生活美到艺术美,作为从旧到新的一种运动过 程,不经过质的飞跃,是不可能实现的。“顿”则苦尽甘 来,意味着艺术思维处于高度紧张凝聚状态的最后闪 光,标志着境界及其“美的理想”的圆满达成。 (四)隐显关系 王国维的“隐”与“显”的论点,出于艺术的“直观” 的本性,境界作为“第二自然”必须具备的“自然性”。 “隐”则有违自然,蒙于理想,既失景物之“真”,又失感 情之“真”,所以境界是出不来的,而作为艺术本质的 “自由”也是不得体现。“显”则境界全出,将主体、自然 以及理想结合为一体,充分地展示客体的内在本性, 因此能更为直观以及深刻的体现各种情景,物的神韵 以及人的真我都能因此使读者探查到。所以,隐与显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说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说1、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不畏艰难目标高远.领悟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坚定不移孜孜以求.追求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千锤百炼终成正果.贯通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把读书分成了三个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段话,我很早就知道了,可真正的理解确实花了不少的时间: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语自宋朝晏殊的《蝶恋花》,全文如下: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描写的是凄苦的相思,王先生引的那句词译成现代白话文是:早晨起来,独自一个人登楼望远,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空阔,连远到天边的路也可以看到尽头,什么阻隔也没有。
于是才回想起昨晚的那个不眠之夜里听到的风声、落叶声,恍然悟出昨夜的西风肯定很厉害,一夜之间,竟然把树上的绿叶都吹尽了。
我的理解是,这段话讲的是领悟。
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成就功名,第一个境界是领悟,不能领悟的话,书读了也白读,事情做得再多也是白费周章。
中国人很喜欢把事情玄化,领悟就是其中之一。
玄化到极致的,印象中,禅宗也许可以算是一个了。
禅宗有名言:禅是不能拿来讲的,禅宗是不立文字的。
可不能讲没有记载的禅怎么传下去呢?靠的就是领悟。
光看这个表述就挺玄的吧。
不管怎么说,我在这里也要不负责任一把了,关于这个第一层次靠自己领悟去吧。
第二层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语自宋朝柳永的《凤栖梧》,全文如下:伫倚危楼风细细。
王国维论词的境界说
王国维论词的境界说境界说是古代文艺理论观点之一,为清代学者王国维所提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由此看出,王国维所谓“境界”是品鉴词的高低优劣的最高水准。
那么,何谓境界呢?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在这里主要强调了文学作品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以及为抒发这种真挚的情感而对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描绘,即要求做到情景交融,物我浑然一体,达到了这一步方可谓之有境界。
“境界”问题并不是王国维首创的。
在他以前就多次有人加以论述,只是所用的名称不同。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之为“兴趣”,清代王渔洋称之为“神韵”,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内涵却基本一致,即都是指诗词中描写的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既包含着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景物,又包含着诗人浓郁的感情色彩。
王国维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境界说”,并详加论述。
关于境界说的美学特征的内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具体说明:首先,“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体现出了“言有尽而义无穷”的美学特色。
其次,指出“境界”、“意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不仅要求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甲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迹。
惟其如此,作品方能具有“不隔”的自然真切之美。
另外,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切之美的作品,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概括说明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是“一优美,一宏壮也”。
王国维继承和融会了钟嵘、司空图、严羽、王夫之、王渔洋等人的理论,同时接受了西方美学的影响,创造了境界说,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始向现代转换,这是他对中国文学批评的一大贡献。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解读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其中提出了“境界说”,将诗词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提出了人生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句词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王国维将其解读为人生的第一境界,即立志追求目标的决心和勇气。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词出自宋代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王国维将其解读为人生的第二境界,即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付出的坚定信念和毅力。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句词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王国维将其解读为人生的第三境界,即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探索,最终达到了目标,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这三句词分别表达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境遇,第一境界是立志,第二境界是努力,第三境界是成功。
这三个境界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境界,更是人生的境界,表达了人生的追求和理想,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启示意义。
浅谈王国维的“境界”说内涵及其审美启示
浅谈王国维的“境界”说内涵及其审美启示“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作者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即:“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作者阐释说:“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说就是在意与境的创造层面上被推演为一种审美理念,被纳入哲学、美学范畴。
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美学作为理论依据,能给广大青年以人生的审美启示。
标签:王国维;“境界”说;内涵;审美启示王国维作为一位杰出的学者,是中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启蒙思想和学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他在从事美学和文学艺术研究的过程中,把西方的哲学和美学理论与中国古典的文化本源加以揉合、贯通和创新,提出或阐发了一系列既赋有鲜明的现代意蕴,又具备浓厚中国古典美学特性的理论和范畴,境界说便是其中重要之一。
一、“境界”说的内涵(一)”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王国维曾在《文学小言》中说道:“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
故前者客观的也,后者主观的也。
前者知识的也,后者感情的也。
……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
苟无锐敏之知识与深邃之感情者,不足与于文学之事。
”[2]218在《此君轩记》中王国维又借绘画阐述艺术创作中情景交融、物我冥合的特征曰:“如屈子之于香草,渊明之于菊,王子猷之于竹,玩赏之不足以咏叹之,咏叹之不足而斯物遂若为斯人之所专有,是岂徒有托而然哉!其于此数者,必有相契于意言之表也。
善画竹者亦然。
彼独有见于其原,而直以其胸中潇洒之致,劲直之气,一寄之于画,其所写者,即其所观;其所观者,即其所蓄者也。
物我无间,而道艺为一,与天冥合,而不知其所以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国维强调境界的营造离不开情和景两大要素,同时他更强调情景二元质是一体的,情不仅仅是情,景也不单单是景,情和景要高度融合,力求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境界说”的具体内容及意义
王国维“境界说”的具体内容及
意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这三个境界需要依次去经历,即先经历迷茫,再心怀无畏,最后执着前行。
那么,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终能豁然开朗。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为第一境,“西风凋碧树”,是一种烦躁的心情,诗人要观物,首先要摆脱现实的种种纷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时,便入定,能去体会物之内在本质的美了。
王国维借时序的交替,景物的变化来感叹世事的变幻无常,也意在说明做学问和成大事业初期的迷茫。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为第二境,伊人”也可以指自己心中的志向或是理想,两者皆是令人念念不忘的东西。
借此说明一个人可以为了心中的理想而默默奋斗,不辞劳苦。
是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把握,审美主体()有一种择一的、固执的、终身无悔的精神,在探索着事物的美。
虽然“衣带渐宽”,又是值得的,殉身无悔的。
表达了智慧的顿悟。
诗人在艰苦的寻求中,豁然开朗,灵感顿生,妙语连珠,境显现得光辉耀人,情表达得沁人心脾,这是极不容易获得的一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为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表达了“慧”的寻求的艰辛,“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了智慧的顿悟。
王国维巧妙地运用了该词的意境,表明人只要朝着明确的方向去努力,就会有出乎意外的收获。
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
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阅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真是“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而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在王国维笔下,美成了人生的一片净土,纯洁而又纯洁。
意境说更是源远流长,其文字里透露出的意境美也成了后人为文著作的最高标准。
王国维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
词以境界为最高审美标准。
那么,到底什么是境界呢?王国维的解释是“境非独谓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着,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像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种用真感情写的真境界,不仅得到了王国维的赞赏,也获得了历经千年万年的力量,流传至今。
然而,王国维在其著作中使用了“境界”和“意境”两个术语,这两者是否表示同一概念呢?记得高中语文老师讲过“意境”与“境界”的区别,“意境”与“境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王国维在选用“境界”一词的确费过一番心思,颇具深意。
将“境界”作为艺术批评的一种固定观点,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并作为审美的最高标准加以提倡,当自王国维始。
而王国维将“境界”与“意境”相提并论,我想是有道理的,在他笔下,“境界”是“意境”更高层次的融合。
中国古典美学在探寻美的本质的时候,素有“文质”、“形神”、“性灵”、“神韵”之说,而王国维唯独标榜“境界”,原因在于“境界”自产生之日起,全赖与人的感受作用,境界存在于人感受之所及。
“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还认为“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有无与深浅而已。
”《人间词话》中有云:“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那又以何谓之有境界?王有云:“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实则如其口出是也。
”王国维所指的境界,也就是现在语文学习中所指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等,一切景语皆情语。
平常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散文还是诗歌,都注重景与情的关系,讲求意境美,这也许是受王国维的影响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意境说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中国早期词学是在无尽的困惑中发展起来的。
敦煌曲子隋唐市井流行,不受重视。
《花间集》约940年由后蜀赵崇祚辑成“诗客曲子词”,由歌妓、酒女歌唱,多写妙龄女子。
如欧阳炯的《南乡子》“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
耳坠金鐶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
”薛昭蕴《浣溪沙》“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摇云鬓佩鸣珰。
渚风江草又清香,不为远山凝翠黛,只应含恨向斜阳,碧桃花谢忆刘郎”。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鶈鷘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箫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词的美学价值,诗言志或言情都是显性的,“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缪钺(1904—1995)先生诗“少年伫兴观书卷,如向深山踽踽行。
触眼峰峦乱稠迭,回头径路渐分明”,中国词学也是在困惑中踽踽走来。
僧人释惠红的《冷斋夜话》云:“法云秀关西,铁面严冷,能以理折人。
鲁直名重天下,诗词一出,人争传之”。
师尝谓鲁直曰:“诗多作无害,艳歌小词可罢之”。
鲁直笑曰:“空中语儿,非杀非偷,终不至坐此堕恶道。
”士阶层,士文化,其诗亦言情,但其旨归‘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士人亦有情词,配合燕乐演唱,不过每每糟到人质疑和规劝。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的代表性著作,为传统词话,提出的“境界”说对于后来研究更是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人间词话》中,不仅大量的出现了“境界”也出现了“境”。
王国维最初用到“境界”是在《红楼梦评论》这篇论文中。
“境界”在王国维那里,已不再是散见于零碎批评中的一个术语或概念,而是一个有系统美学观点的文艺学说了。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摘要:“境界”一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由来已久。
受到了前辈境层理论的启发,王国维的“境界”说又在前辈境层理论上有所发展。
王国维将“境界”作为创作原则和评判标准,分析诗词的演变,评价诗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
因此,“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境界;造境和写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首先为我们提出了造境与写境之别,他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所谓“造境”是指取材于非现实中实有之事物,用想象、夸张、虚构的手法创作境界,表达作者的感情;所谓“写境”则是则取材于现实中实有之事物,客观地描述世事、人生。
但是两者又不能截然画分,因为作者的灵感来源及题材是共同的,都是自然与人生,只不过所偏重的地方与表现手法不同而已。
无论诗人虚构想象之境是多么荒诞,它的构思一定遵循自然之法则;而当诗人观察描写自然景物、人生百态时,也必然对现实之物以自己的主观取舍,进行筛选、提炼、改造,因而所写之境,也必根据心中的理想而来。
以下以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楼春》和张先的《天仙子》为例来说明:在《玉楼春》这首词中,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幅春景图,在这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中,有波光粼粼的湖面,有随波荡漾的轻舟,有翠绿的烟柳,有竞相开放的杏花……。
王国维特别指出“闹”字所起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闹”字,是如此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生命的跃动,它使原来静止的画面活了过来,使我们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生机,作品的境界由此全出。
《天仙子》写的也是春景。
与前一首不同的是,它写的是暮春,而且着重刻画夜景:大好春光转眼即将过去,黑夜来临,一切喧闹都归于寂静。
鸟儿不再活泼地飞来飞去,它们要睡了,人也隐没在深深的帘幕后面。
黑暗中一切生物仿佛都停止了活动,只有天上的月亮偶尔穿过云层,花朵也轻轻摇曳自己的影子……。
王国维境界说浅论
王国维境界说浅论意境说是王国维先生文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本篇文章主要是讨论意境说的内涵,西方的思想流派对于王国维的影响等问题。
标签:境界;来源;对比;影响一、“境界”的内涵“境界”一词,从佛教用语转到王国維的文学批评用语的概念含义已经有了转变,但是对于“感受”的重视这一点上,二者是有共同之处的,例如在《人间词话》六则中写道: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国维认为构成境界的因素之一就是“真”。
在作品中不仅要写真景物,还要有真感情,只有这样诗歌才能创造出境界。
所谓写“真景物”,就是写景得其神韵,而非刻板的描写、只求形似。
“真景物”和“真感受”并不是分开的,而是应该二者兼而有之。
这是作品“有境界”的第一基本。
有了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情感之后,诗人应该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有些作者由于能力的限制,并不能如实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切实感。
正如陆机在《文赋》的开篇所说:“恒患意不称物,词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在进行了境界的基本概念的提出之后,王国维又对境界的含义进行了细化,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在第四则中补充说明二者的不同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王国维对于“有我”、“无我”的阐释可知,“有我之境”是指当自我存有“我”的意志,因而与外界有某种对立的利害关系的境界;而“无我之境”是指已经泯灭了自我意志,与外界事物并没有利害关系相对立的境界。
所以在“有我境界”中,“我”与“物”相对立,所以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需要注意的是,在“无我之境”中并不是说在作品中描写的状态中没有了我的存在,比如上面举的两个例子来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王国维认为的“无我之境”,但是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句诗并不是单纯客观的景物描写,“我”是存在于作品中的,从“采菊”和“悠然”中我们就可清楚的看出这当中必然存在一个“我”,其所说的“采菊”明明是“我采”,而其中的“悠然”也是“我”的一种状态,所以“无我之境”是物我达到和谐统一的一种状态,所以在这样的状态下“无我之境”就可以是“于静中得之”。
王国维的境界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作者:叶水涛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0年第08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现今谈词学免不了要谈到王国维,谈到《人间词话》。
王国维及他的《人间词话》,名气很大,有点文史常识和文学修养的,侃大山常常会提及。
说到王国维,少不了说他是教授的教授,是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齐名的清华四大导师之一。
王国维论词,最为脍炙人口的是他的三种“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今天一些做学问的人,常常会提及这几句词,以此自勉,也以此教导后之来者。
做学问而不知道这三种境界,则属孤陋寡闻无疑。
香港有位才子叫董桥,有段时间在内地颇有名声。
“读点董桥”,甚至成为文化人圈子里的流行语。
董桥也提出治学的三境界,他说:“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頒,十万工农下吉安。
”此为第一重境界;“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此为第二重境界;“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此为第三重境界。
这三句都出自毛泽东所写的词。
董桥的治学三境界的新论,似乎没有引起什么大的反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
董桥的确很有些学问,散文独具一格,但似乎也没有到非读不可的程度。
新创治学三境界说,比肩王国维,调侃一下当然可以,但就学术水准而言,当然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今天我们常把王国维论“境界”的表述抽离出来,不仅仅用于象征治学的境界,而且看作是理想追求与完美人格的隐喻。
三句话构成既相互呼应,又层次分明的完整意境,有美感,有张力,极富象征意义,也有充分的可阐释性。
从晏殊、柳永和辛弃疾的词作中摘句来形容三种“境界”,这当然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和丰富的学识,非王国维他人断难做到。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的三种之境界,原文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词句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大路都通向何方?王国维对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
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
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引用时用词稍不同)。
王国维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
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事业成败、仕途升迁等等。
王国维阐释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合的。
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事业也罢,仕途也罢,所有成功的者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放弃;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
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
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境界说是王国维标示词艺术特性的美学范畴。
他论词首标境界,《人间词话》第一条:“词以境界为上。
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有名句。
”
王国维认为自己的“境界说”高出于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
《人间词话》第九条:“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予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
这段话可以看出,王国维认为,自己的境界说比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更能探究到词的本质。
笔者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的确比兴趣说和神韵说高明。
但同时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提出不是空中楼阁,他的境界说的提出是建立在前人诗论成果的基础之上的。
王国维的境界说和兴趣说、神韵说有着内在联系。
那么王国维的境界说和严羽的兴趣说、王士祯的神韵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王国维认为其高出严羽、王士祯的地方又在哪里呢?下面我们来作一番分析。
严羽的兴趣说是针对北宋以来诗坛“以议论为诗”,忽视诗歌自身的审美特征的不良风气而提出的。
严羽提出诗有“别材”、“别趣”,要以“吟咏情性”为根本,这样诗才能给读者以精神的感染。
严羽所说的“别趣”就是兴趣,是指诗有其特殊的艺术旨趣,创作主体要以这样的旨趣为出发点,而不以一定的抽象道理的阐发为目的。
王士祯的神韵说是为了针砭清初诗坛流弊而提出的。
明代前后七子言必称盛唐汉魏,之后公安派以宗宋矫之,二者余绪延及清代。
无论肤附盛唐还是力追两宋,他们都一味追求诗歌的外在的表现形式,缺乏真情实感。
因此王士祯提出神韵说,强调把“沛然如肺肝流出”的真情看作为文之首,要求诗力求抒发真诚的感受,这是神韵说的一方面特征。
另一方面,在创作上,追求“味外味”的美学旨趣。
这是其神韵说的核心。
所谓的“味外味”,是指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获得来自诗中而又超越诗本身的指向诗外的一种审美体验。
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一脉相承,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诗歌美学传统。
我们总结兴趣说和神韵说的共同点:(一)两者都强调诗歌要“吟咏情性”,抒写真情实感。
(二)在诗歌的审美旨趣中都要突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之美。
这两个方面有其优点又有其缺点。
其优点在于重视了诗歌最核心的问题——情,即创作主体的性情感情。
这一点上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学思想中的进步的一面,是对传统中“文以载道”的文论思想的扬弃。
其缺点在于过分追求那种“意在言外”的艺术旨趣,而忽视甚至脱离了表现诗歌主体情感的最基础的东西——景、物,把诗歌中不可分割的情与景机械地割裂开来。
他们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空中之音,相中之色”等引导读者离开作品中实在的景物,去追求那种无形无迹的情感。
因此他们的诗论让人感到朦胧恍惚,难以捉摸。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对两者扬其长而避其短。
《人间词话》第六条:“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这段话我们可以为王国维的境界作一界定。
境界即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辩证统一和生动的艺术表现,是指景物与感情的内在统一和高度融合。
《人间词话删稿》三:“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关于境界说重视诗歌中创作主体的真实的情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这是王国维对兴趣说和神韵说优点的继承和发扬,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王国维境界说对其两者缺点的克服超越。
王国维的境界说克服了兴趣说和神韵说在审美体验中追求的“不落言荃”的虚幻的审美方式,让人们从诗歌最基础的构成因素——景物中,去把握创作主体的真感情,让人们走向更加切实的审美空间——情景高度融合,真切地把握诗歌真正的美,而不是没有基础的朦胧恍惚游离不定的“空中楼阁”。
王国维的文论的思维模式坚决恪守景——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以之为文学创作的圭■。
《文学小言》中王国维说:“文学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人间词话》第五六条:“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把文学定格在真实的情与景上,揭开了由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给文学创作欣赏蒙上的那层神秘的面纱,还文学以明朗清晰真切的本来面目,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它欣赏它,正像王国维所谓的“语语都目前”。
王国维说:“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是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这是关于造境与写景,即诗歌中所表现的内容,有理想与现实之分,然理想与现实又不可分,诗歌中所表现景与情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因此,诗歌中的理想不是高不可攀,它有现实生活的基础,是人们可能把握体验的。
又如“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之谓“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之谓“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都以客观的情与主体的情交融的程度为标准。
无论“有我”还是“无我”,都有情所寓于的景的存在。
王国维强调审美体验的确定性或明确性,如他主张“不隔”的境界。
“不隔”就是写景抒情要清晰明朗,“语语都在目前”,而反对情景含混朦胧的“隔”,让人犹如雾里看花,不能得到鲜明真切的审美感受。
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论思想的核心,它不但继承了由司空图开始的,严羽、王士祯一派文论思想的优良传统,而且打破了他们在文学的审美实践中朦胧神秘的审美倾向,给文学的创作与欣赏于切实明确的审美标准。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王国维的境界说为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学诗论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