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一篇: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的:1.了解气团的概念;掌握冷暖气团的性质差异;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锋面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特点,并综合出在冷暖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锋面系统的活动特点。
4、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教学重点:冷暖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教学难点:冷锋与暖锋的判断;冷锋、暖锋的降水区位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么一句诗吗?——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锋与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气旋、反气旋和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旋和反气旋,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锋与天气。
讲授新课: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1页的第2段,找出气团的定义和类型。
2、从温度、湿度、密度、气压四个方面来比较冷暖气团性质差异。
3、过渡:咱们在三圈环流中讲过,从高纬度过来的冷气团和从低纬度过来的暖气团会在南北纬60°这个地方相遇,这两个冷暖不同的气团相遇后会形成什么?(极锋)好!咱们接着一起来看一下这个锋是怎么形成的。
4、演示锋的形成,提出锋面的概念,让学生注意观察冷暖气团的相对位置。
(为什么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一上一下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会稳定存在吗?这时锋面附近的天气有何特点?)5、总结锋面的特点,并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6、演示冷锋、暖锋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注意观察动画,根据两个动画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不同,大胆地判断哪个是冷锋,哪个是暖锋,及简单地说明理由。
7、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动画及课本里的示意图动手画一下冷、暖锋的示意图,请两位同学上来画(在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降水的位置及雨线倾斜的方向)8、教师讲解及总结。
高中地理_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和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分析这两条标准,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具体要求:1、课标旨在使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本节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做出适当的拓展分析。
3、导致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
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以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4、学习自然灾害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防灾、减灾。
因而除了解气象灾害的危害外,更主要的是认识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锋面的形成、分类,认识在冷锋或暖锋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现象。
(2)运用简易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认识天气系统的影响,树立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二)教学重点掌握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点(三)教学难点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点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直观演示法、对比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动手绘图法、情境导入法四、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由讨论,自我归纳。
2、让学生在读图—分析—总结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规律;3、从事实案例出发,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与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活力。
4、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具体学法有:图文转化法、兴趣学习法、绘图法、对比分析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具多媒体、PPT课件、必修一课本、自制导学案七、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听过这样一句古话,它是用天气的变化来形容世事的无常,叫做“天有不测风云”。
高中地理_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锋面、气旋、反气旋的形成过程,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绘制锋面、气旋、反气旋示意图,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基本技能。
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提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重难点分析:1.重点:锋面系统与天气特征;气旋与反气旋与天气特征。
依据:这几种天气系统对我国影响巨大,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它们有关,也是高考主干知识和易出点。
2.难点:冷锋、暖锋的天气变化特征。
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
依据: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且难以区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容易记错三教法分析(1)“翻转课堂”教学法:学生课前先看视频,自学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分析法:引导学生关注形成过程,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规律,便于理解和掌握。
(3)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合作竞争,活跃课堂气氛。
(4)多媒体演示法:使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化、具体化,易于理解,加深印象。
四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法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
2.图文转化法让学生动手画图,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加深理解。
3.手势记忆法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判断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帮助强化记忆,增强学习兴趣。
4.对比分析法将冷锋、暖锋对比,气旋、反气旋对比,找出区别,加深记忆。
5.知识迁移法将知识迁移到现实中,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指导学生会看会听天气预报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活动要求点拨讲解导入新课放映视频电影龙卷风广西寒潮预报泰安市天气形势变化图引导学生分析天气系统变化及原因天气系统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锋的形成和特点观察锋面示意图放映锋面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锋面示意图,从画面中引出冷气团和暖气团。
(注意比较其温度、气压、湿度等物理性质)。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自然地理》第二章第五节《常见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系统的形成机制、分类及其天气特征;常见天气系统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学会识别和分析常见的天气系统,提高天气预测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概念及天气特征。
难点:天气系统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气压分布图、天气符号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地图、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天气系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15分钟)讲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结合地球仪、气压分布图进行直观演示。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识别和分析常见的天气系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注不同天气系统的位置,并分析其天气特征。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7. 课堂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实时天气变化,分析当前天气系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常见天气系统》2. 板书内容:气旋、反气旋的概念及特点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特征天气系统的识别和分析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地区的天气系统,并预测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
列举三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2. 答案:答案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系统的变化。
高中地理_大气环境—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教材分析】对于大气中经常发生的阴晴风雨雪等天气现象,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在本单元的前两节内容中,我们也对大气的组成、运动以及气压带和风带有了一定的学习,这就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基础,而本节的内容则是对形成各种天气现象的常见的天气系统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
这样,为接下来学习全球气候以及气候变化等知识奠定了基础,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②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形成机制,并能用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其形成过程。
③使学生能够认识并记忆几种天气系统对天气、尤其是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片,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②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目标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与形成特点。
难点:冷暖锋的判读以及几种天气系统对天气、尤其是我国天气的影响。
【学法指导】1.学会运用图表:使学生熟悉几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与特点,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运用故事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入新课。
比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图片,向学生展示冷暖锋的形成过程并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不同之处,更好的加深学生对于冷暖锋特点的记忆,从而学会冷暖锋的判读。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设问,引导学生分析天气系统对于天气的影响,师生进行互动讨论、探究、归纳。
2.3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1.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2.分类:冷锋、暖锋。
二、气压系统1.分类: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2.比较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情分析授课教师:收听天气预报是学生在日常生产中了解天气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于天气的成因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同时,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但推理能力较差,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还不能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教学反思(最新版)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教学反思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教学反思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教学反思篇一: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常见的天气系统”,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说教材(1)说课标要求首先我要说的是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分析就是要透过现象,探究本质,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
(2)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接着我要说的是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继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之后,从微观角度介绍影响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同时,也为后面自然灾害如洪涝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预报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3)说教学目标,然后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气团的概念、分类和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2)了解锋面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3)理解锋面系统形成的天气特征。
通过阅读冷锋、暖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4)理解低压、高压系统与天气特征。
通过学生绘制气旋、反气旋的气流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
(5)了解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特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气团的概念、分类与天气特征,锋面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通过观看动画演示,列表比较冷锋与暖锋的天气特征。
(3)通过观看动画演示,绘制气旋与反气旋在水平方向的气流流动,列表比较气旋与反气旋及天气特征。
(4)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锋面气旋及天气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篇一:《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目录一、教学内容分析 (1)1. 地位与作用 (1)2.学时 (1)3.教材结构 (1)4.教材重点难点 (1)二、学情分析: (1)三、教学目标设计: (1)1.知识与技能 (1)2.过程与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四、教学方法设计: (2)五、学法指导: (2)六、教学过程: (3)七、学习流程图 (5)《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 地位与作用本节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第三节《大气环境》。
本节是继“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之后,从微观角度介绍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
在简单天气图中,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判断天气状况,既是本节的概况和总结,又是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重点内容,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实际,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单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并为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2 学时:一课时3 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冷锋、暖锋对天气影响及其原理;(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对天气影响及其原理;(3)锋面气旋的分析。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2)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身心发展都达到成熟水平,如观察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等的发展都进入最佳时期。
上了高中,如果不注意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不注意培养思辨能力和想象能力,就会使高中的学习越来越困难。
本节学习中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收听天气预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气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于天气的成因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天气雨气候的区别,读过常见的天气符号和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对锋面天气现象有初步认识,但是锋面理论的学习比较抽象,再加上这部分在教材上呈现的比较简洁,学生不容易理解。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天气系统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暖气团、锋面等。
2. 了解各种天气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形成的原理。
3. 学习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如:高压系统带来的晴朗天气,低压系统带来的阴雨天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难点:理解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和天气变化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形成原理。
2. 利用图片、图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天气系统。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天气系统的认识和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 进行户外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天气系统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讲解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暖气团、锋面等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形成原理。
4. 户外观察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亲身感受天气系统带来的天气变化。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形成原理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
3. 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教学拓展:1. 探讨天气系统与气候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系统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2. 介绍气象学在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气象灾害预警,提高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
八、教学资源:1. 教案、PPT、图片、图表等教学资料。
2. 户外观察实践所需的仪器设备(如气温计、湿度计等)。
3. 互联网资源,如天气预报、气象科普网站等。
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感受天气系统的变化。
《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1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和锋面系统,并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天气的关注和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常见天气现象,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并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天气现象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常见天气系统的图片和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2. 准备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卡片,用于课堂讨论。
3. 准备一些相关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后阅读。
4. 制作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们将通过观看一段关于天气系统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天气系统的学习。
然后,我们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遇到的天气情况,启发他们对常见天气系统及其形成原因的探究欲望。
2. 展示常见天气系统:我们会向学生展示一系列的常见天气系统图片,如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锋面系统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天气系统的类型和特征。
3. 探讨天气系统的影响:我们将引导学生讨论天气系统对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帮助他们理解天气系统的重要性。
4. 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天气系统,我们将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天中的天气变化,以及不同天气系统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5. 课堂互动:在课堂中,我们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天气系统的知识。
6. 总结与作业:最后,我们将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一些与天气系统相关的作业,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阅读: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们将在课后推荐一些与天气系统相关的阅读材料,如气象学家的研究报告、科普文章等,供他们阅读参考。
8. 延伸课堂: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将组织一些与天气系统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气象观测、气象知识竞赛等,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气象学与天气学》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气象图分析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关心天气、保护环境的思想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基本概念,学会分析气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气象图、黑板、粉笔。
2. 学具:气象图分析工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兴趣,导入新课。
细节:播放台风、沙尘暴、寒潮等天气现象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天气系统。
2. 知识讲解:(1)气旋:讲解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反气旋:讲解反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锋面:讲解锋面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气象图,讲解如何判断气旋、反气旋、锋面,并预测天气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分析气象图,判断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气旋、反气旋、锋面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板书右侧:气象图分析方法和天气预测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给定的气象图,判断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2. 答案:详细解答步骤和天气变化预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象预报,了解更多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气象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2. 气象图分析方法和天气预测步骤。
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一、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原因及特点1. 气旋的形成原因:气旋是由于地球自转、地表非均匀加热和大气层结不稳定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旋转性低气压系统。
高中地理_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绘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对天气的影响。
2、提高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能够判读常见的天气系统图。
3、通过对点演练和针对训练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冷暖锋、高低压以及锋面气旋的判读2、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3、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比分析、实战演练【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一、锋与天气1.锋面特征(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等天气。
[特别提醒]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较而言的,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1)冷锋(2)暖锋(3)准静止锋3.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1)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天气。
(2)暖锋: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
(3)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天气系统气压水平气流(低空) 垂直气流天气状况低压(气旋) 中心气压值低,向外逐渐增高由四周流向中心上升常出现阴雨天气高压(反气旋) 中心气压值高,向外逐渐降低由中心流向四周下沉常出现晴朗天气(1)概念: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A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处。
(4)常见地区:中纬度地区。
锋面与天气[例1](经典高考题)2013年7月30日❶,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❷,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1观课议课活动结束了,经过认真的总结及反思,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学案教学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我采用了学案教学,设计好学案让学生提前回家进行复习并带有问题的参与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学案教学的确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而且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2、反思性教学的有效性平时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缺少预习环节和自我反思环节,于是在对本节课设计的时候我就在学案中设计了两个环节,一个是预习体会,另一个是课堂反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完成整个的学习过程。
预习体会是在课前完成的,可以帮助学生找出知识的遗漏点,并带着自己的问题听课,听课更具针对性。
课堂反馈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是学生在学习完本节课内容之后,通过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反思。
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反映的比较好。
3、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采用视频导入,并让学生观看冷暖锋过境的动画,来自己分析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通过自己的观察,自己思考,自己回答,来解答课堂的知识点。
有针对文科生有拓展训练。
讲练结合能够做到及时巩固。
4、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本节课以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如“知识整合”部分采用了提前预习,课堂学习的方法。
对于冷暖锋示意图,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图的方法加深印象。
对于冷暖锋的判定,采用了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共同完成,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本节课遵循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可以联系实际的内容,如:讲课时正好经历寒潮天气,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的兴趣。
(完整word版)《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在常见的天气系统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要达到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气旋和冷锋的案例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从而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与天气的关系”这个教学重点,克服“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这个教学难点。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呢?那么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课对教与学进行如下处理:本课教师主要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全员参与活动,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
本课的设计中,我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
先引出天气系统中的锋面系统和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将高、低气压系统调到前面先提出,这样能更加自然的进入本节课的讲解,同时为下节课的高低气压系统也做了一个铺垫。
在讲解气团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利用现实中的情况,用黄图盛中学作为一个例子,使学生比较好的接受了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
在锋面系统的教学中,我选择冷锋作为教学案例重点分析,与学生共同探究其基本原理,随后让探究学生暖锋的特点,并分析一个地区暖锋过境前后的一个情况。
另外在教学中还培养学生应用列表比较学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通过列表比较,归纳共同性,区别差异性,使学生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师生共同列出对比指标,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顺利进行知识迁移。
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通过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等环节证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较好,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策略进一步研究,从而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8篇)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8篇)《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篇1一、复习导入二、合作沟通,详细研讨第3~6段1、同学精读,揣摩语言的生动形象。
2、投影显示薄云图片,请同学结合课文的细致描绘,认真观看云的形态变化,绽开丰富的联想,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思索:(1)语段中清楚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请以简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态变化、特征以及预示的天气变化等情形对比。
同学回答,老师明确:(1)分类说明法是把事物根据肯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晰。
本段把薄云分为四种,一一介绍,有条不紊。
它们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点。
列表如下:(2)第明确: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3)第3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出一个例子。
明确:平实说明:卷云和卷积云都非常身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生动说明: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均匀,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
3、记叙文中,比方是一种修辞方法;说明文中,运用比方来说明事物,叫做比方说明法,一般简称为打比方。
课文中打比方的运用,使得行文生动活泼,饶好玩味。
请仿照示例造句,从外形入手,绽开充分的想像和联想,既考虑静态,又兼顾动态,以求动静结合之妙。
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造句:(1)夜幕四合,四周的群山?(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同学回答,老师示例:(1)夜幕四合,四周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4、第4、5、6段的写作思路与第3段相同,请同学仿照对第3段的分析以图表的形式标示这三段的内容要点。
同学合作完成,老师示例:5、“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殊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
高三复习课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完整版)高三复习课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常见的天气系统》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对天气的影响。
2、提高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能够判读常见的天气系统图。
3、通过对点演练和针对训练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冷暖锋、高低压以及锋面气旋的判读2、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3、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比分析、实战演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情景(引导学生回忆近几日天气的变化特点,说出天气变化带给自己的感受,引出本节课)情境问题:今天出门在外同学们有什么感受?那昨天呢?前天呢?学生回答:冷、热。
引出新课: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忽冷忽热的感觉,它和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来重温天气系统。
【知能构建】天气的影判读对天气的影- 1 -转折:首先我们来重温锋面系统一、锋面系统问题探究1:冷、暖锋过境前、时、后,天气状况怎样?1、教师动画演示,学生观察动画思考归纳【设计思路】: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探究问题【学生明确】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冷锋气温高、气压低刮风、阴天、雨雪、降温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气温低、气压高连续性的降雨天气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2、以我国具体的天气实例为主,简单介绍准静止锋,使学生明确准静止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即可。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①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6~7月):江淮准静止锋②云贵高原东北(城市:贵阳)的冬雨连绵(天无三日晴):昆明准静止锋③华南准静止锋(南岭一带);④天山准静止锋。
3、通过讲解中国东南沿海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说明锋面是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并使学生牢记中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南岭五,江淮六,两北七八九回头。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 1一、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2、通过阅读地图,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正确的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认识基本的天气符号,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3、形成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思想观念,同时树立人地协调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难点】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生活实例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说的天气与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别吗?”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1、天气和气候结合教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讲解补充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练一练】下列词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2、天气预报和常见天气符号【过渡】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多媒体播放收看天气预报)【问题】(1)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2)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3)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学生活动】(1)看卫星云图。
(2)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3)根据天气符号识别天气情况。
【教师活动】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详细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原理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天气现象;如何通过天气预报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学会通过天气预报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并预测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
3. 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分析及预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原理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重点:学会通过天气预报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并了解其天气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天气预报图、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段有关天气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及其变化。
2. 新课导入:讲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天气预报图,让学生观察并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4. 例题讲解:针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分别给出一个例题,详细讲解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几个关于天气系统识别和天气预测的题目。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解题过程,互相学习,提高解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2. 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天气特征。
3. 天气预报图的识别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原因。
(2)观察当地天气预报图,识别并描述最近的天气系统,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
2. 答案:(1)气旋:大气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地转偏向力,使空气旋转上升,形成低压区,即为气旋。
反气旋则相反,为高压区。
(2)锋面系统:冷、暖气团相遇,形成倾斜的锋面,锋面上的天气现象丰富多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分类及其特征。
2. 学会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提高天气预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与反气旋、锋面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不同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气象图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气象学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我国各地的天气变化,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讲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详细讲解气旋与反气旋、锋面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实例,讲解如何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系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天气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2. 常见天气系统分类及其特征(1)气旋与反气旋(2)锋面系统3. 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4. 例题讲解与分析5. 课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旋与反气旋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答案:(1)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四周向中心辐合。
常带来阴雨天气。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中心向四周辐散。
常带来晴朗天气。
(2)根据天气图分析,该天气系统为锋面系统。
预测未来天气变化:锋面过境时,天气变化剧烈,可能出现阴雨天气;锋面过后,天气逐渐转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天气变化,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系统,提高天气预报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气象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结构:
“常见天气系统”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3节是在前两节讲述的大气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讲述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2、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三种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的概念,理解锋面的概念,锋面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
(2)通过从气温、气压、降水、风等方面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锋面移动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
(3)了解寒潮的危害,认识其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4)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5)举例说明锋面系统对当地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采取读图分析法、对比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理解,通过比较,认识他们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2)设置一系列的设问和讨论话题,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
(3)锋面系统是由气流运动而产生的天气现象,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将复杂的气流运动进行分解,变空间想象为直观形象的动感画面,帮助学生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天气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正确认识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区分冷锋与暖锋。
(2)在锋面经过的不同时段某地区天气变化规律。
学生学情分析
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热力环流、全球性大气环流),在日常的生活中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欲望,但认识不够深刻需加以引导,学生的空间感差、中国地理知识缺乏增加了本课学习的难度。
教学过程: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板书设计: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与天气
1.气团
(1)概念
(2)分类
(3)天气
2.锋面
(1)锋及分类
(2)锋与天气
冷锋与天气
天气状况1_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雨雪,较大的风
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暖锋与天气
L
天气状况1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状况
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准静止锋与天气
教学反思
1、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乡土地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了课件、多媒体软件等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具体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得到了成功感并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通过读图分析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由被动学习到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了主动学习的转变。
3、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的动态演变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在解决这些重点难点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探究等,多数结论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观察讨论、对比总结、教师引导、补充得出。
通过学习,学生除全面正确地理解掌握了常见天气系统,在协作探究的过程中团队协作的意识得到加强,还结合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明确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4、注重读图能力培养,体现学科特点。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判读原理示意图的能力,并通过图像系统的判读,培养学生初步识读简易天气图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形成地理的空间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