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地理教材《常见的天气系统》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天气现象;高低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学会判断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 了解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能解释其对应的天气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
难点: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现象的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气压计、风向仪;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我国各地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关注,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差异这么大?”2. 新课导入:介绍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 案例分析:讲解气旋、反气旋的判定方法,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举例说明。
4.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实例。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3. 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天气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判断下列天气图中的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解释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应的天气现象。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和锋面系统形成过程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天气系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天气系统的分类及特点;2. 教学目标中学会判断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现象的解释;4. 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设置及答案解析。
高人教版中地理必修一2.3《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要求:论文结构完整,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具有创新性。
3.引导学生掌握天气系统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会根据天气系统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分析天气数据,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节内容:
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系统的形成、发展及影响。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图,识别冷锋、暖锋、气旋。
2.针对练习题中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安排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天气现象,验证课堂所学知识。
4.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给予解答,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系统的原理和作用。
3.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天气图、动画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天气系统的变化。
5.开展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天气系统的实际影响,提高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常见天气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强调天气系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关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改进和调整。
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气候与天气》的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概念与分类,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常见天气系统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与分类,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常见天气系统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天气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关注气候变化的责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常见天气系统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天气图分析天气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地球仪。
2. 学具:地理图册、天气图、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天气系统。
2. 新课导入:(1)讲解天气系统的概念与分类。
(2)介绍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常见天气系统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的天气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4. 例题讲解:(1)分析一道关于气旋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2)分析一道关于反气旋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3)分析一道关于锋面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天气图判断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
(2)分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强调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与分类2. 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常见天气系统的特征3. 天气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旋、反气旋、锋面的特征。
(2)分析一道关于天气系统的天气预报题目。
2. 答案:(1)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风向呈逆时针旋转。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风向呈顺时针旋转。
高一地理必修1第2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详细介绍常见天气系统的类型、特征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a.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
b.暖锋:暖锋过境时,天气转晴,气温升高。
c.高压系统:高压系统控制下,天气晴朗,风力较小。
教学策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天气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天气系统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6.课后拓展,巩固提高: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策略: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后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
提交形式:活动方案,字数不限。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保证作业质量。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4.作业完成后,学生应认真检查,确保无误,为课堂上的交流与分享做好准备。
提交形式:书面报告,字数不限。
2.请学生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a.以我国某地区为例,分析冷锋过境时的天气变化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b.探讨暖锋过境时,为何会伴有晴好天气?
c.分析高压系统与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特点。
提交形式:小组合作完成,形成一篇研究性报告,字数1000字左右。
4.掌握天气系统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会根据天气系统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气象图表和卫星云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案《常见天气系统》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案《常见天气系统》【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
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今年的9月3日特别有意义,它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阅兵仪式了吧?这些镜头,你们还记得吗?【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
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
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
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
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
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
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2024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024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分析天气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天气系统示意图。
3.相关气象数据。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一)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气象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吗?它们对天气有什么影响?(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
(三)课堂讲解1.讲解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锋面系统的特点。
2.结合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天气系统的结构。
(四)案例分析1.分析我国南方某城市某日的天气情况,让学生判断是哪种天气系统影响。
2.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五)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
2.强调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第二课时:天气系统与人类活动(一)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2.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系统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天气系统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三)课堂讲解1.讲解天气系统对农业、交通、建筑等方面的影响。
2.分析人类如何利用天气系统为生产生活服务。
(四)案例分析1.分析某地区因天气系统影响导致的自然灾害,让学生思考如何防灾减灾。
2.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五)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天气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强调关注天气变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第三课时:实践与应用(一)导入新课1.回顾前两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如何利用天气系统为生产生活服务?2.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中的天气变化。
(二)实践操作1.让学生利用气象数据,分析某地区的天气系统。
高一年级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精心整理高一年级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一】本节内容的设计从教材结构上讲是用于回答本单元引言部分提出的两个设问:“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和“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下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天气的变化特点。
3、理解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关系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技能训练:1、培养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分析解读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关系图。
2、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带来的天气(气旋)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2、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学习有用的地理,将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指导生活。
【二】〔新课导入〕播放近期江苏省天气预报(参考材料:2004年11月1日),提醒学生注意发生在江苏省的阴、晴、风、雨等天气现象。
选取江阴市为参考地点,注意江阴市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天气现象变化。
由对冷空气、气,气团移动符号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典型实例冷锋暖锋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阴天、降雨、刮风、降温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寒潮、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的大风、沙暴等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梅雨”〔交流点评〕突破这一重点难点,要抓住两个运动变化的关键:一是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
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的锋面为冷锋,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移动形成的锋面为暖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展开“拉锯战”而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
二是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等差异明显,所以当锋面过境时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就冷锋而言,冷锋过境前天气晴暖,过境时出现降温、阴雨、大风天气,过镜后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的关系略。
在秋季和春季,我们经常听到天气预报说寒潮来袭,造成大风、降温、冻雨等灾害;而在夏季,我们听到更多的可能造成大风、暴雨灾害的是台风。
播放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6日登陆浙江省的视频材料,引入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介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3常见天气系统优秀教学案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探讨、分析某一天气系统。例如,小组一分析高压系统,小组二分析低压系统,小组三分析锋面系统等。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主动探究的能力。最后,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进行交流分享。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结束前,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最后,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地理素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增强学生对天气系统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东部地区的梅雨季节,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服务社会、关爱民生的责任感。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以我国东部地区梅雨季节为切入点,将抽象的天气系统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天气系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本节课围绕“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以及热带气旋”展开,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天气系统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探讨某一天气系统。例如,小组一探讨高压系统,小组二探讨低压系统,小组三探讨锋面系统等。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深入理解天气系统的特点和影响。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归纳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以及热带气旋的特点、形成条件和影响。指出这些天气系统在我国东部地区梅雨季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暖气团交汇区)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3. 能够分析实际天气现象,判断所属的天气系统。
二、教学内容1. 天气系统的概念和分类2. 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3. 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4. 冷暖气团交汇区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5. 实际天气现象的分析与判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暖气团交汇区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难点:实际天气现象的分析与判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天气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天气现象,判断所属的天气系统。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分析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
2. 新课导入:讲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3. 案例分析:分析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暖气团交汇区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天气现象,判断所属的天气系统。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现象。
6.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天气预报,分析其中的天气系统,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思路、逻辑表达能力,以及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天气预报视频:用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天气系统示意图:用于讲解和展示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
3. 实际天气现象案例:用于分析weather systems 的影响。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和机制。
2. 教学重点: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影响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地图、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讲解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讲解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 实例分析:分析近期我国发生的典型天气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进行解答。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高压和低压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2. 锋面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3. 气旋和反气旋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 答案:(1)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地球表面形成高压和低压区域。
特点:高压区域气压高,天气晴朗;低压区域气压低,天气阴雨。
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常见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气团、锋面、高低气压系统、台风等天气系统的形成机制、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类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天气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团、锋面、高低气压系统、台风等天气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机制及其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气象图表、PPT课件。
2. 学具:地理图册、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变化的原因,引出天气系统这一概念。
2. 讲解:(1)介绍气团的概念、分类及特征,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讲解锋面的形成、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结合图表进行讲解。
(3)分析高低气压系统的形成、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以我国常见的寒潮、台风为例进行讲解。
(4)介绍台风的形成、结构及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台风对我国的影响。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一地区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常见天气系统2. 板书内容:(1)气团(2)锋面(3)高低气压系统(4)台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我国某一地区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该地区的天气系统类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气象预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天气现象,提高地理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地理实践活动,如气象观测、天气分析等,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突出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2.分析报告:针对某一特定天气系统(如冷锋、暖锋、高压或低压),从其特征、形成、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分析报告。
3.案例研究:选择一个近期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分析其背后的天气系统原因,探讨如何减少此类事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关于我国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典型天气现象的视频,如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等。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随后,提出问题:“这些天气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它们背后的天气系统又是如何运作的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利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常见的天气系统》。
3.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效果: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实地观测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天气系统的运行机制。
4.小组合作,促进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实践活动,提升能力:设计天气模型制作、气象报告撰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天气系统的理解。
3.学生通过学习锋面理论,能够解释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如寒潮、暴雨、大风等,并预测其可能的发展趋势。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结合地理环境,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着重于以下方面:
1.采用案例分析、图表解析、实地观测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天气现象有直观的感受和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章节的学习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学生对天气变化充满好奇心,对天气系统的影响因素和运行机制有探究的欲望。然而,由于天气系统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抽象概念和复杂关系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其次,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所培养,但面对更高层次的气象图表和数据分析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待于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提供适宜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掌握天气系统知识的同时,提升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2)掌握锋面系统的形成、发展和影响;(3)了解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天气图,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2)利用气象资料,分析锋面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3)运用模型演示,理解高压和低压系统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兴趣,提高观察和分析天气现象的能力;(2)使学生认识到天气系统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气候变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2)锋面系统的形成、发展和影响;(3)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锋面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系统对生活的影响;(2)提问:你们知道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教学新课:(1)讲解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2)介绍锋面系统的形成、发展和影响;(3)讲解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3. 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气象资料,分析锋面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小组展示:让学生运用模型演示,解释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变化。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2. 观察天气预报,分析实际案例中锋面系统和高压低压系统的影响;3. 思考:如何利用天气系统的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2. 学生对天气系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 学生对天气系统在农业和生活中的应用意识的培养。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优质教案精选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自然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内容包括: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天气图,识别和预测天气系统带来的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天气、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天气图。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近期我国各地的天气变化,引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关注。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天气现象?”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气团:介绍气团的概念、分类和特征,结合天气图讲解气团的移动规律。
锋面:讲解锋面的形成、分类和特征,分析锋面天气的特点。
气旋与反气旋:介绍气旋、反气旋的概念、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天气图,分析不同天气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案例分析:讲解近期我国某地出现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识别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4. 例题讲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目中涉及的天气系统。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常见天气系统》2. 内容:气团:概念、分类、特征、移动规律锋面:形成、分类、特征、天气特点气旋与反气旋:概念、特征、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近期我国某地出现的天气系统,描述其特征并预测未来天气变化。
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的天气图,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天气系统》的第二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材介绍了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锋面系统等,并详细解析了这些天气系统的特征、成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成因,理解各种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成因的能力。
3. 通过对天气系统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成因,理解各种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机制和复杂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地球仪、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为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变化。
2. 知识讲解:讲解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锋面系统的特征、成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天气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天气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天气系统的类型和影响。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天气系统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恶劣天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常见的天气系统1. 高压系统特征: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成因:空气下沉,水汽凝结少影响:晴朗、干燥天气2. 低压系统特征: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成因: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多影响:阴雨、潮湿天气3. 锋面系统特征:冷暖气团交汇,形成锋面成因:地形、季节、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天气变化剧烈,常伴有降水七、作业设计1. 描述高压、低压和锋面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答案:高压系统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天气晴朗、干燥;低压系统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天气阴雨、潮湿;锋面系统是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天气变化剧烈,常伴有降水。
2. 分析实际天气现象,判断其所对应的天气系统类型。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气旋和反气旋的、结构、运行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天气系统能力的提高。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和运行规律。
教学重点: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地球仪。
2. 学具:地图、图表、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讲解:(1)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气旋和反气旋的、结构、运行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实例,让学生分析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锋面系统(1)形成(2)特点(3)影响3. 气旋和反气旋(1)(2)结构(3)运行规律(4)对天气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分析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详尽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1.3《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b.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c.学生针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查漏补缺。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2.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如气旋、反气旋、锋面等。
3.教学步骤: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传递天气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云图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对天气系统动态变化的理解。
3.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技能。
2.针对教学难点,采取以下策略:
a.以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共同分析天气图,互相交流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b.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如GIS、卫星云图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天气系统的动态变化。
c.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天气系统的变化,加深对天气图的理解和解读。
3.教学过程注重以下方面:
3.设计一份关于天气系统知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测试卷,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卷涵盖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学习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4.请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了解天气系统在实际气象预报中的应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撰写一篇关于如何读懂天气预报的文章。文章要求内容包括: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天气系统的识别、如何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活等。通过这一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4年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2024年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常见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的形成与分类;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常见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
2. 使学生了解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现象的影响,提高天气预报的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气象图表、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地图、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
a. 气旋:大气中水平气压较低的旋转性天气系统。
特点: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风向由四周向中心汇聚。
b. 反气旋:大气中水平气压较高的旋转性天气系统。
特点: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风向由中心向四周发散。
c. 锋面:两种不同气温、湿度、风向的气团相互接触形成的边界。
分类:暖锋、冷锋。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某地区的气象图表,引导学生识别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气旋、反气旋、锋面影响的天气预报题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注出不同天气系统的位置,并分析其对天气现象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气旋:概念、特点、影响。
2. 反气旋:概念、特点、影响。
3. 锋面:概念、分类、影响。
七、作业设计答案:根据图表分析,天气系统分别为:气旋、反气旋、暖锋、冷锋。
各天气系统对天气现象的影响如下:(具体答案略)2. 课后拓展: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常见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常见天气系统,使学生对天气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1一、复习导入二、合作交流,具体研讨第3~6段1、学生精读,揣摩语言的生动形象。
2、投影显示薄云图片,请学生结合课文的细致描绘,仔细观察云的形态变化,展开丰富的联想,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思考:(1)语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请以简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态变化、特征以及预示的天气变化等情形对比。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分类说明法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
本段把薄云分为四种,一一介绍,有条不紊。
它们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点。
列表如下:(2)第明确: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3)第3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出一个例子。
明确:平实说明: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生动说明: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3、记叙文中,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说明文中,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物,叫做比喻说明法,一般简称为打比方。
课文中打比方的运用,使得行文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请仿照示例造句,从形状入手,展开充分的想像和联想,既考虑静态,又兼顾动态,以求动静结合之妙。
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造句:(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学生回答,教师示例:(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4、第4、5、6段的写作思路与第3段相同,请学生仿照对第3段的分析以图表的形式标示这三段的内容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导语】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动时,便能成了习惯;从
而形成性情,而性情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
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作者高一频道为莘莘学子整理了《高一
年级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期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
本节内容的设计从教材结构上讲是用于回答本单元引言部分提出
的两个设问:“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和“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
生活有哪些危害”;也是在第一节“冷热不均引发大气运动”的理论基
础上,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全球大气运动框架下对各地区常见
天气系统的具体分析,完全了前面所触及的知识,如高气压、低气压、
极锋等;另外,本节内容的掌控更可使学生将地球上的大气有关知识学
以致用,分析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要求:
1、掌控有关气团、锋面、锋线及锋的概念,知道气团、锋面的分类。
2、掌控不同锋面、同一锋面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同一锋面控制下
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天气的变化特点。
3、知道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关系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技能训练:
1、培养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分析解读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与
天气关系图。
2、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
二、进程与方法
1、结合近期天气变化状态引入主要天气系统的类型。
2、Flash课件演示锋的形成、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运动变化进程,从动态的角度掌控锋的有关组成部分及其运动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3、读图2.21“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散布(局部)”并结合flash课件演示知道掌控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概念并从动态的角度知道气旋、反气旋的演变进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正确知道天气现象的产生、变化,建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当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2、使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学习有用的地理,将所掌控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指导生活。
【二】
〔新课导入〕
播放近期江苏省天气预报(参考材料:2004年11月1日),提示学生注意产生在江苏省的阴、晴、风、雨等天气现象。
选取江阴市为参考地点,注意江阴市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天气现象变化。
由对冷空气、暖空气的感性认识引入气团的介绍。
〔指导探究、讨论交换〕
Flash课件演示锋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锋的主要组成有哪些?结合图2.18锋的形成,除掌控锋面、锋线、锋前、锋后等名
词,对照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等,还应重点引导学生从动态的角度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视察冷暖空气的运动、锋的形成。
Flash课件演示冷锋及其天气、暖锋及其天气、准静止锋及其天气,引导学生视察各个锋面中气团的运动状态、天气的变化情形及成云致雨的进程,结合图2.19冷锋及其天气、图2.20暖锋及其天气,对照总结冷锋、暖锋与准静止锋的差异,注意重点视察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及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差异。
讨论完成填表:
锋面
气团移动
符号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典型实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从多角度,用多种情势进行交换,交换参考
以下:
锋面
气团移动
符号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典型实例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阴天、降雨、刮风、降温
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顺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寒潮、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的大风、沙暴等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多云、连续性降水
暖气团控制,气压降落,气温顺湿度上升,天气放晴。
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的暖锋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权势相当
晴朗
连续阴雨天气
天气放晴,具体情形受过境后的控制气团影响
“梅雨”
〔交换点评〕
突破这一重点难点,要抓住两个运动变化的关键:一是冷暖气团
哪个为主动。
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的锋面为冷锋,暖空气主动
向冷空气移动形成的锋面为暖锋,冷暖气团权势相当展开“拉锯战”而
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
二是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等差异
明显,所以当锋面过境常常伴随云雨、大风等天气。
就冷锋而言,冷锋
过境前天气晴暖,过境时显现降温、阴雨、大风天气,过镜后气温、湿
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放晴。
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的关系略。
〔知识运用〕
小组讨论,完成P45活动。
从锋面系统活动的一样分析进程,即
先判定是什么锋面,其运动状态如何,从该锋面到之前、到之时、到之
后的天气情形知道其动态演变进程。
〔联系生活〕
指导学生去发觉生活中存在的锋面系统活动及其对天气现象的影响。
播放寒潮、梅雨的视频短片,结合案例2“寒潮及其危害”,了解
寒潮、梅雨对我们日常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巩固拓展有关锋面的知识。
〔承转〕
在秋季和春季,我们常常听到天气预报说寒潮来袭,造成大风、
降温、冻雨等灾害;而在夏季,我们听到更多的可能造成大风、暴雨灾
害的是台风。
播放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6日登陆浙江省的视频材料,引入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介绍。
〔指导读图〕
读图2.21“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散布(局部)”掌控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概念,
明确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气压散布状态,气旋与反气旋是指气流状态,它们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写。
〔指导探究、讨论交换〕
Flash课件演示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形成、发展及其运动变化,指导学生重点视察不同半球、不同气压系统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发展变化情形并进行比较。
结合图2.22气旋与天气和图2.23反气旋与天气讨论完成填表:
系统
气压状态
近地面气流状态
南北半球差异
中心气流
天气状态
气旋
反气旋
鼓励学生从全面动态的角度进行交换,注意对照近地面、高空气流、气压差异,交换参考以下:
系统
气压状态
近地面气流状态
南北半球差异
中心气流
天气状态
气旋
低气压
中心
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北半球逆时针旋转
南半球顺时针旋转
上升
阴雨天气
反气旋
高气压
中心
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下沉
天气晴朗
〔交换点评〕
水平方向上知道近地面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关键是根据气压中心的气压状态判定气压梯度力、所在半球判定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根据三个力的共同作用肯定气流运动方向。
另外需要指出在高空气流不受摩擦力的影响,终究的活动方向是与等压线平行的旋转运动。
垂直方向上知道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天气特点的关键是气
流的垂直运动与气温的关系:低压中心空气上升,温度着落,水汽容易
凝聚,成云致雨;高压中心气流下沉,温度增高,水汽不易凝聚,天气
晴朗。
〔知识运用〕
小组讨论,完成P47活动。
引导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给学生充
分的发挥空间,对于学生给出的各种答案进行科学评判,鼓励学生从生
活中总结、从多角度总结。
〔联系生活〕
回放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6日登陆浙江省的视频材料,结合案例2“台风及其危害”,读图2.24台风结构示意,巩固拓展气旋
的有关知识,了解台风的庞大破坏力,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