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地理教材《常见的天气系统》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天气现象;高低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学会判断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 了解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能解释其对应的天气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
难点: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现象的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气压计、风向仪;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我国各地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关注,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差异这么大?”2. 新课导入:介绍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 案例分析:讲解气旋、反气旋的判定方法,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举例说明。
4.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实例。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3. 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天气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判断下列天气图中的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解释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应的天气现象。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和锋面系统形成过程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天气系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天气系统的分类及特点;2. 教学目标中学会判断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现象的解释;4. 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设置及答案解析。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气象学与天气学》教材第三章,详细内容涉及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和高压脊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重点分析我国常见的几种天气系统,并通过实例讲解其作用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分析天气图,判断天气系统种类及其对天气影响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气象现象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和高压脊等天气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天气图上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气象图表、天气图、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常见的天气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
2. 知识讲解:a. 气旋、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和特征b. 锋面的定义、形成和分类c. 高压脊和低压槽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某地区的天气图,识别天气系统种类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天气系统识别和分析的例题,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天气图。
5. 随堂练习:发放天气图,让学生独立分析并识别其中的天气系统。
六、板书设计1. 常见的天气系统分类2. 气旋、反气旋、锋面、高压脊和低压槽的特征3. 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某地区近期的天气图,识别并分析其中的天气系统。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否到位,对重难点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象预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气变化,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可开展天气观测、气象小论文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气象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和运用;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安排。
1.2 教学内容天气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天气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应用领域。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应用领域。
1.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天气系统的定义和分类吗?小组讨论: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天气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应用领域吗?第二章:大气压力系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让学生了解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大气压力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大气压力的分布规律和变化原因。
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大气压力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示例分析:分析实际天气图中的气压系统。
小组讨论:探讨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2.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大气压力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吗?小组讨论:学生能分析实际天气图中的气压系统并对天气产生原因进行解释吗?第三章:大气温度系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温度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让学生了解温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大气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大气温度的分布规律和变化原因。
温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大气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示例分析:分析实际天气图中的温度系统。
小组讨论:探讨温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3.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大气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吗?小组讨论:学生能分析实际天气图中的温度系统并对天气产生原因进行解释吗?第四章:大气湿度系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湿度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让学生了解湿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大气湿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大气湿度的分布规律和变化原因。
湿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大气湿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气团、锋面的概念及锋面的分类;2. 学会识读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并利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的特点,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3.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及气团、锋面对天气影响的一般规律和对我国的影响。
【教具设计】:多媒体课件,收集一周以来当地的天气状况;【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视频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引入《常见天气系统》的学习并且让学生尝试自己播报天气预报以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小结导入: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会弄清其中的道理。
下面我们就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一、锋面系统1:了解气团性质分类,源地分类,锋面分类的概念 2、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界面称为锋面。
(画图表示锋、锋面、锋线)3、锋的形成、分类与天气的关系 (1)冷锋:读课本P.43冷锋示意图并且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演示,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分析“冷锋”边讲边绘板图讲述和总结。
注意举例说明:①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②冬季的寒潮 ③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2)暖锋:读课本P.43暖锋示意图运用俗语“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引入课件动画演示并注意比较、判别(锋面交角大小、气流运动方向、降水分布)总结“暖锋” (过渡: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如:冬季的寒潮,是冷锋快速南下时形成的;北方的暴雨,也是冷锋形成的锋面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冷锋、暖锋和锢钝锋;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与特征;以及常见的天气现象与对应的天气系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基本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天气图表识别不同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提高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图的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带来的具体天气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天气图表、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图、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介绍锋面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它们过境时的天气变化。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析最近一周内的本地天气图,识别天气系统,讨论其对本地天气的影响。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如何从天气图中判断气旋、反气旋和锋面系统的位置及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分析天气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6. 讨论与解答(10分钟)学生展示随堂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疑问。
快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气旋与反气旋定义特点天气影响2. 锋面系统冷锋暖锋锢钝锋天气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地实际天气,推测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
2. 答案作业答案将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最终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天气图分析的能力。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第二册,具体内容为第四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气团的概念与分类、锋面理论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其与天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气团、锋面、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 学会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团、锋面、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锋面理论的理解及其对天气变化的预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述气团、锋面、高压和低压系统的概念、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4. 随堂练习(15分钟)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天气系统在实际天气变化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气团:冷气团、暖气团2. 锋面:暖锋、冷锋3. 高压和低压系统:副热带高压、赤道低压、温带低压、寒带高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团、锋面、高压和低压系统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分析我国某地近期天气变化,判断主导天气系统。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根据实际天气情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气候与天气系统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有效性;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小组讨论的指导与反馈;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天气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2. 天气系统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天气系统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天气系统。
2. 展示天气系统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天气系统的影响。
2. 教学PPT:天气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天气系统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气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旋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能够分析气旋的形成和影响。
教学内容:1. 气旋的定义和特征。
2. 气旋的形成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天气图来识别气旋。
2. 分析气旋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教学资源:1. 天气图:展示气旋的形成和移动。
2. 教学PPT:气旋的定义和特征。
评估方式:1. 学生对气旋的定义和特征的理解。
2. 学生对气旋形成和影响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反气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反气旋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能够分析反气旋的形成和影响。
教学内容:1. 反气旋的定义和特征。
2. 反气旋的形成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天气图来识别反气旋。
2. 分析反气旋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教学资源:1. 天气图:展示反气旋的形成和移动。
2. 教学PPT:反气旋的定义和特征。
评估方式:1. 学生对反气旋的定义和特征的理解。
2. 学生对反气旋形成和影响的分析能力。
第四章:高压和低压系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能够分析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影响。
教学内容:1. 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定义和特征。
2. 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天气图来识别高压和低压系统。
2. 分析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教学资源:1. 天气图:展示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和移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气象学与天气学》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气象图分析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关心天气、保护环境的思想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基本概念,学会分析气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气象图、黑板、粉笔。
2. 学具:气象图分析工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兴趣,导入新课。
细节:播放台风、沙尘暴、寒潮等天气现象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天气系统。
2. 知识讲解:(1)气旋:讲解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反气旋:讲解反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锋面:讲解锋面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气象图,讲解如何判断气旋、反气旋、锋面,并预测天气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分析气象图,判断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气旋、反气旋、锋面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板书右侧:气象图分析方法和天气预测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给定的气象图,判断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2. 答案:详细解答步骤和天气变化预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象预报,了解更多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气象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2. 气象图分析方法和天气预测步骤。
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一、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原因及特点1. 气旋的形成原因:气旋是由于地球自转、地表非均匀加热和大气层结不稳定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旋转性低气压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第一章:大气的基本概念1.1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1.2 大气层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1.3 大气的成分及其作用1.4 大气的热量平衡第二章:气压系统2.1 气压的定义及其测量2.2 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2.3 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与特点2.4 气旋与反气旋第三章:温度系统3.1 温度梯度与风3.2 冷暖空气的交汇与天气变化3.3 锋面的类型及其特点3.4 温度系统对天气的影响第四章:湿度系统4.1 湿度的概念与测量4.2 湿度梯度与湿度锋4.3 降水的基本类型及其形成机制4.4 湿度系统与天气关系第五章:天气系统相互作用5.1 高压、低压、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5.2 锋面系统的相互作用5.3 天气系统与中国主要天气现象5.4 天气系统与气候的关系第六章:天气预报方法6.1 气象观测资料的获取6.2 气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6.3 数值天气预报模型6.4 卫星云图和雷达图的解读与应用第七章:重要天气系统实例分析7.1 台风的形成与影响7.2 寒潮的成因与影响7.3 梅雨季节的特点与影响7.4 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第八章:气候系统8.1 气候系统的组成8.2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8.3 海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8.4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第九章:天气与人类活动9.1 农业与天气9.2 交通与天气9.3 健康与天气9.4 环境保护与天气第十章:气象灾害及其防御10.1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10.2 干旱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10.3 地震的成因与预防10.4 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大气的基本概念补充说明: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层的变化,气候是指长时间内大气层的平均状态。
大气层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大气的成分及其作用是学生需要理解和记忆的重点内容,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等成分的作用。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地理》教材第七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内容包括: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 使学生能够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提高天气预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难点:如何运用天气系统的知识分析天气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气象图表、PPT课件。
2. 学具:地图、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1)介绍气团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讲解锋面的形成、分类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介绍气旋、反气旋的形成、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特点。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和分析的结果。
4. 例题讲解:(1)分析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天气。
(2)探讨气旋、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5. 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天气现象属于哪种天气系统:A. 暖锋过境 B. 冷锋过境 C. 气旋 D. 反气旋(2)分析我国某地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预测可能的天气系统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气团概念、分类及特点2. 锋面形成、分类及影响3. 气旋、反气旋形成、特点及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的概念及特点。
(2)分析我国某地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判断可能的天气系统影响。
2. 答案:(2)根据天气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天气预测。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教材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结构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
2. 学习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结构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 学会分析天气图,判断常见的天气系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征;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结构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图的分析和判断;不同天气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天气图。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2024年春节期间我国各地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2)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结构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天气图判断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2. 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结构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 天气图的识别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但部分学生对天气图的分析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实时天气变化,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系统,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天气图的分析和判断方法。
2. 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结构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重点分析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 能够分析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天气变化的预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地理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天气现象?”2. 新课导入:介绍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应的图像。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如江淮准静止锋、华北高压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对应的天气特征。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2. 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3. 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团、锋面、低压和高压系统的基本概念。
(2)分析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
2. 答案:(1)气团:一定区域内,气温、湿度和风向等气象要素相对均匀的大气块。
锋面:两种不同气团相互接触的界面。
低压系统:中心气压低于周围地区的气压系统。
高压系统:中心气压高于周围地区的气压系统。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概念的理解,以及他们对我国常见天气系统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8篇)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8篇)《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篇1一、复习导入二、合作沟通,详细研讨第3~6段1、同学精读,揣摩语言的生动形象。
2、投影显示薄云图片,请同学结合课文的细致描绘,认真观看云的形态变化,绽开丰富的联想,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思索:(1)语段中清楚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请以简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态变化、特征以及预示的天气变化等情形对比。
同学回答,老师明确:(1)分类说明法是把事物根据肯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晰。
本段把薄云分为四种,一一介绍,有条不紊。
它们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点。
列表如下:(2)第明确: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3)第3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出一个例子。
明确:平实说明:卷云和卷积云都非常身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生动说明: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均匀,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
3、记叙文中,比方是一种修辞方法;说明文中,运用比方来说明事物,叫做比方说明法,一般简称为打比方。
课文中打比方的运用,使得行文生动活泼,饶好玩味。
请仿照示例造句,从外形入手,绽开充分的想像和联想,既考虑静态,又兼顾动态,以求动静结合之妙。
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造句:(1)夜幕四合,四周的群山?(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同学回答,老师示例:(1)夜幕四合,四周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4、第4、5、6段的写作思路与第3段相同,请同学仿照对第3段的分析以图表的形式标示这三段的内容要点。
同学合作完成,老师示例:5、“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殊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第二章“大气与天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成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系统的形成机制、分类及天气特征;天气图的认识与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成因、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机制及对天气的影响。
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天气图上的表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天气图。
学具:笔记本、地图、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变化,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成因、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3. 示范:在黑板上展示天气图,解读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4.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图,预测天气变化。
5.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成因、特点、影响。
2. 天气图的解读方法。
3. 重点、难点知识框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给定天气图,预测未来三天的天气变化。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实时天气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预测。
本教案以实践情景引入,注重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天气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图,预测天气变化。
2.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预测题:分析给定天气图,预测未来三天的天气变化。
高三复习课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完整版)高三复习课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常见的天气系统》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对天气的影响。
2、提高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能够判读常见的天气系统图。
3、通过对点演练和针对训练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冷暖锋、高低压以及锋面气旋的判读2、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3、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比分析、实战演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情景(引导学生回忆近几日天气的变化特点,说出天气变化带给自己的感受,引出本节课)情境问题:今天出门在外同学们有什么感受?那昨天呢?前天呢?学生回答:冷、热。
引出新课: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忽冷忽热的感觉,它和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来重温天气系统。
【知能构建】天气的影判读对天气的影- 1 -转折:首先我们来重温锋面系统一、锋面系统问题探究1:冷、暖锋过境前、时、后,天气状况怎样?1、教师动画演示,学生观察动画思考归纳【设计思路】: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探究问题【学生明确】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冷锋气温高、气压低刮风、阴天、雨雪、降温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气温低、气压高连续性的降雨天气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2、以我国具体的天气实例为主,简单介绍准静止锋,使学生明确准静止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即可。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①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6~7月):江淮准静止锋②云贵高原东北(城市:贵阳)的冬雨连绵(天无三日晴):昆明准静止锋③华南准静止锋(南岭一带);④天山准静止锋。
3、通过讲解中国东南沿海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说明锋面是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并使学生牢记中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南岭五,江淮六,两北七八九回头。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内容包括: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分类、气旋与反气旋的判识、高压与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具体涉及教材第2529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锋面、气旋、反气旋、高压和低压等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天气图等资料,分析实际天气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锋面、气旋、反气旋、高压和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实际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天气图、地图、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典型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介绍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分类,结合天气图进行分析。
(2)讲解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及判识方法。
(3)阐述高压与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类型及特点2. 锋面、气旋、反气旋、高压和低压的形成与影响3. 天气图分析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分类。
(2)分析我国某地区高压或低压天气系统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2. 答案:(1)锋面系统:冷暖空气相遇形成的边界,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
(2)答案因地区而异,需结合实际天气情况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天气图的分析能力。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气旋和反气旋的、结构、运行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天气系统能力的提高。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和运行规律。
教学重点: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地球仪。
2. 学具:地图、图表、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讲解:(1)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气旋和反气旋的、结构、运行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实例,让学生分析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锋面系统(1)形成(2)特点(3)影响3. 气旋和反气旋(1)(2)结构(3)运行规律(4)对天气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分析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详尽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教案 1一、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2、通过阅读地图,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正确的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认识基本的天气符号,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3、形成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思想观念,同时树立人地协调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难点】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生活实例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说的天气与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别吗?”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1、天气和气候结合教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讲解补充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练一练】下列词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2、天气预报和常见天气符号【过渡】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多媒体播放收看天气预报)【问题】(1)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2)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3)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学生活动】(1)看卫星云图。
(2)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3)根据天气符号识别天气情况。
【教师活动】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详细内容包括: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原理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天气现象;如何通过天气预报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学会通过天气预报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并预测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
3. 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分析及预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原理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重点:学会通过天气预报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并了解其天气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天气预报图、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段有关天气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及其变化。
2. 新课导入:讲解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天气预报图,让学生观察并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
4. 例题讲解:针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分别给出一个例题,详细讲解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几个关于天气系统识别和天气预测的题目。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解题过程,互相学习,提高解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2. 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天气特征。
3. 天气预报图的识别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原因。
(2)观察当地天气预报图,识别并描述最近的天气系统,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
2. 答案:(1)气旋:大气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地转偏向力,使空气旋转上升,形成低压区,即为气旋。
反气旋则相反,为高压区。
(2)锋面系统:冷、暖气团相遇,形成倾斜的锋面,锋面上的天气现象丰富多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天气系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分类及其特征。
2. 学会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提高天气预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与反气旋、锋面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不同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气象图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气象学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我国各地的天气变化,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讲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详细讲解气旋与反气旋、锋面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实例,讲解如何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系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天气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2. 常见天气系统分类及其特征(1)气旋与反气旋(2)锋面系统3. 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4. 例题讲解与分析5. 课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旋与反气旋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答案:(1)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四周向中心辐合。
常带来阴雨天气。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中心向四周辐散。
常带来晴朗天气。
(2)根据天气图分析,该天气系统为锋面系统。
预测未来天气变化:锋面过境时,天气变化剧烈,可能出现阴雨天气;锋面过后,天气逐渐转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天气变化,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系统,提高天气预报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气象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一
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本条“标准”所指的简易天气图就是人们经常通过电视节目而接触到的简易天气图。
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指常见的锋面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系统。
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几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二)教材地位,逻辑联系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承接第一章《行星地球》内容,揭示各种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天气、气候特征的本质规律。
该单元包括三节内容,从阐述最简单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具体到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形成,点明影响气候形成的大气环流因素。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是在前面两节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探讨影响某一区域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
(三)教材内容组成
1. 锋面系统的形成;
2. 锋面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3.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4,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5,气象灾害。
(四)教材重难点
1、教学重点
A、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B、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2、教学难点
a、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及准静止锋天气。
b、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c、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高一学生通过前面两节的学习,对大气运动的形式、大气运动所引起的自然现象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从心里特征和认知水平上看,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能理解身边的地理现象,但缺乏空间想象的思维。
存在问题:本节课知识性强,并涉及一些新名词(如气团、锋前、锋后),而学生空间想象的思维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进行简要阐述。
另外,要加强指导高一学生读图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A知识目标
1、理解锋的概念和分类;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低压槽和高压脊的概
念。
2、通过对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能说出各个天气系
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B能力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能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重难点
1、教学重点
A、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B、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2、教学难点
a、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及准静止锋天气。
b、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c、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四)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启发式、对比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作图探究、案例探究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板书和板图
五,课型和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二课时
六,设计教学提纲
教学提纲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锋面的概念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学习该节内容正值十月,天气变化较明显)今天的天气状况如何?前几天怎么样的?(提示学生描述)大气中经常发生的阴晴风雨雪等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锋、气旋与反气旋是常见的天气系统。
(导入到新课)
知识点一:锋与天气
第一步,介绍气团的概念和分类,并提出,当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出现的情况?(继而给出锋面、锋线及锋的概念)多媒体课件中给出图示:请学生观察书中的2.18图,锋面自地面向高空的倾斜方向?(冷气团一侧)
提出问题:锋的两侧气团性质不同,它们会和平共处吗?承转: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
第二步,冷锋的概念及天气现象
冷锋概念的学习突出“主动”二字,冷气团主动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动画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老师播放多媒体课件中制作一组简单的动画,形象的示意某城市在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现象?(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的天气现象?(冷锋影响下雨、雪、大风、降温)过境后的天气现象?(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如春季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夏季北方的暴雨,一场秋雨一场凉以及冬半年的寒潮。
(体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提问:冷锋一定能带来降水吗?
学生思考回答:不一定,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天气,就是冷锋快速移动造成的。
(师生互动)请学生上黑板画出冷锋示意图,然后请学生们观察冷气团和暖气团的箭头示意方向;之后观察降水发生的位置,以锋面运动方向为前,锋线为界,判断降水发生在锋前还是锋后;观察冷锋的表示图例,明确三角形的指示方向为锋面的运动方向。
第三步,暖锋及其天气现象
在学习了冷锋内容的基础上,关于暖锋的学习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以多媒体课件加以辅助。
暖锋的概念依然突出“主动”二字,而这回主动的对象是暖气团,对比冷锋的示意图,观察暖锋的冷暖气团箭头指向,降水发生的位置,锋面的倾斜方向以及暖锋的表示符号。
(学生活动)配合多媒体课件中动画的展示,请学生们自己归纳总结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现象,并在地图上示意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暖锋活动频繁的地区。
如民间俗语“一场春雨一场暖”。
检阅练习:课件上展示以下两首诗清明——杜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部分)——岑参描述了什么天气系统?其天气特征是什么?
第四步,准静止锋
承转:刚才我们认识了冷锋以及暖锋,如果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又会形成什么样的锋呢?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天气呢?
动画展示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来回摆动,带来的天气现象-----阴雨绵绵。
如:初夏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是由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冬季云贵高原处的昆明准静止锋使得当地也是阴雨绵绵。
项目冷锋暖锋形成原因
暖气团运动状况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雨区分布
表示符号
1、:讲课当天(深秋)的天气情况,引导学生结合昨天气温,判断是什么天气系统过境?预测明天气温会怎样?要加衣服还是减衣服?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的兴趣。
2、课堂注重用活动教学。
本节课活动题是:利用两首诗的描写,分析锋类型及天气。
通过活动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适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学习更有动力。
3、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会学习,从而达到爱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