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与情境教育

合集下载

李吉林的情境化教学实践

李吉林的情境化教学实践

李吉林的情境化教学实践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李吉林老师在情境化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策略。

情境化教学是一种以真实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具体、真实和有意义的研究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实践经验1. 创造真实情境:李吉林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创造真实情境,例如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将研究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2. 激发学生兴趣:李吉林老师善于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研究任务,通过游戏、小组合作和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对研究的主动参与度。

3. 引导学生思考:李吉林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和开展探究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个性化指导:李吉林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和研究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研究风格,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每个学生实现最佳研究效果。

实施策略1. 设计情境化研究任务: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设计与真实情境相关的研究任务,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研究的实用性。

2. 提供丰富研究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包括案例分析、模拟情景、多媒体资料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引导合作研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提供及时反馈:及时给予学生研究成果的反馈,鼓励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建立积极的研究氛围和动力。

结论李吉林老师在情境化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研究效果和兴趣。

通过创造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个性化指导等方式,情境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李吉林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情境教学法李吉林,女,著名儿童教育家,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

1938年5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至今。

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规划专家组成员,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情境教育的原则: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

情境教学的类型: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

情境教育的操作要素:(一)以“情”为纽带老师与学生之间,真情交融。

教材与学生之间,引发共鸣。

学生与学生之间,真情合作。

(二)以“思”为核心1、倾注期待,使儿童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积极思维。

2、启迪想象,激活右脑,在宽阔的思维空间中提高悟性3、结合实践,在有情有趣的学科活动中,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以“儿童活动”为途径1、活动融入课程,以求保证。

2、利用角色效应,以求主动。

3、活动结合能力训练,以求扎实。

(四)以“美”为境界1、显现“美”的教学内容。

2、运用“美”的教学手段。

3、运用“美”的语言。

(五)以“周围世界”为源泉1、渐次认识大自然。

2、潜心启迪智慧。

3、与道德、审美教育结合。

(后面有展开叙述的)情境教学、四特点 (一)形真 所谓情真,即主要要求形象具有真切感,神韵相似,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就如同中国画的白描写意,简要的几笔,就勾勒出形象,并不要求重彩,看来同样是真切、栩栩如生的。

情境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以“神似”显示“形真”。

“形真”不是实体的机械复制,或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

(二)情切 即情真意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主动性。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

李吉林情境教学

李吉林情境教学

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适用于普遍性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的教学模式。

它通过模仿真实情境、实现信息的交互,达到提高学习过程中的吸收能力,这种方法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使得它在语言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李吉林情境教学是中国教育家李吉林所创提倡的以情境为中心的“全面性语言环境课程教学”理念。

该教育理念的主要思想在于建立现实、感性、情境的真实化教学环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和易于实现。

本文将从李吉林情境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学实践的方法、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李吉林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教学目标1. 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李吉林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以情境为中心,以自然、合理、相对真实的情境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习方法,强调语言的功能和应用,而不是语法规则和零散的词汇学习。

情境教学以自然的场景为背景,以情景中的语境为线索,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和应用程序,并通过交互和互动式学习来加强对语言的掌握。

2. 教学目标李吉林情境教学的目标是打破传统教育中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实现信息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学习相结合。

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一方面,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应对不同的情境环境,灵活运用语言来交流和应对不同的任务。

另一方面,情境教学方案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使学生具备主动参与、自我学习和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等技能,走向更高效的学习。

二、李吉林情境教学的教学实践方法1. 语言环境情境教学最核心的要素是营造合理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需要具备一定的语境,有效的语言环境是获得实际用途技能的首要条件。

2. 浸泡式学习为了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并建立语境认知,方便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使用有关的语言,他提倡将自然情境与虚拟情境融合,即通过视频,多媒体等方式创造浸泡式的情境。

3. 监控与评估李吉林准确地评估学生学习的成果,是检测学习质量的关键。

给学生成长的快乐——《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受

给学生成长的快乐——《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受

给学生成长的快乐——《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受翻开《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这本书时,首先吸引我的是照片中那一张张笑脸,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簇拥在李吉林老师身边。

我想:正是这天真烂漫的笑容,才有了今天的情境教育吧。

而读完这本李老师自己编写的专著,在了解了她曲折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过程,以及她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之后,我能够真切地感受李老师的人格魅力和诗意人生。

穿越李老师二十多年来走过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已深深地被李老师在教育改革之路上艰苦跋涉、勇攀高峰的智者风范所折服,惊叹于李老师在不懈的追求探索、实践创造中迸发的四射激情,也会铭记李老师那颗为了心灵的寄托而焕发的永不褪色的可贵童心。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浓缩了李吉林老师二十多年在教育征途上艰苦求索的心血历程,这部充满诗意的作品,从“成长的故事、我心中的儿童教育、我和学生在课堂里、思想索引、权威评价”这几个层面生动地再现了情境教育的诞生和它与李老师整个教育事业和生命旅程相依相伴的过程。

读完此书,感动、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一、童心永驻,不懈地追求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在李老师的眼中,孩子们就如同羽翼未丰的小鸟,他们人虽大却心存高远,他们渴求挂上一对柔软的翅膀,飞到小河,飞到大树,飞到高山,飞向高高的蓝天……儿童,变成了李老师心灵的挂念和倾注。

为了儿童的发展,李老师已经开始了情境教育的积极探索。

李老师缔造的情境教学,总是那么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自学对孩子们来说就是那样的随心所欲、惬意,课堂变成了孩子们灵性民主自由舒展的空间。

岁月的推移,上涌不跑、也跳旺销李老师那颗律动的童心。

在同行的眼里,李老师就是一个长大的孩子,她和孩子们一起在校园里玩耍嬉戏,一起回去野外踏青,一起回去草地上剥野花、捉住蝴蝶,校园内外,到处遗留下了她和孩子们的身影。

童心圣洁心间,李老师用童心回去体会童心,用童心回去病毒感染童心,用最帅的歌喉鸣声着心中理想的教育之歌。

与李老师较之,我们最缺乏的或许就是对孩子历久维持不变的爱情和永不抹杀的童心。

李吉林 将教育放入“情境”

李吉林 将教育放入“情境”

6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解读 深度 DEPTH
‘摸 着石头 过 河’的名言,立即 被 广为 传 播,那是何等的深入人心!我便是这‘摸着 石头过河’大部队中的一员,我依附身边的 ‘石头’,勇敢地向前探路。虽不能阔步前 行,但只要能不停地向前,就享受到了弄潮 的快乐。”
此 时,作 为 一 条 隐 线,情 境 教育 的 一 些基本学习观也在李吉林的脑海中逐步 形成。她 提 出 学 生 是 学习主体 的 观 点,并 把“ 为了儿 童 的 学习和 全 面 发 展”作 为 情 境 教育的 根 本 理 念和 最终目标。在 操作层 面,她提出“创设亲、助、和的人际情境, 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及学习 者之 间 的 距 离 ”,强 调 师生 在 共 同 的 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共通体验与合力以及对 学习的 促 进 作用,强调情 境在沟 通学习者 要 学习的 新 知 识与 他们 的 经 验、兴 趣、先 前知识之间的重要作用。
就此止步。思想品德、数学、科学、音体美 ……李吉 林 将语文情境 教学实践中探索 出来的学科特定的儿童学习规律,提升为 各学科适用的一般规律,并基于此提出了 “以培 养 兴 趣 为前 提,诱发 主动 性”等 情 境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其后, 她 又引导 各科 教 师把“五要素”与学 科 特 点、儿 童 特点两个要领结 合 起 来,提 炼 出 各科情境教学的要素和原则。
学生的变化给了李吉林开风气之先的 胆量和自信,她便一路探索,前行至今。
李 吉 林曾在著 作《情 境 教育 三部曲》 的卷首语中如是回忆自己的起步阶段:“早 在 上世 纪7 0 年代 末,跟 随 时代 的召唤,我 成 为当时中国 教育 改革 的第一 批‘弄 潮 儿’。凡‘弄潮儿’往往热情奔放,而少知水 的深浅,水下的路径。于是,小平同志一句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一、对情境课程理论上的认识提到“情境”,我们会自然地想到杜威。

一般教育理论认为杜威是最早提出“情境”这个概念的。

他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正是情境的内在的、独特的不确定性,才使探索得以存在。

而李吉林提出的“情境”,是人性化的教育环境,是特别适应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全身心地活动其中的教育环境。

这样的情境体现了教育环境全面的、和谐的统一,具有一种亲和性、审美性和体验性,它既和很多的心理学流派所提的“情境”有其相似之处,有其共性,但也有我们独特的个性,那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丰厚的底蕴,那就是审美的、智慧的、情感的文化内涵。

二、情境课程的作用1、整合作用知识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发生的背景,学生一般都不大知晓,学生只能是浅表地孤立的理解知识,谈不上知识的综合运用。

而情境课程则是把知识镶嵌在情境中,又凭借情境进行相关的能力训练,并在其过程中启迪智慧。

在“儿童与社会”、“知识与社会”之间,情境教育是主张让儿童走进生活世界的源泉中去,从中汲取鲜活的知识经验,探询知识与生活世界之间存在着的循环往复的有机联系,去感悟一个有血有肉的知识体,而不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

情境课程在这里对知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整合作用,十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其中包括知识产生的背景、知识作为人类财富的感受,相机融入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及智慧启迪。

这就把初等教育有关知识的、能力的、智慧的、情感的教育目标,都在情境中得到整合。

这种对知识的整合,目标的整合,只有在情境中才能达到最佳的体现。

2、熏陶的作用情境课程观特别强调对于儿童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或陶冶作用。

情境教育选择“美”为突破口,以“美”为追求的境界,主张一方面利用美,另一方面进行“美”熏陶感染。

童在情境中感受到美,进而去表达、去抒发美的感受。

伴随着这种审美愉悦,纯真的心田得到犹如甜美的春雨般的滋润。

情境的这种可感性,愉悦性,使儿童非常乐意接受,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

李吉林情境教育

李吉林情境教育
一个“情”字,而情境教学则是一个“情”字贯穿全活动过程。这就
弥补了教学认识论一大块缺陷,即教学认识不仅是认知活动,而且包
括情感意志活动,为教学艺术认识论的探索,做了既富开拓性又实实 在在的工作。”
——1996年“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
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指出:“情境教育提出 的一种新的教学观和教育观,开拓了教学理论与实践 研究的新视野,为我国教学论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 丰富的思想资源。实现了对传统知识观的超越,实现 了对工具理性教学观的理性批判,解决的是一个世界 性难题。”
情境德育: ①以“美”激“爱”; ②以“爱”导“行”; ③以“行”养“习”。
强调以道德情感驱动道德行为
情境音、体、美:
1、把知识、技能的训练镶嵌在情境中,
培养儿童艺术、体育的素养,让儿童享受
艺术、体育带来的快乐。
2、以“美”愉悦儿童身心,培养儿童
的审美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3、把想象与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在
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发展“五要素”: 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 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 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以训练学科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实施情境教育的“五原则”:
主动性原则
美感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二、向各科拓展
情境教育基本模式 基本原理的提出
李吉林情境教育
理论构架及其意义
一、促进儿童发展“五要素”的概括
体现儿童情境学习的普适性
我在反思中产生顿悟,情境教学也在
反思中发展。一个实际工作者需要反思,
没有反思就没有顿悟;没有顿悟,也就没 有概括。只有在实践中自觉地反思、总结, 才能提升出新的理论。 ——李吉林

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

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

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读了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感受到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理论中始终关注语文中的儿童,始终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

我们常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于独挡一面,把学生放在听的位置。

通过此次读书,我明白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感受中有所思考,有所触动。

李老师告诉我们,要爱教育。

>师德师风告诫我们,爱教育,首先就要敬业。

通过阅读李老师的书籍,更让我认识到,只有拥有了对教育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使学生信任,让家长满意。

我认为,作为普通的一名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从事的一项工作,而是一种责任。

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责任心,就会在日常教学中,把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又用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帮助学生,使学生不仅具有优异的成绩,更具有良好的心理。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李吉林老师从教几十年,从未要求过什么,她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年轻教师所学的。

我们在获取种种荣誉时,都是学生在与我们一同成长,一同进步。

李老师说我们,必须快乐自己。

一个不快乐自己的教师,就是谈不上快乐教育和快乐学生的。

所以我们教师必须不断的挑战自己,打破自己。

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稳步自学。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不好每一位学生。

直面班级中形形色色,性格截然不同,自学能力差异很大的学生,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说自己,既然我们挑选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挑选无怨无悔,用自己的能力回去协助每个孩子,他们都期望获得老师的普遍认可,每个孩子都渴求进步,渴求获得成功。

所以,直面教学工作,我们必须用自己积极主动的态度回去影响学生、发生改变学生。

我们不是苦行僧,我们都就是理想的人,我们崇尚的必须就是种诗意的享用教育增添的欢乐的生活。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李吉林-给孩子有情教育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李吉林-给孩子有情教育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李吉林-给孩子有情教育
李吉林,中国情境教育思想体系探索者,一位从小学教师成长起来的儿童教育家。

“任何成功的教育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否则就成了无情的教育,成了赤裸裸的知识传授。


这是我国著名教育翻译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杜殿坤20多年前为李吉林第一部学术专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所作序言中的一段话。

在这篇序言中,他高度评价了这位小学老师倾情投入的研究成果。

如今,李吉林8卷文集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她创造的中国情境教育思想体系也在广大中小学遍地开花:去牧场写观察作文;到田间丈量田亩;还有“走近科学”、“与时光赛跑”等花样繁多的活动课程,大大活跃了中小学的教育环境。

一个“情”字,是情境教育之魂。

回想李吉林与留级生小成成的一段往事,我们或许能从中悟到情境教育的内涵。

第 1 页共 1 页。

读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有感

读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有感

读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有感作者:丁玲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第6期丁玲《情境教育三部曲》是李吉林老师的力作。

我在李老师身边工作,不仅第一时间读到李老师的书稿,还见证了这套书的诞生。

读这套书,我们还可以读到著作以外的一些东西。

每次读李老师的论文、著作,我们总觉得特别亲切,犹如在与李老师面对面交谈。

文如其人,李老师那看似朴素、浅近的文字,却不乏高屋建瓴的理论和令人钦佩的创新。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情境学习,是李老师从1978~2018这40年间探索与研究跨越的四个台阶。

出于对儿童至真至纯的爱,李老师一路研究。

《情境教育三部曲》便是李老师沉浸其中,与儿童情与智互动的记录、反思和收获。

第一本书,《田野上的花朵——对话:情境教学的萌发》以对话体展现,读来特别亲切。

它是李老师回顾、整理和反思几十年情境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作品,对一线语文教师开展情境教学实践很有指导意义。

第二本书《云雀之歌——纪实:情境教育的拓展》,李老师在原先《情境教育的诗篇》的基础上作了大幅度删减,加入新的感悟、理论概括。

《美的彼岸——诠释:情境课程的建构》,是在《为儿童的学习》的基础上增删凝练而成,将最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汇总结集。

认真。

读李老师的著作,抑或看李老师的为人,“认真”是我们读到的一大关键词。

李老师在带实验班期间,写下了大量论文、反思,积累了大量教案。

五年实验班带完,第一部专著《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出版。

带实验班期间,面临四面八方的压力,她还是挤出大量时间读书学习,著文立作。

看到李老师大量的课堂实录,我们常感叹,那些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设计,现在来看一点都不过时。

究其原因,用李老师自己的话解释,“我做事确实很用心的,我就爱想主意,那时候每一堂课我都上得相当认真。

我一个人备课,做教具,做得真是有滋有味”。

这套书,从内容架构到封面设计,甚至照片的选择等,李老师都一一把关,其间每个环节都是经多次修改,精益求精。

读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有感

读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有感

读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有感李吉林老师的三部曲《情境教育》、《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与新教材》在第三届全国课程改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三本书的内容对于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特别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他在书中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阐述了教育的基本规律。

用孩子熟悉的场景设置一系列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中的所有要素都在活动中发挥功能,通过不断地循环,引发孩子进入深度体验状态,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和思维的流畅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其实现代心理学早就揭示出:学习的过程是主体积极地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或刺激的过程;学习者并非简单地把外界输入的信息编码储存到记忆里去,而是主动地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同化顺应,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我从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了课堂是真实的生活,充满着智慧、爱、快乐!李吉林老师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融入到了日常的教学之中,如尊重每位学生、相互合作、善待差异等。

比如让孩子轮流当班长,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增强了团队精神。

再如为了给女儿讲故事,父亲开始讲得绘声绘色,可讲着讲着睡着了,醒来时却变成了鹦鹉,逗得妻子哈哈笑……整个家庭洋溢着浓郁的温馨气氛。

孩子们说,那些平凡琐碎的小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呢!李吉林老师还告诉我们要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中交往,在活动中成长。

孩子们说:只有活动,才能让我们开眼界、长见识,更好地掌握知识。

从课程、教材的角度讲,学校要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的束缚,开发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发展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这种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会转化为巨大的潜能,就会催人奋进”。

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是教育生态的彻底改变。

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提高专业水平,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1、应该说,我的小学语文情境教育的探索,它的起步是从“不满”开始的。

2、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正是在对孩子,对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的爱中,在对小学语文,小学教育日益加深的感悟中,在一心想着让孩子发展得早一点,好一点,全面一点,充分一点的强烈的愿望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儿童学习语文,固然大多是在课堂上,但他们不能远离生活学语文。

除了课堂应从校内扩大至校外,即便在教室里,生活的春风也应该吹拂进来,让语文带着生活的盎然春意。

4、语文教学的美育意义不仅仅能从“教美的语文”中获得,它还应该在“美美地教语文”过程中获得。

5、教育应该利用艺术,将艺术引进教育,使教育成为学习者主动的、乐于参与的活动。

在小学阅读中我把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结合起来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从而找到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6、情境教育始终把教育与儿童的发展统一起来。

我提出的“着眼发展,着力基础”正是情境教育这一思想最明确的体现。

7、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第一条、也是首要一条要素: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8、在运用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探索中,我发现富有美感的情境能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喜爱。

因为美的魅力,他们的注意被吸引过来,他们的思维想象都会情不自禁投入其中。

9、指导儿童观察大自然,我概括出“选择美的事物”、“逐步增加观察”、“拓宽想象空间”三个要素。

10、儿童情感的生成和发展,其心理历程概括为: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11、12、在语言训练中,我概括出三个要点:从模仿开始;注意创造性;培养独立性。

李吉林语录:1、美是教育的磁石,美使小学语文变得精彩,使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在课堂上变得精彩。

2、一个语文教师,倘若一旦陷入应试的泥潭而无能为力时,他(她)就仿佛戴上枷锁,那么充满灵性的祖国语言文字在他(她)的教学里异化为莫名的怪物。

教和学同时成了苦役,疲惫、烦躁、厌恶不仅是孩子,同时也是教师的身心状态。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这本书,以作者在教育教学上的研究和成长过程为线索,记述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所感所悟。

全书饱含深情,内容丰富实在,论述深入浅出,读来让人爱不释手,收获良多,感慨良多。

最先吸引我的,是作者朴实无华、亲切温暖,“但又有点美感”的文字文风,就像浸润在和煦的阳光和春风里,让人不自觉的沉浸其中。

面对穷苦的童年,她写:“大自然是穷孩子最钟情的天地,因为大自然最公平,它不因为穷富而对孩子厚此薄彼;大自然也最慷慨,它不需要购买,它无私地把它所有的美丽和乐趣都给了我这样的穷孩子。

”淳朴自然的语言体现了作者的积极乐观和温润豁达。

写小小年龄的“我”挖野菜归家,“太阳落在山的背后了,晚霞送我们回家。

”俏皮可爱的孩子形象就跃然眼前了。

“在孩子的眼里,他们感觉不到我这个当老师的威严,而我,装也装不起来,红扑扑的圆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我喜欢你们。

一个充满爱意,却又稚嫩笨拙的女教师,让我想起了当初的自己。

整本书里,李吉林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发出许多深刻感悟。

“我现在可以骄傲地说,我的大学在小学!”“事实上,女性为了父母、为了丈夫、为了孩子,往往牺牲自我而易于落伍。

我一直告诫自己,女人切不可碌碌无为……”“即使把自己看做一棵寂寞的小草,在石头下,也要从石缝中曲曲折折地生长起来。

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话语,却道出了历经沧桑之后发人深省的道理,让人警醒,给人激励和启迪。

读着读着,我就不知不觉地被带进了情境教育的天地。

李吉林老师通篇没有正式为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下一个定义,她就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谈感受和体悟。

我理解为,情境教学就是创设一个优化了的情境(氛围),把要学习的知识蕴含于这个情境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达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情境教学从对传统教育的“不满”中起步,启发于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说”,熔铸于几十年如一日的丰富教学实践。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最近阅读了《李吉林与情景教育》之“成长故事”,感触很多。

正如这部分扉页上所写:人生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成功”往往和“曲折”联系在一起。

李吉林老师的童年在物质上是贫穷的,但她的精神生活却是富裕的。

贫穷的生活赋予了她坚强的意志,爱心的付出和充满灵性的自我,以及永不屈服的灵魂,使她在小学老师的岗位上收获着满满的幸福。

读这部分内容时,不禁勾起了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我生在改革开放后,当时的条件要比李老师的童年要好。

但对于大山里生活的我们来说,依然是很多平原孩子无法想象的。

如今的孩子课余总是被形形色色的辅导班充斥着。

我们上学之余更多的是提着篮子满地头为猪找野菜,三五结伴到几里外的山里背柴禾,周末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放牛,趁机可以打个扑克,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碰到下雨天大人们最开心,可以上山采木耳,我也会跟着满大山地跑,采不到了当然失望,采得多了虽开心却也苦于背不动,每每累的跟狗熊一样直不起腰时,看到同伴兜中空空,还是会欣喜不已,童年的快乐总是来的那样简单。

97年师范毕业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小学老师,当时第一次走进庭芳小学,虽然只是一座旧砖垒起的小房子,屋里还是土地面,对于住惯了小土房的我来说已是很欣喜。

我接的第一届学生时三年级,那年冬天我和班级里二十三个手黑乎乎的山里孩子一起学习,我教他们唱歌和他们一起玩耍,在我们教室的土垒的碳火炉旁为他们洗手,一切都恍若昨天。

一眨眼,二十多年过去,谈及过往,现在孩子听来似乎是我们编造的很遥远的故事,在这个物质相对富裕的时代,他们是无法想象我们跑二十几里山路去上学,睡在地上,到处都是虱子,满地老鼠乱跑的生活都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的孩子缺乏的是体验,在真实的劳动生活中去体验生活的不易,到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劳动的快乐,生活的幸福!手捧书本,思绪在文字间跳跃,伴随着李吉林老师改革的步伐,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李老师的善思、执著、进取!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孩子,对教育最真、最纯的爱。

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资料)

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资料)

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第一部分情境教学的类型情境根据刺激物对儿童感官或思维活动所引起的不同作用。

大致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及推理情境。

(一)实体情境实体情境即以物体原型为主的情境。

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所见的山川田野,风云雨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都是实体情境;在课堂所出示的实物、标本,如珊瑚、指南针、松果等也是实体情境。

实体情境因其本身的具体化,使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易于感受,易于理解。

凭借实体情境,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二)模拟情境模拟情境是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

以实体创设情境具体而真实,固然有它的优越性,但也不可避免地有它的局限性,客观上不可能具备那么多的实体;主观上亦不需要事事物物以实体出现。

模拟情境,则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一定的手段进行复现,达到形象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就行。

如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扮演,都是属模拟情境。

因为是模拟,就和实体相似。

儿童进入模拟情境就可通过眼前形象和实际感受,联系已积累的经验,展开联想与想象,使情境丰富而逼真。

同时,由于模拟情境,只需相似而已,在运用时,就显得简便易行。

画一个萝卜点上三笔作眼睛、嘴巴,就表示是“萝卜娃娃”;很有节奏地哼唱贺绿汀的《游击队之歌》,让学生通过歌曲的节奏、旋律的感受,可想象游击队员英勇善战,出没在深山阔水之间,有力地消灭敌人的英雄形象,从而理解游击队员是“神枪手”、“飞行军”等诗句和意境。

由学生担当角色,进行表演,也属模拟情境。

利用孩子平时积累的有关森林、小河、田野等表象作为背景,那小动物的头饰,人格化的雪花、腊梅、大萝卜春姑娘、冬爷爷……连同儿童的情感,在想象的情境中活跃闪现。

应该说,无论是担任角色,还是在座位上作观众的,几乎都一同借助模拟情境去体验、感受。

由于模拟情境,只求相似,所以它是情境教学中常用的一种。

(三)语表情境语表情境即运用语言表述的情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
李吉林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曾经担任过多个高校的领
导职务,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理论和观点。

其中,情境教育是他的一项重要贡献。

情境教育是什么?
情境教育是一种基于生活实践、注重学生体验和情感感
受的教育方式。

它强调教育活动必须具有生活化、体验化、情感化、互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情境教育主张把学生置于具体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感知、思考、交流、反思等方式来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提高。

情境教育追求的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真实性、具体性的教育过程。

情境教育的基本原则
情境教育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以学生为中心。

情境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
与性,要让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之中,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总结经验,并从中获得新知识和新能力。

2. 以实践为基础。

情境教育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让
学生从实践中得到认识与发展,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3. 以情感认知为重点。

情境教育提倡积极情感体验,强
调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相互促进,要求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来感知和理解知识。

4. 以互动交流为手段。

情境教育倡导师生之间的互动交
流,注重学生在情境中互相交流、合作和分享。

5. 以综合性和个性化为目标。

情境教育追求的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真实性、具体性的教育过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情境教育的实现
情境教育的实现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

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教育过程中的情境作用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地为学生营造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参与其中,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和个性化的教育能力,以便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情境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情境教育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适用于不同学科和年龄段的学生。

在国内外的教育实践中,情境教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以我国为例,情境教育已经在一些中小学校、大学和职业培训机构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情境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健康的人格和习惯。

结语
情境教育是一种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方式。

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情感、互动和综合性,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和发展。

在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中,情境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将会继续得到重视和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