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临时怎么办——防震减灾课教学设计(正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来临时,怎么办?

——“防震减灾”活动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针对学生对发生地震后如何自我防护的意识较淡薄,因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首先采用播放地震纪实视频营造气氛设定情境,提出如何守护自己生命的话题。然后让学生把收集的地震知识资料进行交流,懂得用地震前的防震知识来守护生命。然后通过讲述案例故事,让学生知道如何及时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拯救别人的生命。让学生在场景感受中,辨别出地震时一些错误的避险防护,讨论正确的防护做法,并通过现场防震避险模拟演练,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在最后环节设计了知识竞答加深学生对“防震减灾”主题的深刻理解,更加珍爱生命!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学生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3、让学生观看防震减灾课件,了解自救方法。使学生掌握避震要点,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学生知道在地震灾害中如何紧急避险,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更加地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震的危害,增强学生对地震的认识,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自救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搜集一些地震知识图片、地震时的避险措施制成课件。搜集地震后自救和互救的成功案例。

2.有关地震的视频,防震科普片。

3.教室、家庭平面图。

【活动过程】

一、课前谈话:观看地震视频,感受地震的可怕。

(一)播放《唐山大地震》视频片断。

师: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段电影片断。

(二)师谈话激趣。

师:这是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片段,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列举历史上几次大地震的危害。

1.唐山大地震

师:就是这次地震,造成了24万人遇难……

2.汶川大地震

师:2008年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

3.中国百年大地震。

师:看,近一百年来,中国就发生过这么多地震。

师:地震是可怕的,带来的伤痛,更是无法用语言所能表达的。但是如果我们懂得一些防震减灾的知识,相信就会减少伤亡,降低伤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地震来临时,怎么办?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防震减灾自救的知识,用知识来守护

我们的生命。

(四)出示课题:地震来临时,怎么办?——“防震减灾”用知识守护生命

二、震前:学习地震预防知识(提高避险意识,留心观察地震前兆)

(一)学生对地震的认识。

师:地震是怎么回事呢?通过课前查找资料,你能用一句话来介绍吗?

师:让我们来看图简单了解一下。

(二)地震前有哪些前兆?

1.师过渡:遗憾的是,虽然早在2000年前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人类还不能准确的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但是,一些大地震还是有一些前兆的。那地震前有哪些前兆呢?

2.学生交流汇报。

3.投影出示,地震前兆

师总结:同学们搜集的资料真多,老师将最常见的地震前兆归为这几种:……4.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地震前兆呢?地震前除了要了解地震前兆,我们还要准备些什么呢?

(三)防震准备。

1.提问过渡:除了地震前兆,震前准备什么?如何准备?

2.阅读“家庭防震避震方案”。(课件出示)

师:请8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3.操作体验:“防震避难袋”里装什么物品?说明理由。

师:我们的“防震避难袋”里需要准备什么?为什么准备?

4.填写“防震避难袋”物品清单

师:请拿出“防震避难袋”物品清单,选择屏幕上你认为最重要的物品,填写进表格中,并用一两个词说明理由。

师:谁来说说你选择什么物品?为什么?

6.了解日本的避难袋准备了什么物品。

师:为什么印尼发生7.9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29万人遇难。而日本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死亡人数不超过1万。因为日本对预防地震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来看日本的避难袋里还会装什么?

7.小结:所以避难袋的重量要轻,体积要小,要因地域、季节、个人身体而异。

三、震中:学习怎样避震?

过渡:了解了地震前兆,准备了避难袋,是不是就不用怕地震,万无一失了呢?其实地震中,怎么样避震也很重要。让我们来看看汶川地震中真实的案例。(一)案例:

1.两个地震疏散演练案例:

(1)案例二:桑枣中学

师:桑枣中学为什么能创造奇迹?

(2)案例二: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

师:而西南科技大学呢?

(3)小结:

地震疏散演练——

练与不练,不一样;

平时演练入脑入心,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二)模拟演练,发现问题。

1.交流谈话,突发警报。

提醒学生地震了,让孩子想办法逃生。

师:地震了,快想办法逃生呀!

2.采访学生,交流感受。

师:在逃生过程中,你是怎么做的。

3.告知演练的很重要性。

师:如果真的发生了地震,逃生的时间只有一两分钟,机会只有一次。我们能这样逃生吗?

(三)讨论交流,梳理正确的逃生方法。

师:那地震时,怎样才是正确逃生呢?如果真的地震了,你可能在室内怎么避震?一起来看图片。

1.室内避震。

图片分别介绍了在家里、在影剧院、在教室里的避震方法。室内避震的共性是“伏而待定”。迅速躲避到一个相对牢固的桌椅下或三角空间处,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2.伏桌子和家具的下方,还是旁边?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3.了解“地震活命三角区”

师:什么是地震活命三角区

4.图片展示:活命三角区

师:这些地震后的照片真实地告诉了我们“地震活命三角区”很重要。

适时点拨:(资料)

5.寻找“地震活命三角区”。

师:考考你我们教室的“活命三角”在哪里?

师:那家里呢?请用“☆”在平面图上圈出“活命三角”。一大组找两间“卧室”,二大组找两间“卫生间”,三大组找客厅,四大组找“餐厅和厨房”。

师:请各组派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标一标。

师:我们一起来看“地震活命三角区”找对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