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文摘抄
红军长征80周年征文400字

红军长征80周年征文400字红军长征80周年征文400字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短短八句诗,五十六个字,不仅使我想到红军老战士熊爷爷给我们讲的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我想这是布衣草鞋的中国人在枪林弹雨中徒步创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但这“神话”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必须虔诚地仰望。
今天,距红军长征胜利已经七十多年了。
在向先辈致敬的同时,遥想英雄们当年的壮举,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脊梁们,在血与火中开创了一条属于中国人民的道路;我们看到的是中华儿女们,在家与国中选择了国的利益,舍弃了家的牵挂;我们看到的是炎黄子孙们,踏出了历史的脚步,走出的与其说是一条为后人所景仰的路,不如说是被千古传诵的革命魂!想想今天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生,我们是否还有红军先辈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的井冈山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昂扬斗志!?是否还有布衣草鞋的艰苦朴素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想想我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安康生活,想想我们花园式的校园,再想想我们今天的飞速发展、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不知大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我想我们有必要在困难面前想想红军路,在挫折面前忆忆革命魂!今天,建设现代中国,建设和谐家园,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是!一个人的一生,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是!作为一名小学生,这种不倦的求学漫漫之路,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也是!红军先烈们的精神必将在时间的长河中弥久而愈新,熠熠生辉,也必将指引我们时常以红军长征精神鞭策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红军长征80周年征文400字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还记得80年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它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艰险历程,体现了中国的辉煌与僮景,矗立起长征者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的雕像。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汇总18篇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汇总18篇(4)推荐文章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文800字优秀范文热度: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文精选热度: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文热度: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文800字满分范文热度: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800字热度: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篇13:“饥寒中的中国革命/竟只用一把炒面一捧雪/就爬过了位于宝兴西北/懋功正南/海拔近五千米的这个/历史性坎坷” ——詹永祥《雪山》小时候见过的“雪山”,在邀请到学校来作报告的老红军头上:苍苍白发象形的雪山,我怀疑就跟他所历经的长征有着因果。
那时候,老红军嘴里的长征因为苍老的方言而含混不清;那时候,老红军被老师介绍成为“爬过雪山的老同志”;那时候,以为长征仅仅就是爬雪山,以为雪山是一枚不朽的勋章,珍藏在老红军心窝里,随岁月的堆积慢慢提升,变成红领巾眼前一头耸立的白发。
微型的“雪山”,跟二万五千里烽烟失去关联。
后来,通过课堂上一首著名的诗歌,知道雪山是放在尾联的一句浪漫主义,岷山千里的积雪与三军过后的笑颜,成了牢固的历史逻辑。
那时候心目中的雪山,仅仅是一种海拔,仅仅是一个路标,它指向红军的豪迈,指向革命的胜利。
然而,雪山终究是一个政党和一支军队的历史坎坷。
当长征渐渐沉淀成后来创业者心中的一种鞭策和激励,雪山是一个坐标,标志着民族精神的高度,革命意志的高度。
在岁月的回眸中,长征中的万水千山渐渐地低下去,而雪山,成为一首磅礴史诗中的词眼,渐渐在怀念和追忆中高大起来。
当更多的功绩镀亮中华民族腾飞的翅膀,无数胜利前的坎坷,都在重温一幅历史图景中找到了譬喻——“1935年的雪不断落在横放背包上的枪支上,金黄色的军号和猎猎作响的方面军旗帜上。
布制的五星和八角帽下,这群反穿着羊皮的南方籍农民,像一群战争年代的食草动物,他们的饥饿是一把从喉咙里长出的锄头,渐渐挖出了埋藏在六月深处的草根与野菜……”南飞雁“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
【五年级作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五年级作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再次朗诵毛主席的七羰《长征》的时候,让我不得不佩服红军们在长征时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
他们为了心中永存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到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80年已经过去了。
80年前的长征中,红军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敢。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
这是一部吞没山川的英雄史诗。
在浩瀚的长征中,谁能理解途中的艰辛?寒风刺骨,风像刀一样割破了他的脸。
在冰雪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像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
它慢慢地蠕动着,看不见五个手指。
草地上有坑洼和沼泽。
没有路,也没有人。
如果你不小心,你可能会被埋在泥里。
强壮的红军战士咬紧牙关,活了下来。
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七天内走了600多英里的黑草。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
她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契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的忠诚。
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簦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今天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了,所以吃饭时,他们不吃这道菜,因为他们觉得味道不好,所以就把它扔掉。
这是多么错误!有句名言:“菜里的每一粒米都是硬的。
”每一粒水稻都是农民叔叔精心种植的。
也许这还不够,那么我们应该认为,在红军的长征中,我们仍然用草根和树皮做食物来填饱肚子。
现在我们有足够的食物,但我们不珍惜它。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了多久,我们都会时刻记在心,将红军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有关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征文

有关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征文篇一: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征文700字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一转眼红军长征已经经过80个年头,回望历史,在面对用烈士鲜血染红的国旗,那一幕幕记忆中生动的画面犹在眼前,长征不是故事,他是我党创造的神话,是我党永远的丰碑!在长征中,经历了那两万五千里的艰辛、飞夺泸定桥的艰难、过雪山爬草地的险阻、枪林弹雨的血腥,不减的是艰苦奋斗的作风,不灭的是宁死不屈的意志,不变的是为国奋战的决心!我们的战士,更是用自己的信念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记得上学时曾读过一个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
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饱受饥饿煎熬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
当然我知道,如此的故事数不胜数,那些战士们强忍着饥寒交迫,躲避着子弹手雷,争着舍己为人,这一切都是基于我们坚定的信仰,他们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使我们不禁思考,我们是否继承了榜样们的精神呢?当有些党员干部在金钱上大手大脚的时候,在粮食上铺张浪费的时候,在利益上以权谋私的时候,他们是否忘了曾经那已经磨得不能再磨的草鞋,那难以下咽的皮带和干草,还有那一个个无私牺牲的鲜活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换来的,长征精神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应该印在我们的思想中,刻在我们的骨子里。
今天的我们,当然不必再去品尝这种艰辛与危险,我们仿佛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一切成果,但是鲜血的历史不可忘,耻辱的国难不可忘,胜利的艰难不可忘,我们要永远以长征精神为尺、为镜,为我党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出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继续播下那奋斗的种子,让长征精神世代相传!篇二: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征文800字今年的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纪念日。
八十年,弹指一挥间,峥嵘岁月,历史常青。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精选3篇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征文精选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
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
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
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
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
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有坚定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相敬互爱的甜蜜,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啊。
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
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永恒的纪念【精品范文】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永恒的纪念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永恒的纪念
长征撰写宣言书,世界关注两万五,
星火燎原党领导,直罗会师红旗舞。
长征赞称播种机,革命火种铺满地,
前仆后继解放路,世代传承永铭记。
长征誉为宣传队,唤醒民众杠起枪,
遵义曙光定方向,红军神威天下扬。
长征铸就英雄帖,闪亮红星染热血,
四渡赤水出奇兵,泸定斩敌志如铁。
长征激发爱国心,围追堵截何惧怕?
八年抗战驱倭寇,辉煌战例传华夏。
长征振奋民族魂,自强不息永攀登,
忠心义胆保家国,坚定信仰终一生。
长征遥托强国梦,伟大复兴融心胸,
改革创新求发展,迎来江山万代红。
长征汇成一组歌,激情唱响东方红,
饮水勿忘掘井人,感谢领袖毛泽东。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80年前的今天,中国工农红军终于完成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胜利来到了陕北。
在经历长达两年零六个月的艰苦卓绝的行军、战斗和生活之后,中国工农红军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红一方面军,不到2万人中的不足万余人,终于挺过了万水千山,跨越了巍峨的大山和浑浊的江河,经受了严峻的政治、军事、思想和道德的考验,以及敌人和自然的多重磨难,终于完成了长征的艰难胜利。
今天的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的发展与繁荣,但是,我们对于长征不能忘记。
因为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历程,它不仅标志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英勇牺牲和崇高精神的一次集中体现,是具有深刻现实意义、鼓舞人心的精神财富。
正因如此,对于这次胜利的纪念也格外重要。
为我们讲述长征的故事,向我们传承这份精神,就需要我们去了解这次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果。
在元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于贵州萍乡会师,会师后由王稼祥担任总指挥,开始了全线长征。
军队分别走了九曲溪、途中的迂腐山、大渡河、塘坝、昆仑山、白水江、金沙滩、达古冰山、草地、皎平渡、折断子河、三江口、娄山关、横江口、古田和平安岭等区域。
路程共两万五千多里,历时两年六个月,途中全部含苦含辣,不少同志烈士殉职。
最终胜利到达陕北秦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不仅面对着遭受的种种困难,还面对着重重的敌人,只有能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战胜敌人。
尽管敌人力量强大,但中国工农红军依然保持着英勇的毅力,在数万里的长征中,他们创造了不断奋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才能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总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既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胜利的到来,为中华民族的日后发展描绘了一幅更加美好的未来。
因此,我们要继承长征精神,从胜利的经验中汲取力量,为今天的中国繁荣昌盛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也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优秀3篇

长征胜利80周年征⽂优秀3篇长征胜利80周年征⽂优秀3篇 长征是⼈类历史上的伟⼤奇迹,中央红军共进⾏了380余次战⽃,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部多达430⼈,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跨过24条⼤河,⾛过荒草地,翻过雪⼭,⾏程约⼆万五千⾥,下⾯是⼩编整理的长征胜利80周年征⽂,欢迎阅读。
第⼀篇:长征胜利80周年 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谁能?寒风刺⾻,风如⼑⼀般割在脸上。
在冰天雪地中,⼀⽀长长的队伍,宛如⼀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不见五指。
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没有道路,没有⼈烟,⼀不⼩⼼,就有可能葬⾝泥潭。
坚强的红军战⼠硬是咬⽛挺过来了,他们以惊⼈的速度,在7天内⾛过了600多⾥的⿊草地……“红军不怕远 征难,万⽔千⼭只等闲”⽑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振奋,使⼈倍受⿎舞。
是呀,敌⼈的围剿算得了什么?湍急的⾦沙江,奔腾咆哮的⼤渡河算得了什么?只剩⼏根铁索,令⼈⽑⾻悚然的泸定桥⼜能算得了什么?那⾼耸⼊云的⼤雪⼭和杳⽆⼈烟的⿊草地,这些被⼈们视为可望⽽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坚强的红军战⼠征服了吗?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现在已经所剩⽆⼏,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
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命理想和对⾰命事业锲⽽不舍的追求和⽆⽐忠诚。
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顾全⼤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品德,全⼼全意为⼈民服务的思想及⾄今不忘的`历史使命。
他们⾼尚的品格永远是⼀剂催⼈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想起了⽑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次,长征是宣⾔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
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化知识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文摘抄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是赞叹的季节,也是令人回眸的季节。
在这美好的时节,中国军人迎来了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在此小编整理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文摘抄,欢迎参考。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文摘抄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差不多一个世纪。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
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
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
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
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
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
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
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
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
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
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
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
创造。
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
我们仍然需要在21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
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
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