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演讲稿3篇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活动发言稿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活动发言稿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庆祝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八十年前,红军从井冈山出发,历经艰苦卓绝的长征,最终胜利抵达了延安。
这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辉煌一页,它为我们的民族奋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长征是一次壮举,也是一次实践。
红军在长征中统一了思想、表现出其随时随地、富于灵活性的作战特点,到达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内外敌人的新局面的历史任务。
长征让我们明白了,力量的大小并不只取决于数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团结的力量。
红军在长征中与农民、机关、学校、部队、革命群众和民族解放战争的同盟者密切联系,充分利用了群众的力量,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实现了从井冈山到陕北的交通换代。
长征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抗争的意义。
抗争不只是简单的斗争,更是一次磨砺和修炼的过程。
红军在长征中不断打胜仗、受失败、接受考验,在漫长而艰苦的长征路途中锻炼出“百折不挠、压倒一切”的战斗品质。
80年的长征路上,红军不畏艰辛,勇攀高山、越过草地、涉过河流,这是一次不屈不挠的长征,这是一次迎难而上的长征,这是一次无惧无畏的长征,这是一次感天动地的长征。
八十年的时光已如飞逝,但那段历史的风格、那种精神气质,历久不衰,永不磨灭。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认为,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来之不易的胜利,更不能忘记英勇无畏的先烈们的贡献。
我们要继承这种英雄的长征精神,发扬民族精神,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开创者,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篇章。
在庆祝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回顾那段不可替代的历史,还要以崭新的姿态展示新时代的气象和力量、展示党和人民的强大凝聚力,并在新时代的复杂背景下深入解读新时代的使命。
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是贯穿活动的主线。
我们要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大地上绽放出新的光芒,让它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灯塔,鼓舞人心、激发斗志、培植民族自信,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新气象和新风貌。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演讲稿3篇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演讲稿3篇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那么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如何通过演讲来纪念?下面店铺整理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演讲稿,供你参考。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演讲稿篇1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
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
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坚强的红军战士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
是呀,敌人的围剿算得了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得了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黑草地,这些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坚强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
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
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
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
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无疑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发言稿

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今天, 我代表在场的全体人员发表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发言。
八十年前的今天,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标志着革命的基本胜利已经到来, 开启了新时代的序幕。
长征是我党历史上生死存亡的重大斗争, 是革命理论化为行动的历史进程, 是我
党在全国范围内贡献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人民战争。
长征不仅是一次战役, 更是一次思想启示、文化熔炉和精神洗礼。
长征精神, 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灵魂, 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
践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历久弥新,和永不褪色。
长征, 是由数万勇士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千山万水而取
得的胜利。
这个历史事件更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更彰显了我们党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的意志品质。
我们现在生活的幸福和安宁, 都是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贡献。
我们要怀着对历
史责任和对未来使命的一份敬畏和担当,以巨大的热情和努力投身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为人民谋幸福和民族复兴,用共产党人的精神和智慧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断做出新贡献!
伟大的“万里长征路”, 终是走向胜利并迎来光辉的历史, 铸就了一个以人民为中
心的中国共产党, 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
让我们永远铭记红军披荆斩棘、
江山如画的壮举, 重温五苗九瘤、凿山翻岭的奋斗历程, 永不忘记人民群众热情支援、壮志凌云的革命事迹。
让我们向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致以三个响亮的口号:永远缅怀先烈,永远忠于人民,永远奋斗不息!。
关于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演讲稿

关于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演讲稿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
以下是由为大家推荐的关于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演讲稿,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演讲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所演讲的题目是:发扬长征的铁骨精魂。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
敌人的围剿算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大草地,这些曾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可敬的红军战士征服了!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这是毛泽东对长征的重大意义给予的诗话般的高度评价。
还记得那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么?为了挽救党、挽救革命、挽救红军,中国共产党毅然决定召开遵义会议,把红军的领导权从“左”倾路线代表手中夺过来。
这一次的工作体现出了党内的高度的团结。
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等都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同志,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地位。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张闻天同志一直担任党的总书记职务。
他与毛泽东同志的合作是很成功的。
毛泽东都曾风趣地说:洛甫同志是“开明君主”。
周恩来积极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红军,林伯渠当时抒写下“坚持遵义无穷力”邙阳光坦荡己无歧”的诗句。
这诗句既反映出他热诚拥护确立毛泽东同志在中央的领导地位的激动心情,又赞颂了当时全党全军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
四川省副省长XXX在讲话中说,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踏上凉山这决神秘而又神奇的土地,发生了对中国革命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一是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团结一致、继续北上的方针;二是红军先遣军总司令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果基约达在彝海边歃血结盟,创造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3篇_演讲稿范文_

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3篇演讲的时候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段内,完全借助于语言、手势等向听众讲明一个问题或道理,同时又要说服听众,就要求在写作时一定要突出主题、观点鲜明。
以下是由PQ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一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向所有参加过红军长征和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贡献的老战士、老同志,向当年支援红军长征的各族人民特别是各革命根据地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80年来,我们始终铭记着领导红军创造这一历史伟业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铭记着为红军长征胜利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们。
他们的功勋永载史册!他们的英名永垂不朽!我提议,全体起立,为在红军长征途中和在各地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默哀!同志们!上个世纪3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境地。
日本军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危机四伏,中国人民饱受煎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起、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百折不挠地为改变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斗争。
但是,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向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围剿”,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
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党领导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纪念长征胜利 80 周年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纪念长征胜利 80 周年。
80 年前,那是一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历史,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长征,是一场充满挑战与艰辛的征程。
那是在 1934 年 10 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这一路,充满了无数的艰难险阻。
红军战士们面对的是敌人的围追堵截,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是缺衣少食的困境。
他们爬雪山、过草地,跨越了万水千山。
爬雪山时,刺骨的寒风和稀薄的氧气,让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
许多战士被严寒冻伤,甚至永远地留在了雪山上。
过草地时,茫茫的沼泽地隐藏着无数的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再也无法起身。
但红军战士们没有退缩,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不仅要与自然环境作斗争,还要与敌人进行激烈的战斗。
每一场战斗都是生死较量,但红军战士们毫不畏惧,英勇杀敌。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革命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红军战士们坚定的信念。
他们坚信,只要跟着党走,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就一定能够为人民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长征的胜利,也离不开红军战士们的团结协作。
在长征途中,各个部队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长征的胜利,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红军战士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人民群众为红军提供了粮食、住所和情报,为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80 年过去了,长征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
它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不断前进,不断奋斗。
在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但我们要像当年的红军战士们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3篇

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3篇演讲稿一:向伟大长征致敬,传承红色基因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隆重聚集在这里,庆祝中国工人农民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是一段矢志不渝、勇往直前的英雄史诗。
它不仅具有举世瞩目的历史意义,更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开创了中华民族崭新的历史纪元。
今天,站在长征胜利80周年的节点上,让我们一起向伟大长征致敬,传承红色基因。
80年前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面临极其困难和险阻的艰苦长征。
他们跨越过雪山草地,翻越过险峻的悬崖峭壁,穿越过广袤的大江大河。
面对无边的草地、深不见底的沟壑,他们并肩战斗,一往无前。
尽管战士们受到了物质条件的严重限制,但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战胜了无数的困难和磨难。
长征胜利的最大意义在于,红军用行动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原则,开创了经过艰苦奋斗的道路。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凭借着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毅力,实现了战略转移,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为最后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长征胜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更对世界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有能力引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
红色基因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动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过程中形成的优秀品德和伟大精神。
长征胜利所展现的红色基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生命力。
正是这些优秀品德和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的忠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迎难而上、克难奋进。
同学们,让我们牢记长征胜利所教给我们的,继承红色基因,努力将这种优秀品德和伟大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中去。
首先,我们要坚守信仰,永葆初心。
红军在长征中遭受了很多艰难困苦,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
只有坚守信仰,才能在困境中寻找到前行的道路。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3篇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3篇
导读:本文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3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篇1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8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从瑞金出发到会师结束,在这历时两年零五天的长征中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其中我最了解的一个是《金色的鱼钩》。
1945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
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
饥饿威胁着他们。
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
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鱼骨,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演讲稿3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演讲稿篇1 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
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
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坚强的红军战士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红军不怕远
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
是呀,敌人的围剿算得了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得了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黑草地,这些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坚强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
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
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顾全大局,
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
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
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无疑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
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让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迎接新的长征。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演讲稿篇2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是赞叹的季节,也是令人回眸的季节。
在这美好的时节,中国军人迎来了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为了感受当年先烈们经历的艰难与困苦,我们云岗中学初一、初二年级的全体学生在十一月初的时候参观了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
从那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和图片中,我了解到了许多革命先烈的光荣的事迹,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虽然新的时期,新的社会,很多文化与理念交织、冲突,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但作为新世纪的新一代,在我们自我奋斗的时候,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坚定不移,必须继续的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品质,我们要永远的铭记长征精神,传承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
进入馆内,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每一件展览品都围着不少人,我与田欣挤了半天才挤进去。
在“军民情深似海”展区,有一件珍贵的展品让所有参观者含泪而观、含泪而去。
它既不是文物,也不是史料,而是一段由一组连环画组成的故事:红军战士谢益先在过草地途中,遇到一个带着两个奄奄一息孩子的母亲,他们衣衫褴褛,饥寒交迫,谢益先把自己包袱里仅有的粮食全给了母子三人。
母子三人靠着这袋干粮终于走出了草地,当他们拿着写有“谢”字的干粮袋找到谢益先所在部队想感谢恩人的时候,才知道谢益先同志已经因为断粮而饿死在草地......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让我们走近了红军感悟了长征,在这座精神宝库中找到了人生价值与民族精神。
但我们知
道,一个再完美的展览,也难以全面展示长征的伟大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牢记胡锦涛在前不久中央政治局“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主题学习会上所讲的那句话: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发扬光大党的光荣革命传统。
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演讲稿篇3 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艰苦跋涉,历时一年的风风雨雨,冲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终于胜利到达陕北。
回顾漫漫征程,展望红色前景,毛泽东主席欣然挥毫《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胜利的人们的欢呼,是自豪者的歌唱!长征,伟大的长征,举世瞩目的长征,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以世界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在纪念长征胜利71周年之际,我们既要回顾昨天的历史,更要展望明天的蓝图。
我们要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回顾昨天,我们为中国工农红军而骄傲:368个日日夜夜,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自然界的凄风苦雨无时不在折磨着红军战士,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无时不在考验着红军战士的坚强斗志。
然而,伟大的红军战士胜利了!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瞧!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
瞧!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f过去了。
翻越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面对着上百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行程中的艰难险阻,战胜了征途上的悍匪强敌,挥师北上,会师延安。
这伟大的胜利,怎不让今天的人们发出长久地神奇的感叹?
是呀,敌人的围剿算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大草地,这些曾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可敬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长征,它将一个钢铁般的意志、一股夺取胜利的勇气和一股巨人般的力量存留进了人类史册。
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地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进,向着理想勇敢奋斗,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感动崇高的精神和象征意义。
光阴荏苒,一晃70年过去了。
长征的故事却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被记忆的浪花冲淡,长征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无时无刻不在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凭着长征精神,我们的老一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赶走了帝国主义列强,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凭着长征精神,我们的新一代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卫星上了天,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翱翔......
展望未来,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熠熠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我们中国人民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我们,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上向;发扬长征精神,向世人写好一份圆满的“中国人民走向世界”的宣言书,做伟大中国迈向21世纪的宣传队,成为播种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胜利种子的播种机!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