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重力》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

合集下载

物理:7.3《重力》教案2(北师大八年级下).doc

物理:7.3《重力》教案2(北师大八年级下).doc
(6)在物理学中,重力用大写的英文字母G表示(英文gravity的首字母).
(7)师:大家是否能例举一些物体受到重力的现象呢?(强调:地面上以及地面附近所有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师:重力作为一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
(8)指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物体.(地面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
掌握用公式计算重力的方法.
充分想象重力消失后的各种场景.体会重力作用的重要性.
4.简单介绍:重力的作用点
(1)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2)举例(课件):找出正方体、球、直尺的重心.
(3)请学生想办法用一个手指托住一把直尺(图),观察手指所在刻度.
强调:①在公式中,m的单位需用千克,计算出的G的单位才是牛.
②g=9.8 N/ k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③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属性,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作用,是一种力.在近地面范围内,重力是质量的9.8倍左右,但比如在月球上,物体所受引力约为地球上的1/6.(举例:宇航员的称重图片;播放宇航员月球行走的图片.)
通过作重力的图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与回顾.
6.总结:探究生活中运用重力的事例
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可从中获得及时的教学反馈情况.)
积极思考重力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能从重力的存在、大小、方向、重心等各个角度展开讨论,体会重力与世界的息息相关.
课后作业
练习册相应内容;小论文:“假如重力突然消失”或“重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观看视频,思考其共同特点:落回地面.
回忆小学自然课所知的物体受地球吸引的概念回答问题.
积极举例(跳水、滑滑梯、飞机失事坠毁等).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3《重力》 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3《重力》 教案设计

2.经历探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程,能够运用 这个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 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 神。
重点是重力的概念、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是竖直向下的 难点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涉及质量和重力的测量、实验
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呢?
一般材料均匀、外形规则的 物体的重心,就是这一物体
的几何中心。粗细均匀的木 棒的重心在木棒的中点,均 匀圆木球的重心在它的球 心。
五、重力的由来
学生说出:橡皮做圆周运 让学生通过
动时需要用力拉着,否则 实验感受橡
就会被甩掉。
皮不会飞走 是因为受到
活动:请同学们用一根细线
“引力”作
教学反思
重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 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之一。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 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 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 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们检查的结果和根据。
心”。指向地心的方向叫
“向下”,背离地心的方
向就应该叫做“向上”。
思考:我们站在地面上,脚 朝下,由于重力的作用可以 站得很稳,但地球是圆形的, 在我们“脚下”的人,好像 脚是朝上的,他们也能站得 稳,为什么呢?

三、重力-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闫金铎主编)教案

三、重力-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闫金铎主编)教案

三、重力-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闫金铎主编)教案一、知识点概述本章主要介绍重力的概念、大小和作用,以及引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到:1.重力是一种万有引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对其周围物体进行的引力作用;2.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近、质量越大,重力就越强;3.引力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4.重力的作用有时会使物体发生运动。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重力的概念和大小在本节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引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同时,可以通过实验或演示,来展示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可以选取不同重量的物体,比较它们之间的重力大小。

还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距离来探究重力与距离的关系。

2. 引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本节重点介绍引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采用幻灯片或实物呈现,比较星球或月球之间的重力差异,并引导学生自己尝试思考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3. 重力的作用在本节中,可以通过展示现象或实验,来让学生感受到重力的作用。

可以选取不同材质和大小的物体,将它们置于斜面或斜面上,比较它们受到重力的影响程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力的概念由于重力是物理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学生理解的难度也比较大。

因此,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比喻或实物来描述重力,并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

2. 引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引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引力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这需要学生对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认识。

四、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重力的概念和大小 1 课时引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1 课时重力的作用 1 课时五、教学评价和反思本章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大小和作用,以及引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实验、演示和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同时,要注意评价和反思,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案

《重力》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

(2)尝试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科学的猜想。

(3)体会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像研究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现象。

(2)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知道重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作用点。

【教学难点】1、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认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认识重心。

【教具准备】演示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塞,细线,重垂线,自制水平检测仪,方形薄木板,不倒翁,粉笔。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橡皮塞。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媒体展示:陨石、雨滴、苹果落向地面。

2、教师演示:粉笔头自由落地,水平抛出的粉笔头最终落地。

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3、媒体展示:蹦极运动、高空跳伞、跳水比赛、瀑布。

4、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最后都落回地面?二、新课学习(一) 重力的由来1、提出问题:地球对地面附近的物体有吸引力,它对天空中的月亮也有吸引力吗?2、媒体展示:月球绕地球转动3、学生思考:月球为什么能绕地球转动而不“跑掉”?4、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联想: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需要用线拉住才不会跑掉。

天上的月亮绕地球运动,是否也需要一个力把它拉住呢?说明地球对月亮有引力,同样,月球对地球也有引力。

5、媒体展示:牛顿与苹果的故事6、媒体展示:阅读课本P55页,完成下列问题:( 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重力的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 。

物理:7.3《重力》教案3(北师大八年级下)

物理:7.3《重力》教案3(北师大八年级下)

北师大版《7.3 重力》探究活动方案
探究题目:鸡蛋走钢丝
探究目的: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制作来探究提高稳度的方法,从而体会重力知识的有用性和神奇.
探究过程:
1.请学生把物理书分别平放、横放和竖放在桌子上,每种情况下都轻推书本,感觉怎样放置书本比较稳,不容易倒?
2.提出问题:稳定情况和什么有关?
3.观察周围物体,思考利用什么办法提高稳度的?
比如右图的台灯和茶壶.
4.请大家想办法完成这样一项任务:设法把鸡蛋放稳在可乐瓶中后,让鸡蛋和瓶子稳稳的从线的一端滑向另一端(鸡蛋走钢丝).如下图提供的器材有:一根长约2~3米的尼龙线,穿过一只无底的可乐瓶(可乐瓶后的上部)后系在两根杆上;细铁丝,铁螺帽(或石块).
]
(参考办法:用铁丝一端绑住铁螺帽(或石块),然后把铁丝另一端绑在可乐瓶的口上,如下图,这样就使运载工具和鸡蛋的整体重心降低至尼龙绳的下方,从而保证鸡蛋不会翻倒.
探究结果:
提高稳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增大支面;二是降低重心.。

7.3重力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3重力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7.3 重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及重力产生的原因。

2.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会根据图像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经历探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程,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

教学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教学准备及手段:铁架台每组两个、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学生实验法教学过程二、重力的方向由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如何?教师及时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还是垂直向下?归纳:通常我们把与重力方向一致的线叫做重垂线。

重垂线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学生进行猜想回答学生活动:将细线系着小钩码绑在铁架台上,将铁架台放在水平桌面上,注意观察静止时线的方向②将另一个铁架台垫钩码盒,注意观察两者静止时线的方向。

学生观察得出:悬挂的物体受重力作用使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学生的猜想是模糊的、片面的。

猜想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适时进行实验在本环节对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从而使实验现象更直观、更明显。

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确,我们需要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检验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你认为这个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怎样测量?在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自己的意见,形成如下实验方案。

1.需测的物理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一盒3.实验步骤和记录实验次数质量(kg)重力(N)重力/质量(N/kg)123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 重力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3    重力

《八年级下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案【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③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重力大小”的过程;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比例、推理等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体验探究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注意观察学生探究的过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适时评价。

【教学重点】: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公式:G=mg【教学工具】:弹簧测力计、钩码、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钩码、重垂线◆教学情景导入实验一:教师将小球放在手中,松开手,请同学们观察松开手以后小球如何运动?它的运动状态变了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教师进行实验,反复几次,然后请同学回答上述问题.小球下落,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见小球受到了力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回答出“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实验二:教师向上抛出一个小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情况.教师进行实验,反复几次,请同学叙述观察到的现象.提问:为什么小球在抛出以后运动的速度越来越慢,为什么小球会改变运动方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以上现象都说明小球受到了一个向下的力,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抛出小球以后、小球向上运动,速度越来越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改变运动方向,向下运动,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小球受到了地球的吸引而受到了力.这个力我们叫它重力.◆教学过程设计一、重力产生的原因教师: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202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三节重力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02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三节重力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3. 重力方向:了解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
4. 重心:理解重心的概念,掌握如何确定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5.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关系。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通过讲解、实验和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重力相关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科学探究: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重力的概念及其物理规律。
202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 第三节 重力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202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 第三节 重力教案(新版)北师大版,本节内容主要包括:
1. 重力的定义与特点:理解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是一种万有引力。
2. 重力大小的计算:掌握重力计算公式G=mg,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最后,我会布置一些关于重力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推荐阅读:《物理的进化》中关于重力的发展历程章节,了解重力概念的演变。
- 视频资料:观看与重力相关的科普视频,如地球引力对物体的影响、宇宙中的重力现象等。
- 实地考察:参观科学博物馆或科技馆,了解重力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1. 导入新课
上课之初,我会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力的概念,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种特殊的力——重力。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重力的奥秘吧。”
2. 自主学习
首先,我会让学生翻开教材第七章第三节,阅读关于重力的定义和特点。然后提问:“谁能来说说什么是重力?”学生回答后,我会给予肯定并补充:“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它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7.3《重力》参考教案3

7.3《重力》参考教案3

《重力》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内容。

这节是在讲述了力的一般概念的基础上,研究重力这种常见的力。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学生对重力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所以,学生对重力概念的接受并不困难。

教学开始展示了重力现象的具体事例,目的不仅是使学生认识到重力的存在,更重要的是通过事例启发学生从研究对象运动的共同特点思考重力产生原因等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

关于重力的方向,通过说明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方向、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这种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更合乎逻辑,也更容易区别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的区别。

介绍中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再次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所以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去做,通过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

重心课本没做要求,可适当补充。

二、整合思路本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的角度全方位的认识重力。

为丰富学生这部分的内容,制作图片,观看录像。

并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没有重力作用,世界将是什么样子?那种现象对我们有好处,哪种现象对我们不利等。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重力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所以重力概念的建立并不困难。

从身边的实例中,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培养他们观察思考的习惯。

从探究中立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地方法,在探究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四、教学目标(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和作用点。

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3)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G=mg中,g值因在地球的不同维度而不同。

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三节重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能用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并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收集实验信息;●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学习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努力探索与研究而取得的。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1)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突破方法:生活经验质量大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也越大,然后定量探究二者的关系,通过测量收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突破方法:学生动手实验理解。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课前展示活动一(学生完成)(一)新课导入你知道牛顿吗?就是那个看到成熟的苹果落向地面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的人。

他说,宇宙中的任何物体,大到太阳,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并把它叫做万有引力。

有同学不禁要问,既然万有引力,为什么我没有被别的同学吸引走,也没有同学被我吸引过来?(二)问题引入问题一:阅读教材第一、二自然段说明什么叫重力?并举出几个受重力作用的例子。

问题二:怎样比较重力的大小?说出你的办法。

问题三:你能知道重力的方向吗?想办法展示出来。

问题四:重力的作用点在哪里?找几个物体说一说它的中心在哪里?问题五:总结上面三个问题,说一说重力的三要素,并试着做重50N物体受重力的图示。

问题六:实验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请你设计实验(三)合作探究:学生根据上面六个问题小组内合作探究,然后进行小组素质展示。

(四)交流归纳(素质展示)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几点说明:(1)地球上的所有物体无论质量大小、有无生命,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北师版初中物理重力教案

北师版初中物理重力教案

北师版初中物理重力教案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掌握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能运用公式 G=mg 计算重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重力的概念及重力的方向。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 教学难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及其数学表达式 G=mg 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2)提问: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一种特殊的力,你们知道这种力是什么吗?2. 探究重力的概念(1)解释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强调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 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介绍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3)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4. 讲解重力的计算公式(1)介绍重力计算公式 G=mg。

(2)解释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公式计算重力。

5. 巩固知识(1)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解题心得。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提问:重力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拓展知识:介绍重力加速度的概念,解释重力加速度与地球纬度、高度的关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重力的概念、方向和与质量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第三节《重力》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

第三节《重力》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

第三节《重力》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第三节重力教案例如:〔2〕公式:G=mgg=9.8牛/千克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仪器材料教学方法板书设计3.实验探究: 力的大小总是竖直向下的〃• 〔竖直方向即为垂直水平面的方向〕〔6丨师:大伙儿能不能想个方法检测一下你的桌子是否水平?〔7〕介绍水平仪和重垂线的应用.〔图片〕和垂直向下的区不.把握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不能简单的讲”向下'’也不是”垂直向下".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同学应能想到利用铁架台实验的思路.〔1〕演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能够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一个钩码〔50克〕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约0.49N〕.〔2〕师:你的体重〔质量〕是多少千克呢?你觉得你的重力大依旧一个钩码的重力大?〔3丨提出咨询题:物体的重力大小和它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吗?〔看学生情形也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4〕组织学生猜想〔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和制定表格〔6丨请各小组交流方案和表格,关心总结出实验方案和表格.〔指出应多测几组数据〕〔7〕请学生分组实验并收集数据.提出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尝试发觉规律.〔8丨请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发觉的规律.依照情形可提醒学生运算G与m的比值,〔9丨由实验可总结出:物体所受的重积极发觉并了解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巧妙应用.把握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依照日常体会应能回答自己重力比一个钩码的重力大.积极猜想物体的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能提出:物体质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分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以及所需记录的物理量,同时依照方案制定实验表格.积极交流实验方案和表格,如:认真实验并记录数据.认真分析研究实验数据,总结发觉规律.通过运算G与m的比值发觉规律:G与m的比值差不多上是一定的,即G与m成正比.。

物理:7.3《重力》教案(北师大八年级下)

物理:7.3《重力》教案(北师大八年级下)
四.重垂线:依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制成重垂线。
作用:(1) 建筑(墙壁是否竖直) (2)物理天平上(检查横梁是否平衡)
五.重力的作用点叫重点
规则:几何中心。 不规则:可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来找重心。
六.重力的重要性。
七.小结,练习
第周 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五节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执教
教学
目标
1 理解合力的概念。
三.小结
课题
重力
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
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9=9.8N/kg的物理意义
重点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
难点
理解公式:G=mg
教具
演示
弹簧秤、钩码、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钩码。
学生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一.什么叫合力
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二.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1.同方向:F=F1+F2合力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
练习:
(1)同一直线上两个向上的力分别是20N和40N,它们的合力是
方向:
(2)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是200N,方向向下,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80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方向是。
2 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规律。
3 了解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规律。
重点
合力的概念
难点
理解合力的概念
教具
演示铁架台、两ຫໍສະໝຸດ 弹簧秤、大弹簧、刻度尺。学生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重力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重力教案与反思

电子备课模板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
教学过程
【素材积累】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
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案北师大版

第三节重力教案示例:教学课题第三节重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重力,及其方向和作用点.(2)能用G=mg计算重力的大小.(3)通过实验,培养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技能.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2)在发现重力与质量关系的规律时,指导学生学会用比值来处理数据的方法.(3)在重力的运用上,教多的采用学生讨论,给学生展示课外知识的机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重力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与人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2)通过比较简单的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让大多数同学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熟悉探究的过程方法.教学重点重力的三要素教学难点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掌握公式G=mg仪器材料铁架台、细线、斜面、一重物;弹簧测力计、钩码(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小探究,讨论汇报,实践活动课时安排 1板书设计第三节重力一、重力G(gravity):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二、重力的三要素1.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2. 重力的大小(1)实验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猜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方案与表格:钩码的质量m/kg 钩码受到的重力G/N重力与质量之比(N/ kg)结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2)公式:G=mg g=9.8牛/千克3. 重力的作用点: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力作用点在几何中心,重力的作用点也叫做物体的重心.4.重力的图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1.创设情景得出:什么是重力(1)师:请大家观看自然和生活中的几个现象.(2)播放视频:瀑布、投篮、苹果落地(3)师:“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向上抛出的球为什么总落回地面?”、“大家知道牛顿思考苹果落地的故事吗?”(4)请学生简要讲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5)由前面故事指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地球的吸引力作用.观看视频,思考其共同特点:落回地面.回忆小学自然课所知的物体受地球吸引的概念回答问题.”“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ravity).”(在这里,针对善于思考的同学可指出:重力并不等同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但不作深入讲解)(6)在物理学中,重力用大写的英文字母G表示(英文gravity的首字母).(7)师:大家是否能例举一些物体受到重力的现象呢?(强调:地面上以及地面附近所有物体都受重力作用.)师:重力作为一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8)指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物体.(地面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积极举例(跳水、滑滑梯、飞机失事坠毁等).思考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直观讲解:重力的方向(1)演示:让粉笔由静止自由下落.(2)演示:把一物体用细线悬挂在水平铁架台上,把物体抬高后放手,最后竖直悬挂静止.(演示完后点击相应图片)(3)师:从这些现象中,你能猜想出重力的方向吗?(学生容易回答:垂直向下)(4)演示:如上实验中,把铁架台放在一斜面上,演示此时细线悬挂情况.(演示完后点击相应图片)(5)比较两图片,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观察粉笔自由下落的方向.观察悬挂重物的细线静止时的方向.猜想重力的方向.观察铁架台倾斜过程中细线的悬挂方向,思考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的区别.”.(竖直方向即为垂直水平面的方向)(6)师: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检测一下你的桌子是否水平?(7)介绍水平仪和重垂线的应用.(图片)掌握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不能简单的说“向下”也不是“垂直向下”.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同学应能想到利用铁架台实验的思路.积极发现并了解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巧妙应用.3.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1)演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一个钩码(50克)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约0.49N).(2)师:你的体重(质量)是多少千克呢?你觉得你的重力大还是一个钩码的重力大?(3)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大小和它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吗?(看学生情况也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4)组织学生猜想(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和制定表格(6)请各小组交流方案和表格,帮助总结出实验方案和表格.(指出应多测几组数据)(7)请学生分组实验并收集数据.提出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尝试发现规律.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重力的办法.根据日常经验应能回答自己重力比一个钩码的重力大.积极猜想物体的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能提出:物体质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分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以及所需记录的物理量,并且根据方案制定实验表格.积极交流实验方案和表格,如:钩码的质量m/kg钩码受到的重力G/N(8)请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发现的规律.根据情况可提醒学生计算G与m的比值,在表格中补充一列,如:钩码的质量m/kg 钩码受到的重力G/N重力与质量之比(N/ kg)0.1 0.98 9.80.2 1.96 9.80.3 2.94 9.80.4 3.92 9.8 (9)由实验可总结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9.8牛/千克(用g表示).(对有的同学得出的比值不正好等于9.8可稍作解释)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可以写作:G=mg强调:①在公式中,m的单位需用千克,计算出的G的单位才是牛.②g=9.8 N/ k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③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属性,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作用,是一种力.在近地面范围内,重力是质量的9.8倍左右,但比如在月球上,物体所受引力约为地球上的1/6.(举例:宇航员的称重图片;播放宇航员月球行走的图片.)认真实验并记录数据.认真分析研究实验数据,总结发现规律.通过计算G与m的比值发现规律:G与m的比值基本上是一定的,即G与m成正比.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质量的计算关系.理解质量和重力的区别.(10)师:请同学们计算自己的重力?(指出平时所说的体重其实是质量)(11)师:请大家想象一下,要是地球对物体没有重力作用将会是什么样子?播放宇航员在失重状况下的生活场景.掌握用公式计算重力的方法.充分想象重力消失后的各种场景.体会重力作用的重要性.4.简单介绍:重力的作用点(1)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2)举例(课件):找出正方体、球、直尺的重心.(3)请学生想办法用一个手指托住一把直尺(图),观察手指所在刻度.(4)(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可放在扩展资料中)重心的应用: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如不倒翁.掌握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力的作用点.用一个手指托住直尺,观察手指所在刻度可知重心在尺子中央,从而体会重心的概念.5.重力的图示举例:试作出静止在一斜面上的质量为2千克的正方体木块所受重力的图示.(目的在于通过作重力的图示总结所学内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通过作重力的图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与回顾.6.总结:探究生活中运用重力的事例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可从中获得及时的教学反馈情况.)积极思考重力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能从重力的存在、大小、方向、重心等各个角度展开讨论,体会重力与世界的息息相关.课后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小论文:“假如重力突然消失”或“重力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反馈(1)由于学生已知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所以对重力的存在直接能接受.(2)在没有进行辨析前,很多学生确实会把质量与重力划等号.(3)学生参与思考和动手的部分较多;学生展示自己平时课外知识的机会较多,比如关于失重、不倒翁等的讨论.备注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以及所需记录的物理量,同时依照方案制定实验表格.
积极交流实验方案和表格,如:
钩码的质量m/kg
钩码受到的重力G/N
认真实验并记录数据.认真分析研究实验数据,总结发觉规律.
通过运算G与m的比值发觉规律:G与m的比值差不多上是一定的,即G与m成正比.
明白得和把握重力和质量的运算关系.
明白得质量和重力的区不.
把握用公式运算重力的方法.
充分想象重力消逝后的各种场景.体会重力作用的重要性.
4.简单介绍:重力的作用点
〔1〕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平均的形状规那么的几何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2〕举例〔课件〕:找出正方体、球、直尺的重心.
〔3〕请学生想方法用一个手指托住一把直尺〔图〕,观看手指所在刻度.
〔3〕在重力的运用上,教多的采纳学生讨论,给学生展现课外知识的机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重力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与人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比较简单的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让大多数同学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熟悉探究的过程方法.
教学重点
重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把握公式G=mg
通过作重力的图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与回忆.
6.总结:探究生活中运用重力的事例
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好,同时可从中获得及时的教学反馈情形.〕
积极摸索重力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能从重力的存在、大小、方向、重心等各个角度展开讨论,体会重力与世界的息息相关.
课后作业
练习册相应内容;小论文:〝假如重力突然消逝〞或〝重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10〕师:请同学们运算自己的重力?〔指出平常所讲的体重事实上是质量〕
〔11〕师:请大伙儿想象一下,要是地球对物体没有重力作用将会是什么模样?
播放宇航员在失重状况下的生活场景.
把握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
依照日常体会应能回答自己重力比一个钩码的重力大.
积极猜想物体的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能提出:物体质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
钩码的质量m/kg
钩码受到的重力G/N
重力与质量之比〔N/ kg〕
0.1
0.98
9.8
0.2
1.96
9.8
0.3
2.94
9.8
0.4
3.92
9.8
〔9〕由实验可总结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9.8牛/千克〔用g表示〕.〔对有的同学得出的比值不正好等于9.8可稍作讲明〕
重力跟质量的关系能够写作:G=mg
〔4〕组织学生猜想
〔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和制定表格
〔6〕请各小组交流方案和表格,关心总结出实验方案和表格.
〔指出应多测几组数据〕
〔7〕请学生分组实验并收集数据.提出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尝试发觉规律.
〔8〕请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发觉的规律.
依照情形可提醒学生运算G与m的比值,在表格中补充一列,如:
〔3〕师:从这些现象中,你能猜想出重力的方向吗?〔学生容易回答:垂直向下〕
〔4〕演示:如上实验中,把铁架台放在一斜面上,演示现在细线悬挂情形.〔演示完后点击相应图片〕
〔5〕比较两图片,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方向即为垂直水平面的方向〕
〔6〕师:大伙儿能不能想个方法检测一下你的桌子是否水平?
教学反馈
〔1〕由于学生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因此对重力的存在直截了当能同意.
〔2〕在没有进行辨析前,专门多学生确实会把质量与重力划等号.
〔3〕学生参与摸索和动手的部分较多;学生展现自己平常课外知识的机会较多,比如关于失重、不倒翁等的讨论.
备注
第三节《重力》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
第三节重力
教案例如:
教学课题
第三节重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白什么是重力,及其方向和作用点.
〔2〕能用G=mg运算重力的大小.
〔3〕通过实验,培养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发觉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在发觉重力与质量关系的规律时,指导学生学会用比值来处理数据的方法.
〔6〕在物理学中,重力用大写的英文字母G表示〔英文gravity的首字母〕.
〔7〕师:大伙儿是否能例举一些物体受到重力的现象呢?〔强调:地面上以及地面邻近所有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师:重力作为一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
〔8〕指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邻近的物体.(地面邻近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
3.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
〔1〕演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能够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一个钩码〔50克〕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约0.49N〕.
〔2〕师:你的体重〔质量〕是多少千克呢?你觉得你的重力大依旧一个钩码的重力大?
〔3〕提出咨询题:物体的重力大小和它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吗?〔看学生情形也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
观看视频,摸索其共同特点:落回地面.
回忆小学自然课所知的物体受地球吸引的概念回答以下咨询题.
积极举例〔跳水、滑滑梯、飞机失事坠毁等〕.
摸索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直观讲解:重力的方向
〔1〕演示:让粉笔由静止自由下落.
〔2〕演示:把一物体用细线悬挂在水平铁架台上,把物体抬高后放手,最后竖直悬挂静止.〔演示完后点击相应图片〕
强调:①在公式中,m的单位需用千克,运算出的G的单位才是牛.
②g=9.8 N/ k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③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属性,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作用,是一种力.在近地面范畴内,重力是质量的9.8倍左右,但比如在月球上,物体所受引力约为地球上的1/6.〔举例:宇航员的称重图片;播放宇航员月球行走的图片.〕
〔7〕介绍水平仪和重垂线的应用.〔图片〕
观看粉笔自由下落的方向.
观看悬挂重物的细线静止时的方向.
猜想重力的方向.
观看铁架台倾斜过程中细线的悬挂方向,摸索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的区不.
把握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不能简单的讲〝向下〞也不是〝垂直向下〞.
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同学应能想到利用铁架台实验的思路.
积极发觉并了解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巧G/N
重力与质量之比〔N/ kg〕
结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2〕公式:G=mgg=9.8牛/千克
3.重力的作用点:
质量分布平均的形状规那么的几何体的重力作用点在几何中心,重力的作用点也叫做物体的重心.
4.重力的图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1.创设情形得出:什么是重力
〔1〕师:请大伙儿观看自然和生活中的几个现象.
〔2〕播放视频:瀑布、投篮、苹果落地
〔3〕师:〝水什么缘故往低处流?〞、〝向上抛出的球什么缘故总落回地面?〞、〝大伙儿明白牛顿摸索苹果落地的故事吗?〞
〔4〕请学生简要讲述牛顿发觉万有引力的故事.
〔5〕由前面故事指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地球的吸引力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ravity〕.〞〔在那个地点,针对善于摸索的同学可指出:重力并不等同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但不作深入讲解〕
仪器材料
铁架台、细线、斜面、一重物;弹簧测力计、钩码〔学生分组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小探究,讨论汇报,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1
板书设计
第三节重力
一、重力G〔gravity〕: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二、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重力的大小
〔1〕实验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猜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4〕〔依照学生情形适当补充,可放在扩展资料中〕重心的应用: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如不倒翁.
把握质量分布平均形状规那么的几何体的重力的作用点.
用一个手指托住直尺,观看手指所在刻度可知重心在尺子中央,从而体会重心的概念.
5.重力的图示
举例:试作出静止在一斜面上的质量为2千克的正方体木块所受重力的图示.
〔目的在于通过作重力的图示总结所学内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