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必读论语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读论语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读论语知识点总结1. 孔子的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体系贯穿于《论语》全书。

其中,孔子的思想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人不仁,无法立身”。

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德观念,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体谅,互相关爱。

义是指孔子所强调的正义和公平,他认为人们应该以义来行事,才能取得天命。

礼是指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孔子主张人们要以礼来治国,以礼来修身。

智是指思想的敏锐和明晰,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具备智慧,才能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

信是指诚信和信用,孔子认为人们应该信守承诺,建立诚信的人际关系。

2. 孔子弟子的思想除孔子之外,《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的一些弟子的言行,他们也对仁、义、礼、智、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比如,子路主张“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修身养性;子贡提出“舍我其谁”的思想,强调个人的责任和担当;颜渊则强调修养个人的品德和道德。

这些弟子都在不同的角度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发扬和深化。

3. 政治思想《论语》中也涉及了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主张仁政,以仁治国,他认为君主应该具备仁德,爱民如子,体谅百姓的疾苦,并以民为本,实行民本政治。

同时,孔子也主张用礼来治理国家,礼乐之邦,使人民安居乐业。

此外,孔子也提出了富国强兵的政治主张,认为国家应该富强,才能保住国家的疆土。

4. 教育思想在《论语》中,孔子还提出了他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学诗,无以言”等教育观念。

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主张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同时,他也主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强调教育要以立身为本。

5. 家庭伦理《论语》中也包含了孔子对家庭伦理的思考。

孔子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和谐。

他主张孝道,认为孝敬父母是人之本,是立身之本。

同时,孔子也提出了妇女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妇女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从小就应该明辨是非,注重修养品德。

《论语》知识点总结

《论语》知识点总结

《论语》知识点总结
一、多义词 学而时习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曲肱而枕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过的知识 学习 学习 弯曲的胳膊 优点 缺点
不亦乐乎 形容词 高兴、快乐 乐 乐亦在其中矣 名词 乐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动用法
以……为乐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的人 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的人 ……时间 逝者如斯夫
(9)孔子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句子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是_________ _________。 (10) 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 信念,矢志不渝是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 __,__ _____。 (11)子夏的学习方法是: 博学而笃志 ,_________ 切问而近思 。 _________ (12)孔子强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克服自己的短处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 , _____
(4)孔子认为读书与求学的态度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5)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修养的句子 为人谋而不忠乎 ? ? 传不习乎 ? (6)孔子对于学习要常复习是 温故而知新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 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wè i):替。
为 i):做 可以为师矣。为(wé
人不知而不愠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学而不思则罔 而 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表示转折 但是,却
每天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 老师传授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 学过的知识
新的理解与体会 动词作名词 水 一瓢饮 名词作动词 吃 饭疏食饮水 形容词作动词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必考知识点总结 论语高中必背原文翻译

论语必考知识点总结 论语高中必背原文翻译

论语必考知识点总结论语高中必背原文翻译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注释】①焉:是兼词“于之、于此”的意思,这可理解为“在其中”。

②三:文言文中泛指多人。

③其:代“他们”。

④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⑤从:追随、跟从。

【译文】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解读】孔子这句极为著名的话,已经成为历代有志之士、好学之士的座右铭。

凡有一点特长的人,他都认为有可资借鉴取法之处。

就是有错误的人,他也认为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观照自己的言行有无同样的不足。

他喜欢以别人为师,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

这句话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为学者要谦虚好学,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

因为人往往自以为是,免不了虚荣和傲慢。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离不开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

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这种精神已经十分可贵,更可贵的是,不仅要师人之善,还要以别人的缺点为借鉴,这是平凡而伟大的真理,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

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

”【解读】此章说明了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礼法制度。

摆正人与人之间名分关系,这对维护社会秩序来说是很重要的。

春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变动,西周时君臣父子的等级名分已经遭到了破坏,多有“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之事发生。

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对此感受亦深,所以他十分赞赏孔子的“正名”主张,但他终究没有任用孔子,不立太子,导致继嗣不定,引发了陈氏弑君之祸。

3.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十则知识点及常见试题

《论语》十则知识点及常见试题

《论语》十则知识点及常见试题《论语》十则作为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考生需要深刻记忆与了解,为了帮助考生顺利度过这个难题,今儿本栏目本店铺就为考生整理出了论语十则知识点以及论语十则常见试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论语十则知识点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解: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而:连词。

(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

(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大全必考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大全必考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以及对话。

阅读《论语》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了解,也是我国古代思想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将《论语》中的十二章进行知识点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学而”篇1. 孔子论学:学无止境,要终身学习。

2. 学习的态度:虚心求教,不骄不躁。

第二章:“为政”篇1. 孔子治国理政的思想:明德治国,以德为先。

2. 政治者的道德标准: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第三章:“八佾”篇1. 学习楷模:须学习孔子的弟子们,不断超越自己。

2. 品行操守:律己宽严,善于反省。

第四章:“里仁”篇1. 仁者的品质:宽厚仁爱,以义为先。

2. 仁德传播:以身作则,善行传世。

第五章:“公冶长”篇1. 学习的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忠恕之道:忠诚待人,宽恕他人。

第六章:“雍也”篇1. 言传身教:以言传身教,积极实践,传承德行。

2. 亲善友好:善交者的表现。

第七章:“述而”篇1. 学习策略:虚心向他人请教,长进不已。

2. 知识传播:以德为先,知识传播不拘一格。

第八章:“述而”篇1. 学习的态度:坚持学问,不容怠惰。

2. 知识的普及:普及知识,鼓励他人学习。

第九章:“述而”篇1. 谦虚学习:谦虚好学,不骄不躁。

2. 诚信待人:诚实守信,待人诚恳。

第十章:“述而”篇1. 知识的传承:孔子的弟子们互相学习,传承博大精深的学问。

2. 污蔑诬陷:对不实的言论应予以矫正。

第十一章:“述而”篇1.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忠实可靠。

2. 学习的目的:明德达理,以德治国。

第十二章:“述而”篇1. 言行一致: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2. 高尚的人格:为人正直,坚守原则。

通过以上对《论语》十二章的知识点归纳,可以更好地了解《论语》所传递的智慧和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大家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塑造高尚的品格。

在《论语》中,所包含的十二章内容丰富多彩、思想精深。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名著导读《论语》知识点及练题《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XXX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XXX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XXX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XXX,名丘,字XXX,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子罕》)翻译: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研究,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XXX,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翻译: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翻译: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得仁心就很少了。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雍与》)翻译:伶俐的人快乐喜爱水,有仁心的人快乐喜爱山;伶俐的人好动,有仁心的人喜静;伶俐的人快乐,有仁心的人长命。

6、XXX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翻译:XXX问XXX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XXX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XXX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颜渊》)翻译:子XXX如何治理政事。

XXX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论语》知识点集锦

《论语》知识点集锦

《论语》知识点集锦《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一些《论语》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

在《论语》中,孔子对“仁”有多种解释和阐述。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 这表明“仁”的基本内涵是关爱他人。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这里强调通过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这也是“仁”的一种体现,即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二、学习与教育1、学习态度孔子强调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意思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学好。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告诉我们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2、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强调学习后要时常温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表明温习旧知识能够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指出学习与思考要相结合,缺一不可。

3、教育理念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因材施教”也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方法,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资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道德修养1、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2、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倡导人们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

3、君子之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描绘了君子心胸开阔,而小人则常常忧愁。

《论语》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论语》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论语》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一、《论语》的概述-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

- 《论语》共有20篇,主要探讨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二、《论语》的作者- 孔子是《论语》的主要作者,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 《论语》中的部分内容也可能来自孔子的学生。

三、《论语》中的重要思想和教育理念- 仁:《论语》强调人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 君子:《论语》中提到的君子特指有德行的优秀人物。

- 教育:《论语》非常重视教育,主张以德育为主,强调孔子对学生的言教与榜样的影响力。

四、《论语》中的重点章节和知识点- 学而篇:介绍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和学生们的研究态度。

- 为政篇:探讨了良好的政治领导和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 八佾篇:揭示了礼仪和仪式的意义。

- 泰伯篇:讲述了孔子与他的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 阳货篇:反映了孔子对经商活动的看法。

五、《论语》在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论语》对中国古代的政治、道德、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 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研读《论语》,从中汲取道德智慧和教育经验。

六、为什么《论语》是必考知识点-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观非常重要。

- 考察《论语》可以考验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如何备考《论语》- 阅读《论语》的原版,理解其中的思想和理念。

- 研究《论语》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的评论和解读。

- 多进行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论语》中的核心思想。

《论语》知识点集锦

《论语》知识点集锦

《论语》知识点集锦《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和阐述。

本文旨在提供一些《论语》的主要知识点,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经典的内容。

一、人的修养与自律1.仁:《论语》重视仁,强调人的道德修养。

仁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对他人关爱和对社会责任的追求。

2.诚:《论语》提倡诚实守信的品德,认为虚伪和虚假的言行是可耻的。

3.谦逊:孔子强调要做到宽容谦卑,不要自负和傲慢。

4.学习:《论语》强调学习是人生不断进步和提高的途径,学习应该持续不断,终生不息。

二、政治与社会伦理1.君子:孔子强调君子的品德和能力,认为他们应该担负起领导和权力的责任,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2.政治伦理:《论语》对政治伦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政治应该以道德为基础,君子应当以德治国,推崇仁政。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注重个人修养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认为个人修身可以带动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最终实现天下平治。

三、教育与学习1.教育观念:孔子强调教育对于培养君子的重要性,提倡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能力。

2.学习方法:《论语》提供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和原则,如反复训练、实践、思辨和分享。

3.师德:孔子强调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和思想境界,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父子关系:孔子非常强调父子关系的重要性,认为父亲应该教育和引导儿子,儿子则应该尊敬和孝顺父亲。

2.兄弟关系:《论语》强调兄弟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友爱和支持。

3.友谊:孔子强调朋友之间应该真诚相待,相互扶持和帮助。

五、案例与经典语录1.孔子的言行:《论语》通过孔子的言行来传达他的思想和观点,如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与政治家的对话等。

2.经典语录:《论语》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语录,如“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语录精炼、简洁地表达了孔子的思想。

六、宗教观与道德理念1.孔子的宗教观:孔子并没有提及具体的宗教观念,但他强调对上天的尊重与崇拜,认为善良的行为是上天赏赐的结果。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

《论语》十则一、文学常识1、《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二.词语解释1、时习:经常地复习。

2、说:同“悦”,愉快。

3、愠:生气、发怒。

4、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人称代词,我。

6、日:每天。

7、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8、信:真诚,诚实。

9、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10、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1、殆:有害。

12、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故,旧的知识。

13、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14、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是,此、这。

知,通“智”,聪明。

15、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齐:相同16、弘毅:刚强,勇毅。

19、凋:凋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17、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

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三.填空并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

” //孔子说:学习,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

只是空想却不去认真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子曰:“见贤思齐焉,。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5、子曰:“,可以为师矣。

”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又领悟到新知识,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

”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其恕乎,,。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由,诲女知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知识点精析

《论语》十则·知识点精析

《论语》十则知识点精析一、课文译评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重点字词①学而时习:顺接连词。

②不亦……乎:固定句式,表反问,译为“不也……吗?”。

亦,也。

③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④知:了解。

⑤不知而不温:转折连词,译为“却”。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令人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旁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评析:本则语录讲了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和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的问题。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①三省:多次反省。

三,泛指多次。

②信:真诚,诚实。

③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评析:本则语录是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品德的修养。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①故:旧的。

②知:领会。

③可以为师:是省略句。

应为“可以(之)为师”,译为“可以把(他)当做老师”。

可,可以;以,把。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把他当做老师了。

”评析:本则语录讲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强调“温故”与“知新”并重。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①而:转折连词,译为“可是”。

②罔:迷惑无所得。

③殆:疑惑,精神疲倦无所得。

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学习却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却不肯读书学习,就会有疑惑。

”评析:这则语录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讲了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①诲:教导。

②知:知道,懂得。

论语知识点

论语知识点

论语知识点《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包含了大量的政治、道德、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仁:儒家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人们应当保持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包括仁爱、正义、诚信等。

2. 礼:儒家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诸侯朝聘、祭祀、丧葬等仪式。

3. 颜渊:论语中的一个著名人物,被认为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学说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 孔融: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在《论语》中提出了“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展现了他谦虚、尊重他人的品质。

5. 子路:论语中的一个著名人物,被认为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学说强调“行有余力,则以学”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后世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孟轲: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在《论语》中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强调了教育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7. 曾参: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在《论语》中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思想,强调了自我反思和自责的重要性。

8. 子贡: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在《论语》中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思想,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注重人际关系的维护。

9. 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被称为“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对后世的政治哲学和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 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被称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了个人道德的完善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论语知识点总结及归纳

论语知识点总结及归纳

论语知识点总结及归纳一、孔子的思想1. 仁:孔子认为“仁”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品德,也是教育的根本。

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己”到了一个境界,就不会给别人带来痛苦,也就实现了仁的境界。

2. 孝:孔子非常强调“孝”这一美德,他认为孝的核心是敬老慈幼,对父母进行尊敬、体贴和孝顺。

同时,他也提出了“不违贵贱,敬长也”这一观点,强调尊重长者和尊卑有序的道德准则。

3. 礼: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遵守礼的规范,才能使人的品行正直、行为得体,使社会秩序井然。

在他看来,礼是实行仁、理解义、重视礼仪的基本途径。

他说“绝域从事,不陷恶声”,说明了他对礼的重视。

4. 忠:孔子把忠定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他认为自己要“忠信俭约”来获得自己的完善。

在孔子看来,忠为人之本,信为人之道,只有忠信才是人要追求的道德境界。

二、父子关系在《论语》中,孔子对父子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表述。

他强调尊敬父母,弘扬“孝”道。

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对自己的父母尊崇有加,如果父母有过错,也要体恤父母,尽孝尽养。

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父子关系,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政治和治国理念1. 君子:孔子对君子的要求非常严格,他认为君子应该以德服人,以礼行事,有所作为。

同时,他也强调君子应该有大视野、美好的品行和丰富的人情智慧,以便成为人们的楷模。

2. 政治: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说政治应该是立足于民本,以服务人民为出发点。

他强调道德高于一切,认为只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才能担任政治重任,才能治理国家。

3. 君臣关系:孔子对待君臣关系一向以礼敬为准则。

他强调君臣之间的忠、义、诚信等道德品质,也提出了“臣弒其君”、“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等言谈,都是希望通过君臣之道,使国家更加和谐。

四、教育理念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认为学习应该是刻苦努力的过程,没有不劳而获。

他主张教育应该以“仁”、“孝”、“礼”等传统价值观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智,以培育有德有才的君子。

论语知识点总结及其答案

论语知识点总结及其答案

论语知识点总结及其答案《论语》是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

全书共20篇,包括497篇,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和弟子的弟子的言行和对话。

《论语》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一,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论语》的作者是谁?《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又称孔夫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圣贤之一。

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2. 《论语》是什么内容?《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和弟子的弟子的言行和对话。

全书共20篇,包括497篇,内容涉及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贵遗产。

3. 《论语》的思想特点有哪些?《论语》的思想特点主要包括儒家的仁、义、礼、智等思想,主张修己以教人,尊重上级,关爱下属,强调礼乐教化,提倡孝悌忠恕等传统美德,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并重。

4. 《论语》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有哪些?《论语》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伦理道德、政治制度、教育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一。

5.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有哪些?《论语》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提倡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倡导了传统美德,强调了团队合作与社会和谐,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教育、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总结:《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论语》,传承和发扬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将其精神内涵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论语》知识点整理

《论语》知识点整理

《论语》知识点整理一、《为政以德》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在这里强调以“德”来治理国家,而现代国家则强调以“法”为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答题建议:治国以“德”为重,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的;而治国以“法”重,则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的。

应以“法”为主,以“德”为辅。

2.[课文解读]第三大题: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答题建议: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

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可以在总结归纳孔子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的基础上,与法治间的对比来探讨,摆正“法”与“德”间的关系。

二、《克己复礼》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在这两段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答题建议: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

注:本文中的“礼”指社会典章制度“标准”,就是用戒律信条和礼义文貌“规范”君子。

本文中的“乐”指诗歌舞三位一体的文化总汇,就是用情感感化人心,教化人心。

(2)这里所说的“仁爱之心”当如何理解?答题建议: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2.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所有考点知识汇总

《论语》所有考点知识汇总

《论语》所有考点知识汇总1. 《论语》的作者和背景- 作者:《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学生的学生记载而成。

- 背景:《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治国理政的原则,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论语》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基本内容:《论语》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组成,分为20篇,共有496章。

每章都围绕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对话和问题展开。

- 主题:《论语》的主题包括道德、礼仪、教育、治政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话和讨论,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等议题。

3. 《论语》中的重要观点和教义- 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提倡亲善友爱、慈悲仁爱的道德行为。

- 礼:注重社会礼仪,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礼貌。

- 孝: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尊敬。

- 君臣关系:强调君主与臣民之间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庭伦理观。

- 教育: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塑造人格和培养人才的关键。

4. 《论语》的影响与价值- 影响:《论语》对中国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视为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其思想贯穿于中国历史,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价值:《论语》提供了关于人际关系、修身养性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参考。

其强调的仁爱、礼仪等道德观念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5. 研究《论语》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原文:首先要读原版《论语》,从中体会和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 注重注释:阅读时应结合注释,理解古文的含义和背景。

- 思考和讨论:积极思考并与他人讨论《论语》中的观点和教义,进一步加深理解。

- 应用到生活:将《论语》的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升自身修养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以上是关于《论语》所有考点知识的汇总,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论语的文学常识知识点

论语的文学常识知识点

论语的文学常识知识点《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记录下来的一部思想文集,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句子被后人广泛传诵和学习。

虽然《论语》本身并非以文学创作为目的,但其中蕴含的文学常识却广泛涉及到文学艺术的要素和技巧。

下面是《论语》中的一些常见的文学常识知识点。

一、修辞手法1.比喻:通过比喻,将抽象的思想和观点具象化,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感受。

例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比喻人们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忽略了自己对他人的了解。

3.排比:使用相同的结构和语法,将几个相同或相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并列使用,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例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子罕》)通过排比,表达出女子和小人的特点和难以养育的困难。

二、叙事技巧1.细节描写: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生动性,使读者更容易投入到叙事情境中。

例如:“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曷谓乎?」曰:「恶惠子之言。

」子曰:「求也何如?」曰:「求也何如?」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其言也?」(《为政》)通过细节描写,描述了孔子和学生询问为什么他不从政,展示了孔子家庭背景的重要细节。

2.对话形式: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表达人物之间的思想和观点,展示出多方观点的碰撞和辩论。

例如:“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述而》)此对话形式突出了子贡对由的赞许和肯定。

三、人物形象塑造1.内心独白: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表达其真实的想法和感悟,使读者更加深入了解和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例如:“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通过孔子的内心独白,展示了他对学习的热情和为知识付出的努力。

2.对比人物:通过对比,突出人物之间的差异,以更好地体现其各自的特点和价值观。

例如:“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对比子路和其他门徒,展示了他对学习的渴望和忧虑。

四、作品主题和寓意1.学问与人生:《论语》强调了学问对于个人修养和人生的重要性。

《论语》知识点

《论语》知识点

《论语》知识点
1、《论语》,语录体,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

2、复习是学习重要的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勤学好问的句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应当谦虚学习的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别人不理解自己,应保持君子风范: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要坚定信念,不改变意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对富贵的态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要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四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3、要谦虚的句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9、建设祖国的重任由我们承担,真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十则·知识点

《论语》十则·知识点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1、通假字:⑴不亦说(yuâ)乎(“说”同“悦”,愉快。

)⑵诲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⑶是知(zhì)也。

(“知”同“智”,聪明。

)2、词类活用:⑴学而时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

)⑵温故而知新(故,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⑶见贤思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3、古今异义:⑴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⑵是知也(是,古义:这,这个,这样。

今义:表示肯定判断的动词。

)⑶死而后已(已,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⑷三人行(三,古义:表示多。

义:三,表示确数。

)4、一词多义:⑴“而”的用法有:A表并列、B表折、C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6分)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承接)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并列)④温故而知新(表承接)⑤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⑥择其善者而从之(表承接)⑦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承接)⑵知:①了解(人知而不愠)②领悟(温故而知新)③明白、知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同“智”,聪明。

(是知(zhì)也。

)⑶为①为人谋而不忠乎(替)②知之为知之(就是)③仁以为己任(作为)⑷之①学而时习之(它,指已学过的知识)②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主谓之间,无意义)③见藐小之物(的)⑸故①温故而知新(已学过的知识)②故时物外之趣(所以,因此)⑹以①可以为师矣(凭借)②仁以为己任(把)⑺其①徐喷以烟(用)②其恕乎(大概,也许)③择其善者而从之(他的)5、成语:⑴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

⑵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懂装懂。

论语背诵知识点

论语背诵知识点

《论语十二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知识点小结
一.文学常识积累
1.《论语》——语:语录。

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二.字词总结
1.字音
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愠(yùn )三省(xǐng)传(chuán )不习乎
曾(zēng )子罔(wǎng)殆(dài )诲(huì)女(rǔ)知之乎是知(zhì)也
自省(xǐng )弘(hóng)毅(yì)凋(diāo)己(jǐ)所不欲,勿(wù)施于人
死而后已(yǐ)焉(yān)哉(zāi )
2.通假字
①不亦说(yuè)乎(“说”同“悦”,愉快。


②诲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③是知(zhì)也。

(“知”同“智”,聪明。


3.背会课下注释字词。

三.成语总结
(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

(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

(4)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

(8)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

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

(9)岁寒松柏:严冬之时,才知道松柏耐寒而不凋谢。

比喻在艰苦的逆境中才能看出人的高贵品格。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四.内容总结
(1)谈学习态度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谈修身做人的: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名句默写
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⑦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六.延伸拓展(这部分内容也可以布置为课后作业)。

(1)《论语》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篇什,请你试着填写。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子曰:“工欲善其事,。


子曰:“,夕死可矣。


子曰:“知(智)者乐水,。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不相为谋。


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


子曰:“人无远虑,。


子曰:“父母在,,游必有方。


(答案:匹夫不可夺志也必先利其器朝闻道,仁者乐山欲速则不达
道不同则乱大谋必有近忧不远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