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考点梳理答案版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二、正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三、参考译文1. 孔子说:学习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君子吗?”2.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一、基础知识1.字音愠.( yùn ) 三省.吾身( xǐnɡ) 逾.矩( yú) 罔.( wǎnɡ) 殆.( d aì) 箪.食( dàn ) 好.之者( hào ) 曲肱.( ɡōnɡ) 笃.志( dŭ)2.通假字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3.一词多义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而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却)博学而笃志(连词,表并列)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读wèi,替)为可以为师矣(动词,读wéi,担任,充当)回也不改其乐(代词,他的)其其不善而改之(代词,那些)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知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懂得)4.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名词作动词,吃)5.古今异义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论语十二章考点集训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考点集训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由编撰而成。
它与《》《》《》合称为“四书”, 共20篇。
2.孔子,名丘,字仲尼,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家,家学派创始者。
二、文言文名句积累(一)直接型默写1. ,不亦说乎?2. ,不亦君子乎?3.三军可夺帅也,。
4.三人行, 。
5.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6. , , 仁在其中矣。
7.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8. , 于我如浮云。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0.学而不思则罔, 。
(二)理解型默写1.人生得两三益“友”,乃一大乐事,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 ?”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
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
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 , ?”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4.《<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的句子是:,。
5.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6.学无常师,只要我们抱定“,”的学习态度,无论什么环境,无论什么人,都可以从中得到提高。
7.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 ,。
8.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9.时光匆匆,转眼已是期中。
小华不禁感叹“,”,余下的时光我可要好好珍惜了。
10.《<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态度鲜明地强调了志向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11.《<论语>十二章》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12.《<论语>十二章》中说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 ,。
13. 《<论语>十二章》中体现颜回安贫乐道的句子是:,,, ,。
14.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论语》十二章重点知识积累及习题巩固
《论语》十二章重点知识及习题梳理一、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积累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3.年龄称谓:弱冠:男子20岁豆蔻年华:13、14岁及笄:女子15、16岁而立:男子30岁不惑:40岁知命:50岁耳顺(花甲):60岁古稀:70岁二、课文词句积累1.通假字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2.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3.按要求默写(1)。
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论语》中的成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三、疑难句子翻译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11课《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及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链接资料《<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讲解(含答案)
教学目标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4、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难点:1.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
(走进《<论语>十二章》)
•作者名片
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其教育代表思想着重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诱导”、“温故知新”等等。
•背景资料
《论语》是以诗经解读为背景的非诗韵文读物,韵文,又称散音句法制作的句子。
主要记载孔子怎样把诗经句子拓展为伦理学语义的言行,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怎样把诗经句子拓展为伦理学语义(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
《论语》,真实再现了圣人孔子平凡的一面,同时又再现了万世之王的人格魅力。
《论语》就自身而言,既是记事文,又是解读诗经的用法。
名言警句
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二章复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共二十篇。
与、、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 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从,古义:;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3.知:人不知而不愠()七、词语活用归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传不习乎()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饭疏食饮水()6.择其善者而从之()7.温故而知新()()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论语十二章复习(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___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以体为主,共_____篇,与、、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亦君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_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__________ 8.传.不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四十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知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不逾.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14.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 1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___ 18.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于.我如浮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21.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22.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匹夫..不可夺志也___________________26.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切.问而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仁.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通假字:1.不亦说乎同,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意思是四.古今异义词。
(完整word版)论语十二章复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共二十篇。
与、、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 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从,古义:;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3.知:人不知而不愠()七、词语活用归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传不习乎()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饭疏食饮水()6.择其善者而从之()7.温故而知新()()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论语十二章复习(含答案).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1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九.问题探究:
1.写出几个在《论语》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2.用文中原句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27.切.问而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仁.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通假字:
1.不亦说乎同,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意思是
四.古今异义词。
1.学而时习之(习:古义:;今义:
2.善者,古义:;今义:。
6.以:①歌以咏志______________②可以为师矣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时:_____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日:________________
3.传不习乎传:________________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加点词语。【答案见课下注释】
1.学而时习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亦君子
..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吾日三省
..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_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__________ 8.传.不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考点整理巩固背诵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⑲曲肱而枕之(胳膊) ⑳必有我师焉(于此,在其中)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子在川上曰(河边。川,河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往、离去;这,指河水;舍弃、放弃)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通称;指平民中的男子)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坚定;恳切) 仁在其中矣(仁德)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❽重点句子翻译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知识、技能)之后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一味地)空
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改正自
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
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
关键在于要“知新”。
3.你是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
这句话说的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
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
待人)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实守
信)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成长历程、顺心而为)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
返回导航 上页
《论语十二章》知识归纳及练习
▶字词一家:1、通假释义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有”同“又”)2、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是两个词。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学而不思则罔.(古义: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今义:蒙蔽,没有)思而不学则殆.(古义:有害。
今义:危险,几乎。
)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
)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的人,男子汉。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朋友。
)3、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志表并列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4、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以……为乐5、成语归纳不亦乐乎三省吾身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从心所欲温故知新不堪其忧不改其乐曲肱而枕与我浮云择善而从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三军夺帅匹夫夺志博学笃志切问近思6、特殊句式省略句:可以为师矣。
“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首省略动词“择”判断句:贤哉,回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理解性默写例1 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愤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据说中国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知识梳理与练习
11.《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不被外物迷惑,五十岁时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能顺从自己的意愿却不越过法度。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含答案)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 ,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 ,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论语十二章》知识归纳及练习
▶字词一家:1、通假释义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有”同“又”)2、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是两个词。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学而不思则罔.(古义: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今义:蒙蔽,没有)思而不学则殆.(古义:有害。
今义:危险,几乎。
)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
)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的人,男子汉。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朋友。
)3、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志表并列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4、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以……为乐5、成语归纳不亦乐乎三省吾身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从心所欲温故知新不堪其忧不改其乐曲肱而枕与我浮云择善而从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三军夺帅匹夫夺志博学笃志切问近思6、特殊句式省略句:可以为师矣。
“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首省略动词“择”判断句:贤哉,回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理解性默写例1 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愤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据说中国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考点梳理答案版
❶生难字
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愠.(yùn)
吾.(wú)三省.(xǐng)逾.矩(yú)
罔.(wǎng)殆.(dài)箪.(dān)
好.之者(hào)肱.(gōng)笃.志(dǔ)
❷重点词语解释
①子.曰(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本文指孔子)
②学而时.习之(按时)
③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④有朋.自远方来(本文指志同道合的人)
⑤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
⑥不亦君子
..乎(文中指有才德的人)
⑦吾日三省
...吾身(每天;泛指多次;自我检查、反省)
⑧为.人谋.而不忠乎(替;谋划)
⑨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⑩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
⑫五十而知天命
..(上天的意旨;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六十而耳顺
⑬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越过,超过;法度)
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文中指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
⑮人不堪.其忧(能忍受)
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爱,爱好)
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快乐)
⑱饭疏食
...,饮水(吃;粗粮)
⑲曲肱.而枕之(胳膊)
⑳必有我师焉.(于此,在其中)
择其善者
..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子在川上
..曰(河边。
川,河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往、离去;这,指河水;舍弃、放弃)
三军
..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通称;指平民中的男子)
..可夺帅也,匹夫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坚定;恳切)
仁.在其中矣(仁德)
❸通假字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❹一词多义
①而⎩⎪⎨⎪⎧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然后)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但是)博学而.
笃志(并列连词,可不译) ②之⎩⎪⎨⎪⎧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过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代词,它,指任何学问和事业) ❺古今异义
①有朋.自远方来 朋⎩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朋友 ②不亦君子..乎 君子⎩⎪⎨⎪⎧古义:有才德的人
今义:指人格高尚的人
③饭疏食,饮水.. 饮水⎩⎪⎨⎪⎧古义:指喝冷水
今义:喝水
❻词类活用
①吾日.
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②传.
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③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知识) ④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⑤饭.
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饭) ❼重点句子默写
①阐述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备的风度的句子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当今社会,很多学生视学习为“苦差”,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强调了“乐学”的重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④强调自己矢志不移,坚守气节,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❽重点句子翻译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知识、技能)之后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一味地)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
课文理解
1.这十二章《论语》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态度: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学为乐,培养兴趣)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谦虚好学)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其教训)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珍惜时间)
(2)学习方法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传不习乎?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强调复习)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
(3)品德修养: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以待人)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实守信)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成长历程、顺心而为)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安贫乐道)
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安贫乐道)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坚守志向)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学仁德)
2.“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
“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
这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绝对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可见,“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
3.你是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
这句话说的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
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
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经受不住诱惑或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所鄙视的叛徒。
(二)积累成语
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逝者如斯: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