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银行未来开展工作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银行未来开展工作方向
我们大家所常见的志愿服务“时间银行”运行模式是,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比如,志愿者可以与医院进行健康福利兑换,如优先预约挂号(服务每20小时可享受一次)、体检套餐等。在志愿服务尚不够发达、志愿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当下,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志愿服务“时间银行”能提高人们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志愿服务的本质在于自愿性,不以“回报”为目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被服务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向志愿者提供相应的回馈,既是对志愿者的褒奖,也能激发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情。比如,芳邻时间银行对志愿者积极性工作做的十分全面,激发了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热情。
志愿服务“时间银行”能提高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和志愿服务的有效性。志愿服务的自愿性,决定了志愿者队伍相对松散;志愿者队伍的松散性,又常常会让志愿服务出现“供需错配、脱节”等问题,而“时间银行”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时间银行”会为每一个志愿者发一本志愿服务证,每一次志愿服务都将登记日期、时长、服务内容等信息……如此一来,就将志愿者“组织”在了一起,可以实现对志愿者队伍的精准管理,有助于根据实际需要,对志愿服务进行调配。
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的出现,是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肯定和褒扬,更让人们真切地看到,从事志愿服务其实是件双赢的好事,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银行”存储的不只是志愿服务的时间,还有“人人都是志愿服务提供者,同时也都是受益者”的理念和让这种理念落地生根的制度性安排。期待这种形式和思路能被更多的地方、机构借鉴、推广,推动志愿服务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时间银行”的本质就是仿照银行的形式,把志愿者在当地社区的扶老携幼、助人为乐的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时间,存入自己的账户。众所周知,金融银行有一套严格细致的核算体系,“本位币”和“利息”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而好人好事终究属于道德范畴,有的人做了好事不图回报,有的人存在证据、证人不足的情况,有些好事的“量化”标准未必严谨,加之道德资产的投资及管理缺乏精细评估等等,这些都影响了“时间银行”的运营与拓展。
总而言之,道德储蓄银行储存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钱,而是人们道德表现量化而成的“道德金币”,虽然意义大于形式,但形式也是内容的外在反映。将善行具体量化,的确一段程度上可以激励和引导人们“聚小善以行大善”,但道德过于货币化、功利化,也会偏离倡导善德、鼓励善行的方向。若对于“道德银行”过于依赖,将难以达到预想的成效。
无私奉献、不图回报一直以来是传统美德的本质内涵,弘扬道德终究不能止步于简单、物化的较低层次,建设新型道德系统不能依赖于僵化的固有思维,必须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和不竭动力。毕竟传承美德、传承中华文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大胆创新,不走老路,才能避免“时间银行”再次进入从前的窘迫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