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共12页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范文(优秀12篇)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范文(优秀12篇)《折线统计图》说课稿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2张习题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据我了解,咱班有不少同学是从外地搬迁过来的,对吧?都有谁?我采访一下这些同学,来到威海后,你觉得威海这座海滨小城怎么样?学生自主交流2、师:听得出来,同学们很喜欢威海,其实,世界也给予威海很高的评价,20__年,威海荣获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
在我国获得这个奖项的城市并不多,生活在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感觉怎么样?想知道威海为什么会获得这个奖项吗?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威海。
请看屏幕:(课件出示表格)二、出示统计表,引导学生交流整理(一)观察表格,提出问题1、师:仔细观察一下,从这张统计表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知道了什么?)预设:生1:我能知道垃圾处理能力每一年是多少吨生2:我还能看出排水管道每一年的数量是不一样的。
(再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师:听出来了,大家的意思是既能看出各项指标在每一年当中的数量是多少,而且还能看出各项指标每一年的数量不一样,有变化,是吗?那各项环保指示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呢?下面咱们就以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这项指标为例一起来研究研究,从98年到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么样?2、课件显示:(关于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统计表)师:请看屏幕,对照数据,谁来说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是怎么变化的?生交流。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全面。
不仅看出了每一年的数量是多少,而且通过比较数据,发现这几年当中数量有时是增加的,有时是减少的。
那你们能不能将这种有增有减的变化情况用一种更直观的表示出来呢?回忆一下,我们在整理数据时,除了可以整理成统计表,还可以整理成什么?有想法了吗?马上把你的想法画在一号练习纸上。
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案折线统计图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例12、分析统计表。
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3、揭示课题。
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慢吗?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的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
复式折线统计图
将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 和分析。
数据的转换与编码
数据转换
将数据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 种形式,以满足分析需求。
数据编码
将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编 码,便于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
数据标准化
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不同量 纲的数据转化为可比较的形式。
03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技 巧
绘制图形
添加标注和说明
将数据源导入到绘图软件中,选择折线图类 型,并设置不同的线条或颜色来表示不同的 数据集。
为了使图形更加清晰易读,可以添加标注、 标题、图例等元素,以便更好地说明图形的 含义和数据来源。
02 数据的准备与处理
数据的收集
01
02
03
确定数据来源
选择可靠的数据来源,确 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线条的宽度与颜色
线条宽度
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线条的宽度应该保持一致,以便于观 察和比较。
线条颜色
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数据系列,但应注意使用 对比鲜明的颜色以便于视觉区分。
坐标轴的刻度与标签
刻度
坐标轴上的刻度应该根据数据范围和间距合理设置,以便于准确反映数据变化。
标签
每个坐标轴上的标签应该清晰明了,标注出对应的单位和数据名称。
03
通过在同一张图上展示多条折线,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
呈现多组数据在不同时间或条件下的变化趋势。
缺点
01
过于复杂:当在一张图中展示多组数 据时,如果数据点过多或者时间序列 过长,复式折线统计图可能会变得过 于复杂,难以清晰地呈现个体数据的 具体值。
02
不适合描述单个数据点的具体值:由 于复式折线统计图强调的是多组数据 的整体变化趋势,因此对于展示单个 数据点的具体值和分布情况可能不太 适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七章 折线统计图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七章折线统计图【知识点归纳总结】1. 单式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折现统计图制作步骤:(1)标题:根据统计表所反映的内容,在正上方写上统计图的名称;(2)画出横、纵轴:先画纵轴,后画横轴,横、纵轴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3)描点、连线: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经典例题】例1: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千米,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72千米.分析:从统计图中可知电车从A站到达B站用了4分钟,并在B站休息了1分钟,从B站到达C站用了5分钟,所以电车从A站到达C站共行驶了4+5=9(分钟),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从A站到C站的距离;电车在C站休息了3分钟,从第13分钟开始行驶到第19分钟返回A站,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得出答案.解:48×(4+5)÷(19-13),=48×9÷6,=72(千米);答:汽车从C站返回A站的速度是每小时行72千米.故答案为:72.点评:此题首先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和“速度=路程÷时间”即可作出解答.2. 复式折线统计图1.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2.折线图特点: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可以用来作股市的跌涨和统计气温.3.作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般用于两者之间比较,主要作用还是看两者之间的工作进度和增长.折线统计图分单式或复式.复式的折线统计图有图例,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线条区别开来.4.区别: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差最大的是多了一条线,和第二个单位,但仍然能看出他的上升趋势.【经典例题】例1:哥哥和弟弟周末分别骑车去森林动物园游玩,下面的图象表示他们骑车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请根据哥哥、弟弟行程图填空.①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②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3千米.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成正比例的意义可知,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通过观察统计图可得出弟弟行驶的路程为30千米,时间为3:40-2:00=100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决问题.解:因为路程=速度×时间,所以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3:40-2:00=100(分钟),30÷100=0.3(千米);答: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3千米.故答案为:正;0.3.点评:此题考查了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成正比例的意义.【同步测试】单元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是张璐某一周内每天30秒跳绳成绩.如图中能表示张璐这一周内每天30秒跳绳平均成绩的虚线是()A.①B.②C.③D.④2.如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千米.A.5B.2.5C.103.甲和乙在一次赛跑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①甲比乙先出发②甲比乙先到终点③甲速是乙速的2倍④甲、乙所行路程一样多A.1B.2C.3D.44.小明和小英一起上学.小明觉得要迟到了,就跑步上学,跑累了,便走着到学校;小英开始走着,后来也跑了起来,直到校门口赶上了小明.下列4幅图象,()幅描述了小英的行为.A.B.C.D.5.某日,淘气家的室内气温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14时起,室温开始逐渐走低B.相邻的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间隔5小时C.当天室内平均气温在7℃与21℃之间6.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A.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B.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C.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D.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7.如图是吴先生国庆节开车从深圳回老家F市的过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F市距离深圳640kmB.9:00﹣10:00车速最快C.14:00﹣15:00行驶了60kmD.开车4小时后体息了20分钟8.“龟兔赛跑”中,骄傲的兔子自认为遥遥领先就在途中睡了一觉,醒来时才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最终乌龟先到了终点…下列各图与故事情节相符的是()A.B.C.二.填空题(共6小题)9.如图是一辆汽车与一列火车的行程图表,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千米;(2)火车停站时间是分钟;(3)火车停站后的速度比汽车每分钟快千米;(4)汽车比火车早到分钟.10.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甲、乙两架飞机在一次飞行中时间和高度的记录.(1)乙飞机飞行了s,比甲飞机少飞行了s.(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s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2m,起飞后第s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3)从起飞后第15s至第20s,甲飞机的飞行状态是,乙飞机的飞行状态是.11.观察如图回答问题:(1)这是一幅统计图.(2)2月份甲站比乙站多供立方米的水.(3)月份两站的供水量是一样的;月份两站供水量相差最多.(4)乙站1~5月份平均每月供水立方米.12.菊花牌感冒冲剂零售价为20元,两次降价后分别为18元和15元.用下面两幅图来表示药价的变动情况.(1)你觉得哪一幅统计图更能突出价格下降的幅度?.A.A B.B(2)如果在两次降价中,感冒冲剂类药品的平均下降幅度为30%,菊花牌感冒冲剂的降幅相对来说是不是很大?.A.是B.不是13.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小明家4个月水费统计图(1)小明家这4个月平均水费是元.(2)A月的水费比C月少%.(3)如果把平均水费记作0元,那么高出平均水费15元记作元,低于平均水费5元记作元.14.看图并解答问题.如图是小强和小刚两位同学参加800米赛跑的折线统计图.(1)前400米,跑得快一些的是,比赛途中在米处两人并列.(2)跑完800米,先到达终点的是,比另一位同学少用了秒.(3)小刚前2分钟平均每分钟跑米.三.判断题(共5小题)15.如图图是小林同学放学骑车回家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林前3分钟与后3分钟骑车的平均速度和所走的距离相同..(判断对错)16.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判断对错)17.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判断对错)18.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判断对错)19.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1小题)20.如图是某便利店两种品牌的纯牛奶1﹣6月销售情况统计表.月份123456销量甲202535405055乙151820161210请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1)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如果你是便利店经理,下月你准备怎样进货?为什么?五.应用题(共4小题)21.小华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森林公园去游玩,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小华几时到达森林公园,途中休息了几分.(2)小华在森林公园玩了几分.(3)返回时用了几分.22.下面是莱商场去年上半年服装和鞋帽销售额统计表.(单位:万元)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服装171012141816鞋帽131214111214(1)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2)比较服装和鞋帽销售情况,用一句话加以总结.23.下面是某市一中和二中篮球队的五场比赛得分情况统计图.(1)两个学校的篮球队第二场比赛时成绩相差多少分?(2)哪场比赛两个学校的篮球队成绩相差最大?24.某商场2018年凉鞋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1)第一季度共销售双.(2)7月份的销售量是5月份的倍.(3)图中月份凉鞋的销售量最高,原因是什么?(4)这是一幅不完整的折线统计图.请你根据生活实际,完成这幅折线统计图.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一组数的平均数应该比这组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所以①和④不对.张璐跳绳的个数大部分在②的上面,所以②的值应该偏低.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④比张璐所跳个数都多,所以不对;①比张璐所跳个数都少,所以也不对;张璐所跳个数大部分在②的上方,所以②的值偏小一下,②错.所以应该选C.答:图中能表示张璐这一周内每天30秒跳绳平均成绩的虚线是③.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关键运用平均数的意义做题.2.【分析】观察图可知,小明离的路程越来越多,走到5千米的地方路程不再增加,也就是到了学校,然后在学校里面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离家的距离越来越少,由此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可知,小明离的路程越来越多,走到5千米的地方路程不再增加,也就是到了学校所以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5千米.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图中折线表示的含义,得出结论.3.【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甲乙是同时出发的,所以①错;因为甲到达终点用时t1,乙到达终点用时2t1,(由题意知t1≠0),所以甲比乙先到终点,乙用时是甲的2倍,所以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所以②、③对;有图示可知,甲乙所行路程一样多,所以④对.由此判断.【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甲乙是同时出发的,所以①错;因为甲到达终点用时t1,乙到达终点用时2t1,(由题意知t1≠0),所以甲比乙先到终点,乙用时是甲的2倍,所以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所以②、③对;有图示可知,甲乙所行路程一样多,所以④对.答: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关键根据统计图找对解决问题的条件,解决问题.4.【分析】小英先走后跑,也就是速度由慢到快,因此,选项D描述了小英的行为.【解答】解:小英先走后跑,也就是速度由慢到快,选项D描述了小英的行为.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能力.5.【分析】A.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7时到14时室温逐渐升高,14时起室温逐渐降低.B.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相邻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时间是4小时.C.当天室内最低气温是7°C,最高气温是21°C.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7时到14时室温逐渐升高,14时起室温逐渐降低.因此,14时起,室温开始逐渐走低.说法正确.B.相邻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时间是4小时.因此,相邻的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间隔5小时.说法错误.C.当天室内最低气温是7°C,最高气温是21°C.因此,当天室内平均气温在7℃与21℃之间,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6.【分析】根据图象对各选项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A、因为12÷10=1.2千米,24÷20=1.2千米,…,即斑马奔跑的路程÷奔跑的时间=斑马速度(一定),所以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正比例;B、由图象可知: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C、由图象可知:斑马比长颈鹿跑的快,所以C选项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说法错误;D、由图象可知: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根据图象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7.【分析】由图可以看出:F市离深圳是640千米.7:00~8:00行驶了75千米,时速75÷1=75千米/时;8:00~9:00行驶了180﹣75=105千米,时速105÷1=105千米/时;9:00~10:00行驶了300﹣180=120千米,时速为120÷1=120千米/时;10:00~11:00行驶了410﹣300=110千米,时速为110÷1=110千米/时;11:00~12:00路程没有变化,时速为0,即休息了1个小时;12:00~13:00行驶了500﹣410=90千米,时速为90÷1=90千米/时;13:00~14:00行驶了580﹣500=80千米,时速为80÷1=80千米/时;14:00~15:00行驶了640﹣580=60千米,时速为60÷1=60千米/时.再通过比较即可确定哪个时段速度最快;开车4小时后休息的时间.【解答】解:如图各时间段行驶的路程、速度计算如下:7:00~8:00行驶了75千米,时速75÷1=75千米/时;8:00~9:00行驶了180﹣75=105千米,时速105÷1=105千米/时;9:00~10:00行驶了300﹣180=120千米,时速为120÷1=120千米/时;10:00~11:00行驶了410﹣300=110千米,时速为110÷1=110千米/时;11:00~12:00路程没有变化,时速为0,即休息了1个小时;12:00~13:00行驶了500﹣410=90千米,时速为90÷1=90千米/时;13:00~14:00行驶了580﹣500=80千米,时速为80÷1=80千米/时;14:00~15:00行驶了640﹣580=60千米,时速为60÷1=60千米/时.F市距离深圳640km,先项A正确9:00﹣10:00车速最快,选项B正确14:00﹣15:00行驶了60km,选项C正确开车4小时后体息了1小时,选项D不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拆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8.【分析】乌龟是匀速行走的,图象为线段.兔子是:跑﹣停﹣急跑,图象由三条折线组成;最后比乌龟晚到,即到终点花的时间多.【解答】C解:匀速行走的是乌龟,兔子在比赛中间睡觉;后来兔子急追,路程又开始变化,排除A;兔子输了,兔子用的时间应多于乌龟所用的时间,排除B.故选:C.【点评】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二.填空题(共6小题)9.【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汽车出发时的时间是7:55,行驶到15千米时的时间是8:20,用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解答即可;(2)用火车开出的时刻减去到站的时刻就是火车停站的时间;(3)先求出火车停站后的时速,再减去汽车的时速即可;(4)用火车到站的时刻减去汽车到站的时刻就是汽车比火车早到的时间.【解答】解:(1)8:20﹣7:55=25分钟15÷25=0.6(千米)答: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0.6千米.(2)8时10分﹣8时=10分钟答:火车停站时间是10分钟.(3)8时25分﹣8时10分=15(分钟)(15﹣5)÷15=(千米)﹣0.6=(千米)答:火车停站后的速度比汽车每分钟快千米.(4)8时25分﹣8时20分=5分钟答:汽车比火车早到5分钟故答案为:0.6,1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10.【分析】(1)首先要明确,虚线表示甲飞机的飞行,实线表示乙飞机的飞行.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甲飞机飞行了40秒,乙飞机飞行了35秒,乙飞机比甲飞机少飞行:40﹣35=5(s).(2)由统计图可知,横轴表示飞行时间,纵轴表示飞行高度.观察可知起飞后第55秒,两折线相差2格,说明此时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2米,起飞后大约30秒两折线离的最远,说明此时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3)从起飞后第15s至第20s,虚线呈上升趋势,所以甲飞机的飞行状态是上升;实线呈平衡趋势,所以乙飞机的飞行状态是平衡.【解答】解:(1)乙飞机飞行了40秒,比飞机少飞行了5秒.(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5秒两架飞机高度相差2米,起飞后大约30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3)从起飞后第15s至第20s,甲飞机的飞行状态是上升,乙飞机的飞行状态是平衡.故答案为:(1)40,35;(2)15,30;(3)上升,平衡.【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观察分析统计图,并能依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1.【分析】(1)由图可知这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2)由图知,2月份甲站供水40立方米,乙站供应20立方米,则甲站比乙站多:40﹣20=20(立方米).(3)两条折线在3月份重合,所以,3月份两站的供水量一样多;1月份两条折线距离最远,所以,1月份两站供水量相差最多.(4)求乙站这5个月的平均供水量为:(10+20+50+70+80)÷5=46(立方米).【解答】解:(1)这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2)40﹣20=20(立方米)答:2月份甲站比乙站多供20立方米的水.(3)3月份两站的供水量是一样的;1月份两站供水量相差最多.(4)(10+20+50+70+80)÷5=230÷5=46(立方米)答:乙站1~5月份平均每月供水46立方米.故答案为:复式折线;20;3;1;4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关键根据统计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条件.12.【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图B的折线下降幅度更明显,所以选B.(2)根据平均降价幅度进行计算:20×(1﹣30%)=14(元),15>14,所以降价幅度很大.所以选A.【解答】解:(1)答:我觉得图B统计图更能突出价格下降的幅度.(2)20×(1﹣30%)=14(元)15>14答:菊花牌感冒冲剂的降幅相对来说是很大.故答案为:B;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单式折线统计图,关键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做题.13.【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求法,用4个月的总水费除以4即得四个月的平均水费.(2)把C月的水费看作单位“1”,求A月的水费比C月少百分之几,就是求A月比C月少的占C月的百分之几,列式计算得:(94﹣27)÷94≈71.3%.(3)根据题意,结合正负数的意义,表示水费即可.【解答】解:(1)(27+62+94+85)÷4=268÷4=67(元)答:小明家这4个月平均水费是67元.(2)(94﹣27)÷94=67÷94≈71.3%答:A月的水费比C月少71.3%.(3)如果把平均水费记作0元,那么高出平均水费15元记作+15元,低于平均水费5元记作﹣5元.故答案为:67;71.3;+15;﹣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单式折线统计图,关键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14.【分析】(1)由表示小强、小刚跑的路程与时间的拆线可以看出,前400米小刚的比小强跑得快一些;到500米时小强追上了小刚,二人并列.(2)跑完800米,小强先到达终点,用时4.5分钟,小刚后到达终点,用时6分钟.小强比小刚少用6﹣4.5=1.5分钟,再乘进率60化秒.(3)小刚前2分钟跑了400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小刚前2分钟平均每分钟跑的米数.【解答】解:(1)答:前400米,跑得快一些的是小刚,比赛途中在500米处两人并列.(2)6﹣4.5=1.5(分)1.5分=90秒答:跑完800米,先到达终点的是小强,比另一位同学少用了90秒.(3)400÷2=200(米)答:小刚前2分钟平均每分钟跑200米.故答案为:小刚,500,小强,90,200.【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三.判断题(共5小题)15.【分析】由图意可知,小林放学时后3分钟走的路程大于前3分钟走的路程,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小林放学时后3分钟走的路程大于前3分钟走的路程,所以本题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看懂函数图象,根据图意进行分析.16.【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由此依次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但是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一定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明确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又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又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所以原题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8.【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所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9.【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可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因此,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且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四.操作题(共1小题)20.【分析】首先根据数据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即可.(1)了解到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乙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少.(2)如果是便利店经理,下月准备多进一些甲品牌的纯牛奶,因为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解答】解:画图如下,(1)了解到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乙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少.(2)如果是便利店经理,下月准备多进一些甲品牌的纯牛奶,因为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表的填补,以及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熟练掌握.五.应用题(共4小题)21.【分析】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1)小华2时到达森林公园,途中休息了1﹣1=小时=20分;(2)小华在森林公园玩了2﹣2=小时=30分;(2)返回时用了3﹣2=小时=30分,据此解答.【解答】解:(1)1﹣1=(小时)小时=20分答:小华2时到达森林公园,途中休息了20分.(2)2﹣2=(小时)小时=30分答:小华在森林公园玩了30分.(3)3﹣2=(小时)小时=30分答:返回时用了30分.【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从统计图中获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再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进行解答.22.【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即可.(2)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分析服装和鞋帽的销售情况即可.【解答】解:(1)统计图如下:(2)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服装的销售量变化幅度较大;鞋帽的变化较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关键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3.【分析】(1)由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第二场比赛中,一中得48份,二中得53分,用二中所得的分数减一中所得的分数.(2)第一由复式折线统计图即可看出,第四场表示一中、二中分数的占之间的距离最大,说明此场比赛两个学校的篮球队成绩相差最大.【解答】解:(1)53﹣48=5(分)答:两个学校的篮球队第二场比赛时成绩相差5分.(2)第四场比赛两个学校的篮球队成绩相差最大.【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24.【分析】(1)1、2、3月份各月凉鞋的销售双数已知,三者相加就是第一季度共销售凉鞋的双数.(2)用7月份销售凉鞋的双数除以5月份销售凉鞋的双数.(3)由统计图即可看出,7月份凉鞋的销售量最高.原因:我国处于北半球北温带,7月份气温最高.(4)8月份开始气温开始下降,凉鞋的销售量也会明显减少,要少于6月份的销售量,9、10月份更低,111月份开始估计停止销售.据此即可完成这幅统计图(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20+30+50=100(双)答:第一季度共销售100双.(2)500÷200=5答:7月份的销售量是5月份的5倍.(3)图中7月份凉鞋的销售量最高.原因:7月份气温最高.(4)完成这幅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100,5,7.【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试题
数学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试题1.某城市正在争创“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同学们也积极行动起来.下面是某小学一周内收集废塑料袋情况的统计表.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数量/个130100200250210300350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2)同学们星期收集的塑料袋最多,星期收集的塑料袋最少,相差个.(3)这一个星期平均每天收集废塑料袋个.【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即可;(2)把一周内收集废塑料袋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3)求这个星期平均每天收集废塑料袋多少个,根据:收集总个数÷时间(7天)=平均每天收集的数量,进行解答.解:(1)如图:(2)因为:350>300>250>210>200>130>100,所以同学们星期日收集的塑料袋最多,星期二收集的塑料袋最少,相差:350﹣100=250个;(3)(130+100+200+250+210+300+350)÷7,=1540÷7,=220(个);答:这一个星期平均每天收集废塑料袋220个;故答案为:日,二,250,22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利用图中已知的信息,结合给出的条件,求得各部分数据解决问题.2.在2001~2003这三年中,江苏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要升入清华大学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分别是666分、640分、641分,要升入苏州大学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分别是534分、545分、522分.根据以上数据先把折线统计图填写完整,再完成下面的问题.清华大学与苏州大学对江苏省考生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统计图看图回答下面问题:(1)2002年全国高考理科总分是750分.那么,能被苏州大学录取的成绩要占总分的%,而能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成绩要占总分的%.(除不尽的百分号前保留整数)(2)清华大学的理科录取分数线与苏州大学相比,每年大约要相差分.如果今年苏州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是533分,请你估计一下清华大学今年的理科录取分数线大约是分.(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答案】73,85,110,643,由图可知清华大学的分数线和苏州大学的分数线变化趋势不明显【解析】绘出折线统计图,先根据实际数值在纵轴上标出数量,再分别描出清华大学和苏州大学在这三年对应的数值,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分别连起来;(1)用2002年苏州大学的分数线除以总分就是能被苏州大学录取的成绩要占总分的百分比;用2002年清华大学的分数线除以总分就是能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成绩要占总分的百分比;(2)先对两个大学的分数线进行估计,再计算;(3)根据统计图回答.解:统计图如下:(1)545÷750≈73%,640÷750≈85%;(2)清华大学的分数线大约是650分,而苏州大学的分数线大约是540分,650﹣540=110(分),533+110=643(分);(3)答:由图可知清华大学的分数线和苏州大学的分数线变化趋势不明显.故答案为:73,85,110,643,由图可知清华大学的分数线和苏州大学的分数线变化趋势不明显.点评:本题考查画折线统计图,以及根据折线统计图找出需要的量,以及根据折现统计图判断变化趋势,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统计图的认识,知道各部分量的含义.3.统计:(1)一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台;(2)二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台;(3)第三季度,车间产量增长得快;第四季度,车间产量增长得快.【答案】90;270;70;210;一;二【解析】(1)观察统计图,把一车间7至12月份的产量都加起来,再除以6即可得出平均每月的产量,下半年有2个季度,用下半年的总产量除以2,即可得出平均每个季度的产量;(2)观察统计图,把二车间7至12月份的产量都加起来,再除以6即可得出平均每月的产量,下半年有2个季度,用下半年的总产量除以2,即可得出平均每个季度的产量;(3)第三季度,是指7、8、9月,第四季度,是指10、11、12月,据此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即可解答.解:(1)40+60+80+100+110+150=540(台),540÷6=90(台),540÷2=270(台),答:一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90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270台.(2)40+45+50+60+90+135=420(台),420÷6=70(台),420÷2=210(台),答:二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 70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 210台.(3)第三季度:一车间增产80﹣40=40(台),二车间增产50﹣40=10(台),第四季度:一车间增产150﹣80=70(台),二车间增产135﹣50=85(台),答:第三季度,一车间产量增长得快;第四季度,二车间产量增长得快.故答案为:90;270;70;210;一;二.点评:本题先明确统计图所出示的数据,再计算解答.4.如图是一辆汽车从A站经B站到C站,然后再返回的统计图.(1)去时汽车速度为48千米/时,问:A站到B站的距离是多少?(2)返回时车速是多少?(3)往返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1)A站到B站的距离是千米(2)返回时车速是48千米/小时(3)往返平均速度是28.8千米/小时【解析】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1)从A站到B站,所用的时间是4分钟,再根据去时的汽车速度为48千米/时,用速度乘时间即得A站到B站的距离;(2)要求返回时的车速,得先求出从A站经B站到C站的总路程,再求出返回时的所用的时间问题得解;(3)要求往返的平均车速,得先求出往返的总路程,再用往返的总路程除以往返的总时间问题得解.解:(1)4分=时,48×=(千米);答:A站到B站的距离是千米.(2)10﹣8=2分,2分=时,从B站到C站的路程:48×=(千米),从A站经B站到C站的总路程:+==4.8(千米),20﹣14=6分,6分=时,返回时车速:4.8÷=48(千米/小时);答:返回时车速是48千米/小时.(3)20分=时,(4.8+4.8)÷,=9.6÷,=28.8(千米/小时);答:往返平均速度是28.8千米/小时.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5.如图是永久化肥厂2012年化肥产量统计图.看图填空:(1)这是一幅统计图.(2)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吨.(3)平均每季度生产化肥吨.(4)你还看出哪些信息?(至少写2条)①;②.【答案】单式折线,1100,1625,第四季度生产的化肥最多,是2000吨;第一季度生产的化肥最少,是1200吨【解析】(1)从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这是一张单式折线统计图;(2)下半年是指第三和第四季度,共生产(1800+2000)吨,上半年是指第一和第二季度,共生产(1200+1500)吨,再用下半年生产的吨数减去上半年生产的吨数;(3)用四个季度生产的总吨数除以4即可;(4)根据统计图,再任意写出两条信息即可.解:(1)这是一张单式折线统计图;(2)(1800+2000)﹣(1200+1500),=3800﹣2700,=1100(吨);(3)(1200+1500+1800+2000)÷4,=6500÷4,=1625(吨);(4)我还看出的信息有:①在这一年中第四季度生产的化肥最多,是2000吨;②第一季度生产的化肥最少,是1200吨;故答案为:单式折线,1100,1625,第四季度生产的化肥最多,是2000吨;第一季度生产的化肥最少,是1200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一些数学问题.6.看图填空.下面是一辆110巡逻车某一天上午8时到11时30分的行程情况,请看图回答问题.①、这天上午这辆110巡逻车共行驶了千米路程,平均每小时行驶千米.②、有一段时间这辆车停在那里,这段时间是到.③、这天上午他们车速最快的一段时间是.【答案】55,,9:30,10:30,8时至9时【解析】(1)从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可知,这天上午这辆110巡逻车共行驶了55千米的路程.由行驶的总路程和行驶的时间,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求出行驶的速度;(2)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在9:30至10:30这段时间里折线与横轴是水平的,说明这段时间这辆车是停在那里的;(3)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在上午8时至9时折线上升的坡度最大,就是这段时间车速最快.解:(1)55÷3.5=(千米:);(2)上午9:30至10:30车停在那里;(3)上午8时至9时车速最快;故答案为:55,,9:30,10:30,8时至9时.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7.如图是某电脑公司2003年﹣2007年装配电脑台数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2003年﹣2007年平均年产量多少台?(2)2007年比2006增长百分之几?(3)请你预测2008年该电脑公司装配电脑台数大约是多少台?你是怎样想的?(写一句话)【答案】(1)2003年﹣2007年平均年产量是2160台(2)2007年比2006增长40%.(3)见解析【解析】(1)先把2003年﹣2007年这五年的装配电脑台数合起来再除以5就是平均年产量,(2)先求出2007年比2006年增长的台数,再除以2006年的台数即可求出增长百分之几,(3)从统计图上看出装配电脑台数是一年比一年的增加,特别是2007年增长的更快,比上一年增长1000台,来推测即可.解:(1)(1000+1800+2000+2500+3500)÷5,=10800÷5,=2160(台),答:2003年﹣2007年平均年产量是2160台.(2)(3500﹣2500)÷2500,=1000÷2500,=0.4,=40%,答:2007年比2006增长40%.(3)从统计图上看出装配电脑台数是一年比一年的增加,特别是2007年增长的更快,比上一年增长1000台,所以2008年的电脑台数大约是4500台.点评:此题首先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逐一解决.8.小明去6千米远的公园玩,请根据折线图回答问题.(1)小明在公园玩了多少时间?(2)如果一直走不休息,几时几分到达公园?(3)求出返回时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答案】(1)小明在公园玩了0.5小时.(2)如果一直走不休息,小明小时可到达公园。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2.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 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绘制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绘制折线统计图,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用线段连接各个数据点的统计图,用于表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具有直观、形象、易于分析等优点。
3.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1)确定横轴和纵轴:横轴表示时间或其他变量,纵轴表示数据的数值。
(2)标出坐标轴的刻度:根据数据的范围和精度,合理选择刻度。
(3)绘制数据点:根据数据的大小,在相应的位置上绘制数据点。
(4)连接数据点:用直线或曲线连接各个数据点,形成折线。
4. 演示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实例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绘制方法。
5. 折线统计图的应用(1)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通过观察折线的走势,分析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趋势。
(2)比较不同数据的变化:在同一张折线统计图上绘制多条折线,比较不同数据的变化情况。
6. 练习与巩固提供一些数据和问题,让学生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进行分析和解答。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折线统计图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折线统计图的其他应用场景,如天气预报、股票市场等。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展示某城市一周内的气温变化。
2. 根据所给数据,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分析我国近十年来的GDP增长趋势。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一)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P48、49教学目标:1、通过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观察比较,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能够依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并能读懂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和判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情境:“迎世博,争当城市小主人”作文比赛师:仔细观察,根据统计表你觉得谁更有资格参加这次作文比赛?2、复习条形统计图师:小巧根据统计表画了两张条形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复习条形统计图的各部分名称:横轴、纵轴、标题、单位3、讨论: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谁更有资格参加作文比赛,你的依据是什么?小胖:成绩的变化是不稳定小丁丁:成绩的变化是上升(课件:在同学们讨论交流时,出现直条上的点并用折线连接这些点,出示一张折线统计图)4、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师:老师画了一张更直接地看出变化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二、探究新知1、情景:小丁丁开始积极地准备作文比赛:世博会的展期是5月到10月共6个月,肯定特别想了解这段时间的气温、天气等等的情况,我这个小主人先去了解上海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吧!课件出示:上海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三、感知点在统计图中作用(1)师:仔细观察,说说它与条形统计图的相同是什么?不同点呢?(2)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一大格表示的数量?箭头表示的数量?(3)1-3月的点表示的数量是多少?(4)完成合作学习单(互相交流)合作学习任务:A. 4月到12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B. 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C. 哪几个月的平均气温是超过20℃的?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四、感知折线在统计图中的作用(1)师:相邻的两个月份中,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几月和几月之间?你是怎么知道的?(2)自学:书本P43页折线的升降折线的变化情况:上升、不变和下降(3)交流:①我们从图中直接观察,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几月和几月之间吗?②你是怎么想到的?③数据的变化和折线的变化有关系吗?板书:“陡——变化大”(4)练一练,描述统计图中折线的变化A、几月到几月的平均气温是大幅上升的?B、几月到几月的平均气温是缓慢下降的?C、几月到几月的平均气温是不变的?五、实践应用1、师:小巧也帮小丁丁收集了几张有关上海的空气质量、交通等情况,来一起看看。
1.《折线统计图(井常琳)》实录与评析
基于核心素养和学科德育的教学设计-----------以《折线统计图》一节为例一、知识内容分析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折线统计图分单式或复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坚持己见,不人云亦云。
在探索折线统计图特点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小学数学德育一体化的“思维严谨”。
探索折线统计图特点过程中,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理性精神。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就需要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展开。
二、学科德育渗透点分析承载的主要学科德育渗透点是理性精神。
M.克莱因说,“数学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门知识体系、一种科学语言和一种技术工具,而且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理性化地思维范式和认识模式,一种具有新的美学维度的精神空间,一种充满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化境界。
其中,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够终身受益,那就是数学的文化内涵。
”而理性精神就是数学文化价值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
《复式折线统计图》典型例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典型例题第一篇:《复式折线统计图》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例1、王叔叔开了两家体育用品商店,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家商店营业额的变化情况,现在王叔叔打算关闭一个店。
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个店,为什么?/ 3例2、某地区1980年——2000年年人均支出和年人均食品支出如下图所示:(1)每年人均食品支出各占人均支出的几分之几?(2)比较这几个分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3例3、我国1980年——2000年学龄儿童人数和入学人数如下图所示。
(1)哪年学龄儿童最多?哪年最少?(2)哪年没上学的学龄儿童最多?哪年最少?/ 3第二篇:复式折线统计图123《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下)P126例2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了解其特点,并能根据要求制作(补画)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作出合理推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地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分析和推测。
教学难点: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学习纸、简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复习旧知1、谈话引入师:你们平时喜欢的体育运动是什么?学生说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
师:不知道你们跳绳的水平如何?谁能告诉老师你1分钟能跳多少个啊?学生汇报自己的跳绳水平。
师:我们学校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时经常会开展跳绳比赛。
其中有两位小朋友连续比了一个星期。
下面是两人1分钟跳绳的具体比赛成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张明:201 205 208 213 217 王星:206 204 210 209 202 师:谁去更合适生:张明,因为从数据的变化趋势中发现张明在不断进步,而王星起伏不定.教师板书“数据的变化趋势”。
2、引导转换,复习旧知师:如果我们要想更清楚直观地看出两人成绩的变化趋势,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生:我们可以统计图表示。
折线统计图(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折线统计图(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中的“折线统计图”这一章节。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是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折线统计图,它的特点是什么;是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折线统计图的模板、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统计图,统计图的作用是什么。
2. 概念讲解:然后我详细讲解什么是折线统计图,它的特点是什么,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
3. 例题讲解:接着我通过几个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4. 随堂练习:然后我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5. 板书设计: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通过板书,将关键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巩固练习。
六、作业设计1. 请用彩色笔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统计你们班级男女比例的情况。
答案:男:女 = 2:32. 请用彩色笔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统计你们班级各个学科的成绩分布情况。
答案:语文:8090分 5人,90100分 3人,数学:8090分 6人,90100分 2人,英语:8090分 4人,90100分 1人。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数据分析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精选5篇)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折线统计图》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折线统计图》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折线统计图》这一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生的统计知识在这一课后将再一次得到发展。
而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点。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折线统计图特点与作用的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的特点。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能够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教学关键: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说教学理念本节课,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本节我精心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教学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小组合作、组织交流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利用折线统计图预测未来趋势的教案
利用折线统计图预测未来趋势的教案数据处理和分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线性趋势折线图可以对大量数据做出简洁直观的呈现和预测。
此教案将介绍如何利用折线统计图预测未来趋势,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趋势图。
一、知识目标1、能够解释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形式。
2、能够制作折线统计图,理解其绘制步骤。
3、能够读懂折线统计图,分析其含义。
4、能够应用折线统计图预测未来趋势,识别趋势变化。
二、教育方法1、通过线上或线下的个人或小组制作、分析和解释折线统计图来加深学生对该图的了解和认识。
2、采用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
3、在教学后,开设尝试实验,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设计和制作,从而掌握如何应用线性趋势折线图进行数据统计。
三、设计教学环节1、引入部分(1)通过实例展示趋势图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让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基本形式进行认识,提供示例数据并让学生尝试制作初级的折线统计图。
2、知识讲解部分(1)讲解折线统计图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制作方式,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并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类型之间的区别。
(2)讲解如何在折线统计图中识别趋势线、转折点、决策点等元素,并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元素的意义。
3、练习部分(1)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2)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析教师提供的实例折线统计图,理解趋势变化和预测未来趋势的方法。
4、评估部分(1)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开设的尝试实验,评估学生的折线统计图制作和分析能力。
(2)定期进行测试,以检测学生对趋势图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四、教学步骤1、引入部分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趋势图的实际应用价值。
2、知识讲解部分讲解折线统计图的制作、分析和数据识别方法。
3、练习部分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趋势图。
4、评估部分通过测试和小组讨论来对学生进行评估。
五、课后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份完整的趋势图,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单式折线统计图,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地位作用与学情单式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的内容。
是在学生之前学习掌握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等简单基本方法,会用简单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等方法表示和分析统计数据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含义、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构建数据分析观念。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和学生生活经验与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拟将教学目标定位确立为:1.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和作用,根据需要用折线统计图直观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解释和分析与预测。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折线统计图特点与作用的过程,培养发展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在方格图中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数据分析预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合作与帮助者。
为此,在教学中拟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启发思考、引导观察对比、实践操作,构建新知。
在学法上,力求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呈现问题情景,发现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合作)实践操作、迁移转化,合作交流分享、对比分析归纳,尝试应用实践,经历探究过程等学习方法,理解掌握拓展新知,发展能力,增强兴趣。
各种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8
10
12
14
(万人) 60
50 40 30 20 10 0
16 18 时 某校校园网点击量情况统计图
03/1 03/7 04/104/7 05/1 05/7 06/1 (年/月)
(件)
服装店去年4-9月份泳衣销售量
30 0 250 200
150
100
36 年0
6
8 10 12 14 16 时18
50 0
小巧住院期间某日体温变化统计图
(万 次) 6 543 Nhomakorabea98 99 00 01 02 03 年 服装店去年4-9月份毛衣销售量
37 36
6 (件) 2 30 0 25 1 0 20 150 0 1 0 50 0 0 4 5 6 7 8 9 (月) 1996年到2005年中俄贸易 (亿美元) 300 (℃) 小巧住院期间某日体 总值变化统计图 40 温变化统计图 250 200 39 150 38 100 37 50 0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直条的高低反映数量的多少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单位:枚)
中国历届奥运会金牌统计图
2012年3月
25届
26届
27届
28届
29届
折线的升降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上海市近几年交通事故数量变化统计图
(℃) 40 39 38
4
5
6
(月)
用统计来认识上海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共3篇)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共3篇〕第1篇:折线统计图说课稿一、说教材《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搜集、整理、描绘、分析^p 数据的根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根底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统计图分析^p 打下根底。
二、说教学目的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的定位于以下几点1.在条形统计图的根底上认识折线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2.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绘,分析^p 数据,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
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4.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奥运事业的爱国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的难点那么放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三、说教学理念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联络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历,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新颖的导入与例题教学,打破了传统数学课的枯燥无味,给数学课富予新的生命力。
导入用奥运会,画图用乐乐的体温表,练惯用老总选择人员进展进修等,从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才能。
四、说教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如今的知识程度。
我主要采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课堂上老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气氛。
特别是采用了课件演示描点的过程使学生明晰地认识到画图的过程,和课件演示线段的的上升、下降及倾斜角度决定增减幅度的特点,从而打破画图和归纳折线统计图的难点。
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全部教案(共计4课时)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情分析: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学习折线统计图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
2、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
3、能根据统计活动的需要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基于折线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判断和预测。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课时安排:
折线统计图……………………………… 3课时
“蒜叶的生长”………………………… 1课时
市实验小学“四三三”高效课堂模式备课
市实验小学“四三三”高效课堂模式备课
市实验小学“四三三”高效课堂模式备课。
折线统计图(含详细解答)
折线统计图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16春•江苏校级期末)从一个城市的一周气温情况折线统计图中,不能看出()A.这周气温变化趋势 B.这周哪天气温最高C.气温变化的原因2.(2015•东台市模拟)在下面三幅图所示的时间与路程关系中,最符合龟兔赛跑这则故事的是()A.B.C.3.(2015•盐城校级模拟)邮箱装满油的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当汽车恰好剩油箱体积的一半时就加满油,接着又按原速度行驶,到目的地时邮箱中还剩有三分之一体积的汽油,设油箱中所剩汽油量为V,时间为t,则,V与t的图象是()A.B.C.D.4.(2015春•陆良县期末)小明从家出发,先向北走一段路,接着向西走一段路,最后再向西南走一段路就到学校了.可以表示他从家到学校路线的图是()A.B.C.5.(2015秋•漳州校级期末)晚饭后,爸爸去洗澡,热水器里装有250升水,他洗了6分,用了一半的水,然后停止洗澡,6分后,小明去洗澡,他也用了6分,把热水器内的水用完.下面()幅图描述了热水器内水的体积是如何随时间而变化的.A. B.C.6.(2015秋•扬中市校级期末)小红去超市买东西,在路上遇到同学交谈了一会,然后去超市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回家,下面()比较准确反映了小明的活动.A.B.C.7.(2015秋•桐庐县期末)下面事件中,()最适合用如图来表示.A.某校六个班的人数B.某个月中6天的天气情况C.六个好朋友每天看书时间统计D.张明近几年的身高情况.8.(2015秋•南安市期末)“小明走路去上学,走了一段路后,走了一段路后,怕迟到就跑步到学校”.下图能反映这样描述的是()A.B.C.9.(2015秋•扬中市校级期末)淘气从家去书城,中途休息了几分钟,到书城买完书后直接回家.下面正确描述淘气这一过程的图象是()A.B.C.D.10.(2014•公安县)星期天,小莉从家乘车去西湖公园玩了2小时之后又乘车回家,下面哪个图描述了上面的叙述()A. B.C.11.(2014•广东)如图是内地某工厂工人的下半年月收入统计图,请问他的月薪增涨幅度最大的是()月.A.8月B.9月C.12月D.11月12.(2014•浦口区)淘淘和爸爸在家洗澡,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250升水,他洗了6分钟,用了的水,然后停止洗澡;6分钟后,爸爸又去洗,也洗了6分钟,把热水器内的水全部用完了.下面()图表示了水量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A. B.C.13.(2014•高邮市)如图1是水滴进入玻璃容器的示意图(滴水速度相同),如图2第二行表示的是容器中水的高度随滴水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中刻度、单位都相同).下列对应中正确的是()A.(1)﹣(a)B.(2)﹣(b)C.(3)﹣(c)D.(4)﹣(d)二.填空题(共6小题)14.(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15.(2016•泗阳县校级模拟)下面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1)护士每隔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摄氏度;最低体温是摄氏度.(3)病人在5月6日18时的体温是摄氏度.(4)从体温看,这位病人的病情是在.(填“好转”或“恶化”)16.(2015•重庆校级模拟)李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运行图可以看出:①李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分.②返回时速度是每小时千米.17.(2015•衡水模拟)如图是李方和王刚400米赛跑情况的折线统计图.(1)跑完400米,李方用了()秒,王刚用了()秒.(2)第30秒时,李方跑了()米,王刚跑了()米.(3)前200米,()跑得快些,后100米,()跑得快些.18.(2015春•抚州期末)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根据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填空.(1)小华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分钟,在图书馆借书用分钟.(2)从家中去图书馆,平均每小时行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千米.19.(2015•天长市)如图是五(1)班某位同学六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图.①这位同学考的最高分是分,最低分是分.它们相差分.②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位同学的成绩是呈趋势.三.判断题(共2小题)20.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判断对错)21.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1小题)22.小英去上学,妈妈在她走后6分看到小英的作业本没有拿,便赶紧追了出去.下面是小英和妈妈走路所用时间和路程的统计图.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完成填空.(1)小英每分走m,妈妈每分走m.(2)妈妈出发时,小英已经走了m.(3)照这样的速度,妈妈出发分后可以追上小英.五.操作题(共5小题)23.(2016春•江苏校级期末)下面是第一实小五年级各班班学生统计表,根据统计表补充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并完成下面各题.1班2班3班4班5班6班7班8班9班男(人)23 24 25 25 26 27 28 29 30女(人)17 18 20 21 24 26 24 25 20(1)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实小第一实小五年级各班男生人数随着班级的升高基本都呈现的趋势.(2)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实小五年级班男生人数最多,班女生人数最多,班男、女生的人数最接近.(3)看了这两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24.(2015•福州)下面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①甲飞机飞行了秒,乙飞机飞行了秒,甲飞机的飞行时间比乙飞机长.②从图上看,起飞后第10秒乙飞机的高度是米,起飞后第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25.(2015春•齐齐哈尔校级期末)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1)甲飞机飞行了秒,乙飞机飞行了秒(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25秒甲飞机的飞行高度是米,起飞后第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3)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且解答.26.(2014春•寿县校级月考)星期天,圆圆随父母去旅游,先游览了A景区,后又游览了B景区.如图是出发后各时刻圆圆离家路程统计图.(1)他们时到达A景区,停留了小时.时到达B 景区,停留了小时.(2)B景区离圆圆家的路程是km.(3)他们下午时开始返回,下午时到家.27.(2012春•临安市校级期末)下面是李红和刘明两人校运会上800米赛跑行程图,看图回答问题.(1)跑完全程李红用了分钟.(2)李红到达终点后,刘明再跑分钟才到达终点.(3)李红平均每分钟跑米,刘明平均每分钟跑米.(4)分钟后,两人相距200米.2016年08月15日2419868492@的小学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16春•江苏校级期末)从一个城市的一周气温情况折线统计图中,不能看出()A.这周气温变化趋势 B.这周哪天气温最高C.气温变化的原因【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趋势.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得: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趋势.所以从一个城市的一周气温情况折线统计图中,不能看出气温变化的原因.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应用.2.(2015•东台市模拟)在下面三幅图所示的时间与路程关系中,最符合龟兔赛跑这则故事的是()A.B.C.【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根据图意,分别分析乌龟和兔子随时间变化它们的路程变化情况,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对于乌龟,其运动过程可分为两段,从起点到终点乌龟没有停歇,其路程不断增加,到终点后等待兔子的这段时间路程不变,此时图象为水平线段;对于兔子,其运动过程可分为三段,开始跑得快,所以路程增加的快,中间睡觉时,路程不变,醒来时追赶乌龟时,路程增加快;分析图象可知:符合龟兔赛跑这则故事的是图象是C;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乌龟和兔子随时间变化它们的路程变化情况以及图形特征判断即可.3.(2015•盐城校级模拟)邮箱装满油的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当汽车恰好剩油箱体积的一半时就加满油,接着又按原速度行驶,到目的地时邮箱中还剩有三分之一体积的汽油,设油箱中所剩汽油量为V,时间为t,则,V与t的图象是()A.B.C.D.【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本题如果从正面分析很难找出函数的图象,因为加油的过程汽车是静止还是运动不能确定,但是本题作为选择题出现可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因为汽车最后到目的地时油箱中还剩有体积的汽油,所以函数图象最后一定不与x轴相交,可排除D;又因当汽油恰剩油箱体积的一半时就加满油,所以函数图象中间的最低点一定不与x轴相交,故可排除C;因为汽车加油后一定有一段函数图象处于上升阶段,故可排除B.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函数的图象,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知横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正确分析自变量在每个阶段的变化情况.4.(2015春•陆良县期末)小明从家出发,先向北走一段路,接着向西走一段路,最后再向西南走一段路就到学校了.可以表示他从家到学校路线的图是()A.B.C.【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依据地图上方向辨别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知:小明先向上走,再向左走,再向下偏左走,到达学校,由此找出路线图即可.【解答】解:小明从家出发,先向北走一段路,接着向西走一段路,最后再向西南走一段路就到学校,小明走的路线应该是B.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关键是弄清楚地图上的方向规定.5.(2015秋•漳州校级期末)晚饭后,爸爸去洗澡,热水器里装有250升水,他洗了6分,用了一半的水,然后停止洗澡,6分后,小明去洗澡,他也用了6分,把热水器内的水用完.下面()幅图描述了热水器内水的体积是如何随时间而变化的.A. B.C.【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热水器中的水量看作单位“1”,爸爸用了水量的(250×)剩下的水是小明用去的,爸爸、小明共用去了(6+6)分钟,另为中间停止了6分钟,所以图中的时间应该是(6+6+6)分钟,列式解答再对照上图进行选择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热水器内剩余水量为:250×=125(升),时间为:6+6+6=18(分钟),答:爸爸洗完澡水箱内的水量是125升,爸爸和爸爸都洗完澡所用的时间是18分钟.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小军洗完澡后水箱内的水量与小明、爸爸都洗完澡所共有的时间.6.(2015秋•扬中市校级期末)小红去超市买东西,在路上遇到同学交谈了一会,然后去超市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回家,下面()比较准确反映了小明的活动.A.B.C.【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综合填空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根据小红离家的距离变化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小红的这一过程可分成以下几段:(1)从家出发到途中休息前,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2)途中休息,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3)途中休息后到超市,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4)在超市买东西,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5)从超市回家,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只有选项A符合这一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懂图意,再根据图意进行分析、判断.7.(2015秋•桐庐县期末)下面事件中,()最适合用如图来表示.A.某校六个班的人数B.某个月中6天的天气情况C.六个好朋友每天看书时间统计D.张明近几年的身高情况.【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综合填空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增减变化的趋势.【解答】解:A,表示某校六个班的人数,选用条形统计图;B,表示某个月中6天的天气情况,选用条形统计图;C,表示六个好朋友每天看书的时间统计,选用折线统计图;D,表示张明近几年的身高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但是它的身高是逐渐增高,而不是下降.所以此图不符合张明近几年的身高情况.因此,以上事件能用此图表示的是六个好朋友每天看书的时间统计.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8.(2015秋•南安市期末)“小明走路去上学,走了一段路后,走了一段路后,怕迟到就跑步到学校”.下图能反映这样描述的是()A.B.C.【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综合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通过观察四幅折线统计图,图A和图C不符合小明的行为.小明先走后跑,也就是速度由慢到快,离家的距离原来越远,通过观察,图B描述了小明的行为.【解答】解:小明先走后跑,也就是速度由慢到快,离家的距离原来越远,通过观察,图B 描述了小明的行为.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分析统计图的能力.9.(2015秋•扬中市校级期末)淘气从家去书城,中途休息了几分钟,到书城买完书后直接回家.下面正确描述淘气这一过程的图象是()A.B.C.D.【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综合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根据所给的条件,分析出时间与离家距离之间的关系,再从选项中找出符合的答案.【解答】解:淘气的这一过程可分成以下几段:(1)从家出发到途中休息前,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2)途中休息,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3)途中休息后到书城,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4)在书城借书,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5)从书城回家,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只有选项C符合这一变化.故选:C.【点评】这类题目关键是找出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是怎么变化的,分好段求解.10.(2014•公安县)星期天,小莉从家乘车去西湖公园玩了2小时之后又乘车回家,下面哪个图描述了上面的叙述()A. B.C.【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莉从家出发去西湖公园,折线统计图的折线应该是上升趋势,到达公园玩耍时间的折线应该是持平,又返回家中的折线走势应该是逐渐下降趋势,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得到,选项C符合小莉的行走路线.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描述选择合适的折线统计图.11.(2014•广东)如图是内地某工厂工人的下半年月收入统计图,请问他的月薪增涨幅度最大的是()月.A.8月B.9月C.12月D.11月【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7月到8月,8月到9月,9月到10月,10月到11月,11月到12月的工人月薪增涨幅度,然后比较即可得出月薪增涨幅度最大的月份.【解答】解:7月到8月的月薪增长(1100﹣1000)=100元,增幅为:100÷1000=10%,8月到9月的月薪增长(1170﹣1100)=70元,增幅为:70÷1100≈6.36%9月到10月的月薪增长(1240﹣1170)=70元,增幅为:70÷1170≈5.98%10月到11月的月薪增长(1300﹣1240)=60元,增幅为:60÷1240=4.84%11月到12月的月薪增长(1450﹣1300)=150元,增幅为:150÷1300=11.5%因为11.5%>10%>6.36%>5.98%>4.84%所以11月份到12月份月薪增涨幅度最大;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单位“1”,根据“(大数﹣小数)÷单位“1”的量”进行解答.12.(2014•浦口区)淘淘和爸爸在家洗澡,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250升水,他洗了6分钟,用了的水,然后停止洗澡;6分钟后,爸爸又去洗,也洗了6分钟,把热水器内的水全部用完了.下面()图表示了水量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A. B.C.【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热水器中的水量看作单位“1”,聪聪用了水量的(250×),剩下的水是爸爸用去的,聪聪、爸爸共用去了(6+6)分钟,另为中间停止了6分钟,所以图中的时间应该是(6+6+6)分钟,列式解答再对照上图进行选择即可得到答.【解答】解:聪聪洗完后热水器内剩余水量为:250×(1﹣),=250×0.6,=150(升),时间为:6+6+6=18(分钟),答:聪聪洗完澡水箱内的水量是150升,聪聪和爸爸都洗完澡所用的时间是18分钟.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聪聪洗完澡后水箱内的水量与聪聪、爸爸都洗完澡所共有的时间.13.(2014•高邮市)如图1是水滴进入玻璃容器的示意图(滴水速度相同),如图2第二行表示的是容器中水的高度随滴水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中刻度、单位都相同).下列对应中正确的是()A.(1)﹣(a)B.(2)﹣(b)C.(3)﹣(c)D.(4)﹣(d)【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先根据容器的上下的大小,判断水上升快慢和对应的图象,再对题中的每一种结论进行判断.【解答】解:在只有容器不同的情况下,容器中水高度随滴水时间变化的图象与容器的形状有关.A、由于容器的形状是规则圆柱体,所以水的深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均匀的沿直线上升,(1)﹣(b),A错误;B、由于容器的形状是规则圆柱体,所以水的深度随时间的变化也是均匀的直线,时间和水的高度的商应该是固定值,并且比(1)上升慢(2)﹣(c),B错误;C、由于容器的形状是下宽上窄,所以水的深度上升是先慢后快,表现出的图形为先缓后陡,(3)﹣(a),C错误;D、由于容器的形状是下窄上宽,所以水的深度上升是先快后慢,表现出的图形为先陡后缓,(4)﹣(d),D正确.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能根据实际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二.填空题(共6小题)14.(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数量的增减变化.【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更容易比较两组数据的增减变化.【解答】解: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数量的增减变化.故答案为:数量的增减变化.【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较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比较容易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比较容易看出单个数量与总量的关系.15.(2016•泗阳县校级模拟)下面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1)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摄氏度;最低体温是36.8摄氏度.(3)病人在5月6日18时的体温是39摄氏度.(4)从体温看,这位病人的病情是在好转.(填“好转”或“恶化”)【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护士每隔12﹣6=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折线图中最高的点表示温度最高,最低的点表示温度最低,由此即可求出答案;(3)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他在5月6日18时的体温是39摄氏度;(4)曲线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个病人的病情好转了.【解答】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护士每隔12﹣6=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摄氏度,最低体温是36.8摄氏度;(3)他在5月6日18时的体温是39摄氏度;(4)从体温看,这位病人的病情是在好转.故答案为:(1)6;(2)39.5,36.8;(3)39;(4)好转.【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据的多少,还能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16.(2015•重庆校级模拟)李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运行图可以看出:①李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20分.②返回时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①观察统计图,可知李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40﹣20=20分钟;②求返回时得速度,就用家到图书馆的总路程除以返回时用的时间即可.【解答】解:①40﹣20=20(分钟);②返回时用的小时数:120﹣100=20分钟,20分钟=小时返回时速度:5=15(千米);答:①李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20分.②返回时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故答案为:20,15.【点评】此题考查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仔细观察领悟图意,获取信息,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即可.17.(2015•衡水模拟)如图是李方和王刚400米赛跑情况的折线统计图.(1)跑完400米,李方用了()秒,王刚用了()秒.(2)第30秒时,李方跑了()米,王刚跑了()米.(3)前200米,()跑得快些,后100米,()跑得快些.【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横坐标表示跑得时间,纵坐标表示跑得路程;实线表示李方跑的过程,虚线表示王刚跑的过程;分别找出它们的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读出数据求解.【解答】解:(1)跑完400米,李方用了90秒,王刚用了80秒;(2)第30秒时,李方跑了200米,王刚跑了150米;(3)前200米,李方跑得快些,后100米,王刚跑得快些.故答案为:90,80;200,150;李方,王刚.【点评】本题先读懂图例,根据图例读出数据,再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合适的数据求解.18.(2015春•抚州期末)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根据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填空.(1)小华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20分钟,在图书馆借书用40分钟.(2)从家中去图书馆,平均每小时行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15千米.【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根据统计图知,小华骑车从家去图书馆借书,行驶20分钟后停留了20分钟,继续前行,又经过20分钟后,共行驶了5千米到达图书馆,在图书馆逗留40分钟后骑车回家只用了20分钟;据此可以求得小华去的时候的平均速度及返回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20+40=60分钟=1小时,5÷1=5(千米),(2)20分钟=小时,5÷,=5×3,=15(千米),答:小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20分,在图书馆借书用40分.从家中去图书馆,平均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故答案为:20,40,5,15.【点评】此题考查了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行驶时间与行驶路程的数量关系,以及利用统计图中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9.(2015•天长市)如图是五(1)班某位同学六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图.①这位同学考的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70分.它们相差30分.②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位同学的成绩是呈上升趋势.【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综合题;对应法;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1)认真观察统计图中标注的数据信息,即可进行解答;(2)依据统计图中分数曲线的变化趋势,即可得出这位同学的成绩变化趋势.【解答】解:①这位同学考的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70分.它们相差30分.②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位同学的成绩是呈上升趋势.故答案为:100、70、30;上升.【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会观察统计图,运用统计图分析解决问题.三.判断题(共2小题)20.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判断对错)【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综合判断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可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因此,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且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1.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判断对错)【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专题】综合判断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四.应用题(共1小题)22.小英去上学,妈妈在她走后6分看到小英的作业本没有拿,便赶紧追了出去.下面是小英和妈妈走路所用时间和路程的统计图.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完成填。
小专题(六) 统计图表的应用
小专题(六)统计图表的应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需要通过数据来说明,统计图表是整理和描述数据的重要工具.不同的统计图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数据的特点,常见的统计图有扇形图、条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等.扇形图常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它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折线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直方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类型1扇形图的应用1.观察统计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A.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少B.乙校男生比甲校男生少C.乙校女生比甲校男生多D.甲、乙两校女生人数无法比较2.某校九年级准备开展春季研学活动,对全年级学生各自最想去的活动地点进行了调查,把调查结果制成了如下扇形统计图,则“世界之窗”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90度.3.据报道:2013年底我国微信用户规模已达到6亿.以下是根据相关数据制作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2012年及2013年电话、短信、微信的人均使用时长统计表电短微信3.0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从2012年到2013年微信的人均使用时长增加了6.7分钟;(2)补全2013年微信用户对“微信公众平台”参与关注度扇形统计图,在我国6亿微信用户中,经常使用户约为1.5亿;(结果精确到0.1)(3)从调查数据看,预计我国微信用户今后每年将以20%的增长率递增,请你估计两年后,我国微信用户的规模将达到8.64亿.类型2条形图的应用4.如图是某校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当天参与各社团人数的百分比统计图,其中参加“生物奥秘”比“趣味化学”社团的人数多20人,则参加社团的总人数有(C)A.100人B.200人C.400人D.800人5.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B)A.七年级学生最多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6.某学校为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抽查了部分学生,并制作了如下表格与条形统计图:请根据上图完成下面的题目:(1)总人数为100人,a=0.25,b=15.(2)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全校有600人,请你估算一下全校喜欢艺术类的学生人数有多少?解:(2)图略.(3)全校喜欢艺术类的学生人数约有600×0.15=90人.类型3折线统计图的应用7.如图是张大爷家1月至6月份的每月用电量的统计图,由图中信息可知张大爷家这6个月用电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B)A.250度B.150度C.100度D.200度8.在线教育使学生足不出户也能连接全球优秀的教育资源.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的变化情况.(以上数据摘自《2017年中国在线少儿英语教育白皮书》)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一定不合理的是(B)A.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逐渐上升B.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规模占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的比例持续上升C.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规模的平均值超过7000万D.2017年6月,我国手机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规模超过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的70%9.北京市积极开展城市环境建设,其中污水治理是重点工作之一,以下是北京市2012-2017年污水处理率统计表:(1)用折线图将2012-2017年北京市污水处理率表示出来,并在图中标明相应的数据;(2)根据统计图表中提供的信息,预估2018年北京市污水处理率约为94.0%,说明你的预估理由:近三年的污水处理率每年增长2%左右..解:(1)图略.类型4直方图的应用10.小文同学统计了某栋居民楼中全体居民每周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并绘制了直方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①这栋居民楼共有居民140人;②每周使用手机支付次数为28~35次的人数最多;③有1的人每周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在35~42次;5④每周使用手机支付不超过21次的有15人.其中正确的是(B)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11.某校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抽取了30名学生测试1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统计结果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已知该校九年级共有300名学生,请据此估计,该校九年级1分钟仰卧起坐次数在30~35次之间的学生人数大约是(B)A.40B.50C.100D.11012.(安徽中考)为了了解某校学生今年“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100名学生进行统计,并绘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已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据此估计,该校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8~10小时的学生数大约是(A)A.280B.240C.300D.26013.今年是我市全面推进中小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年.某校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中期检测评价,检测结果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并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的检测结果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制作了如下所示不完整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随机抽取的样本容量为100;(2)a=30,b=0.31;(3)请补全条形统计图;(4)若该校共有学生800人,据此估算,该校学生在本次检测中达到“A(优秀)”等级的学生人数为240人.解:(3)图略.。
复式折线统计图
从两张折线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从图中横可轴以看都出是,“年份”制,成竖复式轴折线统计 出生,都人是口数“呈人下口数/万图人进”行,对比,看看能 降口趋数势大横, 体轴而稳死定、亡。竖人轴可以不不变能。有更多的发现。
2000
1500
画横轴
和纵
1000
轴,横
轴表示 500
时间,
纵轴表 0
示人口
数。
A.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选择。
(2)在( C )中可以同时看出两组数据的增 减变化情况。
A.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选择。 (3)对比两年1-12月的气温增减变化情况,选 用( B )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根据某超市(2004-2010年)第一、第二门市部年 利润统计图回答问题。 (1)哪个门市部年利润增长得 快?
人口数/百万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1998 -2021 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1)2013-2021 年北京市空气 优良天数是怎 样变化的?重 污染天数呢?
2013-2021年 北京市空气优 良天数显著增 多,重污染天 数显著减少。
(2)观察复式 折线统计图, 你还有什么发 现?
2013-2021年 重污染天数一 直少于空气优 良天数。
选择。
(1)要统计学校各年级同学为社会做好事的 件数,应选用( A )比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 6
8
10 12 14 16 18
(岁)
男性身 116.3 127.5 132.6 140.2 153.6 163.9 170.5
高(厘 米)
女性身 115.1 124.8 133.3 141.3 153.4 155.3 156.2
高(厘 米)
4
5
表二:A地区9~18岁的青少年体重情况 统计表:
6
7
例2:从下面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运行图 上,你可知哪些信息?
8 下面是汽车和自行车从甲地经乙地到丙地的运行图
9
问题: (1) 汽车比自行车迟多少时间启程?
自行车13:00出发,汽车14:00出发,汽车比自行车迟1小时启程. (2) 汽车在几千米处赶上自行车?
汽车在时间13:50,11千米处赶上自行车 (3) 汽车和自行车在乙地各停留了多少时间? 各停留20分钟 (4) 汽车什么时候到达丙地? 汽车15:40分到达丙地.
1
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这 些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条形统计图: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 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体之 间的关系。
3
例1:表一 A地区6~18岁的青少年身高情况统计表:
(5) 自行车什么时候到达丙地? 自行车16:50分到达丙地
10 张强驾车从A-B,李英驾车从B-A,运行图如下:
11
看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从纵轴看A、B两地相距200千米 (2)张强驾车从哪里出发到哪里?驾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途中 休息了多少时间? 张强驾车7:00从A地出发12:00到达B地,途中休息了1
年龄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岁)
男性 24.2 25.3 26.1 29.2 31.4 38.1 42.5 47.4 52.5 54.0 7.2 30.1 32.2 39.2 42.5 44.6 48.0 47.8 体重
(千 克)
小时,驾车的平均速度200÷4=50(千米/时)。
(3)李英驾车从哪里出发到哪里?驾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途中 休息了多少时间?
李英驾车7:00从B地出发,13:00到达A地,途中休息了1 小时 ,驾车的平均速度200÷5=40(千米/时)
(4)他们什么时候相遇?相遇时距A地多少千米?
10时在A地100处相遇
(5)他们同时休息时,相距多少千米?
他们在8:00——8:36同时休息,相距100千米
谢谢!
xie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