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制取氧气(第2课时)

合集下载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课时集体备课教案第_16周第1课时2013 年12月17日年级初二学科化学主备人李秀华教案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氧气难点教案分组实验方法1、学生:制取氧气探究实验材料12组(火柴、药匙、酒精灯、铁圈、铁架台、水槽、棉花、大试管、集气瓶、玻璃片、带导管的单孔塞、高锰酸钾)课前组(火柴、药匙、酒精灯、铁、教师:多媒体、制取氧气探究实验材料12准备圈、铁架台、水槽、棉花、大试管、集气瓶、玻璃片、带导管的单孔塞、高锰酸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了制取氧气的原理,创设现在,我们就利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学生思考回答教情境气。

导入(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学展示物质的方法;学生做到心中有学习数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2)目标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过攻艰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克难仪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g). (接下的顺序。

教上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1水排有一瓶用1.点燃酒a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学法收集好的无色检查气密性;精灯,加热试管;b气体,如下图所装入药品并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c示方法进行暂时停止上;e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存放。

据此,请把试管从水中移出来。

正加热;f你判断与这种气过体相关的物理性确的操作顺序是:除颜色、状态(质装示所的实验2、现有下图:外)置,请回答问题:程室验2.下图是实当堂用加热高锰酸钾达标的方法制取氧气巩固的装置图,请回提高问个答下列几(讲题。

学生练习评课反馈训练)请写出仪器名(1)称:②①;________)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1(教③;________验装置进行。

④________;。

________)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2学写出图中四处(2)集氧气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序错误:写出用此装置制备氧气的反号)。

请写出反应的(3)应文字表达式。

过达表符化学号:式装置制备气体3()若选用A_______________时应考滤的因素是。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第二节《制取氧气(第二课时:高锰酸钾制氧气)》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广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化学课程标准中“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核心知识之一,这些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学习,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氧气的制取实验,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在探索过程中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培养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学情分析: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和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有较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在前面学习氧气的性质及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基础上,学习高锰酸钾制氧气,按照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收集方法、检验方法、验满方法及实验注意问题学习,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行为,为此我设计了一些学习方法如图片展示、阅读、探究、讨论、展示、归纳、拓展引申、讲解等,通过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预设典型问题,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兴趣高涨,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难点: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注意问题重、难点突破方法: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探究2.学生上台演示实验3.学案预习、诱导学习4.拓展、引申典型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5.多媒体动画演示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造成的后果,有助于学生理解、应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问题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学生的自主预习展开教学(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重点展示1.反应原理【诱导学生写出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MnO4K2MnO4MnO2O22.实验装置【多媒体展示实验装置】【小组讨论、展示】发生装置:固体加热性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拓展】(1)气体制取发生装置的选择因素(2)气体制取收集装置的选择因素3.仪器安装【学生上台组装仪器】【讨论交流、展示】(1)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2)为什么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链接】试管口未塞棉花时造成的后果。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优秀教案第2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优秀教案第2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

课题3 制取氧气(两课时)第二课时[复习提问]1.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2.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回答]1.实验室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2.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瓶气体中,若木条能够复燃,证明此瓶气体是氧气。

[提问]实验室采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氧气呢?[学生思考][投影]展示P36图2—17和图2—18。

[学生看图并进行如下讨论]1.在图2—17和2—18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学生讨论)……[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1.图2—17的仪器有:酒精灯、大试管、铁架台、塞子(带导管)、水槽、集气瓶。

图2—18的仪器有:酒精灯、大试管、铁架台、塞子(带导管)、水槽、集气瓶。

2.左边是气体发生装置,右边是气体收集装置。

3.把一试管塞紧塞子,塞子中央行导管,导管的另一端放进盛水的烧杯是,用手握紧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装置漏气。

4.因为氧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教师]知道了氧气的制取以及它的性质,按下来我们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并验证它的性质。

[注意事项]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固体受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行药口的部位集中加热。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思考:为什么?)。

等有大量、均匀、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进行收集。

6.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火酒精灯。

(思考:如果光熄火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7.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应用坩埚钳夹住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思考:为什么?)8.做铁丝燃烧这个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那加少量水。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教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教案

课时计划授课备课时间授课时间题目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的不同;2、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气体收集及其方案选择;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制氧气方案的比较、鉴别,学会选择最佳的原料、条件、原理、装置从而掌握上述三个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2、在观察制取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探究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附案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探究四:如何检验、验满氧气?复习提问:如何检验氧气?如果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怎样验满?教师归纳总结: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排水法收集时,当水中出现大气泡,说明气体已满;探究五:实验时的注意事项观察教师演示边提问边讲解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2、为什么瓶口放一团棉花?3、加热时要注意什么?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5、为什么要先移导管后停止加热?【归纳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固定试管、瓶装水3、给试管加热4、收集气体5、移开导管6、停止加热强调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后先后次序老师好学生回答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验满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中检验思考回答问题仔细观察体会说出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12135复习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及时巩固,加深印象课时计划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附案教学过程实验探究请学生用高锰酸钾制取两瓶氧气(两种收集方法都用,并验满)板书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归纳与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考虑哪些问题?药品选择考虑哪些因素?装置选择考虑什么?收集方法考虑什么?完成思考题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注意的回答51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合作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3制取氧气(2个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3制取氧气(2个课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安排在第二单元的最后一部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物质——空气开始,介绍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然后引出氧气,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再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内容由浅人深,过渡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

本课题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同时介绍了催化剂。

这部分内容更侧重于过程,让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推断,从而作出判断。

第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来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让学生掌握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学习氧气的制取(原料选择、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气体收集、操作步骤及其有关注意事项),可以为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提供范例。

【教学策略分析】学生对于气体的制取尚属首次接触,为此,如何来选择药品、如何来确定装置根本无从着手。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氧气知识的一定积累,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要善于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确定药品的选择以及仪器装置的配备,加深学生对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并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加以巩固。

难点的突破应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判断,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教学准备】1、教材中[实验2—5]、[实验2—6]以及“活动与探究”的实验仪器;2、教学过程所需的投影片;3、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九年级化学《氧气制取》教案2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氧气制取》教案2沪教版

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原理;2.掌握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3.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1.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原理;2.掌握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操作;2.掌握氧气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烧杯、试管、导管、灯盏等;实验试剂:过氧化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金属活泼剂;教学手段: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教师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发学生对氧气的认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氧气的世界中,不仅在空气中,许多物质中也含有氧气,那么你们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吗?”2.教师通过呼吸和燃烧反应,向学生介绍氧气的重要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视频,介绍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教师讲解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分解产生氧气和水,实验中用氯化铁作为催化剂加速反应速度。

”3.教师通过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和原理:将过氧化氢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通过导管导入烧瓶中,再通过酸性氯化铁溶液的催化作用分解产生氧气,氧气通过导管进入到烧杯中。

三、实验操作(4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学生按照教师指导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解答学生问题,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

四、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20分钟)1.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包括氧气颜色、气泡、气味等。

2.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五、小结与拓展(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总结氧气的制取方法、实验操作和原理。

2.教师展示氧气的性质及其应用领域,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氧气相关的实际问题和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六、课堂讨论与总结(10分钟)1.学生通过课后作业的讨论分享,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2.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其可能的错误操作是( )
A.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C.试管口稍微向上倾斜了D.先熄灭酒精灯,后拿出导气管
3.某同学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中没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无关的原因是( )
A.没用砂纸擦净表面的漆或锈B.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回顾课题2中的实验,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内,木条复燃,得出检验氧气的方法;当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满氧气时,氧气会从瓶口逸出,只要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只要看到瓶口出现较大的气泡,表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找出问题答案。
常温分解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
长颈漏斗下端要
知识点3氧气的性质实验
问题氧气性质实验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播放常见的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引起学生思考、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发生装置
高锰酸钾
固体
加热
A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下列方法都可以制取氧气: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问题1:哪些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哪些方法适用于工业上制取氧气?
问题2: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如果你能知道各种物质的化学表达符号(物质的化学式)请在相应物质下面注明。
课题
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教案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教案

3.2氧气的制取(第二课时)科目化学课题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授课教师卞晓宁班级九年级(3)教材版本粤教版课型新授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义务九年级化学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堂课学生已经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性质等内容的学习和探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就为我们学习制取氧气作准备。

学习了制氧方法也为以后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奠定知识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性质等内容的学习和探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这基础上学习氧气的制取,学生的操作和对实验的理解效果会好很多。

教学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检验、仪器装置及操作注意事项。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4、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及当堂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用具实验仪器:试管架、试管、铁架台、水槽、带导管的胶塞、集气瓶、药匙、酒精灯。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方及手段一、复习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二、讲授新课:(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药品:高门酸钾(紫黑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双氧水(无色液体)2、反应原理:(分解反应)学生在笔记本上写出表达式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用的仪器:指导学生参照课本上的装置图找出所需的仪器。

引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让学生熟悉药品的特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有所注意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为什么?)5、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连:连接仪器,且自下而上,从左到右,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

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

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

氧气的制取教案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氧气的制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氧气的制取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2.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案

2.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案

2.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2.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2.掌握实验操作步骤。

三、教学难点1.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2.学会正确操作实验仪器。

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锡水槽、锌片、洗涤瓶、漏斗、蜡烛、试管、橡皮塞、酒精灯等;2.实验药品:硫酸、氢氧化钠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通过提问和简短的讲解,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介绍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第二步:理论讲解1. 氧气的制取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两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法和工业法。

实验法制取氧气实验法制取氧气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氧气。

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常见的实验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解释其中的原理。

工业法制取氧气工业法制取氧气是通过工业化的方法大规模制取氧气。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常见的工业法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过程。

2. 实验操作步骤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操作和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第三步:实验操作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记录。

第四步:实验探究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探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制取氧气,并完成实验记录。

第五步:实验结果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

第六步:实验报告撰写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撰写实验报告,并提交给教师。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制取氧气的实际应用,例如氧气的燃烧性质和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等。

七、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复习课堂内容。

八、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本课时的内容,并思考制取氧气的其他方法。

以上就是本课时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2.3制取氧气(2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2.3制取氧气(2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工业制法1.核心素养(1)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2)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3)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取物质的一般方法。

(4)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教学重点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3.教学难点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语: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集气瓶。

你知道集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① 实验室制取氧气【讲述】实验室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方法制取氧气。

【提问】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在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演示】P43实验2-5。

【小结】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投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归纳总结】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①“检”——制取氧气前应先将仪器组装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将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然后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③“扣”——预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里;④“热”——加热试管(先预热,用酒精灯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然后再用酒精灯外焰集中加热盛放固体的部位),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即可收集;⑤“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深入思考1】1.如何选择仪器装置?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刚开始产生气泡时能立即收集吗?为什么?4.实验最后应怎样操作?最后两步能颠倒吗?为什么?【归纳总结】(1)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仪器装置。

(2)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排气处,以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不是氧气。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2、探讨总结氧气的检验方法和验满的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3、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4、学习根据实验要需要设计选择实验装置。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及选择方法;⑵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实验装置的选择和实验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回顾;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用到哪些仪器?连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哪些主要步骤?2、引入;通过前面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实验步骤,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和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问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1、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2、探讨总结氧气的检验方法和验满的方法;3、探讨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4、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三)质疑探究1、探究活动一⑴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写出反应的表达式:⑵讨论:根据以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好选择哪一组药品?⑶引导分析得出结论:最好选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因为反应不需要加热,装置简单、操作简便,而且生成物无污染;制取少量的氧气选择高锰酸钾。

2、探究活动二⑴展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并讨论相关注意事项。

⑵提出问题:实验室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能用该发生装置吗?为什么?该如何改进?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引出固-液-不加热型的最简装置。

⑷分析固-液-不加热型的最简装置的优点和弊端,引出固-液-不加热型的长颈漏斗型装置。

⑸引导学生分析固-液-不加热型的长颈漏斗型装置的注意事项,总结其优点。

制取氧气教案2

制取氧气教案2
(二)、知识整理:
1、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或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分别是、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而本身的在反应前后都没有的物质叫催化剂。
3、注意事项:
①实验装置顺序要先下后上,从左至右装配仪器。并注意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管口约1/3)左右处,试管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A.双氧水B.高锰酸钾C液态氧D二氧化锰
3、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中,加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A.产生氧气B.产生更多的氧气
C.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反应速度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忘了加入二氧化锰,结果是-()
A.根本无法生成氧气B.产生氧的总质量减少
C.产生氧气速度慢D.没有氧气生成
(三)、当堂达标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B.双氧水是白色的液体
C.二氧化锰是黑色的固体D.氧气是无色的气体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如何装入固体试剂?
加入高锰酸钾,并使之倾斜地铺在管底,不要让它堆积在底部。
④为什么要稍向下倾?
防止加热时产生的水分在试管口冷凝倒流而炸裂试管.,
⑤为什么气泡刚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开始加热时排出的主要是空气,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才是氧气,这时才能进行收集。
⑥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在停止制氧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然后移去酒精灯?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 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 教案

《氧气的制取》第2课时【实验目的】1. 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 加深对氧气的认识。

【实验用品】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有首歌唱道“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革命大众离不开共产党”。

这是为什么?实际上鱼儿与瓜儿都离不开的氧气,可以说,没有氧气就没有生命。

本节我们重点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鉴别方法,先看预习提纲。

【学生展示】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1)固体加热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受热(2)固液混合无需加热: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讲授新课〕〔引导分析〕分析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反应原理,从原料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来分析有何异同?能否用同一套装置获得氧气?〔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类型:固体加热型、固液混合无需加热型〔演示实验〕一、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反应原理(二)反应装置(固体加热型)(三)实验步骤1、连接气体发生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问题: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演示并讲解气密性检查方法及原理2、装药品、装棉花、集气瓶装满水备用;3、固定装置;4、点燃酒精灯加热;(先均匀受热再定点加热)5、收集: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6、先撤导气管,后撤酒精灯引导注意操作要点:a、为什么试管口放棉花?b、为什么试管口略向下倾斜?c、为什么实验完毕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小结〕总结实验步骤:1查、2装、3 定、4 点、5 收、6离、7 熄,可简单归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四)收集方法及依据1、排水法;2、向上排空气法这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是否纯净?为什么?那种方法更纯净?(五)检验方法: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内验满: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认识分解反应。

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4.知道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2.能与他人主动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陶冶化学审美情趣。

2.逐步认识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进一步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

教学准备: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酒精灯、火柴、铁架台、带导管的单孔塞、水槽、集气瓶、棉花、玻璃片、长颈漏斗、锥形瓶、带双孔的橡皮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以探究法为主,综合运用启发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法。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陆地上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大自然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氧气,那么,在实验室里怎样制取氧气呢?二、学生自学合作交流:2.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增加了吗?3.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活动与探究二:在活动与探究一实验③的试管中再加入少量H2O2溶液,并称量反应后MnO2的质量4.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呢?5.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的概念[把催化剂的概念总结为“一变(即改变……,改变包含加快和减慢两层含义)、两不变”]活动与探究三: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和步骤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同只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不加棉花。

6.动手实验,并写出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教师点拨提高升华: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3.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氧气?2、情景导入:出示氧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纯净的氧气,那如何制得纯净的氧气呢?3、探究新课[实验2—5]:过氧化氢制氧气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现象:结论:过氧化氢氧气+水讨论:1、用过的二氧化锰能否再用?[实验2—6]:在用过的二氧化锰中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能否再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1、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一变二不变)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出具有催化作用。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现象: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后能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氧气。

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加热结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讨论:用加热过氧化氢与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有什么不同?明确: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一变多第二课时:实验室制氧气1、旧识回顾: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氧气?2、探究新课:思考:实验室采用什么装置来制取氧气?出示:图2-17和图2-18讨论:1、在图2-17和图2-18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如何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学生陈述:略教师演示: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强调注意事项: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方可进行实验。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方法。

2.学会连接组装仪器的基本方法。

3.认识分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通过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

2.分解反应。

【实验准备】:大试管、铁架台、脱脂棉、酒精灯、火柴、橡皮塞、导气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高锰酸钾等。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2.初中阶段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一般有哪几种?3.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要考虑什么?选择收集装置要考虑什么?4.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该选用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引入新课】【生活情境1】:高锰酸钾是种药品,但它在特种部队的眼中可是个宝。

为什么呢?把一份砂糖和两份高锰酸钾混合,夹在两片干木材中研磨,如果天气干燥,木块摩擦三十秒就能燃起来。

或者舀上一小勺高锰酸钾晶体倒在报纸上,加上几滴防冻液,把报纸揉成一团,30秒内就会着火。

这种生火方法简单方便,很适合在野外执行秘密任务的特种部队。

在这里为什么要用到高锰酸钾呢?因为高锰酸钾在加热时能分解生成氧气。

一.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MnO4△ K2MnO4+ MnO2+ O2暗紫色绿色黑色无色无味固体固体固体气体2.实验装置:【提问】:(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该选取什么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呢?为什么?(2)让学生指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中的实验仪器名称。

【探究活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特点及实验注意事项。

【重点讲解】:(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制取氧气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等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过氧化氢溶液,认识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优点和缺点;2.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特点,探究并寻求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较为合理的催化剂;3.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教学重点】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特征及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详细任务请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浏览“名师预习”)。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生活情境1:通过和同学们互动,完成一个闭气的游戏,来证明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作用,然后展示图片【生活情境2】鱼池缺氧造成鱼的死亡,渔民一般会向鱼池中加入氧来乐(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常温下过氧化氢能分解产生氧气,以此来供氧,而实验室也常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如何来制取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实验探究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的作用(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待上述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

记录实验现象:[问题探究] 过氧化氢能否产生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产生的氧气较少,加入二氧化锰后,能加快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速率,是反应的催化剂。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板书][继续探究] 什么是催化剂?怎样理解催化剂的概念?[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掌握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实验自主探究、观察等方法获得信息。

2.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去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2.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和发扬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和收集气体的实验操作,实验装置的组装。

【教学难点】
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教具准备】
火柴、药匙、酒精灯、铁圈、铁架台、水槽、棉花、大试管、集气瓶、玻璃片、带导管的单孔塞、高锰酸钾。

【教学过程】
【本节小结】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水溶性等来选择适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课堂练习】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b检查气密性;c装入药品并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停止加热;f 把试管从水中移出来。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
行。

(2)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氧气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写出用此装置制备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3)若选用A装置制备气体时应考滤的因素是。

独立完成课堂
练习。

巩固本节
课已经学
的知识。

板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2课时)
活动与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2瓶氧气
操作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装药和棉花③倾斜固定试管④集气瓶装水做准备⑤先预热后加热⑥连续气泡后收集⑦先移导管后熄灯
2.氧气的性质
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注意:①木炭点燃后用坩埚钳夹住,由上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②燃烧铁丝的集气瓶中预先留少量的水
文字表达式:①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