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的悲剧命运探究
探春悲剧浅论

探 春 悲 剧 命 运 的具 体 表现
《 楼梦) 的女 性人物 , 为地位 与经 历不 同 , 红 ) 中 因
有 其 各 自不 同 的 悲 剧 命 运 , 春 的 悲 剧 主 要 表 现 在 探
的, 是一 出典型的社会 悲剧 、 时代 悲剧 。 关键词: 楼梦) 探春; 艘【 ) ; 命运; 悲剧
中 图分 类 号 :274 l I0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9 4 20 ) 5 0 2— 3 17 — 1 X(0 9 0 — 14 0
一
部 馏 [ 套 几 乎 是 一 部 红 楼 女 儿 的毁 灭 史 。 楼 勤 但
瑰 花 的 刺 戳 的 最 多 的 、 不 遗 余 力 的 却 是 他 的 亲 生 最
( ) 二 生不 逢时 。 壮志难 酬
“ 自精 明 志 自高 , 于 末 世 运 偏 消 。 ”与 生 母 才 生 的 这 种 畸 形 关 系 尚不 是 探 春 最 大 的 悲哀 ,探 春 最 大 的 悲 哀 在 于 高 才 大 志 与 末 世 现 实 相 冲 突 ,最 终 壮 志 难 酬 。 春 的 高 才 大 志 在 书 中 是 显 而 易 见 的 , 观 园 探 大 中 有 才 情 的 女 子 可 谓 不 少 ,但 只 有 探 春 率 先 提 出组 织 海 棠 诗 社 , 示 出 不 凡 的 胸 襟 和 组 织 才 能 ; 府 由 显 贾 盛转 衰时 期 , 春 被委 干重 任—— 参 与理家 , 在理 探 她
的 是 , 春 对 他 们 的 态 度 却 恰 恰 相 反 。 她 厌 弃 亲 兄 探 弟 贾 环 , 去 亲 近 宝 玉 — — 她 给 宝玉 做 鞋 , 他 一 起 而 和 做 诗 、 经 常 和 他 一 起 说 “ 己 ” 对 位 尊 权 大 的 王 还 体 。 夫 人 , 春 是极 力 维护 的 。对她 的生 母赵 姨 娘 则十 探 分歧 视 , 地里 骂她 “ 微卑贱 ” “ 聩 的忒不象 了” 背 阴 、昏 ( 十 七 回), 母 系 的 亲 戚 更 是 不 屑 一 顾 — — “ 是 二 对 谁
红楼梦中探春形象分析(2)

红楼梦中探春形象分析(2)红楼梦中探春形象分析探春治家是由于王熙凤病了,而顶替王熙凤治家的人除了探春,还有李纨和薛宝钗,其他两个人在治家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引起我们过多的注意,因为探春在这一治家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兴利除弊之事,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她见识长远,措施正确,精明、干练,毫不亚于王熙凤,也让人习惯拿她与王熙凤这个历来管家的媳妇做比较。
王熙凤理财,贪且狠,和她为人是一个样儿的。
她把苛捐杂税作为收入的主要,而不发展实业,当然,这不完全是她的责任,那个社会发展的必然。
王熙凤理财比较突出的还有她的假权舞弊。
王熙凤放高利贷,收受贿赂,而且让家中其他人毫不知情,真是有她的一套。
直到第一百零五回,锦衣府的官员查抄荣宁府的时候,在她的房中抄出大量借据,大家才知道她还有私自放高利贷这档子事。
王熙凤理财是极为自私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填满自己的腰包。
而探春理财却不是如此,探春蠲免了小姐、丫鬟多领的头油胭脂钱、免了借公子们学里零花的名义而实际上进了他人腰包的津贴、将花园派给佣人们“承包”。
从这几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探春理财的作风,即极有积极意义的“开源节流”。
探春节省了看起来不多的“小钱”,使用的也是极其简单的方法,但正是这种种做法,使得日渐败落的贾府“人尽其力、地尽其利、物尽其用”,有了一丝好转的气息,这样做也使上下人等对她又敬又畏。
可谓两全其美。
可惜这只是一线曙光,等王熙凤身体梢好,一切仍然如旧,管理上仍然收外面账房管辖,内部的改良措施一扫而空,连一线生机都没有了。
贾府里老妈子、媳妇、丫鬟众多,在这群下人中也存在着欺压,有的甚至不把主子放在眼里。
例如,李嬷嬷仗着养过宝玉,时常来教训怡红院里的大小丫鬟。
迎春更是管不了自己的丫头、嬷嬷们。
而探春在管家的时候,就大大煞了吴登新家媳妇的威风,此后,还狠狠的打击了王善保家的媳妇。
王善保家的媳妇在晴雯被逐屈死一事上有着不可脱卸的责任,平时依仗自己是王夫人的陪房媳妇而飞扬跋扈。
红楼梦中探春到底嫁给了谁

红楼梦中探春到底嫁给了谁贾探春,贾府的三小姐,是贾政与赵姨娘所生,有“玫瑰花”之称。
她聪明能干,很有决断能力,她是大观园里难得的聪明人,她腹有诗书,才情纵横是荣国府里的一位大才女,她是海棠诗社的发起人。
她虽是庶出,但是能力出众,在王熙凤病后奉王夫人之命代理凤姐掌故家事。
这么一个人后来嫁给了谁?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呢?探春到底远嫁给谁了贾探春,是荣国府里的三小姐,她代替凤姐掌管家中事宜后面对衰落的贾府她曾试图改革来挽救,但是为时已晚并未能挽救。
一个精明能干的三小姐她嫁给了谁呢?在电视剧里她是嫁给了一个藩王,在小说的前八十回,并没有交代探春的丈夫到底是谁,八十回之后高鹗的版本里,探春嫁给了贾政的上司的亲戚镇海总制的儿子。
很多研究红学的学者普遍倾向于探春是嫁给到了海外做了王妃,他们根据小说前八十回的细节来推测的证据如下:第一,根据曹雪芹写给探春的判词和画册,画册中探春在一艘开往海外的大船上掩面哭泣,暗示着她远嫁海外。
第二,大家在玩占花名的时候,探春的签上的题诗和李贽等人的言论,也暗示着探春要做贾府的第二个王妃。
第三,在放风筝一回中,探春放的风筝是只大凤凰,凤凰代表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
《红楼梦》中,曹雪芹先生对于几个重要人物都写了判词,尤其是金陵十二钗中的几位姑娘。
判词,说得简明一点就是曹先生对他们一生命运的总结,我们也可以从判词中隐约看到主人公的命运。
探春的判词旁画着两个人放着风筝,一个女子坐在远赴海外的大船上掩面哭泣,判词的内容: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样的一幅画与一首词象征着,探春离别家乡,拜别父母双亲,远嫁海外。
贾探春,贾府的三小姐,有着“玫瑰花”之称,虽然是赵姨娘所出,在金陵十二钗里她的排名在精明强干的王熙凤之前,贾府的几位小姐之名有“原应叹息”的谐音,但是作者把她描述成一个才华横溢,有决断的人,作者对她的偏爱不难看出来。
最后她到底嫁给了谁,我更倾向于她的确是远嫁到了海外,虽然在小说前八十回并没有交代清楚,后来高鹗所写的版本也只是他个人的见解,电视剧也是改编,我更愿意相信曹雪芹先生为她所写的判词,从她的判词中我的推断也是嫁到了海外。
《红楼梦》中四春悲剧命运分析

新 荔 ,鼻 腻 鹅 脂 ,温 柔 沉 默 ,观 之 是 她 最 后 的归 宿 。
及 “万艳同杯 (悲 )”。因此 ,《红楼
可 亲 ”。从 这 段 外 貌 描 写 中 ,我 们
关 于 探 春 的 结 局 ,相 比 于其 梦 》注 定 是 女 性 的悲 剧 。而 造 成 这
就 可 以 推 断 出 迎 春 的性 格 ,“温 柔 他 三 春 可 能 要 好 一 点 。当时 ,南 安 个 悲 剧 的根 本 原 因 是 封 建 帝 制 下
力 的 斗 争 中 ,至 始 至 终 一 直 是 封 之 忘 俗 ”来 形 容 她 ,说 明 她 与 那 个 精神 的彻 悟和完善【5l。但惜春如 花
建 礼 教 皇权 的牺 牲 品 [21。
时 代 的俗 世 女 子 ,特 别 是 迎 春 那 的年 纪 , 自始 至 终 没 有 感 受 到 人
春 争 及 初 春 景 , 虎 兔 相 逢 大 梦 想 到 的 是 王 熙 凤 ,一 副 精 明 能 干 、 更 对 尘 世 心 灰 意 冷 。 为 了 清 白女
归 ”,元 春 应 该 是 死 于 两 股 政 治 势 神 采 飞逸 的 模 样 。 曹 公 能用 “见 儿 身 ,她毅然 皈依 了佛 门 ,实现 了
关 键 词 :红 楼 梦 四春 悲剧 命 运
毛泽东 曾说过 :不读 五遍红楼梦 ,就不算 真正的中国人 。《红楼梦》 得 到如此高 的评价 ,除 了凄美 的宝黛 爱情故事 ,还有曹公 在整本 书 中 所 构 造 的 人 物 系 统 。 宁 、荣 两 府 中 ,大至 主 角 宝 黛 钗 ,小 到 各 房 的 丫鬟 婆子 ,丰满且鲜 明的性格都被 曹公 细致地刻 画了出来 。其 中 ,贾府 中有 四 位 姑 娘 ,闺 名 分 别 是 元 春 、迎 春 、探 春 和 惜 春 。她 们 名 字 的 首 字 组 合 到一 起的谐音是“原 应叹息”,暗示着她们的命运必将 以悲剧收场。
贾探春的身世和命运是什么

贾探春的身世和命运是什么贾探春的身世和命运是什么贾探春是《红楼梦》中很典型的一个角色,她为人精明,既能干又有能力,而且心中的谋略不逊于男儿,不让须眉的刚强更让人赞叹,那么贾探春的身世和命运又是怎样的呢?贾探春图片薄命司的女子大多都是红颜薄命或者以悲剧为结局的,那么贾探春的身世和命运也是如此吗?其实贾探春是贾政的女儿,和贾宝玉是同父异母,其实这个家庭环境还是不错的,虽然是庶出,可到底是富贵人家的小姐。
但是贾探春身世的悲剧就在于,贾探春的生母赵姨娘实在是个糊涂人,以至于连累了贾探春,最后贾探春还因此被指责不孝。
探春的身世和命运与赵姨娘也有着关系,赵姨娘一直以自己的身份要求探春孝敬赵国基这个舅舅,在发放丧礼银子的时候,探春因为形势特殊,又被刁奴陷害为难,偏偏赵姨娘还搞不清楚状况,指责探春大骂她不孝,实在是这个身世实在太悲剧了。
而贾探春的身世和命运随着时局的动荡最终促使她远嫁海外。
海外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而要嫁的丈夫也是一个面都没见过的陌生人,更有可能连沟通都非常的困难。
贾探春在嫁过去之后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有怎样的困难我们都无从得知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独自一人身在异国他乡,不管是规矩礼数还是环境人物,全部都是陌生的,这样的事情也算是一个悲剧了吧。
贾探春管理大观园管得好吗贾探春,红楼梦中一个办事果断、决策能力强的女子。
小小年纪的人便已协助家中的其他人料理家务,能力不容小视。
而且贾探春还曾管理过大观园,那么探春又是用了什么样的方式对大观园进行管理的呢?《红楼梦》贾探春剧照当贾探春刚刚接手治家这个责任的时候,府里的人都以为这位三小姐年纪小,好糊弄,没想到一试才知道,这三小姐办事十分果断,由不得别人胡作非为。
贾探春一开始树立的威严形象为自己今后管理大观园提供了一个保障。
在小说中第五十六回就提到贾探春管理大观园,探春首先制订了一个办事制度,规定众人按时报到。
接着,贾探春又提出了一些管理大观园的举措。
虽然荣国府外表看起来是一个大户人家,可是个中的收支只有自己人知道,为此,探春提出了一个利用大观园资源的办法,让懂得修建花木的人来分批管理大观园,这不仅节省了府中的开支,也鼓励了大观园中的其他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论文贾探春人物分析报告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贾探春人物分析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所在分校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制贾探春人物分析内容摘要:贾探春•贾府三小姐•在《红楼梦》中是一个“补天式”的出色人物•作者在书中给予其“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高度赞赏。
她有才干、有眼光、敢作敢为•是一个关注家族命运•富有忧患意识的大观园中的女“政治家”。
本文从形象、性格、才能、心理、结局五个方面分析了贾探春这一人物。
关键词:《红楼梦》、贾探春、形象分析《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
她在十二钗正册排位第四•紧次于钗、黛和元春;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又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始终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她有着姑娘的尊贵体面•却又因庶出的身份处境尴尬;她是行将没落的侯门闺秀中的一个改革者。
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了他对封建家族的期望。
一、贾探春的形象(一)见之忘俗的神采贾探春早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就与迎春、惜春一起出场。
一出场•作者就有意识的轻轻“点” 了一笔•使她脱颖而出:当宝玉欲送“颦颦”二字为黛玉之表字时•探春便问“何处出典?”又道“只恐又是杜撰。
”短短一两句话•却适时突显出她的不同。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 这是作对探春的描述•也是探春留给黛玉的印象。
一样的妆扮•探春却能给黛玉留下“见之忘俗”的深刻印象。
黛玉进贾府时探春的年纪也应不大•于是这“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就愈发显出她的不寻常。
(二)他人眼中的探春贾府是个钟鸣鼎食的大家族•人物众多•关系纷乱复杂。
探春在王熙凤眼里是个臂膀•说她“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
”平儿也说探春“二奶奶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怕他五分”。
论《红楼梦》中贾探春的悲情人生

论《红楼梦》中贾探春的悲情人生【摘要】《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
她的身上散发着一股怡人的清香,给人耳目一新感觉。
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像男人却挣脱不了妇女命运的樊篱;她有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终究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梏。
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了他对封建没落家族进行改革的期望。
【关键词】红楼梦探春人物形象封建伦理1.探春的总体介绍贾探春,别号蕉下客,贾政庶出女,姐妹中排行第三。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频盼神飞。
这是书中对探春在贾府地位和相貌的描述。
和其他的姐妹比较,她举止大方,胸襟阔朗,没有迎春的懦弱,也没有惜春的孤僻,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却不像湘云那么大咧咧的不修边幅。
从探春闺房的布置上看,她与众姐妹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探春喜欢阔朗,她的三间屋子连为一体,房中当地放一张桂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的法帖,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墙上挂的是米芾的《烟雨图》和颜鲁公的墨迹。
和其他姐妹包括宝玉房里精致细巧的摆设比,探春房里的布置非常简单。
琴棋书画在古代小姐房中,是常有的消遣品,探春房里的书画也不代表她有怎样高深的学问。
在文才上,探春虽然比不及宝钗和黛玉,但也有其不凡的一套,能写出《簪菊》、《残菊》之类的雅诗,也能说出“知鬓冷沾三经露,葛中香染九秋霜。
”之类的佳句。
大观园中热热闹闹的诗社活动让众姐妹的才情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这一活动的发起人却是她,让人不得不认同她组织的能力和其追求风雅的心。
2.探春理财、治家的能力和她的政治家风范探春与其他正统女性极为不同的地方是她有自己一番人生抱负。
她自己是这样说的:“……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心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偏我是个女孩儿家,一句多话都没有我乱说的。
……”由此可见探春并不安心于做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或者太太了此一生。
浅谈贾探春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E D U C 森 l 0 醵 T E A C H I N G
教市教学论坛
Ma r . 201 5 N0 . 12
浅谈贾探 春人物形 象 的悲剧性
张 玮
( 西北 师范大学
文学 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摘要 : 本 文简要 分析 了贾探春 悲剧命运的 来源 , 残酷 的封 建礼教 下庶 出的身份 是探春“ 看似 自尊 , 实则 自
贾 家的地位 因为是庶 出而受到一定程度上 的轻视 。 说到探春 , 就不 得不提她 的生母 ——赵姨娘 。赵 姨 娘是贾 政 的妾 室 , 贾 探春 与贾 环 的生母 , 在书 中出
功了, 第 二 十五 回“ 魇魔 法姊 弟逢 五 鬼 , 红楼 梦 通灵 遇” 写到宝玉和风姐 中了马道婆 的魔法 不省人事 , “ 合 家 人 口无不惊慌 ” 、 “ 忘餐废 寝 , 寻死觅 活” , 只有 “ 赵姨 娘、 贾环 等 自是 称愿 ” 。 周汝 昌先生在 《 红 楼小讲 》 中说 : “ 要 说雪芹 真是 从 居 心不 正 、存 心不 良 、专 门以谋 害宝 玉 、黛 玉 、 凤姐 …一 ・ 为其 ‘ 事业 ’ 的坏 女人 , 则只有 赵姨娘 , 只她 人而 已。” 如果说探春 没有福气 “ 托生 在太太肚里 ” 已是不幸 , 那么有 赵姨娘 这样 的生母更 是不幸 。连探 春 自己都说 : “ 他( 赵姨娘 ) 那想头 自然是有 的 , 不 过是 那阴微鄙贱 的见识 ……论理我不该说 他 , 但忒 昏愦的 不像 了” ( 第二 十七 回) 在贾家 , 同辈的姨娘还有不 少 ,
了, 横竖有教导他的人 , 与你什么相干 !” 而“ 赵姨娘也 不敢则声” 。 可见赵姨娘在贾家 的地位并不高 , 处在主 子与奴 才都不 像 的尴 尬位 置 , 正 经 主子嫌 弃她 , 奴才 们也不把她 当主子看 。 第六十 回里写到赵姨娘 因为芳
贾探春判词解析

贾探春判词解析这一首写贾探春。
贾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是贾政与赵姨娘所生。
她的浑名是“玫瑰花”。
她虽然也是庶出,可是在性格上与浑名“二木头”的二小姐迎春大不一样。
她精明能干,有心机,办事果断,连王夫人、凤姐都畏她几分。
尽管探春是庶出,可她脑子里的封建思想却相当严重。
在她的意识里,主仆、尊卑的等级观念十分深固,赵姨娘是她的生母,但因其出身婢妾,探春就对她轻蔑、冷酷、厌恶。
她不承认亲舅舅赵国基是亲戚,只承认王夫人的兄弟王子腾是舅舅,并说:“我舅舅早升了九省的检点了”。
关于探春这一形象如何评价?在红学界历来意见纷纭。
有的认为探春是个封建正统派人物,应当否定;有的认为她是封建叛逆者的重要代表之一,应当肯定。
实则探春是一个封建正统派中的改革者,而不是一个封建阶级的叛逆者,她身上有许多不同于那些腐朽庸俗的正统派的特点,但从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正统派范围之内,由于作者对封建家族、封建社会尚有留恋与惋惜,所以将“补天”的希望寄托在探春身上,她是作者“挽歌”情绪下的产物。
因此作者把她塑成一个有理想、有操守、有才干而又薄命的人。
也就是说作者以肯定的态度塑造了一个本质上应当否定的人物。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正册判词其三画: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才自精明志自高”一句,是对探春总的性格特点的概括。
她精明能干,有才有志。
《红楼梦》的“探春结社”及“探春理家”集中写了她的抱负、精明、才干。
“探春结社”是塑造探春形象的一个典型情节,见于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探春给贾宝玉写信,提议创建诗社,得到众人赞同,组成海棠诗社。
探春不仅有吟诗作赋的雅兴,又有组织才能。
为什么组织诗社,她在信中讲得很明白:“……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
《红楼梦》中的风筝意象与探春命运

《红 楼 梦 中 的 风 筝 意 象 与 探 春 命 运
。陈 晶
摘 要 :在曹雪芹的笔下,花喻美人 ,玉比君子 ,月寄幽情 ,镜 隔虚 实。 “繁花” 、 “美玉” 、 “冷 月”、 “明 镜”等意象共同构建了 《红楼梦 博 大精深的意象世界。意象和人物之间有着复杂的对应 关系。纵观前八十回的文 本,风 筝意象的出现总是和 贾府三小姐探春 的前途未来紧密相连。以风筝为喻体 ,暗示了探春 的悲剧命运,进而显 示 了 红楼梦 的文化 内涵。意象不但作 为叙事元素契合全书的意义指向,同时也发挥 了诗化 的功能。以意象暗示 人物命运正是 红楼梦》这部诗性小说的重要手 法。 关键词: 红楼梦》 风 筝 探春 意象 诗性手法
所 作 爆竹 ,此 乃一一响而 散 之物 。迎春 所 作 算盘 ,是打 动 乱 如 风 筝 也有 着 刻 画人 物 的作 用 , 不 同的 人对 待 风筝 的态度 也 不
麻 。探 春 所 作风 筝 , 乃飘 飘浮 荡 之物 。惜 春所 作 海灯 ,一 发 同 ,大观 园众 儿女 对 待风 筝 的 态度 ,体现 了人物 性 格特 征 。
的前 途 未 来紧 密相 连 ,可 以说 是探 春 的 命运 象 征 物 。探 春 是 现 的。 早在 第 五 回 中 ,作者 就 以图谶 来揭 示十 二钗 “薄命 司
贾 政 的 女儿 ,生母 是 赵姨 娘 。虽然 是 庶 出 ,可 她 心高 志 大 , 中薄 命 人 ”的 悲 剧 命 运 。代 表 探 春 的 图上 画 的 是两 人 放 风
第 五 回贾 宝 玉梦 游 太虚 幻 境 ,在 薄 命 司 中翻 阅金 陵 十 二 喻 有两 个 人 (不 知 是否 赵 姨 娘和 贾环 )设 谋 让探 春远 嫁 的 ,
论《红楼梦》中探春之悲的美学意蕴

论《红楼梦》中探春之悲的美学意蕴【摘要】《红楼梦》中探春之悲的美学意蕴主要表现在她的悲剧性命运、纯真与善良、审美情感表达以及悲剧意蕴等方面。
探春的早逝展现了她的悲剧性命运,同时她的纯真与善良也为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她通过审美情感表达着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悲哀,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美学价值。
探春的死亡不仅仅是一个悲剧,更蕴含着深邃的美学意义,引导人们对生命和追求的思考。
最终,她的悲观主义审美观也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与反思。
探春的故事展现了《红楼梦》中独特的美学意蕴,让读者在沉思中体味人生的无常和价值。
【关键词】《红楼梦》、探春、悲剧性命运、纯真、善良、审美情感表达、悲剧意蕴、死亡、美学意义、悲观主义审美观1. 引言1.1 《红楼梦》中探春之悲的美学意蕴《红楼梦》中探春之悲的美学意蕴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命运和审美的深刻思考。
探春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悲剧性命运让人唏嘘不已。
探春的纯真与善良,以及她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审美情感表达,使她成为小说中的一个突出角色。
探春的悲剧命运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遭遇,也触动了读者的内心。
探春的死亡给整个故事增添了深刻的悲剧色彩,同时也揭示了人生中的无常和无奈。
探春的死亡与美学意义,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和美的思考,使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珍贵。
通过探春的悲剧经历,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小说中的情感丰富和深刻,同时也可以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探春的悲观主义审美观,让人们对人生和美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2. 正文2.1 探春的悲剧性命运探春身负悲剧性命运,这一命运从她出生便注定。
探春是贾府三代中的第四代子孙,身世凄惨。
她的父亲探春在她出生不久便去世,母亲不久后又因病去世,探春从小便失去了双亲的呵护。
与此探春被定为贾府的窦氏的养女,被迫接受窦氏的家教和管束,导致探春的童年充满了磨难和折磨。
探春在整个《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中,命运多舛,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贾宝玉与黛玉相爱。
探春对贾宝玉虽然没有爱情,但她对贾宝玉有着深厚的亲情,希望能够成全贾宝玉和黛玉的爱情。
论《红楼梦》中贾探春形象及其悲剧性

论《红楼梦》中贾探春形象及其悲剧性作者:鲁彩苹杜永仁来源:《丝绸之路》2014年第06期[摘要]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主要通过“结社”、“理家”、“反抄检”这三个情节,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完成了对贾探春形象的全面塑造,演绎了“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的悲剧命运。
她的悲剧是女性被压迫的悲剧,也是人才被摧残的悲剧;是个人性格的悲剧,也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关键词]《红楼梦》;贾探春;人物形象;悲剧命运[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6-0057-02“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 这是《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判词。
在小说中,曹雪芹将之塑造成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魅力女性。
作者主要通过“结社”、“理家”、“反抄检”这三个情节,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完成了对贾探春形象的全面塑造。
一、贾探春形象解析(一)结社:探春才能的初步展现从《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元春归省庆元宵”的描述中,不难看出探春的诗才虽不能和薛、林二位姊妹比肩,但也是志趣高雅,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她在给宝玉的信笺中写道:“孰谓雄才莲社,独许须眉;不教雅会东山,让余脂粉耶?”由此可见,探春虽身为女子,但其爽朗气概不让须眉。
有此见识和自信,遂在秋爽斋中召集众姊妹吟诗结社,名为“海棠”。
结果一呼百应,正如探春所言:“我不算俗,偶然起个念头,写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
”可见探春的志趣高雅以及她在众姐妹当中的号召力。
其诗作《簪菊》又更进一步显示了探春不俗的诗才。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浸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尤其最后一句“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折射出探春出众的才华、远大的志向以及卓尔不凡的高傲。
(二)理家:才志与身份的激烈碰撞然而正是这位“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的三小姐,却一直被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压迫和折磨着。
《红楼梦》之贾探春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之贾探春人物形象分析作者:韩竺霖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6期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这部作品对各个人物的塑造各具特色,其中贾府三小姐贾探春就是作者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她是贾府的三小姐,性格开朗,有原则,见识非凡,是才华出众的“改革家”。
本文以探春的事迹为线索,从探春的性格特点、才华报负以及人物悲剧性等各方面来论述探春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关键词:探春;性格;才情;能力;结局一、探春的总体介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是《红楼梦》中对贾探春的判词。
探春出身地位不高,是贾政庶出女,贾府的三小姐。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这是书中对探春的外貌描写,她举止大方,胸襟开阔,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
二、探春的才华抱负1.极善为人处世第五十五回,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入往贾府,探春见她家境贫寒,怕她被别人耻笑,送了一个大观园里的姑娘们都有的碧玉佩给她。
宝宝第四十六回贾赦要纳鸳鸯为妾,王夫人有委屈却不知如何敢辩,薛姨妈和宝钗王夫人内亲不好辩,宝玉、凤姐不敢辩,迎春老实,惜春小,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探春用短短几句话就将局面缓解过来了,既解了王夫人和大家的尴尬,又使老太太明白了问题。
这一段描述不仅凸显了探春的勇于出头,又足见其心思的缜密,各方面都考虑的很周全,从而赢得大家的赞叹。
2.志趣高雅,志向远大从探春闺房的布置上看,她与众姐妹有着明显不同。
从四十回中对探春所居秋爽斋的描写可以看出探春阔朗的胸襟和高雅的情趣,和其他姐妹包括宝玉房里精致细巧的摆设比,探春房里的摆设简单,以大见称。
在文才方面,探春虽比不及宝钗和黛玉,但探春却是诗社的创始人。
红楼梦贾探春读后感

红楼梦贾探春读后感篇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而其中的贾探春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贾探春是贾府中的三女儿,她聪明、善良,却不幸生活在一个充满阴谋和争斗的家族中。
读完《红楼梦》,我对贾探春这个角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一个温柔而内敛的女子,与她的姐妹们相比,贾探春更加理智和独立。
她并不像贾元春那样娇婉,也没有贾迎春那般活泼开朗,她更多地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
贾探春对家族的事务并不感兴趣,她更喜欢追求艺术和文化。
她热爱诗词歌赋,擅长琴棋书画。
她在贾府中经常与黛玉、宝玉等人一起进行文化交流,她们常常彼此赠诗,展现出她们的才情和理解力。
然而,作为一个女性,贾探春并不被允许参与家族的重要决策。
她的意见和才华往往被忽视和忽略。
尽管如此,贾探春仍然尽力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尊。
她并没有像贾元春那样被束缚在家族的传统观念中,而是选择了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理想。
贾探春的命运并不幸福,她与宝玉之间的感情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和实现。
她最终只能选择嫁给别人,过上平淡的生活。
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她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用她的音乐和诗词为自己的人生增加了一丝美好。
通过贾探春的形象,作者曹雪芹展现了一个聪慧而独立的女性形象。
她的追求和坚守让人感动和敬佩。
她的命运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她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尊,以及对人生的热爱。
贾探春的形象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坚守自己的独立是多么重要。
总的来说,贾探春是《红楼梦》中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她的聪明和独立让人钦佩,她的命运和坚守让人感动。
通过贾探春,我们感受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坚守,也看到了她们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勇气。
《红楼梦》中的贾探春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形象。
篇二:《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而其中的角色贾探春也是这部小说中备受关注的人物之一。
贾探春是贾府中的三女,天生聪慧且有着独特的个性。
论贾探春的命运

现代交际·2018年6期论贾探春的命运张磊(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河南新乡453003)摘要:贾探春不像大观园其他众姊妹,或认命一样等待掌权者的“处置”,或只知道蛮横反抗最后一事无功。
她有湘云的开朗大度,有宝钗的温婉孝顺,她还具备熙凤的治家才能,更有晴雯等人的反抗精神。
除此之外,她还具备众芳缺失的捍卫人格尊严的勇敢。
关键词:贾探春才智性情命运中图分类号:I207.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140-02作者简介:张磊,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贾探春是曹雪芹匠心独运塑造出来的一个人物典型,是《红楼梦》塑造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人物。
她的才智,在她所处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可以说是“极没有德”的。
她的性格中,有刚烈、有柔情。
她是作品贾家四春中占有笔墨最多的一个,可见作者对此人物的钟爱。
她具有着现代女性的缩影:一个未出阁的千金小姐掌管一个大家庭的大大小小事宜,还搞得井井有条,头头是道。
给众人发帖,提议结海棠诗社,就可以看出她的爽朗。
本文试从其才智和性格方面,分析探春这一人物形象。
一、贾探春聪明的才智和良好的性格(一)经济头脑“贾探春带着朦胧的市场经济意识,富有创意地提出‘开源’‘节流’等全新的改革措施”。
在当时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赞叹她的开创性价值。
“才自精明志自高”,这就是曹雪芹为贾探春设计的性格、能力趋向。
她将闲置的园子,交由有经验的老婆子管理,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称的“承包责任制”。
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中,我们借贾宝玉的眼睛,看到了实施承包改革以后的大观园图景:红花绿草里、翠竹青青间、绿波荡漾的湖面、一片欣欣向荣。
承包者或栽花、或修竹、或种豆,池中还有驾娘们行着船夹泥种藕……人尽其责,互不干扰,大家既劳碌又自得其乐,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工作图景。
将土地承包给个人,可谓是一举四得:“一则园子有专人料理”“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可借此小补”“四则也可以省了花匠山子匠并打扫等人的工费”。
推荐-我但凡是个男人——浅析探春形象的塑造与红楼梦中女性悲剧的根源 精品

“我但凡是个男人”——浅析探春形象的塑造与《红楼梦》中女性悲剧的根源谈霏玉(id:wuninghuimaomao@163)引言《红楼梦》的世界中有众多的女子,作者对不同的女子的重视程度与态度显然是不同的——“正册”中的“金陵十二钗”也不例外。
探春虽然文才“难与薛林争衡”(第十七、十八回,123),但也绝对是作者所器重的一位女子:单独为探春安排的起诗社、管家等浓墨重彩的篇章自不必说,元春省亲后指名“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第二十三回,161)众人的题诗、王子腾夫人的宴会“贾母和王夫人命宝玉,探春,林黛玉,宝钗四人同凤姐去”(第七十回,477)、拜见南安太妃时贾母只叫了“宝钗姊妹与黛玉探春湘云五人”(第七十一回,482)等细节更是可以看出,这位“政老爷之庶出”(15)的贾府小姐在贾府众人心目中也绝对是出类拔萃的。
而王熙凤第五十四回与平儿的对话,更是点明了探春出类拔萃的原因:在盘点了贾府的小辈(宝玉、李纨、迎春、惜春、贾兰、贾环、黛玉、宝钗)认为他们都“不中用”后,下了一个结论:中用的“那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因为“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
(第五十五回,379)研究、赏析红楼梦的人大多认为探春的出众在于她的“政治才能”,这几乎成为一个共识,研究分析的资料也相当多,在此不多赘述。
在我看来,探春的出众远不止于此,除了政治才能之外,探春的与众不同之处更在于她身上具有一种真正出身贵族之家的人才有的“大气”。
这份“大气”,是探春的身份与地位决定的,也是她的性格与人生追求决定的。
下面就让我从小说的一些细节、甚至大家非议探春的一些“证据”中,来仔细分析这份“大气”中包含着怎样具体的内容。
一、细节中蕴含的“大气”不同于林黛玉作为贾府收养的孤儿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第三回,18)的敏感,也不同于宝钗作为贾府外人的“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第五十五回,379)的谨慎,作为贾府自家的小姐,探春能够有一份自信与底气站出来,说别人不敢说、不方便说的话:质疑宝玉给黛玉起小字“颦颦”的原因的人是(详见第二回,24);贾母为了鸳鸯冲王夫人发火时替王夫人说情的人是她(第四十六回,319、320);迎春的乳母偷了东西直面贾母的责问、上前解释的人也是她(第七十三回,495)……王蒙曾说过,探春在抄检大观园时打王善保家的一巴掌是一片死寂中最痛快的场景,那么从以上的细节中看,探春在全书中制造了多少个一片死寂中的痛快?也只有像探春这样的自信与胆识,才能制造出这样多的痛快吧。
贾探春结局新考

贾探春结局新考 贾探春的结局是嫁给南安郡王后,由于遭到“双悬⽇⽉”事件的打击,被迫远去。
原因有: 第⼀, 第五回“曲演红楼梦”中⼗⼆⽀曲的第五⽀【分⾻⾁】:“⼀帆风⾬路三千,把⾻⾁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悬念。
⾃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缘·从今分两地,各⾃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 这段头⾥说的很清楚,探春远去时有⾃⼰的⾻⾁、有⾃⼰的家园。
第⼆, 第⼆⼗⼆回“制灯迷贾政悲谶语”中有这样⼀段:贾母因说:“你瞧瞧那屏上,都是他姊妹们做的,再猜⼀猜我听。
”贾政答应,起⾝⾛⾄屏前,…⼜往下看是:阶下⼉童仰⾯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断浑⽆⼒,莫向东风怨别离。
贾政道:“这是风筝。
”探春笑道:“是。
” 这⾥,谜⾯的旁边有脂砚斋庚⾠双⾏夹批:此探春远适之谶也。
使此⼈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这段说的更清楚,探春是“远适”、“远去”,并⾮远嫁。
试想,以曹雪芹、脂砚斋的⼤才,写事论事必然求精求准,如果探春果真远嫁,脂砚斋必然会写到“此探春远嫁之谶也。
”可他⽤的是远适、远去!还说“此⼈不远去,⼦孙不流散”。
因此,探春的结果很明显,她清明节登⾈是远去⽽不是远嫁!⽽且她在远去之时,已经成家、有孩⼦了! 除了上述两回点明探春远去之外,还有第四⼗回“⾦鸳鸯三宣⽛牌令”中湘云⾏令的第三句:“⽇边红杏倚云栽”。
《红楼梦》第四⼗回?“⾦鸳鸯三宣⽛牌令”: 鸳鸯⼜道:“有了⼀副。
左边‘长⼳’两点明。
” 湘云道:“双悬⽇⽉照乾坤。
”(喻事件) 鸳鸯道:“右边‘长⼳’两点明。
” 湘云道:“闲花落地听⽆声。
”(⾃喻) 鸳鸯道:“中间还得‘⼳四’来。
” 湘云道:“⽇边红杏倚云栽。
”(喻贾探春) 鸳鸯道:“凑成‘樱桃九点熟’。
” 湘云道:“御园却被鸟衔出。
”(喻贾元春)说完饮了⼀杯。
这段似乎想说,史湘云、贾探春、贾元春三⼈,是因为同⼀事件相继出事的。
此事件导致,湘云-“闲花落地”,探春-“⽇边倚云”,元春-“御园被鸟衔出”。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结局是什么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结局是什么红楼梦中贾探春的结局是什么贾府三姑娘贾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同时还相当能干,她代替王熙凤管家的时候,把贾府打理的井井有条,并主持大观园改革。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结局是什么1《红楼梦》贾探春的结局如何林黛玉去世,贾探春是最后守在她身边并料理后事的三位亲人之一。
镇海总制周琼寄书为孩子求亲,贾政在江西粮道任上打发家人进京回明,贾母、王夫人同意了这门亲事。
赵姨娘道喜:“姑娘,你是要高飞的.人了。
到了姑爷那边,自然比家里还好。
”照应花名签上“必得贵婿”之谶;贾母洒泪道:“三丫头这一去了,不知三年两年那边可能回家?若再迟了,恐怕我赶不上再见他一面了。
”照应“恐哭损残年”;“上轿登程,水舟陆车而去”,“到了海疆,路上风恬浪静”,照应“清明涕送江边望”“一帆风雨路三千”。
此后贾府蒙难,周琼又在海疆戡乱,音信不通。
直到甄应嘉奉旨安抚海疆,临行前来拜,贾政才有机会托他去周府看望贾探春。
结末二回,贾探春回京探亲,听见宝玉心迷走失,并家中多少不顺的事,大家又哭起来,仍归于悲剧。
探春为什么远嫁?贾探春改革的同时,江南甄家太太奉旨带了三姑娘进宫请安,伏贾探春奉旨成婚,后文不时提到“有官媒婆来求说探春”,“有广东的官儿来拜”。
贾母八旬大庆,特写粤海将军邬家的围屏,此广东邬家正是贾探春婆家。
后四十回不见粤海将军,取而代之的是镇海总制周琼,“琼”字暗示他任职海南。
75回贾政道“把我海南带来的扇子取来给两把与宝玉”,接上了周琼、海南一条线索。
南安太妃“身上不快”,贾母命贾探春出来拜见,又特写甄家的围屏,而114回在海疆上征剿贼寇、安抚民生的正是安国公、周琼、甄应嘉:证南安之“南”对应南海,“安”对应安国公,“身上不快”对应“海啸”,暗示南海戡乱。
70回“奉旨就着贾政顺路查看赈济回来”,后文外任江西粮道时亦因“海疆办理不善”被参回京:证贾政曾负责海疆戡乱的军需及赈济物资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春的悲剧命运探究
贾探春,荣国府贾政次女,贾府三小姐又叫“三姑娘”,乃贾政与赵姨娘所生,与迎春一样皆为庶出。
与迎春这出名的“木头”最大的差别就是两人的性格,探春有才干、精明、敢作敢当,是红楼梦中与凤姐齐名的女子英雄。
正如第五回判词所说:“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女中豪杰却最终在命运面前无力挣扎,远嫁他乡。
命运,在古希腊被反复吟唱的东西,在其面前有多少英雄倒下又有多少女子香消玉殒。
俄狄浦斯、普罗米修斯、阿契里斯……还有我们的探春。
一出生便注定她的命运的悲剧。
庶出的身份,身为女子,生于贾府末世,一切注定将会以一场悲剧收场。
探春的第一次出场是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端的是神采异常。
但是她确是在悲伤地离别与对家人依依眷恋中退场。
一个弱女子的肩头压上了一副身系国家的重担。
探春的悲剧命运既有身世的无奈当然也有性格的必然。
“一入侯门深似海”,在别人眼中,她是三姑娘,是千金大小姐。
但是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庶出的身份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身份的低微,人微言轻。
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姨娘只是偏房,说的难听就是妾,自己要叫王夫人为母亲而自己的亲生母亲只能叫做姨娘。
不是正妻上的,就算你再有才能又怎能挽救你自己。
这是一个弱女子能够改变的了的吗?尽管你是女中豪杰,你能够担得起传承了几千年的制度吗?不能,你只能逆来顺受。
另一点便是她生在了一个侯府,一个大厦将倾的末世贾府。
那是一个漩涡,无数人在争权夺势,尔虞我诈,一不小心便会粉身碎骨。
尽管她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知道自己是赵姨娘生的,是个很大的弱势,能看清贾府的整个形势,知道如何抓住机会向上“凫出水面”攀高枝。
她看清贾府是以贾母、王夫人、王熙凤为中心而贾母和王熙凤又是一系。
尽管王夫人表面上对贾母言听计从但是早就开始对贾母的权威开始自己的冲击。
可惜的是精明的探春成为了王夫人手中的棋子。
而这悲剧便在凤姐病倒探春理家的时候开始了。
凤姐节后小产卧病不起,偌大的一个荣国府便没有管家。
于是便由贾珠之妻李纨掌家,但是李纨性格软弱,于是探春这个精明能干的女中豪杰便有了自己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机会。
当然这也是王夫人推荐。
于是便有了李纨、探春和薛宝钗共同理家。
如此看来探春便站在了王夫人这个自己的母亲的阵营,当然这也不是突兀而来,在之前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这节里,贾赦要鸳鸯,贾母将一腔怒火撒向王夫人的时候,众人都躲出去了,只有“探春是有心的人”,她向贾母陪笑道:“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她的一句话为王夫人翻了案,申了冤。
她也博得了王夫人的欢欣。
这也就为后面的王夫人用她理家埋下伏笔。
但是真的是重用探春吗?未必吧。
如果是,那他为何又让薛宝钗参与呢?那时,宝钗还不是贾家之人,怎能由一个外人管家呢?此时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情很好,贾府下人也都看好他们两个。
但是此时薛姨妈正在为金玉良缘造势,就是在这个时刻,王夫人要用薛宝钗管家。
这其中的内涵可想而知,尽管贾母喜欢黛玉,但是王夫人早已经把宝钗当做儿媳。
聪明伶俐,精明能干的探春尽管用尽自己的才智希望扶大厦于将倾,殊不知自己只是权力中心的人物博弈用的工具。
这就是尔虞我诈的侯门,触及权利中心利益的下场便是被放逐,远嫁他乡,再也无法回来。
探春命运悲剧的另一个原因便是其性格的悲剧。
探春又有个诨名“玫瑰花”,又红又香,但是浑身有刺。
有刺是她很重要的个性,因为他生于末世又是庶出,她和贾宝玉薛、宝钗他们不一样,她需要用刺保护自己。
但是我们都知道刚则易折,这也就是为什么探春最后的结局会是远嫁海外。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三件事极力地描写探春,那就是:发起海棠诗社、探春理家和反抄检。
发起海棠诗社使探春初露头角,使我们知道她既不是个只知脂粉女红的大家闺秀,也不是个满腹愁怨的贵族少女,而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女中豪杰。
在给宝玉发起诗社的邀柬中,她如是写道:“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
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不教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就像她在理家面对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姨娘时说的一样:“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如此胸怀,巾帼不让须眉。
“才自精明志自高”,在其理家过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只是这枝带刺的玫瑰在那深似海的侯门既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
探春理家,探春的中兴改革,她用来第一个开刀的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姨娘,为自己的舅舅的丧葬费吵闹一番。
第二个被用来开刀的便是其兄弟,取消了贾环和贾兰在学里的银子。
她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拿王熙凤开刀,但是她不能直接对王熙凤开刀于是就拿平儿开刀。
尽管没与王熙凤直接交锋,但是人已经得罪了。
理家改革,肯定就会触动原有统治者的利益也就会把自己推到众人的对立面上,这也就为其后被用来和亲埋下伏笔。
探春的性格表现最淋漓尽致的地方便在其反抄检的时候。
这可以说是探春对王熙凤绝对胜利。
面对王熙凤带着王善保家的对大观园的抄检,探春的反应与黛玉、迎春以及惜春有着天囊之别。
她令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并命丫鬟把箱柜齐打开,将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抄阅。
但是想搜自己的丫鬟却是不能。
尤其是打王善保家的那个耳光,让玫瑰花刺愈发尖利。
张扬的个性、精明能干的聪慧……像只刺猬卑微的用满身的刺维护着自己的尊严,这唯一属于自己的东西。
也正因为这种个性使其在需要圆滑处世的侯府深园中举步维艰。
或许,探春的悲剧多少与命运有关,这看不到却也无法摆脱的魔咒。
就像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中《金陵十二钗》有关探春的描绘: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又像《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探春所求到的“瑶池仙品”竹签一样,得此签者,必得贵婿。
一切皆有天定,一切都那么无力。
生下来便注定悲剧的人生,即便“才自精明志自高”有怎样,还不是“生于末世运偏消”。
无奈变成别人的工具,担起家国重担,远嫁海外。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
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
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