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事业单位编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事业单位编制)
1.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公共部分,第Ⅱ卷为学科专业部分。考试用时12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第Ⅱ卷学科专业部分(共六大题,37小题,9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给带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带点字)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带点字)乎?人不知而不愠(带点字),不亦君子乎?”
A.yue(第四声)le(第四声)yun(第四声)
B.shui(第四声)le(第四声)yun(第四声)
C.yue(第四声)le(第四声)wen(第一声)
D.yue(第四声)yue(第四声)yun(第四声)
12.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赝品一诺千金委曲求全桀骜不驯
B.震撼相形见拙严惩不贷明枪暗箭
C.奥秘优柔寡断事必恭亲直截了当
D.弦律毋庸置疑金榜题名出其不意
13.词语结构不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A.声势浩大气象万千欣喜若狂其貌不扬
B.轩然大波飒爽英姿如意算盘书香门第
C.闲云野鹤奇珍异宝焦头烂额和颜悦色
D.郑人买履夸父逐日蟾宫折桂嫦娥奔月
14.下列词语不完全是由意思相反的字构成的一组是
A.古往今来前俯后仰
B.前赴后继南辕北辙
C.出生入死深入浅出
D.阳奉阴违凶多吉少
16.选词填空恰当的一组是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当代教育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他()的教育言论。他在实施“生活教育”理想的探索中,很注意抓(),积累了丰富的可供后人学习借鉴的教育教学()
①经典②典型③典范④范例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②④
C. 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17.将主考官的批语填入括号恰当的一组是
昔日有一考生,苦思冥想,难以答题,万般无奈,便写了四句打油诗交上。诗曰:
未曾提笔泪涟涟,()
苦读寒窗十几年。()
考官要不把我取,()
回家一命赴黄泉。()
考官批阅考卷时,见到这首打油诗,甚学好笑,于是提起朱砂笔,写下四“必”批语:
①势必②未必③何必④不必
A. 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 ④②①③
D. ①②④③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8.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19.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孟子》
2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饿其体肤。《孟子》
2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22.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23.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25.。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6.“杏林”用以指医疗卫生行业,“悬壶”指行医卖药。
27.“客串”与“反串”意思是一样的。
28.“捉刀”与现在的“请枪手”意思差不多,都是指请人代考。
29.“无出其右”与“望其项背”的意思很近。
30.“光年”是时间单位,“纳米”是长度单位。
31.“食色,性也”是孔子的名言。
五、改病句(每小题1分,共7分)
32.它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33.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
34.丹麦选手弗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同印尼选手苏吉亚相遇,以争夺冠军。
35.网络与时尚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利用网络追求时尚生活时,过于沉迷其中也会消磨意志。
36.如果当时两人一起殉情而死,或者唐玄宗宁愿不要皇位也要保住贵妃,那就成了千古不朽的爱情绝唱了。
37.千古奇方,三剂见效,专治心脏病不发作。
38.周氏兄弟情同手足,记得周作人刚到北大上班不久,突然得了麻疹,高烧不退,鲁迅以为得了猩红热,焦急万分,结果是虚惊一场。
六、阅读题
阅读(一)10分,阅读(二)15分,共25分。
(一)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9.写出带点词在文中具体指谁。
(1)孔君平诣其(带点词)父
(2)此是君(带点词)家果
(3)未闻孔雀是夫子(带点词)家禽
40.联系上下文,给下面汉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诣:①拜见()②传呼()
(2)示:①提醒()②给……看()
(3)甚:①过分()②非常()
41.读下列句子及白话文直译,然后写出句子隐含着的意思。
(1)此是君家果。(这是您家的水果。)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的家禽。)
42.简述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二)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
“世界很复杂,充满变数,”中文教授说,“包括那些看似简单的事物。”
马上就要毕业了,大学生们心情浮躁,来上课的人并不多,而且似乎都心不在焉。
“在大家信心十足、跃跃欲试的时候,我想给你们一点提醒。”教授敲了敲讲台——今天他两手空空,没有带书和讲义,“因为大家未必识庐山之真面目,所以过于自信有时会导致狭隘。”
这句话分量有点重,学生们开始注意教授。黑板上教授写下“中学到大学”几个字,问:“知道它的意思吗?”
学生们笑了,没有人回答,是不屑于回答。教授说:“的确太简单了。”然后转身添了“都没有的知识”几个字,问:“知道这几句话的意思吗?谁来念一下?”
学生们仍然在笑,没有人愿意站起来当“小学生”。教授只好自己念“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然后解释,“是的,你们的学历令很多人羡慕,但是,学历与学问是两个概念,后者的内涵实在太广阔了……”
学生们又开始聊天,交头接耳,谁谁进党政机关了,谁谁应聘于某某大企业,谁谁准备去南方……教授忽然提高嗓门:“一个小小的因素,就可能导致全局震荡!”
学生们一惊,都抬起头,教授见大家注意力集中了,笑眯眯地在那句话前加了一个“从”字,有学生轻声念:“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教授立即指着他:“这位同学,请你读出这句话,注意断句。”
学生站起来,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念:“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其他同学呵呵笑。教授问:“难道他念得不对?”学生们仍然呵呵笑,兴致盎然且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