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c0572b4431b90d6d85c710.png)
1、我们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大米、白面,肉、蛋、奶、油等。
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来自植物、来自动物和来自微生物三大类。
我们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自大自然。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用力在纸上挤压花生米,花生米会在纸上留下油渍,这说明花生米里含有脂肪。
从食品包装袋上能获得一些营养信息。
3、合理的饮食结构:如果把每天吃的食物分成10份,其中米面食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人体的营养成分中,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是蛋白质、水和无机盐。
我们要选择健康营养的食品,还要注意合理搭配。
4、把几粒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搅拌后,水变红了。
这说明高锰酸钾均匀的分散到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也就是在水中溶解了。
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有许多物体可以溶解在水里,如食盐、冰糖等。
5、由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在设计对比实验时,要设置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其中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
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进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热水中的肥皂溶解的快,在这个实验中,只有水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
溶解的快慢与搅拌、水温、物体大小等因素有关。
6、人喝汽水后比较凉快,是因为汽水中含有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它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
池塘里的鱼为什么在下雨前浮出水面?因为鱼是靠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活。
天晴时大气压力高,水里溶解的氧气多,它就安静地沉栖在水底;阴雨之前气压低,深水中的氧气大大减少,鱼纷纷浮上水面呼吸,所以有“鱼跳水,要下雨”之说。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7bdd0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2.png)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1、蚂蚁1.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胸部有()对足,像这样的动物我们称为()。
2、我发现校园里的昆虫有()()()()等,我知道的蚂蚁的种类有()、()、()、()等。
3.“昆虫都是有害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2、鱼1、我们身边常见的鱼类有()()()()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身体表面覆盖着(),有(),用()呼吸。
2、鱼类用鲤呼吸,而鲸鱼用()呼吸,由此推出鲸鱼不属于鱼类。
3、鸟1、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相处。
2、我们身边常见的()()()()()等它们都是鸟,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3、蝙蝠身体表面()羽毛,()喙,()卵生,因此它不是鸟。
企鹅()鸟,鸵鸟也()鸟。
4、哺乳动物1、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o2、我知道的哺乳动物有()、()、()、()等。
3、海豚、鲸鱼()哺乳动物。
鸭嘴兽属于比较()的哺乳动物,它生活在澳大利亚,卵生。
5、我国的珍稀动物1、我知道的我国的珍稀动物有()()()等。
我家乡的珍稀动物是(鹭鹭)。
2、每年()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濒危动物种类较多国家。
3、珍稀动物为什么濒临灭绝?4、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
5、我国颁布了(《》)用法律来保护珍稀动物。
6哪杯水热1、物体的()用温度表示。
液体温度计是有()()()()等部分组成。
温度计是测量()的仪器。
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有()()()()等。
2、测量物体温度时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 单位是()用()表示。
3、怎样测量水的温度?1)用手拿着水温计的上部。
2)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壁。
3)等水温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书时,水温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d45b518aeaad1f347933f89.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1、有的食物来自(动物),有的食物来自(植物),还有的来自(菌类)例如蘑菇、木耳。
2、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我们的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
3、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4、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5、营养学家告诉我们,合理的饮食是这样的: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10份,其中米、面食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6、食物的分类:(1)可以按食物来源分类,可分为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菌类食物等;(2)可以按味道分类,如分为酸、甜、苦、辣、咸等;(3)可以按生活习惯分类,可分为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4)可以按营养成份分,可分为富含维生素的食品、高脂肪食品、高蛋白食品等。
(5)按日常生活中的食用量来分,可分为主食、副食。
7、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8、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将物体研碎。
9、固体、气体、液体都能溶解于水。
例如固体的冰糖,气体的二氧化碳,液体的酒精等10、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
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而沉淀过滤是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消毒则是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11、到野外去参观植物应该准备好小铁掀、皮尺、剪刀,还要准备放大镜。
12、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现在已经知道的就有30多万种。
13、一棵完整的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14、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吸收养分的作用。
15、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
根主要是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
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16、地瓜、萝卜、胡萝卜……都是根;土豆、洋葱、藕、大蒜、姜……都是茎。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6b8d6ee0242a8956bece4a8.png)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第1课植物的身体1、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现已知道的就30多万种。
一棵完整的植物,一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第2课植物的根1、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不同可以分为直根系(如香菜)和须根系(如大葱)两种。
2、植物的根的作用:①固定植物、②吸收水分和养分、③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第3课植物的叶1、植物体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飞到空中。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2、叶子的蒸腾作用不仅可以使空气变得湿润,还能促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3、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叶绿体)。
(叶绿体)被称为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4、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5、叶子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第4课植物的茎1、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筛管)。
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
2、对植物适当实施环割有哪些好处?答:养分在环割处停留,使养分大部分留在枝干部,这样做有利于果实、枝叶的成长。
第5课花和果实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瓣)、(雄蕊)、(雌蕊)和(萼片)四部分。
2、雄蕊由(花药)和(花柱)组成,花药产生(花粉);雌蕊由(柱头)和(子房)组成,子房内有(胚珠)。
3、花要经过授粉才能结出果实,风、蜜蜂、蝴蝶等都可以帮助花传粉。
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第二单元秋冬星空第6课秋季星空第7课冬季星空1、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座,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全天共有(88)个星座。
2、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有(大熊座)和(仙后座)。
3、大熊座的标志:北斗七星;仙后座的标志: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
2020年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部知识点
![2020年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4b605a51e79b8969022604.png)
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第一课蚂蚁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像蚂蚁、胡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3.常见的昆虫有(蝴蝶、蝗虫、蜜蜂、蜻蜓、蜉蝣、苍蝇、蚊子、螳螂、蚜虫、蝉、蟋蟀等)。
(蜘蛛、蜈蚣、螃蟹)不是昆虫。
4.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就是在(描述)。
5.蚂蚁王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蚂蚁的种类大约有16000多种,单单在我国就有600多种。
6.所有的蚂蚁都过着社会性群体生活。
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蚁后——群体的领导者,负责繁殖后代。
兵蚁——负责战斗、抵御外敌。
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
工蚁——负责寻找食物与建筑蚁穴等。
7. 有些昆虫对人类是有益的,如蜜蜂能酿蜜,蚕能够吐丝,蜂和蝶可以传播花粉;有些昆虫对人类有害,如蝗虫、蚜虫和天牛是农林害虫,蚊、绳和虱不但吸人血,还能传播疾病等。
第2课 鱼1、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属于鱼类。
2、鱼类用鳃呼吸,而鲸用肺呼吸,因此鲸不属于鱼类。
3、鱼尾鳍的作用是既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又能保持前进方向,背鳍和臀鳍主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胸鳍和腹鳍既能保持鱼体平衡,又能帮助鱼体游泳的方向。
请背鳍尾鳍 臀鳍 腹鳍 胸鳍 头 躯干 尾第3课鸟1、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
鸟的身体表面覆盖着羽毛。
2、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3、属于鸟的有:鹅、企鹅、鸵鸟、猫头鹰。
4、蝙蝠的体表无羽而有毛,口内有牙齿,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所以,蝙蝠虽然会飞,但不属于鸟类。
5、鸡、鸭、鹅身体表面有羽毛,卵生,具有鸟类的特征,但由于长时间的家养,飞行能力退化。
所以,鸡、鸭、鹅不会飞,但属于鸟类。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必会知识点(第1单元《动物王国》)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必会知识点(第1单元《动物王国》)](https://img.taocdn.com/s3/m/0aaee1dc27d3240c8547ef91.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必会知识点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第1课《蚂蚁》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2.蚂蚁的种类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
3.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就是在描述。
4.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5.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6.蝴蝶、蝗虫、蜜蜂、蜻蜓、螳螂属于昆虫。
7.蜘蛛、蜈蚣、螃蟹不属于昆虫。
8.制作昆虫模型【活动名称】:制作昆虫模型【材料准备】:橡皮泥、牙签等。
【制作过程】:(1)取黑色橡皮泥适量,将其搓成类似水滴的形状作为蚂蚁的腹部;搓出一个小椭圆球作为蚂蚁的胸部;搓出一个小圆球并在上面刻出眼睛作为蚂蚁的头部。
用牙签将3部分结合在一起。
(2)取黑色橡皮泥适量,制作蚂蚁的1对触角和3对足。
(3)将3对足黏合在蚂蚁的胸部。
(4)将1对触角黏合在蚂蚁的头部。
一只完整的蚂蚁模型就做完了。
9.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远近至看到清晰、放大的物体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
10.捕捉蚂蚁时应注意:和小动物接触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小动物;捉蚂蚁时,可以用馒头、糖块等将蚂蚁引出,等蚂蚁爬上去后将它们一起放入容器中,或者用卫生纸、羽毛等将蚂蚁赶入容器中;盛放蚂蚁的容器要透明、透气,还可以放入适量的食物和水。
11.蚂蚁平时的活动靠触角来交流信息的。
第2课《鱼》1.鱼的身体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头、躯干和尾,并且有多种鳍,包括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和尾鳍等。
2.鱼游动时,鱼鳍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3.用滴管吸一些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鱼的嘴前挤出,观察发现绿色水从鱼的口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4.鱼的鳃盖为什么一张一合的?鳃盖一张一合让水流动起来,使鱼不断获得水中的氧气。
鱼是利用鳃进行呼吸的。
5.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f39651b6f1aff00bed51eee.png)
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知识点1.制作昆虫模型,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橡皮泥、牙签等。
2.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3.妈蚁的种类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
在一个蚂蚁族群中一般包含蚁后——群体的领导者,负责繁殖后代兵蚁——负责战斗、抵御外敌。
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负责寻找食物与建筑蚁穴等。
4.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5.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6.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
鱼鳍作用:鱼游动时,鱼鳍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7.鱼类用鳃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8.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察水在鱼嘴及鳃盖中流动情况的实验中,发现水从鱼的嘴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9.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0.像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11.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12.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13.像猫、狗这样后代在母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14.每年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5.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华南虎、白头叶猴。
16.熊猫会濒临灭绝的原因是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退。
第二单元《冷与热》知识点1.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水很烫、水凉了,这些都与水的温度有关。
2.常见的温度计有气温计、水温计和体温计。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5.测水温时,要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
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c662d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1.png)
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可打印)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1课《运动和力》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举例:小球击倒矿泉水瓶,用锤子砸核桃,用石子击穿纸,用橡皮把沙堆砸出坑等。
4.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
第2课《小球的运动》1.我们怎样让小球以不同的方式运动起来?对抛、平抛、自由下落等2.小球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怎样描述小球的运动?从小球运动的快慢、方向、轨迹等方面描述小球的运动。
4.给运动轨迹分类,可以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5.生活中,运动的物体随处可见,你能举个例子,像我们刚才描述小球的运动那样,说一说物体的运动吗?答:滑道运动:运动轨迹为曲线,是曲线运动;箱式电梯: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是直线运动;滑冰运动:运动轨迹有时为直线有时为曲线。
5.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第3课《运动的形式》1.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滚动、摆动)2.通过观察木块上标记点的连线,可以判断出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保持平行,如果连线始终平行,可以得出木块的运动形式为平动。
3.人用一只手将钢尺的一端用力压在桌面上,用另一只手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可以发现钢尺上红色的标记按一定的运动轨迹作往复运动,这说明伸出桌面一端钢尺的运动形式是振动。
4.用嘴吹动纸风车,纸风车转动时扇叶上的两个标记点始终围绕风车的轴心作圆周运动,得出风车的运动形式是转动。
5.手推车运动时,各部位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车身在平动、轮子在转动。
落地扇运动时,各部位的运动形式不同,扇叶在转动,整个扇头在摆动。
摆钟运动时,各个部位的运动形式也不同,时针、分针和秒针在转动,摆锤则在摆动。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feb1e78caaedd3383c4d38d.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食物的营养)1. 我们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大米、白面,肉、蛋、奶、油等。
常见的食物有: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红薯等;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等;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
它们含有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2. 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菌类(微生物)。
3. 食物的分类:(1)可以按食物来源分类,可分为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菌类食品等;(2)可以按味道分类,如分为酸、甜、苦、辣、咸等;(3)可以按生活习惯分类,可分为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4)可以按营养成份分,可分为富含维生素的食品、高脂肪食品、高蛋白食品等。
(5)按日常生活中的食用量来分,可分为主食、副食。
4. 检验某物中含有脂肪,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住按在白纸上用力划一下,留下的油脂的就是(脂肪)。
5. 检验某物中含有淀粉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滴管滴上碘酒后变蓝了,说明里面含有淀粉。
6. 粮食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有小麦,土豆,地瓜,大米,玉米。
7. 检验某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烧,如果发出像烧焦头发那样气味,那么里面就含有蛋白质。
8. 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9. 常见的配餐有以下几种,(1)以肉类食品为主的配餐;(2)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3)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配餐;(4)以甜食为主的配餐。
10. 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十份,米面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订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11. 每天饮食健康:(1)要选择卫生无毒无污染的食物;(2)吃东西要定时定量;(3)营养搭配要合理;(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64144cf61fb7360a4c6559.png)
第一单元知识点1.制作昆虫模型,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橡皮泥、牙签等。
2.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了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3.妈蚁的种类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
4.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5.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6.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
7.鱼类用鳃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8.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察水在鱼嘴及鳃盖中流动情况的实验中,发现水从鱼的嘴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9.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0.像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11.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12.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13.像猫、狗这样后代在母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14.每年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15.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16.熊猫会濒临灭绝的原因是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退。
第二单元知识点1.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水很烫、水凉了,这些都与水的温度有关。
2.常见的温度计有气温计、水温计和体温计。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5.测水温时,要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
6.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
这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7.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8.根据水、醋、果汁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推测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就是推理。
9.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铜球在受热前,刚好能通过铁环,受热后,铜球就不能通过铁环了。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90332b246bec0975f565e226.png)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王国》5、我国的珍稀动物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通过搜集资料,依据证据分析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4、树立关爱大自然,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知道我国的珍稀动物有哪些;怎样保护珍稀动物。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视频。
板书设计: 5、我国的珍稀动物珍稀动物:大熊猫、朱鹮、华南虎、金丝猴、白头叶猴、白鳍豚、扬子鳄、大鲵等。
保护珍稀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做珍稀动物吗?珍稀动物是指在自然界较为稀少的动物,分布区域十分狭小,现存数量少,若不加以保护,数量会持续下降甚至种群灭绝。
它们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对象,是珍贵的、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珍稀动物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5、我国的珍稀动物。
二、探究新知(一)、观察大熊猫、朱鹮、华南虎、白头叶猴等珍稀动物图片,了解这些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与其生活习性1、观察课件中珍稀动物的图片学生观察、交流。
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是喜湿性动物,生活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的部分地区茂密的竹林里面,喜欢吃竹子;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在非繁殖期通体白色,头、羽冠、背和两翅及尾缀有粉红色。
其主要以小鱼、虾蟹、甲壳类、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它们繁殖期3-5月,每窝产卵2-5枚,经人工繁殖后,种群数量已达到5000余只。
主要生活我国陕西的部分地区;华南虎生活在我国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等,多在夜间出来觅食,以草食性动物为食;白头叶猴主要生活在我国广西南部的亚热带植被非常繁茂的岩溶地区,喜食树叶、野花、野果等;扬子鳄主要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各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甲壳类为食。
2、了解大熊猫、朱鹮、华南虎、白头叶猴等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中或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濒危动物较多的国家。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a03be6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0.png)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1.制作昆虫模型,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橡皮泥、牙签等。
2.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了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3.妈蚁的种类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
4.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5.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6.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
7.鱼类用鳃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8.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察水在鱼嘴及鳃盖中流动情况的实验中,发现水从鱼的嘴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9.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0.像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11.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12.哺乳植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外表有毛,胎生,哺乳。
13.像猫、狗这样后代在母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14.每年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15.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16.熊猫会濒临灭绝的原因是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退。
第二单元知识点1.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水很烫、水凉了,这些都与水的温度有关。
2.常见的温度计有气温计、水温计和体温计。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5.测水温时,要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克不及接触底和壁。
6.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
这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7.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8.根据水、醋、果汁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推测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就是推理。
9.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b7960d65ce05087732138d.png)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基础训练答案第一单元动物王国1.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2.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就是在描述。
3.观察蚂蚁时,我们一般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
4.在观察小动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①不要伤害小动物②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③注意安全5.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鰓呼吸。
6.鲫鱼的身体由头、躯干、尾3部分构成。
7.鱼的鳍分为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5种。
8.鱼用鰓呼吸,用鳍游泳。
鰓盖一张一合是鱼在呼吸,鱼呼吸时水从嘴巴进入,从鰓流出。
9.鱼类用鰓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10.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1.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
12.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13.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中的另类,它的繁殖方式是卵生,哺育方式是哺乳。
14.每年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15.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16.我国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华南虎、白头叶猴等。
17.国家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为此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8.珍稀动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呢?①生存环境发生变化②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退③人为活动19.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人工繁育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鱼是怎样呼吸的?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猜想:鱼是用鳃呼吸的。
方案:①用滴管吸一些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鱼的嘴前挤出。
②观察绿色水从鱼的哪个部位进入和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们吃的食物有的来自动物,有的来自植物 ,有的来自微生物,直接或间接来自大自然 。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 质,脂肪、淀粉(糖类)、维生素、矿物质 (无机盐)、纤维素和水。
3.蛋白质、矿物质和水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 。
4.淀粉和脂肪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5.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少量元素。
1.我们吃的食物有的来自 ,有的来自 , 有的来自 ,直接或间接来自 -------。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 -------、-------、------、--------和--------。
3.------、-------和-------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 4.------和-------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5.--------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少量元素。
第一单元知识点
6.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吸收,但也需要的元 素。
7.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8.淀粉遇到碘会变蓝(维生素C能够把碘变成
白色)
9.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烧焦头发的气味。 10.每天的食物如果分为10份,米、面食应占4
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 牛奶、 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第一单元知识点
6.--------虽然不能被人体吸收,但也需要的元素 。
7.---------会--在燃烧时会发出烧焦头发的气味。
10.每天的食物如果分为10份,米、面食应占 --- 左右、 蔬菜、水果应占 左右, 牛 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