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知识点上册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科学上册要点

1.细胞

1.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3.细胞形态多种多样。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除这些结构外还有(细胞壁)

4.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有孔虫)海洋单细胞生物。

5.不同生物,同一生物的不同部位,细胞是(不同)的。

6.观察细胞要用(显微镜),使用时要把显微镜放到桌子的(左上)方,用(右手)记录。显微镜下我们看到洋葱表皮一个个小格子就是细胞。

2、像与不像

1、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2.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变异)

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灭绝的生物

1.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作(化石)

2.(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4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约占( 78% ),支持燃烧的(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等其它气体约占(1%)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人类的活动需要(空气),动物的生存需要(空气),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

3、氧气的作用:答:氧气可以用于(1)生活:浴缸的增氧机;(2)航天事业:火箭的推进剂;(3)医疗:病人吸氧;(4)工业:炼钢、炼铁。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1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1.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卵石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是高山上的卵石风化、崩塌; 2. 是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磨圆。

2.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答:1. 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

2. 破坏地表形态。例如: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

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了里氏 8.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试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这次地震的原因。

4.在学校里,要减少噪音,你是怎样从我做起的?

答:1. 轻声关门; 2. 阅览室里不大声喧哗; 3. 楼道里放轻脚步等

5.噪音有哪些危害?

答:1. 影响听力; 2. 影响工作、学习; 3. 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4. 危害中枢神经系统; 5. 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

6噪音的来源有哪些?

答:1. 交通运输 2. 工业生产 3. 建筑施工 4. 社会生活

7.人类对矿产的开采方法有哪些?

答:1. 露天开采; 2. 地下开采; 3. 钻井开采

8、煤可以提炼制·造什么?

答:杀虫剂、消毒剂、燃料、染料、医药、合成材料的原材料都来源于煤9.铁矿石可以提炼制造什么?

答:飞机、钢精锅、钢精勺、叉、刀,钢笔,轮船,汽车,自行车的原材料都来源于铁矿石。

最新青岛版(2021)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解析

最新青岛版(2021)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解析

最新青岛版(2021)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解析

第一单元光

第1课认识光

1.我们看到的光,有的是物体自身发出的,如太阳光、灯光。自已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有的光是物体反射的,如月光。

2.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利用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具有能量。

4.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2课光的反射

1.光从空气射向镜子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有一部分光又回到空气中,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2.在什么条件下能看到物体?

3.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眼睛,就能使我们看到物体。

4.找一找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镜子。由于光的反射,镜子可以把接收到的光反射过来,这样人就可以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样子。

(2)汽车的后视镜也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汽车后视镜作出凹面,后面的景物反射回人眼时就缩小了,因此可以在很小的镜面中看到后面的大面积景物。

(3)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

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所以标牌上的字特别醒目。

第3课潜望镜的秘密

1.潜望镜是在潜水艇或地下掩蔽工事里观察水面或地面以上情况所用的光学仪器。

2.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制作的。

第4课彩虹的秘密

1.太阳光是由多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当太阳光入射透明物体时,每种单色光按照自己的角度射出,会与其他颜色的光发生偏离,产生彩色光带。

2.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雨后,阳光照射在空中的小水珠上,这些小水珠把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形成彩虹。

2021秋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2021秋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2021秋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汇总

1.初升的太阳、多彩的霓虹、斑斓的渔火......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2.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如月球、镜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3.自然光源:太阳、闪电、喷发的火山、恒星、发光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点燃的蜡烛、燃烧的篝火等。

4.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举例说明利用光可以做什么?

答:灯光照明,激光切割,“浴霸”取暖,光伏发电等。利用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具有能量。

6.古人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墨子在堂屋朝阳的墙上开了一个小孔,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外,在阳光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的人影。

7.发生光的反射现象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8.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

9.一般物体都能反射光。

10.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是:物体能发光、有光且物体反射光。

11.用什么方法能观察自己脑后的头发?

答:用两块平面镜。后脑勺反射的光传到手拿的平面镜上,再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桌面上的平面镜上,光线再次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我们的眼睛。

12.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13.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面镜:穿衣镜、舞蹈房平面镜、潜望镜等

凸面镜(扩大观察范围):超市防盗镜、弯道反光镜、汽车后视镜等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含填空、简单、实验操作】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含填空、简单、实验操作】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光》

一、填空

1、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我们看到的光,有的是物体自身发出的,如(太阳)、(萤火虫);有的不是物体自身发出的,如(月亮)。

2、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的用途很广泛。利用光可以(照明)、(发电)、(取暖)等。

4、光从空气射向镜子表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

5、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6、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的缘故。

7、人们在潜艇中可以利用潜望镜观察海面的情况,这个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 2 )块镜片。

8、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三棱镜)能把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色光。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7种色光,形成(彩虹)。

9.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10、光污染一般分为(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三类。

11、(潜望镜)是潜水艇的眼睛,能从(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

12、潜望镜的内部有(两)面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的(平面镜)。

13、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查)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清楚地看到敌人阵地的情况。

二、简答

1、雨过天晴后,天空中有时会出现彩虹,这是为什么?

答: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样将阳光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虹。

2、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请你举出3例。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详细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详细版)

第一单元知识点

1.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2.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好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地壳下面是地幔,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固态物质。地幔下面是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镍组成。

4.制作地球模型的实验中,用到的材料是: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5.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6.模拟火山成因实验,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

7.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就像烧融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爆发时有时会伴随地震的发生。

8.火山爆发后形成金刚石等珍贵矿产,地热资源;但岩浆造成树木、房屋损毁;说明火山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

9.活火山;指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这类火山正处于活动的旺盛时期。如爪哇岛上的梅拉皮火山;死火山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此类火山已丧失了活动能力。有

的火山仍保持着完整的火山形态,有的则已遭受风化侵蚀,只剩下残缺不全的火山遗迹。休眠火山: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此类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锥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如我国长白山天池。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

1.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2.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位于地表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4.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6.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信息。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7.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岩层断裂)。

8.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9.模拟火山成因实验,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

10.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球内部的运动)、(自然力量)、(人的力量)等。

第二单元知识点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流水声是由(水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任何声音都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科学是孩子们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是一本教材,旨在引导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通过这本教材,学生可以学到许多关于生命、能源、物质和地球等方面的知识。下面将对该教材进行简要的介绍。

第一单元:生命和生物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和发展、生物的分类以及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他们也会学到一些有关植物和动物的知识,比如它们的特征、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二单元:能源与材料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认识到能源和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他们将学到一些有关能源的知识,包括能源的来源、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他们也会了解到一些常见材料的特性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单元:物质和变化

这个单元的重点是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学生将学到一些关于物质的基本特征,包括颜色、形状、质地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们还将了解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比如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等。

第四单元:地球与宇宙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到一些地球和宇宙方面的知识。他们将了解到地球的构造、地球上的水资源以及地球与其他天体之间的关系。此外,他们还将学到一些有关宇宙的知识,比如星球、太阳系和宇宙的起源等。

总结

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是一本内容丰富、有趣的教材,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本教材,掌握更多有关科学的知识,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研究者。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1课、地球内部有什么

填空:

1.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千米。

2. 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3.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5.地壳由(岩石)组成,厚(5—70)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厚(2900多)千米,地核由(铁、镍)组成,厚(3400多)千米。

简答:

1.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

答: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2.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答:知道火山喷发、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可避免它对人类造成灾难。

3.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答: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5—70千米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厚2900多千米,温度在1200℃到2000℃之间;地幔下面是地核,厚3400多千米,温度可达5000℃。

2课、火山

1、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

2、1980年5月18日(圣海伦斯火山)受地震影响喷发。

3、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4、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影响。

(1)地表形态的变化。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湖、圆锥形火山和火山岛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

1、(1)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在它的下面是地幔,主要有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它的核心部分叫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2)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总是发生在地壳这一层,有时还伴随着火山喷发发生。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叫地动仪。

2、(1)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用细线悬吊着放入水槽中的冷水中,你会发现红色热水会溢出来。(2)在模拟火山成因的实验中,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用酒精灯加热,发现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喷了出来。

(3)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融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

3. (1)在模拟地震成因的过程中,竹片和毛巾相当于岩层。

(2)地下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4. (1)位于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2)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碰撞、摩擦,逐渐失去棱角形成卵石。(3)通过卵石形成的模拟实验发现,卵石的形成主要与水有关。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总结全部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总结全部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实验梳理

1.认识光

实验1【探究问题】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我的猜想】光在空气中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3张带孔的纸板、1个黑色纸屏、手电筒。

【实验过程】

1.打开手电筒,照射纸板;

2.调整三张带孔的纸板的位置,让手电筒的光穿过三张纸板照射在黑色纸屏上;

3.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光可以穿过三张纸板照在黑色纸屏上。

【实验预判】如果三个孔呈一条直线时,黑色纸屏上有光斑,不在一条直线时,黑色纸屏上没有光斑,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现象及分析】当三张纸板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的光才能通过小孔照射到了黑色纸屏上,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结论】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2【探究问题】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我的猜想】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纸屏,蜡烛,带小孔的硬纸板,火柴。

【实验过程】

1.点燃蜡烛;

2.将带孔的硬纸板放在蜡烛和纸屏中间,三者的中心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3.移动纸板的位置,观察纸屏上成像的变化。

【实验预判】如果在纸屏上能看到蜡烛火焰的图像,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现象及分析】纸屏上出现蜡烛火焰倒立的像,移动带孔的纸板,成像的大小和清晰度也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

实验3【探究问题】光照在镜子上,传播方向有什么变化?

【我的猜想】光照在镜子上,传播方向可能会发生改变。

【实验器材】平面镜、手电筒(备用)

【实验过程】

1.保持光源位置不变,观察光源照射的位置;

2.将平面镜放置到光源照射处,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是否改变;

小学五年级科学(青岛版)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小学五年级科学(青岛版)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第1课地球内部有什么

1、科学家就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从地表到地球中心约6300千米。

3、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4、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5、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特点是厚度不均匀,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6、地幔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度约2900千米,温度约1000~3000摄氏度,内部压力很大。

7、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厚度3400多千米,密度很大,温度约4700摄氏度。

第2课火山

1、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2、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3、实验:

实验名称:火山成因模拟实验

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

实验现象:被加热的番茄酱,体积膨胀,沿土豆泥的空隙向上运动,从上面喷出来。

4、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危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破坏环境、污染空气、引发地震。

益处:形成优美的风景区、提供珍稀矿产、形成温泉、火山灰可以变成肥沃的土壤。

第3课地震

1、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

2、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上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性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3、实验;

竹片和毛巾相当于地下岩层;手对竹片和毛巾用的力相当于地下岩层受到的压力;竹片弯曲和毛巾摺皱相当于地下的岩层发生变形;竹片折断相当于岩层的断裂;手感觉到的震动相当于地震波。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各课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各课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制五年级上册

各课知识点

1、病毒

一、填空:

1.病毒是一类没有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它生物的内。病毒个头极其,绝大多数要在下才能看到。

2.病毒按其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分为病毒、病毒、病毒。

3.病毒的传播方式有:、、等。

二、判断:

1.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2.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生物细胞中。

3.病毒是目前已知的自然界里最小的微生物。

4.病毒只有在侵入细胞以后才出现生命现象。

三、选择:

1.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乙肝病毒属于

①动物病毒②植物病毒③细菌病毒

2.流感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①食物传播②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

3.下列哪种病毒是寄生在细菌细胞的里的病毒

①乙肝病毒②番茄花叶病毒③大肠杆菌噬菌体病毒

4.流感、狂犬病、水痘等的发病的原因是

A、细菌

B、病毒

C、病菌

四、简答题: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病毒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2、细菌

一、填空:

1.细菌是一类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才能观察到。

2.细菌一般有、、3种基本形态。

二、选择:

1.下列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①腐生细菌②酵母菌③病毒

2.能为豆科植物提供大量氮肥的菌是()。

①大肠杆菌②根瘤菌③真菌

3.下列细菌对类有益的是()

①乳酸细菌②结核杆菌③双球菌

4.下列关于细菌的描述,错误

..的是

A、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只有少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B、细菌的适应能力极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

C、细菌的繁殖速度惊人,在适宜的条件下,每隔20分钟能繁殖一代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青岛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汇总

1.初升的太阳、多彩的霓虹、斑斓的渔火......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2.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如月球、镜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3.自然光源:太阳、闪电、喷发的火山、恒星、发光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

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点燃的蜡烛、燃烧的篝火等。

4.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举例说明利用光可以做什么?

答:灯光照明,激光切割,“浴霸”取暖,光伏发电等。利用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具有能量。

6.古人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墨子在堂屋朝阳的墙上开了一个小孔,让一个人对

着小孔站在外,在阳光照射下,

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的人影。

7.光污染一般分为白亮污染、人工白昼

和彩光污染三类。

8.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

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

光被反射到空气中。(图片了解)

9.一般物体都能反射光。

10.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是:物体能发光、有光且物体反射光。

11.用什么方法能观察自己脑后的头发?

答:用两块平面镜。后脑勺反射的光传到手拿的平面镜上,再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桌面上的平面镜上,光线再次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我们的眼睛。

12.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13.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面镜:穿衣镜、舞蹈房平面镜、潜望镜等

凸面镜(扩大观察范围):超市防盗镜、弯道反光镜、汽车后视镜等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2、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4、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5、地壳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6、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的(四川)省(汶川) 县发生了里氏(8.0) 级地震。

7、煤、石油、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8、地幔主要是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

9、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10、科学家利用不同的(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11、(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12、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千米)。

13、(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14、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

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

15、生活中,声音(无时)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16、声波和水波的传播方向是不一样水波向(水平)方向传播,而声波向(四面八方)传播。

17、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021秋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2021秋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2021秋最新皆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汇总

1.初升的太阳、多彩的宽虹、斑斓的渔火... 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

们的世界绚期彭彩。

2.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如月球' 铤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3.自然光源:太阳、闪电、响发的火ft、恒星.、发光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

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点燃的蜡烛、燃烧的篝火等。

4.光在空气中是沿点线传播的.

5.举俐说明利用光可以做什么?

答:灯光照明,激光切割,“浴XT 政,光伏发电等,利用光可以照明、取喉、

发电等,光具有能fit.

6.古人对光沿直技传播的认识:2000多年前.墨了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个小孔成像的实验:暖了在堂屋帽阳的墙上开了--个小孔,让-个人对若小孔站在外.在阳光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的人影.

7.发生光的反射现象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8.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啷分光

被反射到空气中.

9.- •般物体都能反射光.

10.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是:物体能发光、有光且物休反射光,

11.用什么方法能观察自己脑后的头发?

答:用四块平面统。后腕勺反射的光传到手拿的平面镜匕再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某面上的平面镜上,光线再次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我们的眼晴。

12.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遂入我们的眼昉,使我们能右到物体.

13.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面锐:琛衣镜、舞蹈房平面锐、潜望镜等

凸而说《扩大观察范围):超市防盗馍' 弯道反光慢、汽车后视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2、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4、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5、地壳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6、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 级地震。

7、煤、石油、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8、地幔主要是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

9、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

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10、科学家利用不同的(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11、(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12、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千米)。

13、(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14、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

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

15、生活中,声音(无时)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16、声波和水波的传播方向是不一样水波向(水平)方向传播,而声波向(四面八方)传播。

17、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

19、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稳定,能量衰减幅度小,穿透力强,可用于(定向导航)。

20、(噪音)、(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21、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2、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声音大,(用力小)声音小。

2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

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4、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在头的内部的是(中耳)、(内耳).

25、(耳)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26、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

27、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

2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方向

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29、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

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0、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

共分为(88个)星座.

31、(仙后座)是秋季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是W形),

好像一个美丽的往后坐在宝座上。

32、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

供书写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33、中国的原始陶器制作始于距今约(七千)年前。

34、所有的导线都用金属制成,这是因为金属易(导电)。

35、对材料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再按材料的(不同)给材料分类。

36、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

37、(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

(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38、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

39、在高压线杆上用到陶瓷,是因为陶瓷有(不导电)的特点,应用于航天飞机上是因为陶

瓷有(耐高温)的特点,应用于地下管道是因为陶瓷有(耐腐蚀、不怕水)的特点。40、把金属勺放入热水中,金属勺很快就会变热,这说明金属易(导热),用铁锤砸钉子,

钉子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没折断,说明金属有(延展性)。

42、我们用玻璃器皿盛酸、碱溶液,是因为玻璃有(耐腐蚀)的特点。

43、金属中的(钢铁)称为黑色金属,其他金属被称为有色金属。

44、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45、刚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时身上会感到很冷,因为(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46、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气泡迅速膨大,

上升到液面后放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沸腾)。

47、水加热到100℃时,会发生(沸腾)现象,这种现象的明显特点是:水迅速变成(水蒸

气),并不停地(翻腾)。

48、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上升)。

49、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能发生。

50、在空中喷洒制冷剂,使云中的小水点或小冰晶(增大),形成雨,这就是(人工降雨)。

51、医药上可以利用水和水蒸气之间的互相变化制取(蒸馏水)。

52、在装有热水的两个杯口上分别盖上冷、热玻璃片,在(冷)玻璃片上会出现水珠。

53、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会结成许多(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

气中,在低空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54、冬季,有时候在草木、砖瓦、地面上会看到一些冰晶,这些冰晶叫(霜)。

55、学来自云中的(小冻晶)。

56、从材料是否可提供(能量)看,材料可以分为能源材料和非能源材料两类。

57、把干燥的木材放入水中,它体积会(膨胀),重量增加。这说明它具有(吸水性)。

58、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赫兹

的是(超声波),人们一般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

59、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

60、水分蒸发快慢与(温度)、(蒸发面积)、(风速)有关,加快蒸发的办法是:(加热)

(增大蒸发面积)、(通风)。

二:判断

1、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对)

2、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对)

3、火山爆发和地震一样只能造成破坏。(错)

4、煤和石油是可再生资源。(对)

5、煤可以制作燃料、染料、消毒剂、杀虫剂等。(对)

6、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错)

7、风化现象是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对)

8、飞机、钢精锅、钢精勺、叉、刀、钢笔、轮船、汽车、自行车的原料都来自于铁矿石(对)

9、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