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7.2力的描述(附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7章第2节 力的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7章第2节 力的描述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力的描述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第7章第2节力的描述2. 详细内容:(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表示:矢量表示法,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3)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单位:牛顿(N)。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表示方法。

2. 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力的单位。

3. 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力的概念,力的表示方法。

2.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力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讲解力的表示方法:用矢量表示法,介绍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3.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拉扯弹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推动小车。

4. 讲解力的单位:牛顿(N),举例说明1N的力可以使1kg的物体产生1m/s²的加速度。

5. 例题讲解: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讲解力的示意图。

6. 随堂练习:学生绘制力的示意图,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表示:矢量表示法,箭头表示方向和大小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单位:牛顿(N)七、作业设计1. 题目:绘制一个力的示意图,标明力的方向和大小。

2. 题目:计算两个力的合成和分解。

3. 题目:解释生活中一个力的现象,如抛物线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力的概念、表示方法、作用效果和单位,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但在力的合成与分解部分,部分学生理解较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辅导。

2. 拓展延伸:研究力的计量单位,了解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探索力的应用领域,如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力的合成与分解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力的描述》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力的描述》教学设计
2.填空题:填写力的示意图,标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应用题: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如为什么踢足球可以使球运动等。
4.分析题:分析实验中力的作用效果,如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等。
(五)总结归纳
在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1.提问: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概念、三要素、矢量性以及作用效果。
-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力的矢量性,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3.思考作业:
-思考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短文,阐述力在科技、体育、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探讨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之间的关系,并以图表形式展示分析结果。
4.小组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本中提到的力的实例,分析每个实例中力的作用效果,并制作成PPT,准备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2.归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到力的重要性,强调力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鼓励: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力的奥秘,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力的概念、三要素、矢量性及作用效果的理解,以及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5.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为什么推门需要用力、拉弓为什么要施加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利用力的示意图和模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通过对力的测量和计算,培养学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5.预习作业: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全章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全章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全章教案一、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第1节)2.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第24节)3. 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第5节)4. 相互作用力(第6节)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掌握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对象。

3.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二力平衡。

4. 理解相互作用力的概念,能够判断相互作用力的存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相互作用力的判断,二力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对象,力的作用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2. 学具:教科书、练习册、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用力拉扯弹簧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2. 讲解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

3. 学习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对象。

4. 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讲解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概念、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方法。

6. 随堂练习: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对象;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8. 作业设计:(1)请用一句话描述力的概念。

(2)请列举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并解释。

(3)请简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对象。

(4)请分析一个实际问题,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的理解程度,以及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力的单位——牛顿,以及牛顿的生平事迹。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们来看教学难点。

八年级物理下7.2力的描述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7.2力的描述教案教科版

7.2力的描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 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 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进行简单的运算;
(4) 通过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5)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实例分析、对比、讨论;
(2) 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刘翔获得奥运会冠军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速度的得出和理解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实践活动】
让学生们收集各种代表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资料,如陆地上最快和最慢的物体的速度,海中最快和最慢的物体的速度,天空中最快和最慢的物体的速度;以及国内各班列车、飞机的速度等。

【课后作业】
学生活动手册的练习。

【教学反馈】
教学活动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

老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得出速度的概念、公式,从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通过各种自然界中速度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其进行观察,使其在观察中学习、思考。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教学反思 (新版)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教学反思 (新版)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教学反思(新版)新人教版年级八学科物理章(节)七教师姓名课题第七章力时间生活中力的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概念”的认识,学习似乎很容易,而且学生也对这一章的内容很感兴趣,所以对于以后的学习,本章的基础内容是关键。

《§7.1力》本节课主要以活动为主,由于学生刚接触力,所以我将本节课分为三课时来讲解,第一课时讲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并补充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判断,第二课时讲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完成了力的示意图,第三课时处理完成相应习题,这三个课时我从实验和活动中提出的力的概念、作用效果、三要素等,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堂课上学生反映总体效果很好,学生的知识点掌握也很好。

课本上的实验没做,采用的是相应实验替代,效果还不错。

《§7.2弹力》是针对于第一节内容的具体化,这节课我讲知识点讲解的比较详细,思路也较为清晰,通过实验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将本节的重点难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和深化,在习题课中也进行了一些知识点的补充,让学生对弹力的相关知识点进一步的强化。

不足方面在讲解弹性、塑形和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时时间过长,而致使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的时间比较仓促。

从现象来看,是在课前备课的精确定位目标、把握两头方面操作不当,虽然从课标、考点、教学情等方面进行过综合考虑,但始终怕少讲,因此没能抓住重点,浪费时间,下次应该此类避免头重脚轻的情况再次发生。

《§7.3重力》是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的力,分两节处理。

第一节讲重力的定义、方向、作用点及重力的由来,时间留的长还可把大小的实验顺手做了,把图留给学生当作业完成;第二节讲重力的大小,后半节上的是习题课。

这两节课我结合身边的实例,渗透了受力分析,课堂上重点突出,效果较好,知识点讲解到位,有当堂练习、检测的意识,遗憾的是第一节时间不够,练习没有处理完,但第二节习题课的练习设计得当,涵盖各个方面,以后设计习题应该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7.2力的描述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7.2力的描述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策略详细解析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存在和作用,如拉扯弹簧测力计、抛掷物体等。这样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科学情境: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力的作用效果,如用力挤压气球、摩擦力实验等。实验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
2.让学生了解力的分类,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并能够区分它们。
3.培养学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题等形式,深入理解力的作用原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力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这些力的作用效果。实验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力的不同类型和作用效果。
3.力的作用效果:讲解力对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影响,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理解力对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的改变,从而深化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一)知识与技能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如弹力和摩擦力,非接触力如重力和电磁力。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和产生原因,力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表面粗糙度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3.讨论过程: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例,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借鉴,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019春八年级物理下册7.2力的描述教案新版教科版

2019春八年级物理下册7.2力的描述教案新版教科版

力的描述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单位。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知道力的三要素,知道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二、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力的三要素。

2.通过作力的示意图的练习,培养标准规范的作图能力,知道力的示意图是一种形象化的物理图形语言,是表示力的一种方法。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很难搬动较重的家具,但是几个人共同用力就能搬动;顺时针方向用力可以把螺丝拧紧,而逆时针方向用力则能松开螺丝;人在门外,手在门边用力易把门推开,而在靠近门轴处用力却很难推开门。

我们同样对物体用力,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呢?通过上面几个袋子,我们猜想到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会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的位置有关。

教学活动一、力的三要素利用多媒体展示或者口头介绍各种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头、拉箱子、扳手腕…… 请学生思考、讨论: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踢足球用力大小不同,球运动不同;方向不同,球运动不同;踢球时所踢的位置不同,球的运动也不同;同样,抬木头时……老师演示实验:可以从“开门”或“用扳手拧螺母”的实例来引出力的三要素。

推力离门轴较远,比推力离门轴较近易推开门。

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中间容易把螺母拧紧。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方向不同,效果不同;作用的点不同,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做教材P6图7-2-2的活动: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单位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做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教学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教学反思关于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力的描述教案 (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力的描述教案 (新版)教科版

2.力的描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三要素;知道力的单位;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教学难点】力的图示.【教具准备】多媒体、刻度尺【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或者口头介绍各种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头、拉箱子、扳手腕……请学生思考、讨论.师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生:踢足球用力大小不同,球运动不同;方向不同,球运动不同;踢球时所踢的位置不同,球的运动也不同;同样抬木头时……【进行新课】力的三要素1.实验演示1:用较大的力和用较小的力使刻度尺发生弯曲,观察刻度尺弯曲的程度相同吗?学生动手实验后回答:用力越大,形变就越大.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演示实验2:请两个同学(一个大个子男生和一个小个子男生),大个子男生在门里离门轴很近处向外推门,小个子男生在门外(远离门轴的拉手处)向里推门,要求两人尽自己最大的力推,看谁取胜了.(如图结果是小个子男生轻松战胜了大个子男生)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所用力的作用点有关.演示实验3:用一个钢球沿不同的方向撞击另一钢球,学生观察钢球运动轨迹的变化.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师这在打台球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应用到,同学们有体会吗?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总结板书: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注意:力的三要素均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会随之改变,因此表述一个力要把这个力的三个要素都表示出来.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必须是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例 1 (湖南岳阳中考)用一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解析】用手推矿泉水瓶的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矿泉水瓶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ABD错误;C正确.答案:C2.老师给出力的单位(牛顿,用符号N表示),简单介绍牛顿的事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7.2力的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7.2力的描述

教案:7.2 力的描述一、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表示:用力的图示来表示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 力的单位:牛顿(N),1N等于1kg物体受到1m/s²的加速度。

5. 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6. 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表示方法,掌握力的三要素。

2. 掌握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能够分析生活中有关重力和摩擦力的现象。

3. 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力的表示方法。

2. 重点:掌握力的三要素,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力传感器、弹簧测力计、重物、斜面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思考桌子对课本施加了哪些力。

2. 概念讲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表示方法。

3. 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课本受到的力,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4. 课堂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如拉扯物体、推动物体等。

5. 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力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跳绳时手对绳子的力等。

6. 重力和摩擦力概念讲解:通过实例讲解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7. 课堂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如拿物体时手对物体的摩擦力等。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物理现象的题目。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表示方法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力:地球对物体的作用,与质量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七、作业设计1. 踢足球时,为什么用大力不一定能踢远?答案:因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也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2力的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2力的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2力的描述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孩子为中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力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初步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并能够用力的语言进行简单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3. 让孩子们能够用力的语言进行简单描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力的语言描述,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故事书、玩具。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力的概念。

故事中,小兔子用力拉绳子,把绳子拉长了,让孩子们看到力的作用效果。

2. 互动游戏(10分钟)游戏一:力的传递。

孩子们两人一组,用手传递力量,感受力的传递。

游戏二:力的作用。

孩子们用玩具演示力的作用,如推、拉、挤等。

3. 动手实践(10分钟)让孩子们用彩纸、剪刀和画笔,制作一个力的作用场景,如推倒建筑物、拉开弓箭等,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力的作用效果。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力的语言描述,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在动手实践环节,孩子们能够用语言描述力的作用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力的语言描述方面,部分孩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拓展延伸:力的作用效果不仅限于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还可以影响物体的温度、声音等。

可以在课后让孩子们观察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如吹风机吹头发、晒衣服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初中物理_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力的描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力的描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节力的描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力的三要素。

(2)通过对力的图示的练习,培养学生标准规范的作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力的图示的练习,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并学会描述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描述力。

【教学资源】1.演示器材:拉力器、多媒体课件。

2.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课件播放等。

【教学过程】张翠兰老师与桑永阁老师观课记录我们俩与马老师共同走进他的课堂——《7.2力的描述》,感受颇多,我想先和大家共同回顾这样几个教学情节:1、动手操作,运用转化思想推导描述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小组合作操作、观察、思考猜测、探究、归纳的过程。

2、汇报时,学生多次展示方法,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3、巩固练习中,学生对正确与错误方法的思辨过程。

一、当老师提出:利用手中的学具,试一试,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使我们感到学生此时的探究活动是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按照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逐步提高探索的难度和要求,是有效的,而不是盲目地探究。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这样的过程同时伴随着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建立在形象思维之上,把静态的物理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

运用转化的思想得出正确结论,可以有不同途径和方法。

教师没有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种固定或简单的方法上,而是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有利的促进。

二、我个人非常欣赏学生的质疑辩论的环节,他们讲解自己的方法,阐述自己的理由,倾听他人的想法,思考、辨析、抓住问题所在大胆质疑、辩论,很精彩。

而且,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再一次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了实际问题。

JK教科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下册第二学期春季(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 第七章 力 (全章教案 含教学反思)

JK教科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下册第二学期春季(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 第七章 力 (全章教案  含教学反思)

第七章力教学设计教案1.力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3.会分析已知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4.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投影“神舟十一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

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

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会提到力。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与生活中所说的力有很大的区别。

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教学活动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

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但在大量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

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演示)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

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钉的力。

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

火车头拉车厢,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教科版,河北专版)7.2力的描述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教科版,河北专版)7.2力的描述优秀教学案例
增强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4.培养科学思维: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景创设。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实验现象等,为学生创造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讲解力的定义时,我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体相互推拉的情况?这些现象与力的概念有什么关系呢?”这样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力的概念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力的计量单位时,我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力的计量单位的选择和换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学习策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制定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自主探索力的描述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使本节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遵循了以下教学原则: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法: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的描述相关知识。
2.问题导向: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新教科版物理教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二节力的描述

新教科版物理教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二节力的描述

教案:新教科版物理教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二节力的描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的第二节“力的描述”。

本节主要介绍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力的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3. 力的图示: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4.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计量单位和力的图示。

2. 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能够分析力对物体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力的图示的绘制方法和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2.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和力的图示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教科书、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力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如用手推桌子,手对桌子施加了一个力,桌子受到了力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力的计量单位:牛顿,符号为N。

(2)力的图示: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3.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图示的绘制方法,如一个力的大小为10N,方向为水平向右,则可以用一个水平向右的箭头,箭头长度为10cm表示这个力。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和力的图示的知识。

5. 力的作用效果的讲解:通过实验和举例,让学生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如用力拉伸弹簧,弹簧的长度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改变了弹簧的形状;用力踢足球,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力的作用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力的图示、力的作用效果。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绘制一个力的图示,力的大小为8N,方向为竖直向上。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优秀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优秀教案

______________ 的原理制成的、它主要就是由

4、弹簧秤的正确使用方法就是 :
(1)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

组成。
的力。
(2)观察弹簧测力计刻度板上的


(3) 要检查指针就是否在
刻度处 ,若不在 ,应

(4) 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
一致 ;观察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的概念最初就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但在在大量情况下 , 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 , 仍然有力存在 , 因为产
生了与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 大家瞧 , 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 , 尽管没有肌肉紧张 , 不就是也有力存在不 ?( 演
示)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请大家考虑 , 当有力存在 ( 或出现 ) 时有几个物体 ?
6、例题 : 一个集装箱的质量就是 4 吨 , 计算它所受重力。并画出重力的图示。
已知 :m=4 吨=4000 千克 , g=10 牛/千克。
求 :G。
解 :G =mg =4000 千克× 10 牛/千克 =40000 牛。
答 : 集装箱所受重力就是 40000 牛。
作力的图示时 , 要画出力的三要素。 重力就是集装箱受到的 , 重力的作用点画在它的中心。 方向竖直向下。 结合标度线段的长度 , 重力线段长度应就是标度线段长的 4 倍。
, 效果不同 , 并作图 ; 力的作用
点相同、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
, 效果不同 , 作图 ; 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
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 , 效果不同 , 作图。
练习 : 教材 6 页图 7- 2- 5 作图。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力的描述》导学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力的描述》导学案

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主备审核:物理组姓名班级小组编号时间【课题】7.2 力的描述【教师寄语】课堂是知识的超市,展示是生命的狂欢。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会背力的三要素,会写、会读力的单位:牛顿。

2.会画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重点难点】力往这里使!重点是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一个已知的力。

难点是会画力的图示。

【温馨提示】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探究带来帮助!1.力的作用效果要受到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影响,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2.力的单位是牛顿(N),一个鸡蛋约重0.5N,一瓶矿泉水约重5N,一名初中生约重500N。

3.力是很抽象的,我们只能看到它所产生的效果,为了便于理解,表述和交流,人们常用一些直观、形象的图样来表现它们,力的图示就是其中的一种形象直观的表现方法。

【课前热身】试一试,我一定行!1.力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能改变力的______________。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或使物体发生_________);二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__________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线段的长度表示____________,箭头的方向表示___________,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力的三要素阅读教材第6页第一、二自然段内容,如图7-2-2所示,自己一定要动手做一做。

1.用大小不同的力推课本,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力大时速度变化),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有关。

2.用不同方向的力推课本,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力的方向不同,课本运动的方向),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有关。

3.用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力从不同点推课本,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作用点不同,课本运动的方向),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__有关。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 力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 力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力的描述》教案一、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4. 力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箭头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5.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力叫做重力。

6. 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能够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2. 让学生掌握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能够分析生活中有关重力和摩擦力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2. 难点: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重力和摩擦力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力的示意图模型。

2. 学具: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现象。

2. 知识点讲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有关力的作用的例子,如拉力、压力、摩擦力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演示力的示意图,分析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5. 重力和摩擦力讲解: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7. 布置作业:(1)画出课本上给出的力的示意图,并注明力的三要素。

(2)举例说明重力和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作用效果。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第7章 第2节力的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第7章 第2节力的描述

第2节力的描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三要素.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道力的单位.【过程与方法】通过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力的三要素,知道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力的三要素.2.通过力的图示的练习,培养标准规范的作图能力,知道力的示意图是一种形象化的物理图形语言,是表示力的一种方法.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力的三要素【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7,完成以下问题:1.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2.在物理学中,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3.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_N.【合作探究】演示一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把一本厚书放在课桌上,按照下图操作.1.如图所示,分别用很小的力和较大的力沿同一方向推书的中间部位,观察书的运动情况.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答:用力越大,书运动得越远;说明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如下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方向推书的同一部位,观察书的运动情况.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答:书向不同的方向运动;说明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如图所示,用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推书的不同部位,观察书的运动情况.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答:书向不同的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演示二“开门”体验力的三要素开门的时候(下图),用不同大小的力在图中的A点沿箭头方向施力,其效果不同.再用同样大小的力依次在A、B、C点沿箭头方向施力,其效果也不相同.用力的三要素解释这个现象?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均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活动一些力的大小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出怎样的规定?答: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教师点拨】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2.力的三要素中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要描述一个力,必须注明力的三要素.【跟进训练】人推车前行,人对车有推力作用,同时,车对人也有推力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D) A.完全相同B.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作用点相同C.大小、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反D.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知识点二力的示意图【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9,完成以下问题:1.力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指向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旁用字母表示受什么力,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2.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物体受力时,常常只要在作用点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来表述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合作探究】演示三力的图示1.作力的图示的步骤有哪些?答:(1)选定标度.(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3)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4)标明力的种类大小.2.如下图所示,小明用绳子以80 N的力拉木箱,你可以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这个力.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比如取5 mm的线段表示20 N的力;以O为起点,沿绳子拉力的方向,连续画4个5 mm长的线段即20 mm,来表示大小为80 N的力;最后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人对木箱的拉力是80 N地面对球的支持力为30 N演示四力的示意图1.如何简单的表示力?答: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标出力的符号(大小和单位).2.作力的示意图的步骤?答:(1)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方向.(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3)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4)标上力的大小.【教师点拨】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力的图示描述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示意图描述力的两个要素(即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跟进训练】请画出地面受到重物的压力的力的示意图.解:课堂小结力的描述⎩⎪⎪⎨⎪⎪⎧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力的单位⎩⎪⎨⎪⎧ 单位:牛顿符号:N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 N 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力的描述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单位。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知道力的三要素,知道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二、教学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力的三要素。

2.通过作力的示意图的练习,培养标准规范的作图能力,知道力的示意图是一种形象化的物理图形语言,是表示力的一种方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很难搬动较重的家具,但是几个人共同用力就能搬动;顺时针方向用力可以把螺丝拧紧,而逆时针方向用力则能松开螺丝;人在门外,手在门边用力易把门推开,而在靠近门轴处用力却很难推开门。

我们同样对物体用力,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呢?通过上面几个袋子,我们猜想到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会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的位置有关。

教学活动
一、力的三要素
利用多媒体展示或者口头介绍各种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头、拉箱子、扳手腕…… 请学生思考、讨论: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
踢足球用力大小不同,球运动不同;方向不同,球运动不同;踢球时所踢的位置不同,球的运动也不同;同样,抬木头时……
老师演示实验:可以从“开门”或“用扳手拧螺母”的实例来引出力的三要素。

推力离门轴较远,比推力离门轴较近易推开门。

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中间容易把螺母拧紧。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方向不同,效果不同;作用的点不同,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做教材P6图7-2-2的活动: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单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做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感受1N的大小:两个鸡蛋静止放在手上时,对手的压力约为1N。

一个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三、力的图示
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 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
设问: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
老师假设刚才录像中人拉车的力为100N,演示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

强调在作图时,如何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如何选择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画法、意义等。

多媒体展示:力的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

练习:教材P8图7-2-5作图。

四、力的示意图
可见要想把一个力完整的表示出来,就要把力的三要素都要显示出来。

在物理学上我们是怎样表示力的呢?
小组讨论:(选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展示)
师生根据学生所画的情况进行纠正强调并归纳作图步骤。

画力的示意图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
(2)在受力物体上找到作用点;
(3)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4)标出力的大小和单位。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举例作图:
1.一木箱放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 ,画出它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2.一钩码竖直挂在弹簧上,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12N,画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板书设计
2.力的描述
教学反思
相对于上一节课而言,本节课是学生对力的了解的进一步的深入。

教师需要通过常见的生活、生产实例和演示活动来引导学生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开展讨论交流,从而得出力的三要素:(1)大小;(2)方向;(3)作用点。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画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同时,可以引申拓展,指导学生归纳出画力的图
示和示意图的步骤要领及易错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