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骨折与脱位的治疗原则

骨折与脱位的治疗原则骨折与脱位是常见的外伤性损伤,其治疗原则是保证骨折或脱位部位的稳定性,促进损伤部位的愈合,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骨折与脱位的治疗原则。
一、保证骨折或脱位部位的稳定性保证骨折或脱位部位的稳定性是治疗骨折和脱位的首要原则。
稳定性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还可以促进损伤部位的愈合。
对于一些较严重的骨折或脱位,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来保证其稳定性。
二、促进损伤部位的愈合促进损伤部位的愈合是治疗骨折和脱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促进愈合:1. 采用适当压力和支撑:适当压力和支撑可以促进骨折部位间接愈合。
常见方法包括石膏固定、外固定和内固定等。
2. 应用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促进骨折或脱位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愈合。
常见方法包括电疗、热敷、冷敷等。
3. 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促进骨折或脱位部位的愈合。
常见药物包括钙剂、维生素D等。
三、减轻疼痛减轻疼痛是治疗骨折和脱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常见方法包括:1. 应用止痛药:止痛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但需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
2. 采用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来减轻患者的疼痛。
四、恢复功能恢复功能是治疗骨折和脱位的最终目标之一。
在保证稳定性和促进愈合的前提下,需要采用以下方法恢复功能:1. 应用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受损部位的功能。
2. 采用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部位的功能。
3. 采用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骨折或脱位,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来恢复其功能。
总之,骨折与脱位的治疗原则是保证稳定性、促进愈合、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骨折治疗的四大基本原则

骨折治疗的四大基本原则骨折是骨骼系统常见的创伤性损伤,对于骨折的治疗,有着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骨折治疗的四大基本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实践。
一、保持骨折部位稳定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是骨折治疗的首要原则。
稳定的骨折部位可以减少骨骼移位和进一步的伤害,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常见的稳定方法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
外固定是利用支架或夹板等外部装置固定骨折部位,内固定是通过手术将骨折部位的骨块用钢板、钢钉等内部装置固定。
二、恢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骨折后,由于血管的破裂和组织的损伤,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恢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是骨折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
血液供应的恢复可以通过减少骨折部位的水肿、保持血管通畅以及采用适当的物理治疗方法来实现。
物理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
三、保持骨折部位的清洁和干燥保持骨折部位的清洁和干燥是骨折治疗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清洁和干燥的环境有利于预防感染和促进骨折的愈合。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创面的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骨折部位的干燥,避免湿气滋生,影响愈合过程。
四、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适当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是骨折治疗的最后一个基本原则。
经过初期的稳定和修复后,骨折部位需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以恢复正常的骨骼功能。
锻炼和训练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等方法来实现。
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的类型进行个体化的设计。
总结起来,骨折治疗的四大基本原则为保持骨折部位稳定、恢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保持骨折部位的清洁和干燥以及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
这些原则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
在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的类型,科学地制定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治疗,遵守医嘱,加快康复进程。
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和原则

杜宁
DU Ni g n
【 词】 骨折 ; 骨折愈台 关键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 od】 Fat e Fat e e i K y ls r u ; r u an w cr c r h lg
同, 但有许多共 同之处。 中医治疗 骨折 , 位 以功 能 复位 为 复 主, 固定多采用外 固定 。中医有 一套完 整 的整复 四肢 长骨骨 折和部分关节内骨 折的方法 和固定方法 , 这是在 特定历史 条 件 下形成 的, 目前这套 方法在很 多骨 折 的治疗 中仍然 占有重 要的地位 在促 进骨折愈合 、 能恢 复方面有许 多有效方 药 功
经过 4 的实践 , 0年 中西医结台 治疗骨折 ( 简称 ∞ 系统) 提出治疗骨折新概念。①∞ 系统治疗原则 : 在有 限手术的配 台下 , 使复杂骨折转变为简单骨折 , 采用非超关节外固定使患
者早 期功能锻炼 。 一转变使 ( 这 3 0系统 由原始无 血疗法 向有
血疗法转 变。②∞ 系统 骨折 愈合 模式 : 在无 骨折侧 皮 之外
西医治疗骨折重视 解剖复位 , 圃可靠 的 内外 固定 。在 牢 复位方法上多采用 切开复位 . 固定多采 用坚强 内固定。近年
来非常强调保护骨 与软组织 的血供 , 痛功能锻炼 . 、 无 内 外固
定器械发展迅 速 擅长治 疗关 节 内骨折和 严重 的合并 有血 管、 经损 伤的骨折。 由于认识 的不断提高 , 神 片面强调坚强 内
固定和超关节 的 固定方法 已成 为过 去, 外 骨折 病的发生率 明
显下降
足局部生物力学需要而设计 的坚强 内固定。③无剖外科操 作 技术 的应用 , 以保护骨 折端及软组 织 的血运 。④ 肌肉及 骨折 部位 邻近关节早期 、 主动 、 无痛 的活动 , 以防止骨折病的发 生。
骨折的治疗原则PPT课件

b.石膏绷带固定的指征:
⑴. 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伤口未愈合之前 ⑵. 某些骨折小夹板难以固定 ⑶. 某些骨折内固定术后,辅助性外固定 ⑷. 畸形矫正后,矫形位置的维持,骨关节手术后的固定, 关节融合术后的固定 ⑸. 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的固定 ⑹. 韧带软组织,关节?损伤后的制动
c.石膏绷带固定的优缺点:
中西结合治疗骨折是:动静结合、筋膜并重、内 外兼治、医患合作。
(一)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面完整对合
2.功能复位:骨折未完全对合,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 功能无明显影响功能复位的标准是
⑴. 骨折无旋转、无分离
⑵. 缩短移位成人下肢不超过1cm,儿童无骨骺损 伤,下肢不能超过2cm
⑶. 成角移位,下肢可前后成角5-10º,不可侧方成 角、上肢、肱骨可稍有畸形,前臂双骨折要求解剖复位
⑷. 长骨干横形骨折对位不少于1/3,干骺端不少 于3/4
(二)复位方法:手法复位、切开复位
1. 手法复位:大多数骨折均可手法复位,获得满 意效果,手法轻柔,争取一次成功,粗暴手法、反 复复位,加重软组织损伤,影响骨折愈合。
手法复位的步骤:
⑴.解除疼痛:局麻、全麻
⑵.肌松弛位:麻醉可达到肌松弛,复位时肢体关 节也应在松弛位上
⒈早期阶段:骨折后1-2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消 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 但能行肌肉缩紧活动,身体其他关节可以活动。
⒉中期阶段:即骨折2周以后,因骨折肿胀已消退, 局部疼痛减轻,骨折处已纤维连接,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可 以活动。
⒊晚期阶段: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拆 除,要加强肌力、关节活动度的锻炼,可辅助物理治疗, 外用药物薰洗。
骨折的处理原则

骨折的处理原则
骨折的处理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抢救生命:对于严重骨折,如果伤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等严重症状,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伤者因失血过多或体温下降而导致休克。
2.处理伤口:对于暴露的伤口,应立即进行清洁和包扎,以防止感染。
如果有骨折端外露的情况,不要尝试将骨折端放回原处,以免加重伤者的痛苦和损伤。
3.简单固定骨折部位:在等待专业人员到场之前,可以使用木板、树枝、雨伞等作为夹板固定骨折处。
将夹板附在患肢的一侧,夹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毛巾或棉花,再用带子绑好,但不要绑得太紧。
这样可以减轻疼痛,防止骨折端进一步损伤神经和血管。
4.将伤者安全送到医院救治:在等待专业人员到场之前,应将伤者安全送到医院救治。
搬运伤者时,要几个人慢慢将伤者平移到木板上抬走,搬运时动作要轻、稳,不要震动和碰伤患肢。
5.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到医院后,医生会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如果骨折的情况不是很严重,可以采取石膏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
同时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使用接骨七厘片、仙灵骨葆胶囊等药物促进骨折部位愈合。
如果骨折的情况相对比较严重,出现了错位的情况,则需要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来治疗。
总之,对于骨折的处理,首先要保护好骨折部位,防止受到二次伤害。
然后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在等待专业人员到场之前,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等。
最后,将伤者安全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骨折治疗的四个基本原则

骨折治疗的四个基本原则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被破坏,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引起的。
骨折治疗的目标是恢复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以便患者能够恢复正常活动。
在骨折治疗过程中,有四个基本原则需要遵循,分别是稳定性、排除感染、恢复功能和预防并发症。
稳定性是骨折治疗的首要原则。
稳定性骨折指骨折部位的骨片能够保持相对静止,不会发生移位或错位。
稳定性的确保可以通过外固定物(如石膏、矫形器等)或内固定物(如钢板、钉子等)来实现。
外固定物适用于简单的骨折,可以通过固定骨折部位来确保稳定性。
而内固定物适用于复杂的骨折,可以通过手术将骨折部位的骨片固定在一起。
稳定性的确保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排除感染是骨折治疗的第二个基本原则。
骨折时,由于骨骼完整性的破坏,骨折部位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感染不仅会延缓骨折的愈合,还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骨髓炎或败血症。
因此,在治疗骨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并及时应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的发生。
对于已经感染的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清创或使用抗生素治疗。
恢复功能是骨折治疗的第三个基本原则。
骨折愈合后,患者通常会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
为了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是骨折治疗的第四个基本原则。
骨折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血栓形成、神经损伤等。
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预防措施。
例如,长时间卧床的患者需要进行肌肉活动,以避免血栓的形成;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术后复查,以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骨折治疗的四个基本原则是稳定性、排除感染、恢复功能和预防并发症。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医生可以更好地治疗骨折,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
骨折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和康复师的共同努力,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骨折处理原则

骨折处理原则
骨折是骨骼组织发生断裂的一种常见外伤,正确的处理和治疗对于恢复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骨折处理的原则如下:
1. 立即止血:如果出现骨折伴随出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避免进一步造成血管损伤和失血过多。
2. 固定骨折:骨折后必须及时采取固定措施,以保证断端的稳定性和正确位置,避免骨折的进一步恶化。
3. 控制疼痛:骨折通常伴随剧烈的疼痛,应及时采取止痛措施,如冷敷、局部按摩等,以减轻痛苦。
4. 炎症控制:骨折会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应及时使用抗炎药物或局部消炎药物,以减轻炎症反应。
5. 适当运动:在固定骨折的前提下,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肌肉的恢复,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导致骨折反复。
6. 科学饮食:骨折后需要注意营养均衡,特别是增加蛋白质和钙质的摄入,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以上就是骨折处理的原则,希望对于大家处理骨折时有所帮助。
如果骨折情况严重,建议及时就医。
- 1 -。
治疗原则方法粉碎性骨折

治疗原则方法粉碎性骨折
1.手术治疗:对于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常常是必需的。
手术可以通
过内固定术或外固定术来恢复骨折的稳定性。
内固定术通常使用金属钉、
钢板和螺钉等来稳定骨折部位,而外固定术则通过外部装置来固定骨折断端。
2.切口选择:选择切口时应尽量选择在骨折部位附近的肌肉间隙或皮
纹方向,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解剖重建:在手术过程中,应尽可能准确地解剖重建骨折部位。
这
包括对骨折断端进行准确的复位和固定,以及对骨折间接受损组织的修复。
4.多学科团队协作: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
骨科医生、放射科医生、麻醉学家和理疗师等的参与。
他们可以共同制定
治疗方案,并在术后的恢复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
5.术后康复护理:术后康复护理对于粉碎性骨折的恢复至关重要。
这
包括早期功能锻炼、康复训练和使用支具、矫形器等辅助器械帮助骨折部
位稳定。
6.疼痛管理:粉碎性骨折的手术常常会造成术后疼痛。
疼痛管理是治
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通过使用镇痛药物、冷热敷、物理疗法等来缓
解疼痛。
7.饮食与营养: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对于骨折愈合和恢复也起到重要作用。
患者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
生长。
总之,治疗粉碎性骨折的原则是早期手术治疗、准确复位和固定、多学科团队协作和术后康复护理。
这些方法的选择与患者的具体情况、骨折部位和类型等有关,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评估来确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治疗骨折四大原则
•
筋骨并重(重视软组织)
•
动静结合(倡导生物学理论)
•
内外兼治(促进骨折愈合)
•
医患合作(加强医患沟通与交流和谐关系)
CO治疗骨折的转变
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中药辩证论治、导引等 基础上引入外固定支架、有限手术的结合
中西结合治疗骨折技术
骨折的治疗方法
•
复位 ——是基础
•
内固定失败案例
内固定失败案例
内固定失败案例
内固定失败案例
中国接骨学——CO
• 传统中医治疗骨折历史悠久 •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夹缚固定 •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正骨五法 • 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八法
等等……
中国接骨学——CO
• 50年代起 传统治疗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中国接骨学) 主要成就:规范的正骨手法,小夹板固定术, 外固定支架等 代表人物:方先之、尚天裕、郭维淮等
CO治疗骨折的病例
患者吴某,女,68岁,右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8月余,一直感觉右前臂有疼痛 感,近20天疼痛加重,复查发现钢板断裂,骨折断端骨皮质不连,患者要求再次
手术治疗,门诊以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收住入院
CO治疗骨折的病例
内固定取出后,予三维外固定架加压维持外固定,并予中药活血化瘀及 三七接骨丸口服
脑力劳动,明显瘦弱
现代人为什么“爱”骨折
2.人口老龄化 →跌倒
3
20
2.5
16.1
14.89
2
13.25
2.22
2.02
1.77 1.5
1
17.5
18
2.5
16
14
12
10
8
6
人口 比例
4 0.5
2
0 2010
2013
2016
0 2020
我国60岁以上人口(亿)
老年人骨折发生率接近1/3,为此卫生部颁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 南》
缩、青枝、裂纹等; • 按骨折后就诊时间:新鲜性(伤后2周内,小儿除外),陈
旧性(2-3周后); • 按骨折断端的连续性分:完全性骨折、不完全骨折; • 按骨折周围软组织及脏器损伤程度:简单骨折、复杂骨折;
骨折的急救五原则
• 抢救生命(先血管、脏器,后骨折) • 处理伤口 • 简单固定 • 必要止痛 • 安全转运
固定 ——是骨折愈合的关键
•
功能锻炼 ——是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
药物内外治法、其他疗法 ——促进骨折愈合
复位的标准
• 解剖复位: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
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 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
• 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
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
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目录
1.骨折的流行病学 2.AO/BO/CO学派 3.CO的原则和方法 4.病案分享 5.创伤骨科的思考
骨折的流行病学
每1秒
1-2人受伤
每25秒
1人死亡
我国每年创伤患者约3000万,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80万,已 成为我国 第5位死亡因素
现代人为什么“爱”骨折
1.经济的发展
体力劳动,筋骨强壮
• 2、经坚强内固定的早期锻炼,发生内植物断裂或再骨折 现象较多。
• 3、不产生外骨痂的一期愈合并不牢固,往往在取出钢板 后再次骨折。
新AO原则
• AO新原则(2002年)
1、骨折的复位和固定以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 2、根据骨折及损伤的个体差异,采用内固定或夹板来稳 定; 3、通过细致的手法和轻柔的复位技术来保持骨和软组织的 血供; 4、局部及全身早期和安全的活动。
功能复位的标准
• ①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 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
,下肢缩短在2 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 ③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的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
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 • 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
2、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坚强固定可以使关节肌肉尽早进行 充分、主动 、无痛的活动。
AO原则
• AO的四大原则(1958)
• 1、骨折的解剖复位; • 2、骨折端间的加压、坚强内固定; • 3、无创技术; • 4、早期无痛性功能锻炼。
AO治疗引起的问题
• 1、为了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需广泛剥离,破坏了 周围血供,致骨折端疏松、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甚至发生 感染,无创操作实际难以做到。
120 113 70.8
2010
2013
2016
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亿平方米)
我国建筑事故上居高不下,多发伤、危重伤多
创伤骨折的三大学派
一、AO学派 —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 二、BO学派 —生物学固定 三、CO学派 —中国接骨学
AO→BO≈CO
AO学派
AO的目的:
1、通过骨折端的加压固定和解剖结构的重建,消除骨折局 部的微动,使骨折达到无骨痂性的一期愈合。
复位。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 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 前臂旋转功能。 • ④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 至少应对位3/4。
骨折的分类
• 按断端是否与外界相通:闭合性、开放性; • 按骨折线的形态:横行、斜行、螺旋形、粉碎性、嵌插、压
CO治疗骨折的病例
外固定架3个月后,患者复查X片
CO治疗骨折的病例
CO治疗骨折的病例
术 后 两 月 , 骨 折 断 端 有 吸 收
CO治疗骨折的病例
术 后 两 月 , 骨 折 断 端 清 晰 , 骨 不 连
BO学派
• 从AO BO 实现了骨折的坚强固定到生物学固定的
转变,是BO的核心。
• 微创技术(理念): 目的是尽最大可能保护骨折周围软组织。
(与CO的四大原则之一的筋骨并重相吻合)
治疗出现的问题
无论是AO还是BO,均存在内固定失败、 骨不连等临床问题。
据相关资料统计,美国每年发生的约 600万骨折患者中,约5%~10%发生骨折延迟 愈合或骨不连,我国发生率在10%以上。
现代人为什么“爱”骨折
3.交通的发展→交通伤
机动车2.4亿辆 机动车驾驶人2.6 亿
机动车2.9亿辆 机动车驾驶人3.6亿
机动车2.64亿辆 机动车驾驶人3 亿
机动我国车年增加1500万辆,驾驶人年增长2000万人 全世界每年道路交通受伤约5000万,死约160万
现代人为什么“爱”骨折
4.建筑业的发展→工地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