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依据
暖通专业设计标准(全)
暖通专业设计标准(全)一、设计基本原则1. 安全性:暖通专业设计应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避免因设计不当导致的火灾、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
2. 舒适性:充分考虑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噪音等因素,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 节能性: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节能减排的原则,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4. 可持续性: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经济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6. 合规性: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确保设计合规。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1. 空调系统设计(1)空调系统类型选择:根据建筑功能、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水冷式、风冷式、多联机等空调系统。
(2)空调负荷计算:准确计算空调冷热负荷,为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3)空调设备选型:根据计算负荷,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确保系统高效运行。
(4)空调管道设计:合理布置空调管道,减小管道阻力,降低能耗。
2. 通风系统设计(1)通风方式选择:根据建筑特点,选择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2)通风量计算: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计算通风量,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3)通风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满足通风需求。
(4)通风管道设计:合理布置通风管道,减小管道阻力,降低能耗。
3. 暖通设备安装设计(1)设备安装位置:充分考虑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等因素,合理确定设备安装位置。
(2)设备基础设计:根据设备重量、振动等因素,设计合适的设备基础。
(3)设备连接方式:确保设备连接牢固,减少振动和噪音。
(4)设备防护措施:针对不同环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1)控制策略:根据建筑需求,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
(2)控制系统选型:选择合适的控制系统,实现设备自动调节。
(3)控制界面设计:简洁、直观,便于操作。
(4)监控系统设计: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便于故障排查和维护。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篇一:暖通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第条为了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第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第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 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
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第条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
第条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
第条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
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第条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条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第条根据本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第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C;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不应低于15°C中作业不应低于12°C重作业不应低于10°C 注:①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暖通应该看那些规范
暖通应该看那些规范1.引言暖通是指供暖和通风系统,它在建筑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物的舒适性和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暖通系统的设计,因此,暖通规范的遵守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暖通有关的常用规范,以帮助人们了解建筑暖通系统的正确设计和操作。
2.国家标准在中国,国家标准是确定暖通系统设计和操作的基础。
以下是几个与暖通有关的重要国家标准:2.1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是指通过采取合理的设计措施减少建筑能源消耗的过程。
这些措施包括合理选择建筑材料、采用节能设备和系统,以及优化建筑的热工性能等。
GB 50189-2015《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中国的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标准,其中包含了关于暖通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参数。
2.2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736-2012《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中国的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和验收的规范标准。
该标准包含了暖通空调工程的施工和验收的详细要求,包括设备、管道、绝热、通风、空调系统等方面的规定。
2.3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9-2020《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规范》是中国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规范标准。
该标准详细说明了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要求,包括暖通系统的计算方法、设备选择、管道设计、绝热保温、通风系统设计等。
3.行业规范及标准除了国家标准之外,还有一些行业标准和规范对于暖通系统的设计和操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行业标准:3.1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736-2012之外,还有一些行业标准对于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和验收也有相关规定。
如《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规范》(GB/T 18883-2002)、《建筑工程空调净化施工验收规范》(GB 50446-2007)等。
3.2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规范除了GB 50379-2020之外,还有一些行业规范对于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建筑物暖通空调设计规范》(JGJ 134-2010)、《建筑物热技术条件及设计方法》(JGJ 26-2010)等。
暖通空调环境设计规范标准
暖通空调环境设计规范标准前言随着建筑设计的发展,人们对于室内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暖通空调环境设计的作用便是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因此,本文将从空调、通风、供暖等方面出发,对暖通空调环境设计规范标准进行探讨。
空调设计规范标准1. 设计选型原则:要结合场所性质、热负荷、机型等要素,确保系统的可行性、实用性与高效性。
2. 设计布置原则:要根据场所结构间隙、气流情况等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墙体热源、送回风的管道等。
3. 设计操作原则:要进行综合操作模拟,确保系统正常运转,性能优越且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4. 设计计算原则:要根据国家、地区制定的条例来计算技术指标,如供冷量、空调总能耗等。
5. 设计参数标准:要以国家和地方的技术标准为准,合理选定相关参数,如设计负载系数、送风温度等。
通风设计规范标准1. 设计参数标准:通风设计要根据场所的类型、面积、人数等要素,设定合理的通风换气参数。
2. 设计选型原则:要选用专业的通风换气设备,如送风机、排风机等,并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要求。
3. 设计布置原则:要按照场所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通风换气管道,保证通风换气的质量。
4. 设计防火原则:通风管道要符合防火要求,如增加防火隔板、隔离带等。
5. 设计计算原则:要根据规范标准来计算通风风量、排风量等参数,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和达到设计要求。
供暖设计规范标准1. 设计选型原则:选用合适的供暖设备,如热水、电、气体等,并根据场所的特点选定合适的供暖方式。
2. 设计参数标准:供暖设计要根据场所的面积、高度、人数等因素确定供暖的功率。
3. 设计布置原则:根据供暖设备的特点,设计合理的供暖管道布置方案,要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转。
4. 设计计算原则:按照规范标准来计算热负荷、供暖面积等参数,以确定供暖的能力和效率。
5. 设计防雷原则:供暖设备、管道等要防止雷击,如增加接地保护等。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暖通空调环境设计规范标准的介绍。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一般规定第2.1.1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空气调节: 一、对于高级民用建筑,当采用采暖通风达不到舒适性温湿度标准时;二、对于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暖通风达不到工艺对室内温湿度要求时.注:本条的"高级民用建筑",系指对室内温湿度、空气清洁程度和噪声标准等环境功能要求较严格,装备水平较高的建筑物,如国家级宾馆、会堂、剧院、图书馆、体育馆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上述各类重点建筑物。
第2.1.2条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空气调节房间的面积和散热、散湿设备。
当采用局部空气调节器或局部区域空气调节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全室性空气调节。
层高大于是10M的高大建筑物,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分层空气调节。
第2.1.3条室内保持正压的空气调节房间,其正压温度值不应大于50Pa(5mmH2O)。
第2.1.4条空气调节房间应尽量集中布置。
室内温度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气调节房间,宜相邻布置。
第2.1.5条空气调节房间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空气调节器的类别,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最大传热系数,不宜大于表2.1.5所规定的数值。
围护结构最大传热系数[W/(m².ºC)][Kcal/m².h.°c] 表2.5.1注:1:表中内寺和楼板的有关数值,仅适用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3ºC时.2: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时,尚应符合本规范第3.1.4条的规定.第2.1.6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基等于±0.5ºC时,其围护热情性指标,不宜小于表2.1.6的规定.围护结构最小热情性指标表2.1.6第2.1.7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的外墙、外墙朝向及其所在层次,应符合表2.1.7的要求。
外墙、外墙朝向及所在层次表2.1.7注:1: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0.5ºc的空气调节房间,宜布置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较大的空气调节房间之中,当布置在单层建筑物内时,宜设通风屋顶.2:本条和本规范第2.1.9条规定的"北向",适用于北纬23.5º以北的地区;北纬23.5º以南的地区,可相应地采用南向.第2.1.8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少,并应采取密封和遮阳措施。
暖通空调系统供暖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暖通空调系统供暖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供暖系统是暖通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规范是确保供暖系统能够高效、安全地提供温暖冬季环境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暖通空调系统供暖系统设计的规范要求,并对各项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一、系统设计前的必备工作在进行供暖系统设计前,应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1. 方案设计:根据建筑户型、面积及使用要求,制定供暖系统设计方案。
2. 暖通空调系统参数计算:包括建筑热负荷、室内外温差、供暖负荷等参数的计算与确定。
3. 设备选择:根据方案和计算结果,选择适合的供暖设备,如锅炉、辅助设备等。
4. 材料选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可靠的供暖管材、阀门等材料。
二、供暖系统设计的主要要求1. 温度控制:供暖系统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精确控制室内温度,确保室温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2. 运行安全:供暖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机制,如过热保护、过载保护等,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3. 系统稳定:供暖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不受外界影响。
4. 节能环保:供暖系统的设计应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尽量减少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5. 易于维护:供暖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维护保养的便捷性,以方便后期的维护工作。
三、供暖系统设计的具体要求1. 确定供暖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和建筑条件,确定供暖方式,如水暖系统、电暖系统等。
2. 确定管道布局:根据建筑结构和热负荷要求,合理确定供暖管道的布局,并确保管道的坡度和防冻措施。
3. 确定热源设备:根据热负荷计算结果,选择适合的热源设备,并确保其能够满足供暖系统的需求。
4. 设计阀门系统:在供暖系统中设置适当的阀门,以实现不同区域的温度控制和供水平衡。
5. 设计散热体系: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散热器、暖风机等散热设备,并合理布置散热器的位置,以充分利用室内热能。
6. 考虑夏季空调:供暖系统的设计应兼顾夏季空调需求,如可以通过适当的改造或设置换热器等,实现供冷和供暖的转换。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物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的要求。
本文将从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设备的选用、管道布置和材料选用等方面介绍1000字的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1. 系统可靠性原则:确保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可靠,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和维修次数。
2. 能源节约原则:通过合理配置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系统的能耗效率。
3. 室内舒适度原则: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用户的需求,保证室内温湿度、洁净度等参数的合理范围,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4. 环境保护原则:选用环保的材料和设备,减少系统对环境的污染。
主要设备的选用要求如下:1. 空调主机: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面积和冷暖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空调主机,确保其制冷、制热、通风和湿度调节等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2. 风管和末端设备:根据系统布置和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风管和末端设备,确保其风速、压力损失和噪声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3. 水系统设备: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水系统设备,包括水泵、冷却塔、水箱和水处理设备等,确保水系统的流量、压力和水质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管道布置和材料选用要求如下:1. 管道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合理布置暖通空调系统的管道,尽量减少管道的长度和弯头数量,确保气流和水流的畅通。
2. 管道材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管道材料,如钢管、铜管和塑料管等,确保其机械强度、耐压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3. 绝热材料:在暖通空调系统的管道和设备上使用绝热材料,如玻璃棉和橡塑复合材料等,确保系统的热损失和冷凝水的防止。
此外,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性:确保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安全,包括防止火灾和电气事故等。
2. 经济性: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建设、运行和维修成本,降低系统的投资和运营费用。
3. 可维护性: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考虑到系统的维护和保养要求,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改造。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1.设计依据: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建筑法规、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确保设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空调系统的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面积、人流量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空调系统类型和设备容量。
同时考虑能源利用率、环境影响,提出节能设计方案。
3.温度控制: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人员活动特点,确定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范围,并设置合理的温度调节设备。
4.新风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人员活动特点,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并通过通风系统控制室内空气的流动和质量。
5.空调风管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空调系统的需求,设计合理的风管布置方案,确保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和均匀分布。
6.设备选型与布置:选择符合建筑物需求的空调设备,并合理布置在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维护。
7.暖通水工程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供水、排水系统的需求,设计合理的水源供应及排水系统,确保供水和排水的安全和可靠。
8.防火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火灾风险等级,确定合理的防火设施和措施,如烟雾探测器、防火阀等。
9.保温设计:根据建筑物的节能要求和保温材料的性能,设计合理的保温层和工艺。
10.设备安装与调试: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标准,合理安装、调试和运行空调设备。
11.维护与保养: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和保养措施,确保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主要涉及热力、空气调节、水工程、给排水、保温、防火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这些规范的遵守和执行,可以保证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度、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同时也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暖通空调规范(1)
窗墙面积比
建筑物窗墙面积比应按国家现行节能设计 标准规定执行。 窗墙面积比:是指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 面单元面积的比值。 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 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 面积不包括地面、楼梯间隔墙及户门面积。
暖通空调规范(1)
竖向分区
建筑物热水供暖系统应按系统内最低承受 压力设备的工作压力及水力平衡要求进行 竖向分区,高度超过50m,宜竖向分区设置。 目的:防止超压和垂直失调。
暖通空调规范(1)
规范制定宗旨
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暖通空调规范(1)
相关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暖通空调规范(1)
相关规范
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采暖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采暖一般规定
严寒、寒冷地区设置供暖的公共建筑,在非使 用的时间内,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0℃以上; 如利用房间蓄热量不能满足要求,应设置值班 采暖,保证室内温度5℃。目的是防止水管及 用水设备冻结。 值班供暖-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 为使建筑物保证最低室温要求而设置的采暖。 居住建筑集中供暖应按连续供暖设计。(新增)
暖通空调规范(1)
热负荷
朝向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向:0~10%; 东、西:-5%; 东南、西南:-10%~-15%; 南向:-15%~30%。 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 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10%~0%, 东西可不修正。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目前,家用中央空调有如下四种基本方式:1、分体多联机空调系统2、水源热泵空调系统3、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加风机盘管空调系统4、分体式风管机空调系统为配合我院“住宅设计导则”的编制,加强设计质量管理,提高住宅设计质量,特编制本导则,望暖通专业设计同志在试行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资料,并反馈我总工办,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本导则,精益求精,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在编制过程中征求周姜象,顾锡等同志的意见,并承蒙吴有筹高工的审阅,在此表示感谢。
家庭中央空调设计导则1 总则1.0.1 为保证家用(商用)中央空调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卫生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和上海市的夏热冬冷地区的各类住宅建筑,以舒适性要求为主,制冷量在7~80KW 的家庭中央空调的设计。
1.0.3 空调设计时,除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家用(商用)中央空调用于住宅建筑和一般公共建筑,制冷量在7-80KW 范围内,带集中冷热源的舒适性空调系统。
2.0.2 空调风系统空气经冷热、过滤等处理的送回风系统。
3 设计参数3.1 室外气象参数室外气象参数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2001 版)附录表和《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采用。
3.2 室内空气质量3.2.1 冬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温度18~22C ;室内工作区风速〈0.4m/s;新风换气次数1.0次/h ;3.2.2 夏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温度24~26C ;相对湿度〈65% ;室内工作区风速〈0.5m/s;新风换气次数1.0次/h3.2.3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应小于0.15mg/m33.2.4 通风与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传至主要房间的噪声级应小于46db(A)。
4 空调设计4.1 负荷计算4.1.1 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法估算确定。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物内部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它包括了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使用情况、环境条件等方面的考虑,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的舒适性,提供健康、安全、节能和环保的建筑环境。
以下是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设计依据和标准:1.国家相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2.地方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3.国际暖通空调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二、设计原则和要求:1.健康与安全: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预防和控制室内污染物的产生和传播。
2.舒适性: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使人员在室内工作、生活舒适。
3.省能节能:采用高效的暖通空调设备和系统,减少能耗并优化系统性能。
4.环保: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可持续性:考虑建筑物的整体能源利用策略,提供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1.建筑物的热工性能和气候条件分析。
2.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和提供途径。
3.冷热负荷的计算和系统选择。
4.空调系统的布局和管线设计。
5.通风系统的设计参数和管道布局。
6.节能技术和措施的应用。
7.设备与系统的选型和配置。
8.控制与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设置。
9.消防、安全与防火设计的考虑。
10.安装、验收和维护的规定。
四、设计评估和验证:1.使用建筑模拟软件进行系统的一次性评估。
2.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和检测。
3.建筑物的能耗监控和数据分析。
4.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情况监测和评估。
总之,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舒适性、节能性和环保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需求,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建筑物的使用者提供优质的室内环境。
暖通空调设计必备规范图集
一、采暖工程设计:又分室内、室外和热交换站;二、空调工程设计:主要分舒适性空调和洁净(工艺性)空调;三、通风防排烟工程设计;四、冷库设计。
所需资料一、设计规范标准;二、设计手册及其他资料;三、施工规范;四、图集;五、制图标准;六、产品样本。
设计规范标准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暖通部分);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6(暖通部分);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7、《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8、《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9、《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1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13);12、《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10)。
二、设计手册及其他资料1、《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陆耀庆);2、《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赵荣义、钱以明、范存养、赵荣之);3、《简明通风设计手册》(孙一坚);4、《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一一暖通空调・动力》(2007 年版);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一一暖通空调・动力》(2009 年版);7、教材等。
三、施工规范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 50738-2011)四、图集1、《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通风与空调工程》(91SB6-1)(2005年版);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暖气工程》(91SB1-1)(2005 年版);3、《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制冷工程》(91SB7-1)(2005 年版);4、《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热力站工程》(91SB9-1)(2005年版);5、《风管支吊架》(03K132);6、《离心式水泵安装》(03K202);7、《建筑防排烟及暖通空调防火设计》(07K103-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 条文说明制定说明《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1月21日以第1270号公告批准、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1 总则 1(0(1 规范宗旨。
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是基本建设领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障工作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持续消耗能源,如何通过合理选择系统与优化设计使其能耗降低,对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目标和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作用巨大。
1(0(2 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其中包括居住建筑、办公建筑、科教建筑、医疗卫生建筑、交通邮电建筑、文体集会建筑和其他公共建筑等。
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其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均应符合本规范各相关规定。
民用建筑空调系统包括舒适性空调系统和工艺性空调系统两种。
舒适性空调系统指以室内人员为服务对象,目的是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或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的空调系统。
工艺性空调系统指以满足工艺要求为主,室内人员舒适感为辅的空调系统。
本规范不适用于有特殊用途、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是针对某些特殊要求、特殊作法或特殊防护而言的(并不意味着本规范的全部内容都不适用于这些建筑物的设计,一些通用性的条文,应参照执行。
有特殊要求的设计,应执行国家相关的设计规范, 1(0(3 设计方案确定原则和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的选择要求。
暖通空调专业规范
暖通空调专业规范及设计手册一、规范、规程、标准类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6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7.《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8.《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9.《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1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13.《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 142-2004)14.《水源热泵设计规范》(GB 50176-93)1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005)16.《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17.《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01)18.《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19.《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20.《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JGJ 129-2000)2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2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1997)2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85)(1988年版)2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1990)2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2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2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2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29.《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3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3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33.《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92)34.《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 34-2002)3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36.《组合式空调机组》(GB/T 4294-1993)37.《柜式风机盘管机组》(JB/T 9066-1999)38.《风机盘管》(GB/T 19232-2003)39.《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噪声限值》(GB/T 13326-1991)40.《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7-2004)41.《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6-2004)42.《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2021.3-2004)43.《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GB 18361-2001)44.《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 18362-2001)45.《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GB/T 18431-2001)46.《水源热泵机组》(GB/T 19409-2003)47.《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T 19761-2005)48.《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T 19762-2005)49.《离心式除尘器》(GB/T 9054-2000)50.《回转反吹类袋式除尘器》(GB/T 8533-1997)51.《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GB/T 8532-1997)52.《内滤分室反吹类袋式除尘器》(GB/T 8534-1997)53.《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 173-2009)54.《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JGJ 158-2008)55.《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 174-2010)56.《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472-2008)5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58.《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4500-2009)59.《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1454-2008)二、设计手册类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分册(2003)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分册(2007)3.陆耀庆主编.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孙一坚主编.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风道设计原则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风道设计原则暖通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重要的设备之一,而风道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原则也是安装工程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暖通空调安装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风道设计原则,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一、风道设计的整体原则1. 空气流动顺畅:风道应设计成光滑的内表面,避免棱角和不规则形状,以减少空气阻力和噪音。
2. 正确的风速:根据不同的房间类型和用途,确定适当的风速,以确保良好的空气分布和室内舒适度。
3. 风道布局合理:合理布置风道系统,确保空气均匀分布到每个房间,避免死角和短路现象的发生。
二、风道设计中的尺寸要求1. 风道截面尺寸:根据空调系统的需求和空气流量计算,确定风道的截面尺寸。
通常采用矩形或圆形截面,截面面积应能满足相应的空气流量要求。
2. 风道长度:在设计过程中,风道的长度应尽量缩短,以减小空气阻力和能源损失。
3. 高度限制:根据不同的安装场所和建筑结构,风道的高度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安全和可靠。
三、风道材料选择1. 抗菌材料:室内空气质量是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选择具有抗菌性能的风道材料,可以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2. 绝缘材料:风道系统中的绝缘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以减少能量损失和热桥效应。
3. 阻燃性能:考虑到风道系统的安全性,选择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材料,以减少火灾风险。
四、风道连接和密封1. 连接方式:风道的连接方式应采用密封严密的方法,避免漏风和气密性差造成的能量和负压损失。
2. 密封材料:使用高质量的密封材料,如橡胶条、密封胶等,确保风道系统的密封性能。
3. 管道支架:风道连接处应使用合适的支架和固定装置,确保连接牢固稳定,避免风道变形和松动。
五、风道系统的附属设施1. 清洁和维护通道:风道系统应设计有相应的清洁和维护通道,以便定期清理和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工作的便利性。
2. 风口和排气口:在系统设计中,合理选择和安装风口和排气口,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和流动。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依据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依据1. 引言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物中一个重要的能源消耗系统,对建筑物的舒适性、空气质量和能源消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系统的设计有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并满足用户的需求,本文将介绍暖通空调设计的规范依据。
2. 设计准则2.1 室内设计温度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环境条件,确定室内设计温度。
一般来说,住宅的室内设计温度为20-24摄氏度,办公室为22-26摄氏度,商业空间为20-25摄氏度。
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需求合理确定室内设计温度。
2.2 冷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面积、朝向、外墙结构、窗户面积等因素进行冷负荷计算。
合理的冷负荷计算可以确保设备的规格正确,并避免能源的浪费。
冷负荷计算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用途确定。
2.3 通风换气量计算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场所和使用人数,计算合理的通风换气量。
通风换气量的计算应考虑到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室内外温差、室内外湿度差等因素。
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2.4 空调系统选择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冷负荷计算结果,选择适当的空调系统。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用途和能源消耗要求,选择中央空调、分体空调、风管空调等系统。
选择空调系统时,应考虑能源效率、运行稳定性、维护便利性等因素。
3. 设备要求3.1 空调主机空调主机应具有足够的制冷/制热能力,以满足建筑物的冷负荷需求。
同时,空调主机应具备节能、环保、噪音低等特点。
选用空调主机时,应参考国家能效标准和相关规范。
3.2 风机盘管风机盘管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传递冷热空气。
风机盘管应具备良好的传热性能、流体阻力小、噪声低等特点。
根据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风机盘管。
3.3 配管和阀门配管和阀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材料和型号。
配管应具备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密封性能。
阀门应具备良好的调节性能和操作便利性,以实现对空调系统的精确控制。
3.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空调系统中的关键部分,用于控制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GB50019-2015强制性条文
5.5.2 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严禁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和 仓库。
新增条文。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规定:甲、乙类厂房不得采用明火供暖。由于甲、乙类 厂房或存储场所内有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而一般燃 气红外线辐射供暖加热器表面温度均较高,从安全角度 考虑,严禁在甲、乙类火灾危险环境中采用。
现行行业规范
1机械工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JBJ10-96 2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T 5165-2002 3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5035-2004T 4合成纤维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H3042-2007T 5煤炭工业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50466-2008 6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HGT 20698-2009 7水利水电工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L 490-2010 8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HT3004-2011
GB50019-2015内容
共分13章和11个附录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室内外设计计算 参数、供暖、通风、除尘与有害气体净化 、空气调节、冷源与热源、矿井空气调节 、监测与控制、消声与隔振、绝热与防腐 等。
GB50019-2015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5供暖 6通风 7除尘与有害气体净化 8空气调节 9冷源与热源 10矿井空气调节 11监测与控制 12消声与隔振 13绝热与防腐
原《采暖通风与 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同时废止 。
6.3.10、 6.4.7、 6.9.2、 6.9.3、 6.9.9、 6.9.12、 6.9.13、6.9.15、6.9.19、6.9.30、8.5.6、 9.1.2、 9.4.4 (4 ) 、 9.7.12、 9.11.3、 10.2.12、 11.2.11、11.6.7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同时废止 。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 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5 年 5 月 11 日
暖通设计说明【整编】
暖通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版)(三)《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四)《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五)《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55015-2021(六)《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七)《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455-2019)(八)《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16)(九)《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十)《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十一)《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GB55002-2021二、工程概况略三、设计范围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四、室内外主要设计计算参数(一)室外设计参数(福建省宁德市)(二)空调室内设计参数(三)通风设计参数五、空调系统1、冷热源:本项目1#楼培训中心、检修生活服务中心,冷负荷3000kw,冷指标150W/m2,热负荷2600kw,热指标130W/m2;2#楼公众沟通中心,冷负荷450kw,冷指标280W/m2,热负荷380kw,热指标220W/m2;3#楼多功能厅冷负荷200kw,冷指标300W/m2,采用风冷模块冷热水机组,机组放置于室外绿化地带。
4#、5#、6#楼专家楼单栋冷负荷50kw,冷指标180W/m2,热负荷40kw,热指标150W/m2,采用多联机系统,室外机放置于室外绿化地带。
其他室内发热量较大或有室温要求的设备用房及其控制室、电梯机房等另设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或分体式空调器。
冷源在室外,采用直埋敷设。
管道材质详见第十项,风管材质及保温、防腐。
2、空调水系统:空调冷热水系统采用闭式机械循环,竖向管道采用二管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4 通风与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传至主要房间的噪声级应小于46db(A)。
4 空调设计
4.1 负荷计算
4.1.1 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法估算确定。
(1) 冬季采暖负荷指标为:单层住宅80~105W/m2多层及高层住宅45~70W/m2
1、外机装机容量≤2KW的为3m。
2、外机装机容量≤5KW的为4m。
3、外机装机容量≤10KW的为5m。
4、外机装机容量≤30KW的为6m。
5.3.4 外墙面上的空调冷凝水管应有组织排放。
5.3.5 冷凝水水平管应〉0.5%的顺坡。
5.3.6 空调冷凝水管应采用间接排水方式。当凝水盘处于机组负压区时,凝水口接管处必须设置存水弯。
表4.3.6回风口风速选择表
回风口位置
吸风速度m/s
房间上部
4~5
房间下部
不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方
3~4
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方
1.5~2.0
用于走廊回风时
1.0~1.5
5设备、管道与布置
5.1 一般规定
5.1.1 设备及管道材料的选择与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条例和当地地方标准的规定。
6.2.2 非闭孔性保温材料外表面应设隔气层和保护层。
5.3.1 家庭中央空调的外机必须放置在通风良好,安全可靠的地方,严禁采用钢支架和膨胀螺栓挂装在墙上。
5.3.2 对靠近道路的建筑物安装的空调外机,其托板底面距地高度不得低于2.5m。
5.3.3 室外机的出风口严禁朝向邻方的门窗,其安装位置距相邻方卧室门窗不得小于下列水平距离。
3.2 室内空气质量
3.2.1 冬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温度18~22℃;室内工作区风速〈0.4m/s; 新风换气次数1.0次/h ;
3.2.2 夏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温度 24~26℃ ; 相对湿度〈65% ; 室内工作区风速〈0.5m/s;新风换气次数1.0次/h
4.2.7.2 在建筑净空允许的条件下,宜设双风道系统,当净空不高,选用双风道有困难时,应注意回风畅通,尽可能按上送上回的通风方式布置。
4.2.7.3 空调系统不宜太大,一个风管机管3~4房间较合适。
4.2.7.4 风管采用复合玻纤风管为宜,风管内风送不宜太大,控制在2~4m/s为宜,风口风速控制在0.8~1.6m/s为宜。〉4m的高大厅室,顶送风口风速需验算射流状况。
4.3.3 空调的夏季送风温差不宜大于10℃
4.3.4 房间空调空气循环次数不宜小于5次/h。
4.3.5 送风口风速应根据送风射程,送风方式、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室内允许噪声和风速标准等因素确定。对有消声要求的场所风速按下表选取:
表4.3.5风速选择表(m/s)
室内允许噪声DB(A) 主风管内风速 支风管风速 出风口风速(散流器后)
6 防腐与保温
6.1 防腐
6.1.1 所有非镀锌铁件,均须除锈后刷防锈漆二度,非保温件外表面刷调和色漆二度。
6.1.2 管道支吊架处必须采用浸渍沥青防腐木垫。
6.2 保温
6.2.1 空调送风管,回风管、冷、热水供回水管,制冷剂管道、凝水管、膨胀水箱、储热(冷)水箱、热交换器、电加热器等的有冷、热损失或有结露可能的设备,材料和部件均需做绝热保温。
4.2.5.6 新风系统宜采用铝合金显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4.2.5.7 对于水环式水源热泵系统的冷却塔宜选用闭式冷却塔或开式冷却塔加板式热交换器和水过滤器。
4.2.5.8 系统辅助加热设备宜优先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城市热网供热,冷却塔应选用阻燃型冷却塔,冷却塔应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烟囱,避免飘水和噪声污染环境。当太阳能加热不够时,宜采用锅炉加热或电加热,并配有适当的自动控制,当水温≤14℃时,即启动电加热或锅炉加热,以节约运行开支。
4.2.4.4 设计多联机空调系统时应遵循我院编制的暖通设计统一技术要求《一拖多空调系统设计》(2002年总工办)的规定。
4.2.4.5 当制冷剂采用R410A时,其管壁厚度应按产品要求,适当加厚。
4.2.4.6 新风系统宜采用铝合金的显热回收的新风换气机。
4.2.5 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
目前,家用中央空调有如下四种基本方式:
1、分体多联机空调系统
2、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3、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加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4、分体式风管机空调系统。
为配合我院“住宅设计导则”的编制,加强设计质量管理,提高住宅设计质量,特编制本导则,望暖通专业设计同志在试行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资料,并反馈我总工办,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本导则,精益求精,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在编制过程中征求周姜象,顾锡等同志的意见,并承蒙吴有筹高工的审阅,在此表示感谢。
4.2.5.1 适用于大中型住宅小区,高层公寓和大型别墅区。
4.2.5.1.1 选择机组时应对设计状况(包括干湿球温度和进出水温度)的制冷量和制热量进行修正。
4.2.5.1.2 根据冷负荷和冷却水温差(5℃)计算确定水源热泵系统的循环水量,并考虑同时使用系数,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可按下列情况选取:
(2) 夏季空调负荷指标为:80~90W/m2 ,在初步设计阶段,可采用分项简化计算,分项内容包括围护结构、人员、设备、灯光、食物和新风, 其中围护结构负荷可按经验指标估算,也可按《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表5.0.5中的限值套用;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均应对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逐时冷负荷计算,并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2001版)中5.2.13条规定。
4.1.2 每个房间的空调末端设备选择时,必须考虑邻室不空调时的内隔断形成的负荷。
4.1.3 在选择冷热源时,总冷热负荷不应包括内隔断形成的冷热负荷。
4.1.4 在一般情况下,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空调冷负荷均大于冬季热负荷。因此,冬季热负荷可采用夏季冷负荷乘上经验系数而定,经验系数一般以0.5~0.7选取。
25~35 ≤2 ≤1.6 ≤0.8
≤40 ≤3 ≤2.4 ≤1.2
≤45 ≤4 ≤3.2 ≤1.6
≤50 ≤5 ≤4 ≤2
≤55 ≤6 ≤4.8 ≤2.4
≤60 ≤7 ≤5.6 ≤2.8
4.3.6 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或人员长期逗留地点,可采用集中回风或走道回风,但断面风速,不应大于0.5m/s。
4.2.7.5 新风量应满足1~1.5次换气要求。
4.3 空气处理与分布
4.3.1 空调系统的新风和回风应经过滤处理。
4.3.2 室内空气分布宜采用上送上回方式,当采用侧送时,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的同一侧下方。人应处在气流的回流中,室内气流布置应均匀系统水力计算决定,对于大中型系统应设备用泵,小系统可以不设备用泵。
4.2.5.10 水管系统宜按同程设置,当采用异程系统时,各支管路应设流量平衡阀。干管水流速宜≤1.2m/s,支管水流速宜为0.6m/s左右。水管系统应有≥0.3%的坡度。最高处设排气最低处设泄水装置,室内水管不做保温。封闭水系统应设膨胀水箱。
4.2.5.11 当室内需设风管时,风管宜选用覆面为铝箔的复合玻纤风管,管内风速2~4m/s为宜,送回风口风速宜控制在0.8~1.6m/s
4.2.6 采用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和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2.6.1 风冷热泵的制冷效率应大于2.8。
4.2.6.2 风冷热泵机组必须振动小,噪音低,并要注意减振和隔声,尽可能远离卧室。
4.2.5.3 当采用地下水时,必须遵循当地政府允许,并要注意回灌,保护地下水水质不被污染。
4.2.5.4 当采用江河湖海之水时,必须对水质进行处理,保证空调系统及设备的运行安全。
4.2.5.5 水源热泵机组应加强防振,隔声处理,对于隔声要求较高的房间应选用分体式水源热泵机组。以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的有关规定。
4.2.4.1 同一系统中,需同时供冷和供热时,应选择带有热回收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4.2.4.2 制冷剂管道另件配置,系统控制设备的选择,系统施工安装及质量验收,均应符合厂家的技术要求。
4.2.4.3 在有强裂振动的房屋和有地震地区的住宅不宜采用分体多联机空调系统,当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时,必须将系统安装牢固和采取可靠的防振措施。当制冷剂管道穿变形缝时必须设伸缩装置。
5.2 设备材料选择
5.2.1 优先选用环保、节能空调产品
5.2.2 风管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当采用复合材料风管时,其覆面材料应为难燃B1级。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5.2.3 矩形风管的宽高比不宜大于4:1。
5.2.4 冷凝水管宜采用U-PVC塑料管。
5.3 设备管道布置
4.2.6.3 风冷热泵机组宜自带水泵。
4.2.6.4 风冷热泵机组应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当设在室内或阳台时,排风口应增设弯管罩,以使排风和进风不致短路,并要求产品能 有50Pa~100Pa的排风余压。
4.2.6.5 风冷热泵的供电宜用220V,50HZ。
4.2.6.6 室内机选择要密切配合装饰工程,并满足室内合理的气流组织,避免强烈的吹风感,并要注意选择低噪声的风机盘管。当选用带风管的风机盘管时,应注意室内净空的要求并满足室内良好的气流组织,风管内风速2~4m/s为宜,风管宜采用覆面为铝箔玻纤复合风管,送风口风速控制在0.8~1.6m/s之间。
4.2 系统设计
4.2.1 每个住户必须单独系统,独立计量,独立控制。
4.2.2 家庭中央空调系统必须设有新风。新风量为1次/h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