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3张PPT)
“开满”和“亭亭”写出花开得很精神抖擞的样子,富有生命力。
②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繁密”写出了雨下得急,“攲斜”写出了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怜的样 子。
品味诗意
③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 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荷叶为保护红莲而显示的勇敢坚强的 精神,也让人感到在荷叶的保护下,红莲安全了。
语言活泼、口语化
典雅和书面化
人物形象 可亲可敬 沉静、美丽、慈爱的母亲 呵护心灵、保护孩子的母亲
仿写抒怀
示例:
• 母亲,如果我是幼苗,你就是春雨,用母爱浇灌我成长。
• 母亲,如果我是
,你就是
, 。
• 母亲,如果我是
,你就是
, 。
作业布置
1、朗读泰戈尔的《榕树》和冰心的《笑》给你的 同学听。
2、试着写一段清新雅致的文字。(绘景、记叙均 可,字数不限。)
读懂意象
➢ 思考:为什么要用两种植物来展现母爱的主题?这两种 植物有何深意?
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朵,纯洁美丽。诗人借金色花表
金色花 达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以金色花象征着美丽、圣洁的母
子之爱。
荷叶
“荷叶”象征着母亲的深爱,《荷叶•母亲》通过写雨打红 莲、荷叶护莲的眼前之景联想到了母亲对“我”的庇护,表 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
朗读课文
➢ 听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诗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节奏来朗读比较合适?标
画朗读符号,在自己认为必要的地方写上朗读提示语,然后朗读课文。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视 频
朗读课文
➢ 这首诗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节奏来朗读比较合适?
这首诗朗读的语速应“舒缓”,以“喜悦、欢快、温馨、深 情”的语气来读更合适,对应的关键词句有“笑嘻嘻地”“ 在新叶上跳舞”“悄悄地开放花瓣儿”“我便要投我的小小 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我不告诉你,妈妈”等。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29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29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散文诗二首
什么是散文诗?
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 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 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散文诗特点
篇幅短小; 生动形象、蕴含哲理;
具有浓郁的诗意。
金色花
散文诗
泰戈尔
学习目标
1.读准“祷告”“嗅”等字音;认识“沐浴”“罗摩衍 那”“花瓣”等生字;理解“匿笑”的词义。
表达出孩子的淘气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机要说灵的、话撒了娇。、调 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对话作者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 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进行想象,描绘了儿童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了儿 童对母亲的爱和依恋,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 的美好与圣洁。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训练朗读语气和节奏技巧,通过朗读

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3.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借物抒情。(难
点) 4.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浓浓的母子情。
生生对话(预习检测)
1.根据词义写出相关词语。
① 闻(气味) 嗅 ② 偷偷地笑 匿笑 ③ 。向神祈求保佑 祷告

生生对话(预习检测)
生生对话(预习检测)
1.根据词义写出相关词语。
(1) 花开的好预兆 花瑞
(2) 心情不畅快 烦闷
(3) 荷花的别称,这里指红莲含苞未放。 菡萏
(4)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比喻事物在某
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徘徊
例句:我在门口徘徊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进去了。 (5) 倾斜,歪斜。 攲斜
师生对话—品析语言
体会下列语句蕴表含现的出孩思子想的感调情皮、。得意、骄傲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5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5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评和责问之意。 嗔怒的语气
原文中“我”是以调皮、撒娇的语气说话 的,删去称呼后,语气变得冷淡和不耐烦。
任务三:对比阅读,探究手法
两首散文诗同中有异,请每组从下面四个角度中 任选两个,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角度一:联想与想象 比较角度二:视角与口吻 比较角度三:象征和比喻 比较角度四:语言风格
思考: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 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请说说纸船象征什么。
纸船象征“我”对母亲的思念。
深沉、庄重、
同他背上的加起来, 担当
就是整个世界
母亲啊!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心中的雨
《荷叶 母亲》 点来了,除了你,谁
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 的荫蔽?
舒缓、愉悦、 赞美、感激
感情基调低沉内 敛时,语气是沉 重的,朗读时应 放慢速度;感情 基调欢快愉悦时, 语气是昂扬的, 语速可以适当加 快。感情基调的 确定与朗读的设 计,都应考虑文 章的情感表达。
主题
文章
领悟的契机
回馈的方式
《秋天的怀念》 母亲病逝,临终遗言 改变自己的状态来报答母亲
母爱
《散步》 《金色花》
母亲年老身弱,逐渐衰 老
陪伴、顺从、孝顺母亲
1 变作金色花来观察母亲 2 悄悄的陪伴、依恋母亲
《荷叶 母亲》 3 看到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4 赞美、感激母亲
任务二:朗读诗歌 品味诗意
找出《荷叶 母亲》的文眼,根据文眼确 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再探讨文章的感情基调 和朗读的语气、语调之间的关联
问题: (1)荷叶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2)文章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
有关的往事? (3)作者为什么写风雨中的红莲? (4)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心中的
雨点”指的是什么?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其实就是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法:借物喻人、借物抒情。
任务三:自主阅读,感悟诗情——《荷叶·母亲》
第3段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表明“我”家对莲花有深厚的感情,借祖 父的话暗示“我”与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写 “我”惦记雨中的莲花,以花喻人,进而为揭 示主题埋下伏笔。
任务四:对比阅读,感知文体
➢ 我在阅读中看到了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和一位慈祥爱读书的妈妈。 ➢ 我在阅读中看到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和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 我在阅读中看到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和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 我在阅读中看到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和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总结:这是一个天真、活泼、顽皮、爱撒娇、爱妈妈的孩子; 这是一位沉静、美丽、慈爱、智慧的妈妈。
感情基调 低沉 不安 担忧 感动
任务三:自主阅读,感悟诗情——《荷叶·母亲》
由此看来,作者的情思主要为这红莲的遭遇变化而变化,那么可否把 散文诗的题目改为《荷叶·红莲》?为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请简要阐述。 不可以。作者看到雨中的荷叶不顾风雨的打击,毅然主动地向红莲
倾侧并覆盖它,不离不弃,就像勇敢慈怜的母亲关怀困境中的子女,作 者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并由此表达了对如荷叶般的母亲的由衷赞美 和歌颂。
活泼、口语化
典雅、书面化
人物形象
都表现了母 亲的形象
母亲的形象非常具体 、鲜活,而且有着鲜 明的印度文化特色
母亲未正面出场,只 是用荷叶覆盖红莲象 征母亲对儿女的庇护
任务四:对比阅读,感知文体
总结散文诗的特点。
散文诗
概念 内容 形式
兼有散文与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有诗的情绪和幻想,像诗歌一样精粹、凝练 。篇幅短小,以散文的形式呈现,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 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散文诗二首》ppt课件

《散文诗二首》ppt课件

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
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
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作者: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 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 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 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 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 为“诗圣”。代表作有《新月集》 和《飞鸟集》等,爱、欢乐、光 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指作者借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 来抒发感情 、表达思想的写作手法。
荷叶护莲 以物喻人:
母亲呵护孩子
是一种比较通俗的写作手法。它构思的着眼 点就是由物及人,即在对某种事物进行描述之后, 引起对某一类人的评价。
冰心母亲
冰心的母亲名叫杨福慈。1871年,杨福慈出生在福建一家世代为学官的书香 门第。长女冰心降临人间,随后,冰心的三个弟弟接踵而来,组成了一个温 馨和睦的小家庭。在冰心的眼里,母亲又是一位极为温柔娴静女性。她从不 打骂孩子,总是用温言软语劝说孩子,用讲故事的方法启发孩子。冰心是这 个家庭唯一的女儿,母亲更视她为掌上明珠。母女俩常常依偎在一起,悄悄 地说着知心话。 有时候母亲想和女儿亲近,就故意凝神不动。在一旁玩耍的小冰心了现了, 总会像小鸟依人般飞入母亲的怀里。这一幕母女亲爱图,冰心终生不会忘记。 直到期成年,冰心还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她:“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 那间溅跃的浪花,虽暂时在最低的空间上,幻出种种闪光,而在最短的时间 中,即又飞进母亲的怀里。” 是的,小冰心就是这样一直沐浴在母爱那温柔深沉的海洋里。母亲慈爱 的关怀,犹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冰心童年时代的心田,积淀成绵绵不尽的情愫, 以后每当她提笔行文,这情愫就如淙淙清泉汩汩流淌,形成了一篇篇、一首 首母爱的赞美诗!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
用“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一位

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答:孩子:活泼机灵 调皮可爱
妈妈:温柔善良 勤劳美丽 疼爱孩子
3、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 征着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 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 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 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 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 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象。
1、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 样的一幅图画呢?
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
2、作者看了几次红莲,其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为 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诗中的荷叶、红莲、心中的雨点分别指什么?
荷叶——象征为儿女遮风避雨、无私奉献的母亲。 红莲——象征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逐渐成长的 儿女。 心中的雨点——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和坎坷磨难。
【学习目标】
1、识记文中的重点词语并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重点)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 3、体会人间至爱亲情,在生活中学会感恩。(难点)
自主学习
1、结合课下注释诵读课文。
带着题目速读全文,试着从文中找答案
小组讨论
1、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 呢? 2、“我”在风雨中看了几次红莲,其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为 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诗中的荷叶、红莲、心中的雨点分别指什么? 4、结尾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7课《散文诗两首》课件-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共30张PPT)

7课《散文诗两首》课件-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共30张PPT)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感动
(赞美荷叶,为红莲而高兴)
文中写到作者三次看红莲,红莲的样子、 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各怎样?
一写看红 莲
二写看红 莲
三写看红 莲
红莲
学科网
开满亭亭
环境
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心情
烦闷
左右欹斜 无依无靠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在大荷叶的覆 雨肆意的下
盖下不动摇

不适意 徘徊
不宁的心绪 散尽,感动
学习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 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培养通过咀嚼诗歌语言鉴赏 诗歌的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 造力。
揣摩两首散文诗对母爱的歌 颂,进而激发关爱母亲、回报 母亲的炽热情怀。
zxxkw
— 泰戈尔
散文诗小常识
散文诗是兼有 散文和诗的特点的 一种文体,一般篇 幅短小,具有诗的 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文章题为“荷叶母亲”,哪一 句话写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 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文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为红莲而 动的?
红莲
亭亭立着
左右欹斜 不摇动了
我的心情 烦闷 不适意
(浓阴的天,为红莲而担忧)
无法可想
(担忧伤心、无计可施, 为荷叶的出现做铺垫)
2、篇末,妈妈见到孩子说“你这坏孩 子”?妈妈真的是在骂他吗?
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 忧,一见到了孩子,又惊又喜,这是嗔 怪的语气。
嗔怪 (chēn guài) 表面上是责怪, 但其中包含爱或者撒娇的成份多一些。
美读指导
1、旁白:喜悦、舒缓、温馨、深情; 2、对话:注意各自语气,读出母子 之爱。
作者将自己比作红莲,从文中 看,她们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件 (共32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件 (共32张PPT)
众多歌曲。
作者简介 字词积累 注 音 诗句试读 要 求
文本学习
《金色花》
《金色花》刻画出了一个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的孩子形 象,含蓄而巧妙地表达了孩子热爱妈妈的深厚感情。让我们一起 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整体感知
局部探究
拓展延伸
文本学习 整体感知: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金色花》
2. 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 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 1. 的什么事? 的图画呢?
与你分享
《金色花》
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散文诗两首来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6.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 吧。 7.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
示例一 示例二 示例三
知识储备
《金色花》
《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的作品。刻画 出了一个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的孩子形象,含蓄而巧妙地表达了孩 子热爱妈妈的深厚感情。
探究一 答 案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文本学习
《金色花》
深入探究,挖掘想象美
2. 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在文中找出我变成 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并 说说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 做这些事?
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
花香,可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探究一
探究二 答 案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答 案
文本学习
《金色花》
课堂拓展,思路延伸
拓展一:体会灾难中的亲情 拓展二:顺应《金色花》的文意,以妈妈的口吻回应原文
——给孩子 一文,文中写到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的速度坠 1.那是你吗,我的孩子?就在金香木的高枝上,在那风中欢快的舞动着 的金色小花。 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淇、贺艳文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 2.你悄悄的绽放花瓣,你的芳香弥散在我的湿发间,弥散在我为你祈祷 的愿望里。 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夫妻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 3.午后,我像往常一样在窗前看着《罗摩衍那》,你又将你小小的影子 当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 投在我的书页上。你是怕阳光刺着我的眼睛了吗,我亲爱的孩子? 4.该回家了,我的宝贝。太阳已经收起他的光辉,牛棚里也点上了灯。 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 听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讲一个孩子和金色花的美丽故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优秀课件(共48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优秀课件(共48张PPT)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 情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 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歌,有诗的 情绪和思想,给读者美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
在内容不像诗歌那样分行 和押韵,但不乏音韵美和节奏感。
“金色花”是印度字神圣之树,也正因为
(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匿笑:
(2)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祷告:
匿笑:偷偷地笑。匿,隐藏。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祷(dāo):祷告 涛(tāo):波涛 浴(yù):沐浴 裕(yù):富裕 峪(yù):嘉峪关 瓣(bàn):花瓣 辨(biàn):辨别 辩(biàn):辩护 辫(biàn):辫子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灵祈求保佑。
一、齐读第1-3段,回答下面问题。
1、诗歌开头的“假如”一
词大文中有什么作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诗歌,诗中亲切真诚地赞
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全诗无华丽的语言, 亦无精巧的修饰,但在清新流畅的语言中,包含 着常有醇美的真实情感,千百年来,它拨动了多 少游子的心弦,引起了多少读者的共鸣!
这这节课我们学习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
色花》,聆听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歌。
金色花是印度的神圣之树。 木兰花科植物,开金黄色小花,
又译作“瞻波伽”。这里以
“金色花”为题,是用“金色 花”比喻儿童,点明作者写作 此诗的意象和内容,并借此赞 美母子之间相互的爱。
拟人。诗人首先反把自己比作金 色花,然后又赋予金色花人的感 情和动作。这样写可以使诗歌的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
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初一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ppt课件

初一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ppt课件
初一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 》ppt课件
目录
• 课程导入 • 散文诗概述 • 《散文诗两首》内容解析 • 课程总结与思考题 • 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 • 参考文献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
作者介绍
介绍《散文诗两首》的作者,包 括其生平经历、主要作品及文学 风格等。
时代背景
简要介绍作品所处时代的社会背 景,为理解文章主题和情感打下 基础。
散文诗的历史发展
起源
散文诗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是 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散文诗逐渐发 展壮大,成为世界文学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中国,现代散文诗 的发展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时期。
代表作家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茅 盾、郁达夫等作家都曾创作过优
秀的散文诗作品。
03
《散文诗两首》内容解析
艺术特色
分析《散文诗两首》的艺 术特色,如语言、修辞、 意境等方面的特点。
02
散文诗概述
散文诗的定义
01
散文诗是一种兼具诗歌和散文特 点的文学体裁,它以诗的意境和 散文的叙述方式相结合,表达作 者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体验。
02
散文诗不受诗歌韵律和格律的限 制,但在语言运用、形象表达和 情感抒发上仍具有诗歌的特质。
课程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散文诗两首》中的 生字、生词及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和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 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 趣。
课程内容概述
文章结构
《散文诗两首》由两篇独 立的散文构成,每篇散文 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

第7课 散文诗二首 课件(共28张PPT)

第7课  散文诗二首 课件(共28张PPT)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_把__孩__子__想__象__成__美__丽__圣__树__上__的__花__朵__,__赞___美__了__孩__子__的__纯__洁__、__可__爱__,__同__时__也_ _为__下__文__的__想__象__做__铺__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母亲》第2、3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其作用是什么? _插__叙__。__作__用__:__说__明__“__我__”__家__与__莲__花__有___很__深__的__感__情__,__大__家__都__喜__爱__莲__花__,_ _为__后__文__写__惦__记__雨__中__莲__花__埋__下__伏__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正午了,我将跑到您那里去,说道:“妈 妈,我饿了!” 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我将永远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去做事。 妈妈,如果你不介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选自《新月集》)
1.这首诗一共三节,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节的大意。 第一节:_对__岸__田__园__的__美__好__时__光__。___ 第二节:_对__岸__池__塘__的__美__丽__景__象__。___ 第三节:_对__妈__妈__的__依__恋__。___ 2.诗人通过优美的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表__现__了__孩__子__对__未__知__世__界__的__好__奇__心__和__对___自__由__自__在__生__活__的__向__往__,__表__达__了__诗_ _人__对__理__想__生__活__的__渴__慕__与__不__懈__追__求__以__及__对__母__亲__的__依__恋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缗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41张PPT)

人教部缗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41张PPT)

__,__ _
_。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__
__,___
_。

优美文段2分 钟背诵比赛
作业
1、搜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诗词文章和感 人故事 2、回报母亲:今天回家,亲自为母亲做一件 力所能及的事 3、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 解冰心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 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母亲给予我的爱与荷叶给予红莲的爱是一 样的,都是一种浓浓的母爱。
4、文中哪个句子体现了荷叶与母亲的 这种关系?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 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 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 蔽?”
1、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 下的荫蔽?” 3.、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3)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3)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在诗 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象征孩子对母亲的爱圣洁而美丽
倾情诵读,表达爱意
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母亲节的时候,你给妈妈送过礼物吗? 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如果今天是你妈妈的生 日,你也突然具备了诗中小 男孩的神力,可以变成自己 想变的任何一样东西,那么 你想变成什么来感谢妈妈, 表达对妈妈的爱意呢?
上学时整齐的书包里有浓浓的母爱;
临睡前掩紧的被角有浓浓的母爱;
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您的习惯,您是我们躲避风雨的 港湾。在您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
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两首》课件18张优质课件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两首》课件18张优质课件PPT

散文诗两首
《金 色 花》 《荷叶•母亲》
文体知识
•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 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 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 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 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 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 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 诗意其质”。
•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 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字词积累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பைடு நூலகம்
菡萏:hàndà 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浓阴的天 雨愈下愈大 倾侧了下来 勇敢慈怜的荷叶上
(雨肆意地下着) 聚了些水珠
红莲 开满 亭亭 左右攲斜 (白莲已经凋谢)
在大荷叶的 覆盖下
不摇动
心境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 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
母爱是一条长河,是一片大海,它恬静、 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 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孟郊在《游 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 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 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 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 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辅导钢琴,而作为报答,你常常 旷课并不去练习 当你11岁的时候,她陪你还有你的朋友们去看电影,而作为报答,你 让她坐另一排去

散文诗二首ppt课件

散文诗二首ppt课件
展现了 “我”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画面。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 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 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他也要无私地来 回报母爱。 3.课文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我”变 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事?)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 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初读文章——感知韵律
本文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应是喜悦、舒缓、温馨、深情 要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天真、稚气。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 风雨、坎坷、磨难等。
母亲是保护我度过人生 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对母亲感激、赞美
2. 最 后 一 段 , “ 心 中的雨点”指什么? 如何理解这段话? 它在文章结构上有 什么作用?
母亲啊!你是 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拦天空下的荫 蔽?
字词积累
生字:嗅(xiù ) 摩( mÓ ) 衍(yăn ) 匿( nÌ ) 祷( dăo) 瓣(bàn) 沐浴( mùyù )
词语:匿笑—— 偷偷地笑 祷告——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这篇文章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母亲
2.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 ?
荷叶
3.课文重点描写了一幅什么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12021/3/12021/3/1M onday, March 01,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12021/3/12021/3/12021/3/13/1/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1日星期 一2021/3/12021/3/12021/3/1
【创境激趣】
写作背景
泰戈尔的想像多么的新奇而美妙,但没有人看了 这首诗会想到20世纪初,也就是泰戈尔写这首诗歌的 时候,是他个人最不幸的时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 逝。第二年,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可是他仍然能
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 Z x xk
可见,他心中有多少的爱,对生命的爱,对孩子的爱, 对自然的爱,对所有一切的爱,他是一个何其博爱的 人啊!是爱支撑他写出伟大的关于爱的作品,爱的力
• 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 是无私的,
• 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 妈生活得更加温馨。
• 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③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 见了孩子,
• 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 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散文诗两首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吟诵诗歌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目标达成: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 审美能力
【课前展示】
走近作者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著名诗人。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 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1913年,其作品《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冰心受其影响最大。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12021/3/1M onday, March 0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12021/3/12021/3/13/1/2021 10:16:58 A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3/12021/3/12021/3/1M ar-211- Mar-21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3月2021/3/12021/3/12021/3/13/1/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12021/3/1Marc h 1,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12021/3/12021/3/12021/3/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强化训练】
1 学习这两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2 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主题进行扩展, 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散文诗,还可以是歌曲。
【归纳总结 】
这篇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 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 ,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 的确,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 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Z x xk 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 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
量真的伟大,超越一切。
【自学导航】
1 给下面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罗摩衍那( ) 匿笑( ) 祷告( ) 沐浴( )
2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合作探究】
1、阅读第一首诗
①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 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 Z x xk
【合作探究】
• 2、阅读第二首诗 ①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 一个人如果有初次离开母亲远走他乡的感情体验,就能深 切地理解这首小诗的感情。一直在母亲身边,习以为常, 感受钝化了。一旦远走,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想念妈妈 的滋味,最是难受。有这样的体验,就能理解她的“悲 哀”,理解她的眼泪。 ②借纸船来抒情有什么好处? 诗歌抒情总要借助某种形象,作者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 母亲通音信,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纸 船又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③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那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无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所以 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④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联想,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这一想象新奇大胆,充分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对母 亲深情的爱
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 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 ②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 不让妈妈知道? 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 为妈妈做点事,
• 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 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