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参考借鉴】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doc

【参考借鉴】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逻辑”和逻辑学一、“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1、客观规律性。

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生活的规律性。

2、思维的规律性。

例如:“应该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20KK多年的历史。

它有三个发源地,这就是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思维是人类认识的理性部分,它以抽象、概括的方式反映世界。

思维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或曰形式结构。

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思维的形式结构就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

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个物质外壳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也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实现对思维形式结构的研究的,它对思维形式结构的认定必须借助于对相关语言形式的分析。

[例1]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要受到法律追究的。

[例2]所有公民都是民事权利的主体。

[例3]所有律师都是懂得法律的。

上述各句都是命题,它们分别陈述三类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内容各不相同。

但它们却有共同的形式结构:所有S都是P其中“S”和“P”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的词项去代换它们;“所有……都是……”是不变的部分,是这类命题所共同具有的,是“S”和“P”所表示的各不相同的具体思维内容间共同的联系方式。

最新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最新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复习12演绎逻辑(本书范围)3传统逻辑4形式逻辑归纳逻辑5逻辑现代逻辑6辩证逻辑78第一部分引论910◆普通逻辑学及其研究对象11一、逻辑与思维12①逻辑:(一词多义)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13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14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15②思维:思维就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命题、推理(三者同时也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17思维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抽象概括性(本质属性)、18间接性(由已知推出未知)19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20①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21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22②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主要)、简单逻辑23方法24A.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25B.思维形式:●指思维内容的反映方式,概念、命题(有的地方讲判断,判26断是被断定的命题)和推理(是普通逻辑研究的主要对象)等是思维的基本形27式。

28(在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形式中,推理形式是它的主题,命29题是推理的组成部分,概念是命题的组成部分)30●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31同结构。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逻辑32常项,即不变的部分;一是变项。

)33C.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它反映普通逻辑34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35即→同一律(A是A)、矛盾律(并非A而且非A,36同时肯定)、排中律(A或者非A,东食西宿,做出37一种选择)。

38只有遵守这三条规律,才能使思维具有确定性、首39尾一贯性40和明确性。

41D.简单的逻辑方法:如定义、划分等。

4243444546474849◆推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5051一、推理52普通逻辑在研究推理时,按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含关系把推理分53成两大类:54①必然性推理,即演绎推理(包括简单命题推理和复合命题推理)。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课堂笔记绪论部分一、什么是逻辑学?●它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逻辑”≈思想/规律;●它静止地研究事物,不研究变化发展的东西【与哲学相区分】;●它具有严谨性、古老性、稳定性等特征;●它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正确,但违反逻辑的一定错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二、逻辑的功能和作用?●逻辑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三、逻辑学的内容?●思维的形式和规律1、“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

2、思维的概念思维就是理性认识,是人在脑中借助于语言材料、运用概念以及判断推理的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3、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4、思维的三种基本形态(形式):概念、判断、推理、论证。

5、思维的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冲律、充足理由律5、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第一章概念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对同一类事物共同本质的概况,它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思维成熟的标志是概念的形成】【所有的概念都通过实词来表达,或者说实词都用来表达概念】【不可能将所有的概念都表达出来,这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概念是构成思维的最小单位。

二、概念的种类?●①实体概念②属性概念:表示事物属性③空概念:概念里没有任何对象:如鬼神三、定义概念:1、下定义的方法:内涵 + 外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⑴、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总和,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怎么样的,是认识活动的结果,是关于概念质的规定【即对事物最本质的概括,是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所在(如人是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⑵、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对象,是关于概念量的规定,指概念的适用范围。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单项选择题1.“所有S是P”和“有些S不是P”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 ? )A.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C.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D. 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2. “共青团”和“共青团员”,这两个概念是( C )A. 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 既非矛盾,也非反对的不相容关系D.属种关系3. 若SAP与SIP都假而SEP与SOP 都真,则概念S与概念P的关系为( B )A. 全同关系B.全异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 真包含关系4. 三段论理论把单称判断当做全称判断来处理,所依据的是(? )A.对当关系B.主项的周延性C.判断的形式D. 语言表述5.运用对当关系推理,可以推出并非SIP的是( A )A。

SEP B. SOP C.并非SEP D. 并非SAP6.某个岛上的土著居民分为骑士和无赖两部分,骑士只讲真话,无赖只讲假话。

甲和乙是该岛上的两个土著居民,关于他们俩,甲说:“或者我是无赖,或者乙是骑士。

”根据以上条件,可推出下列哪项结论? ( ? )A.甲和乙都是骑士B. 甲和乙都是无赖C.甲是骑士,乙是无赖D.甲是无赖,乙是骑士7.一个产品要创成品牌,必须保证过硬的质量;一个产品只有提高技术含量,才熊保证过硬的质量;而一个企业如果忽视技术投资,则产品的技术含量就不可能提高。

对于下列三项结论:(1)一个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不可能忽视技术投资。

(2)一个缺少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可能创成品牌。

(3)一个产品质量不过硬的企业,一定忽视了技术投资。

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的( D )A.只有(1)B. 只有(2)C.只有(3)D.只有(1)和(2)8.“李林不是钢铁工人,又不是煤炭工人”与“如果李林是钢铁工人,那么李林不是煤炭工人”这两个判断( C )A.不可同真但可同假B. 不可同假但可同真C. 可同真并且可同假D.不同真并且不同假9. 具有属种关系的一组概念是( ? )A. 北京——海淀区B.男人——老头C. 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D.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远程教育中心10.“小张和小李至多有一人获奖”,与这个判断相矛盾的判断是( A )A.小张和小李都获奖B.要么小张没获奖,要么小李没获奖C.只有小张获奖小李才获奖D. 小张没获奖或小李没获奖二、双项选择题1. “文盲”这个概念属予( BD )A. 单独概念B. 普遍概念C.空概念D. 正概念E. 负概念2.有效的演绎推理前提与结论的真假关系是(? )A. 前提都真则结论必真B.前提都假则结论必假C. 结论真则前提必真D. 结论假删前提至少有一个为假E. 结论假则前提有真有假3. 在下列各项中,没有准确表达“只有坚持反腐败,才能端正党风”的原意的有( CE )A.除非坚持反腐败,否则不能端正党风B. 如果不坚持反腐败,那么就不能端正党风C. 只要坚持反腐败,就一定能端正党风D.如果端正了党风,则一定坚持了反腐败E. 或者没能坚持反腐败,或者端正了党风4. 在证明中运用反证法要借助予(? )A.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B.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C. 二难推理肯定前件式D. 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E. 不相容造言推理肯定否定式5.下剃推理属于或然性推理的有( BD )A. 换质位法推理B. 科学归纳推理C. 三段论D. 简单被举归纳推理E. 矛盾关系推理三、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邮件可分为快件、挂号件、航空件、国内件、国外件.2、失败是成功之母答案1、逻辑错误是”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2、略四、请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写出其逻辑形式,分析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其违反什么逻辑原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人,才能成为先进工作者;他们是先进工作者;所以,他们是热爱本职工作的人.2、人的知识要么是神赋予的,要么是头脑中固有的,要么是从实践中获得的;事实上,人的知识只能从实践中获得;所以,人的知识既不是神赋予的,也不是头脑固有的.答案:1、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逻辑形式:只有p才q,q,所以p.不正确.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规则”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2、略《普通逻辑复习资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普通逻辑学》综合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综合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普通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2.任何概念都有两个特征,即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3.“凡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__ ,逻辑变项是___________ 。

4.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应为_ ________。

5.驳倒对方的 _________和 _________并不等于驳倒对方的论题。

6.在运用类比推理时,应当注意避免__ __________的逻辑错误。

7.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__ ______和__ ______两部分构成的。

8.给概念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叫___ ________的方法。

9.任何判断都有两个特征,即__ _________和_ __________。

10.联言判断是断定若干思维对象情况__ ______的判断,当且仅当所有联言肢都 ________时,联言判断为真。

11.根据换位规则___ __________判断不能换位;SAP判断换位后可得 ______________判断。

12.违反论证“论题必须同一”的规则,就要犯 _________的逻辑错误;违反论证“论据必须真实可靠”的规则,就要犯___ ___或 ___ _________的逻辑错误。

1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_______ 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________ _的部分,判明属于何种逻辑形式的惟一根据是______ _____。

14.概念间的关系是指概念的__ ________之间的关系。

15.根据对当关系由“凡社会团体都不是审判机关”真,可推知“有的社会团体是审判机关”为__ ____________。

16.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____ _____时它才是假的。

普通逻辑吐血汇总整编版

普通逻辑吐血汇总整编版

《普通逻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论一、逻辑的含义1、逻辑的语词含义(1)英语logic的来源赫拉克利特:逻克斯,意指世界万物产生与发展的根本规律(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芝诺:指语言和思维的规律(古希腊后期)(2 )汉语逻辑的来源社会背景:西学东渐翻译思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与之对应的词:李之藻的《名理探》一一“名家”“借用日本的翻译方法一一伦理学与理则学采用音译法一一章士钊2、逻辑的日常含义(1 )指事物产生发展的规律(2 )指特殊群体的特殊立场、观点与方法(3)指思维的规律(4)指逻辑学这门学科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普通逻辑)1、思维形式的结构(1)逻辑学只研究思维,不研究物质(2)逻辑学借助语言来研究思维,但不研究语言(3)逻辑学只研究思维的形式,不研究思维的内容(逻辑常项与变项)2、基本的逻辑规律(1 )同一律:不能把不同的东西混淆起来(2)矛盾律:两个不能同时成立的东西不能同时加以肯定[(3)排中律:不能同时否定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4)充足理由律:得岀的结论必须有非常充足的理由3、简单的逻辑方法:定义、划分、限制、概括、证明、反驳…三、逻辑学的学科体系1、逻辑学与哲学: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逻辑学只是研究思维的特殊规律2、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不承认世界的不确定性,形式逻辑承认但不研究世界的不确定性3、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相对确定性,辩证逻辑研究思维的不确定性4、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均属于形式逻辑)归纳逻辑主要以归纳推理为基础,演绎逻辑主要以演绎推理为基础四、逻辑简史1、中国逻辑(1 )社会背景:先秦时期的“名实之争”(2)逻辑流派:-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正名论”一一师岀有名,演化岀礼墨家:墨子的《墨辨》提出“三表法”(命题标准)•名家:「邓析的“两可之说”一一利益决定我们看待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r 惠施的“天与地卑”、“卵有毛”一一世界的生成性'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离坚白”2、印度逻辑(1)社会背景:宗教与哲学派别林立(2)逻辑流派:J哲学的正理论:'宗教的因名学:2、西方逻辑(1)社会背景:民主政治与商业经济(2)逻辑流派:「演绎逻辑: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一一莱布尼茨一一罗素Y归纳逻辑:培根《新工具》——穆勒•辩证逻辑:康德一一黑格尔一一马恩列毛3、现代中国逻辑: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五、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六、学习普通逻辑的方法1、获得新知的手段1、全面掌握逻辑学的理论体系。

《普通逻辑》复习考试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考试资料
(2)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1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例: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例:“维”是(诗经)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
(3)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关系概念
1个体概念:所反映对象是一个个体的概念。(例:仙后座是天空北部的一个星座。)
8.概念的概括(选择、填空)★★★
(1)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9.概念的限制(选择)★★★
(1)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例:有益于人民的人)
io.定义的结构(选择)★★
(1)定义
定义就是以确切、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的逻辑方法。定义一般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局部组成。
(2)对称
1对称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y,假设R(×,y)成立,则R(y,x)肯定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对称关系;2.非对称关系:如果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y,假设R(×,y)成立,则R(y,x)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对称关系;3.禁对称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y,假设R(×,y)成立,则R(y,×)肯定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对称关系。
26.关系的性质(证明、图表、综合)★★★
(1)自返
1自返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都有R(x,×)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自返关系;
2.非自返关系:如果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R1x,×)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自返关系;
3.禁自返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R(×,×)都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自返关系。

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普通逻辑学复习演绎逻辑(本书范围)传统逻辑形式逻辑归纳逻辑逻辑现代逻辑辩证逻辑第一部分引论◆普通逻辑学及其研究对象一、逻辑与思维①逻辑:(一词多义)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②思维:思维就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命题、推理(三者同时也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思维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抽象概括性(本质属性)、间接性(由已知推出未知)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①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②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主要)、简单逻辑方法A.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B.思维形式:●指思维内容的反映方式,概念、命题(有的地方讲判断,判断是被断定的命题)和推理(是普通逻辑研究的主要对象)等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在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形式中,推理形式是它的主题,命题是推理的组成部分,概念是命题的组成部分)●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逻辑常项,即不变的部分;一是变项。

)C.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它反映普通逻辑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即→同一律(A是A)、矛盾律(并非A而且非A,同时肯定)、排中律(A或者非A,东食西宿,做出一种选择)。

只有遵守这三条规律,才能使思维具有确定性、首尾一贯性和明确性。

D.简单的逻辑方法:如定义、划分等。

◆推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一、推理普通逻辑在研究推理时,按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含关系把推理分成两大类:①必然性推理,即演绎推理(包括简单命题推理和复合命题推理)。

前提与结论联系必然。

普通逻辑吐血汇总整编版

普通逻辑吐血汇总整编版

《普通逻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论一、逻辑的含义1、逻辑的语词含义(1)英语logic的来源赫拉克利特:逻克斯,意指世界万物产生与发展的根本规律(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芝诺:指语言和思维的规律(古希腊后期)(2)汉语逻辑的来源社会背景:西学东渐翻译思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与之对应的词:李之藻的《名理探》——“名家”借用日本的翻译方法——伦理学与理则学采用音译法——章士钊2、逻辑的日常含义(1)指事物产生发展的规律(2)指特殊群体的特殊立场、观点与方法(3)指思维的规律(4)指逻辑学这门学科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普通逻辑)1、思维形式的结构(1)逻辑学只研究思维,不研究物质(2)逻辑学借助语言来研究思维,但不研究语言(3)逻辑学只研究思维的形式,不研究思维的内容(逻辑常项与变项)2、基本的逻辑规律(1)同一律:不能把不同的东西混淆起来(2)矛盾律:两个不能同时成立的东西不能同时加以肯定(3)排中律:不能同时否定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4)充足理由律:得出的结论必须有非常充足的理由3、简单的逻辑方法:定义、划分、限制、概括、证明、反驳……三、逻辑学的学科体系1、逻辑学与哲学: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逻辑学只是研究思维的特殊规律2、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不承认世界的不确定性,形式逻辑承认但不研究世界的不确定性3、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相对确定性,辩证逻辑研究思维的不确定性4、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均属于形式逻辑)归纳逻辑主要以归纳推理为基础,演绎逻辑主要以演绎推理为基础四、逻辑简史1、中国逻辑(1)社会背景:先秦时期的“名实之争”(2)逻辑流派: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正名论”——师出有名,演化出礼墨家:墨子的《墨辨》——提出“三表法”(命题标准)名家:邓析的“两可之说”——利益决定我们看待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惠施的“天与地卑”、“卵有毛”——世界的生成性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离坚白”2、印度逻辑(1)社会背景:宗教与哲学派别林立(2)逻辑流派:哲学的正理论:宗教的因名学:2、西方逻辑(1)社会背景:民主政治与商业经济(2)逻辑流派:演绎逻辑:亚里士多德《工具论》——莱布尼茨——罗素归纳逻辑:培根《新工具》——穆勒辩证逻辑:康德——黑格尔——马恩列毛3、现代中国逻辑: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五、学习逻辑学的意义1、获得新知的手段2、表达论证的工具3、驳斥谬误的武器六、学习普通逻辑的方法1、全面掌握逻辑学的理论体系。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普通逻辑复习资料普通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的学科,它旨在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逻辑思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职业发展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是一些普通逻辑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本分支,主要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和推理方法。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是指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命题逻辑的主要内容包括命题的联结词、真值表、命题的等价、蕴涵和否定等。

1. 命题的联结词命题的联结词包括“与”、“或”、“非”等。

其中,“与”表示两个命题同时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或”表示两个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非”表示对一个命题取反。

2. 真值表真值表是用来表示命题在不同情况下的真假值。

例如,对于一个包含两个命题的复合命题,可以通过列出其所有可能的情况,并根据命题的真值确定整个复合命题的真假。

3. 命题的等价、蕴涵和否定命题的等价表示两个命题在所有情况下都具有相同的真假值。

命题的蕴涵表示一个命题的真值决定了另一个命题的真值。

命题的否定表示将一个命题的真值取反。

二、谬误与推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谬误和推理问题。

谬误是指由于错误的推理或错误的论证而导致的错误结论。

推理是指从已知的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一个结论。

1. 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或经验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例如,通过观察多个苹果都是红色的,可以得出结论“所有苹果都是红色的”。

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特殊性的结论。

例如,如果前提是“所有苹果都是红色的”,那么可以推断“这个苹果是红色的”。

2. 谬误的种类谬误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偷换概念、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攻击人格等。

偷换概念是指在论证中将概念的含义进行改变。

无中生有是指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以偏概全是指以个别情况来概括全部情况。

普通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1.逻辑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的2.研究对象:逻辑学是研究逻辑的思维形式,逻辑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3.思维:是受外界的刺激而引起的反映4.人的认识活动可以分为2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5.思维的逻辑形式:也叫思维的形式结构,是指思维形态各部分之间的联接方式(思维形式)6.概念是思维的最小单位,又称思维的细胞7.思维的联接形式有2部分组成:联接变项(可变),逻辑常项(不可变)8.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恒定不变的部分,它具有固定的意义,是区别不同类型逻辑形式的标志或依据。

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是从真假值(逻辑值)角度出发的9.传统逻辑4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思维逻辑规律:3条(无4)。

10.简单逻辑方法:是指根据事实材料或思维材料,按照逻辑规律、规则形成概念、做出命题、进行推理的方法11.逻辑学的性质:1工具性2全人类性12.学习逻辑学的意义:1逻辑是人们探求新知的必要工具2提高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3掌握和学习科学新知的工具4是人们认识和揭露逻辑谬误和反驳诡辩的工具13.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1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2个重要逻辑特征15.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16.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既通常所说的概念的适用范围17.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体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其特点是:集合体与个体不是属种关系,集合体的属性个体不一定有,个体的属性集合体也不一定有,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18.根据表示概念外延的圆圈图形有无重合之处,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19.相容关系包括: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20.不相容关系:也叫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之处的关系21.矛盾关系:同一属概念下的俩个种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属概念外延,这两个概念外延关系就是矛盾关系22.反对关系:同一属概念下的俩个种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小于它们的属概念外延,这两个概念外延关系就是反对关系(对立关系)23.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而减少概念的外延24.概念的概括法:通过减少概念内涵增加概念外延25.给概念下定义注意:1必须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2定义项应尽量简短26.定义法----属+种差公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27.定义的种类:实质定义(发生、关系、功用定义),词语定义28.划分: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几个小类,从而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29.划分组成:母项+子项+划分的依据30.命题的2大特征:1命题对思维对象情况必须有所反映,特别是肯定或否定的反映2对思维对象的反映有真有假31.推理的分类:1前提和结论不同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回溯推理232.直言命题:直接无条件的反映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性质命题)33.直言命题组成:主项,联项,谓项,量项34.质、量的结合分类36.AEIO真假表37.38.39.反对关系:不同真,可同假。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全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逻辑”和逻辑学一、“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1、客观规律性。

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生活的规律性。

2、思维的规律性。

例如:“应该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三个发源地,这就是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思维是人类认识的理性部分,它以抽象、概括的方式反映世界。

思维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或曰形式结构。

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思维的形式结构就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

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个物质外壳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也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实现对思维形式结构的研究的,它对思维形式结构的认定必须借助于对相关语言形式的分析。

[例1] 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要受到法律追究的。

[例2] 所有公民都是民事权利的主体。

[例3] 所有律师都是懂得法律的。

上述各句都是命题,它们分别陈述三类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内容各不相同。

但它们却有共同的形式结构:所有S都是P其中“S”和“P”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的词项去代换它们;“所有……都是……”是不变的部分,是这类命题所共同具有的,是“S”和“P”所表示的各不相同的具体思维内容间共同的联系方式。

普通逻辑学复习材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普通逻辑学复习材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思维对象所作的两个相互矛盾关系的判断,必须承认其中有一个是真的,不应该含糊其词,骑墙居中。
违反排中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模棱两可”。
四.充足理由律
1.内容:
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
2、要求:
(1)理由必须真实(2)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逻辑联系。
(二).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在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如果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那就要出现逻辑错误,这些逻辑错误包括:
混淆概念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偷换论题。
二.矛盾律
1.内容: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二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即A和非A不能同真。其中至少有一个为假。因此,有人将它称为不矛盾律。
第一,推理有效。第二,前提真实
★三、推理的【作用】
1.推理是出新知的工具;是三种思维形态之一,没有推理便没有理性思维,也就没有人类本身。
2.推理也是论证的工具。
★四、换质法
SAP→SE非P;SEP→SA非P;SIP→SO非P...
★五、换位法
主谓项调换位置
SAP→PIS;SEP→PES;SIP→PIS;SOP不能换位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地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违反规定就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不能用比喻下定义
如:青年是早晨8、9点钟的太阳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不能用否定词下定义
★九、定义的【作用】:
1.定义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简明总结;
2.定义是人类认识活动进一步发展的支撑点;
3.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这个四边形四边相等且邻角不相等,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一、逻辑与思维1、“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

2、思维的概念思维就是理性认识,是人在脑中借助于语言材料、运用概念以及判断推理的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3、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4、思维的三种基本形态(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5、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二、概念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2、思维成熟的标志是概念的形成。

3、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⑴、本质属性是关于对象深度的认识,是纵向上的认识;⑵、特有属性是关于对象表象的认识,是横向上的认识。

4、概念是构成思维的最小单位。

5、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⑴、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总和,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怎么样的,是认识活动的结果,是关于概念质的规定;⑵、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对象,是关于概念量的规定,指概念的适用范围。

6、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⑴、单独概念是指反映只有一个分子的对象的概念,它可以是单独的个体,也可以是单独集合体,如“中国体操队”,词语中的专有名词、摹状词都表单独概念。

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⑵、普遍概念是指反映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对象的概念。

词语中的一些普遍名词、动词、形容词一般都表达普遍概念。

7、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⑴、集合概念的反映对象是集合体,即有许多同类个体有机组成的统一整体,如“工人阶级”;⑵、非集合概念的反映对象是一类。

它是相对于集合概念来说的,凡不属于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都是非集合概念。

可有一个分子构成,如“月亮”、“国家”。

8、正概念和负概念⑴、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例如:“合法”、“失败”等,都是正概念,也叫做肯定概念。

⑵、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词语表达形式一般是在其相应表达正概念的词语前加上“非”、“不”、“无”等表示否定作用的词语。

普通逻辑学期末复习要点

普通逻辑学期末复习要点
例子:所有参议员都是公民。
注意:对于全称肯定判断来说,它只断定了所有 的S都是P,并没有说明究竟是全部的P还是一部 分P,根据逻辑学采取的“从弱原则”,P在其中 总是不周延的。
精选ppt
18
例:所有运动员都不是素食主义者。
分析:断定了任何一个运动员都不是素食主义者, 整个运动员的类都被排除在素食主义者的类之外。 E判断涉及到了主项指称的类的全部,所以是周延 的。同时断定了整个运动员的类被排除在素食主 义者的类之外,这个判断也就断定了整个素食主 义者的类也被排除在整个运动员的类之外。因此, 这个判断也涉及了谓项指称的类的全部元素,谓 项也是周延的。
精选ppt
11
(二)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引用被定义项。
因为如果被定义项本身出现在定义项之中,那么就 只有已经理解被定义项的人才能理解定义项的意义。
避免“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
(三)定义一般采用肯定的形式。定义要说明一个概念具 有什么意义,而不是要说明它没有什么意义。
就绝大多数概念来说,其不指谓的事物有许许多多,任何 否定的定义都无法将它们全面覆盖。
7
反变关系: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具有反变 关系,即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外延越 大,内涵越少。
比如:人和男人;人和动物。
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使外延较小 的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概念的逻辑方法。对于 定义过窄的概念,可以用概括的方法来拓宽外延
人—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 动物 -- 生物– 物质
结论:特称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但主项不 周延。
精选ppt
21
AI 一可 定以 同同 真假

IA 一可

定以

同同 假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引论第一节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逻辑与思维逻辑:原意是指思想、理性、规律。

由于“逻辑”一词有多种词义,所以我们在读书或谈话中遇到“逻辑”一词,就要辨认它是在哪种词义上被使用。

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思维的基本特征:间接性、抽象概括性、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思维就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抽象概括的反映。

(重要)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研究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理解以下三方面知识思维的逻辑形式:人们的思维过程都要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承担和表现。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反映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就是思维的具体内容。

思维的具体内容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赖以联系的构造方式就是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有矛盾律、排中律。

它反映普通逻辑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简单的逻辑方法:是反映对象的抽象同一性、确定性和单一性的逻辑方法。

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此章非常重要)第一节判断的概述判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一)任何判断必定有所断定,即必定有所肯定或者有所否定。

(二)任何判断必定是真或者是假的。

注意:三、判断的种类(一般了解,考试一般出选择是题)判断的分类:第二节性质判断一、什么是性质判断性质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它又叫作直言判断)任何一个性质判都是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个部分组成。

主项:表示在性质判断中所断定的对象的概念。

(用S表示)谓项:表示在性质判断中断定的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

(用P表示)联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之间的联系的概念。

量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数量的概念。

量项三种:全称量项、特称量项、单称量项二、性质判断的种类1、按照质(联项)的不同,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肯定判断: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S是P。

否定判断: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S不是P。

2、按照量(量项)的不同,性质判断分为单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全称判断。

单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某一单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某个S是(或不是)P。

特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至少有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有S是(或不是)P。

全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所有S是(或不是)P。

3、按照质和量的结合,性质判断可分为如下六种形式(1)单称肯定判断:它是断定某一单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某个S是P。

(2)单称否定判断:它是断定某一单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某个S不是P。

(3)特称肯定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到少有一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有S是P。

(4)特称否定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到少有一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有S不是P。

(5)全称肯定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所有的S是P。

(6)全称否定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全部对象都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所有的S不是P。

以上性质判断的六种逻辑形式,可以用符号分别表示如下:(老师提醒:此部分非常重要!)(1)单称肯定判断:用“SAP”表示,又可写成“A”(2)单称否定判断:用“SEP”表示,又可写成“E”(3)特称肯定判断:用“SIP”表示,又可写成“I”(4)特称否定判断:用“SOP”表示,又可写成“O”(5)全称肯定判断:用“SaP”表示,又可写成“a”(6)全称否定判断:用“SeP”表示,又可写成“e”以后,涉用的内容大都为“A”“E”“I”“O”因为某此情况下“A”与“a”“E”与“E"是相等的。

三、性质判断的真假性质判断主项的反映的对象是事物中一个类,谓项所反映的对象的性质也是事物中的一个类,所以,在性质判断中,主项S与谓项P实质上反映了类与类关系。

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四、同一素材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同一素材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指的是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A、E、I、O四种判断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真假相互制约的关系,它又叫做同一素材A、E、I、O间的对当关系。

(一)矛盾关系A与O、E、I之间是矛盾关系。

判断矛盾关系特点:二者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即一个真,则另一个假,则另一个必真。

(二)反对关系A与E之间是反对关系。

判断反对关系特点:二者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即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三)下反对关系I与O之间是下反对关系。

判断下反对关系的特点是:二者不能同假,但可以同真。

即一个假,则另一个必真;一个真,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四)差等关系A与I、E、O之间是差等关系。

判断差等关系的特点是:在同质条件下,全称判断真,则特称判断必真;全称判断假,则特称判断真假不定。

反之,特称判断假,则全称判断必假;特称判断真,则全称判真假不定。

参考图例逻辑方阵五、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一)项的周延性项的周延性,指的是在性质判断中对主项、谓项处延数量的断定情况。

(二)A、E、I、O、a、e六种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全称判断主项都是周延,还有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其它都为不周延。

判断的类别主项谓项A(a)周延不周延E(e)周延周延I 不周延不周延O 不周延周延第三节推理的概述一、什么是推理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任何推理都是由前提、结论和推理联项三个部分组成的。

(了解)二、推理和复句、句群(了解)三、推理的种类推理的分类图四、推理的正确性和逻辑性推理的性质有两个问题:(注意具备的条件)一、推理的正确性即推理是否正确的问题。

二、推理的逻辑性即推理是否合乎逻辑的问题。

第四节性质判断直接推理性质判断直接推理:就是个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直接推理。

它一般有两个类型:一、性质判断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

二、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

(一)根据性质判断矛盾关系的直接推理根据性质判断矛盾关系的直接推理是以A与O、E与I之间的矛盾关系为依据而进行推演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它有八种有次效的逻辑形式:1.SAP-->SOP2.SEP-->SIP3.SIP-->SEP4.SOP-->SAP5.SAP-->SOP6.SEP-->SIP7.SIP-->SEP8.SOP-->SAP(符号“-->”表示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着推出关系,即表示“所以”,读作“蕴涵”;“”表示“假”或“否定”,读作“并非”或“是假的”。

) (二)根据性质判断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根据性质判断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是以A与E之间的反对关系为依据而进行推演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它有两种有效的逻辑形式:1.SAP-->SEP2.SEP-->SAP(三)根据性质判断下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根据性质判断下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是以I与O之间的下反对关系为依据而进行推演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1.SIP-->SOP2.SOP-->SIP(四)根据性质判断差关系的直接推理根据性质判断差关系的直接推理是以A与I、E与O之间的差等关系为依据而进行推演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1.SAP-->SIP2.SEP-->SOP3.SIP-->SAP4.SOP-->SEP二、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一)性质判断换质法推理(4种逻辑形式,规则2条)必须遵守两条规则:1.结论改变前提的联项。

2.结论中的谓项变为前提中谓项的矛盾概念。

有四种有效的逻辑形式:1.SAP-->SEP2.SEP-->SAP3.SIP-->SOP4.SOP-->SIP(二)性质判断换位法推理必须遵守两条规则:(规则2条,3种逻辑形式)1.前提中的主项在结论中换为谓项,前提中的谓项在结论中换为主项。

2.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前提中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可以周延也可以不周延。

有三种有效的逻辑形式:1.SAP-->PIS2.SEP-->PES3.SIP-->PIS(三)性质判断换质法和换位质连续交替法推理在换质里是必须遵守换质推理的规则,在换们时必须遵守换位法推理的规则。

1.SAP-->SEP-->PES-->PAS-->SIP-->SOP2.SAP-->PIS-->POS3.SEP-->SAP-->PIS-->POS4.SEP-->PES-->PAS-->SIP-->SOP5.SIP-->SOP6.SIP-->PIS-->POS7.SOP-->SIP-->PIS-->POS第二章概念(在本章节中,对于概念的理解最为重要)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处延数量的不同区分)P24单独概念:是反映只有一个分子的对象的概念,其外延所反映的是独一无二的对象。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的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反映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组成的类。

空概念:它所反映的对象是空类,它的外延为零的概念。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是否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集合概念:是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反映的则是一个个的人所组成的类。

正概念和负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来预以区分)P26正概念:又叫肯定概念,它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总是相对于特定的论域而言的,论域:就是一个概念所相对的特定属概念的范围。

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一、全同关系P28它们的外延是完全重合的,但是它们的内涵却不尽相同。

二、真包含于关系又称种属关系。

三、真包含关系外延大的概念叫做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做种概念。

又称属种关系。

四、交叉关系所反映的两类不同的对象,它们的内涵是不同的,但其中有些对象既有这一类对象的本质属性,又有那一类对象的本质属性,因而它既属于这一类,又属于那一类。

五、全异关系同一个邻近属概念下的种概念间的全异关系,又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第四节定义P35定义:是用简短的语句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