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借鉴】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doc
普通逻辑学综合复习资料
14.概念间的关系是指概念的( 外延 )之间的关系。
15.根据对当关系由“凡社会团体都不是审判机关”真,可推知“有的社会团体是审判机关”为( 假 )。
16.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 当其前真后假 )时它才是假的。
2.在下列各组概念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有( C )。
A.教育、职业教育 B.定义、划分 C.律师、女知识分子 D.音乐爱好者、足球爱好者
3.“任何逻辑难题都不是不可解决的”这个判断( B )。
A.主、谓项都不周延
B.主、谓项都周延
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4.与P→q具有矛盾关系的是( DE )。
A.P∧Q B. C. D.
Hale Waihona Puke 17.“SEP并且SIP”这一判断是违反( 矛盾 )律的。
18.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有( 求同法 )、( 求异法 )、( 求同存异并用法 )、( 共变法 )和( 剩余法 )。
二、选择题
1.在下列各组概念中,不属于集合和非集合概念排列的是( C )。
A.布匹 布 B.花卉 花 C.工人 人 D.词汇 词
4.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应为( SAM )。
5.驳倒对方的( 论据 )和( 论证方式 )并不等于驳倒对方的论题。
6.在运用类比推理时,应当注意避免( 机械类比 )的逻辑错误。
7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 常项 )和( 变项 )两部分构成的。
8.给概念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叫( 属加种差 )的方法。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第一章:引论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4、矛盾律要求:在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假的,而不能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15、排中律要求:在互相矛盾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真的,即二者必居其一,排除第三种可能性。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1、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2、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严格论证思想,3、有助于人们识别、驳斥谬误与诡辩,4、有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5、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
最新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复习12演绎逻辑(本书范围)3传统逻辑4形式逻辑归纳逻辑5逻辑现代逻辑6辩证逻辑78第一部分引论910◆普通逻辑学及其研究对象11一、逻辑与思维12①逻辑:(一词多义)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13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14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15②思维:思维就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命题、推理(三者同时也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17思维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抽象概括性(本质属性)、18间接性(由已知推出未知)19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20①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21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22②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主要)、简单逻辑23方法24A.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25B.思维形式:●指思维内容的反映方式,概念、命题(有的地方讲判断,判26断是被断定的命题)和推理(是普通逻辑研究的主要对象)等是思维的基本形27式。
28(在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形式中,推理形式是它的主题,命29题是推理的组成部分,概念是命题的组成部分)30●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31同结构。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逻辑32常项,即不变的部分;一是变项。
)33C.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它反映普通逻辑34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35即→同一律(A是A)、矛盾律(并非A而且非A,36同时肯定)、排中律(A或者非A,东食西宿,做出37一种选择)。
38只有遵守这三条规律,才能使思维具有确定性、首39尾一贯性40和明确性。
41D.简单的逻辑方法:如定义、划分等。
4243444546474849◆推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5051一、推理52普通逻辑在研究推理时,按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含关系把推理分53成两大类:54①必然性推理,即演绎推理(包括简单命题推理和复合命题推理)。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课堂笔记绪论部分一、什么是逻辑学?●它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逻辑”≈思想/规律;●它静止地研究事物,不研究变化发展的东西【与哲学相区分】;●它具有严谨性、古老性、稳定性等特征;●它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正确,但违反逻辑的一定错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二、逻辑的功能和作用?●逻辑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三、逻辑学的内容?●思维的形式和规律1、“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
2、思维的概念思维就是理性认识,是人在脑中借助于语言材料、运用概念以及判断推理的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3、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4、思维的三种基本形态(形式):概念、判断、推理、论证。
5、思维的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冲律、充足理由律5、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第一章概念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对同一类事物共同本质的概况,它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思维成熟的标志是概念的形成】【所有的概念都通过实词来表达,或者说实词都用来表达概念】【不可能将所有的概念都表达出来,这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概念是构成思维的最小单位。
二、概念的种类?●①实体概念②属性概念:表示事物属性③空概念:概念里没有任何对象:如鬼神三、定义概念:1、下定义的方法:内涵 + 外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⑴、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总和,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怎么样的,是认识活动的结果,是关于概念质的规定【即对事物最本质的概括,是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所在(如人是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⑵、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对象,是关于概念量的规定,指概念的适用范围。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单项选择题1.“所有S是P”和“有些S不是P”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 ? )A.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C.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D. 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2. “共青团”和“共青团员”,这两个概念是( C )A. 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 既非矛盾,也非反对的不相容关系D.属种关系3. 若SAP与SIP都假而SEP与SOP 都真,则概念S与概念P的关系为( B )A. 全同关系B.全异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 真包含关系4. 三段论理论把单称判断当做全称判断来处理,所依据的是(? )A.对当关系B.主项的周延性C.判断的形式D. 语言表述5.运用对当关系推理,可以推出并非SIP的是( A )A。
SEP B. SOP C.并非SEP D. 并非SAP6.某个岛上的土著居民分为骑士和无赖两部分,骑士只讲真话,无赖只讲假话。
甲和乙是该岛上的两个土著居民,关于他们俩,甲说:“或者我是无赖,或者乙是骑士。
”根据以上条件,可推出下列哪项结论? ( ? )A.甲和乙都是骑士B. 甲和乙都是无赖C.甲是骑士,乙是无赖D.甲是无赖,乙是骑士7.一个产品要创成品牌,必须保证过硬的质量;一个产品只有提高技术含量,才熊保证过硬的质量;而一个企业如果忽视技术投资,则产品的技术含量就不可能提高。
对于下列三项结论:(1)一个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不可能忽视技术投资。
(2)一个缺少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可能创成品牌。
(3)一个产品质量不过硬的企业,一定忽视了技术投资。
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的( D )A.只有(1)B. 只有(2)C.只有(3)D.只有(1)和(2)8.“李林不是钢铁工人,又不是煤炭工人”与“如果李林是钢铁工人,那么李林不是煤炭工人”这两个判断( C )A.不可同真但可同假B. 不可同假但可同真C. 可同真并且可同假D.不同真并且不同假9. 具有属种关系的一组概念是( ? )A. 北京——海淀区B.男人——老头C. 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D.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远程教育中心10.“小张和小李至多有一人获奖”,与这个判断相矛盾的判断是( A )A.小张和小李都获奖B.要么小张没获奖,要么小李没获奖C.只有小张获奖小李才获奖D. 小张没获奖或小李没获奖二、双项选择题1. “文盲”这个概念属予( BD )A. 单独概念B. 普遍概念C.空概念D. 正概念E. 负概念2.有效的演绎推理前提与结论的真假关系是(? )A. 前提都真则结论必真B.前提都假则结论必假C. 结论真则前提必真D. 结论假删前提至少有一个为假E. 结论假则前提有真有假3. 在下列各项中,没有准确表达“只有坚持反腐败,才能端正党风”的原意的有( CE )A.除非坚持反腐败,否则不能端正党风B. 如果不坚持反腐败,那么就不能端正党风C. 只要坚持反腐败,就一定能端正党风D.如果端正了党风,则一定坚持了反腐败E. 或者没能坚持反腐败,或者端正了党风4. 在证明中运用反证法要借助予(? )A.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B.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C. 二难推理肯定前件式D. 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E. 不相容造言推理肯定否定式5.下剃推理属于或然性推理的有( BD )A. 换质位法推理B. 科学归纳推理C. 三段论D. 简单被举归纳推理E. 矛盾关系推理三、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邮件可分为快件、挂号件、航空件、国内件、国外件.2、失败是成功之母答案1、逻辑错误是”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2、略四、请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写出其逻辑形式,分析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其违反什么逻辑原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人,才能成为先进工作者;他们是先进工作者;所以,他们是热爱本职工作的人.2、人的知识要么是神赋予的,要么是头脑中固有的,要么是从实践中获得的;事实上,人的知识只能从实践中获得;所以,人的知识既不是神赋予的,也不是头脑固有的.答案:1、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逻辑形式:只有p才q,q,所以p.不正确.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规则”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2、略《普通逻辑复习资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普通逻辑》复习考试资料
1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例: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例:“维”是(诗经)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
(3)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关系概念
1个体概念:所反映对象是一个个体的概念。(例:仙后座是天空北部的一个星座。)
8.概念的概括(选择、填空)★★★
(1)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9.概念的限制(选择)★★★
(1)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例:有益于人民的人)
io.定义的结构(选择)★★
(1)定义
定义就是以确切、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的逻辑方法。定义一般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局部组成。
(2)对称
1对称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y,假设R(×,y)成立,则R(y,x)肯定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对称关系;2.非对称关系:如果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y,假设R(×,y)成立,则R(y,x)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对称关系;3.禁对称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y,假设R(×,y)成立,则R(y,×)肯定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对称关系。
26.关系的性质(证明、图表、综合)★★★
(1)自返
1自返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都有R(x,×)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自返关系;
2.非自返关系:如果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R1x,×)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自返关系;
3.禁自返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R(×,×)都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自返关系。
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复习演绎逻辑(本书范围)传统逻辑形式逻辑归纳逻辑逻辑现代逻辑辩证逻辑第一部分引论◆普通逻辑学及其研究对象一、逻辑与思维①逻辑:(一词多义)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②思维:思维就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命题、推理(三者同时也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思维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抽象概括性(本质属性)、间接性(由已知推出未知)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①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②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主要)、简单逻辑方法A.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B.思维形式:●指思维内容的反映方式,概念、命题(有的地方讲判断,判断是被断定的命题)和推理(是普通逻辑研究的主要对象)等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在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形式中,推理形式是它的主题,命题是推理的组成部分,概念是命题的组成部分)●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逻辑常项,即不变的部分;一是变项。
)C.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它反映普通逻辑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
即→同一律(A是A)、矛盾律(并非A而且非A,同时肯定)、排中律(A或者非A,东食西宿,做出一种选择)。
只有遵守这三条规律,才能使思维具有确定性、首尾一贯性和明确性。
D.简单的逻辑方法:如定义、划分等。
◆推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一、推理普通逻辑在研究推理时,按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含关系把推理分成两大类:①必然性推理,即演绎推理(包括简单命题推理和复合命题推理)。
前提与结论联系必然。
②或然性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复习资料普通逻辑复习资料普通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的学科,它旨在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逻辑思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职业发展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是一些普通逻辑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本分支,主要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和推理方法。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是指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命题逻辑的主要内容包括命题的联结词、真值表、命题的等价、蕴涵和否定等。
1. 命题的联结词命题的联结词包括“与”、“或”、“非”等。
其中,“与”表示两个命题同时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或”表示两个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非”表示对一个命题取反。
2. 真值表真值表是用来表示命题在不同情况下的真假值。
例如,对于一个包含两个命题的复合命题,可以通过列出其所有可能的情况,并根据命题的真值确定整个复合命题的真假。
3. 命题的等价、蕴涵和否定命题的等价表示两个命题在所有情况下都具有相同的真假值。
命题的蕴涵表示一个命题的真值决定了另一个命题的真值。
命题的否定表示将一个命题的真值取反。
二、谬误与推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谬误和推理问题。
谬误是指由于错误的推理或错误的论证而导致的错误结论。
推理是指从已知的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一个结论。
1. 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或经验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例如,通过观察多个苹果都是红色的,可以得出结论“所有苹果都是红色的”。
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特殊性的结论。
例如,如果前提是“所有苹果都是红色的”,那么可以推断“这个苹果是红色的”。
2. 谬误的种类谬误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偷换概念、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攻击人格等。
偷换概念是指在论证中将概念的含义进行改变。
无中生有是指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以偏概全是指以个别情况来概括全部情况。
普通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1.逻辑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的2.研究对象:逻辑学是研究逻辑的思维形式,逻辑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3.思维:是受外界的刺激而引起的反映4.人的认识活动可以分为2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5.思维的逻辑形式:也叫思维的形式结构,是指思维形态各部分之间的联接方式(思维形式)6.概念是思维的最小单位,又称思维的细胞7.思维的联接形式有2部分组成:联接变项(可变),逻辑常项(不可变)8.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恒定不变的部分,它具有固定的意义,是区别不同类型逻辑形式的标志或依据。
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是从真假值(逻辑值)角度出发的9.传统逻辑4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思维逻辑规律:3条(无4)。
10.简单逻辑方法:是指根据事实材料或思维材料,按照逻辑规律、规则形成概念、做出命题、进行推理的方法11.逻辑学的性质:1工具性2全人类性12.学习逻辑学的意义:1逻辑是人们探求新知的必要工具2提高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3掌握和学习科学新知的工具4是人们认识和揭露逻辑谬误和反驳诡辩的工具13.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1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2个重要逻辑特征15.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16.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既通常所说的概念的适用范围17.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体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其特点是:集合体与个体不是属种关系,集合体的属性个体不一定有,个体的属性集合体也不一定有,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18.根据表示概念外延的圆圈图形有无重合之处,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19.相容关系包括: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20.不相容关系:也叫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之处的关系21.矛盾关系:同一属概念下的俩个种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属概念外延,这两个概念外延关系就是矛盾关系22.反对关系:同一属概念下的俩个种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小于它们的属概念外延,这两个概念外延关系就是反对关系(对立关系)23.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而减少概念的外延24.概念的概括法:通过减少概念内涵增加概念外延25.给概念下定义注意:1必须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2定义项应尽量简短26.定义法----属+种差公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27.定义的种类:实质定义(发生、关系、功用定义),词语定义28.划分: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几个小类,从而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29.划分组成:母项+子项+划分的依据30.命题的2大特征:1命题对思维对象情况必须有所反映,特别是肯定或否定的反映2对思维对象的反映有真有假31.推理的分类:1前提和结论不同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回溯推理232.直言命题:直接无条件的反映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性质命题)33.直言命题组成:主项,联项,谓项,量项34.质、量的结合分类36.AEIO真假表37.38.39.反对关系:不同真,可同假。
普通逻辑期末复习
普通逻辑期末复习1、逻辑形式的组成: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2、概念的种类(1)单独概念:只有一个分子对象的概念;普遍概念: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的概念。
命题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取决于其外延中分子对象数量的多少,仅仅包含一个分子对象就是单独概念,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就是普遍概念。
(2)集合概念: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非集合概念:不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命题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取决于语句中所规定的对象的属性是整体具有还是其中的分子对象也具有。
(3)正概念:也叫肯定概念。
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也叫否定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3、概念间的关系全同关系(同一关系):设a,b两个概念,外延全部重合。
即所有的a都是b ,同时所有的b都是a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设a,b两个概念a概念的全部外延包含于b概念的外延之中,并且a概念的全部外延仅仅是b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即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如果a概念的外延包含着b概念的全部外延,并且b概念的全部外延仅仅是a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即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交叉关系:设a,b两个概念,a概念的外延与b概念的外延相互只有一部分相重合,即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全异关系:设a,b两个概念,a概念与b概念的全部外延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即所有的a都不是b并且所有的b也都不是a矛盾关系:a,b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等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反对关系:a,b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小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平、P314、定义的规则:(1)、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定义过宽: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过窄: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2)、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同语反复:在定义项中直接出现了被定义项。
《普通逻辑》自考重要资料
《普通逻辑》学习笔记第一章引论第一节普通逻辑的对象〖基本内容〗1.“逻辑”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逻辑”是外来词,它是英语“Logic”的译音词,源于古希腊语“λογοs"(逻各斯)。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含义,例:①搞经济建设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这是事物发展的逻辑。
②写文章必须要合乎逻辑。
③只有制造伪劣产品,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是不法企业家的逻辑。
④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实现科学决策,我们要学点逻辑。
以上各例“逻辑"一词的含义不同:①表示“事物的发展规律”;②表示“思维的规律或规则";③表示“某种观点";④表示“逻辑学”。
2.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1)逻辑学逻辑学是庞大的多层次的学科系统,包括传统形式逻辑与现代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辨证逻辑。
(2)普通逻辑的定义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包括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基本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其研究工具,主要是我们日常应用的自然语言.而现代形式逻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演绎逻辑形式,其工具是人工符号语言和数学方法;辨证逻辑主要研究的是辨证思维的形式。
根据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它的定义是: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要搞清楚这个定义,还必须搞清楚定义中所涉及的概念。
(3)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一般所讲的“思维"属于认识活动中的理性阶段。
它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对它的了解和研究,在相当大程度上是通过研究语言来实现的。
这是因为理性思维中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通过语言中的语词、句子和句群来表达的,并与它们有对应性.(4)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逻辑形式,指联系思维具体内容的结构。
它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三种形式.思维的逻辑形式虽然与思维的具体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它具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人们能够从不同内容的思维形式中,抽出它们的共同形式来加以研究. 如果我们把反映在判断和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的具体内容抽掉,那么剩下的就是思维的逻辑形式。
自考普通逻辑复习
普通逻辑第一章引论1、逻辑学就是研究推理有效性得学问,就是研究如何区分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得方法与原理得学问。
2、推理就是思维得基本形式之一。
一个完整得判断就是由若干概念构成得,其中包括判断得主项、谓项与联项。
3、思维通常就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推理通常就是通过若干语句来表达得,判断一般就是通过语句来表达得,而概念就是通过语词来表达,论证则通过句群来表达。
4、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得有效性问题。
所谓推理得有效性,指得就是推理得形式有效性。
5、逻辑思想得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第二章概念5、概念就是反映思维对象及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珠思维形式。
概念就是思维得起点,就是组成判断与推理得基本要素6、概念得内涵就就是反映在概念中得对象得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7、概念得外延就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得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得对象所组成得集合(或者类)。
8、根据概念外延得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9、空概念:外延为空集得概念称为空概念。
10、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得概念称为单独概念。
表达单独概念得语词有二种:一种就是专有名词,如拿破仑、长江;一种就是摹状词。
如世界上最高得山峰。
11、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得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12、依据概念所反映得对象就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13、集合概念:所反映得对象就是一个集合体得概念称为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得集合体,指得就是由若干个体组成得统一整体。
如西沙群岛、森林,集合体与组成该集合体得个体之间就是整体与部分得关系。
集合体所具有得性质未必为其中得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类”概念就是非集合概念中得普遍概非集合概念:所反映得对象不就是一个集合体得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
、14.念,因此这些“类”概念所反映得属性必定为属于这个“类”得一个个体所具有。
15、判断一个概念就是集合概念还就是非集合概念,要瞧这个概念所反映得对象就是否集合体。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普通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一、逻辑与思维1、“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
2、思维的概念思维就是理性认识,是人在脑中借助于语言材料、运用概念以及判断推理的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3、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4、思维的三种基本形态(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5、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二、概念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2、思维成熟的标志是概念的形成。
3、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⑴、本质属性是关于对象深度的认识,是纵向上的认识;⑵、特有属性是关于对象表象的认识,是横向上的认识。
4、概念是构成思维的最小单位。
5、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⑴、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总和,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怎么样的,是认识活动的结果,是关于概念质的规定;⑵、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对象,是关于概念量的规定,指概念的适用范围。
6、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⑴、单独概念是指反映只有一个分子的对象的概念,它可以是单独的个体,也可以是单独集合体,如“中国体操队”,词语中的专有名词、摹状词都表单独概念。
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⑵、普遍概念是指反映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对象的概念。
词语中的一些普遍名词、动词、形容词一般都表达普遍概念。
7、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⑴、集合概念的反映对象是集合体,即有许多同类个体有机组成的统一整体,如“工人阶级”;⑵、非集合概念的反映对象是一类。
它是相对于集合概念来说的,凡不属于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都是非集合概念。
可有一个分子构成,如“月亮”、“国家”。
8、正概念和负概念⑴、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例如:“合法”、“失败”等,都是正概念,也叫做肯定概念。
⑵、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词语表达形式一般是在其相应表达正概念的词语前加上“非”、“不”、“无”等表示否定作用的词语。
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docx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 引论1、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具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1、 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 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衣达概念; 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笫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木特征。
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虽是两个以上。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貝有;非集合休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冇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 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
都是b,但有的方不是d,则方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若有的d 是b,有的d 不是b,有的b 是d,有的b 不是d,贝叱、b 之间为交叉关系;第二章概念则d 、方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则0、bZ 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Q都不是b,所有的b都不是d,则a、bZ间为全异关系,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反対关系:8、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依据——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9、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来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逻辑”和逻辑学一、“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1、客观规律性。
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生活的规律性。
2、思维的规律性。
例如:“应该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20KK多年的历史。
它有三个发源地,这就是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思维是人类认识的理性部分,它以抽象、概括的方式反映世界。
思维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或曰形式结构。
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思维的形式结构就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
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个物质外壳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也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实现对思维形式结构的研究的,它对思维形式结构的认定必须借助于对相关语言形式的分析。
[例1]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要受到法律追究的。
[例2]所有公民都是民事权利的主体。
[例3]所有律师都是懂得法律的。
上述各句都是命题,它们分别陈述三类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内容各不相同。
但它们却有共同的形式结构:所有S都是P其中“S”和“P”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的词项去代换它们;“所有……都是……”是不变的部分,是这类命题所共同具有的,是“S”和“P”所表示的各不相同的具体思维内容间共同的联系方式。
[例4]如果某甲是案犯,那么某甲有作案时间。
[例5]如果他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那么他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例6]如果违反环境保护法规,那么就要给予处罚。
这三个命题也各有不同的内容,但也有共同的形式结构:如果p,那么q其中,“p”和“q”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命题去代换它们;“如果……那么……”是不变的部分,是这一类命题所共同具有的,是“p”和“q”所表示的各不相同的具体思维内容间共同的联系方式。
[例7]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要受法律追究的,所有偷税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所以,所有偷税行为都是要受法律追究的。
[例8]所有公民都是民事权利的主体,超计划生育的孩子是公民,所以,超计划生育的孩子是民事权利的主体。
以上两例是推理,它们的具体内容不同,但也有共同的形式结构,它们都由三个命题组成,其中包含三个不同的词项。
它们所具有的形式结构可表示为:所有的M都是P所有的S都是M所以,所有的S都是P其中,“M”、“P”、“S”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的词项去代换它;其余的部分则是不变的部分,是这一类推理所共同具有的,是“M”、“P”、“S”所表示的具体内容间的共同联系方式。
[例9]如果某甲是案犯,那么他有作案时间,某甲是案犯,所以,他有作案时间。
[例10]如果他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那么他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他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所以,他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两例也是推理,它们的具体内容也不相同,但有着共同的形式结构:如果p,那么qp所以,q其中,“p”和“q”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的命题去代换它;其余的部分则是不变的部分,是这一类推理所共同具有的,是“p”和“q”所表示的具体内容间的共同联系方式。
从上面所举的例子可知,具体来说,思维的形式结构就是指;由词项构成的各种不同内容的命题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以及由命题构成的各种不同内容的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思维的形式结构也叫思维的逻辑形式,它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组成的。
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即在同一种逻辑形式中都存在的部分,它有着固定的意义,是区分不同种类的思维形式结构的唯一依据。
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即在逻辑形式中可以表示任一具体内容的部分,变项不论代入何种具体内容,都不会改变其逻辑形式。
例如,在“所有S都是P”这一逻辑形式中,“所有……都是……”不能任意改变,是逻辑常项;“S”和“P”是变项,可以代入任一词项,被称作词项变项。
又如,在“如果p,那么q”这一逻辑形式中,“如果……那么”不能任意改变,是逻辑常项;“p”和“q”是变项,它可以代入任一命题,被称作命题变项。
逻辑学对思维形式结构的考察,是从它所表现的思维的真假关系方面来进行的。
思维形式结构本身无所谓真假,但其中的变项代入具体内容后,便形成了有真有假的具体思想。
同一思维形式结构在不同的代入下,成为有不同内容的具体思想。
这些具体思想事实上是真是假,即是否符合客观事物情况,逻辑学并不能解决。
逻辑学关心的是,当变项代入具体内容时,基于思维形式结构的不同,其真假情况所表现出的规律性。
这种规律性在于:有一类思维形式结构在任意代入下都表达真实的思想内容,这类思维形式结构称为逻辑规律,例如,“所有S是S”,“p或者非p”等;另一类思维形式结构在任意代入下都表达虚假的思想内容,这类思维形式结构称为逻辑矛盾,例如,“有S不是S”,“P并且非P”等;还有一类思维形式结构在有的代入下表达真实的思想内容,在有的代入下表达虚假的思想内容,例如“所有S是P”、“如果P,那么q”等。
逻辑学便是论证逻辑规律,分析逻辑矛盾,说明什么样的思维具有形式结构上的正确性或可靠性,是合乎逻辑的。
综上所述,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的学说。
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的判定是它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与意义一、逻辑学的性质从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可知,这门科学提供给人们的是认识事物、表达论证思想时必须运用的一种思维工具,所以,它是一门工具性质的科学。
作为一门给人们提供思维工具的科学,逻辑学本身并不能直接提供任何具体的科学知识,但任何科学知识都需要借助思维形式结构来承载具体的思维内容,所以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在其他科学里被当作是一些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
从这个意义上说,逻辑学是各门科学建立的基础,或如列宁所言“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
逻辑学所研究的思维形式结构是通过对各种不同民族语言的分析而抽象出来的,它们是全人类所共有的。
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阶级的任何一个个人,要进行思维活动,要表述论证思想、交流信息,都要运用共同的思维结构形式,都要遵守共同的思维规律。
否则,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想交流无法实现。
这就是说,逻辑学这一工具是具有全人类性的,它不以任何民族、阶级、阶层、政党、集团的意志所转移。
它所提供的知识是全人类进行思维的一种共同的、必要的工具,它的规范作用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二、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学习逻辑学的根本意义,是训练和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自觉地运用逻辑知识,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
具体来说,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主要有:第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从已知进到未知。
第二,有助于准确、严密地表达和论证思想。
第三,有助于揭露谬误,驳斥诡辩。
第四,有助于培养分析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二章命题逻辑第一节命题和推理概述一、命题特征命题就是对事物情况的陈述。
客观事物有各种各样的情况。
各种事物的性质,一事物与它事物的关系等等都是事物的情况。
当人们认识了事物的情况,并通过语句把这种认识陈述和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命题。
[例1]法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及由此决定的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决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目的在于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例2]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例3]公诉人反驳了被告人的辩解。
[例4]如果一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有重大误解,那么他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该合同。
以上各例都是命题,它们分别陈述了四种不同的事物情况。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命题有如下特征:1、任何命题都有所陈述。
如果对事物情况无所陈述,就不能称之为命题。
例如,“这个案件应该如何处理?”这个疑问句,既末说明该案件应怎样处理,也未说明不应怎样处理,即未对“这一案件究竟如何”这一事物情况做出陈述,而只是提出一个问题,所以,它不是命题。
又例如,“你认为原告要求的精神损害赔偿合理吗?”这也是提出一个问题,而没有作明确的陈述,因而也不是命题。
2、任何命题都有真假。
命题既然是对事物情况的陈述,它就应该有真假。
如果一个命题所陈述的与客观实际情况相一致,这个命题就是真的;如果一个命题所陈述的与客观实际不一致,这个命题就是假的。
例如,“法是有阶级性的”就是一个真命题;“检察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则是一个假命题。
任何命题或者真,或者假,但不能既真又假。
命题的真、假二值,逻辑上统称为命题的真值,又称为命题的逻辑值。
真命题的真值(或逻辑值)为真,假命题的真值(或逻辑值)为假。
命题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它们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逻辑学并不研究命题的具体内容,各个命题的具体内容属于各门具体科学所研究的对象,逻辑学只从命题形式方面研究它的特征、种类,以及各种形式的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
二、命题与判断命题是对事物情况的陈述,判断是对事物情况的断定,也就是对陈述事物情况的命题的断定。
一个命题可以被断定,也可以未被断定,而断定了的命题就是判断。
任何一个判断都是命题,但并非任何一个命题都是判断。
命题比判断的范围要广,它既包括已被断定的命题——判断,也包括未被判断的命题——非判断。
例如,某新闻单位对某县领导卖官一事予以披露,导致该领导被上级部门撤职。
该领导就到法院控告“某新闻单位严重侵犯了我的名誉权。
”这一命题对该领导来说是真的,是一个判断;但对法官来说,这未必是真的,是一个未被断定的命题。
又如,在课堂讨论中,某甲说:“没有一种法律是无阶级性的。
”某乙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对于某乙来说,某甲的话就是一个命题,但对某甲来说却是一个判断。
同样,某乙的话对某甲来说是命题,对某乙来说就是判断。
再如,某律师在法庭辩论中说:“如果被告无民事行为能力,那么他的监护人应承担责任。
”在这里,该律师并未断定“被告无民事行为能力”,也没有断定“他的监护人应承担责任”。
因而这两个命题都是未被断定的命题,而不是判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判断是主观的认定,而命题则不一定是主观的认定,逻辑学主要研究未断定的命题,同时也要研究已断定的命题。
所以,从逻辑学的发展来看,用“命题”的提法代替“判断”要更科学些,而且“判断”在哲学上是理性思维形式,是一个哲学用语,逻辑学摒弃“判断”而改用“命题”,也是逻辑学独立于哲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