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类作文导写

合集下载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第一次质检语文作文“学史以明理,学史要力行”导写及范文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第一次质检语文作文“学史以明理,学史要力行”导写及范文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第一次质检语文作文“学史以明理,学史要力行”导写及范文四、写作(60分)(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20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北京成立;历时一年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是波澜壮阔的历史……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历时两年,1936年10月22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万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经历六十多年的建设,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脱贫攻坚全部完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进入新时期……2017年,党的十九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五年后,2022年10月16日,二十大擘画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目标任务;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勇往无前行稳致远……学史以明理,学史要力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材料以时间顺序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光辉历程。

阅读材料时,请圈画关键词:第一段历程:“波澜壮阔的历史”第二段历程:“万里长征……掀开了新的一页”第三段历程:“建设”“脱贫攻坚”“全面进入新时期”第四段历程:“新征程”“二十大擘画……”“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勇往无前行稳致远”圈画任务:“学史以明理,学史要力行”写作身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作文中一定要有“我”。

要立足于时代青年的身份,了解历史,继承并发扬先辈精神,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用奋斗和热爱书写新时代崭新的历史篇章。

我们应倍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与使命的光荣,我辈青年当无畏风雨,勇敢追梦,实干兴邦,立志为国家新的发展史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3年高考模拟作文“风骨”主题导写及范文

2023年高考模拟作文“风骨”主题导写及范文

2023年高考模拟作文“风骨”主题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风骨”的意思指顽强的风度、气质;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风骨”最初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来形容人物,大约始于汉末。

此后“风骨”二字含义不断深化,到魏晋时期,一度达到高峰。

人们认为,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反映了现实社会,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精神,表达出壮志未酬的幽怨;魏晋时期的名士,各个才高八斗,性格独特,具有别样的人格魅力。

就如专家刘强教授的观点:“就历史而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纽、礼崩乐坏;但就文化而言,魏晋是个花园,价值多元、个性张扬、人才辈出,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

”魏晋名士的风骨会深深影响当代青年的成长。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风骨”的意思是指顽强的风度、气质;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风骨”最初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来形容人物,大约始于汉末。

此后,“风骨”二字含义不断深化,到魏晋时期,一度达到高峰。

人们认为,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精神,表达出壮志未酬的幽怨;魏晋时期的名士,各个才高八斗,性格独特,具有别样的人格魅力。

就如专家刘强教授的观点:“就历史而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纽,礼崩乐坏;但就文化而言,魏晋是个花园,价值多元,个性张扬,人才辈出,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

”【审题指导】这道作文的关键词是“风骨”。

第一段,即第一句话是给风骨下定义:顽强的风度气质。

如何理解?后一句是对定义的补充,即“有个性,有力量”。

个性与力量的关系可以自己定义,既有个性又有力量,也可以因为有个性所以有力量等。

第二段是解析段。

第一句第二句.是概述“风骨”定义的发展变化。

从具体的美学(可以缩小理解为文学)——人格——魏晋深化,风骨发展到高峰。

高考模拟作文“勿忘国耻,奋发自强”导写及范文

高考模拟作文“勿忘国耻,奋发自强”导写及范文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勿忘国耻,奋发自强”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01年,英美法等国强迫中国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19年,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无视中国的战胜国身份,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严正宣布不承认之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2021年,中方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学校组织“勿忘国耻,奋发自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主题班会发言稿,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勿忘国耻,奋发自强”的主题写一篇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

材料一共有四句话,分别为两部分:1901年,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19年,山东被迫将“权益”转让给日本,这两件重大事件带给我们的是屈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严正宣布不承认之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2021年,中方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这更是两件重大事件,它昭示世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

对同对比解读,要让学生明白:只有不忘国耻,牢记历史,才能化耻辱为动力,变伤痛为新生。

而这正是这次作文的主题,学生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谈对国耻的深刻认识,谈作为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奋发有为、如何勇挑重担、如何努力为建设伟大社会主义中国献出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如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

根据题干的要求,要写成一篇发言稿,发言稿的主体内容仍然是以议论为主体,行文时要注意把握议论文的基本构建模式,能熟练运用各种论证方法;最为关键的是,演讲稿既要讲道理,又要摆事实,更要用极富激情的语言来表达,文章要有鼓动性。

命题作文导写——我看古人之痴

命题作文导写——我看古人之痴

命题作文导写——我看古人之痴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2021年第35期文题亮相我国古代曾有过无数“痴人”,他们或钟情于山川大地,或流连于花草虫鱼,或痴迷于书卷文字……“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实,“痴”中自有天地,“痴”中更有世界。

痴人们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行走在历史画卷中,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中华文化才变得多姿多彩、熠熠生辉。

请以“我看古人之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选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思路导航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思辨性较强,且能考验同学们的文学积累。

想要写好这篇作文,需注意以下四点:1.审题要仔细。

何谓“痴”,何谓“古人之痴”?审题时,我们要仔细阅读文题,抓住其中的关键词。

“古人”限制了写作对象的范围;“痴”是一种人生态度;“我看”二字,则要求我们写出自己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

“我看古人之痴”,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对“古人”“痴”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虽然这篇作文不限文体,但最好写成议论文或感悟类散文。

2.立意要积极。

对于“古人之痴”,我们应持怎样的情感态度,确立怎样的主题?从“‘痴’中自有天地,‘痴’中更有世界”“痴人们以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行走于历史画卷之中,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中华文化才变得多姿多彩、熠熠生辉”等句子中,可以看出文题对古人的“痴”显然是持肯定、赞扬态度的。

我们在写作时,如果冷嘲热讽、口诛笔伐,那就和命题意图背道而驰了。

3.选材要慎重。

写作时要紧紧围绕中心选材,列举的人物最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切不可古今中外泛泛而谈,离题万里。

选材时宜选取一些积极向上的成功范例,对于“玩物丧志”的消极事例则要坚决舍弃。

例如写林逋痴迷于梅花和仙鹤,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过着悠闲自适的生活,表现出古人之“痴”的恬然和清高情态;但如果将卫懿公痴迷养鹤的故事作为正面示例(卫懿公耗费大量钱财养鹤,对国家大事不管不顾,几乎亡国),就是错误的。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博物馆热的背后——文化寻根的力量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博物馆热的背后——文化寻根的力量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博物馆热的背后——文化寻根的力量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故宫博物院,网络预约,放票即空;陕西历史博物馆,预约门票日均点击量超过60万;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一个多月吸引观众逾40万人次……这是当下博物馆热最真实的写照。

博物馆热,与其说是一种文旅现象,不如说是一场文化寻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文题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博物馆热”和“文化寻根”。

材料反映了当下博物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爱,并指出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一种文旅现象,更是一种文化寻根。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下博物馆热的兴起,反映出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渴望寻找一种精神寄托,回顾历史,了解传统文化。

博物馆作为一个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场所,自然成为了人们热衷于前往的地方。

这场文化寻根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回顾,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

这种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提高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

在立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博物馆热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热爱。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

文化寻根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根源有了更深的渴望。

博物馆热的背后,是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追求。

国家和个人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

国家和个人都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通过各种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立意确定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佳作赏析【佳作赏析】:博物馆热的背后——文化寻根的力量社会进步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精神文化的渴求也日益增强。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文化中国的华彩乐章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文化中国的华彩乐章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文化中国的华彩乐章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故宫带起博物馆文创的热潮,非遗文创走上“活化”之路,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宇活起来"为破题点的《典籍里的中国》一经播出就迅速“火出圈",正可谓"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同时,蜀绣、《千里江山图)等元素化身游戏形象。

昆曲邂逅咖啡拉花工艺,传统文化正悄然成为创意经济的重要引擎,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符号。

阅读材料,请你以“文化中国”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文题解析】:本题的主题为“文化中国”,主要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扬进行。

材料提到了故宫文创、非遗文化活化、《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以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咖啡拉花等产业,这些都是文化中国在当代的生动体现。

在审题立意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故宫文创和《典籍里的中国》节目通过现代手段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非遗文化走上活化之路,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可以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咖啡拉花等产业,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

可以思考如何在现代生活中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的创新:非遗文化活化、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可以探讨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文化中国的全球传播:传统文化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符号,体现了文化中国在全球传播的重要性。

可以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本题可以围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传统文化的创新以及文化中国的全球传播等方面进行立意。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电影《长安三万里》近期爆火,影片中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及代表作,引发大众对古诗词的新一波兴趣与关注。

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对人们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你能看到哪些古诗词的“渗透”?你感觉古诗词的学习到底对自己的素养提升有哪些帮助?……围绕这些问题,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三各班级举行了一次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为主题的语文研讨会,要求大家结合学习古诗词的心得,任选角度提炼观点,准备好发言稿,作为代表在会上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目。

材料由《长安三万里》引入。

电影《长安三万里》近期爆火,影片中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及代表作,引发大众对古诗词的新一波兴趣与关注。

由此,提出对古诗词的思考。

古诗词,对高中生来说,应该是有厚重积累的,也有过不少的体会和感悟。

在审题时,要看到材料中的提到的问题,再结合自我的感触,来谈古诗词的影响或生活中的运用,则有着一定的说服力。

为此,作为高中生,可以谈古诗词对生活的触动,或写古诗词对语文素养提升的作用,还可以领略诗人词人创作时澎湃的内心,不同的角度,都可以有独到的感受。

细读材料,在审题时,要切中诗词对中学生日常的影响,对时代社会群体的触动,及其诗词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需要,找准某一个点来思考写作。

诗歌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读诗词,感受诗词的美好,从诗境中领略古人笔下的生活,身处尘世,吟咏诗词,身边的生活变得充实,多了几分诗意,几分情怀。

诗歌提升文学素养。

个人的素养来自于学习,人们读诗,感受诗境的优美,懂得了风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变得彬彬有礼,言谈之间,彰显才情与风情。

诗词激荡人生追求。

读古人诗歌,感受古人奋斗拼搏的情怀,倾听古人为国捐躯的壮语,从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求,面对时代,肩负应有的社会责任。

【写作指导】钱氏家训——“重家国 利天下”作文导写及范文引路

【写作指导】钱氏家训——“重家国 利天下”作文导写及范文引路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钱氏家训》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家训非遗项目。

《钱氏家训》流传一千三百余年,全文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篇章,突显“善事国家、重德修身、崇文尚学”三大核心价值,其中尤以“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最为世人称道。

千百年来,钱氏家族人才辈出,钱穆、钱基博、钱钟书等国学大师埋首深研中国传统文化,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科学家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呕心沥血。

上述材料富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读】材料引导考生由此及彼展开写作,即从材料中关于《钱氏家训》的积极影响、相关内容与核心价值生发开去,围绕家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家风与人才,“勿谋”与“必谋”,个人与家国,个人修养、家庭建设与造福社会、治国安邦,人才的品德与才能,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等一系列关系展开辩证思考。

考生须从具体的材料出发,呈现并分析从材料中获得的哲学意义、抽象意义或扩展意义。

【作文分析】(一)通读材料之后,进入审题第一步:分层与概括第一步:分层与概括【第一层】1.2021年《钱氏家训》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家训非遗项目。

【概括】《钱氏家训》成为非遗项目(二)通读材料之后,进入审题第二步:分析与综合第二步:分析与综合1.分析:【第一层】是什么?《钱氏家训》的价值被认同、被肯定。

为什么?“家训”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钱氏家训》具有重要价值(重家国,利天下)。

怎么样?大力弘扬“家训”的当代价值。

【第二层】是什么?对《钱氏家训》的简要介绍。

是什么?把个人命运与家庭荣耀、社会安定、国家富强联系起来;把服务国家放在首位;必须为天下谋利。

三者不是各组独立,而是可以统整为一的,那就是“重家国,利天下”。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我看“国潮”(附写作指导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我看“国潮”(附写作指导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我看“国潮”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从国潮年货,国潮市集,再到新国潮消费……时下,几乎每个品牌、平台和商圈,无论线上线下,都在紧紧抓住国潮,试图深挖其中的“流量密码”。

国潮也正从一个个“爆款”单品所引发的消费时尚潮流,逐步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日常。

国潮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国人当下乃至未来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请以“我看‘国潮’”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命题作文。

材料讲述了“国潮”的盛行,指出国潮“正从一个个‘爆款’单品所引发的消费时尚潮流,逐步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日常。

国潮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国人当下乃至未来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再结合两个“题目”,学生不难判断作文的核心话题应是“国潮”。

“国潮”是一种现象,它需具备两个要素:其一,要有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基因;其二,要与当下潮流融合,更具时尚感。

“国潮”盛行是国人“文化的自信”的表现,对比曾经的“盲目崇洋”是可喜的事情;但是“国潮热”也同样需要注意避免盲目性,缺少“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基因”的“国潮热”只是盲目的跟风,如果只是堆砌文化符号,不挖掘核心价值,就失去了对文化的敬畏。

考生可以结合材料,联系社会现实,或对比曾经的“盲目崇洋”,分析“国潮”盛行背后的原因、盛行的意义。

当然也可以秉持辩证思维,冷静思考,理性思辨,为“国潮”的健康发展表达自己的意见。

立意:1.让“国潮”澎湃不息。

2.“国潮”背后是文化自信。

3.用心呵护中国文化。

范文展示我看“国潮”从2017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0日设定为“中国品牌日”。

其旨在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打造爆款国潮。

现如今,国潮在中国大地上蔚然成风;在华夏儿女心中播下的那颗文化自信的种子,正在茁壮成长;中国风,老国货也在市场上,也逐渐具有了不可撼动的地位。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以我是导游为开头作文14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以我是导游为开头作文14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以我是导游为开头作文14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以我是导游为开头作文【篇1】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文字的发源地——安阳殷墟博物院。

我是大家心爱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张导游。

我们现在开始参观殷墟。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来殷墟参观吗?因为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是在20XX年7月13日,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先来到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照甲骨文的“门”的写法设计的。

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呢!我们接下来来到司母戊大方鼎的面前,司母戊大方鼎是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

为什么这件事青铜器被称为司母戊鼎呢?因为在鼎的铭文上有“司母戊”三个字,“司母戊”是国王武丁母亲的名字,武丁是第23位国王。

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鼎。

我们再来看妇好墓,妇好墓是妇好的墓穴。

富豪墓穴共出土随葬物品1928件。

妇好是武丁的妻子,而且是我国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

她还率领过13000人打仗,而且经常打胜仗。

所以人们都很喜欢她。

我们最后来到碑林,“一片甲骨惊天下”。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感谢游客陪我度过这快乐的一天,我祝愿大家一路顺风。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以我是导游为开头作文【篇2】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能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姓宋,大家可以叫我宋导游。

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在文物上乱涂乱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殷墟。

殷墟,是商朝后朝的文化遗址。

公元前1300年,盘庚在安阳建立都城。

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一进大门,我们就能看到司母戊鼎。

它的器形厚重,纹饰繁缛,铸造工艺高超,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它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它是至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

它以雷纹为底,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又神秘的感觉。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明确写作任务,学习根据写作对象的特点搜集、整理资料。

2.将整理后的材料写下来,把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清楚。

3.能根据习作要求和评价表相互评价。

4.能根据修改意见自主修改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题目: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审清题材:你游览过宏伟的北京故宫吗?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这次习作,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介绍给别人。

(说明文)2.审清内容:要求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写江河湖海、名山大岳,也可以写园林建筑、宫殿庙宇等等。

写什么内容由自己来选择。

在写这些名胜古迹中,可以领略美妙的自然风光,可以感悟深厚的历史文化,体现出一定的知识性或趣味性,让人读了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搜集资料☆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

整理资料☆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

☆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

如果资料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搜集、补充。

撰写☆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

☆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

写完后,和同学交流,互相评一评介绍得是否清楚,再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3.审清重点:能搜集资料,清楚的介绍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拟题思路】题目可以用地名直接命名,如:长城、故宫、天山、桂林……可以用添加法,如,登泰山、游洞庭湖、参观颐和园……可以用点题法:如,美丽的太湖、神奇的九寨沟、美丽的黄山、北京真美……还可以用创新法:如,天下第一楼、太行美、不虚此行……我的魅力题目:可以选择下面的题目来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长城●登泰山●天下第一楼●太行美……【写作思路】开头:先点明所写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始与终”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始与终”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始与终”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专题的小组研习活动中,大家读了以下关于“始”“终”的文句颇有感慨:“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之道》)“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四章》)。

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之一,对一件事情的“始”和“终”有什么经验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作为研习成果,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给出了关于“始与终”的文句。

这三个文句都在强调事情都有始终,坚持到最后才能够成功。

《大学之道》的文句认为,做事要知道始终,并且知其先后,这样才近乎道。

《谏太宗十思疏》所言的是自古而今,做什么事情开始时能够恪尽职守、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言必行行必果的很多,但是能够从始至终、始终如一者就很少了;而《〈老子〉四章》之语则强调如果做事能够到结尾仍然像开头一样,就不会失败。

故此,依据该材料写作时,可以思考的角度有:如何做到善始敬终,好的起点是不是意味着一定有好的终点,该如何处理好“始”和“终”的关系。

这样,这篇文章在写作时,可以首先根据材料提炼文章的主旨善始善终、始终如一方能成就一番功业、达成所愿;然后围绕提出的观点结合材料进行理论的分析,不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始终如一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继之,联系生活、对接材料阐述始终如一的价值以及如何做到;最后,关联现实,从不同角度进一步阐述处理好始与终关系的重要性。

【立意】1.始终如一方能成就大美。

2.善始善终见风骨。

3.慎始敬终长精神。

【优秀题目】《把握人生始终,青年笃行不息》303姚妍悦《慎始慎终,以终为始才是君子之为》303萧仰茵《执笔有始,落笔善终》304张晓《辩证看待慎始慎终,走好人生漫漫前路》305蔡淼娴《扬人生目标为起点,正发展方向为终点》305姚洪毅《始终亦慎,青年在人生道路上创造精彩》305郑可《青年慎终如始,光耀人生之路》306黄佳佳《以慎始慎终为矢,射人生道路之的》307陈婷婷《以慎始慎终,走好人生路》307张妍丹【分论点示例】1①以慎始定四方之位,踏出一路辉煌!②以慎终圆初心之志,展现人生魅力!③以终为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能始终。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诗文经典蕴含文化基因”导写及范文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诗文经典蕴含文化基因”导写及范文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诗文经典蕴含文化基因”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无数的诗文经典,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

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②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管子·乘马》)···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④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荀子·大略》)⑤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咏史》)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⑦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鲁迅)读了上面七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3与7组合,谈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

6与7组合,谈为国为民,个人应不避祸福,勇辟前路。

1与6组合,谈国以爱民为本,民以爱国为根的关系。

民爱国,为国奉献国爱民,顺民顺心(民与国关系,个体与整体)1与5组合,谈勤俭、爱民是兴国之根本。

1与3结合,谈改革兴国,民为根本。

2、4与3结合,改革创新,重在实干。

2、4与5结合,勤俭治国,实干兴邦。

1和5 结合,重勤俭,打铁还需自身硬顺民心,政通人和中国梦【优秀范文】1执法秉持以人为本,创新彰显管理智慧王小波曾言:“宗旨的善良弥补不了制度的粗疏。

”可谓一针见血,也触发了当代管理者的隐痛。

政府与国家的出发点有其合理性,但如何做得更完善才是执法的关键。

我认为,执法者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用创新彰显管理智慧。

首先,《管子·牧民》有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人民是国家文明机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更是具普遍意义的代表。

让政策与民心相适应,让百姓活得开心,过得安心,玩得舒心才应是现代社会对管理者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化类作文导写供稿: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李明隆1.标题作文【作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中国人的格言中,有很多是关于读书的。

如:①书中白黄金屋书,中白有颜如玉。

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④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

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请联系现实,以“读书与时尚”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标题作文。

背景材料给出了五则格言,其中,①④⑤谈读书的意义,②③谈读书学习的方法,它主要是启发考生思路,写作时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读书与时尚”是关系型的题目,这道题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直指考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观念, 所以此题意在引导考生关注读书,关注读书的观念,引导考生对读书生活、读书与人生作深入思考。

“读书与吋尚”两者间,“读书”是一种传统的观念,“吋尚”则是现代的观念,“读书与时尚”就是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的关系。

写作必须着眼于两者关系。

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思路:1.倡导读书,淡化时尚。

联系自己的读书生活来谈读书对于成才、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重要性,读书就是一种时尚,倡导人们淡出电视和网络。

2.让读书成为吋尚。

针对人们已经不会读书或不再读书的现状,倡导: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提高生活的品位,让读书成为生活追求的目标,让读书成为人类心灵的按摩场。

如果从怎么做的角度谈,对以论述如何利用网络读书,如何利用学习和工作之余的时间读书,以及主要读什么、偶尔读什么、不应该读什么等。

3.读书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时尚。

从古代读书的传统说起,阐明历代中国人对读书的态度,读书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此说明读书一直是中国人的一种吋尚,也是-•种传统。

4.让读书与时尚同步。

今天的人们将读书作为当今时尚非常必要,可行。

读书可以提高时尚的层次,时尚可以丰富读书的内容。

我们可以研发时尚的图书,研究时尚的读法,把承载传统文化的书与进步的时尚结合起来。

二、话题作文【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关于“传统节口”有专家发表以下的意见:王易: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节日文化构成强势冲击,传统节日在“争夺〃青年方面,渐渐败在洋节手里。

节FI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符号,假如青年一代一味地崇尚洋节而漠视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他们与文化传统的陌生感就会越来越强烈。

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唤醉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

韩晓东:我们不反对年轻的一代热热闹闹地过洋节,但是我们有责任引导年轻的一代过好自己的节日。

重建中国的节日文化,应当重视从观念到形式的创新,一方面要强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则要随着时代的节奏,与时俱进,吸收和融合外来节日屮热闹、谐趣的成分,注重交往交流和人文关爱。

郝麦收:由于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大量“失真〃和"缩水〃,即使没有“洋节〃的入侵,我国传统节口同样会走向没落。

传统节口口渐势微不是洋节入侵的必然结果,而是我国刈•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掘还远远不够。

根据上面的观点,结合白己的生活和思考,以“传统节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冃。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话题作文。

命题的意图是引导我们思考节日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我们对“传统节日”的淡漠、洋节日的盛行身有感触,原因何在?出路何在?值得反思。

围绕“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写作:1.发扬与借鉴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在民族精神的传承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坚决保持并发扬自己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主体独立性,同时又注意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的元素,洋为中用。

2.让传统文化走进新时代。

在中西文化日益交流的今天,我们应该以兼容并包的积极心态对待外来节FI,在保持自己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法、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等的同时, 不断丰富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使“传统节日”成为老幼皆宜的文化盛宴。

3.让“年味”浓起来。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全中国人最喜爱的节日,但人们普遍感觉“年味”淡了。

这个“年味”就是民族文化在人们内心的投影,如何发掘出这个味,是中国人普遍困惑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提出几条建议,也可以阐说“年” 是什么,为什么要发掘“年味”,有了“年味”会怎么样等。

3•洋节也让它过出中国味。

用中国文化同化洋节,这是一条重要的出路。

过洋节,内容中国化,形式中国化,味道中国化等。

【作文三】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四川宝光寺有一尊大肚子弥勒佛,旁边有一副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Z—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事无所不容。

这副对联的中心是什么?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可展开议论,抒发感情。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后话题作文。

后话题作文,是间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类作文,它的话题隐含在材料中。

因此,审准题是写好这类作文的关键。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Z—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事无所不容”,这副对联表现岀的是一种宽容的处世态度,宽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仁” “爱” “温柔敦厚”的精神之一,在北京高考中已考过该话题,因而有很多思路可以借鉴;而且“宽容”,这个话题的范围很广,只要是“宽容”引发出的感受,都符合要求。

我们可以从学会宽容,赞美宽容,如何宽容, 以及什么是真正的宽容等角度去写作。

三、材料作文【作文四】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怜悯之情,便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走了没有几步,他忽然觉得不妥,连忙返回来,说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

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以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走到这位商人跟前,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了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

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

”这则材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你感悟和实际生活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材料作文。

材料的寓意是引导我们认识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鼓励,而施于帮助的人也需要对别人尊重和鼓励。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中国民族基本的文化理念,也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一种精神财富。

因为是谈自己的启示,所以可以切入的角度很多:从材料整体思考,可以议论细节与命运,如激励重在细节,大悟起于细节,做事关注细节等。

从商人的角度,可以议论尊重、鼓励,如给人尊重,给人鼓励;尊重、鼓励是赠人玫瑰;让尊重和鼓励照亮他人等。

从推销员的角度,可以议论“自尊、自信、自强”或“记住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

要注意的是,写作时必须在叙述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写法上最大的不同。

我们在文章开头,可以先概括地叙述材料的大意(叙述的重点应放在突出自己要提出论点的那部分),然后引出自己的观点。

女山一位铅笔推销员,在一位商人郑重其事地“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的尊重和鼓励下,一改自卑的心态,树立起自尊和自信,一年以后,成为了一位成功的推销商。

(第一种思路)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帮助一个困难屮的人,方法很多,而尊重和鼓励是最好的办法。

(分论点)因为“尊重和鼓励”可以强壮人的精神。

因为“尊重和鼓励”可以增强人的斗志。

因为“尊重和鼓励”改变人的思想。

(第二种思路)他的成功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无论什么吋候,我们都应该保持“自尊、自信、自强”的心态。

(分论点)自尊是精神的独立。

自信是意志的坚定。

自强是行动的不懈。

【作文五】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道:“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这么出名呢?”扁鹊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Z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 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扁鹊的回答,让你感悟到了什么?请你结合感悟和实际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材料作文。

题目的用意是引导我们思考“谦逊” “名实相副” “ 深藏不露”等问题。

在今天这个竞争日趋紧张的时代,张扬个性、自我表现、夸大其词,已成为人们求职和谋生的重要手段,以及商业运营的重要法宝。

那么,传统的谦逊还要不要?在今天的背景下又该如何谦逊?对此,学生很有话说,只要不过激和片面,就能写出好文章。

可供参考的角度有:1.肯定的立意:发扬谦虚,继承美德;张扬内涵,克服浮躁;谦逊,让人际关系更和谐;成人之美,养我之美;深藏,是一种白我保护,含蓄,是一种心灵之安……2 •否定的立意:“谦逊”是虚伪的外壳;过份谦虚伤人害己;谦逊,让人后诲让人忧;张扬才能促发展;谦虚也看情况;勿求虚名,讲求实效;让名与实副……3.求异的角意:拒绝物欲,追求美德;该出手时就出手;追求清名、美名、高尚之名; 求取平衡的月亮;精神的疗伤……不论选择那个角度,写作都要有针对性,针对社会现象,针对具体问题,思人之未思, 深入人之未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