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古文知识归纳
七年级(下)全册古文知识归纳
七年级(下)全册古文知识归纳复习一、《伤仲永》字词句: A字音:环谒[ye]泯[min]然称[chen]夫[fu]B词义:⑪、通假字: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②贤于材人远矣:“材”通“才”,才能。
③未尝识书具:“尝”同“曾”,曾经。
⑫、古今异义:①是:古义此、这,与“自”组合意为“自从”,如: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
②或:有的,如: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如: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⑬、一词多义:①自:a、并自为其名:自己;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
②闻:a、余闻之也久:听说;b、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③其:a、其诗以养父母:这;b、稍稍宾客其父:他的。
④并:a、并自为其名:连词,并且;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全,都。
⑤名: a、并自为其名:名词,名字;b、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⑥宾客:a、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⑦就: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动词,完成;b、蒙乃始就学:动词,从事,做。
⑧然: a、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b、泯然众人矣:……的样子。
⑨于:a、贤于材人远也:介词,此;b、于厅事之东北角:介词,在。
⑩为:a、收族为意:动词,作为;b、卒之为众人:动词,成为。
(11)夫: a、今夫不受之天:指示代词,那些;b、夫起大呼:名词,丈夫。
⑭、词语活用:①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异,对……(感到)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③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
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父利其然(认为……有利可图,作动词。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
)⑮、重点词语翻译:①世隶耕(隶,属于。
)②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④通悟:通达聪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古文两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古文两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古文两篇》课文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古文两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
有《刘宾客文集》。
二、故事背景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可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百般刁难。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看到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
三、课文翻译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注释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注释上:动词,长到。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文(文言文)及课下注释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文课下注释4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一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
3【卿(qīng)】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5【辞】推托。
6【务】事务。
7【孤】古时王候的自称。
8【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9【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0【邪】语气词,同“耶”。
11【但】只,只是。
12【涉猎】粗略地阅读。
13【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14【及】到,等到。
15【过】经过。
16【寻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17【今者】如今,现在。
18【才略】才干和谋略。
19【非复】不再是。
20【吴下】泛指吴地。
21【阿蒙】吕蒙的小名。
22【更】另,另外。
23【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刮,擦拭。
24【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25【见事】知晓事情。
8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温故而知新——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人教版高品质版
温故而知新——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兴华学校九年级课本文言文复习2(于丹萍)课前准备:1、提早两三天(视文言文课文多少、篇幅长短而定)部署文言文复习任务,背诵原文、疏导文意。
2、将整册文言文内容依据中考说明整合勾联,印制讲义。
课上复习:第一课时一、知音知彼,考点剖析教师剖析中考文言文考点及命题重点并举例剖析:(一)文言文阅读考点散布题号考点分值(12分)142015:名词作状语、实词。
32016:实词。
152015:虚词(者、乃、而、2其)2016:虚词(其、而、之、也)162015:文言翻译:4分。
2016:文言翻译:5分。
172015:断句。
(3分)2016:理解文意。
(2分)(二)文言文命题重点1.重点考察文言知识,含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虚词和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和倒装句等)。
2.所选资料均为课外,以人物列传为主。
3.虚词的辨析一为课外,一为课内(注明出处)。
4.贯彻“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原则。
注:做文言文阅读题时不需要句句都翻译的透辟,通读文段以后再依据题目进行二次有针对性的详尽剖析。
(三)以2016年潍坊中考文言文题目为例1.解说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3分)(1)喻其为盗之言喻:(2)遂逾垣凿室逾:(3)以生吾禾,殖吾稼殖: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自宋之齐,请其术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B.而不喻其为盗之道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张岱《湖心亭看雪》)C.山泽之产育宋何罪之有?(《孟子·公输》)D.若之盗,私心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2分)译文:2)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3分)译文: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正也”?请依据文意回答。
(2分)答: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些题目里的考点在我们课内文言文中哪些地方有学习到?生思虑并回答。
七年级(下)古诗文整理(注释、译文和鉴赏)
七年级(下)古诗文整理(注释、译文和鉴赏)春寒(指冬天刚过,春天刚刚来临时的余寒。
此时北方多霜、雪,南方多雨。
)宋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释】①选自《简斋集》。
陈与义(1090~1138),号简斋。
宋代诗人。
此诗写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
②巴陵:古郡名,今湖南岳阳市。
③园公:诗人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④胭脂:一种红色颜料。
也泛指红色。
【译文】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
料峭的春寒,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
在风雨的侵袭之下,已经开花的花朵凋零了。
尚未绽开的蓓蕾不吐艳了。
园林中的新花嫩叶全在寒风冷雨中萧瑟。
叫人担心害怕!那边短篱旁,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简析】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
借海棠写自己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 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 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
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
宿甘露寺僧舍(宋)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hè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词释】①甘露僧舍:甘露寺。
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②松声万壑(hè):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
壑:山谷,山沟。
③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山一样。
【译文】云雾弥漫在枕边,山峰环绕在近旁。
躺在床上倾听松涛阵阵,无数山谷像在呼啸哀歌。
如果要看冲天巨浪拍起,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
[1] 【鉴赏】甘露寺居山临江,林木苍翠,风景秀丽,是镇江的一大名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卖油翁》知识点梳理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 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听后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原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老翁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入葫芦,可是铜钱一点儿也没有被沾湿。
《爱莲说》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学生版)
第17课《爱莲说》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2.“说”是一种议论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爱莲说的意思就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二、三行对译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之]助词,的。
[蕃]多。
译文:水中,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原文:晋陶渊明独爱菊。
[陶渊明] 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诗人。
陶渊明是著名的隐士,独爱菊花,常在诗中咏菊。
[独]只。
译文: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原文: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介词,从。
[甚]:很,十分。
译文: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很喜爱牡丹。
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第一人称代词,我。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连词,表转折,却,但是。
下一个“而”同此。
[染]沾染,污秽。
[濯]洗。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清,清澈,与“浊”相对。
涟,水波。
[妖]艳丽。
[中通外直]这里描写的是莲的柄。
通,畅通,贯通。
直,不弯曲,挺直。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茎。
[远]遥远,指空间距离大。
这里用作动词,传得远,远播。
[益]副词,更加。
[清]清香,清芬。
[亭亭]耸立的样子。
[净]洁净。
[植]竖立。
[亵玩]靠近赏玩。
亵,亲近而不庄重。
[焉]语气词。
译文: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的挺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原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文言文七年级课外知识点
文言文七年级课外知识点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七年级的同学来说,除了课堂上所学,课外的文言文知识也同样重要。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还能提升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一、常见的文言虚词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
“之”字常见的用法有:作代词,代指人、事、物等,如“友人惭,下车引之”中的“之”,代指元方;作动词,如“吾欲之南海”中的“之”,意思是“到……去”;作助词,“之”可以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还可以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定语后置的标志,如“马之千里者”;也能作结构助词“的”,如“忘路之远近”。
“而”字用法也多样,可表并列,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承接,如“温故而知新”;表转折,如“学而不思则罔”;表修饰,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以”作介词,有“用、把、凭借、因为”等意思,例如“以刀劈狼首”中是“用”的意思,“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中第一个“以”是“因为”,第二个“以”是“把”;作连词,表目的,如“无从致书以观”;表结果,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于”常作介词,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对象等,如“战于长勺”中的“于”是“在”的意思,“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于”是“对于”的意思。
二、文言文实词的积累实词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实词的含义是读懂文言文的关键。
比如“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夸父与日逐走”中的“走”就是跑;“汤”,古义是“热水”,“媵人持汤沃灌”里的“汤”便是此意;“再”,古义是“两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中的“再”即为此意。
还有一些词的意思会随着语境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如“亡”,通常指“逃跑、丢失、灭亡”,但在“河曲智叟亡以应”中是“通‘无’,没有”的意思。
三、文言句式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文言文学习资料(全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文言文学
习资料(全套)
本文档为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文言文研究资料的全套内容,包含800字以上的研究资料。
在本套研究资料中,你将会研究以下内容:
1. 古代文言文的背景和特点
- 探索古代文言文的发展历程,理解文言文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性。
- 分析文言文的特点,包括词汇、句法和语法的使用方法。
2. 古代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
- 研究如何读懂古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语义。
- 掌握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古代文言文的写作技巧
- 研究如何运用正确的古代文言文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 掌握古代文言文中的文体技巧和写作要点。
4. 古代文言文的经典作品
- 阅读并理解一些经典的古代文言文作品,如《论语》、《孟子》等。
- 分析文言文作品中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内涵。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你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代文言文,提升你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长春版七年级下册课本古诗文重点课下注释和中心思想归纳
长春,版,七年级,下册,课本,古,诗文,重点课,下,七年级下册课本古诗文重点课下注释和中心思想归纳1、《陌上桑》选自《中国历代诗歌选》。
作者:汉乐府。
罗敷的性格特征:勤劳、美丽、勇敢、机智、坚贞的形象。
中心思想:叙事诗,本文描写了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而遭严词拒绝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美丽机智、不畏权势的女性形象。
2、《观沧海》、《龟虽寿》作者:曹操。
选自《乐府诗集》,本诗是曹操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之作《步出厦门行》组诗。
《观沧海》中心思想: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大海吞吐日月星辰那种壮丽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他统一河山的雄心壮志。
《龟虽寿》中心思想:哲理诗本诗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的英雄襟怀,表达了他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气概。
3、唐诗四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李白,字太白,有“诗仙”之称。
中心思想:诗人尽管承受着苦闷的重压,但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全诗抒发了作者慷慨豪迈的情怀。
《望岳》作者:杜甫,字子美,有“诗圣”之称。
中心思想: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泰山的高大雄奇,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壮景,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也有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
《观刈麦》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中心思想:描写了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富人的遭遇,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沉重,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雁门太守行》作者:李贺,字长吉,世称“诗鬼”。
中心思想:这首描写了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住,危在旦夕,将士们浴血奋战,誓死抵抗。
表现了将士们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
4、词曲五首《望江南》作者:晚唐诗人,温庭筠,有“花间鼻祖”之称。
中心思想:这首诗因深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生动的刻画了一个盼望夫归的思妇形象。
《虞美人》作者: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是作者的“绝命词”。
中心思想:书写了对往昔的怀念,诉说了自己的悲惨命运和人生的愁怨,抒发了词人对故国的无限哀愁。
初一(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
初一(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初一(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共计7篇,分别如下:《伤仲永》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翻译】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
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
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
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七下(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整理
七下语文必背古诗文寒假作业要求:背熟所有古诗,读熟所有文言文注意:需要打印此文档,对照背诵!一、需要背诵的篇目:《木兰诗》《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二、需要读熟的篇目:《孙权劝学》《卖油翁》《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活板》【第一单元】《孙权劝学》司马光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第二单元】木兰诗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 ě),可汗(kè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及古诗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及古诗知识点一、《登幽州台歌》1、XXX,XXX,唐代文学家。
2、“古人”指的是古代像XXX那样贤明的君主,“来者”指后世贤明的君主。
3、XXX: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独”字“独”指孤独一人。
一大一小形成强烈对比,更加衬托出诗人孤寂苦闷之情。
4、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XXX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孤寂苦闷之情。
整首诗通过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5.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像XXX那样贤明的君主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君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6.“念天地之悠悠,XXX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了解:诗人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配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二、《望岳》1.XXX,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XXX,后人也称之为XXX,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XXX并称“XXX”。
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XXX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作“诗史”,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有《杜工部集》。
XXX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有名的《三吏》《三别》,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魔难,个中“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2..全诗以“望”字展开,从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赞扬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气势3.颔联写近望的景象,其中“割”“钟”用的好。
请简要分析。
钟:运用拟人,形象写出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到泰山。
生动的突出泰山神奇秀丽.表达对泰山的喜爱之情。
割:运用夸张和拟人,写出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4.分析“一览众山小”中“小”的妙用。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古诗词鉴赏要点整理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古
诗词鉴赏要点整理
鉴赏文言文古诗词需要从以下要点进行分析:
意境
古诗词创作时,常以物为喻,通过描写万物的来龙去脉,表达诗人的情感。
在鉴赏时,要注意揣摩出诗人的情感,品味诗词的意境。
用典
古诗词常常运用典故、成语和谚语等,这些典故通常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
在鉴赏过程中,要善于辨析诗句中涉及到的典故,理解诗人的用意。
押韵
古诗词具有协调和谐的韵律,是音韵美和语言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鉴赏过程中,要注意审视诗句的押韵手法和韵律节奏,体会其中的音韵美。
篇章结构
古诗词的章法通常是以“起承转合”为主线的,分为首句、诗身和尾句,每一个部分都有着不同的用意和作用。
在鉴赏时,要注意体察各个部分之间的呼应关系,理解整首诗的结构。
文化背景
古诗词创作时,常常蕴含着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
在鉴赏时,要注意分析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理解其意义和价值。
以上是鉴赏古诗词的几个要点,希望能够对初中生们课内古诗词的鉴赏有所帮助。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名词汇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名词汇整理
本文整理了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中出现的文言文重点名词汇,共
计40个。
人物
孔子、子路、顾夫人、孟子、荀子、柳下惠、信陵君、李广、
鲁班、司马相如、汉武帝、韩信、卫青、霍去病、班超、窦燕山、
贾谊、枚乘、张衡、张骞、班固、颜几道、颜真卿、黄巢、杜甫、
白居易、岳飞、文天祥、秦桧、王安石、苏轼、曾巩、欧阳修、辛
弃疾、李清照、刘邦
官职
诸侯、太子、司马、将军、太傅、太保、太尉、大司徒、孝廉、太学生、郎中、博士、太常、御史大夫、宾客
学科
经史子集、春秋、易经、尚书、汉书、等闲识得、河图、洛书、算经、算盘、律吕、礼乐、兵法、医书、方技、诗赋、文学、乐律、笛箫、歌舞
家庭关系
父、母、兄、弟、儿、女、妻、夫、姑、舅、姨、婢、妾
历史事件
黄巾起义、三国时期、五、北魏、唐朝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玄武门之变、五代十国、北宋、金朝、南宋、元代、明朝、靖难之役、南明、清朝
以上为本文的重点名词汇整理,希望对大家学习文言文有所帮助。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汇总(含文言文翻译)
2020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及文言文(手写版)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多好处。
”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议事,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2.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唧唧的织布声,木兰在对着门织布。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记诵知识点材料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记诵知识点材料没有得到我想要的,我即将得到更好的。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
古诗文记诵资料一、《伤仲永》☆精准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作诗。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
(他的才能)才能完全消失了,成为普通人了。
他的才能是先天的到的,胜过有才能的人很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资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普通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文学常识《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集》。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精释词语第一段:哀伤,叹息。
时代耕田为业。
隶:属于。
不曾。
尝,曾经。
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索要。
对此(感到)诧异。
异:对……感到诧异。
焉:代前文的“忽啼求之”这件一事。
附近。
指邻居。
给。
写。
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赡养。
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收:聚,团结。
指内容(、主题)。
全乡。
一:全。
从此。
自:从;是:此,这。
立刻完成。
就:完成。
文采和道理。
看。
同县的人。
邑,县。
对……感到惊奇。
渐渐。
请他的父亲去做客。
宾客:这里是指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有人。
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以此为有利可图。
利:认为……有利可图。
然:此,这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古文知识归纳2005-5-23七年级(下)全册古文知识归纳一、《伤仲永》1、出处:选自《临川先生文集》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4、内容理解: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5、字词句:A字音:环谒[ye]泯[min]然称[chen]夫[fu]B词义:⑴、通假字: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②贤于材人远矣:“材”通“才”,才能。
③未尝识书具:“尝”同“曾”,曾经。
⑵、古今异义:①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例如: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
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例如: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例如: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⑶、一词多义:①自:a、自己,例如:并自为其名;b、从,例如: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闻:a、听说,例如:余闻之也久;b、名声,例如: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其:a、这,例如:其诗以养父母;b、他的,例如:稍稍宾客其父。
④并:a、连词,并且,例如:并自为其名;b、副词,全,都,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名:a、名词,名字,例如:并自为其名;b、动词,说出,例如:不能名其一处也。
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例如: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例如: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⑦就:a、动词,完成,例如: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动词,从事,做,例如:蒙乃始就学。
⑧然:a、代词,这样,例如:父利其然也;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例如:泯然众人矣。
⑨于:a、介词,此,例如:贤于材人远也;b、介词,在,例如:与厅事之东北角。
⑩为:a、动词,作为,例如: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动词,成为,例如:卒之为众人。
(11)夫:a、指示代词,那些,例如:今夫不受之天;b、名词,丈夫,例如:夫起大呼。
⑷、词语活用:①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③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
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作动词。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
)⑸、重点词语翻译:①世隶耕(隶,属于。
)②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④通悟:通达聪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全局表判断。
)翻译: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
②省略句:a、不使学。
(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翻译:不让方仲永学习。
b、令作诗。
(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翻译:我叫方仲永作诗。
c、还自扬州。
(省略主语“我”)翻译:(我)从扬州回乡。
d、受之天。
(“之”后省略“于”)翻译: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翻译: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
翻译:(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翻译: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
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
翻译: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翻译: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
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翻译: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翻译: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D、备注:文章属于一篇随笔,采用的是欲抑先扬的写法。
二、《木兰诗》1、出处: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名歌中的一首叙事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后经文人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互相辉映,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2、字词句:A字音:机杼[zhu]鞍鞯[an jiang]辔[pei]头鸣溅溅[jian]金柝[tuo]阿姊[zi]霍霍[huo]可汗[ke han]贴:军帖[tie];贴[tie]黄花;字帖[tie]B、词义:⑴、通假字: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
②出门看火伴:“火”通“伙”。
⑵、古今异义:①爷:古义指父亲,例如: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例如: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例如: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⑶、一词多义:市:a、集市,例如:东市买鞍马;b、买,例如:愿为市鞍马。
(名词作动词。
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例如:东市买骏马;b、雇,租,例如:欲买舟而下。
⑷、词语活用: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
策勋十二转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⑸、重点词语翻译:①旦:早晨。
②溅溅:流水声。
③ 胡骑:胡人的战马。
④强,有余。
⑤不用:不愿做。
⑥ 扶将:扶持。
⑦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财物。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
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
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
D、备注:本课出现很多句式,如复沓句、顶真句/联珠句、排比句等。
内容上详略处理得当。
三、《孙权劝学》1、出处:选自《资治通鉴》2、作者: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3、文学影响: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共294卷,记述了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至公元959年(五代时期)共1362年的史实。
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长于描写战争。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
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
4、字词句:A、词义:⑴、古今异义:①但,古义为只,例如:但当涉猎;今为转折连词。
②治,古义为研究,例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治理。
③博士,古义为官职,例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学位。
⑵、一词多义:①以:a、用,例如:以军中多务;b、与“为”译为“认为”,例如: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当:a、掌管,例如:当除掌事;b、应当,例如:但当涉猎。
③见:a、知道,例如: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
);b、认清,识别,例如: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看见,见渔人,乃大惊。
④若:a、动词,比得上,例如:孰若孤;b、介词,好象,例如:仿佛若有光。
⑤之:a、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例如: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助词,的,例如:于厅事之东北角。
⑶、重点词语翻译:①当涂:当道,当权。
②辞:推托。
③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④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⑤涉猎:粗略地阅读。
⑥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⑦更:更新。
⑷、成语①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B、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应“见事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什么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②省略句:肃遂拜蒙母。
(“拜”后省略介词“于”。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博士吗?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不过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懂得过去的教训罢了。
C、备注:本文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是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详略得当。
四、《口技》1、出处: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2、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
3、代表作:《铁崖文集》《秋声诗》《虞初新志》4、文学影响:《虞初新志》是清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集,共二十卷,多数作品文字优美,有些也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有所反映。
5、字词句:A、字音:少顷[qing]呓[yi]语齁[hou]曳[ye]屋许许[hu]声B、词义:⑴、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全场静悄悄的。
⑵、古今异义:①但:古义为只,例如: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今表转折连词。
②闻:古义为听,例如: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今义用鼻子嗅。
③股:古义为大腿,例如:两股战战;今为屁股。
④走:古义为跑, 例如: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今为步行。
⑤虽:古义为即使,表假设连词。
例如:虽人有百手;今义虽然,标转折连词。
⑶、一词多义:①乳:a、动词,喂奶,例如:妇抚儿乳;b、名词,乳头,例如:儿含乳啼。
②绝:a、副词,极,例如:以为妙绝;b、动词,尽、消失,例如:群响毕(全,都)绝。
③妙:a、名词,妙处,例如:众妙毕备;b、形容词,美妙,奇妙,例如:以为妙绝。
④指:a、名词,指头,例如:手有百指;b、动词,指出,指明,例如:不能指其一端。
⑤作:a、拟声词,例如:有鼠作作索索;b、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例如:…百千其作。
⑥间: a、动词,夹杂,中例如:间有里拉崩倒之声;b、动词,间断,例如:遂与外人见隔。
⑦是:介a、词,这,例如:当是时;b、判断动词,例如:问今是何世。
⑷、词语活用: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艺术的人。
)②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够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③会宾客大宴(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会,适逢;正碰上有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⑸、重点词语翻译:①少顷:一会儿。
②既而:不久,紧接着。
③是时:…的时候。
④未几:不久。
⑤一时:同时。
⑥呓语:说梦话。
⑦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⑧中间[jian]:其中夹杂着。
⑨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⑩稍稍:渐渐。
⑩倾侧:翻倒倾斜。
⑩齁:打鼾。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倒装句:会宾客大宴。
(应为“会大宴宾客”,宾语前置。